大连开工建造19000吨船坞两栖直升机攻击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7:49:28
中国航母三部曲终于奏响——大连造船厂开工建造19000吨船坞两栖直升机攻击舰


原创:半岛★1950(2004年1月29日于北京)


★★船厂★★

众所周知,中国造船业经一轮重组、兼并之后。
已经形成了以大连为中心的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CSIC)与以上海为中心的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CSSC)两大集团。一北一南,划江而治。
长江以北是CSIC的地盘儿,旗下的知名企业有大连造船厂、武昌造船厂以及渤海造船厂(葫芦岛)等。
长江以南则是CSSC的势力范围。旗下的知名企业有江南造船厂、沪东造船厂、中华造船厂、广船国际以及黄埔造船厂等大型企业。


目前,中国在役的22艘驱逐舰中有15艘是在70年代的第二次造舰高潮建造的。大多到了换装的时候,加之中国国势日隆,科技发展。大江南北掀起造舰高潮。目前已经基本得到证实的情况是: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CSIC)
大连造船厂:
3艘4800吨072A“玉亭”级大型坦克登陆舰911、912、996
2艘“俄式中华神盾”114,115(存疑,尚待证实)

渤海造船厂(葫芦岛):
N艘093/094

武昌造船厂:
8艘039“宋”级常规动力潜艇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CSSC)
江南造船厂:
2艘052B导弹驱逐舰168,169
2艘052C导弹驱逐舰170,171(也有消息称170,171是052B型的目标舰,并不存在052C,尚待证实)
2艘新型补给舰
2艘039“宋”级常规动力潜艇

沪东造船厂:
2艘054导弹护卫舰525,526

黄埔造船厂:
2艘054导弹护卫舰
10艘导弹快艇

广船国际:
10艘导弹快艇


半岛心中一直有个疑问:大连造船厂作为中国造船业的龙头老大,能够按照中、英、挪、美、德、日等船级社和各种国际规范与标准设计、制造、修理各种类型船舶及各种船用、陆用机电设备,产品的技术、质量达到当代国际先进水平。
无论工艺水平、生产能力、科技研发能力以及设计能力都堪称中国之最。为何反倒被江南造船厂和渤海造船厂(葫芦岛)抢了风头?为何在出了167之后就再无大手笔了呢?

现在有答案了:大连造船厂已经开工建造19000吨船坞两栖直升机攻击舰LPD——中国航母三部曲终于奏响了。(先欢呼三声再往下写)



★★19000吨船坞两栖直升机攻击舰LPD★★

资料不多:只知道19000吨,大型直通式甲板,岛式上层建筑,坞井可同时容纳三艘大型气垫登陆艇,2003年底开工,尚未下水。

需要指出的是:“19000吨”这一数据是从大连造船厂传出来的。进过船厂的人都知道:造船人口中的排水量指的是标准排水量,也就是说大连所造的船坞两栖直升机攻击舰的满载排水量应在25000吨上下。

日本计划建造的准航母“直升机驱逐舰”标排13500吨,满载排水量16000吨。

韩国韩进重工集团正在为韩国海军建造的两艘准航母LP-X“两栖直升机攻击舰”满载排水量18000吨。韩国海军直言:“在有事时,LP-X可改造为轻型航母,并可搭载美国正在研制的F-35。”

意大利海军“加利波的”号轻型航母,满载排水量13850吨。

泰国海军“差可里·纳吕贝特”号轻型航母,满载排水量11544吨。

韩国准航母LP-X“两栖直升机攻击舰”的装载量是700名海轮陆战队员+10架大型直升机(可同时起降5架大型直升机)。舰尾设有坞井,可同时容纳2艘快速气垫登陆艇10多辆坦克及两栖装甲车辆。
大连的19000吨船坞两栖直升机攻击舰的装载能力绝不会低于韩国LP-X的水平。
虽然中国近期陆续建造下水了多艘4800吨级的072A大型坦克登陆舰(LST),但是这种“直登”式的LST的两栖作战能力与“均衡装载”的大连19000吨舰LPD不可同日而语。
随着大连19000吨船坞两栖直升机攻击舰的服役,98式(50吨)以及96式(40吨)这样的重型坦克车辆将随之出现在中国海军陆战队的战斗序列之中。PLA的两栖作战能力将发生质的飞跃。

大连19000吨舰LPD的动力应是“柴-柴联合动力”CODAG(Combined Diesel and Gas Turbine)毕竟这是船坞登陆舰的发展趋势。美国最新的“圣安东尼奥”级船坞登陆舰LPD就是CODAG。不过不知道柴油机是进口的还是国产的。

听说了吗?054使用的柴油机是从法国进口的。汉和情报评论2003年11月10日专电:法国国防部以及法军事工业界权威的消息来源都对平可夫独家透露S.E.M.T.PIELSTICK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军的054型护卫舰提供了最新型柴油机。目前仅有两个国家的护卫舰配备了这种柴油机。



★★中国航母三部曲★★

大连19000吨船坞两栖直升机攻击舰LPD的开工,使扑朔迷离的中国航母发展思路渐渐清晰——应为“三部曲”的形式(或曰:三步走。)

第一步:
于2003年建造19000吨船坞两栖直升机攻击舰
对航母的建造与使用积累初步的经验,并制定战术。(这一步是不可逾越的)
另外,与单纯的反潜直升机母舰相比,具有“均衡装载能力”的船坞两栖直升机攻击舰,更适合我国台湾以及南海诸岛的作战需要。

第二步:
2010年前后建造四至六万吨常规动力航空母舰(带蒸汽弹射器的那种)
事实上“2010年”这个时间并不是空穴来风,更不是半岛拍着脑门儿自己想出来的。
2003年胡锦涛说:“2010年之前,中国不太可能建造航空母舰。”(自己体会吧。)
俄罗斯《独立军事评论》周报最新一期披露:“1999年上海造船厂推出自主设计的航舰方案(9935型),排水量约四万八千吨,可搭载包括俄制苏恺30MKK在内等三十至四十架舰载机。正式形成航舰战斗群的时间预计在2010年左右完成。”

第三步:
建造八至十万吨的核动力航空母舰。(时间不详,但却是国势发展的必然结果。)

如此说来,停泊在大连的“瓦良格”将不会“起死回生”,只是PLA用来分析研究的。



★★中国19000吨船坞两栖直升机攻击舰的使用及作战想定★★

大家不要总是想着突破第一岛湖链,第二岛湖链的。美日联盟二十年之内是不能动的(摩擦是会有的,但不能搞战略决战。)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就是很好的例子。在实力从整体上全面超越对手之前就贸然进行战略决战是危险的。国力使然,别叫劲。不过以目前中国的发展势头来看,这个“期限”绝对不会是〈大话西游〉中周星驰所“希望”的“一万年”。

中国海军现实的作战目标应集中于中国至中东产油国的海上航线。

波斯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中国南海(注意:是“中国南海”而不是“南中国海”,这是有本质区别的。)——台湾海峡——中国大陆

这条航线上集中了近期威胁中国国家安全和领土(领海)完整的三大热点:台湾、南沙群岛与印度。

台湾和南沙群岛不用多说了,大家都是专家。大连19000吨船坞两栖直升机攻击舰生逢其时。PLA引以为豪,傲视天下的陆军将不再望洋兴叹。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古罗马的“乌鸦战舰”是怎样帮助罗马打败强大的迦泰基的吧。
虽然,近年来台独势力沉渣泛起,东盟国家又有意建立所谓“和平、自由和中立地区”(Zone of Peace , Freedom and Neutrality——ZPFN)使南沙问题进一步国际化,复杂化。但是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均属螳臂当车。
其实台湾的陈SB既不傻也不疯,他看得很清楚:在PLA羽翼未丰之时,拉美国下水,台独尚有一搏。如果让大陆照现在的势头平平安安发展20年,到时候美国就是发清国之兵武装干预,也阻挡不了统一的大势了。不过陈SB忘了——小布什也不傻。(虽然也不聪明)

至于印度,半岛想引用一段日本军事专家的文章(独立于中印以外的第三方的观点应该更客观一些)
河内山中俊发表于〈海上力量〉杂志文章:“印度一直致力于发展军备,以提高其国家地位并将整个印度洋纳入自己的控制之下,但是对于印度这样贫穷的国家来说是没有出路的。无论是日本还是中国的海军舰艇都加强了在印度洋的活动,以此打破印度海军谋求地区优势的努力,而且美国的利益所在也使印度海军的这种图谋难以奏效。中国与印度有着漫长的陆地边界线,无论印度怎末掩饰,1962年边界战争中的惨败都使其对这个庞大的邻国一直心生畏惧。中国强大的武装力量完全可以通过陆路进入印度,这也是其无法与中国在印度洋地区抗衡的重要因素。印度的大量军备投资并没有让印度获得多少明显的战略利益,但其依然乐此不疲的发展军备。在抑制印度谋求地区霸权的问题上,日本、中国、美国和欧洲都有着共同的利益与合作基础,因此无论印度海军如何努力都将是徒劳的。”(日本人这话可真够伤阿三自尊心的——够狠!)



下面这个〈中国航母发展大事年表〉都是报纸杂志以及网路上已公开的信息,绝对没有“泄密”的问题。半岛摘录并整理如下。都是些客观事实,没有主观的判断和分析。供感兴趣的兄弟们品评。也许对了解中国航母的发展思路会有几分用处。

★★中国航母发展大事年表(1958——2000)★★

1958年6月21日
毛泽东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提出:在继续加强陆、空军建设以外,必须大搞造船业,大量造船,建设“海上铁路”,以便在今后若干年内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
毛泽东提出了核潜艇、航天、★航母等设想。毛泽东的初步设想被详细研究。但是现在还没有相关资料证明中国实质启动过航母计划。

已故总理周恩来曾说,这一生看不到中国自制航空母舰,他一辈子感到“不甘心”。

1979年8月2日
邓小平题词:“建立一支强大的具有现代化战斗能力的海军。”

1979年
中国的军事人员参观了CV61突击者号,这是PLA的人员第一次登上航母。在同年,海军在南海遭遇“明斯克”号航母。

70年代末
中国与英国进行了接触,谋求获取"鹞"式。当时的报道估计购买70-80架,于80年代中期交付,结果就是常见的"种种原因"而流产。首先是价格问题,不过这可以谈,英国同意出口"鹞",但是不同意合作生产。在80年,计划破产,中国停止进行引进"鹞"式飞机的谈判。

1981年购买英国42级导弹驱逐舰计划流产
然后海军准备引进42级技术改造051,计划是6-9艘,最终谈判未果。

1983年
香港媒体率先爆出中国航母想象图。想象图上的垂直起降型(CVHG)2万吨级航母被估计在85年服役。190X40X8m,30kn,20-25架垂直起降飞机与直升机,机库170X25m,甲板180X30m。
这是当时最可信的直接资料了。图上是前后各一个升降机,8个直升机起降区,小斜角起飞甲板。右侧的舰桥中间一体化烟囱,后部一个格桅,舰桥前后各一个8联防空导弹发射装置。烟囱前面的最高处一个远程雷达。此图是根据中国航母遥控试验模型(太湖边的无锡702所试验水池里被发现)为基础,综合当时的消息给出的。
舰载机是海鹞与大山猫,重型直升机超黄蜂,防空导弹是海标枪。这些在现在都是有案可查的。海军对海狼很有兴趣,但是英国不卖,海标枪也很有兴趣,当时苦于没钱买。大山猫是另外的情况,79年计划购买直升机,70架BEEL212/412,价格都谈妥了,大山猫先询价,英国不愿意卖,卡价钱,突然杀进法国,居然同意转让技术,上了直九。不过海军还是想要大山猫的。

1982年
澳大利亚购买英国的尊严级航母“墨尔本”号退役,85年卖到韩国,又转售给中国,在广州被拆卸,海军第一次可以详细了解航母的结构了。国外认为中国此时启动了航母的预先研究和初步设计工作。

1986年
邓小平启动863计划的。

80年代末
完成1024工程——青岛东南40公里处的海军基地,可以停泊重型航母。

1988年
中越南沙海战发生前,当时海军司令员刘华清看完敌情资料后也慨然说出,“不搞航母,我死不瞑目”。

★1989年
中国海军公开宣布了,在2000年以后的海上力量建设上以航母为重点。1992年,外电报道中国准备购买航母。

1987年
海军的飞行舰长班出现,从现役海军航空兵飞行员中挑选出9人转为海军舰长专业学习。其中有马业隆、王仲才、王大忠,柏耀平等,年龄在24-30岁之间。历时3年半的学习。在93年的报道中称:“他们一定还会驾驶着固定翼舰载机重返蓝天的。”

1989年
七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首度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研制航母的议案,算是海军向中央渴望拥有航母的一次书面表态。

80年代末
708所以中远公司的“花园口”号滚装船为对象研制,完成将其改装为直升机母舰的设计,可以直升机训练,没有实际改装。
这就是89年左右国外报道中的中国改装“花园口”号等两船为直升机母舰的消息来源。

90年以后
引进了俄国的技术人员与设备,在北方的一个海航机场建立陆上“滑跳板”起飞训练和一座模拟飞行甲板。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说明模拟飞行甲板已经启用,并采用了国产光学着陆系统。

1992年10月31日
中国外交部说,购买乌克兰航母毫无根据,讨论也不存在。

1993年
海军司令员张连忠中将赴俄考察了俄国的母舰制造技术与舰载机海上飞行技术,俄海军证实中国希望得到明斯克级设计图。94年海军司令弗.格罗莫夫上将与95年国防部长戈拉乔夫大将访华时,均表示愿意出售俄母舰相关技术给中国。

1995年
人大否决了一项3万吨级中型航母的计划。

1995年
西班牙巴赞造船公司向中国提供两种轻航母设计方案,SAC200的长221。8米,排水量23000吨,搭载轻型战机为主;SAC220长240米,排水量25000吨,26节,可搭载重型战机。两型航空母舰均配备两个长75米的弹射器,三条拦截索与一个紧急拦截网,两座升降机和一座弹药运输升降机,机库可容纳二十一架飞机。巴赞造船公司并提出,如采用军用与商业混合规格标准建造,造价能压低到3到4亿美元之间,并在五年内交船。西班牙同时愿意提供设计图纸,谈判开始以后不了了之,中国支付了300万美元的咨询费用。这可以认为是一次商业咨询。

1997年
由于96年台海危机。人大讨论了32000吨中型航母的计划,出于政治考虑而停止,但是确定了舰载机为苏-33、苏-34N与米格-29中间产生。

1998年
购入韩国的“明斯克”号航母,改建成公园。

2000年
“基辅”号到达中国,改建成公园。

1998年
“瓦良格”被澳门购买,称将改建为游乐场。但至今仍停泊在大连造船厂。





纯军事,旁的废话没有。
人生最伟大,军事排第二。
兄弟们,猴年好好混吧。886中国航母三部曲终于奏响——大连造船厂开工建造19000吨船坞两栖直升机攻击舰


原创:半岛★1950(2004年1月29日于北京)


★★船厂★★

众所周知,中国造船业经一轮重组、兼并之后。
已经形成了以大连为中心的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CSIC)与以上海为中心的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CSSC)两大集团。一北一南,划江而治。
长江以北是CSIC的地盘儿,旗下的知名企业有大连造船厂、武昌造船厂以及渤海造船厂(葫芦岛)等。
长江以南则是CSSC的势力范围。旗下的知名企业有江南造船厂、沪东造船厂、中华造船厂、广船国际以及黄埔造船厂等大型企业。


目前,中国在役的22艘驱逐舰中有15艘是在70年代的第二次造舰高潮建造的。大多到了换装的时候,加之中国国势日隆,科技发展。大江南北掀起造舰高潮。目前已经基本得到证实的情况是: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CSIC)
大连造船厂:
3艘4800吨072A“玉亭”级大型坦克登陆舰911、912、996
2艘“俄式中华神盾”114,115(存疑,尚待证实)

渤海造船厂(葫芦岛):
N艘093/094

武昌造船厂:
8艘039“宋”级常规动力潜艇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CSSC)
江南造船厂:
2艘052B导弹驱逐舰168,169
2艘052C导弹驱逐舰170,171(也有消息称170,171是052B型的目标舰,并不存在052C,尚待证实)
2艘新型补给舰
2艘039“宋”级常规动力潜艇

沪东造船厂:
2艘054导弹护卫舰525,526

黄埔造船厂:
2艘054导弹护卫舰
10艘导弹快艇

广船国际:
10艘导弹快艇


半岛心中一直有个疑问:大连造船厂作为中国造船业的龙头老大,能够按照中、英、挪、美、德、日等船级社和各种国际规范与标准设计、制造、修理各种类型船舶及各种船用、陆用机电设备,产品的技术、质量达到当代国际先进水平。
无论工艺水平、生产能力、科技研发能力以及设计能力都堪称中国之最。为何反倒被江南造船厂和渤海造船厂(葫芦岛)抢了风头?为何在出了167之后就再无大手笔了呢?

现在有答案了:大连造船厂已经开工建造19000吨船坞两栖直升机攻击舰LPD——中国航母三部曲终于奏响了。(先欢呼三声再往下写)



★★19000吨船坞两栖直升机攻击舰LPD★★

资料不多:只知道19000吨,大型直通式甲板,岛式上层建筑,坞井可同时容纳三艘大型气垫登陆艇,2003年底开工,尚未下水。

需要指出的是:“19000吨”这一数据是从大连造船厂传出来的。进过船厂的人都知道:造船人口中的排水量指的是标准排水量,也就是说大连所造的船坞两栖直升机攻击舰的满载排水量应在25000吨上下。

日本计划建造的准航母“直升机驱逐舰”标排13500吨,满载排水量16000吨。

韩国韩进重工集团正在为韩国海军建造的两艘准航母LP-X“两栖直升机攻击舰”满载排水量18000吨。韩国海军直言:“在有事时,LP-X可改造为轻型航母,并可搭载美国正在研制的F-35。”

意大利海军“加利波的”号轻型航母,满载排水量13850吨。

泰国海军“差可里·纳吕贝特”号轻型航母,满载排水量11544吨。

韩国准航母LP-X“两栖直升机攻击舰”的装载量是700名海轮陆战队员+10架大型直升机(可同时起降5架大型直升机)。舰尾设有坞井,可同时容纳2艘快速气垫登陆艇10多辆坦克及两栖装甲车辆。
大连的19000吨船坞两栖直升机攻击舰的装载能力绝不会低于韩国LP-X的水平。
虽然中国近期陆续建造下水了多艘4800吨级的072A大型坦克登陆舰(LST),但是这种“直登”式的LST的两栖作战能力与“均衡装载”的大连19000吨舰LPD不可同日而语。
随着大连19000吨船坞两栖直升机攻击舰的服役,98式(50吨)以及96式(40吨)这样的重型坦克车辆将随之出现在中国海军陆战队的战斗序列之中。PLA的两栖作战能力将发生质的飞跃。

大连19000吨舰LPD的动力应是“柴-柴联合动力”CODAG(Combined Diesel and Gas Turbine)毕竟这是船坞登陆舰的发展趋势。美国最新的“圣安东尼奥”级船坞登陆舰LPD就是CODAG。不过不知道柴油机是进口的还是国产的。

听说了吗?054使用的柴油机是从法国进口的。汉和情报评论2003年11月10日专电:法国国防部以及法军事工业界权威的消息来源都对平可夫独家透露S.E.M.T.PIELSTICK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军的054型护卫舰提供了最新型柴油机。目前仅有两个国家的护卫舰配备了这种柴油机。



★★中国航母三部曲★★

大连19000吨船坞两栖直升机攻击舰LPD的开工,使扑朔迷离的中国航母发展思路渐渐清晰——应为“三部曲”的形式(或曰:三步走。)

第一步:
于2003年建造19000吨船坞两栖直升机攻击舰
对航母的建造与使用积累初步的经验,并制定战术。(这一步是不可逾越的)
另外,与单纯的反潜直升机母舰相比,具有“均衡装载能力”的船坞两栖直升机攻击舰,更适合我国台湾以及南海诸岛的作战需要。

第二步:
2010年前后建造四至六万吨常规动力航空母舰(带蒸汽弹射器的那种)
事实上“2010年”这个时间并不是空穴来风,更不是半岛拍着脑门儿自己想出来的。
2003年胡锦涛说:“2010年之前,中国不太可能建造航空母舰。”(自己体会吧。)
俄罗斯《独立军事评论》周报最新一期披露:“1999年上海造船厂推出自主设计的航舰方案(9935型),排水量约四万八千吨,可搭载包括俄制苏恺30MKK在内等三十至四十架舰载机。正式形成航舰战斗群的时间预计在2010年左右完成。”

第三步:
建造八至十万吨的核动力航空母舰。(时间不详,但却是国势发展的必然结果。)

如此说来,停泊在大连的“瓦良格”将不会“起死回生”,只是PLA用来分析研究的。



★★中国19000吨船坞两栖直升机攻击舰的使用及作战想定★★

大家不要总是想着突破第一岛湖链,第二岛湖链的。美日联盟二十年之内是不能动的(摩擦是会有的,但不能搞战略决战。)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就是很好的例子。在实力从整体上全面超越对手之前就贸然进行战略决战是危险的。国力使然,别叫劲。不过以目前中国的发展势头来看,这个“期限”绝对不会是〈大话西游〉中周星驰所“希望”的“一万年”。

中国海军现实的作战目标应集中于中国至中东产油国的海上航线。

波斯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中国南海(注意:是“中国南海”而不是“南中国海”,这是有本质区别的。)——台湾海峡——中国大陆

这条航线上集中了近期威胁中国国家安全和领土(领海)完整的三大热点:台湾、南沙群岛与印度。

台湾和南沙群岛不用多说了,大家都是专家。大连19000吨船坞两栖直升机攻击舰生逢其时。PLA引以为豪,傲视天下的陆军将不再望洋兴叹。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古罗马的“乌鸦战舰”是怎样帮助罗马打败强大的迦泰基的吧。
虽然,近年来台独势力沉渣泛起,东盟国家又有意建立所谓“和平、自由和中立地区”(Zone of Peace , Freedom and Neutrality——ZPFN)使南沙问题进一步国际化,复杂化。但是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均属螳臂当车。
其实台湾的陈SB既不傻也不疯,他看得很清楚:在PLA羽翼未丰之时,拉美国下水,台独尚有一搏。如果让大陆照现在的势头平平安安发展20年,到时候美国就是发清国之兵武装干预,也阻挡不了统一的大势了。不过陈SB忘了——小布什也不傻。(虽然也不聪明)

至于印度,半岛想引用一段日本军事专家的文章(独立于中印以外的第三方的观点应该更客观一些)
河内山中俊发表于〈海上力量〉杂志文章:“印度一直致力于发展军备,以提高其国家地位并将整个印度洋纳入自己的控制之下,但是对于印度这样贫穷的国家来说是没有出路的。无论是日本还是中国的海军舰艇都加强了在印度洋的活动,以此打破印度海军谋求地区优势的努力,而且美国的利益所在也使印度海军的这种图谋难以奏效。中国与印度有着漫长的陆地边界线,无论印度怎末掩饰,1962年边界战争中的惨败都使其对这个庞大的邻国一直心生畏惧。中国强大的武装力量完全可以通过陆路进入印度,这也是其无法与中国在印度洋地区抗衡的重要因素。印度的大量军备投资并没有让印度获得多少明显的战略利益,但其依然乐此不疲的发展军备。在抑制印度谋求地区霸权的问题上,日本、中国、美国和欧洲都有着共同的利益与合作基础,因此无论印度海军如何努力都将是徒劳的。”(日本人这话可真够伤阿三自尊心的——够狠!)



下面这个〈中国航母发展大事年表〉都是报纸杂志以及网路上已公开的信息,绝对没有“泄密”的问题。半岛摘录并整理如下。都是些客观事实,没有主观的判断和分析。供感兴趣的兄弟们品评。也许对了解中国航母的发展思路会有几分用处。

★★中国航母发展大事年表(1958——2000)★★

1958年6月21日
毛泽东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提出:在继续加强陆、空军建设以外,必须大搞造船业,大量造船,建设“海上铁路”,以便在今后若干年内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
毛泽东提出了核潜艇、航天、★航母等设想。毛泽东的初步设想被详细研究。但是现在还没有相关资料证明中国实质启动过航母计划。

已故总理周恩来曾说,这一生看不到中国自制航空母舰,他一辈子感到“不甘心”。

1979年8月2日
邓小平题词:“建立一支强大的具有现代化战斗能力的海军。”

1979年
中国的军事人员参观了CV61突击者号,这是PLA的人员第一次登上航母。在同年,海军在南海遭遇“明斯克”号航母。

70年代末
中国与英国进行了接触,谋求获取"鹞"式。当时的报道估计购买70-80架,于80年代中期交付,结果就是常见的"种种原因"而流产。首先是价格问题,不过这可以谈,英国同意出口"鹞",但是不同意合作生产。在80年,计划破产,中国停止进行引进"鹞"式飞机的谈判。

1981年购买英国42级导弹驱逐舰计划流产
然后海军准备引进42级技术改造051,计划是6-9艘,最终谈判未果。

1983年
香港媒体率先爆出中国航母想象图。想象图上的垂直起降型(CVHG)2万吨级航母被估计在85年服役。190X40X8m,30kn,20-25架垂直起降飞机与直升机,机库170X25m,甲板180X30m。
这是当时最可信的直接资料了。图上是前后各一个升降机,8个直升机起降区,小斜角起飞甲板。右侧的舰桥中间一体化烟囱,后部一个格桅,舰桥前后各一个8联防空导弹发射装置。烟囱前面的最高处一个远程雷达。此图是根据中国航母遥控试验模型(太湖边的无锡702所试验水池里被发现)为基础,综合当时的消息给出的。
舰载机是海鹞与大山猫,重型直升机超黄蜂,防空导弹是海标枪。这些在现在都是有案可查的。海军对海狼很有兴趣,但是英国不卖,海标枪也很有兴趣,当时苦于没钱买。大山猫是另外的情况,79年计划购买直升机,70架BEEL212/412,价格都谈妥了,大山猫先询价,英国不愿意卖,卡价钱,突然杀进法国,居然同意转让技术,上了直九。不过海军还是想要大山猫的。

1982年
澳大利亚购买英国的尊严级航母“墨尔本”号退役,85年卖到韩国,又转售给中国,在广州被拆卸,海军第一次可以详细了解航母的结构了。国外认为中国此时启动了航母的预先研究和初步设计工作。

1986年
邓小平启动863计划的。

80年代末
完成1024工程——青岛东南40公里处的海军基地,可以停泊重型航母。

1988年
中越南沙海战发生前,当时海军司令员刘华清看完敌情资料后也慨然说出,“不搞航母,我死不瞑目”。

★1989年
中国海军公开宣布了,在2000年以后的海上力量建设上以航母为重点。1992年,外电报道中国准备购买航母。

1987年
海军的飞行舰长班出现,从现役海军航空兵飞行员中挑选出9人转为海军舰长专业学习。其中有马业隆、王仲才、王大忠,柏耀平等,年龄在24-30岁之间。历时3年半的学习。在93年的报道中称:“他们一定还会驾驶着固定翼舰载机重返蓝天的。”

1989年
七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首度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研制航母的议案,算是海军向中央渴望拥有航母的一次书面表态。

80年代末
708所以中远公司的“花园口”号滚装船为对象研制,完成将其改装为直升机母舰的设计,可以直升机训练,没有实际改装。
这就是89年左右国外报道中的中国改装“花园口”号等两船为直升机母舰的消息来源。

90年以后
引进了俄国的技术人员与设备,在北方的一个海航机场建立陆上“滑跳板”起飞训练和一座模拟飞行甲板。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说明模拟飞行甲板已经启用,并采用了国产光学着陆系统。

1992年10月31日
中国外交部说,购买乌克兰航母毫无根据,讨论也不存在。

1993年
海军司令员张连忠中将赴俄考察了俄国的母舰制造技术与舰载机海上飞行技术,俄海军证实中国希望得到明斯克级设计图。94年海军司令弗.格罗莫夫上将与95年国防部长戈拉乔夫大将访华时,均表示愿意出售俄母舰相关技术给中国。

1995年
人大否决了一项3万吨级中型航母的计划。

1995年
西班牙巴赞造船公司向中国提供两种轻航母设计方案,SAC200的长221。8米,排水量23000吨,搭载轻型战机为主;SAC220长240米,排水量25000吨,26节,可搭载重型战机。两型航空母舰均配备两个长75米的弹射器,三条拦截索与一个紧急拦截网,两座升降机和一座弹药运输升降机,机库可容纳二十一架飞机。巴赞造船公司并提出,如采用军用与商业混合规格标准建造,造价能压低到3到4亿美元之间,并在五年内交船。西班牙同时愿意提供设计图纸,谈判开始以后不了了之,中国支付了300万美元的咨询费用。这可以认为是一次商业咨询。

1997年
由于96年台海危机。人大讨论了32000吨中型航母的计划,出于政治考虑而停止,但是确定了舰载机为苏-33、苏-34N与米格-29中间产生。

1998年
购入韩国的“明斯克”号航母,改建成公园。

2000年
“基辅”号到达中国,改建成公园。

1998年
“瓦良格”被澳门购买,称将改建为游乐场。但至今仍停泊在大连造船厂。





纯军事,旁的废话没有。
人生最伟大,军事排第二。
兄弟们,猴年好好混吧。886
真的假的?
姑且听之,姑望听之![em09][em09][em09]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9 14:30:55编辑过]
首次来贵坛发帖,看来版主对在下尚心存疑虑。

来个自我介绍——送上半岛在中华网上的几个原创帖子(不知道是否有人转贴过)

”真的假的”这种问题就不必回答了吧。



中国空军歼—11(苏—27SK)的升级进程。(间谈苏—30MKK与苏—30MKI)


原创:半岛★1950(2004年1月6日于北京)


日前,俄罗斯国防部宣布:俄罗斯空军的苏—27将全部升级为苏—27SM。这将“使苏—27SM具有与苏—30MK大致相同的作战能力。”国内媒体一片大哗,感觉中国又被老毛子给骗了。
花了大把的美元引进生产的200架苏—27SK,刚生产出100多架就已经成了80年代的过时产品。唉,郁闷。

其实不然,俄罗斯早在2002-2003年就已经向中国出口了“近100套”苏—27SM的改进组件,而这与俄罗斯空军自己的苏—27SM改进组件“几乎是相同的。”(当然,在一些重要的电子战以及抗干扰性能上,出口产品往往会被弱化,这也是国际惯例。)事实上,俄罗斯空军正是利用为中国空军升级苏—27获得的资金来升级自己的苏27的。

苏—27SM改进了雷达,导航和计算机,座舱有3个彩色多功能液晶显示器。并应用了1553B数据总线(我国歼8II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装备,而在俄罗斯空军中却是首次装备。歼11装备了1553B数据总线以后可以与歼8II在空中自由交换作战数据。)开放结构,扩展了武器挂载能力。



★雷达★:

这次中国空军歼—11的升级的重头戏是将其原先使用的N-011(甲虫-27)脉冲多谱勒雷达(雷达天线直径为1078毫米,能同时跟踪10个目标并同时攻击4个)升级为“隼”式有源相控阵雷达。
其升级的技术路线与美国相同——都是在原来的脉冲多谱勒雷达的主机上换装主动电子扫描阵列天线(AESAA)(美国在有源相控阵雷达技术成熟以后,已经将F-15的APG-63和F-16的APG-68改进为APG-63(V)2和APG-68“快捷波束雷达”),使用新型计算机与软件整合而成。

“隼”有源相控阵雷达:
“隼”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原形在2001年莫斯科航展(MAKS)上首次展出,已在苏-30MK进行过多次飞行实验,原本西方媒体预计2003年入役,不过现在看来2002年就已经将其主动电子扫描阵列天线(AESAA)出口到了中国,这说明“隼”的研制大大超出西方媒体的预计。它将发展为一个系列:天线直径980毫米的将用于苏-27系列以及苏30MK系列的改进,天线直径700毫米的将用于米格-29系列的改进。
用于苏-27改进的“隼”有源相控阵雷达在其主动电子扫描阵列天线(AESAA)上集成有约1000个X波段的T/R模块。方位/俯仰扫描极限角+/-70度,对战斗机目标前,后半球的探测距离分别为180千米/80千米(低空时为170千米/60千米),对驱逐机,导弹快艇,地面桥梁,移动坦克的探测距离分别为300千米,180千米,150千米,25千米。可同时跟踪30个目标并同时攻击6个。
雷达重245千克,体积0.55立方米,采用空气加液体冷却。

说到这里,半岛觉得应该谈一谈苏30MK。

中国引进的苏30MKK份3个批次共78架(目前已交付两批)。苏30MKK1与苏30MKK2
装备的是N-011(甲虫-27)脉冲多谱勒雷达,苏30MKK3装备的是“隼”有源相控阵雷达,在苏30MKK3交付以后,苏30MKK1与苏30MKK2上使用的N-011(甲虫-27)脉冲多谱勒雷达的主机上将换装“隼”有源相控阵雷达的主动电子扫描阵列天线(AESAA),升级为“隼”有源相控阵雷达。(但是海军的苏30MKK与空军的苏30MKK在计算机软件上略有不同。)

印度引进的苏30MKI装备了N-011M无源相控阵雷达(实际上就是苏-30MKK所配N-011脉冲多谱勒雷达的无源相控阵改型):
雷达天线直径超过1000毫米,工作在L,X波段,方位扫描极限角达+/—90度,对雷达散射截面积2平方米的前后半球探测距离分别是80—120千米和30—40千米,对预警机这样的大型目标探测距离达400千米,对地面目标探测距离达200千米,能同时跟踪15个目标并同时攻击6个。
在印度空军的一次测试中:使用N-011M无源相控阵雷达的苏-30MKI与装备RDY雷达(当时西欧最先进的战斗机机载雷达)的幻影2000—5(台湾也装备了它哦!!!)进行电子对抗测试时,后者被认为是超豪华的内置电子干扰系统和雷达本身始终无法对N-011M无源相控阵雷达形成有效干扰,而苏-30MKI的“火网” 电子干扰系统(中国空军引进的苏-30MKK亦有装备)却成功干扰了幻影2000—5的RDY雷达。

虽然从数据上看“隼”式有源相控阵雷达的作用距离以及可同时攻击的目标数并不比苏30MKI装备的N-011M无源相控阵雷达优越。但是“隼”是有源相控阵雷达,其技术上比N-011M无源相控阵雷达先进半代,作战效能的优越是无疑的:“N-011M无源相控阵雷达的作用距离虽然远,但在雷达屏幕上看只能看到一片亮点,无法确认那个目标有威胁,也很难确认那个目标是自己人。”以至于在演习中常常发生苏30MKI击落己方战机的事件。

“隼”式有源相控阵雷达作用距离虽然不如N-011M。但是其探测精度,多普勒锐化比,抗干扰能力,敌我识别能力都大大强于N-011M。其作战效能至少强于目前“台风”“阵风”分别使用的ECR-90和RBE-2(两者都是无源相控阵雷达,预计最快也要2006年才能升级为有源相控阵雷达。)


苏30MK已经说得够多了。还是把话题拉回到歼11升级项目的核心——“隼”有源相控阵雷达上面来。

虽然“隼”已经是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但他仍然采用了需要冷却的大功率行波管,这说明他尚未实现固态化。而F-22的APG-77是全固态化的雷达。其AESAA是真正的固态有源相控阵天线。(每个T/R模块功率仅200瓦)可以推测:“隼”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平均故障间隔应远远低于APG-77D的2000小时估计与同时飞固态的APG-80相当500小时。(但也要大大高于N-011M无源相控阵雷达的200小时的水平。)

同时,虽然“隼”的天线直径与APG77相近,但是其T/R组件的数量只有APG77的一半(1000个)这说明俄罗斯在有源相控阵雷达技术的核心——T/R组件的制造和设计水平与美国尚有明显的差距。但“隼”的T/R组件的数量多于日本F2上使用的APG1(750个T/R组件,天线直径750-800mm)。



★光电吊舱★
此次歼11的升级可能还包括了机翼下挂在的光电吊舱。目前只知道是由俄罗斯乌拉尔光学和机器厂(UOMZ)开发的。



★发动机★
此次歼11的升级只包括雷达,电子设备以及软件的升级,并不涉及任何发动机的升级与改造。但歼11的中长期升级计划(至少要到2006年以后了。)是包括矢量推进发动机的。现在不妨先展望一下。

(1)        矢量推进发动机——势在必行
为中国空军的第三代战斗机装备矢量推进发动机已经成为中国航空人的普遍共识。
美国空军进行的相关研究表明,在1对1的格斗空战中,具有俯仰推力矢量的战斗机与同种的普通战斗机在高度10800米(马赫数0.9)格斗获胜比率为0.78:0.22(提到格斗效能2.5倍)。在高度1500米,马赫数0.5,获胜比则达到0.89:0.11(提到格斗效能7.1倍).这还只是考虑了俯仰推力的情况。

(2)        种种迹象表明:矢量推进发动机可能立足国内,而不是俄罗斯。
中国人的谈判风格是世界闻名的——大批量的进口一定要附带技术转让,否则就顶多是进口少量成品进行比较和研究。从苏27到S300,从道尔到基洛,中国引进德国磁悬浮高速铁路陷入僵局,应该说都是这一风格的体现。

中国的领导人哪个也不傻,谁不知道磁悬浮比新干线先进一代,谁不知道买新干线有可能被当成汉奸呀?可是新干线是附带全部技术转让的,可以使中国的高铁技术实实在在的前进20年。德国的磁悬浮虽然能让中国的高铁前进40年,但德国人就是不转让车头技术,这40年是水中月,镜中花呀。半岛心中高喊:“就是走着去上海也不坐日本新干线。”可是现实又是那末难以抉择,就好像“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难以抉择一样。红玫瑰与白玫瑰。

当然,最理想的情况是:德国人眼看买卖要黄,最终就范,转让所有技术。而日本人不仅空欢喜一场,还给中国人当了活道具——始乱终弃。哈哈哈(周星驰式的狂笑)……

扯远了,回到正题。

矢量推进技术的关键主要是数字化控制和钛合金推力矢量喷管的制造。数字化控制中国的水并不在俄罗斯之下,是世界水平的。
关键是钛合金推力矢量喷管的制造。钛合金推力矢量喷管与加力燃烧室的连接处温度高达2000摄氏度,压力达5-7个大气压,制造这种推力矢量喷管是一个国家科技力量的整体体现,俄罗斯是决不会转让的,就是对他的干儿子——印度也不转让,更别说是中国了。

中国航空人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痛下决心。并于多年前立项。中国推力矢量技术研究与WS-10同步进行。估计随着2005年WS-10的服役,其矢量推进改形WS-10A也将很快服役。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WS-10。

WS-10的研制也快20年了,终成正果。随着2005年WS-10的服役中国战机终于有了一颗“中国心”。需要说明的是:WS-10的却是在美国一型民用机的核心机的基础上研制的,并不是此前网上所说的:WS-10是AL-31的国产化型号。

将其性能列表如下,就不多费口舌了。
        WS10        F110        AL-31        PB199        M88-2
装机        歼-10/歼-11        F-14/F-15/F-16        苏27/苏30        狂风        阵风
国别        中国        美国        俄罗斯        欧洲        法国
服役时间        2005        1987        1985        ?        1996
推重比        7.5        7.57        7.1        8        8.5
涡轮前温度(K)        1747        1750        1665        1590        1850
加力全推力(kN)        13200        13227        12500        9000        8000

[注]:上表中的推重比是我国和美国标准的,与俄罗斯标准不同。例如AL-31的推重比按俄罗斯标准计算是8.2,而按我国和美国标准计算是7.1。




★数字化控制★

WS-10将是中国第一种实现“全权限数字电子控制”(Full  Authority  Digital  Electronic  Control  ,FADEC)的发动机。

而WS-10的“全权限数字电子控制系统”(FADEC)歼-11的KSU-1-42数字式电传操作系统交联后,能根据飞行状况自动调节发动机的工作状态,从而提高飞行效率和发动机的工作可靠性。实际上,这已经是“综合飞行/推力控制系统”(Integrated  Flight  and  Propulsion  Control  System,IFPCS)了。

下一步应该是将其“综合飞行/推力控制系统” (Integrated  Flight  and  Propulsion  Control  System,IFPCS)与火控系统(Fire Control  System,FCS)交联,实现“综合火力/飞行/推力控制系统”(IFFPCS)。当然这已经是第四代战斗机的水平了,也是中国航空人今后5-10年的努力方向。





新驱170上的盛宴——“红酒”+“板砖”(HHQ—9A及其相控阵雷达)



半岛★1950(2004年1月11日于北京)



170/171上的VLS和相控阵雷达现在判断应是国货无疑。此前热炒的从俄罗斯进口的两套RIF应该是装在大连的“目标舰”或曰“俄式中华神盾”上。(如果真的存在的话。)

俄报Vedomosti综合来自RIF生产厂家Almaz-Antei和俄空军的消息称:中国将在2005前用RIF装备两艘不低于10000吨的巡洋舰。不同于俄“基洛夫”级巡洋舰上的12套8联装发射器,卖给中国的系统为6或8套,共48~64筒。半岛乐观其成。

不过,据信“俄式中华神盾”的船型为051C(与167相同)。这实际上解开了萦绕半岛心头多日的一个疑问——为啥要建造167?难道真如外界所说的那样:为了试验其上装备的舰队指挥系统而建造了这艘6600吨的战舰?财大气粗的美国佬也没这没干过呀。

现在明白了:建造167是为了“俄式中华神盾”做的051舰体放大试验。
想想大连几十年如一日地抱着051不放手。再想想“江南”人90年代推出的052,2003年推出的052B/C以及054。如果再联想起“沈飞”和“成飞”,不禁要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创新能力而叹息——都四五十的人了还老是断不了奶。

跑题了,还是谈谈170/171的防空系统。



★★相控阵雷达★★

中国在相控阵雷达技术敢叫板的研究所屈指可数,55所,38所,20所和14所。14所更是个中翘楚。14所对外称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该所以研究远程雷达和相控阵技术见长。中国的几个大型雷达项目都和他们有关。1975年投入运行的弹道导弹相控预警雷达就是他们的杰作。该项目又称7010工程。77年研制成功的超远程110跟踪雷达也出自14所。89年该所又设计成功1471/KLJ1型机载脉冲多普勒雷达并投入生产。★★目前,14所正主导机载相控阵雷达、星载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以及空间目标监视相控阵等国家级重点工程的研制任务。★★1997年该所的雷达专家周万幸又承担起来国家某国防重点工程舰载多功能四面阵雷达的总设计师的重担。


很多朋友和我一样对板砖是否为有源相控阵颇感疑惑。其实有源和无源主要在于发射/接收(T/R)元素的多少。无源阵列仅有一个中央发射机。信号经导波管放大并通过网络分发至各单元的。有源则在每个单元上都配装有一个发射/接收组件,因此在频宽、信号处理和冗度设计上都比无源有优势。正因如此,也使得有源的造价高昂,工程化难度加剧。目前,美日欧在舰载有源板砖的技术上处领先地位。日欧接近完成小面有源的研制,美国洛.马公司则在研制一种指在替代SPY-1的SPY-2大型有源阵列雷达。中国在相控技术方面也处于先进的行列,但有源技术仍属起步阶段,现有成品仅为机械式旋转陆基双面雷达。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有源无需波导和冷却系统,因此可以尽可能高地安装,以获得最大视距,但170雷达的置设高度仅略高于机库。看来,170舰装备的应是国产无源相控阵雷达。综上所述,有源比无源优势明显,有取而代之之势。从多方技术论文上看,最终达到有源上舰是中国相关科技人员的普遍共识。



★★海红九(HHQ—9A)★★

红九始研于1986年,1996年打靶6发5中,设计定型。又是一个“十年磨一剑”。当时在大西北靶场打红九的是空军地空导弹5师13团。装备13团凭的是多年操控进口同类型弹的经验和独一无二的光荣战史。红九将是空军21世纪初的主战装备,未来战争中的“杀手锏”,因此空军慎之又慎。红九试射虽然成功了,空军领导却对二院的人说,“这把剑让你们十年磨一剑给磨细了!”显见空军对红九的研制周期和性能颇有微词。二院被迫改进红九,后衍变成红九甲。海红九就是基于红九甲发展而来的。

包括海红九在内的850工程30毫米反导密集阵、新型隐身主炮、板砖、相控阵电子对抗体系、以及目前的鹰击-12都是在970上完成试验定型的。可以说,试验970就是海军为试验新驱的武器种种而专门打造的。海红九于2002年在970上5发5中定型,海军决定连同四面阵上新舰。

此前,广为流传的红旗九由于结构强度不足而导致在实验中弹体折断一事确属事实。此事发生在大过载机动试验中,而且军代表也在场。虽然最后修修补补达到了要求,但是尺寸与重量都超标。这也就有了上面所提到的“这把剑让你们十年磨一剑给磨细了!”的说法。再加上S300PMUI在一旁虎视眈眈。二院痛下决心,痛下杀手,动大手术。推进系统的技术革新,如建立了HTPB高能固体燃料生产线,采用高强度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发动机壳?把高冲质比喷管技术实用化,采用新产品全面减轻结构重量……这才有了红旗九甲(HQ—9A),实现了痛苦的蜕变,终成一代名弹,为共和国在21世纪的初期支撑起一片红色的天空。一跃成为世界先进的双重用途(反飞机与反导弹,含战术弹道导弹)防空导弹系统。

海红九采用截联惯导+低速指令修正+末寻的主动雷达导引的复合制导体系。仅复合制导一项已使红九和美国最新开发的“标准-2BLOCKIIIB”持平,而优于目前霉菌装备的各型防空弹。红九导弹为无翼式,大边条,适合垂直和水平方向高速高过载机动飞行。



★★垂直发射系统(Vertical Launch System,VLS)★★

考虑到和陆基型发射系统的通用问题,海红九并未采用MK-41的发射箱设计,而采类似S-300F的六联装环形圆筒垂直发射布局。红九尺寸较S-300F小,因此整体发射装置也比RIF小。发射装置只有发射井而无排焰道,故判为冷射。这种发射方式的主要优点是导弹火箭发动机在发射装置外点火,不需排导燃气流,因而结构简单、重量轻、发射筒使用寿命较长、成本低且安装容易,维护的工作量和难度也较小。技术难点在于弹射器既要能产生强大的弹射动力,又要安全可靠。 整套系统为模组设计,且与甲板平面有15度角,向舷外倾斜。这主要是防止导弹冷射点火失败回落对甲板造成损伤。



★★舰载C3ISR系统★★

舰载C3ISR系统网络包括舰船上指挥中心内部的局域网和指挥中心之间的互连网。八十年代在中、大型水面舰艇、护卫舰这一级,普遍使用共享介质、总线形式的网络拓扑结构,总线使用的速率也从低速的1Mbps到中低速的标准10Mbps带宽发展。中国海军新型大中型水面舰艇普遍采用的是仿意式IPN-10的作战系统。该系统用MHIDAS多路高级综合分布结构系统。该总线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分为主线和支线,主线可达50米,两个终端设备之间最远可达400米。总线数据传输率可达10Mbps/秒,用户数量最多可达256个,可满足中大型舰艇对于传输距离,传输速率和终端数目的要求。

目前167上使用的就是采用了以1553B军标数据总线为基础,10Mbps网络结构的ZKJ-4A-3自动化指挥系统。

052B则将配属新一代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七院第709所研制的ZKJ-5作战情报指挥系统。该系统提速到100M快速以太网(交换式),在实时性能、网络容量、网络分析建模、可靠性等方面又有了相当的提高。

052C据信将采用我国海军首型海上编队战役、战术型自动化指挥系统(H/ZBJ-1)。该新型指挥系统采用功能更强、速度更快的数据总线,更先进的旗舰数据显示中枢,采用以光纤数据总线为基础的以太网局部网络和开放系统互连结构。该系统结合支持战斗群各分队之间的综合通讯、导航和敌我识别,用于交换联合战术数据链,对舰队直辖舰和岸基、空基侦测平台进行有效的指挥管理和协调。

★★目前704所还在设计研究航母舰队指挥系统和南京军区对台军事斗争的某型战区封锁系统。★★





今早北京下了一场小雪——好兆头,心情不坏,遂发此文。算是拜年了。
女友吵吵着要我陪她去西山看雪景——都几点了,而且路也不好走,这不是杀人吗?——唉,女人!——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终于以逛街+看电影成交。——好玄!

就到这里吧。半岛★1950在北京遥祝大家猴年大吉了。886
好消息!!!
请楼主不要跑题好不好阿!
倒!你们在讨论什么啊
怎么不谈谈这个19000LPD的问题
”船坞两栖直升机攻击舰”是半岛自己起的名字(为了吸引眼球)

大连19000吨舰应属LPD——学名”船坞运输登陆舰”

韩国LP-X“两栖直升机攻击舰”与日本的”大隅”级”运输舰同属于LPD(名字也是他们瞎起的)

日本的”13000吨直升机驱逐舰”的名字起的更是离谱——那是100%的直升机航母。


关于”真的假的”的问题:

半岛为人如此——从不解释。
就是解释你能信吗????一张嘴两张皮。
以下是引用半岛★1950在2004-1-29 14:30:00的发言:
”船坞两栖直升机攻击舰”是半岛自己起的名字(为了吸引眼球)

大连19000吨舰应属LPD——学名”船坞运输登陆舰”

韩国LP-X“两栖直升机攻击舰”与日本的”大隅”级”运输舰同属于LPD(名字也是他们瞎起的)

日本的”13000吨直升机驱逐舰”的名字起的更是离谱——那是100%的直升机航母。


关于”真的假的”的问题:

半岛为人如此——从不解释。
就是解释你能信吗????一张嘴两张皮。



第一还是那句话LPD或者说是船坞运输登陆舰是与船坞两栖直升机登陆舰(LHD/LHA?)完全两码事!
第二没人让你解释,只是载讨论!
这是我今年听到的第一个好消息。希望是真的!
dddddddddddd
你说的半岛基本同意。

不过这篇文章已经6000字了,如果再写台湾问题那可就”孩子没娘说起来话长”了呀。哈哈哈……

关于LPD与LHA的那一部分也很好。够专业。

这个论坛还真不错。

关于吨位:标准排水量19000吨是没错的——PLA就是那他当航母来练手的。(船厂也是)。
好消息!!!支持!!!!
能是真的最好!
有图才能证明消息是真的[em02]
等待确认
以下是引用半岛★1950在2004-1-29 13:23:00的发言:

沪东造船厂:
2艘054导弹护卫舰525,526

  


这条你就错了,526是黄埔造船厂的...
这消息可信性大減[em12]
我晕
俄罗斯的雷达一向不可靠怎么突然变的这么厉害了?!再好的设计没有一个好的处理机也是白搭。
以下是引用撒旦陈日君在2004-1-29 17:17:00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半岛★1950在2004-1-29 13:23:00的发言:

  沪东造船厂:
  2艘054导弹护卫舰525,526

   


这条你就错了,526是黄埔造船厂的...
这消息可信性大減[em12]
[/quote]

何止,连新大补也变成是江南厂造的了。。。贴主整个一吹牛不上税啊!

无灯回在大连造???口合口合。。。
写的好,说的也精彩!
小弟狂顶!
不顶也想顶啊,兄弟们顶啊。
请问这艘登陆舰可有浮坞?如果没有,就只能搭载LCAC咯
LCAC是否适合类似台湾这种无法确保滩涂安全的战场呢?
还是通用登陆舰好?
能看看时图吗
这个论坛还真不错
小弟我也感到很疑惑
1,19000吨船坞两栖直升机攻击舰在台湾海峡可以说是生存能力很低,对于登陆而且她的載机不如陆航的有效,如果说是为了在台湾东侧开辟登陆场的话,一搜肯定不够,而且以现在的支援舰队也不能有效地保护好他们。而且在霉国卫星的情报支援下,那么大只舰队难以达到战役的突然性,如果没有了战役的突然性,东面本来就易守难攻,要知道平台光湾湾的反舰能力就不弱了,更何况还有霉国、小日本着一狼一虎呢。没有了海航的支援,无异于自杀式攻击。所以该型即使造出也不会用于台海。
2,19000吨船坞两栖直升机攻击舰小弟个人认为在南海地作用更大,但从政治上来考虑,现在首要地是平台,在拿下台湾前就建造好了,向东南亚那帮小崽子磨刀霍霍,那简直是逼迫他们在平台大计上彻底到向台湾,实属不智啊。毕竟开打了咱们地石油命脉还掌握在他们手里,他们和老美一个联合封锁,咱们的油路走那儿啊,自己的不够,老毛子一向靠不住,而且他的油还不够咱喝的。平台后以太平岛为支撑点收拾他们无论成本还是效果都比造个小航母好多了。
3,如果是为了抑止霉国的航母编队?那谁都不会信,打个比方,虽然都是武器,但小手枪拼的过m4么?搞笑了,还不如多卖几个手榴弹了。加装备20来个亿地美金可以还不如造50枚地df41来得合算,就战略上来说,可以有效地增加我国以核战抑止霉国介入地砝码,那可实在多了。
所以从我国现阶段的头等大计出发,造此类两栖直升机攻击舰没有任何价值,我不信中央会如此昏头,连这都看不出。如果大连真在造19000t的话,小弟以为船坞式登陆舰,毕竟玉亭级也太落后了点,100多公里的,如何在湾湾反舰火力下突防是个难题啊,被击沉一首可一个精锐团啊!!
以下是引用sitem00n在2004-1-29 20:06:00的发言:
请问这艘登陆舰可有浮坞?如果没有,就只能搭载LCAC咯
LCAC是否适合类似台湾这种无法确保滩涂安全的战场呢?
还是通用登陆舰好?


见过黄蜂的坞藏里装满了LAAAV7么!
但愿呀
是不是和兵工科技上的文章有关,要么头脑发热编的,要么有意泄点。
比较适合我国国情。
kuangding
可靠吗?
狂顶[em00][em00][em08][em08][em08]
看来不是泄料,而是在猜吧?!
希望不是楼主YY!
目前比航母实用!
吼吼!真的就好了!期待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