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财长为何专访青海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2:06:50
美财长为何专访青海湖?
[ 2007-08-01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美国总统特别代表、财政部长保尔森8月1日晚离开北京,结束了对中国为期4天的访问。环保是此次访问的重要话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所长袁鹏在8月2日的《中国日报》就此话题发表评论文章,全文如下:

美国财长保尔森此次访华正值中美关系的敏感时刻。美国国内围绕中国产品安全、气候变化、人民币汇率的炒作急剧升温,美国参议院财政委员会高票通过了明显针对中国汇率问题的提案,美国主流媒体如《新闻周刊》、《商业周刊》、CNN等连篇累牍报道中国产品安全问题,中美经贸关系何去何从似乎到了一个关键时刻。

作为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美方发起人,同时作为“最了解中国问题”的美国政府高官,保尔森肩负稳定两国经贸关系的重任,此行也就具有高度的象征意义。尽管这是一次普通的工作访问,但是其具体落实第二轮战略经济对话成果,为年底在北京召开的第三轮战略经济对话定调的意味十分浓厚。

此访中,保尔森再次强调保持两国贸易平衡的重要性,也再次敦促中国加快人民币汇率调整步伐,并关注中国产品安全问题。但他此访的重点显然不在于此。他把访问的重点安排在青海西宁,并细致考察青海湖的生态状况和环保情况,意在向人们显示,中国的环境问题是此行最重要的议程。这一动向至少有三点含义:其一,保尔森希望通过对中国环境问题的具体考察,落实中美第二轮战略经济对话关于环保合作的具体成果,从而使战略经济对话取得具体成效;其二,希望借此为第三轮战略经济对话设定议题,将环境问题作为对话的重要内容;其三,回应美国国内的政治压力,从环境问题入手敦促中国进一步改进产品安全问题,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有所作为,因为无论产品安全还是气候变化问题,都可以从中国环境污染问题上找到根源。

温家宝总理曾经高度赞扬过美国前商务部长埃文斯,称他是“有同情心的美国官员”,因为埃文斯愿意到中国西部访问,从而加深对中国国情的理解。可以说,到访中国70多次,就任财长以来即访问中国四次的保尔森,虽然未必是最富同情心的官员,但毫无疑问是美国最了解中国的政府高官,他的每一行踪也因此具有某种指标意义。此前,保尔森访华行程中最愿意考察的地方是浙江,在他看来,浙江“藏富于民”、民营经济发达、政府相对清廉的特点正应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因此,他的中国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敦促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国政府职能,这也是当前美国对华经贸战略的重点内容之一。此次将访问重点放在青海,表明以保尔森为代表的美国政府逐渐把中国环境问题当作对华经济战略的重点,这同美国舆论密切关注中国环境污染、产品安全等议题也是基本吻合的。

在某种程度上,保尔森对华关注的重点也是中国自身关注的重点。环境污染问题目前确实成为制约中国持续稳定发展、影响中国国际形象的最突出问题之一,处理不好,对全球也将带来负面影响。近年来,中美环保合作逐渐升温,同这样一个大气候是息息相关的。问题是,美国是否真心诚意愿意同中国展开合作,这种合作是否附加政治条件,有哪些具体的合作途径,能否产生积极作用。在笔者看来,拓展中美环境合作,以下几点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1、应将环境问题上的合作放在增进中美战略互信、拓展两国未来发展空间的高度去认识。中美关系自2001年撞机事件以来保持了六年多时间的稳定,但彼此战略互信仍然不足,制成中美关系长期稳定的基础仍不牢固。从环境合作这样的“低政治问题”(low politics issue)入手,有助于在合作进程中增进互信,有利于在合作成果中增进两国关系稳定的基础。

2、环境合作应该去政治化、去意识形态化。对中国而言,应该勇于面对环境急剧恶化的现实,真诚展开同包括美国在内的先进国家的相关合作;对美国而言,则应从美中关系大局和全球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看待两国环保合作,正如保尔森本人一再强调的那样,要有战略眼光和大局观,善于思考大的问题(think big)。为此,消除对华技术壁垒、降低合作中的意识形态色彩,至关重要。

3、环保合作事不宜迟,力争尽快取得成效。不仅中美作为两个大国在全球气候变化、环境破坏等问题上负有共同责任,而且因为部分因环境污染问题而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愈演愈烈,应对不利、处理不慎可能殃及两国经贸关系的大局。因此,在环境问题上合作不仅雅加速推进,而且要取得成果,从而形成积极的边际效应。美财长为何专访青海湖?
[ 2007-08-01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美国总统特别代表、财政部长保尔森8月1日晚离开北京,结束了对中国为期4天的访问。环保是此次访问的重要话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所长袁鹏在8月2日的《中国日报》就此话题发表评论文章,全文如下:

美国财长保尔森此次访华正值中美关系的敏感时刻。美国国内围绕中国产品安全、气候变化、人民币汇率的炒作急剧升温,美国参议院财政委员会高票通过了明显针对中国汇率问题的提案,美国主流媒体如《新闻周刊》、《商业周刊》、CNN等连篇累牍报道中国产品安全问题,中美经贸关系何去何从似乎到了一个关键时刻。

作为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美方发起人,同时作为“最了解中国问题”的美国政府高官,保尔森肩负稳定两国经贸关系的重任,此行也就具有高度的象征意义。尽管这是一次普通的工作访问,但是其具体落实第二轮战略经济对话成果,为年底在北京召开的第三轮战略经济对话定调的意味十分浓厚。

此访中,保尔森再次强调保持两国贸易平衡的重要性,也再次敦促中国加快人民币汇率调整步伐,并关注中国产品安全问题。但他此访的重点显然不在于此。他把访问的重点安排在青海西宁,并细致考察青海湖的生态状况和环保情况,意在向人们显示,中国的环境问题是此行最重要的议程。这一动向至少有三点含义:其一,保尔森希望通过对中国环境问题的具体考察,落实中美第二轮战略经济对话关于环保合作的具体成果,从而使战略经济对话取得具体成效;其二,希望借此为第三轮战略经济对话设定议题,将环境问题作为对话的重要内容;其三,回应美国国内的政治压力,从环境问题入手敦促中国进一步改进产品安全问题,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有所作为,因为无论产品安全还是气候变化问题,都可以从中国环境污染问题上找到根源。

温家宝总理曾经高度赞扬过美国前商务部长埃文斯,称他是“有同情心的美国官员”,因为埃文斯愿意到中国西部访问,从而加深对中国国情的理解。可以说,到访中国70多次,就任财长以来即访问中国四次的保尔森,虽然未必是最富同情心的官员,但毫无疑问是美国最了解中国的政府高官,他的每一行踪也因此具有某种指标意义。此前,保尔森访华行程中最愿意考察的地方是浙江,在他看来,浙江“藏富于民”、民营经济发达、政府相对清廉的特点正应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因此,他的中国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敦促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国政府职能,这也是当前美国对华经贸战略的重点内容之一。此次将访问重点放在青海,表明以保尔森为代表的美国政府逐渐把中国环境问题当作对华经济战略的重点,这同美国舆论密切关注中国环境污染、产品安全等议题也是基本吻合的。

在某种程度上,保尔森对华关注的重点也是中国自身关注的重点。环境污染问题目前确实成为制约中国持续稳定发展、影响中国国际形象的最突出问题之一,处理不好,对全球也将带来负面影响。近年来,中美环保合作逐渐升温,同这样一个大气候是息息相关的。问题是,美国是否真心诚意愿意同中国展开合作,这种合作是否附加政治条件,有哪些具体的合作途径,能否产生积极作用。在笔者看来,拓展中美环境合作,以下几点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1、应将环境问题上的合作放在增进中美战略互信、拓展两国未来发展空间的高度去认识。中美关系自2001年撞机事件以来保持了六年多时间的稳定,但彼此战略互信仍然不足,制成中美关系长期稳定的基础仍不牢固。从环境合作这样的“低政治问题”(low politics issue)入手,有助于在合作进程中增进互信,有利于在合作成果中增进两国关系稳定的基础。

2、环境合作应该去政治化、去意识形态化。对中国而言,应该勇于面对环境急剧恶化的现实,真诚展开同包括美国在内的先进国家的相关合作;对美国而言,则应从美中关系大局和全球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看待两国环保合作,正如保尔森本人一再强调的那样,要有战略眼光和大局观,善于思考大的问题(think big)。为此,消除对华技术壁垒、降低合作中的意识形态色彩,至关重要。

3、环保合作事不宜迟,力争尽快取得成效。不仅中美作为两个大国在全球气候变化、环境破坏等问题上负有共同责任,而且因为部分因环境污染问题而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愈演愈烈,应对不利、处理不慎可能殃及两国经贸关系的大局。因此,在环境问题上合作不仅雅加速推进,而且要取得成果,从而形成积极的边际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