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方媒体证实 094核潜艇已建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3:59:27
中国官方媒体证实 094核潜艇已建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7-24 15:56:47  


传说中的094弹道导弹核潜艇模型。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自主创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一些重要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进一步缩小,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突出。总体上看,我国已成为对世界科技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国家,科技事业发展进入重要跃升期。突出表现在:

  一、攻克了一批前沿技术和战略高技术的重大技术难题,为增强综合国力和维护国家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神舟”系列飞船的成功发射,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温气冷堆研制成功,使我国在新一代核能系统研究开发方面占据世界一席之地。高性能电脑、第三代移动通信、高速资讯网路、超大型积体电路、核心软体等方面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在人类功能基因组、水稻基因组、超级杂交水稻、抗虫棉、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在国防科技建设领域,取得了以“空警2000”、“094核潜艇”、“歼10”等为代表的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863计划在航太运输与空天平台技术、空间资讯技术、雷射技术等方面攻克了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形成了一批新概念武器装备和系统,实现了国防科技的整体跃升。形成了核、航太、航空、船舶、电子等军工特色的技术、产品和关联产业,带动了国民经济发展。

  二、取得了一批能源资源等领域的重大技术成果,为缓解国民经济重大瓶颈制约提供了重要支撑。促进能源资源领域的技术进步,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使我国以年均5.6%的能源消费增长,支撑了年均10.2%的经济增长。攻克了一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难题,在陆相断陷盆地和海相碳酸盐勘探开发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二次采油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提高原油采收率20%以上。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技术进步,提高了采选冶综合回收率和资源综合利用率;开发了一批大型煤液化工程成套设备,为改变我国液体燃料紧缺局面提供了支撑。基本掌握了第二代大型压水堆核电技术,其中高温气冷堆进入示范阶段,核聚变技术研究位居世界前列;在电动汽车以及燃料电池、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替代能源领域取得一批重要技术创新成果,开辟了能源利用的新前景。

  三、突破了一批农业领域的重大技术,为探索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开展新农村建设科技促进行动、加强县市和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星火富民工程、科技富民强县行动计划、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等,促进农业高技术和农业基础研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培育农业新兴产业和新经济增长点,为农业增产、农村和谐发展、农民增收等方面提供了科技支撑。在农作物育种、品种改良、重大病虫害防治和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产生了两系法杂交水稻等一批重大农业技术成果,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相关技术和产品推广应用,每年可挽回粮食损失2500万吨、棉花40万吨、果品330万吨、蔬菜2800万吨;攻克了一批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安全保障的关键技术,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以保护性栽培耕作等技术为核心的黄淮海地区无公害优质玉米生产关键技术,农用化学品的使用量降低30%,残留污染降低60%以上,无公害产品率达到95%。

  四、解决了一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技术问题,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支撑。重点攻克和解决了一批生态环境进化、生态资源保护和修复、环境污染综合治理调控、温室气体减排和全球气候变化等领域重大技术,初步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湖泊污染和城市环境质量改善的成套技术,有效缓解了持续干旱、森林和植被减少、北方沙尘天气等现象,遏制了太湖、滇池等主要河流、湖泊水污染加剧的趋势。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科技计划,城镇化建设、公共卫生、防灾减灾以及科技反恐和应对非传统安全等公共安全领域的科技工作明显增强。人口与健康领域科技进步显着,在心脏、肿瘤、脑血管等重大慢性疾病,在防治和防控肝炎、爱滋病、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在生育和生殖、衰老机制等方面,相继取得重要突破,国民健康水平显着提高。

  五、涌现出一批基础科学研究领域重大创新成果,为提高原始性创新能力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科学家在造血干细胞、蛋白质结构、脑与认知及神经科学、古生物学、基因和遗传科学等进展显着,非线性光学晶体、量子资讯和通信、超强超短镭射研究居世界前列,澄江动物群脊椎动物起源、热河生物群鸟演化、冶金过程精粒调控、多碳壁纳米管等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近年来,我国发表国际论文数以年均19%的速度递增,2006年我国国际论文数占世界论文数为7%,论文总数排名世界第4,与英、德、日相当,其中纳米领域论文数量已居世界第2。近10年,我国论文质量和国际影响不断提高,发表国际论文被引用次数上升到世界第13位元,其中材料、化学等领域论文被引用次数居世界前10位,物质、生命和工程科学等领域论文数占世界比例超过5%;2204-2006年,我国科研人员在国际顶尖的《科学》、《自然》和《细胞》杂志共发表文章220篇。

  六、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为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赢得先机奠定了基础。五年来,我国在专利、技术标准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一是专利数量世界排名快速提升,原创性技术突破迅速增加。专利申请量以年均18%的速度增长;国内专利申请总量为128.5万件,比“九五”期间高出 147.6%;授权总量为68.4万件,比“九五”期间高出一倍。二是一些重要领域填补了标准战略与政策方面的空白,对维护产业技术安全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在资讯、生物、电动汽车、农产品加工、食品安全等领域,相继完成近100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推进了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支援企业创新成果形成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等。三是通过实施12个重大科技专项,使我国在资讯技术、清洁能源汽车等领域取得多项重大技术突破,共申请国内外专利和软体着作权近2000项,开发新产品、新材料1200多项,形成技术标准700多项,形成了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七、建立了一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作出了重要贡献。高举“火炬”计划的旗帜,高新区创新和创业环境和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53个国家高新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的9%,占所在城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0%以上的有31个,达到40%以上的有7个;拥有发明专利近1.5万项,超过70%的产品技术源于区内企业;区内企业研究开发经费总额达到802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2.79%。现有生产力促进中心1324家,位居世界第一,服务企业总数9万家;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500余家,与美国相当,形成一批软体、积体电路设计等专业孵化器;国家大学科技园62个,在孵企业近5000家,转化科技成果近3000项,提供就业岗位7万余个。

  八、深化了科技体制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创新体系初步形成。一是以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开展企业技术创新试点工作,在企业设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工程技术中心等,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要力量。目前,我国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接近70%,企业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数量迅速增加,以企业为主开发的重大技术成果不断涌现,形成了华为、海尔、中兴、奇瑞等一批自主创新型企业。二是高等院校成为自主创新的一支生力军。高校拥有两院院士总数的50%左右,国家实验室60%建在高等院校,承担了全国总数42%的“973”计划任务。三是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应用开发类科研院所转制后面向市场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一支服务于国家目标的社会公益类研究力量加速形成。

  九、扩大了国际科技合作的空间和舞台,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高水准的国际科技合作格局基本形成。我国已与152 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与其中 99个国家的相关部门签订了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政府间科技合作框架。积极组织国际重大合作专案,先后参与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研究计划、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计划等国际大科学工程和计划,有效服务于国家需求,使我国在一些重点领域紧跟国际前沿,为解决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些重大技术瓶颈提供了有效支撑。

  十、建设了一支规模宏大的科技人才队伍,为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了坚实基础。2005年,科技人力资源总量35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位;全时 R&D人员136.5万人年,位居世界第二位。“十五”期间,我国R&D人员总量增加了44.3万人年,年均增长8.2%,约为“九五”期间年均增长率的二倍;R&D科学家工程师总量年均增长9.98%;我国承担973、863计划的青年科研人员和归国人员均提高到半数以上,归国留学人员以年均13%速度持续增长,企业研发人员占全国研发人员总数的比例已超过60%,全国45岁以下中青年科研人员占研究队伍总人数的近80%,一支以中青年科学家为中坚力量、老中青相结合的科技人才格局基本形成。(稿件来源: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宣传部组织编写的《“赞颂新成就、喜迎十七大”活页文选》 大公网)
中国官方媒体证实 094核潜艇已建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7-24 15:56:47  

传说中的094弹道导弹核潜艇模型。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自主创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一些重要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进一步缩小,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突出。总体上看,我国已成为对世界科技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国家,科技事业发展进入重要跃升期。突出表现在:

  一、攻克了一批前沿技术和战略高技术的重大技术难题,为增强综合国力和维护国家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神舟”系列飞船的成功发射,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温气冷堆研制成功,使我国在新一代核能系统研究开发方面占据世界一席之地。高性能电脑、第三代移动通信、高速资讯网路、超大型积体电路、核心软体等方面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在人类功能基因组、水稻基因组、超级杂交水稻、抗虫棉、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在国防科技建设领域,取得了以“空警2000”、“094核潜艇”、“歼10”等为代表的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863计划在航太运输与空天平台技术、空间资讯技术、雷射技术等方面攻克了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形成了一批新概念武器装备和系统,实现了国防科技的整体跃升。形成了核、航太、航空、船舶、电子等军工特色的技术、产品和关联产业,带动了国民经济发展。

  二、取得了一批能源资源等领域的重大技术成果,为缓解国民经济重大瓶颈制约提供了重要支撑。促进能源资源领域的技术进步,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使我国以年均5.6%的能源消费增长,支撑了年均10.2%的经济增长。攻克了一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难题,在陆相断陷盆地和海相碳酸盐勘探开发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二次采油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提高原油采收率20%以上。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技术进步,提高了采选冶综合回收率和资源综合利用率;开发了一批大型煤液化工程成套设备,为改变我国液体燃料紧缺局面提供了支撑。基本掌握了第二代大型压水堆核电技术,其中高温气冷堆进入示范阶段,核聚变技术研究位居世界前列;在电动汽车以及燃料电池、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替代能源领域取得一批重要技术创新成果,开辟了能源利用的新前景。

  三、突破了一批农业领域的重大技术,为探索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开展新农村建设科技促进行动、加强县市和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星火富民工程、科技富民强县行动计划、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等,促进农业高技术和农业基础研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培育农业新兴产业和新经济增长点,为农业增产、农村和谐发展、农民增收等方面提供了科技支撑。在农作物育种、品种改良、重大病虫害防治和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产生了两系法杂交水稻等一批重大农业技术成果,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相关技术和产品推广应用,每年可挽回粮食损失2500万吨、棉花40万吨、果品330万吨、蔬菜2800万吨;攻克了一批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安全保障的关键技术,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以保护性栽培耕作等技术为核心的黄淮海地区无公害优质玉米生产关键技术,农用化学品的使用量降低30%,残留污染降低60%以上,无公害产品率达到95%。

  四、解决了一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技术问题,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支撑。重点攻克和解决了一批生态环境进化、生态资源保护和修复、环境污染综合治理调控、温室气体减排和全球气候变化等领域重大技术,初步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湖泊污染和城市环境质量改善的成套技术,有效缓解了持续干旱、森林和植被减少、北方沙尘天气等现象,遏制了太湖、滇池等主要河流、湖泊水污染加剧的趋势。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科技计划,城镇化建设、公共卫生、防灾减灾以及科技反恐和应对非传统安全等公共安全领域的科技工作明显增强。人口与健康领域科技进步显着,在心脏、肿瘤、脑血管等重大慢性疾病,在防治和防控肝炎、爱滋病、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在生育和生殖、衰老机制等方面,相继取得重要突破,国民健康水平显着提高。

  五、涌现出一批基础科学研究领域重大创新成果,为提高原始性创新能力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科学家在造血干细胞、蛋白质结构、脑与认知及神经科学、古生物学、基因和遗传科学等进展显着,非线性光学晶体、量子资讯和通信、超强超短镭射研究居世界前列,澄江动物群脊椎动物起源、热河生物群鸟演化、冶金过程精粒调控、多碳壁纳米管等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近年来,我国发表国际论文数以年均19%的速度递增,2006年我国国际论文数占世界论文数为7%,论文总数排名世界第4,与英、德、日相当,其中纳米领域论文数量已居世界第2。近10年,我国论文质量和国际影响不断提高,发表国际论文被引用次数上升到世界第13位元,其中材料、化学等领域论文被引用次数居世界前10位,物质、生命和工程科学等领域论文数占世界比例超过5%;2204-2006年,我国科研人员在国际顶尖的《科学》、《自然》和《细胞》杂志共发表文章220篇。

  六、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为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赢得先机奠定了基础。五年来,我国在专利、技术标准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一是专利数量世界排名快速提升,原创性技术突破迅速增加。专利申请量以年均18%的速度增长;国内专利申请总量为128.5万件,比“九五”期间高出 147.6%;授权总量为68.4万件,比“九五”期间高出一倍。二是一些重要领域填补了标准战略与政策方面的空白,对维护产业技术安全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在资讯、生物、电动汽车、农产品加工、食品安全等领域,相继完成近100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推进了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支援企业创新成果形成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等。三是通过实施12个重大科技专项,使我国在资讯技术、清洁能源汽车等领域取得多项重大技术突破,共申请国内外专利和软体着作权近2000项,开发新产品、新材料1200多项,形成技术标准700多项,形成了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七、建立了一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作出了重要贡献。高举“火炬”计划的旗帜,高新区创新和创业环境和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53个国家高新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的9%,占所在城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0%以上的有31个,达到40%以上的有7个;拥有发明专利近1.5万项,超过70%的产品技术源于区内企业;区内企业研究开发经费总额达到802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2.79%。现有生产力促进中心1324家,位居世界第一,服务企业总数9万家;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500余家,与美国相当,形成一批软体、积体电路设计等专业孵化器;国家大学科技园62个,在孵企业近5000家,转化科技成果近3000项,提供就业岗位7万余个。

  八、深化了科技体制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创新体系初步形成。一是以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开展企业技术创新试点工作,在企业设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工程技术中心等,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要力量。目前,我国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接近70%,企业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数量迅速增加,以企业为主开发的重大技术成果不断涌现,形成了华为、海尔、中兴、奇瑞等一批自主创新型企业。二是高等院校成为自主创新的一支生力军。高校拥有两院院士总数的50%左右,国家实验室60%建在高等院校,承担了全国总数42%的“973”计划任务。三是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应用开发类科研院所转制后面向市场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一支服务于国家目标的社会公益类研究力量加速形成。

  九、扩大了国际科技合作的空间和舞台,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高水准的国际科技合作格局基本形成。我国已与152 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与其中 99个国家的相关部门签订了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政府间科技合作框架。积极组织国际重大合作专案,先后参与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研究计划、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计划等国际大科学工程和计划,有效服务于国家需求,使我国在一些重点领域紧跟国际前沿,为解决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些重大技术瓶颈提供了有效支撑。

  十、建设了一支规模宏大的科技人才队伍,为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了坚实基础。2005年,科技人力资源总量35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位;全时 R&D人员136.5万人年,位居世界第二位。“十五”期间,我国R&D人员总量增加了44.3万人年,年均增长8.2%,约为“九五”期间年均增长率的二倍;R&D科学家工程师总量年均增长9.98%;我国承担973、863计划的青年科研人员和归国人员均提高到半数以上,归国留学人员以年均13%速度持续增长,企业研发人员占全国研发人员总数的比例已超过60%,全国45岁以下中青年科研人员占研究队伍总人数的近80%,一支以中青年科学家为中坚力量、老中青相结合的科技人才格局基本形成。(稿件来源: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宣传部组织编写的《“赞颂新成就、喜迎十七大”活页文选》 大公网)
沙发,这是什么报告?
最近核潜艇凶猛啊
]]
24口井。。。。。。。。。。。。。。。。。。。。。。。。。。。。。。。。。。。。。。。。。:lol
大锅们,看模型,094有24枚导弹啊
24!!!!!
二十四发,爽哦:lol
太强了很不可能
真的24:lol
取得了以“空警2000”、“094核潜艇”、“歼10”等为代表的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863计划在航天运输与空天平台技术、空间信息技术、激光技术等方面攻克了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形成了一批新概念武器装备和系统,实现了国防科技的整体跃升。形成了核、航天、航空、船舶、电子等军工特色的技术、产品和关联产业,带动了国民经济发展。
    二、取得了一批能源资源等领域的重大技术成果,为缓解国民经济重大瓶颈制约提供了重要支撑。促进能源资源领域的技术进步,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使我国以年均5.6%的能源消费增长,支撑了年均10.2%的经济增长。攻克了一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难题,在陆相断陷盆地和海相碳酸盐勘探开发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二次采油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提高原油采收率20%以上。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技术进步,提高了采选冶综合回收率和资源综合利用率;开发了一批大型煤液化工程成套设备,为改变我国液体燃料紧缺局面提供了支撑。基本掌握了第二代大型压水堆核电技术,其中高温气冷堆进入示范阶段,核聚变技术研究位居世界前列;在电动汽车以及燃料电池、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替代能源领域取得一批重要技术创新成果,开辟了能源利用的新前景。
    三、突破了一批农业领域的重大技术,为探索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开展新农村建设科技促进行动、加强县市和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星火富民工程、科技富民强县行动计划、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等,促进农业高技术和农业基础研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培育农业新兴产业和新经济增长点,为农业增产、农村和谐发展、农民增收等方面提供了科技支撑。在农作物育种、品种改良、重大病虫害防治和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产生了两系法杂交水稻等一批重大农业技术成果,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相关技术和产品推广应用,每年可挽回粮食损失2500万吨、棉花40万吨、果品330万吨、蔬菜2800万吨;攻克了一批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安全保障的关键技术,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以保护性栽培耕作等技术为核心的黄淮海地区无公害优质玉米生产关键技术,农用化学品的使用量降低30%,残留污染降低60%以上,无公害产品率达到95%。
    四、解决了一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技术问题,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支撑。重点攻克和解决了一批生态环境进化、生态资源保护和修复、环境污染综合治理调控、温室气体减排和全球气候变化等领域重大技术,初步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湖泊污染和城市环境质量改善的成套技术,有效缓解了持续干旱、森林和植被减少、北方沙尘天气等现象,遏制了太湖、滇池等主要河流、湖泊水污染加剧的趋势。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科技计划,城镇化建设、公共卫生、防灾减灾以及科技反恐和应对非传统安全等公共安全领域的科技工作明显增强。人口与健康领域科技进步显著,在心脏、肿瘤、脑血管等重大慢性疾病,在防治和防控肝炎、爱滋病、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在生育和生殖、衰老机制等方面,相继取得重要突破,国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五、涌现出一批基础科学研究领域重大创新成果,为提高原始性创新能力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科学家在造血干细胞、蛋白质结构、脑与认知及神经科学、古生物学、基因和遗传科学等进展显著,非线性光学晶体、量子信息和通信、超强超短激光研究居世界前列,澄江动物群脊椎动物起源、热河生物群鸟演化、冶金过程精粒调控、多碳壁纳米管等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近年来,我国发表国际论文数以年均19%的速度递增,2006年我国国际论文数占世界论文数为7%,论文总数排名世界第4,与英、德、日相当,其中纳米领域论文数量已居世界第2。近10年,我国论文质量和国际影响不断提高,发表国际论文被引用次数上升到世界第13位,其中材料、化学等领域论文被引用次数居世界前10位,物质、生命和工程科学等领域论文数占世界比例超过5%;2204-2006年,我国科研人员在国际顶尖的《科学》、《自然》和《细胞》杂志共发表文章220篇。                                                                                             六、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为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赢得先机奠定了基础。五年来,我国在专利、技术标准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一是专利数量世界排名快速提升,原创性技术突破迅速增加。专利申请量以年均18%的速度增长;国内专利申请总量为128.5万件,比“九五”期间高出147.6%;授权总量为68.4万件,比“九五”期间高出一倍。二是一些重要领域填补了标准战略与政策方面的空白,对维护产业技术安全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在信息、生物、电动汽车、农产品加工、食品安全等领域,相继完成近100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推进了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支持企业创新成果形成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等。三是通过实施12个重大科技专项,使我国在信息技术、清洁能源汽车等领域取得多项重大技术突破,共申请国内外专利和软件著作权近2000项,开发新产品、新材料1200多项,形成技术标准700多项,形成了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七、建立了一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作出了重要贡献。高举“火炬”计划的旗帜,高新区创新和创业环境和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53个国家高新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的9%,占所在城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0%以上的有31个,达到40%以上的有7个;拥有发明专利近1.5万项,超过70%的产品技术源于区内企业;区内企业研究开发经费总额达到802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2.79%。现有生产力促进中心1324家,位居世界第一,服务企业总数9万家;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500余家,与美国相当,形成一批软件、集成电路设计等专业孵化器;国家大学科技园62个,在孵企业近5000家,转化科技成果近3000项,提供就业岗位7万余个。
    八、深化了科技体制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创新体系初步形成。一是以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开展企业技术创新试点工作,在企业设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工程技术中心等,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要力量。目前,我国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接近70%,企业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数量迅速增加,以企业为主开发的重大技术成果不断涌现,形成了华为、海尔、中兴、奇瑞等一批自主创新型企业。二是高等院校成为自主创新的一支生力军。高校拥有两院院士总数的50%左右,国家实验室60%建在高等院校,承担了全国总数42%的“973”计划任务。三是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应用开发类科研院所转制后面向市场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一支服务于国家目标的社会公益类研究力量加速形成。
    九、扩大了国际科技合作的空间和舞台,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高水平的国际科技合作格局基本形成。我国已与15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与其中 99个国家的相关部门签订了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政府间科技合作框架。积极组织国际重大合作项目,先后参与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研究计划、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计划等国际大科学工程和计划,有效服务于国家需求,使我国在一些重点领域紧跟国际前沿,为解决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些重大技术瓶颈提供了有效支撑。
十、建设了一支规模宏大的科技人才队伍,为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了坚实基础。2005年,科技人力资源总量35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位;全时R&D人员136.5万人年,位居世界第二位。“十五”期间,我国R&D人员总量增加了44.3万人年,年均增长8.2%,约为“九五”期间年均增长率的二倍;R&D科学家工程师总量年均增长9.98%;我国承担973、863计划的青年科研人员和归国人员均提高到半数以上,归国留学人员以年均13%速度持续增长,企业研发人员占全国研发人员总数的比例已超过60%,全国45岁以下中青年科研人员占研究队伍总人数的近80%,一支以中青年科学家为中坚力量、老中青相结合的科技人才格局基本形成。(稿件来源: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宣传部组织编写的《“赞颂新成就、喜迎十七大”活页文选》) 见http://www.mwr.gov.cn/jgdj/20070723/85740.asp
据说有096了:L
这个太深不懂~~空军还要赶快加强~~
大哥,这张图片N年前我已看过了,也被许多学霸批得体无完肤~~
在野党魁前段时间跑到哪里去快活鸟?老实交代:@
为什么还有那么多自由流水孔?
kao,什么破报告,科技名词上全是台湾腔,自己的话语权都不要了??
电脑、 资讯网路、 积体电路、核心软体,空间资讯技术、雷射技术、航太。。。。。:@ :@ :@
但愿科技名词的事是word简体转繁体给闹的
094己确定建成。图片不一定就是094。
这是原版:

                        (稿件来源: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宣传部组织编写的《“赞颂新成就、喜迎十七大”活页文选》)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自主创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一些重要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进一步缩小,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突出。总体上看,我国已成为对世界科技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国家,科技事业发展进入重要跃升期。突出表现在:
    一、攻克了一批前沿技术和战略高技术的重大技术难题,为增强综合国力和维护国家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神舟”系列飞船的成功发射,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温气冷堆研制成功,使我国在新一代核能系统研究开发方面占据世界一席之地。高性能计算机、第三代移动通信、高速信息网络、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核心软件等方面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在人类功能基因组、水稻基因组、超级杂交水稻、抗虫棉、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在国防科技建设领域,取得了以“空警2000”、“094核潜艇”、“歼10”等为代表的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863计划在航天运输与空天平台技术、空间信息技术、激光技术等方面攻克了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形成了一批新概念武器装备和系统,实现了国防科技的整体跃升。形成了核、航天、航空、船舶、电子等军工特色的技术、产品和关联产业,带动了国民经济发展。
    二、取得了一批能源资源等领域的重大技术成果,为缓解国民经济重大瓶颈制约提供了重要支撑。促进能源资源领域的技术进步,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使我国以年均5.6%的能源消费增长,支撑了年均10.2%的经济增长。攻克了一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难题,在陆相断陷盆地和海相碳酸盐勘探开发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二次采油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提高原油采收率20%以上。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技术进步,提高了采选冶综合回收率和资源综合利用率;开发了一批大型煤液化工程成套设备,为改变我国液体燃料紧缺局面提供了支撑。基本掌握了第二代大型压水堆核电技术,其中高温气冷堆进入示范阶段,核聚变技术研究位居世界前列;在电动汽车以及燃料电池、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替代能源领域取得一批重要技术创新成果,开辟了能源利用的新前景。
    三、突破了一批农业领域的重大技术,为探索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开展新农村建设科技促进行动、加强县市和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星火富民工程、科技富民强县行动计划、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等,促进农业高技术和农业基础研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培育农业新兴产业和新经济增长点,为农业增产、农村和谐发展、农民增收等方面提供了科技支撑。在农作物育种、品种改良、重大病虫害防治和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产生了两系法杂交水稻等一批重大农业技术成果,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相关技术和产品推广应用,每年可挽回粮食损失2500万吨、棉花40万吨、果品330万吨、蔬菜2800万吨;攻克了一批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安全保障的关键技术,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以保护性栽培耕作等技术为核心的黄淮海地区无公害优质玉米生产关键技术,农用化学品的使用量降低30%,残留污染降低60%以上,无公害产品率达到95%。
    四、解决了一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技术问题,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支撑。重点攻克和解决了一批生态环境进化、生态资源保护和修复、环境污染综合治理调控、温室气体减排和全球气候变化等领域重大技术,初步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湖泊污染和城市环境质量改善的成套技术,有效缓解了持续干旱、森林和植被减少、北方沙尘天气等现象,遏制了太湖、滇池等主要河流、湖泊水污染加剧的趋势。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科技计划,城镇化建设、公共卫生、防灾减灾以及科技反恐和应对非传统安全等公共安全领域的科技工作明显增强。人口与健康领域科技进步显著,在心脏、肿瘤、脑血管等重大慢性疾病,在防治和防控肝炎、爱滋病、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在生育和生殖、衰老机制等方面,相继取得重要突破,国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五、涌现出一批基础科学研究领域重大创新成果,为提高原始性创新能力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科学家在造血干细胞、蛋白质结构、脑与认知及神经科学、古生物学、基因和遗传科学等进展显著,非线性光学晶体、量子信息和通信、超强超短激光研究居世界前列,澄江动物群脊椎动物起源、热河生物群鸟演化、冶金过程精粒调控、多碳壁纳米管等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近年来,我国发表国际论文数以年均19%的速度递增,2006年我国国际论文数占世界论文数为7%,论文总数排名世界第4,与英、德、日相当,其中纳米领域论文数量已居世界第2。近10年,我国论文质量和国际影响不断提高,发表国际论文被引用次数上升到世界第13位,其中材料、化学等领域论文被引用次数居世界前10位,物质、生命和工程科学等领域论文数占世界比例超过5%;2204-2006年,我国科研人员在国际顶尖的《科学》、《自然》和《细胞》杂志共发表文章220篇。                                                                                          
      六、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为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赢得先机奠定了基础。五年来,我国在专利、技术标准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一是专利数量世界排名快速提升,原创性技术突破迅速增加。专利申请量以年均18%的速度增长;国内专利申请总量为128.5万件,比“九五”期间高出147.6%;授权总量为68.4万件,比“九五”期间高出一倍。二是一些重要领域填补了标准战略与政策方面的空白,对维护产业技术安全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在信息、生物、电动汽车、农产品加工、食品安全等领域,相继完成近100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推进了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支持企业创新成果形成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等。三是通过实施12个重大科技专项,使我国在信息技术、清洁能源汽车等领域取得多项重大技术突破,共申请国内外专利和软件著作权近2000项,开发新产品、新材料1200多项,形成技术标准700多项,形成了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七、建立了一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作出了重要贡献。高举“火炬”计划的旗帜,高新区创新和创业环境和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53个国家高新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的9%,占所在城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0%以上的有31个,达到40%以上的有7个;拥有发明专利近1.5万项,超过70%的产品技术源于区内企业;区内企业研究开发经费总额达到802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2.79%。现有生产力促进中心1324家,位居世界第一,服务企业总数9万家;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500余家,与美国相当,形成一批软件、集成电路设计等专业孵化器;国家大学科技园62个,在孵企业近5000家,转化科技成果近3000项,提供就业岗位7万余个。
    八、深化了科技体制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创新体系初步形成。一是以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开展企业技术创新试点工作,在企业设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工程技术中心等,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要力量。目前,我国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接近70%,企业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数量迅速增加,以企业为主开发的重大技术成果不断涌现,形成了华为、海尔、中兴、奇瑞等一批自主创新型企业。二是高等院校成为自主创新的一支生力军。高校拥有两院院士总数的50%左右,国家实验室60%建在高等院校,承担了全国总数42%的“973”计划任务。三是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应用开发类科研院所转制后面向市场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一支服务于国家目标的社会公益类研究力量加速形成。
    九、扩大了国际科技合作的空间和舞台,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高水平的国际科技合作格局基本形成。我国已与15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与其中 99个国家的相关部门签订了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政府间科技合作框架。积极组织国际重大合作项目,先后参与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研究计划、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计划等国际大科学工程和计划,有效服务于国家需求,使我国在一些重点领域紧跟国际前沿,为解决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些重大技术瓶颈提供了有效支撑。
    十、建设了一支规模宏大的科技人才队伍,为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了坚实基础。2005年,科技人力资源总量35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位;全时R&D人员136.5万人年,位居世界第二位。“十五”期间,我国R&D人员总量增加了44.3万人年,年均增长8.2%,约为“九五”期间年均增长率的二倍;R&D科学家工程师总量年均增长9.98%;我国承担973、863计划的青年科研人员和归国人员均提高到半数以上,归国留学人员以年均13%速度持续增长,企业研发人员占全国研发人员总数的比例已超过60%,全国45岁以下中青年科研人员占研究队伍总人数的近80%,一支以中青年科学家为中坚力量、老中青相结合的科技人才格局基本形成。
航太科技

呵呵
不会是弯弯搞的吧

还有那个模型24个垂发管
不知道在忽悠谁那
原帖由 p2p2p2 于 2007-7-24 17:31 发表
沙发,这是什么报告?
原帖由 365赌王 于 2007-7-24 19:01 发表
在野党魁前段时间跑到哪里去快活鸟?老实交代:@



造孽哟!为了生活~~我们四处奔波~~

忙到找稀饭钱去了。

昨天从机场回城,看到老胡的车队呼啸着奔向机场,我还默到喊老胡下来喝两杯再走的,不过看到雨天里一排排站在马路边封路的警察叔叔们才造孽哟!:D
这个和091区别不大啊
凶猛啊,看来要泄了
原帖由 重庆人 于 2007-7-24 20:07 发表



造孽哟!为了生活~~我们四处奔波~~

忙到找稀饭钱去了。

昨天从机场回城,看到老胡的车队呼啸着奔向机场,我还默到喊老胡下来喝两杯再走的,不过看到雨天里一排排站在马路边封路的警察叔叔们才造孽哟!:D

劳资还以为你遭色了喂....恁个久不来CD...
涛老板来的时候我居然不在主城区...再次郁闷...
我曾经在离094只有50米的距离看见过,外观比较接近,但导弹发射筒多的有点假了。
:) :) :) :) :)
;funk ;funk ;funk ;funk ;funk ;funk
24口井是极限吗?好象看来看去世上最多只有24口井,能不能再多些,装它三四十口井的?
TG嘴里的“已建成”,一般代表已经出去旅行过了。:lol
现在遍地都是核潜艇的消息啊,都是建军80年成果展惹的
原帖由 重庆人 于 2007-7-24 18:55 发表
大哥,这张图片N年前我已看过了,也被许多学霸批得体无完肤~~

对呀???
真的出来了么`````````````28楼的``
如果真是这样的一个新一代潜艇,那就太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