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热点往日热点巨泄陆航未来发展规划与武直10驾驶体验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7:27:38
绝对热点往日热点巨泄陆航未来发展规划与武直10驾驶体验!

航空世界2006.11
  本刊记者 张宝鑫 袁新立
26_5847_90cb1d541a1a193.jpg
26_5847_75831ac80c26c31.jpg
  陆军航空兵是以直升机为主要装备的陆军前沿性主战兵种,具有强大火力、超越突击能力以及精确打击能力,是陆军实施非线式、非接触、全纵深机动作战的骨干力量。自上个世纪海湾战争之后,特别是近年来,陆军航空兵得到了广泛运用和迅速发展,并呈现出十分引人注目的发展态势。在中国陆军航空兵成立20周年之际,本刊记者对总参陆军航空兵部部长马湘生少将进行了独家专访。

◆艰难创业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我军建设实行战略转移,全军裁员100万的特定背景下,中央军委审时度势,果断做出组建陆军航空兵的战略决策。经过精心运筹和准备,1986年10月3日,在庆祝共和国37岁生日之际,中央军委正式批准组建陆军航空兵的方案。从此,陆军航空兵作为最年轻的一个兵种,走进人民解放军的行列。飞旋的铁翼为陆军的腾飞插上翅膀,使素以"铁脚板"著称的步兵只能在地上机动和遂行任务的历史宣告结束。
  中国陆航组建20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陆航部队从1986年开始组建,到1988年年初成立,规模仅仅只有4个团,86架飞机。发展到今天,部队规模已经增长了4倍,其中60%的部队是应急作战部队和重点作战部队。当年陆航只有100多名飞行员,现在则拥有上千名飞行员。当时的飞行强度和难度都非常有限,现在陆航的飞行员们却总觉得飞行大纲设计的飞行科目不够用。由于任务的牵引和需求,部队的战斗力要增长,训练的强度、难度、深度都有了很大的变化。1988年陆航只飞行了6800多小时,2005年全年飞行小时数接近80000。尽管我们同美国、俄罗斯等发达国家现比,规模和质量还有差距。但是陆航已经成为了国内最大的直升机用户。
  "这么多年来,作为第一代陆航人来说有一个深切的体会-创业艰难。"创建初期,接收的装备和营房多数比较老旧,各种设施残缺不全。有的团队有飞机没机场,飞行保障十分困难;有的单位有官兵没营房,有的营区道路不平,杂草丛生,污水横流。夏季蚊虫肆虐,小雨成溪,大雨成河,房子里经常灌进没膝深的水,官兵连吃饭都难以保障,冬天靠烧煤炉子取暖,工作生活条件都十分艰苦。
  面对艰难困苦的条件,广大官兵以对建设陆航、发展陆航的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自觉发扬邓小平同志倡导的"五种革命精神"和江泽民同志提出的"64字创业精神",在艰苦环境中奋力拼搏、开拓进取。建功立业。就是凭着这个劲头,从诞生之日起,陆航部队就边组建、边训练、边执行任务,并创造出了"当年组建、当年训练、当年改装、当年出战斗力"的航空兵部队建设奇迹。

◆演武修文

  走过了20年的中国陆航,今天仍然在创业,这种创业就是质量建军。"陆航必须要有改革的精神,适应军事变革的需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确保陆航的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又快又好的建设陆航。"
  回顾这20年来的发展,这其中有很多的经验,也有很多的教训。马湘生觉得,我们的主要教训就是缺少一个总体规划。这个总体规划应该是非常科学的,他是陆航未来发展方向的航标灯。而且,规划还要具有权威性。没有权威性,就无法落实。"现在,我们不但要有权威性的科学规划,还要有长远规划。比如到2020年或2050年时陆航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战斗力,什么样的标准。"一旦国家和军队确定了这样的目标,那么建设什么样的陆航,怎样建设陆航和陆航在未来作战当中打什么样的仗,怎样打赢等这些问题就有了着落。然后在回过头来研究制定每个建设时期应该完成和落实的任务。
  现阶段,陆航加大了对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因为只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才能更好的实践。通过对理论问题的研究,来指引陆航的未来发展方向。比如,近年来陆航的战术研究重点已经从基础技术,战术技术慢慢地转变到了战役技术方面。前几年陆航主要研究了运输直升机前线登岛作战问题,这几年陆航重点研究武装直升机在未来作战应用的问题。
  而且陆航的研究都是先从理论入手,搞清楚之后再到实践当中去演练,演练之后召集全军陆航部队共同讨论,让大家广开思路。这样对陆航自身的理论起到了推进,升华,充实和完善。各部队在得到作战理论之后,再根据各自的作战方向进行拓展。这样就和陆航的职能与未来作战的需求紧密的结合。对于理论建设,马湘生是有自己的见解的:"一个兵种的建设,思路应该是清晰的。部队的建设是围绕着作战需求展开的。而不是走一步看一步,那是不行的。
  我们和外国不能搞军备竞赛,不能和他们比规模。我们的捷径只有一条,那就是质量建军。这是我们军队发展的思路和方向,这个问题必须坚定不移。虽然我们在这条道路上会遇到挫折和坎坷,但方向是正确的。在质量建军的道路上,大家都在琢磨新思路、新课题。注重质量建设,走又快又好发展的道路。"

◆任重道远

  在同国外同行的交流中,马湘生感觉到,同有些国家陆航的发展观念和思路相比,我们已经站在了世界的先进行列里。中国的武装直升机已经具备了空战和夜战能力。现在中国陆航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就是装备问题。
  "应该说中国的工业部门都是很努力的,尤其是最近这十几年。"马湘生认为中国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在直升机尖端技术,总体设计等方面的差距大约在10-15年。尤其是武装直升机技术,远距离的精确打击能力,现代化的电子设备方面,有些技术我们正在掌握,虽然没有完全吃透。但还是在仿造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我们现在正全力追赶世界先进技术,但是与作战需要还是有差距。现在我们是三步走,一步是自行研制,打仗不能靠别人,不是军事强国,就不是真正的强国、大国。另一步是引进先进技术,最后一步是引进技术的国产化。"
  从现在的情况看,中国仿制的国外直升机型号大多都比较老旧,基本都是60、70年代的技术。而要实现2010年以3代装备为骨干,2代装备为主体的目标。2020年实现以4代装备为骨干,3代装备为主体的装备格局,中国直升机工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直升机工业现在的技术储备还不够。就好像你给大学生出一道小学的题目,那可以很容易就解决了。但是如果给小学生出一道大学的题目,那你就是绞尽脑汁也无法解答。"有一次我们去国外咨询直升机主减速器的问题,对方的回答很简单,就是在上面多打一个孔就能解决。我们问你们的根据是什么,他们回答——经验,这就是我们的欠缺。"就直升机工业而言,既有压力,又有动力,抓住这样一个机遇,在未来的10年中,就会突飞猛进的。通过未来十年的努力,中国直升机工业的水平和国外的差距应该会缩短到10年以内。"我们不仅要装备一代、研制一代,还要预研一代,探索一代。"
  马湘生对陆航的装备要求是研制,挖潜。引进相结合。研制是放在第一位的,把力量的基点放在自己的身上。挖潜,就是要把现有的装备用好。高中低搭配,直9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引进装备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解决急需,更主要的是引进技术、借鉴技术。陆航原来的问题就是遗留的机型比较多,维修保障比较困难,使用起来不便于形成战斗力。我们现在就在未来的部队建设中,注重减少型号。
  "同时希望工业部门能够缩短战线,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尤其是当前急需的主战装备,要集中精力、人力、物力上台阶,确保万无一失。希望能以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整体水平的提高。以整体水平的提高,推进关键技术的发展。不要追求全面开花,而要拥有克敌制胜的法宝。撒手锏不是意味着这个装备全面先进,但要有一招克敌制胜。要在这个方面加强研究,不能满足于仿制。仿制虽然学东西快,但也禁锢了思维。只能永远跟在别人后面,而很难实现超越。
  除了武装直升机之外,陆航还需要通用战术直升机。这种直升机要具有很强的战术机动性能。要具有一定的隐身能力和运载能力,要实现挂载不同的模块,实现不同的功能。"

◆擎天架海

  "近些年来,世界形势风云变幻,我们时刻保持着警惕"按一般的作战原则,如果作为进攻方,至少需要投入防御方力量的3-5倍。而跨海作战的难度就更大,而中国陆航能投入的进攻力量就更加有限。但是中国陆航的战斗精神,作战理念绝对是一流的。"如果双方的装备水平一样,我们打他们需要3倍的兵力,他们打我们至少需要10倍的兵力。"中国正在努力地缩短与世界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并且实时地关注着世界先进国家的动向。
  就中国陆航而言,要想完成基本的战备需要,到2010年时,至少需要1000架作战飞机。但到时我们的缺口可能有近400架,而且质量上也有较大的差距,形成不了主要战斗力。
  "如果发生战争的话,我们会很快的适应,这是因为我们的战术应用方面进行的比较快,比较扎实。在演习中我们飞过能见度500米,云底高80米的恶劣气象下进行掠地飞行。现在我们把4种气象全天候飞行作为飞行员的基础科目来进行,我们现在正在进行战术掠地飞行、打靶、空战、特技飞行、海上飞行,沙漠飞行。这些飞行科目的难度都很大,而且我们还和作战战法研究结合起来。我们的日常训练都带有战术背景,我们的部队随时准备应付各种突发实践和局部战争。军队没有这种概念是不行的。同外军相比较,我们的装备处于劣势,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充分发挥人的因素,能够尽可能的打击敌人,保存自己,加上战争的正义性,我们很快就会取得战争的主动权。"
  陆军航空兵要成为陆军的主战兵种,必须要突出空中的火力打击能力,这是一个进攻的兵种。陆军航空兵是以地面为主战场的,是以地面的胜利而胜利的。我们是要配合陆军夺取制地权的。陆航要想跨越式发展,军事理论研究要先行。以作战需求为牵引,装备建设是关键。

◆国之利刃

  20世纪后期以来,随着军用直升机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和大量运用于战场,掠地隐蔽突防,近地火力突击,纵深火力遮断、兵力超越机动、立体机动设伏等新的作战手段不断涌现,陆军逐步摆脱了单一的平面线式突击的基本作战手段,实现了向空地一体、多种作战手段综合运用方向的快速演变。
  世界各军事强国的陆军在历经徒步行军、机械化运载的变迁之后,已经摆脱地面"爬行"的时代,逐步向空中"飞行化"迈进。陆军航空兵已经成为陆军战略转型的先导力量。未来的陆战将大大突破传统的平面作战形式,立体攻防将成为陆战场的主旋律。加快陆军航空兵建设发展,加大立体机动作战力量在陆军中的比重,是陆军建设的一场革命,是使陆军的作战行动从原有的平面、线式、接触式的作战,向立体、非线式、非接触作战方向迅速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现代化陆军起飞的重要标志。
  现代战争表明,武装直升机可有效地同主战坦克及其他装甲车协同,实施精确的火力支援;可配合地面部队的机动和攻防,实施空中遮断;可与航空兵配合实施空中突击,夺取低空、超空制空权;可与炮兵协同,攻击坦克。装甲车和炮兵不便射击的目标。随着陆军航空兵在陆军力量体系中的进一步融合,将明显提高陆军的立体机动、近地火力支援、机降突击、纵深遮断、超越作战和特种作战等整体作战能力,促使陆军实现由以地面作战为主的传统陆军向遂行多种任务的新型陆军转变。有了陆航这双"钢铁翅膀",陆军力量的轻型化、立体化、飞行化才有了物质基础和主要支撑,才能真正实现由区域防卫作战向全域机动作战的重大转变。
  与此同时,中国陆航还在加快信息化改造进程。因为信息化条件下复杂的战场环境,以及直升机自身各种高技术武器装备的系统集成,对陆航部队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海湾战争以来,美、俄等军事强国利用其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航空电子设备,正对第二代武装直升机进行改装,通过加装火控雷达,新型武器和全球定位与导航系统,使航空电子设备将进入综合化。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使直升机综合性能得到明显提高。目前,世界各军事强国普遍采用集通用模块、人工智能、数据融合、高速数据总线以及数字通信、火控和遥感遥测等先进技术于一体的新一代综合化.数字化航空电子系统,提高武装直升机的飞行控制、通信导航、火力控制、电子对抗等性能,使陆航部队信息战能力全面提升。
  为了满足未来战争的需要,陆航还要调整优化编制体制结构。我国要逐步提高陆航部队在陆军中的比例。进一步加强师旅两级陆军航空兵的建设,使其在陆军中所占的比重更大。为了适应快速反应和机动作战的要求,还注重保留和加强部分集中编组的陆军航空兵部队,使陆军航空兵真正成为一支反恐和局部战争快速机动力量。同时,加快混编部队建设步伐。未来的陆航部队,将不再仅限于发展军用直升机这一单一武器装备和单一作战力量,而是在以武装直升机为主战装备的基础上,配备一定数量的固定翼飞机、一定数量的地面部队或者特种部队,从而发展为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混编陆航部队。在十一五期间,陆航要增加数百架飞机,同时还要组建若干个空中突击旅。这样既提高了作战力量,兵力使用,同时也可以使集中建设思路更加清晰。

◆痴情蓝天

  37年飞行生涯,飞过42个型号的直升机,拥有4000多小时飞行经验的马湘生,在今年年底就将告别蓝天。马湘生说他这一生最喜欢的直升机有两种,第一种是"小羚羊"。不仅因为马湘生在国外打靶时选择了这个型号,引进了这个型号。而且马湘生在这个型号上也飞行了2000小时,可见对它喜爱的程度。
  "另一种就是国产新型武装直升机。首先,它的外观十分威武,给人一种舍我其谁的感觉。进入驾驶舱后,视野非常开阔。离地之后,悬停的稳定性非常好。机动反应速度非常快,空中机动性非常好。它是我飞过的直升机中,感觉最好的。我上去之后得心应手,好像和它是老朋友一样。"作为同陆航一起摸爬滚打了20年的马湘生,在即将告别蓝天之际,仍然紧紧瞄准未来信息战争,积极跟踪前沿军事理论,深入研究陆航建设和发展等重大问题,探索陆航作战的新战法,不断完善陆航作战体系。他正企盼着,"陆战雄鹰"在新世纪的腾飞。
26_5847_f4d15fea38db805.jpg
陆航野外机场保障
26_5847_083a981685943c5.jpg
陆航学院教练用直11和EC120直升机绝对热点往日热点巨泄陆航未来发展规划与武直10驾驶体验!

航空世界2006.11
  本刊记者 张宝鑫 袁新立
26_5847_90cb1d541a1a193.jpg
26_5847_75831ac80c26c31.jpg
  陆军航空兵是以直升机为主要装备的陆军前沿性主战兵种,具有强大火力、超越突击能力以及精确打击能力,是陆军实施非线式、非接触、全纵深机动作战的骨干力量。自上个世纪海湾战争之后,特别是近年来,陆军航空兵得到了广泛运用和迅速发展,并呈现出十分引人注目的发展态势。在中国陆军航空兵成立20周年之际,本刊记者对总参陆军航空兵部部长马湘生少将进行了独家专访。

◆艰难创业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我军建设实行战略转移,全军裁员100万的特定背景下,中央军委审时度势,果断做出组建陆军航空兵的战略决策。经过精心运筹和准备,1986年10月3日,在庆祝共和国37岁生日之际,中央军委正式批准组建陆军航空兵的方案。从此,陆军航空兵作为最年轻的一个兵种,走进人民解放军的行列。飞旋的铁翼为陆军的腾飞插上翅膀,使素以"铁脚板"著称的步兵只能在地上机动和遂行任务的历史宣告结束。
  中国陆航组建20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陆航部队从1986年开始组建,到1988年年初成立,规模仅仅只有4个团,86架飞机。发展到今天,部队规模已经增长了4倍,其中60%的部队是应急作战部队和重点作战部队。当年陆航只有100多名飞行员,现在则拥有上千名飞行员。当时的飞行强度和难度都非常有限,现在陆航的飞行员们却总觉得飞行大纲设计的飞行科目不够用。由于任务的牵引和需求,部队的战斗力要增长,训练的强度、难度、深度都有了很大的变化。1988年陆航只飞行了6800多小时,2005年全年飞行小时数接近80000。尽管我们同美国、俄罗斯等发达国家现比,规模和质量还有差距。但是陆航已经成为了国内最大的直升机用户。
  "这么多年来,作为第一代陆航人来说有一个深切的体会-创业艰难。"创建初期,接收的装备和营房多数比较老旧,各种设施残缺不全。有的团队有飞机没机场,飞行保障十分困难;有的单位有官兵没营房,有的营区道路不平,杂草丛生,污水横流。夏季蚊虫肆虐,小雨成溪,大雨成河,房子里经常灌进没膝深的水,官兵连吃饭都难以保障,冬天靠烧煤炉子取暖,工作生活条件都十分艰苦。
  面对艰难困苦的条件,广大官兵以对建设陆航、发展陆航的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自觉发扬邓小平同志倡导的"五种革命精神"和江泽民同志提出的"64字创业精神",在艰苦环境中奋力拼搏、开拓进取。建功立业。就是凭着这个劲头,从诞生之日起,陆航部队就边组建、边训练、边执行任务,并创造出了"当年组建、当年训练、当年改装、当年出战斗力"的航空兵部队建设奇迹。

◆演武修文

  走过了20年的中国陆航,今天仍然在创业,这种创业就是质量建军。"陆航必须要有改革的精神,适应军事变革的需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确保陆航的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又快又好的建设陆航。"
  回顾这20年来的发展,这其中有很多的经验,也有很多的教训。马湘生觉得,我们的主要教训就是缺少一个总体规划。这个总体规划应该是非常科学的,他是陆航未来发展方向的航标灯。而且,规划还要具有权威性。没有权威性,就无法落实。"现在,我们不但要有权威性的科学规划,还要有长远规划。比如到2020年或2050年时陆航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战斗力,什么样的标准。"一旦国家和军队确定了这样的目标,那么建设什么样的陆航,怎样建设陆航和陆航在未来作战当中打什么样的仗,怎样打赢等这些问题就有了着落。然后在回过头来研究制定每个建设时期应该完成和落实的任务。
  现阶段,陆航加大了对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因为只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才能更好的实践。通过对理论问题的研究,来指引陆航的未来发展方向。比如,近年来陆航的战术研究重点已经从基础技术,战术技术慢慢地转变到了战役技术方面。前几年陆航主要研究了运输直升机前线登岛作战问题,这几年陆航重点研究武装直升机在未来作战应用的问题。
  而且陆航的研究都是先从理论入手,搞清楚之后再到实践当中去演练,演练之后召集全军陆航部队共同讨论,让大家广开思路。这样对陆航自身的理论起到了推进,升华,充实和完善。各部队在得到作战理论之后,再根据各自的作战方向进行拓展。这样就和陆航的职能与未来作战的需求紧密的结合。对于理论建设,马湘生是有自己的见解的:"一个兵种的建设,思路应该是清晰的。部队的建设是围绕着作战需求展开的。而不是走一步看一步,那是不行的。
  我们和外国不能搞军备竞赛,不能和他们比规模。我们的捷径只有一条,那就是质量建军。这是我们军队发展的思路和方向,这个问题必须坚定不移。虽然我们在这条道路上会遇到挫折和坎坷,但方向是正确的。在质量建军的道路上,大家都在琢磨新思路、新课题。注重质量建设,走又快又好发展的道路。"

◆任重道远

  在同国外同行的交流中,马湘生感觉到,同有些国家陆航的发展观念和思路相比,我们已经站在了世界的先进行列里。中国的武装直升机已经具备了空战和夜战能力。现在中国陆航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就是装备问题。
  "应该说中国的工业部门都是很努力的,尤其是最近这十几年。"马湘生认为中国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在直升机尖端技术,总体设计等方面的差距大约在10-15年。尤其是武装直升机技术,远距离的精确打击能力,现代化的电子设备方面,有些技术我们正在掌握,虽然没有完全吃透。但还是在仿造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我们现在正全力追赶世界先进技术,但是与作战需要还是有差距。现在我们是三步走,一步是自行研制,打仗不能靠别人,不是军事强国,就不是真正的强国、大国。另一步是引进先进技术,最后一步是引进技术的国产化。"
  从现在的情况看,中国仿制的国外直升机型号大多都比较老旧,基本都是60、70年代的技术。而要实现2010年以3代装备为骨干,2代装备为主体的目标。2020年实现以4代装备为骨干,3代装备为主体的装备格局,中国直升机工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直升机工业现在的技术储备还不够。就好像你给大学生出一道小学的题目,那可以很容易就解决了。但是如果给小学生出一道大学的题目,那你就是绞尽脑汁也无法解答。"有一次我们去国外咨询直升机主减速器的问题,对方的回答很简单,就是在上面多打一个孔就能解决。我们问你们的根据是什么,他们回答——经验,这就是我们的欠缺。"就直升机工业而言,既有压力,又有动力,抓住这样一个机遇,在未来的10年中,就会突飞猛进的。通过未来十年的努力,中国直升机工业的水平和国外的差距应该会缩短到10年以内。"我们不仅要装备一代、研制一代,还要预研一代,探索一代。"
  马湘生对陆航的装备要求是研制,挖潜。引进相结合。研制是放在第一位的,把力量的基点放在自己的身上。挖潜,就是要把现有的装备用好。高中低搭配,直9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引进装备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解决急需,更主要的是引进技术、借鉴技术。陆航原来的问题就是遗留的机型比较多,维修保障比较困难,使用起来不便于形成战斗力。我们现在就在未来的部队建设中,注重减少型号。
  "同时希望工业部门能够缩短战线,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尤其是当前急需的主战装备,要集中精力、人力、物力上台阶,确保万无一失。希望能以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整体水平的提高。以整体水平的提高,推进关键技术的发展。不要追求全面开花,而要拥有克敌制胜的法宝。撒手锏不是意味着这个装备全面先进,但要有一招克敌制胜。要在这个方面加强研究,不能满足于仿制。仿制虽然学东西快,但也禁锢了思维。只能永远跟在别人后面,而很难实现超越。
  除了武装直升机之外,陆航还需要通用战术直升机。这种直升机要具有很强的战术机动性能。要具有一定的隐身能力和运载能力,要实现挂载不同的模块,实现不同的功能。"

◆擎天架海

  "近些年来,世界形势风云变幻,我们时刻保持着警惕"按一般的作战原则,如果作为进攻方,至少需要投入防御方力量的3-5倍。而跨海作战的难度就更大,而中国陆航能投入的进攻力量就更加有限。但是中国陆航的战斗精神,作战理念绝对是一流的。"如果双方的装备水平一样,我们打他们需要3倍的兵力,他们打我们至少需要10倍的兵力。"中国正在努力地缩短与世界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并且实时地关注着世界先进国家的动向。
  就中国陆航而言,要想完成基本的战备需要,到2010年时,至少需要1000架作战飞机。但到时我们的缺口可能有近400架,而且质量上也有较大的差距,形成不了主要战斗力。
  "如果发生战争的话,我们会很快的适应,这是因为我们的战术应用方面进行的比较快,比较扎实。在演习中我们飞过能见度500米,云底高80米的恶劣气象下进行掠地飞行。现在我们把4种气象全天候飞行作为飞行员的基础科目来进行,我们现在正在进行战术掠地飞行、打靶、空战、特技飞行、海上飞行,沙漠飞行。这些飞行科目的难度都很大,而且我们还和作战战法研究结合起来。我们的日常训练都带有战术背景,我们的部队随时准备应付各种突发实践和局部战争。军队没有这种概念是不行的。同外军相比较,我们的装备处于劣势,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充分发挥人的因素,能够尽可能的打击敌人,保存自己,加上战争的正义性,我们很快就会取得战争的主动权。"
  陆军航空兵要成为陆军的主战兵种,必须要突出空中的火力打击能力,这是一个进攻的兵种。陆军航空兵是以地面为主战场的,是以地面的胜利而胜利的。我们是要配合陆军夺取制地权的。陆航要想跨越式发展,军事理论研究要先行。以作战需求为牵引,装备建设是关键。

◆国之利刃

  20世纪后期以来,随着军用直升机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和大量运用于战场,掠地隐蔽突防,近地火力突击,纵深火力遮断、兵力超越机动、立体机动设伏等新的作战手段不断涌现,陆军逐步摆脱了单一的平面线式突击的基本作战手段,实现了向空地一体、多种作战手段综合运用方向的快速演变。
  世界各军事强国的陆军在历经徒步行军、机械化运载的变迁之后,已经摆脱地面"爬行"的时代,逐步向空中"飞行化"迈进。陆军航空兵已经成为陆军战略转型的先导力量。未来的陆战将大大突破传统的平面作战形式,立体攻防将成为陆战场的主旋律。加快陆军航空兵建设发展,加大立体机动作战力量在陆军中的比重,是陆军建设的一场革命,是使陆军的作战行动从原有的平面、线式、接触式的作战,向立体、非线式、非接触作战方向迅速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现代化陆军起飞的重要标志。
  现代战争表明,武装直升机可有效地同主战坦克及其他装甲车协同,实施精确的火力支援;可配合地面部队的机动和攻防,实施空中遮断;可与航空兵配合实施空中突击,夺取低空、超空制空权;可与炮兵协同,攻击坦克。装甲车和炮兵不便射击的目标。随着陆军航空兵在陆军力量体系中的进一步融合,将明显提高陆军的立体机动、近地火力支援、机降突击、纵深遮断、超越作战和特种作战等整体作战能力,促使陆军实现由以地面作战为主的传统陆军向遂行多种任务的新型陆军转变。有了陆航这双"钢铁翅膀",陆军力量的轻型化、立体化、飞行化才有了物质基础和主要支撑,才能真正实现由区域防卫作战向全域机动作战的重大转变。
  与此同时,中国陆航还在加快信息化改造进程。因为信息化条件下复杂的战场环境,以及直升机自身各种高技术武器装备的系统集成,对陆航部队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海湾战争以来,美、俄等军事强国利用其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航空电子设备,正对第二代武装直升机进行改装,通过加装火控雷达,新型武器和全球定位与导航系统,使航空电子设备将进入综合化。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使直升机综合性能得到明显提高。目前,世界各军事强国普遍采用集通用模块、人工智能、数据融合、高速数据总线以及数字通信、火控和遥感遥测等先进技术于一体的新一代综合化.数字化航空电子系统,提高武装直升机的飞行控制、通信导航、火力控制、电子对抗等性能,使陆航部队信息战能力全面提升。
  为了满足未来战争的需要,陆航还要调整优化编制体制结构。我国要逐步提高陆航部队在陆军中的比例。进一步加强师旅两级陆军航空兵的建设,使其在陆军中所占的比重更大。为了适应快速反应和机动作战的要求,还注重保留和加强部分集中编组的陆军航空兵部队,使陆军航空兵真正成为一支反恐和局部战争快速机动力量。同时,加快混编部队建设步伐。未来的陆航部队,将不再仅限于发展军用直升机这一单一武器装备和单一作战力量,而是在以武装直升机为主战装备的基础上,配备一定数量的固定翼飞机、一定数量的地面部队或者特种部队,从而发展为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混编陆航部队。在十一五期间,陆航要增加数百架飞机,同时还要组建若干个空中突击旅。这样既提高了作战力量,兵力使用,同时也可以使集中建设思路更加清晰。

◆痴情蓝天

  37年飞行生涯,飞过42个型号的直升机,拥有4000多小时飞行经验的马湘生,在今年年底就将告别蓝天。马湘生说他这一生最喜欢的直升机有两种,第一种是"小羚羊"。不仅因为马湘生在国外打靶时选择了这个型号,引进了这个型号。而且马湘生在这个型号上也飞行了2000小时,可见对它喜爱的程度。
  "另一种就是国产新型武装直升机。首先,它的外观十分威武,给人一种舍我其谁的感觉。进入驾驶舱后,视野非常开阔。离地之后,悬停的稳定性非常好。机动反应速度非常快,空中机动性非常好。它是我飞过的直升机中,感觉最好的。我上去之后得心应手,好像和它是老朋友一样。"作为同陆航一起摸爬滚打了20年的马湘生,在即将告别蓝天之际,仍然紧紧瞄准未来信息战争,积极跟踪前沿军事理论,深入研究陆航建设和发展等重大问题,探索陆航作战的新战法,不断完善陆航作战体系。他正企盼着,"陆战雄鹰"在新世纪的腾飞。
26_5847_f4d15fea38db805.jpg
陆航野外机场保障
26_5847_083a981685943c5.jpg
陆航学院教练用直11和EC120直升机
沙发:D :D
赞一个,不过驾驶舱每看清楚`:D
火星人~~:L
倒数第二张图都是什么飞机?
原帖由 szbd 于 2007-7-11 15:49 发表
倒数第二张图都是什么飞机?

都是米17
直十可能还要过两年才能列装。
如果明年年底能像就j10那样大张旗鼓的解密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