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悲剧和恐怖中挣扎的玛丽·雪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6:07:23
在悲剧和恐怖中挣扎的玛丽·雪莱
    
肖毛

    
  在正统英国文学史中,你很难看到玛丽·雪莱的名字,因为著书者仅仅把她看作雪莱之妻。而在科幻小说和恐怖小说领域,玛丽的大名却令雪莱望尘莫及,因为她曾创作出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除科幻色彩外,这部作品中既有浪漫气氛,又有深切的人文关怀,更有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因子,故此也被人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恐怖作品之一”。

  尽管也曾拥有幸福,玛丽的一生却仿佛一部带有浓重悲剧色彩的恐怖小说。

  1797年,玛丽生于伦敦,母亲沃斯通克拉夫特(1759~1797)是教育家和作家,著名的女权主义者。父亲戈德温(1756~1836)是作家、哲学家、政论家和新闻记者,著名的无政府主义者,认为人类可以友好往来,无须法律限制。

  玛丽出生仅10天,母亲便撒手西去——这是她遇到的第一个悲剧。父亲很快再婚,玛丽与她的同父异母姐姐芬妮·依姆莱生活在一起。在父亲指导下,玛丽在家中学习。所以,虽然从未受到任何正规教育,玛丽却具有极高的文艺修养。

  1812年,比玛丽大五岁的雪莱(1792~1822)与结发之妻哈里特开始频频拜访戈德温。后来,雪莱与妻子不和,经常独自访问戈德温。玛丽很快便爱上这位激进的诗人和自由思想家。1814年夏天,雪莱与16岁的玛丽私奔,却没有与妻子离婚。这年7月27日,雪莱、玛丽和玛丽的异父姐妹简·克莱蒙特来到法国。这是雪莱第二次私奔,因为他在三年前也曾与哈里特做过同样的事。几周后,当他们返回英国,才知道戈德温关于自由恋爱的议论显然只能讲给别人家的女孩听。戈德温不再同他们往来,连续两年不跟玛丽讲话。

  1815年,悲剧再次悄悄地降临——玛丽的第一个儿子不幸夭亡。1816年1月,玛丽又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威廉。1816年5月,为躲避社会舆论,雪莱、玛丽偕同简·克莱蒙特(她那时改名为简·克莱尔)去瑞士日内瓦湖度夏,与当时同样绯闻缠身的大诗人拜伦比邻。简·克莱尔与拜伦之间发生风流韵事,后来怀孕。在英国文学史上,这个夏天被描述为“多产的夏天”。雪莱在此创作出《精神美的赞美诗》和《白山》,拜伦则在继续创作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

   因气候反常,淫雨不断,雪莱、拜伦、玛丽和拜伦的私人医生波里多利被迫经常留在屋里。他们四人在闲谈时,决定展开比赛,每人创作一个恐怖故事,但最后交卷的惟有玛丽。在雪莱的鼓励下,玛丽创作出《弗兰肯斯坦》。这部作品既受到《暴风雨》《失乐园》《老水手之歌》等名著的影响,也含有玛丽的自身经历。比如,书中的克勒伐尔仿佛雪莱化身,弗兰肯斯坦创造的怪物也是素食者,正如玛丽和雪莱。当时,波里多利医生的故事只写出开头,几年后创作完成,名为《吸血鬼》,英国恐怖小说家斯托克(1847~1912)的作品《德雷库拉》(1897)曾深受其影响。

  但《弗兰肯斯坦》才是不朽杰作,它让玛丽名声大震,一度曾超过雪莱。1816年9月,玛丽和雪莱回到伦敦。不久,悲剧再次来访。10月9日,玛丽的同父异母姐姐芬妮·依姆莱悄然出走,在一家小旅馆里自杀。12月10日,雪莱的妻子哈里特在伦敦海德公园投水自尽,因为她不愿意接受雪莱建议,与玛丽一起组成时髦的“三口之家”。当时,哈里特已怀有身孕。哈里特自杀20天后,雪莱和玛丽正式喜结连理,这次婚姻得到了戈德温的批准。婚后,玛丽虽然需要照顾哈里特留给雪莱的两个儿子,还能抽出时间写作。1817年春天,玛丽写完《弗兰肯斯坦》,次年出版。

  雪莱与玛丽有很多共同语言,曾经把她称为“一个能体会诗情和理解哲学的人”,喜欢与她一起学习和读书。但玛丽的爱情之火很快便冷却下来,因为她渐渐明白,雪莱所谓的“真爱”只存在于他的诗歌里,他在生活中却喜欢到处留情。玛丽的家庭负担也变得越来越重,家里除了雪莱与前妻和她自己的孩子,还有简·克莱尔与拜伦的女儿艾格拉·拜伦。

  婚后,雪莱频频搬家,逐渐向他的死亡地点靠近。他们起先居住在英格兰,后来又前往意大利。在这段时间,残酷的命运给玛丽造成一次次毁灭性打击。在威尼斯,玛丽为幼女克莱拉的死亡悲痛欲绝。在罗马,面对小儿子的死亡,玛丽回天乏力。渐渐地,玛丽开始听天由命,对雪莱的自私自利和偷情无动于衷。幸好她的儿子珀西·佛罗伦萨·雪莱尚在,可以安慰她那颗破碎的心灵。

  后来,他们在比萨安家。1822年夏天,他们搬到意大利斯培西亚附近的一个渔村。这是一次致命的搬家,不久,死亡的阴影再次笼罩雪莱一家人。在这里,玛丽几乎死于流产,但雪莱的敏捷头脑把她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雪莱却没有逃过命运的劫难。1822年7月,雪莱坐船出行,沿着海岸线前往里窝那,准备迎接刚从英国到来的利·亨特。7月8日,29岁的雪莱在归途中遭遇暴风雨,与朋友爱德华·威廉斯和一个年轻船员一起淹死在海里。在《弗兰肯斯坦》中,雪莱的化身克勒伐尔被弗兰肯斯坦的创造物杀死在水边,雪莱最后也死于水中——对这个巧合,不知玛丽会做何感想?

  雪莱死后,孤独的玛丽又陆续创作出一些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长篇科幻小说《最后一个人》(1826)。在这部作品中,人类集体毁灭,只剩下最后一人——这个思路后来不知影响了多少科幻小说家。有人把此书看作玛丽最佳作品,但它内容拖沓,文风华丽,比较难读。

  1851年,玛丽去世。1891年,人们把玛丽的部分短篇遗作结集出版,题为《玛丽·雪莱故事集》,其中唯一的科幻小说是《永生者》。在玛丽作品中,除《弗兰肯斯坦》之外,流传最广的恐怕就是这篇短短的《永生者》,曾经被国外选入多种短篇科幻小说集。玛丽没有标注《永生者》的具体写作日期,但它的写作时间肯定比《弗兰肯斯坦》稍晚。或许,两者写作时间相距不远,因为它们的思想内容颇有相似之处,也都有玛丽生活的影子,可以相互补充。

  总之,玛丽虽曾与雪莱有过幸福生活,但她的快乐实在太短暂,总是遭到厄运侵袭,只能苦苦地在悲剧和恐怖里挣扎。或许,由于这个缘故,玛丽才能凭着她的过人才华和自身悲惨经历,创作出《弗兰肯斯坦》《最后一个人》《永生者》等长短篇杰作。不过,作家的不幸往往是读者的幸运。在替玛丽惋惜之余,假如我们为可以读到《弗兰肯斯坦》等杰作暗暗地感到庆幸,也是情有可原吧。
在悲剧和恐怖中挣扎的玛丽·雪莱
    
肖毛
    
  在正统英国文学史中,你很难看到玛丽·雪莱的名字,因为著书者仅仅把她看作雪莱之妻。而在科幻小说和恐怖小说领域,玛丽的大名却令雪莱望尘莫及,因为她曾创作出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除科幻色彩外,这部作品中既有浪漫气氛,又有深切的人文关怀,更有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因子,故此也被人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恐怖作品之一”。

  尽管也曾拥有幸福,玛丽的一生却仿佛一部带有浓重悲剧色彩的恐怖小说。

  1797年,玛丽生于伦敦,母亲沃斯通克拉夫特(1759~1797)是教育家和作家,著名的女权主义者。父亲戈德温(1756~1836)是作家、哲学家、政论家和新闻记者,著名的无政府主义者,认为人类可以友好往来,无须法律限制。

  玛丽出生仅10天,母亲便撒手西去——这是她遇到的第一个悲剧。父亲很快再婚,玛丽与她的同父异母姐姐芬妮·依姆莱生活在一起。在父亲指导下,玛丽在家中学习。所以,虽然从未受到任何正规教育,玛丽却具有极高的文艺修养。

  1812年,比玛丽大五岁的雪莱(1792~1822)与结发之妻哈里特开始频频拜访戈德温。后来,雪莱与妻子不和,经常独自访问戈德温。玛丽很快便爱上这位激进的诗人和自由思想家。1814年夏天,雪莱与16岁的玛丽私奔,却没有与妻子离婚。这年7月27日,雪莱、玛丽和玛丽的异父姐妹简·克莱蒙特来到法国。这是雪莱第二次私奔,因为他在三年前也曾与哈里特做过同样的事。几周后,当他们返回英国,才知道戈德温关于自由恋爱的议论显然只能讲给别人家的女孩听。戈德温不再同他们往来,连续两年不跟玛丽讲话。

  1815年,悲剧再次悄悄地降临——玛丽的第一个儿子不幸夭亡。1816年1月,玛丽又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威廉。1816年5月,为躲避社会舆论,雪莱、玛丽偕同简·克莱蒙特(她那时改名为简·克莱尔)去瑞士日内瓦湖度夏,与当时同样绯闻缠身的大诗人拜伦比邻。简·克莱尔与拜伦之间发生风流韵事,后来怀孕。在英国文学史上,这个夏天被描述为“多产的夏天”。雪莱在此创作出《精神美的赞美诗》和《白山》,拜伦则在继续创作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

   因气候反常,淫雨不断,雪莱、拜伦、玛丽和拜伦的私人医生波里多利被迫经常留在屋里。他们四人在闲谈时,决定展开比赛,每人创作一个恐怖故事,但最后交卷的惟有玛丽。在雪莱的鼓励下,玛丽创作出《弗兰肯斯坦》。这部作品既受到《暴风雨》《失乐园》《老水手之歌》等名著的影响,也含有玛丽的自身经历。比如,书中的克勒伐尔仿佛雪莱化身,弗兰肯斯坦创造的怪物也是素食者,正如玛丽和雪莱。当时,波里多利医生的故事只写出开头,几年后创作完成,名为《吸血鬼》,英国恐怖小说家斯托克(1847~1912)的作品《德雷库拉》(1897)曾深受其影响。

  但《弗兰肯斯坦》才是不朽杰作,它让玛丽名声大震,一度曾超过雪莱。1816年9月,玛丽和雪莱回到伦敦。不久,悲剧再次来访。10月9日,玛丽的同父异母姐姐芬妮·依姆莱悄然出走,在一家小旅馆里自杀。12月10日,雪莱的妻子哈里特在伦敦海德公园投水自尽,因为她不愿意接受雪莱建议,与玛丽一起组成时髦的“三口之家”。当时,哈里特已怀有身孕。哈里特自杀20天后,雪莱和玛丽正式喜结连理,这次婚姻得到了戈德温的批准。婚后,玛丽虽然需要照顾哈里特留给雪莱的两个儿子,还能抽出时间写作。1817年春天,玛丽写完《弗兰肯斯坦》,次年出版。

  雪莱与玛丽有很多共同语言,曾经把她称为“一个能体会诗情和理解哲学的人”,喜欢与她一起学习和读书。但玛丽的爱情之火很快便冷却下来,因为她渐渐明白,雪莱所谓的“真爱”只存在于他的诗歌里,他在生活中却喜欢到处留情。玛丽的家庭负担也变得越来越重,家里除了雪莱与前妻和她自己的孩子,还有简·克莱尔与拜伦的女儿艾格拉·拜伦。

  婚后,雪莱频频搬家,逐渐向他的死亡地点靠近。他们起先居住在英格兰,后来又前往意大利。在这段时间,残酷的命运给玛丽造成一次次毁灭性打击。在威尼斯,玛丽为幼女克莱拉的死亡悲痛欲绝。在罗马,面对小儿子的死亡,玛丽回天乏力。渐渐地,玛丽开始听天由命,对雪莱的自私自利和偷情无动于衷。幸好她的儿子珀西·佛罗伦萨·雪莱尚在,可以安慰她那颗破碎的心灵。

  后来,他们在比萨安家。1822年夏天,他们搬到意大利斯培西亚附近的一个渔村。这是一次致命的搬家,不久,死亡的阴影再次笼罩雪莱一家人。在这里,玛丽几乎死于流产,但雪莱的敏捷头脑把她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雪莱却没有逃过命运的劫难。1822年7月,雪莱坐船出行,沿着海岸线前往里窝那,准备迎接刚从英国到来的利·亨特。7月8日,29岁的雪莱在归途中遭遇暴风雨,与朋友爱德华·威廉斯和一个年轻船员一起淹死在海里。在《弗兰肯斯坦》中,雪莱的化身克勒伐尔被弗兰肯斯坦的创造物杀死在水边,雪莱最后也死于水中——对这个巧合,不知玛丽会做何感想?

  雪莱死后,孤独的玛丽又陆续创作出一些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长篇科幻小说《最后一个人》(1826)。在这部作品中,人类集体毁灭,只剩下最后一人——这个思路后来不知影响了多少科幻小说家。有人把此书看作玛丽最佳作品,但它内容拖沓,文风华丽,比较难读。

  1851年,玛丽去世。1891年,人们把玛丽的部分短篇遗作结集出版,题为《玛丽·雪莱故事集》,其中唯一的科幻小说是《永生者》。在玛丽作品中,除《弗兰肯斯坦》之外,流传最广的恐怕就是这篇短短的《永生者》,曾经被国外选入多种短篇科幻小说集。玛丽没有标注《永生者》的具体写作日期,但它的写作时间肯定比《弗兰肯斯坦》稍晚。或许,两者写作时间相距不远,因为它们的思想内容颇有相似之处,也都有玛丽生活的影子,可以相互补充。

  总之,玛丽虽曾与雪莱有过幸福生活,但她的快乐实在太短暂,总是遭到厄运侵袭,只能苦苦地在悲剧和恐怖里挣扎。或许,由于这个缘故,玛丽才能凭着她的过人才华和自身悲惨经历,创作出《弗兰肯斯坦》《最后一个人》《永生者》等长短篇杰作。不过,作家的不幸往往是读者的幸运。在替玛丽惋惜之余,假如我们为可以读到《弗兰肯斯坦》等杰作暗暗地感到庆幸,也是情有可原吧。
:o 其实我读了Percy Shelley的一些诗歌感觉他有点神经, 在文学上激情过剩可能会在现实中有些孤僻. 据说他的原配夫人又是个特现实的女人. 真不知道是怎么在一起过的. 所以玛丽夫人的人品相当可贵, 而且她的文学才艺完全不落雪莱的下风.

;funk 论才华跟勃朗特姐妹有一拼啊, 可惜历史上这样的女人都谈不上幸福.
原帖由 飞翔的蜗牛 于 2007-7-8 13:56 发表
:o 其实我读了Percy Shelley的一些诗歌感觉他有点神经, 在文学上激情过剩可能会在现实中有些孤僻. 据说他的原配夫人又是个特现实的女人. 真不知道是怎么在一起过的. 所以玛丽夫人的人品相当可贵, 而且她的文学才 ...

我不太喜欢雪莱,拜伦,华兹华斯他们:L 浪漫主义的诗歌我读不出蒙太奇一样破碎而连贯的意象来——也就是说,我无法欣赏他们的表现方式:P
浪漫主义诗歌倒并不是蒙太奇效果, 我觉得真正有这种效果的是20世纪20年代的意象派的旁德和艾略特. 尤其是艾略特的<荒原>,咔咔,经典啊. 强烈建议一读:victory:
原帖由 飞翔的蜗牛 于 2007-7-9 10:52 发表
浪漫主义诗歌倒并不是蒙太奇效果, 我觉得真正有这种效果的是20世纪20年代的意象派的旁德和艾略特. 尤其是艾略特的,咔咔,经典啊. 强烈建议一读:victory:

荒原是长诗……:L 现在没有精力读呃

《尤里西斯》啃了5年了,还没啃完,不想再开新坑了……:(
先看中文,看不懂的东西我是不会硬看英语的. 不过<尤里西斯>MS充斥了很多意识流的东西. 我以前看过这类东西, 普鲁斯特<追忆似水流年>我看了一点点, 结果精神恍惚了很长时间:L
原帖由 飞翔的蜗牛 于 2007-7-9 11:40 发表
先看中文,看不懂的东西我是不会硬看英语的. 不过MS充斥了很多意识流的东西. 我以前看过这类东西, 普鲁斯特我看了一点点, 结果精神恍惚了很长时间:L

这个……蜗牛好厉害:o 我很少看英文诗的:L 诗这样的东东我喜欢读过后有所触动,而我对中文的亲切感毕竟远胜于英文:lol
另,另一种可能……[:a3:] 蜗牛是说《尤里西斯》的英文版……那样的话,我,我,我……囧:') :') :')  

Ulysses中文译者萧乾先生直到晚年才动手翻译该书,而他年轻时第一次读过以后,只在扉页上写了2字:天书:L 我现在肯定不敢看英文版的[:a5:]
事实是: 詹姆斯乔伊斯 的文章我没看过, 因为我看了文学简介的书上对他作品的风格描述后有点发怵. 不过刚找了一篇他的小品文. 我看的是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流年>的中文, 因为他是法国人.

<荒原>的确是看过英语版, 仅仅是因为书上说它是20世纪最伟大的诗歌, 当时在附庸风雅, 一节一节看完的,幸好有注释. 其实现在对它的理解还是局限在注释上.

总之我不喜欢看超出我理解能力的文学作品 , 去年出于附庸风雅喜欢看意象派和黑山派的诗歌. 不过后来发现自己水平不足以完全理解之后,我宁可读一些小品文
你看的意象派有谁呢?也是英文的?:lol
Snap1.jpg

庞德, 不过他的<Cantos>只看了一章, 得如此注释才行;funk
不怎么了解美国现代文学呃……:L
小羊搞文学的吗?
很遗憾地……不是:')

本来想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被我妈一句“学费那么少,肯定不好的”给秒杀了
像中文这类专业在上世纪80年代还使风光过一段时间的.
你妈的判断方法还是不错的吗,简单有效.:D :D
原帖由 maiyazhou 于 2007-7-12 23:40 发表
像中文这类专业在上世纪80年代还使风光过一段时间的.
你妈的判断方法还是不错的吗,简单有效.:D :D

呵呵,或许对《古国三部曲》里的那一问,我们有不同的答案呢。“是行者选择路,还是路选择行者?”
]]
原帖由 maiyazhou 于 2007-7-13 15:49 发表
:L 表误会哦,偶是说从世俗的角度讲,你妈这种判断方法确实是简单有效的.
至于个人兴趣,个人选择吗?偶没说,觉得太过说教,毕竟你还是没有违背你母亲吗. 如果你坚持了自己的意见偶也会赞一个的,没坚持偶也觉得可以 ...

我半吊子,上了两年一个很无趣的专业,正在退学。
]]
原帖由 maiyazhou 于 2007-7-13 20:28 发表
那你准备干吗呢?从新考学吗?偶觉得你可以找个编辑的工作做做.:b
PS:对了,你是苏州的吗?偶也在苏州.:D

去找辅导员谈话的时候其实自己并没有想好着落,自信满满滴就退了,反正我也不爱往前看,呵呵

回P.S. 虽然逢人都说来自苏州,我其实是吴江人:lol

睡觉去咯
原帖由 snowhole 于 2007-7-13 20:37 发表

去找辅导员谈话的时候其实自己并没有想好着落,自信满满滴就退了,反正我也不爱往前看,呵呵

回P.S. 虽然逢人都说来自苏州,我其实是吴江人:lol

睡觉去咯

哈哈,那也没错阿.
恩,祝你好运了.
原帖由 snowhole 于 2007-7-9 10:59 发表

荒原是长诗……:L 现在没有精力读呃

《尤里西斯》啃了5年了,还没啃完,不想再开新坑了……:(



Ulysses还不如 Finnegan's Wake。我的论文拿三部作品开刀:James Joyce's Ulysses, Thomas Eliot's The Wasteland,
William Faulkner's The Sound and the Fury.   :D
原帖由 吃小肥羊 于 2007-7-20 11:27 发表



Ulysses还不如 Finnegan's Wake。我的论文拿三部作品开刀:James Joyce's Ulysses, Thomas Eliot's The Wasteland,
William Faulkner's The Sound and the Fury.   :D

神仙?妖怪?谢谢……
......
.....
....
...
..
.
发指吖!!!;funk ;funk ;funk
原帖由 飞翔的蜗牛 于 2007-7-9 11:40 发表
先看中文,看不懂的东西我是不会硬看英语的. 不过MS充斥了很多意识流的东西. 我以前看过这类东西, 普鲁斯特我看了一点点, 结果精神恍惚了很长时间:L



Marcel Proust的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 英文翻译作Remembrance of Things Past 或In Search of Lost Time  ,也有简洁一点叫 Time Regained,是比较早使用意识流手法的作品,的确很晦涩难懂。不过比起Ulysses这样的BT作品还是容易多了。我们那里有位教英国文学史的女老师非常强悍,第一次看Ulysses是原版,结果半途而废;然后换萧乾、文洁若的汉语译本和金褆的译本,结果还是没有勇气再看下去。每个chapter都有自己的特色,有的语体风格还从头到尾渐变,能啃下来简直是登天!不过李维屏教授能把James Joyce研究很透,真是超人!
原帖由 飞翔的蜗牛 于 2007-7-9 10:52 发表
浪漫主义诗歌倒并不是蒙太奇效果, 我觉得真正有这种效果的是20世纪20年代的意象派的旁德和艾略特. 尤其是艾略特的,咔咔,经典啊. 强烈建议一读:victory:



对,Imagism的代表人物就是Ezra Pound  和T.S.Eliot。
原帖由 snowhole 于 2007-7-9 10:59 发表

荒原是长诗……:L 现在没有精力读呃

《尤里西斯》啃了5年了,还没啃完,不想再开新坑了……:(



The Wasteland其实就432行(stiches)不是很长的。如果和Iliad\Odyssey比较起来都是短的,而后面两者和十万八千双行的摩诃婆罗多相比又是小case. 当然荒原更加难读懂,不过艾略特还有后期的Four Quartets一样BT。
原帖由 snowhole 于 2007-7-20 13:21 发表

神仙?妖怪?谢谢……
......
.....
....
...
..
.
发指吖!!!;funk ;funk ;funk



小咩咩不是说要把我引到这里来扣成平民的吗? ;P
原帖由 吃稀饭 于 2007-7-20 13:58 发表



对,Imagism的代表人物就是Ezra Pound  和T.S.Eliot。

严格来说TS是New Criticism的代表人物, 不过我认为NC虽然影响时间明显长过Imagism, 但趋向保守, Wasteland由Ezra Pound大幅修改删减, 我认为虽然里面依然是以批判社会为内涵, 但从表现手法上明显的是Imagism
原帖由 飞翔的蜗牛 于 2007-7-20 14:47 发表

严格来说TS是New Criticism的代表人物, 不过我认为NC虽然影响时间明显长过Imagism, 但趋向保守, Wasteland由Ezra Pound大幅修改删减, 我认为虽然里面依然是以批判社会为内涵, 但从表现手法上明显的是Imagism



For Ezra Pound    il miglior fabbro. Eliot的这首诗本来就有献给Pound的意思,不过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首诗不过是他个人的牢骚在里面。 当然诗歌的创作目的可以有多种,并不局限于单一。在这首诗当中实际上许多意象都体现了Eliot的死亡情结,这和他的母亲有关。整个一首诗实际上是一个综合性的投射框架。
"NAM
sibyllam quidem Cuimis egō ipse oculis
meis vidi in ampulla pendere,et cum illi pueri dicerent:
∑ιβνλλατιθελειζ; repondebat illa: áπóθαν
εινθελ ω."

每次看到这个,我心里几乎要打寒颤。
]]
原帖由 飞翔的蜗牛 于 2007-7-20 15:02 发表
:$ 每次看到别人泡得美女我就会默念这段话

"是的,我自己亲眼看见古米的西比尔吊在一个笼子里。孩子们在
  问她:西比尔,你要什么的时候,她回答说,我要死"



何必呢?百年红颜成白骨?这和风月宝鉴貌似也没啥区别了吧?西比尔也确实缺根筋,只要长生不老,却忘了永葆青春。:D
不过,寿命等同手中的尘土,这个设想倒是挺新颖的,尤其是在古代。
想起MC老9;P ;P ;P
尘归尘,土归土:D
原帖由 吃稀饭 于 2007-7-20 14:05 发表



小咩咩不是说要把我引到这里来扣成平民的吗? ;P



:D
原帖由 吃稀饭 于 2007-7-20 16:12 发表



:D

看你那么厉害,本羊宽恕你了;P
原帖由 snowhole 于 2007-7-20 16:38 发表

看你那么厉害,本羊宽恕你了;P



小咩咩果然心地善良。  :D
]]
原帖由 飞翔的蜗牛 于 2007-7-20 17:56 发表


WL刚出来的时候据说要比现在版本长三分之一, 都被Pound删了, 估计是太罗嗦. 说实在的NC本身就有注重语言而不注重内容这样的特点. 结果在50年代后被文人反攻倒算. 认为它太做作.

所以我觉得WL这首诗本身就 ...




WL这种发牢骚的话想不罗嗦也难。Pound有写Cantos的经验,想必擅长把许多内容压缩到有限的文字中去,当然最后58年还没弄结束,也算是可以超过浮士德的纪录了。

至于那个Allen Ginsberg的Howl就不用说了,否则哪里有beat generation的揭幕呢?虽然被称为i50年代的《荒原》,但是还是有诸多差异在里面,单单是形式上就感觉有一种虚假的划一,chapter I 基本都用who作为句子开头,后面都是I'm with you in Rockland 。从理解难度上说个人感觉不如荒原,而且里面的意象在猥亵的方面要超过荒原,比如who bit detectives in the neck and shrieked with delight in policecars for committing no crime but their own wild cooking pederasty and intoxication,就很让人作呕,这个我向来是找到原文直接引用而不愿意记载于记忆中的。

还有K药的问题,不知怎么一说到这个就想起波德莱尔。;P
虽说苦艾酒经常和着鸦片酊一起喝,不过从精神层面上来讲,我还是觉得要比drugs高一个层次:$
原帖由 snowhole 于 2007-7-21 12:37 发表
虽说苦艾酒经常和着鸦片酊一起喝,不过从精神层面上来讲,我还是觉得要比drugs高一个层次:$



转一段吧,虽然我在看了《中华之剑》和《鸦片战争》后对毒品深恶痛绝,不过关于毒品和灵感方面却一直百思不得其解。




毒品与灵感:灵感是幻觉吗?(灵感能制造吗?)

一个有趣的说法是毒品与灵感有密切的关系。

从奇妙之极的法国葡萄酒以及其它酒精饮料,到鸦片和鸦片派生物、大麻、大麻制剂、墨斯卡灵和麦角酸二乙基酰胺等等。它们各自的文学青睐者名单包括拉伯雷、波德莱尔、蓝波、戈蒂埃、爱伦·坡、德·昆西和柯勒律支等文学知名人士,几乎可以构成一部文学史。柯勒律支正是在服用了鸦片酊之后写出了名诗《忽必烈汗》;耽食鸦片的德·昆西写下的《瘾君子自白》更成为英国文学史上的散文奇品之一。德·昆西竟将所谓“鸦片的乐趣”径直比作神奇的语言:“啊,公正的、奇妙的、伟大的鸦片!……能言善辩的鸦片!运用你那雄辩的语言……”酒和艺术之间好像结下了不解之缘。吴道子习惯在酒醉后创作;施惠在被“酒振奋起来后,似乎能够托云揽月”;李成只有在喝足了酒时才能挥动他的画笔。唐朝的一位风景画家顾生常把画绢摊开在地上,调好颜色,然后一边喝酒一边让一个乐队为他演奏,直到酒醉时才开始在绢上画出轮廓和色彩,就像是一种魔力所至,崇山峻岭出现在他笔下。对此,瓦萨里曾作过这样的总结,“只有当心灵的迷狂和智力的活动互为补充时,才能产生出绝妙和神奇的思想。”这似乎提示了:艺术家的创作同样有赖于心灵的想象和灵感,因而,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这样的艺术家形象:在一种酒醉后的不可抑制的狂热和迷离交织的状态中,艺术家创作了他的作品(详克里斯、库尔茨《艺术家的传奇》)。

当然我们还可以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心理分析,但这不属于这里要考察的范围。对作品中的人物的心理分析应该属于作品人物形象分析,一般来说,不适合于把人物心理与作家心理混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