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历史上最大规模换装折射现代后勤改革方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6:07:11
我军历史上最大规模换装折射现代后勤改革方向
━━专访总后勤部部长廖锡龙上将

新华网北京7月2日电 “这是我军历史上最全面、最系统、最顺利的一次换装。”总后勤部部长廖锡龙上将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在我军启动历史上最大规模换装之际,廖锡龙就这次军服调整改革的背景、内容等方面做出了全面解读。

“衣”之大事:“领导人希望把军人打扮漂亮”

记者:廖部长您好!能介绍一下这次全军换装的总体规模吗?

廖锡龙:建军80年来,我军先后进行了12次服装调整改革,这次改革是历史上最全面、最系统、最顺利的一次,标志着我军军服建设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记者:官兵的“穿衣”问题,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处于什么地位呢?

廖锡龙:军服不仅仅是服装,也是部队的重要装备,是构成战斗力的物质基础。因此我军官兵的“穿衣”问题,从来都是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一件大事。

对这次军服调整改革,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中央军委高度重视、多次进行研究。在当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任务繁重、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的情况下,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决定为全军官兵换发新式服装,这是党和国家对军队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官兵的关心厚爱。我们一定要把这份厚爱转化为报效祖国、爱军习武的强大动力,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忠实履行好我军的历史使命。

  记者:为什么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换装呢?是因为目前装备部队的军服“过时”了吗?

廖锡龙:87式服装装备部队已经20年,驻港澳部队试穿97式服装也10年了。现行军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制式不够统一、系统不够配套、品种不够齐全、颜色不够协调、样式不够美观等问题。这是这次换装的一个现实原因。

更重要的是,改革开放近30年来,国家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改善,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及提高官兵的生活水平提供了较为丰厚的物质基础,也要求军队不断推进各项改革,使国防和军队建设水平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官兵的生活条件、知识结构和文化素养比过去有了较大提高,但服装保障水平与国家改革发展形势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还不相适应。提高官兵的衣着水平,既是“以人为本”治军理念的贯彻,也体现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

记者:我们觉得穿军装特别“精神”,一身戎装往往是军人给人的第一印象。

廖锡龙:军装代表着军队形象和国家“名片”,从军装可以看到一国军人的军容军纪、精神风貌和一支军队的正规化建设水平。

我是1959年参军的,那时我们穿的是1955年实行军衔制后装备部队的55式军装。55式迈出了我军军服向体系化、系列化发展的第一步,使我军军容仪表有了很大改善。可以说,纵向来看,我军军装就是一部历史,反映了我军正规化建设的进程。这次换装必将更好促进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横向来说,我军国际交往的增多,对军队形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穿着品质、规范行为举止,才能更好地展现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才能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  (来源:新华网 )
  我军的军装必须要有人民军队的鲜明特色

记者:与目前装备部队的87式和97式相比,新军装的主要变化在哪些方面呢?

廖锡龙:变化太多了,在军服的系列、制式、样式、颜色、面料、号型设置和服饰标志7个方面进行的改进多达数百项。新式军装是在此前历次换装、特别是97式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但这次并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而是本着“整体筹划、系统设计”和“着眼长远,全面提升”的原则进行全新的论证、全新的研究。

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我军过去的服装往往是缺少什么补什么,没有达到系统配套。新式军服按照系列化、功能化、人性化的要求,进行了整体设计,做到了三军协调、品种齐全、系列配套,这也是新军装的最大特点。

最大的亮点应该是理顺了军服体系。我们以前的军装在体系上是不完整的,比如说,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军队都是有礼服的,但我们没有,这次就增加了这个品种。此外,在结构样式、三军颜色、配套服饰等方面也都形成了体系。

记者:通过这次调整改革,中国军人的着装是否更加与国际接轨了?

廖锡龙:我军的军装必须要有人民军队的鲜明特色。比如,我军军服传统的颜色是国防绿,新式服装在保持绿色调的基础上,加入了红军、八路军军服的灰色调,形成了目前的军服颜色,既保持了我们的传统,也符合国际军服色调发展趋势。再如,把国旗、军旗、长城、天安门、齿轮、麦穗等重要标识,集中简洁地融入到标志服饰上,充分体现了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和人民军队的性质。

同时,这次我军军服调整更加注重功能化、人性化,强调品种配套、色彩协调、样式美观、标识鲜明。可以说,新式军装是国际趋势和“中国特色”的最佳结合。

  记者:作为作战装备的一部分,新式军装在作战训练功能上有什么改进呢?

廖锡龙:军服是军人仪表的重要载体,也是官兵作战训练的基本保障。因此,新式军服不仅注重展现我军精神风貌,而且突出了部队履行职能的需要。为全军官兵配发的作训服系列,更加突出作战训练的实用功能,适合不同部队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的作战训练需要。比如,新型迷彩服防护功能强、伪装性能好;新型作战靴防刺防滑、防水阻燃,这样更有利于提高战场生存防护能力。与以前的作训服装相比,这一次的科技含量是最高的。

记者:与国内外制服相比,新式军装达到了什么水平?

廖锡龙:就总体而言,新式军服领先于国内行业制服,基本实现了军服体系科学完整,色彩鲜明、富有时代感,样式体现民族特点和我军传统,材料、服饰与整体风格相协调的改革目标。
“尊重科学的换装”:现代后勤改革方向的缩影

  记者:可以透露这次换装的总费用吗?

廖锡龙:这次换装计划三年完成,三年被装费用集中增加60个亿。这次换装后,我军官兵人均被装费用仍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记者:为什么不一次性换装,而要分三年完成呢?

廖锡龙:有生产周期上的考虑,但主要是为了从我军实际出发、坚持勤俭建军、尽量节约资源。换装的钱是该花的,但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精打细算。一方面,通过科学论证、选优择廉,尽可能把经费预算压缩到最低限度;另一方面,采取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办法,一边发新的,一边用旧的,用三年时间完成调整改革任务,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库存,减少浪费。

记者:我们得知,这次配发全军军官的礼服采取了量体裁衣的方式,并且直接由企业送到军官手中,这在我军服装史上是第一次吧?

廖锡龙:是的。改变粗放式的供应方式,采取量身定做、量体套号的办法,实现服装保障精确化,是我们多年来一直想做而没做到的,这次换装部分地实现了。

换装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涉及到后勤管理的方方面面,而不仅是新军服“好不好看”的问题。这次换装不仅采用新理念、新材料、新技术提高了军服的质量水平和整体效果,还对我军被装保障机制进行了创新。比如,通过这次改革,我们在管理方式上升级改造了全军被装管理信息系统,充实完善官兵信息档案,全军被装周转量由过去的30%降低到15%,提高了发放的准确率和保障效益。在筹措方式上,打破了过去的传统模式,以联勤保障体制架构为基础,按照集中采购、划区筹措、就近就便的原则,探索了从生产企业直达部队、快速高效的基地化被装保障模式。

记者:“从企业到单兵”是否意味着军队的“零库存”?这种模式是后勤保障社会化的一个方向吗?

廖锡龙:可以这么说。被装从企业直接送到官兵手中,实际上并不是消灭了军队的库存,而是把军队的库存分解转入社会,这样能够大大减少军队的仓储成本。

当代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使国防经济与社会经济、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军队后勤与社会后勤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世界许多国家军队都把利用地方资源保障军队建设和作战,作为压缩军队规模、加强质量建设、赢得战争胜利的重大举措。因此,积极推进后勤保障方式社会化,打破军队与社会之间的分割,实现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重要任务。作为通用性比较强的一种物资,被装是社会化探索的一块很好的试验田。

记者:我们注意到,有不少地方专家参与了这次换装的论证过程。

廖锡龙:这次论证研究采取机关与科研单位相结合、科研单位与地方力量相结合的形式。新式军装先后征集了7家服装设计公司、院校和企业的设计草案,设计了11轮改革方案和实物样品,进行了20多次集中会审,5次邀请军内外专家分析点评。国内一些知名的服装、结构、色彩、美学等专家,为军服调整改革方案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如此全面、深入地集中地方专家的智慧,这在我军换装史上也是第一次。

这是被装改革社会化的体现,也是尊重科学的体现。实际上,从调查论证、研究攻关到方案完善,这次换装处处体现了科学、民主、求实的精神。

记者:我们读过您在《求是》杂志发表的文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建设现代后勤》。这次换装是否可以视作现代后勤改革的一次探索呢?

廖锡龙:是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是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世纪新阶段实现后勤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着眼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我们把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主要目标任务,概括为保障体制向一体化推进、保障方式向社会化拓展、保障手段向信息化迈进、后勤管理向科学化转变等几个方面。可以说,在这几个“化”上,这次换装都有所体现。我们在这次换装全过程中有了很多新的理念、新的思路,也进行了很多新的尝试、新的做法。所有这些,可以说是现代后勤改革方向的一个缩影。我军历史上最大规模换装折射现代后勤改革方向
━━专访总后勤部部长廖锡龙上将

新华网北京7月2日电 “这是我军历史上最全面、最系统、最顺利的一次换装。”总后勤部部长廖锡龙上将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在我军启动历史上最大规模换装之际,廖锡龙就这次军服调整改革的背景、内容等方面做出了全面解读。

“衣”之大事:“领导人希望把军人打扮漂亮”

记者:廖部长您好!能介绍一下这次全军换装的总体规模吗?

廖锡龙:建军80年来,我军先后进行了12次服装调整改革,这次改革是历史上最全面、最系统、最顺利的一次,标志着我军军服建设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记者:官兵的“穿衣”问题,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处于什么地位呢?

廖锡龙:军服不仅仅是服装,也是部队的重要装备,是构成战斗力的物质基础。因此我军官兵的“穿衣”问题,从来都是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一件大事。

对这次军服调整改革,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中央军委高度重视、多次进行研究。在当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任务繁重、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的情况下,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决定为全军官兵换发新式服装,这是党和国家对军队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官兵的关心厚爱。我们一定要把这份厚爱转化为报效祖国、爱军习武的强大动力,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忠实履行好我军的历史使命。

  记者:为什么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换装呢?是因为目前装备部队的军服“过时”了吗?

廖锡龙:87式服装装备部队已经20年,驻港澳部队试穿97式服装也10年了。现行军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制式不够统一、系统不够配套、品种不够齐全、颜色不够协调、样式不够美观等问题。这是这次换装的一个现实原因。

更重要的是,改革开放近30年来,国家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改善,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及提高官兵的生活水平提供了较为丰厚的物质基础,也要求军队不断推进各项改革,使国防和军队建设水平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官兵的生活条件、知识结构和文化素养比过去有了较大提高,但服装保障水平与国家改革发展形势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还不相适应。提高官兵的衣着水平,既是“以人为本”治军理念的贯彻,也体现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

记者:我们觉得穿军装特别“精神”,一身戎装往往是军人给人的第一印象。

廖锡龙:军装代表着军队形象和国家“名片”,从军装可以看到一国军人的军容军纪、精神风貌和一支军队的正规化建设水平。

我是1959年参军的,那时我们穿的是1955年实行军衔制后装备部队的55式军装。55式迈出了我军军服向体系化、系列化发展的第一步,使我军军容仪表有了很大改善。可以说,纵向来看,我军军装就是一部历史,反映了我军正规化建设的进程。这次换装必将更好促进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横向来说,我军国际交往的增多,对军队形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穿着品质、规范行为举止,才能更好地展现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才能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  (来源:新华网 )
  我军的军装必须要有人民军队的鲜明特色

记者:与目前装备部队的87式和97式相比,新军装的主要变化在哪些方面呢?

廖锡龙:变化太多了,在军服的系列、制式、样式、颜色、面料、号型设置和服饰标志7个方面进行的改进多达数百项。新式军装是在此前历次换装、特别是97式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但这次并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而是本着“整体筹划、系统设计”和“着眼长远,全面提升”的原则进行全新的论证、全新的研究。

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我军过去的服装往往是缺少什么补什么,没有达到系统配套。新式军服按照系列化、功能化、人性化的要求,进行了整体设计,做到了三军协调、品种齐全、系列配套,这也是新军装的最大特点。

最大的亮点应该是理顺了军服体系。我们以前的军装在体系上是不完整的,比如说,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军队都是有礼服的,但我们没有,这次就增加了这个品种。此外,在结构样式、三军颜色、配套服饰等方面也都形成了体系。

记者:通过这次调整改革,中国军人的着装是否更加与国际接轨了?

廖锡龙:我军的军装必须要有人民军队的鲜明特色。比如,我军军服传统的颜色是国防绿,新式服装在保持绿色调的基础上,加入了红军、八路军军服的灰色调,形成了目前的军服颜色,既保持了我们的传统,也符合国际军服色调发展趋势。再如,把国旗、军旗、长城、天安门、齿轮、麦穗等重要标识,集中简洁地融入到标志服饰上,充分体现了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和人民军队的性质。

同时,这次我军军服调整更加注重功能化、人性化,强调品种配套、色彩协调、样式美观、标识鲜明。可以说,新式军装是国际趋势和“中国特色”的最佳结合。

  记者:作为作战装备的一部分,新式军装在作战训练功能上有什么改进呢?

廖锡龙:军服是军人仪表的重要载体,也是官兵作战训练的基本保障。因此,新式军服不仅注重展现我军精神风貌,而且突出了部队履行职能的需要。为全军官兵配发的作训服系列,更加突出作战训练的实用功能,适合不同部队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的作战训练需要。比如,新型迷彩服防护功能强、伪装性能好;新型作战靴防刺防滑、防水阻燃,这样更有利于提高战场生存防护能力。与以前的作训服装相比,这一次的科技含量是最高的。

记者:与国内外制服相比,新式军装达到了什么水平?

廖锡龙:就总体而言,新式军服领先于国内行业制服,基本实现了军服体系科学完整,色彩鲜明、富有时代感,样式体现民族特点和我军传统,材料、服饰与整体风格相协调的改革目标。
“尊重科学的换装”:现代后勤改革方向的缩影

  记者:可以透露这次换装的总费用吗?

廖锡龙:这次换装计划三年完成,三年被装费用集中增加60个亿。这次换装后,我军官兵人均被装费用仍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记者:为什么不一次性换装,而要分三年完成呢?

廖锡龙:有生产周期上的考虑,但主要是为了从我军实际出发、坚持勤俭建军、尽量节约资源。换装的钱是该花的,但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精打细算。一方面,通过科学论证、选优择廉,尽可能把经费预算压缩到最低限度;另一方面,采取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办法,一边发新的,一边用旧的,用三年时间完成调整改革任务,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库存,减少浪费。

记者:我们得知,这次配发全军军官的礼服采取了量体裁衣的方式,并且直接由企业送到军官手中,这在我军服装史上是第一次吧?

廖锡龙:是的。改变粗放式的供应方式,采取量身定做、量体套号的办法,实现服装保障精确化,是我们多年来一直想做而没做到的,这次换装部分地实现了。

换装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涉及到后勤管理的方方面面,而不仅是新军服“好不好看”的问题。这次换装不仅采用新理念、新材料、新技术提高了军服的质量水平和整体效果,还对我军被装保障机制进行了创新。比如,通过这次改革,我们在管理方式上升级改造了全军被装管理信息系统,充实完善官兵信息档案,全军被装周转量由过去的30%降低到15%,提高了发放的准确率和保障效益。在筹措方式上,打破了过去的传统模式,以联勤保障体制架构为基础,按照集中采购、划区筹措、就近就便的原则,探索了从生产企业直达部队、快速高效的基地化被装保障模式。

记者:“从企业到单兵”是否意味着军队的“零库存”?这种模式是后勤保障社会化的一个方向吗?

廖锡龙:可以这么说。被装从企业直接送到官兵手中,实际上并不是消灭了军队的库存,而是把军队的库存分解转入社会,这样能够大大减少军队的仓储成本。

当代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使国防经济与社会经济、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军队后勤与社会后勤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世界许多国家军队都把利用地方资源保障军队建设和作战,作为压缩军队规模、加强质量建设、赢得战争胜利的重大举措。因此,积极推进后勤保障方式社会化,打破军队与社会之间的分割,实现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重要任务。作为通用性比较强的一种物资,被装是社会化探索的一块很好的试验田。

记者:我们注意到,有不少地方专家参与了这次换装的论证过程。

廖锡龙:这次论证研究采取机关与科研单位相结合、科研单位与地方力量相结合的形式。新式军装先后征集了7家服装设计公司、院校和企业的设计草案,设计了11轮改革方案和实物样品,进行了20多次集中会审,5次邀请军内外专家分析点评。国内一些知名的服装、结构、色彩、美学等专家,为军服调整改革方案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如此全面、深入地集中地方专家的智慧,这在我军换装史上也是第一次。

这是被装改革社会化的体现,也是尊重科学的体现。实际上,从调查论证、研究攻关到方案完善,这次换装处处体现了科学、民主、求实的精神。

记者:我们读过您在《求是》杂志发表的文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建设现代后勤》。这次换装是否可以视作现代后勤改革的一次探索呢?

廖锡龙:是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是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世纪新阶段实现后勤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着眼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我们把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主要目标任务,概括为保障体制向一体化推进、保障方式向社会化拓展、保障手段向信息化迈进、后勤管理向科学化转变等几个方面。可以说,在这几个“化”上,这次换装都有所体现。我们在这次换装全过程中有了很多新的理念、新的思路,也进行了很多新的尝试、新的做法。所有这些,可以说是现代后勤改革方向的一个缩影。
廖锡龙可是猛将啊,现在专管后勤了:D
解放军报
本报特约记者 唐向东 本报记者 范炬炜

  近日,就07式军服换发的有关问题,总后军需物资油料部冯亮部长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您怎么看待这次军服调整改革工作的意义?

  答:军服是军队形象的重要体现,是军人身份的重要标志,是国威军威的重要象征。

  这次军服调整改革,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取得重大成就,我军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加速推进的新形势下进行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重大举措,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一是这次军服调整改革,充分体现了党中央、胡主席对全军官兵的亲切关怀。中央政治局常委召开会议,专门研究全军换发新式服装问题,审议批准了军服调整改革方案。胡主席亲自听取汇报,审查新式服装样品,指导解决了军服调整改革中的许多重大问题。中央军委坚决贯彻党中央、胡主席的决策指示,对军服调整改革作了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

  二是这次军服调整改革,是新时期坚持从严治军,推进军队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建国以来,我军军服先后进行了十余次调整改革。随着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加快,现行服装已不能很好地满足军队建设和官兵生活的需求。对现行军服进行全面调整改革,适应了我军现代化建设加快发展的新形势,有利于更好地贯彻从严治军方针,加强军容军纪建设,不断提高我军正规化水平。

  三是这次军服调整改革,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广大官兵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焕发出爱军习武、献身国防的巨大热情;有利于提高军人的社会地位,增强军人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吸引更多地方优秀青年投身军营、报效祖国。

  问:这次军服调整改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呢?

  答:这次军服调整改革,主要把握了以下基本原则:一是总体筹划、系统设计。充分考虑不同气候区、不同军种、不同级别、不同性别军服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官兵实际穿着需求,从头到脚,从里到外,科学衔接,合理配套,形成完善的礼服、常服、作训服和标志服饰系列。二是把握关键、全面提升。在配套科学性、色彩协调性和设计美观性上取得实质突破的同时,也要在结构合理性、功能实用性和穿着舒适性上取得显著成果,使我军军服整体接近、部分达到世界先进国家军服水平。三是继承传统、创新发展。坚持以我为主,体现我国民族特点和文化,保持我军传统和作风,同时,积极借鉴外军军服有益经验。四是统筹兼顾、注重效益。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重点与一般、平时与战时的关系,统一制式,合并品种,调整数量,提高质量。同时,综合考虑换装安排、供应组织、着装管理、库存利用和经费可能等多种因素,充分发挥军服调整改革的政治、军事、经济和社会效益。

  问:调整改革后,新军服有什么突出特点?

  答:这次军服调整改革,是我军军服史上一次全面、系统的改革,标志着我军军服建设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主要有以下突出特点:军服体系更加完善配套,军服颜色更加协调庄重,军服样式更加威武大方,军服面料质量明显提高,军服标志服饰搭配协调。

  问:围绕军服调整改革,总部机关对部队还有什么要求?

  答:这次军服调整改革,是关系到军队正规化建设和提高官兵生活质量的一件大事,各级必须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加强领导,科学组织,精心实施,切实把好事办好。广大官兵要自觉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以崭新的面貌和高昂的斗志,圆满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
八路军军服的灰色调,继承了我军的光荣传统。这种颜色是科研人员与国内色彩专家在反复研究东方人肤色特点的基础上,从绿色系的几十种冷色调中筛选出来的,更显沉稳、庄重,与国内行业制服区别明显,容易与服饰搭配,地域和季节适应性更强。
  海军服装颜色,藏青色调整为深藏青色,本白色调整为白色,上白、下藏青色调整为全白色,与世界海军军服接近。
  空军服装颜色,在现行蓝灰色基础上适当加深,使三军服装形成温和、协调的近似色搭配风格。
  三是新式军服造型更具时代特色。大檐帽调整了翘度,军官增加了帽檐花,立体感更强,显得更加威武。对贝雷帽帽顶尺寸进行了调整,成型性更好,佩戴更为方便。礼服采用双排扣队列礼服形式,既符合国情军情,又能体现威严、庄重。短袖夏常服采用束腰式结构,夏裤立裆改浅,制服特点突出,穿着精干利落。陆、空军和海军白色春秋常服采用猎装式,后腰加横带,腰身收紧,显得体型修长;下摆开衩,解决了收腰后下摆起翘问题,适合东方人的体型特点。陆、空军军官冬常服改为开领式,与关领式相比,时代感更强。
  海军军官藏青色春秋常服和冬常服采用西服式,男军官双排扣,女军官单排扣,军衔级别在袖口表示,便于舰上识别和国际交往。在常服结构上,男装采用“T”字造型,威武挺拔;女装采用“X”造型,英姿飒爽。常服大衣采用简练的暗排扣设计,腰部加束带,配围巾。作训大衣为派克式活胆短大衣,配可拆卸毛领和防风帽,夏季通用作训服由夹克式改为散摆式,袖口可上卷,符合作战训练需要。
  四是新式军服用料质量明显提高。礼服采用档次较高的弹性毛涤贡丝锦,质感细腻,挺括性好。夏常服采用透气性、保型性好的涤棉交织平布,穿着舒适,挺括美观。
  春秋常服采用粗纹毛涤哔叽,军官冬常服采用毛涤马裤呢,风格粗犷,抗皱保暖。水兵服由羊毛粗呢改为加厚仿毛哔叽,便于统一供应。男军官和女军人绒衣改为制式毛衣,采用纯毛毛纱,可外穿,可水洗。冬作训服采用粗斜纹布,作训大衣面料采用涤棉细纹帆布、絮料采用涤纶絮片,防风保暖,结实耐穿。外腰带、士兵裤腰带由人造革改为牛皮面革,提高了质量。礼服皮鞋采用漆皮面革,色泽光亮,便于保养。
  五是新式军服标志服饰搭配协调。军官增加了姓名牌、级别资历章、绶带,官兵增加了胸标、臂章,士兵佩带国防服役章,短袖夏常服领尖、胸部分别增加了领花和胸标,突出了识别功能,强化了军服美感,体现了军人荣誉。
  礼、常服服饰以金黄色为主色调,既符合民族传统,又能体现军队威严。常服肩章底板颜色与服装一致,使标志与服装搭配协调,标识也更加清晰。作训服、作训大衣采用色泽较深、与面料色差小的布质标志,既能起到识别作用,也便于隐蔽伪装。根据服装功能与色彩的需要,标志服饰在亮度上采用同类色、近似色、对比色、相对色等色彩搭配,格调典雅质朴;工艺上采用金属铸造和电脑织唛等不同处理,制作精细,缀钉方便。
  六是新式军服号型设置科学适用。在号型系列上,重新制订了军帽、礼服、常服、作训服、针织服装和军鞋6个号型系列,实现了与国家标准的统一。在号型设置上,按照人体尺寸分布规律,合理布局,扩大了覆盖范围。
解放军报
一是识别功能。区别不同国家军队、不同军兵种、军队和民众的重要标志。在世界上大小100多个国家的军队中,虽然军服的用途基本相同,但没有任何两个国家军队的军服是完全相同的。

  二是象征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军服既是一个国家精神面貌、民族特色的反映,也是一个国家军队作战能力、军人素养的集中体现。在礼服、常服、作训服三大军服类别里,最能充分显示国威、军威的,莫过于挺括美观的礼服了。

  三是防护功能。随着高新武器装备的迅速发展,提高新型作训服的综合防护性能,使军服具有防弹、防侦视、防化学、防细菌、防辐射,以及调温、调湿、调气等多种多样的功能,已成为军服发展的首要问题。(石巍)
还要到等上三年啊。。。 :') :') :')
这个资历标志是怎么算的呢?
我最讨厌搞这勋表了, 远看看不清,近看看不懂,就算看懂了又有什么意思。  典型的华而不实
我觉得我的图还有点价值,所以自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