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解放战争军事史研究的现状与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8:25:22
洪小夏
解放战争是近现代中国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4年累计,国共双方投人的总兵力超过"1000万人次"的这场战争,对国共双方来说,都是值得历文学、军事学、政治学及经济、文化、外交、社会等各个学科认真研究的对象;本文仅就解放战争时期军事史方面的研究提供一点基本情况及个人的初步想法。
(一)大陆研究概况
大陆每年的”十一",以及逢五逢十的“八一”,甚至“七一”等共他政治性纪念日,从中央到地方,党政军备部门,都会发表—批纪念本地区解放的各类文章;站台学术研究活动,还会出版几种论文、著作、论文集、专书等,其中很多都涉及到解放战争时期军事史的有关问题。因此可以说,大陆关于解放战争时期军事史的研究,是成果累累,难以计数。将所合相关论著全部读充.是不可能的;将全部论著的主要观点介绍出来,逐—评价,也是难以做到的。因此本文所讨论的对象,仅限于通史类的军战史研究专著及重要资料。
1.内部研究阶段概况及主要成果(50一80年代)
新中国甫成立,中共中央军委便指示解放军全军对解放战争史,要搜集历史资料,总结经验教训:于是出各大军区联系指导(一般在军区司令部作战处下专设战史科),各军司令部组织人员编写本军的《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战史》。据笔者所见与所闻,建国初期解放军的70个野战军,在1950一1958年期间,约75%的军编写了本军的解放战争《战史(初稿)》或《军战史(初稿)>,约10%的军仅编成门战史资料汇集》之类(如29军、45军、49军等),还有10余个军.多因成军较晚、撤销番号较早,而未及编成(其中多数是1949年以起义的国民党部队为基础改编的军)。兵团一级,因成军晚、撤销建制早、内部构成不稳定,多数末编成各自的军战史(笔者仅见到第4兵团、第10兵团、第18兵团等几个兵团的《战史(草稿)》)。师级《战史》编撰,各军区情况差异很大,系统编成的不多:团一级的军战史则更不平衡。
1958年开始,各大野战军的战史,由相关卡区牵头组织撰写。首先搜集相应的战史资料,汇编整理成册。先后编成属于第——野战军的《西北军区战史资料》(共4期)、《西北军区战史资料汇编》(共l册)。属于第二野战军的《战史资料》(共9分册)、《战史资料选编》(连附表共4册)、《战史资料汇集》(共1册),还有《晋冀鲁豫军区有关资料汇编》、《中原军区有关资料汇编》等。属于第四野战军的《战史资料选编》(共2册)、《战役战斗选编》(共l册)、《东北三年解放战争军事资料>(近百万字,—大厚本)。搜集战史资料成绩最为斐然、水平最高的是南京军区三野战史编委会编辑办公室,他们搜集、整理、编印的三野《战史资料选编》多达47卷,基本按时间、地域,逐个战役排列,查找、利用十分方便。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上,各大野战军的《战史(初稿)》于1962年至1963年先后完成,有的的野战军还编了《战役选编(初稿)》等。
1958年成立的军事科学院,也搜集档案文献,汇编而成《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史料选编》,共三辑13册,l67本,厚厚的大部头。以上提及的全部资料、著作均是内部编印,不向社会公开发行。公开出版物主要有《星火燎原》、《红旗飘飘》等二套大型回忆录文集:
2.公开出版发行阶段概况及土要成果(80年代至今)
随着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史学界对军事史的研究提上议事日程;中国人民解放军也将自己的军战史研究成果公之于众;
从80年代中期外始,军事史研究著作大量出版,按出版时间排列,比较重要的著作有:
(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廖盖隆主编的《全国解放战争简史》(上海人民山版仕.1984年);
(2)解放军政治学院编《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役战例选编》(共4册,解放军政治学院出版社.1984—1985年);
(3)姚夫、李维民等编《解放战争纪事(1945—1950)》(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
(4)冷杰甫编著《三年解放战争》(旅游出版社,1984年)等。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原称战史研究部)在资料整理和内部研究积累达20余年的基础上,精雕细刻完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第3卷(解放战争卷),于1987年由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当是80年代军战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各大野战军的战史由相关军区组织编辑班子,重新修订,并于90年代先后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其中二野战史出版最早(1990年),四野战史出版最晚(1998年)。除正规《战史》外,各野战军编辑组有的还编撰、出版各自的《大事记》、《战役选编》等辅助性工具书,均公开出版。
随后,军事科学院军史部编撰了5卷本的《解放战争史》,于1993至1997年先后由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大量引用档案文献,成为全军解放战争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80至90年代.解放军各野战军中有相当一部分,组织人员重修本军战史。其内容上仰至抗日战争时期(甚至红军时期,视各军历史沿革情况而定),下延至50年代甚至当代。从时限正看,比50年代的《军战史》完整、全面。但从内容上看,固编撰者多非解放战争的亲历者,对情况不如50年代的编撰者那样熟悉,对自身的成败得失情况和经验教训总结似也不象50年代编撰者那样详细全面、秉笔直书,因此史料价值似有所降低。这些各军的军战史大多仍是内部编印的非公开出版物。
在公开出版物中.值得重视的还有:
(1)《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沿革和各级领导成员名录》(军事科学出版让,199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名录》(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大野战部队发展史略》(战士出版社,198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70个军》等,为解放战争时期的军史研究提供了基本资料。
(2)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从书》,为公开集中刊布历史文献的大型丛书。目前属于解放战争时期的,出版尚不多(笔者仅见《渡江战役》等)。相信该丛书一旦出齐后,必将大大推动解放战争史的研究。
(3)军科军事百科编辑部牵头编撰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和《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出版社及出版时间祥见上文,此处略),以简明扼要的条目形式,反映了解放战争时期军史、战史的概况,可为研究者提供研究线索。
(4)《当代中国丛书》(原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后专门成立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该丛书)中《当代中国军队的军事工作》、《当代中国军队的政治工作》等几本书,以及南方相关各省卷,反映了解放战争末期军、战史的有关情况。这套丛书投入巨大,资料比较难确,史学价值较高,;
(5)其他如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多卷本《解放军将领传》,《当代中国丛书》只十大元帅中儿位的传记,海燕出版社的(十大将传记丛书》等解放军将帅的传记.以及人量解放军将领的回忆录等,均包含着丰富的解放战争时期军战史资料。
总之,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以来,大陆军事史的研究成果气建国后头30年相比,质和量都产生飞跃。洪小夏
解放战争是近现代中国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4年累计,国共双方投人的总兵力超过"1000万人次"的这场战争,对国共双方来说,都是值得历文学、军事学、政治学及经济、文化、外交、社会等各个学科认真研究的对象;本文仅就解放战争时期军事史方面的研究提供一点基本情况及个人的初步想法。
(一)大陆研究概况
大陆每年的”十一",以及逢五逢十的“八一”,甚至“七一”等共他政治性纪念日,从中央到地方,党政军备部门,都会发表—批纪念本地区解放的各类文章;站台学术研究活动,还会出版几种论文、著作、论文集、专书等,其中很多都涉及到解放战争时期军事史的有关问题。因此可以说,大陆关于解放战争时期军事史的研究,是成果累累,难以计数。将所合相关论著全部读充.是不可能的;将全部论著的主要观点介绍出来,逐—评价,也是难以做到的。因此本文所讨论的对象,仅限于通史类的军战史研究专著及重要资料。
1.内部研究阶段概况及主要成果(50一80年代)
新中国甫成立,中共中央军委便指示解放军全军对解放战争史,要搜集历史资料,总结经验教训:于是出各大军区联系指导(一般在军区司令部作战处下专设战史科),各军司令部组织人员编写本军的《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战史》。据笔者所见与所闻,建国初期解放军的70个野战军,在1950一1958年期间,约75%的军编写了本军的解放战争《战史(初稿)》或《军战史(初稿)>,约10%的军仅编成门战史资料汇集》之类(如29军、45军、49军等),还有10余个军.多因成军较晚、撤销番号较早,而未及编成(其中多数是1949年以起义的国民党部队为基础改编的军)。兵团一级,因成军晚、撤销建制早、内部构成不稳定,多数末编成各自的军战史(笔者仅见到第4兵团、第10兵团、第18兵团等几个兵团的《战史(草稿)》)。师级《战史》编撰,各军区情况差异很大,系统编成的不多:团一级的军战史则更不平衡。
1958年开始,各大野战军的战史,由相关卡区牵头组织撰写。首先搜集相应的战史资料,汇编整理成册。先后编成属于第——野战军的《西北军区战史资料》(共4期)、《西北军区战史资料汇编》(共l册)。属于第二野战军的《战史资料》(共9分册)、《战史资料选编》(连附表共4册)、《战史资料汇集》(共1册),还有《晋冀鲁豫军区有关资料汇编》、《中原军区有关资料汇编》等。属于第四野战军的《战史资料选编》(共2册)、《战役战斗选编》(共l册)、《东北三年解放战争军事资料>(近百万字,—大厚本)。搜集战史资料成绩最为斐然、水平最高的是南京军区三野战史编委会编辑办公室,他们搜集、整理、编印的三野《战史资料选编》多达47卷,基本按时间、地域,逐个战役排列,查找、利用十分方便。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上,各大野战军的《战史(初稿)》于1962年至1963年先后完成,有的的野战军还编了《战役选编(初稿)》等。
1958年成立的军事科学院,也搜集档案文献,汇编而成《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史料选编》,共三辑13册,l67本,厚厚的大部头。以上提及的全部资料、著作均是内部编印,不向社会公开发行。公开出版物主要有《星火燎原》、《红旗飘飘》等二套大型回忆录文集:
2.公开出版发行阶段概况及土要成果(80年代至今)
随着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史学界对军事史的研究提上议事日程;中国人民解放军也将自己的军战史研究成果公之于众;
从80年代中期外始,军事史研究著作大量出版,按出版时间排列,比较重要的著作有:
(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廖盖隆主编的《全国解放战争简史》(上海人民山版仕.1984年);
(2)解放军政治学院编《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役战例选编》(共4册,解放军政治学院出版社.1984—1985年);
(3)姚夫、李维民等编《解放战争纪事(1945—1950)》(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
(4)冷杰甫编著《三年解放战争》(旅游出版社,1984年)等。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原称战史研究部)在资料整理和内部研究积累达20余年的基础上,精雕细刻完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第3卷(解放战争卷),于1987年由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当是80年代军战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各大野战军的战史由相关军区组织编辑班子,重新修订,并于90年代先后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其中二野战史出版最早(1990年),四野战史出版最晚(1998年)。除正规《战史》外,各野战军编辑组有的还编撰、出版各自的《大事记》、《战役选编》等辅助性工具书,均公开出版。
随后,军事科学院军史部编撰了5卷本的《解放战争史》,于1993至1997年先后由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大量引用档案文献,成为全军解放战争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80至90年代.解放军各野战军中有相当一部分,组织人员重修本军战史。其内容上仰至抗日战争时期(甚至红军时期,视各军历史沿革情况而定),下延至50年代甚至当代。从时限正看,比50年代的《军战史》完整、全面。但从内容上看,固编撰者多非解放战争的亲历者,对情况不如50年代的编撰者那样熟悉,对自身的成败得失情况和经验教训总结似也不象50年代编撰者那样详细全面、秉笔直书,因此史料价值似有所降低。这些各军的军战史大多仍是内部编印的非公开出版物。
在公开出版物中.值得重视的还有:
(1)《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沿革和各级领导成员名录》(军事科学出版让,199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名录》(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大野战部队发展史略》(战士出版社,198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70个军》等,为解放战争时期的军史研究提供了基本资料。
(2)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从书》,为公开集中刊布历史文献的大型丛书。目前属于解放战争时期的,出版尚不多(笔者仅见《渡江战役》等)。相信该丛书一旦出齐后,必将大大推动解放战争史的研究。
(3)军科军事百科编辑部牵头编撰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和《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出版社及出版时间祥见上文,此处略),以简明扼要的条目形式,反映了解放战争时期军史、战史的概况,可为研究者提供研究线索。
(4)《当代中国丛书》(原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后专门成立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该丛书)中《当代中国军队的军事工作》、《当代中国军队的政治工作》等几本书,以及南方相关各省卷,反映了解放战争末期军、战史的有关情况。这套丛书投入巨大,资料比较难确,史学价值较高,;
(5)其他如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多卷本《解放军将领传》,《当代中国丛书》只十大元帅中儿位的传记,海燕出版社的(十大将传记丛书》等解放军将帅的传记.以及人量解放军将领的回忆录等,均包含着丰富的解放战争时期军战史资料。
总之,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以来,大陆军事史的研究成果气建国后头30年相比,质和量都产生飞跃。
(二)台湾研究概况
台湾方面对解放战争时期军、战史的研究成果.比大陆少得多。台湾官方将大陆所称的“解放战争时期”统称为“戡乱时期”,内部再分为绥靖时期(1945.8—1947.6)、戡乱前期(1947.7—19486)戡乱后期(19486以后)。
台湾军史资料没有公开出版过。“国防部”史政编译局存有内部汇集的各军沿革、战斗序列、主官名录(至团一级)等资料,至今尚未公开。
战史方面,有1961年的《戡乱简史》(一卷),1981年的《戡乱战文》(14册),1989年的《国民革命军战役史(第五部)——戡乱》(9卷本)(这子本书的简介,详见下文),前二者由“国防部”史政局编撰,第三者由三军大学撰写。“国防部”交政局审咨修订印行。以上三书均由“国防部”史政局内部编印,末公开出版发行;由王多年、蒋纬国等主编,黎明文化事业有限公司正式出版、公开发行的《国民革命战史》.只出了前四部——建国、北伐、剿队、抗日,第五部《戡乱》尚未出版。大约台湾军方自认为戡乱时期的战史,在史料、史实以及理论分析上尚未达到公开出版的水平吧。
除此之外,“国防部”史政局还内部编印了《中华民国战役大祟纪要——勘乱战役》。由末汇森等主编的大型工具书《中华民国史事纪要(初稿)》1945至1950年的各卷个,汇集了不少军事史资料,由中央文物供应社十80至90年代陆续发行,可算正式出版物。
如果说在公开出版军、战史著作方面,台湾远远落后于大陆;那么在公开出版军事将领的《传记》、《年讲》、《访问纪录》、《访谈录》等方面,台湾则不逊于大陆;尤其《年讲》,出版之多、编撰之严谨、部头之大,恐怕超过大陆。例如《孙连仲先生年谱长编》便多达6大册,3600页(国史馆,1993年出版)。这些传记资料,内容大多涉及解放战争时期,提供了许多这一时期宏观或微观的军战史资料。例如大陆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白崇僖回忆录》,便是从台湾出版的《白崇僖先生访问纪录>(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1985年出版)厚厚两大册中选编而成的:在这方面,台北《传记文学》杂志社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功不可没。不少军事将领或家属后裔私家出钱、白行刊印回亿录.也成为时尚。
另外,《传记文学》、《近代小国》等杂志,发表了不少涉及解放战争时期军、战史方面的研究文章和回忆文孽,有些构成后来单行本传记、回忆类书籍的蓝本;
(二)海外研究概况
海外对中国解放战争时期的研究,相对于抗战及近代以来其他时期,成果要少许多。既便有,也多是从政治史、外文史、甚至文化交、思想史、经济史等角度来研究,真正的书事史,尤其是军战史研究成果,几乎难以见到:
日本森下修一的《国共内战史》(东京三州书店,1970年(昭和45年)出版)也许是唯一的例外。这本书分为前后两篇,“前篇”描述了从1946年7月至1950年6月解放战争全过程的概况,包括战争发展趋势的演变、国共双方的损失、历次重要战役等,并在“后编”里重点分析了有决定性意义的五大战役:东北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长江战役及西北、西南战役。这本书所用资料大多来自大陆,分期的下限也与大陆大致相同、但在分析上提供/与大陆不同的视角。可惜依其写作手法及理论深度来评判,似不能算是一本上乘的军事史专著,更象—木军事变方面的普及读物;史料上的缺憾也是明显的。
海峡两岸军方都有严格的保密制度与保密习惯,这一点使得外国人极难涉猎中国军事史之研究。故上述海外中国解放战争军事史研究之凋零,毫不奇怪。
以下对研究状况的评价与思考,主要针对大陆而言觉在军战史研究中.存在以下几个带共性的基本问题。
1、解放战争时期军事史的研究成果,从量和质两方面看,均极不平衡。
目前大陆军事史研究成果,以关于二野的最多,而关于四野的最少。
第二野战军的军战史,除官修正史在四大野战军中出版最早(1990年2月)之外,其他著作也很丰富。有对某战役战斗进行研究的专书或专门资料集,还有大量的回忆录文集。如云南人民出版社的多卷本《刘邓大军征战记》(笔者见到6集),河南人民出版社的多卷本《刘邓大军南征记》(笔者见到3集),以及多卷本的《二十八年间》等诸多书籍,洋洋大观,不胜枚举。
而第四野战军,正史是最晚出版的;正史之外的著作,笔者仅见到属于资料类的两本:《东北解放战争大事记》和《阵中日记》(均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出版);属于回忆录文集的两本:《东北解放战争纪事》《四野南征纪实》(解放军出版计出版)—80年代军队内部重修的各军《军战史》,原四野所属部队成书也是最少的。
其实在4年解放战争中,四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作战时间最长、作战地域最广、兵员最多、武器装备最好、战斗力最强的一支队伍,四野所创建的东北根据地是解放战争中全国唯一一块稳固的根据地,东北地区是全同解放最早的一个战略区;因此从战略角度看,四野是对解放战争的胜利贡献最大的一支野战军(从战役角度看,作战次数最多、歼敌人数最多的,当数地处华东的第三野战军)。四野所属部队大多具有悠久的历史,有的还有来自井岗山的红军连、甚至红军团的“骨血”。总之,在研究解放战争军事史时,没有任何理由轻视四野这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目前这种研究成果数量上的极度不平衡,自然会造成其研究深度、广度等研究质量上的差异。笔者认为,对1945—1950年军事史的研究,不应受到后来某些领导人沉浮、起落的影响,而应从历史的真实出发,根据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如文研究,既不拔高,也不贬低。
2、对解放战争军事史的研究,目前尚未达到科学研究的水准。
解放战争军事史的研究,对于台湾来说,是个极大的难题,尤其是蒋介石在世时。而对于大陆来说,作为胜利者,本来具有极大的优势,50年代军内起步研究时,搜集原始资料,如实分析研讨,思路和方法郁是很好的。但从1958年批军内“教条主义”开始.中经“庐山会议”,再到“文化大革命”,军队人事更替,将帅大起大落.以及后来个人迷信盛行,种种政治因素极大地干扰了对军事史的客观研究。研究禁区众多,为尊者讳的现象十分普遍,其影响至今恐不能说已经完全消除了。加上海峡两岸阴绝,政治上存在敌视,使得交战双方的史料、两岸研究的成果,至今未能交流、融汇。致使史料上的缺失、失真比比皆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并不牢靠。
50年过去了,对解放战争时期军事史的研究.还在讲什么“宜粗不宜细”,还不能如实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深层次地分析研讨,对史学界来说实在是一个极大的遗憾。随着台湾军方走向开放,向学者提供军战文档案史料,军、地合作研究的趋势十分明显,大陆军方和档案部门如不改进工作,开放档案,丰富研究方法,加强军地合作与对外交流,升阔视野,拓展研究空间,大陆对解放战争军事史的研究优势,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丧失,研究成果也难以与国际军事史学界接轨。笔者作为一名非军人的军事史业余研究者,对这种前景感到十分扣忧。
下面对几个具体问题谈点个人的个成熟想法。
1.解放战争时期有无战略相持阶段?
抗战胜利后国共军事力量的对比,与全同抗战之初日中军事力量的对比有相似之处,都是敌强我弱。按照军事学原理,应当经过一个战略相持阶段,通过被消此长,来达成致我力量对比的转化,解放军才有可能从劣势转化为优势,发动战略进攻,直全最后取得胜利。
8年抗战中相持阶段长达6年多,而在4年解放战争中,则根本没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相持阶段,这是合理的吗?笔者认为:1947年6月底以刘邓大军渡黄河发动鲁西南战役为开始标志的“战略进攻”阶段,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进攻”,而只是防御的一种手段。应当恢复当年的说法,称为“战略反攻”。而从1947年2月至12月这10个月的战争,则具有与1946年下半年和1948年不同的态势,并呈现出带有规律性的特征,似可视为解放战争中的“战略相持”阶段。
在2月至6月的前4个月里,国民党由“全面进攻”被迫转为“重点进攻”,正是由它兵力优势下降,兵力不敷使用所致;解放军则在国民党非重点进攻区内发动了带有局部反攻性质的军事行动,这是国共兵力彼消此长的典型表现。而从1947年6月底开始,解放军以约占正规军一半的兵力向国民党后方大举反攻,使战场呈现进攻与防御相互交织的态势,更是战略相持阶段的典型特征(例如抗战中,1939年冬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发动了“冬季攻势”,显然属于防御范畴内的“进攻”,史学界从无人因此认为中国抗战已结束了战略相持、进入了战略进攻阶段。毛泽东在1947年7月曾明确指出:“我第二年作战应争取歼敌—百个正规旅及大量杂部,使敌由数量上的优势变为劣势,我则变为优势。”这是战略相持阶段所应当完成的任务。当时,中共领导人的思想和文件中,都没有用过“进攻”,而是使用“反攻”字眼.到1947年底后才改口。这也说明1947年下半年与1948年的情况有质的区别。为了进。步说明1947年F半年是“反攻”,而不是进攻,下面将专门论证。
2.如何评价战略进攻初期二文大军外线作战的意义与地位?
按照传统说法,刘邓、陈栗、陈谢三支大军外线出击,是战略进攻阶段开始的标志。然而当时外线作战的日的,究竞是为了调动敌人、分散敌方兵力、粉碎同民党对山东和陕北重点进攻的战略策略手段,还是因为已经完成了敌我力量的转化,具备了向同民党发动战略进攻的实力呢?细续1947年毛泽东结三支大军的诸多电报,似乎很难得到与后者相符的结论。
1947年5月9日,毛泽东致电刘邓并告陈粟时说:“要求全党全军首先要面向蒋管区*把战争引向更远的敌后。“敌后”这个用词。说明毛泽东仍现内线为前方和主战场:8月11日,毛泽东更明确说明反攻的性质:“总的意图是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使我内线获得喘息机会,以利持久。”9月l 日,毛泽东在“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中又说明:外线作战的目的是“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彻底破坏国民党将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进一步破坏和消耗解放区的人力物力、使我不能持久的反革命战略方针。“
关于三支大军的具体任务。刘邓大军挺进中原最初目的仅是为了接应解放军中原部队。1947年1月18日,毛泽东要求刘邓大军提前于5月间出发时说明:“我五师在陕南、豫西、鄂两非常困难,如你们出动过迟即有失败之危险。”对陈谢大军.毛泽东729日说:“现陕北情况总为困难(已面告陈赓废),如陈谢及刘邓不能在两个月内以自己有效行动凋动胡军一部,协助陕北打开局面,致陕北不能支持,则两个月后胡军主力可能东调,你们困难亦将增加。”7月23日,指示刘邓:“不订陇海、不打新黄河以东,亦不打平汉路,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行程,直出大别山,占领大别山为中心的数十县,……建立根据地,吸引敌人向我进攻打运动战。”当时还考虑派陈粟军中叶飞、陶勇二个纵队波长江南下,“创立闽浙赣根据地”(此决定后未实施).显然更不是因为解放军已有了进攻江南的实力,而只是一种牵制、调动敌人,分散其兵力,以减少中原战场压力的策略。
显然,以三支大军外线出击为代表的“反攻”,是为了配合内线作战,属于战略防御性质的,故不宜将其划入战略进攻阶段。外线作战半年以后,因敌我力造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1948年初才真正进人战略进攻阶段。
3.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否实现了上策?
毛泽东在指派三文大军外线出击时便曾告诫:“不要希望短期内就能在大别山、豫西、皖西等地建立巩固根据地,这是不可能的。”
孤军深人、行程最远的刘邓大军,困难最多,千里长驱的结果有三种可能性:一是胜利到达大别山,并建立根据地,站稳脚跟,此为上策;二是到达大别山,已成强弯之未、无力开辟与巩固根据地,只得分散游击,或退出大别山.此为中策;下策是在挺进的途中便被国民党“吃”掉,现在大家都认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实现了上策。笔者却认为此说恐有拔高之嫌、应当说是实现了中策,至多是上中策:因为刘邓大军到达大别山时,确实巳成强管之未,重武器基本损失,减员非常严重,在国民党对大别山反复重兵围剿下,只能疲于应付,初到之时占领的城镇基本丧失,最后于l2月被迫分兵。刘伯承率中原局及3个纵队转出大别山,移往豫西,创建桐柏山等新根据地,邓小平率3个纵队坚持大别山。1948年2月,邓小平也率前方指挥所转出人别山,到豫西与刘伯承会合;大别山主力3个纵队以分散游击的方式随之撤出,约于3月先后到达淮北;大别山转战半年,刘邓大军减员过半。团重武器损失而造成的攻坚能力下降,则直到解放战争结束都未能完全恢复。
如果完全不考虑政治等其它因素,纯粹从军事学的角度,我们能否对刘邓大军挺进人别山的得失,乃至整个战略反攻部署的得失,作一番心平气和、实事求是的重新考量呢?
4.关于东北问题
如前所述,东北是解放战争中最值得重视的地区之一,而军事史学界的研究又最不无分。对东北解放战争中最为曲折的头10个月(1945.8—1946.6),尚有一些重要问题仍末得到深入研究。例如1945年8月中共对东北问题在认识上的缺失(原定方针是“经略中原,向南发展”),进军东北后林彪与东北局领导人[应是彭真]、延安与东北、延安领导人之间在认识上的差异及影响,林彪及其他东北将领(如黄克诚等)对中共认识东北问题的贡献与评价,1946年春夏之交东北中共大撤退的评价等等。由于涉及到—些人和事,研究者往往只好浅尝饥止。
对于分歧个人、似乎早有定论的辽沈战役,其实也有不少值得研究的问题。笔者以为:首先,林彪“先北后南”的作战方案,从军事学角度看,是无可挑剔的;他与毛洋东方案的差别,是军事家与政治家、军事战略与政治战略、战区视角与全国视角上的差异;都能要求一名战区领导人必须具备全国性的、甚至是极其冒险的“战略眼光”:其次,国民党从华北抽调11个师,组成候镜如的”东进兵团”,与廖耀湘的包含约12个师的“西进兵团”共向夹击,解锦州之围(这一布署从军事学角度看,不仅不错,还挺高明,蒋介石与毛泽东同样看重锦州).确实使东北野战军先打锦州成为极为冒险的一着“险棋”。说老实话,如果不是国民党内部不和,各部心怀差异意,有的图谋保存实力;如果东北剿总总司令卫正焊不是早年即与中共来往(甚至要求加入中共),对蒋介石极度不满,采取“不配合”的态度败付蒋介石,甚至拉拢廖耀湘拆蒋介石的台,辽沈战役的结局究竞如何.真还很难得说。国民党军队上下失和,使统帅意图难以贯彻,成就了毛泽东极其冒险的一步“高棋”;而林、罗等指挥东野将士用命,付出巨大代价,实现了中央军委的战略意图,则功不可没。如果国民党与当时的共产党—样,上下—心,官兵一致,令行禁止,东北军事战略和布署的得失,东北战役的结局恐怕要另作评判。因此,与其说国民党在东北是败于军事,不如说它是败于党风上的腐败和政治上的失败。
5.其他问题
(1)淮海战役。
粟裕所发挥的作用*“总前委”的作用,中野和华野在该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似还未得到完全符合实际的评价。
(2)解放战争的战略追击价段。
首先,是否存在这个独立的战略阶段?在军战史著作中都是独立出来的,而在近现代史、通史类著作中则鲜见此——用词。例如,多种版本的《中国革命史》教材中、对解放战争向来只提战略防御、战略进攻(或反攻)和战略决战三个阶段(在教育部全国统一的《中国革命史》教学大纲和统考的硕士生考试复习大纲中均是如此),从不出现“战略追击”的字眼。
其次,如果存在,则这个阶段具有什么特点?它与前两个阶段是何关系(是否与“决战”、“反攻”共同构成“战略进攻”的大阶段)?
再次,在这个阶段中.从中央到各战略区,各级领导人有否轻敌情绪与决策上的失误?为何四野青树坪战斗和三野金门战斗这种解放军几乎全军覆没的败仗,会发生在这个阶段之中?笔者认为:四野统帅林彪在镀汀以后的南征战略有——个从谨慎(湘边战役动作太慢),到冒进(青树坪战斗吃了亏),再到谨慎(全线待,不敢大迂回),最后正确(衡宝战役中的黄土铺战斗消灭桂系主力4个师,成功指挥广东战役、广西战役并配合西南战役)的曲线过。而三野军事领导人栗裕则有一个从正确疾进(渡江之役急迫猛赶,表现了极高的分析水平和统帅眼光),到过于轻敌(金门大意失荆州),再到清醒谨慎(海岛作战指挥权上收)的小曲线过程。
还有,当时中央统师部与各战区领导人之间、各战区领导人间以及内部,有哪些不同见解、方案、思想,其高下得失、产生影的恰当评价等等问题,许多尚无人间津。导致我们为军事史著总是统帅英明,上下一致,将土用命.凯歌高族的老一套,说服力吸引力不强.也不实事求是。
以上看法,因篇幅所限,无法详述。有些问题比较重大(如分期等),尚需细加论证。纯属个人的一孔之见,本身也不一定恰当,尚祈军事史专家与爱好者指教。
(作者洪小夏,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南京 210093)
转贴者注:其后为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洪小夏,女,1954年8月出生,籍贯湖南,出生地武汉市,教授。政治学硕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政法系中共党史专业),历史学博士(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专业)。曾任中国现代史学会理事、中国现代文化学会陈独秀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近现代史料学学会理事、湖北省中共党史学会理事、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会员等。主要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中华民国史、中国现代化研究,具体研究中国现当代军事史、中外关系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当代台湾史、国共两党和海峡两岸关系史、以及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政治现代化等。承担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现代化、中外关系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课程教学,主持省级社科科研课题5项,参加教育部社科课题3项、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1项,出版《血祭金门》、《中国抗日战争大词典》、《中国国民党名人录》《中国文化导论》等专著、教材、工具书、论文集共8本,在《近代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党史研究和教学》等刊物发表论文共50余篇。
先后藏起来慢慢看: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