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乎悲壮的拼搏:歼-10超过1.5万次的风洞之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5:56:39
近乎悲壮的拼搏:歼-10超过1.5万次的风洞之旅
●刘军 曾强 于杰

2007年06月07日08:29  来源:《中国国防报·军事特刊》

歼10飞天前,在风洞里累计吹风超过1.5万次

  今年2月,从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传来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歼10战机因先进的性能和多项自主创新技术,一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航空工业的最大突破。

  
喜讯打破了风洞群的平静。


  在群山环抱的风洞群里,一大批科研官兵正在顶着料峭的春寒进行又一场攻关。他们欢呼雀跃,尽情抒发着心中的激动。嘈杂的人群中,有人悄悄抹去了眼角的泪花。

  是啊,这是一次多么漫长的等待、一场多么艰辛的跋涉啊!20年,对于他们中间的多数人而言,早已是青丝变华发,就连那个时候初出茅庐的小伙子现在都已经成长为知名专家。

  的确,歼10汇聚了他们太多的牵挂,包涵了他们太多的付出和奉献。在风洞里,他们挥洒汗水和智慧,都只为了同一个心愿——让歼10早日上天。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空气动力研究基地完成歼10飞机气动试验100多项,累计吹风超过1.5万次,解决了事关飞机总体布局、起降性能、操纵性、机动性、安全性等诸多技术难题,为飞机研制提供了大量科学准确的气动试验数据,为战鹰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任何先进的飞机都可以在中国自己的风洞里拿到“准生证”


  飞机在高速飞行过程中,受到四周强烈的气流影响。只有掌握了气流作用规律,才能科学谋划飞机总体布局设计,从根本上确保飞行安全。

  风洞是开展空气动力学试验研究的基础设施。任何一种飞行器上天之前,都要在风洞中经受一番“历练”。这是现代飞机、导弹、火箭等武器研制、定型的必由之路。

  在航空、航天科学技术的研究领域,风洞试验作为空气动力学的主要研究手段,其水平高低与一个国家的尖端科技、尤其是国防军事实力的强弱紧密相连。

  新中国从零开始发展航空航天事业时,风洞成为制约技术发展的瓶颈。当发达国家拥有了高性能的飞机时,中国自己研制的飞机只有花大把外汇,拿到别国的风洞去做试验,还要看别人的脸色行事。而今天,伴随着歼10战机从风洞群里一飞冲天,中国人可以自豪地向世界宣告,任何先进的飞机都可以在中国自己的风洞里拿到“准生证”。近乎悲壮的拼搏:歼-10超过1.5万次的风洞之旅
●刘军 曾强 于杰

2007年06月07日08:29  来源:《中国国防报·军事特刊》

歼10飞天前,在风洞里累计吹风超过1.5万次

  今年2月,从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传来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歼10战机因先进的性能和多项自主创新技术,一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航空工业的最大突破。

  
喜讯打破了风洞群的平静。


  在群山环抱的风洞群里,一大批科研官兵正在顶着料峭的春寒进行又一场攻关。他们欢呼雀跃,尽情抒发着心中的激动。嘈杂的人群中,有人悄悄抹去了眼角的泪花。

  是啊,这是一次多么漫长的等待、一场多么艰辛的跋涉啊!20年,对于他们中间的多数人而言,早已是青丝变华发,就连那个时候初出茅庐的小伙子现在都已经成长为知名专家。

  的确,歼10汇聚了他们太多的牵挂,包涵了他们太多的付出和奉献。在风洞里,他们挥洒汗水和智慧,都只为了同一个心愿——让歼10早日上天。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空气动力研究基地完成歼10飞机气动试验100多项,累计吹风超过1.5万次,解决了事关飞机总体布局、起降性能、操纵性、机动性、安全性等诸多技术难题,为飞机研制提供了大量科学准确的气动试验数据,为战鹰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任何先进的飞机都可以在中国自己的风洞里拿到“准生证”


  飞机在高速飞行过程中,受到四周强烈的气流影响。只有掌握了气流作用规律,才能科学谋划飞机总体布局设计,从根本上确保飞行安全。

  风洞是开展空气动力学试验研究的基础设施。任何一种飞行器上天之前,都要在风洞中经受一番“历练”。这是现代飞机、导弹、火箭等武器研制、定型的必由之路。

  在航空、航天科学技术的研究领域,风洞试验作为空气动力学的主要研究手段,其水平高低与一个国家的尖端科技、尤其是国防军事实力的强弱紧密相连。

  新中国从零开始发展航空航天事业时,风洞成为制约技术发展的瓶颈。当发达国家拥有了高性能的飞机时,中国自己研制的飞机只有花大把外汇,拿到别国的风洞去做试验,还要看别人的脸色行事。而今天,伴随着歼10战机从风洞群里一飞冲天,中国人可以自豪地向世界宣告,任何先进的飞机都可以在中国自己的风洞里拿到“准生证”。
攻克捕获轨迹技术整整用了10年


  20年来,几代风洞人怀着对国防科研事业的赤诚热爱,前赴后继,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歼10飞机的气动力试验研究任务。

  研制伊始,在我国最大的跨超声速风洞内,王发祥就围绕歼10飞机研制着手开展了高速飞行状态下的投弹分离试验,建立了一整套成熟的捕获轨迹试验技术。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王发祥带领课题组攻克这一重大技术难题,整整用了10年时间。

  这是一场近乎悲壮的拼搏。

  其间,他们屡遭挫折,有技术的,也有非技术的因素。终于,在合力攻关8年之后,研究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但他们心里清楚,这是最艰难最关键的时刻,每向前走一小步都越来越艰难,前进的道路随时面临被堵死的危险。

  那是一段挑战极限的时间。

  课题组的每一个人都差那么一点点就倒下去了。一名课题组成员痔疮犯了,大把大把地吃消炎药也不管用,疼得腰都直不起来。没办法,大男人只好学女人,在内裤里塞一叠卫生纸去上班,直到上厕所被人发现当作笑话传出来,其他人才知道。

  这种精神感动了协作单位的科研人员。他们和课题组一道,拼了。一名50多岁的女同志在风洞里安装试验设备时,脚上一下扎进了一根七八十厘米长的铁钉,可说什么也不休息,让王发祥从门诊部借辆轮椅,每天被推着到风洞现场。一位姓黄的老工程师心脏不好,在风洞里蹲一天,一出来就坐在风洞口半天不敢动……

  挺住就是胜利。10年的拼搏换来的是一场巨大的成功。他们建立的捕获轨迹试验技术彻底打破了外国的技术封锁,大大提高了飞机作战能力。
原文配图: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三代歼-10战斗机双座型
原文配图: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三代歼-10战斗机
原文配图: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三代歼-10战斗机
一名50多岁的女同志在风洞里安装试验设备时,脚上一下扎进了一根七八十厘米长的铁钉,

:o :o :L ;funk
原文配图: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三代歼-10战斗机双座型起飞
原文配图: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三代歼-10战斗机
原文配图: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三代歼-10战斗机
感动·················
震憾!感动!
培养了一个坚强的超级团队,估计4代也不慢,就是发动机~~:Q :Q
这个才是真正的:吹,使劲的吹!
:D :D :D :D :victory: :victory:
原帖由 二锅头爱好者 于 2007-6-7 10:24 发表
这个才是真正的:吹,使劲的吹!

还是这个贴切~~:D :D
97年就在NWPU里面见过了,不过那是放在风洞的一个木头模型而已.
挺起不屈的脊梁!!!!!!!
涨工资,涨工资,涨工资,涨工资哦.:victory: :victory:
所以可以想见印度的LCA到欧洲吹风要花多少钱。
还是这个贴切~~
其实做什么都是开头难。有点成就的人谁没吃过苦?总觉得这些苦难故事宣扬得有点多,不管是面对领导还是公众,拿成绩出来看才是王道,其实没人管你苦不苦,东西拿出来了大家日子都好过,拿不出来大家脸色都不好看。摆历史亮伤疤没什么意思。
说老实话,光看1楼的文章,真没觉得有多悲壮~
对他们应该更好的待遇,年薪至少百万
我们的CFD水平还是落后啊.......
原帖由 zhengzhichu0 于 2007-6-7 12:08 发表
对他们应该更好的待遇,年薪至少百万

涨工资,涨工资,涨工资,涨工资哦.
有风洞不吹怎么可以,就不浪费啊
原帖由 pp6086 于 2007-6-7 09:54 发表
一名50多岁的女同志在风洞里安装试验设备时,脚上一下扎进了一根七八十厘米长的铁钉,

:o :o :L ;funk

没有那个十吧,;funk
总之有成果了大家才认的,要不然才是无奈
CFD用来精确定量,目前还是不太行的,要风洞吹了才算数
中国的科研人员是工资不高、吃苦不少
向这些真正的国家脊梁、民族英雄、真心英雄们致以最崇高、最真切的敬意!:b
原帖由 妄生 于 2007-6-7 13:54 发表

没有那个十吧,;funk

有的,那叫管理不严,清洁没做好.
原帖由 ddeell72 于 2007-6-7 10:04 发表
想这些真正的国家脊梁、民族英雄、真心英雄们致以最崇高、最真切的敬意!!!!!!!!!!



这些人才应该得到实实在在的高待遇、高尊敬!!!!!!!!! 月薪7000元起步!住房150平米起步!

:') :') :') 兄弟咋不到总装当领导哦
好JJ都是吹出来的。。。。。。。。
好像人家美国人不吃苦一样

前人多吃苦后人才能乘凉啊
想出好东西真是离不开这些英雄啊,致敬!!!: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想起cp大大的巡航者写X15的文章.真的是又艰苦又寂寞啊.航空工业不是那么容易出成绩的,和做轻工业,是大不一样的.真是佩服你们啊
我怎么觉得是在吹牛呢,十年时间大约是3600多天,1.5万次相当于每天吹4次多。他们那里还有时间思考,分析得到的数据,难道光吹风就能研制飞机吗?
也不会,大吹小吹都有,反复吹的也有
:L 怀疑是吹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