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机关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05:13:28
鸦片战争时期,不忘“骑射乃满洲根本”的八旗兵在八国联军新式的“连环机枪”前被打得尸积如山,中国军队在洋枪洋炮面前显得不堪一击。其实,早在康熙时期,著名的兵器发明家、火器专家戴梓在连发火器的研制方面就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由他发明的“连火铳”在当时远远领先于西方国家的火器,并且一度被后人称为清代“机关枪”。可是,这个了不起的发明却没有被康熙采纳。而专家认为,当时的连发火器正是现代机关枪的前身。

  戴梓发明的“连火铳”比欧洲人发明的机关枪早200多年,但并未被康熙采纳

  戴梓从军后,充分利用自己在机械和兵器方面的杰出才能和精巧技艺,创造和仿制了一系列先进的机械工具和兵器,解决了不少实践中的难题。他曾将自己发明的“连珠铳”献给康亲王,“连珠铳”又称“连珠火铳”,它的形状很像琵琶,能够连续射击28发子弹。这种武器的设计十分巧妙,不仅解决了旧式火铳用火绳点火,容易遭受风雨潮湿影响的难题,同时也吸收了西方洋火器能够连续射击的优点,使用方便,能够提高战斗力,比欧洲人发明使用机关枪早200多年,威力和优越性超过当时世界强国的同类火器。可惜,这个发明在当时并没有引起统治者的足够重视,只能“器藏于家”,至乾隆朝后便逐渐失传,给中国人留下了极大的遗憾。

  人们知道“连火铳”存在的主要依据是《清史稿》,其中写道“梓以布衣从军,献连珠火铳法”。但是《清史稿》里面关于戴梓发明“连火铳”的描述,几乎全部来源于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有人认为戴梓并没有将“连火铳”献与军营,跟《阅微草堂笔记》中的记载有很大关联。董建中说,据《阅微草堂笔记》介绍,戴梓本来打算将自己发明的“连火铳”献给军营,但是有一天晚上睡觉的时候,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中人斥责他说,上天有好生之德,你如果将此器献上使其“流布人间”,你的子孙后代将没有活人了。醒后戴梓感到很害怕,因此没有将“连火铳”献与军营。清代军队到底有没有使用过“连火铳”,由于没有这方面明确的史料记载,也就无从查证。
中国古代研制的连发火器原理与现代机关枪类似,是现代机关枪的前身
  同济大学机械系研究员陆敬严先生是专门从事中国古代战争器械研究的专家,他认为,尽管古代研制的连发火器在原理上与现代的机关枪类似,但有报道将戴梓发明的“连火铳”称为“世界上第一种机关枪”是不正确的,只能说它是现代机关枪的前身。“连火铳”的构造和射击原理是,先把火药和子弹装进铳枪脊背的琵琶舱里,用机轮控制。机轮有两个,当扳动第一个机轮时,火药和子弹随之落于机膛中,第二个机轮随着开始扣动,撞击火石发火,引燃火药,把子弹送出枪膛。如此循环,连续射击28发子弹后,然后重装。
  陆敬严说,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器做武器的国家。北宋时代,中国人就将火器列为正式装备。火器出现不久,人们就谋求提高火器的射速,以增大杀伤效力,于是中国人又发明了具有速射和连发功能的枪械。明神宗万历年间,有位武器革新家叫做赵士桢,他毕生研究军事技术,是最早系统研究西方先进知识的有识之士。他曾参照西方的连发火器制成有5枝枪管的“迅雷铳”,可以轮流发射5颗子弹,随后又在“迅雷铳”的基础上改进研制成了“连铳”,轮流发射的子弹比“迅雷铳”更多了。明代初期火器的研制曾领先过一段时间,但中期以后就全面落后了。
  思想禁锢阻碍了中国军事火器的发展到鸦片战争时期,英军已经步入初步发展火器的时代。由于深受“骑射乃满洲根本”的思想禁锢,清军虽然处于冷热兵器混用的时代,但是仍然以刀、矛、弓、箭这类冷兵器为主。“清军使用的火器,其实也不是中国发明研制的,而是仿造明朝引进的‘佛郎机’、‘鸟铳’、‘红夷炮’等西方火器样式制作的,并且只限八旗兵掌握,严禁汉人掌握。与英军的火炮相比,清军自制的老式‘洋枪洋炮’在制造工艺和质量上存在很大的差距。”陆敬严说。
  据《清代人物传稿》中介绍,戴梓,浙江钱塘人。曾侨居扬州,晚年在辽东自号耕烟老人,生于清顺治六年,卒于雍正四年。戴梓博学多能,通晓天文、历法、河渠、诗画、史籍等,是著名的机械、兵器制造家。他出生在官吏之家,自幼聪颖不凡。在父亲的影响下,少年时的戴梓喜欢上了机械制造,曾自己制造出多种火器,其中的一种能击中百步以外的目标。公元1674年(清康熙十三年),耿精忠自福建起兵进犯浙江,响应吴三桂叛乱。康熙皇帝派遣康亲王杰书为奉命大将军,率清军赴闽浙征讨耿精忠。戴梓欣然弃笔从戎,随军出征。由于戴梓对军事形势条分缕析,因此与康亲王深为契合,很受尊敬。戴梓不仅在研制火器方面做出很大的贡献,而且在艺术上也有很高的造诣。戴梓晚年仍然保持着耿直的性格,他的诗大多基调悲愤,以纪实、感怀为主,曾著《耕烟草堂诗钞》。戴梓还总结前人的治水经验,写了一本《治河十策》的著作。“磨剑半生虚售世,著书千载枉惊人。”这就是后人对戴梓一生成就的评价。
  三藩之乱平定后,戴梓随康亲王大军凯旋而归,并受到康熙皇帝的召见。康熙十分赏识戴梓的才华,任命他为翰林院侍讲。康熙二十五年,荷兰政府派遣使者来到中国,并进贡“蟠肠鸟枪”,戴梓奉命仿造了10枝枪,康熙将仿造的枪回赠给了荷兰使者。不久,他又奉命仿造“佛郎器”(西班牙、葡萄牙所造的炮),只花了5天就完成了。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曾向康熙炫耀他们国家发明的“冲天炮”(又称“子母炮”),并夸口说,“冲天炮”只有比利时人能造,结果花费一年的时间都没有造出来,而戴梓只用了8天时间就造成了。“冲天炮”造好后,康熙率众臣亲临现场观看试射,“冲天炮”的火力威猛,弹无虚发,康熙非常高兴,并且大加赞赏,立刻为此炮赐名为“威远大将军”,并下令把制造者的姓名镌刻在炮身上以示纪念。“冲天炮”在日后平定噶尔丹叛乱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由于戴梓的为人刚正不阿,敢言人过,在朝中也得罪不少人,成功试制“冲天炮”时,又无意中得罪了南怀仁,南怀仁嫉恨在心,伺机报复,于是勾结张献忠养子之子陈宏勋在康熙面前诬陷戴梓“私通东洋”,结果康熙轻信谗言,将戴梓流放到了盛京(今沈阳)。到沈阳之后,戴梓被迫靠卖字画度日,艰难地生活了30多年,“常冬夜拥败絮卧冷炕,凌晨蹋冰入山拾榛子以疗饥”。尽管他多才多艺,后半生仍然穷困潦倒,在78岁那年,终于因贫病交加辞世。鸦片战争时期,不忘“骑射乃满洲根本”的八旗兵在八国联军新式的“连环机枪”前被打得尸积如山,中国军队在洋枪洋炮面前显得不堪一击。其实,早在康熙时期,著名的兵器发明家、火器专家戴梓在连发火器的研制方面就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由他发明的“连火铳”在当时远远领先于西方国家的火器,并且一度被后人称为清代“机关枪”。可是,这个了不起的发明却没有被康熙采纳。而专家认为,当时的连发火器正是现代机关枪的前身。

  戴梓发明的“连火铳”比欧洲人发明的机关枪早200多年,但并未被康熙采纳

  戴梓从军后,充分利用自己在机械和兵器方面的杰出才能和精巧技艺,创造和仿制了一系列先进的机械工具和兵器,解决了不少实践中的难题。他曾将自己发明的“连珠铳”献给康亲王,“连珠铳”又称“连珠火铳”,它的形状很像琵琶,能够连续射击28发子弹。这种武器的设计十分巧妙,不仅解决了旧式火铳用火绳点火,容易遭受风雨潮湿影响的难题,同时也吸收了西方洋火器能够连续射击的优点,使用方便,能够提高战斗力,比欧洲人发明使用机关枪早200多年,威力和优越性超过当时世界强国的同类火器。可惜,这个发明在当时并没有引起统治者的足够重视,只能“器藏于家”,至乾隆朝后便逐渐失传,给中国人留下了极大的遗憾。

  人们知道“连火铳”存在的主要依据是《清史稿》,其中写道“梓以布衣从军,献连珠火铳法”。但是《清史稿》里面关于戴梓发明“连火铳”的描述,几乎全部来源于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有人认为戴梓并没有将“连火铳”献与军营,跟《阅微草堂笔记》中的记载有很大关联。董建中说,据《阅微草堂笔记》介绍,戴梓本来打算将自己发明的“连火铳”献给军营,但是有一天晚上睡觉的时候,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中人斥责他说,上天有好生之德,你如果将此器献上使其“流布人间”,你的子孙后代将没有活人了。醒后戴梓感到很害怕,因此没有将“连火铳”献与军营。清代军队到底有没有使用过“连火铳”,由于没有这方面明确的史料记载,也就无从查证。
中国古代研制的连发火器原理与现代机关枪类似,是现代机关枪的前身
  同济大学机械系研究员陆敬严先生是专门从事中国古代战争器械研究的专家,他认为,尽管古代研制的连发火器在原理上与现代的机关枪类似,但有报道将戴梓发明的“连火铳”称为“世界上第一种机关枪”是不正确的,只能说它是现代机关枪的前身。“连火铳”的构造和射击原理是,先把火药和子弹装进铳枪脊背的琵琶舱里,用机轮控制。机轮有两个,当扳动第一个机轮时,火药和子弹随之落于机膛中,第二个机轮随着开始扣动,撞击火石发火,引燃火药,把子弹送出枪膛。如此循环,连续射击28发子弹后,然后重装。
  陆敬严说,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器做武器的国家。北宋时代,中国人就将火器列为正式装备。火器出现不久,人们就谋求提高火器的射速,以增大杀伤效力,于是中国人又发明了具有速射和连发功能的枪械。明神宗万历年间,有位武器革新家叫做赵士桢,他毕生研究军事技术,是最早系统研究西方先进知识的有识之士。他曾参照西方的连发火器制成有5枝枪管的“迅雷铳”,可以轮流发射5颗子弹,随后又在“迅雷铳”的基础上改进研制成了“连铳”,轮流发射的子弹比“迅雷铳”更多了。明代初期火器的研制曾领先过一段时间,但中期以后就全面落后了。
  思想禁锢阻碍了中国军事火器的发展到鸦片战争时期,英军已经步入初步发展火器的时代。由于深受“骑射乃满洲根本”的思想禁锢,清军虽然处于冷热兵器混用的时代,但是仍然以刀、矛、弓、箭这类冷兵器为主。“清军使用的火器,其实也不是中国发明研制的,而是仿造明朝引进的‘佛郎机’、‘鸟铳’、‘红夷炮’等西方火器样式制作的,并且只限八旗兵掌握,严禁汉人掌握。与英军的火炮相比,清军自制的老式‘洋枪洋炮’在制造工艺和质量上存在很大的差距。”陆敬严说。
  据《清代人物传稿》中介绍,戴梓,浙江钱塘人。曾侨居扬州,晚年在辽东自号耕烟老人,生于清顺治六年,卒于雍正四年。戴梓博学多能,通晓天文、历法、河渠、诗画、史籍等,是著名的机械、兵器制造家。他出生在官吏之家,自幼聪颖不凡。在父亲的影响下,少年时的戴梓喜欢上了机械制造,曾自己制造出多种火器,其中的一种能击中百步以外的目标。公元1674年(清康熙十三年),耿精忠自福建起兵进犯浙江,响应吴三桂叛乱。康熙皇帝派遣康亲王杰书为奉命大将军,率清军赴闽浙征讨耿精忠。戴梓欣然弃笔从戎,随军出征。由于戴梓对军事形势条分缕析,因此与康亲王深为契合,很受尊敬。戴梓不仅在研制火器方面做出很大的贡献,而且在艺术上也有很高的造诣。戴梓晚年仍然保持着耿直的性格,他的诗大多基调悲愤,以纪实、感怀为主,曾著《耕烟草堂诗钞》。戴梓还总结前人的治水经验,写了一本《治河十策》的著作。“磨剑半生虚售世,著书千载枉惊人。”这就是后人对戴梓一生成就的评价。
  三藩之乱平定后,戴梓随康亲王大军凯旋而归,并受到康熙皇帝的召见。康熙十分赏识戴梓的才华,任命他为翰林院侍讲。康熙二十五年,荷兰政府派遣使者来到中国,并进贡“蟠肠鸟枪”,戴梓奉命仿造了10枝枪,康熙将仿造的枪回赠给了荷兰使者。不久,他又奉命仿造“佛郎器”(西班牙、葡萄牙所造的炮),只花了5天就完成了。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曾向康熙炫耀他们国家发明的“冲天炮”(又称“子母炮”),并夸口说,“冲天炮”只有比利时人能造,结果花费一年的时间都没有造出来,而戴梓只用了8天时间就造成了。“冲天炮”造好后,康熙率众臣亲临现场观看试射,“冲天炮”的火力威猛,弹无虚发,康熙非常高兴,并且大加赞赏,立刻为此炮赐名为“威远大将军”,并下令把制造者的姓名镌刻在炮身上以示纪念。“冲天炮”在日后平定噶尔丹叛乱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由于戴梓的为人刚正不阿,敢言人过,在朝中也得罪不少人,成功试制“冲天炮”时,又无意中得罪了南怀仁,南怀仁嫉恨在心,伺机报复,于是勾结张献忠养子之子陈宏勋在康熙面前诬陷戴梓“私通东洋”,结果康熙轻信谗言,将戴梓流放到了盛京(今沈阳)。到沈阳之后,戴梓被迫靠卖字画度日,艰难地生活了30多年,“常冬夜拥败絮卧冷炕,凌晨蹋冰入山拾榛子以疗饥”。尽管他多才多艺,后半生仍然穷困潦倒,在78岁那年,终于因贫病交加辞世。
这是真的吗?那为什么没见过啊
这个连火铳是什么样的啊?
为什么没在一些书上看见过啊?
戴梓是谁啊
要是真是他发明的
那他真是天才啊
世界上最早的机关枪应该是英国人发明的吧
连火铳好象只有书上的记载
没有人见到过实物
是不是有人瞎编的啊
要是真的发明了机关枪怎么能被八国联军打成这样啊
这个连火铳的激发原理和机关枪是一样的吗?
这个戴梓还发明过什么啊
现在大家知道的最早发明机关枪的是英国人
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发明的
兄弟,新兵吧,自己去历史区挖坟吧,这个我和SUNYAN早讨论过了,根本不是什么机关枪,是无知者胡扯的。
原帖由 神兵老祖 于 2007-6-6 17:02 发表
现在大家知道的最早发明机关枪的是英国人
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发明的

  这话也不对,李中堂就在英国看过马克沁机枪演示了...
老妖,那你说它是什么?
去网络上找找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斯潘塞”连珠枪就明白了。
原帖由 八宝山老妖 于 2007-6-6 18:55 发表
去网络上找找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斯潘塞”连珠枪就明白了。


“斯潘塞”连珠枪是一种相当成熟而优秀的武器,与这个“连发火铳”有天壤之别。欧美国家的早期枪械设计师也考虑过后者的设计思路,发现它先天不足,根本不能批量生产和投入实战。
两者有点类似,但确实大不一样。
琵琶铳其实更有点类似超小型化的佛郎机,或者是改良版的明代三眼铳。
这确实不能称为机关枪。它只是能连发罢了,如果能连发就算是机枪的话,那么左轮手枪不也是机枪了吗
这个和机关枪还是差别不小吧
就好像足球和蹴鞠
别YY了,别人还以为你是韩国人呢
连珠铳本质上说是燧发点火,简化了填装程序而已.不应算为近代机枪
]]
也就是说在南北战争开始以后,俺们戚子滴《练兵实纪》就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