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海军的那点儿破事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1:01:47
今天学校计算机系统坏了,没事情做. 所以花了一个下午完了赌王365给的那个网站.
我靠那叫一个累啊, N年没这么认认真真看过英文网站了. 读完了才知道现在的英国海军
就一个字形容"衰".

1: ASTUTE 机敏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无敌. 有点失望, 早期的ASTUTE设计是基于现役
TRAGAPHA 级潜艇设计的, 1990年就准备开工建造, 91年经费缩减下马. ASTUTE是英国海军
的财政灾难, 超支, 设计错误,问题百出. 特别是设计时买的美国CADDS5软件, 不仅没有起到作用
反而把计划给拖延了.造成了惨痛的后果, 船厂的工人发现设计图纸根本没有意义,03年生产还停下来了, 就因为耐压壳和外壳合因设计错误合不上. 分公司造的零件互相对不上!!!! 放在BAE的仓库和船厂里面. (本人也用美国软件CADENCE, TMD一直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有时候
想砸机器!!!而且也出现零件装不上PCB结果用郎头砸的经历) 结果BAE最后到美国(GE)请了12个工程师加入设计团队, 并且通过保密卫星通信系统在美国和英国两地同时设计图纸. 美国提供90%的设计. 可以说BAE彻底失败了, 请人画高质量的图纸, 自己实际上在学习美国人使用CAD的经验. 所以BAE做的主要还是前期设计,总体,结构还有各个部件的计算,模拟,仿真, 但是具体的装配图是美国人搞的. 应该说这是BAE的问题过分自信买CADDS5软件.

但是最TMD严重的问题是设计经验太少了,前卫80年代结束后过了太长时间才设计ASTUTE结果造成MARCONIC公司大量裁员,很多有经验的工程师失业. (按我的经验就是工人不熟练了)当然直接原因是购买CADD05设计软件.

ASTUTE比设计推迟了3年交付,下个月8号ASTUTE下水, 大家可以看看.

2: T45 这东西和法国的地平线基本没关系. 法国人整个一骗子, 自己就造两条(那些说法国海军规模大的人还是仔细想想未来的法国海军吧主力驱逐舰艇就两条了比T45现在的订单还少) 还要搞总体设计, 英国人发现法国人之所以要英国假如就是要让英国假如他们的PAAM计划, 买ASTER导弹. 而且法国人对船的要求和英国人不同, 法国需要的是便宜,简单点,小点的军舰. 英国要的是大型,有更多现代化装备的驱逐舰.
所以最后英国在1999年退出了计划. 自己搞了T45. 英国国防部差点被气死了, 花了那么多时间和金钱, 却什么都没有, 最后还要从新来. 特别是被法国人玩得死去活来的. 所以英国国防部专门成立了一个调查小组, 调查整个地平线计划, 并且写了个非常重要的报告. 并且要求从今以后所有人员在和法国进行合作之前必须读这篇报告. 吸取经验教训. 这个事件对法国/英国国防和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而且严重损害了法国工业界在英国的声誉.

T45最早想利用70%的地平线设计可是后来发现最多30%而且还在下降. 为了保证SAMPSON和电力推进很多先进装备都没有上. 但是按照英国人的想法,T45是防空舰任何和防空无关的东西都没有必要,只要完成了这个目标什么都好办. 而T45正好完成了这个任务. 对于防空. T45是最好的选择.

T45在动力上本来有两个设计一是LM2500(便宜,快,体积小), WR21(大,贵,但是耗油小) . 最后为了体现技术的先进还是用了WR21.

和地平线向比, T45大点,指挥系统更先进, 雷达性能更好, 动力更强,而且有后续BATCH2 加入. 所以改进更多, 未来几年会有更多的改进和加强. 6条T45并不是绝对数字, 实际上有可能超过6条. 所谓降低到4条纯粹是新闻界的传闻, 但是无论如何在技术和数量上T45超过了地平线.
我认为英国做了正确的决定   "任何国际合作必须是建立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基础上, 纯粹在政治上为了合作而合作的计划是错误的"今天学校计算机系统坏了,没事情做. 所以花了一个下午完了赌王365给的那个网站.
我靠那叫一个累啊, N年没这么认认真真看过英文网站了. 读完了才知道现在的英国海军
就一个字形容"衰".

1: ASTUTE 机敏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无敌. 有点失望, 早期的ASTUTE设计是基于现役
TRAGAPHA 级潜艇设计的, 1990年就准备开工建造, 91年经费缩减下马. ASTUTE是英国海军
的财政灾难, 超支, 设计错误,问题百出. 特别是设计时买的美国CADDS5软件, 不仅没有起到作用
反而把计划给拖延了.造成了惨痛的后果, 船厂的工人发现设计图纸根本没有意义,03年生产还停下来了, 就因为耐压壳和外壳合因设计错误合不上. 分公司造的零件互相对不上!!!! 放在BAE的仓库和船厂里面. (本人也用美国软件CADENCE, TMD一直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有时候
想砸机器!!!而且也出现零件装不上PCB结果用郎头砸的经历) 结果BAE最后到美国(GE)请了12个工程师加入设计团队, 并且通过保密卫星通信系统在美国和英国两地同时设计图纸. 美国提供90%的设计. 可以说BAE彻底失败了, 请人画高质量的图纸, 自己实际上在学习美国人使用CAD的经验. 所以BAE做的主要还是前期设计,总体,结构还有各个部件的计算,模拟,仿真, 但是具体的装配图是美国人搞的. 应该说这是BAE的问题过分自信买CADDS5软件.

但是最TMD严重的问题是设计经验太少了,前卫80年代结束后过了太长时间才设计ASTUTE结果造成MARCONIC公司大量裁员,很多有经验的工程师失业. (按我的经验就是工人不熟练了)当然直接原因是购买CADD05设计软件.

ASTUTE比设计推迟了3年交付,下个月8号ASTUTE下水, 大家可以看看.

2: T45 这东西和法国的地平线基本没关系. 法国人整个一骗子, 自己就造两条(那些说法国海军规模大的人还是仔细想想未来的法国海军吧主力驱逐舰艇就两条了比T45现在的订单还少) 还要搞总体设计, 英国人发现法国人之所以要英国假如就是要让英国假如他们的PAAM计划, 买ASTER导弹. 而且法国人对船的要求和英国人不同, 法国需要的是便宜,简单点,小点的军舰. 英国要的是大型,有更多现代化装备的驱逐舰.
所以最后英国在1999年退出了计划. 自己搞了T45. 英国国防部差点被气死了, 花了那么多时间和金钱, 却什么都没有, 最后还要从新来. 特别是被法国人玩得死去活来的. 所以英国国防部专门成立了一个调查小组, 调查整个地平线计划, 并且写了个非常重要的报告. 并且要求从今以后所有人员在和法国进行合作之前必须读这篇报告. 吸取经验教训. 这个事件对法国/英国国防和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而且严重损害了法国工业界在英国的声誉.

T45最早想利用70%的地平线设计可是后来发现最多30%而且还在下降. 为了保证SAMPSON和电力推进很多先进装备都没有上. 但是按照英国人的想法,T45是防空舰任何和防空无关的东西都没有必要,只要完成了这个目标什么都好办. 而T45正好完成了这个任务. 对于防空. T45是最好的选择.

T45在动力上本来有两个设计一是LM2500(便宜,快,体积小), WR21(大,贵,但是耗油小) . 最后为了体现技术的先进还是用了WR21.

和地平线向比, T45大点,指挥系统更先进, 雷达性能更好, 动力更强,而且有后续BATCH2 加入. 所以改进更多, 未来几年会有更多的改进和加强. 6条T45并不是绝对数字, 实际上有可能超过6条. 所谓降低到4条纯粹是新闻界的传闻, 但是无论如何在技术和数量上T45超过了地平线.
我认为英国做了正确的决定   "任何国际合作必须是建立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基础上, 纯粹在政治上为了合作而合作的计划是错误的"
3: CVF 计划, 这个计划的总成本是39亿GBP=78亿美元. 计划还在进行,基本设计和系统设计已经没问题了. 但是分歧仍然存在本来4月要最终签字的但是由于BAE和VT公司没有决定合并的具体细节, 推迟了. 目前整个计划的焦点是双方负责的工程量. 也就是谁造哪个仓段的问题.
其它问题都解决了. 如果工作量这个问题解决了计划会进入MAIN GATE 2.

对于很多人说的计划取消的说法,应该说是比较可笑的.首先CVF有英国政府的全力支持, 在01/03年和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战争以后英政府发现了自己的不足. 特别是严重缺乏大型航空母舰这个问题. 03年英国也有过好几个不同的计划. 包括造一条大型航空母舰, 取消计划, 造小型航空母舰或者把现在的航母设计减小 但是最后都被拒绝了, 特别是 取消计划 / 造一条 的想法第一个就被拒绝了.

英国海军已经放弃/封存了很多舰艇就是为了保证航空母舰的经费, 政府也全力支持, 反对党保守党一贯支持海军而且在最近的一次关于战略核武器的投票中选择了支持海军造新核潜艇的计划, 所以不会停止CVF.

CVF在政治上已经没问题了,但是投入使用的时间会推迟. 另外也不排除英国人退出计划独立设计小一点45000吨的航空母舰. 30/35架F35B.
总之英国人未来会有航空母舰, 而且基本确定是CVF, 取消航空母舰制造计划或者造小航空母舰的可能性非常非常小.

对了告诉大家,CVF用了电力推进非常先进.T45上的那个系统和CVF上的比差了一大截
4: SAMPSON雷达, SAMPSON雷达其实只是英国海军雷达研制的一个小部分, 或者说是英国舰载雷达这棵大树的一个分支.

SAMPSON雷达是在英国DEM2(具体名字去查查) 雷达的基础上改的. 其实1985年英国就在搞相控阵雷达了. 89年DEM1研制成功开始测试
用是是无源天线, 核心部件"移向器"和我的课题一样 陶瓷薄膜. 估计是BST. 但是由于经费的原因并没有真正把整个天线全部做出来只是一个部分而已.

DEM2 1995年研制成功用的GAAS技术, 移相器(基于GAAS材料)和所有射频元器件都集成在一个4毫米*4毫米的芯片里面,
SAMPSON只不过是在DEM2基础上改的而已, 并不是单独研制的东西, 实际上技术还是成熟的. 另外还有陆军型号的SAMPSON
也是基于DEM2搞的.

英国雷达技术确实了的,89年完成了无源原理样机研制,91年就进行了在干扰条件下的测试. 95年完成了有源相控阵的研制,非常了得, 99年完成了测试.

DEM3计划已经开始了, 并且在DEM2基础上增加了防御战略导弹的能力. 天线也要重新更换,更大, 圆的, 所以未来的T45上可能顶的"大脑袋"也不是不可能哦.
5: 两栖作战部队, 非常好 我觉得是英国海军最最最顺利的部队. 海洋, 堡垒, BAY, 还有RO-RO计划全部成功.
连海军陆战队的地面武器采购也很正常. 特别是RO-RO船非常搞笑,海军造的但是每年只用一段时间剩下的时候
船厂拿军舰当民船搞运输. 哈哈哈. 英国人把这叫聪明采购. 但是中国海军很需要这样的计划
打台湾就靠海军的071/2/3/4根本不够,改装商船太慢, 所以最好是学学英国人造点船平时搞运输
打仗再拿回来. 海军运输舰特别耗军费, 不造吧打起仗不够用,平时吧又没用.
英国不是要搞一款攻陆型通用驱逐舰(23级的后续),有没消息?
还是来个结论吧, 英国海军肯定要保持自己的地位, 不会开倒车, 象70年代那样取消大型航空母舰.
海军肯定会削减数量换取资金并保证所有的项目进行下去.

英国取消地平线计划时, 不能说英国以后不要驱逐舰了吧, 不然T45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CVF, ASTUTE, 未来的护卫舰会进行下去,不过数量就不知道了......

英国海军的最大问题还是在经费上,本来英国经费仅次于美国不会有经费短缺问题,但是IRAQ战争
直接导致了海军经费的缩水.

另一方面英国海军追求质量第一的观念更加重了经费短缺. (我个人认为这是主要原因)
ASTUTE太新(英国人宣传ASTUTE计划是英国的"登月"计划)太大, 英国的想法是潜艇要尽可能大.
最后新技术太多,设计的时候盲目使用新软件导致计划推迟.

T45一样, 放在一般国家肯定是动力用LM2500, 雷达用法国的便宜货, 加上小点的船身.健康可是英国人不干, 他们要跨时代的产品. 当然好东西就等于造价格高了....

至于法国人估计以后和法国人没什么合作项目了, CVF是最后一个. 国内那些哈法国的SB听好了.
法国是个很不讲信誉, 而且效率低下, 搞合作它能把你给拖死.

法国海军技术装备性能和急速含量和英国差了不少, 驱逐舰的电子设备推进系统, 航空母舰的电子设备都有差距, 阵风那个连EF2000都差了一大截的东西更不行了. 至于很多人说的法国未来的核潜艇怎么样怎么样更是胡说八道了, 没有根据.
英国有美国在技术上的支持所以很容易得到新技术, 法国在资金和技术上的限制不可能造出更好的潜艇.

英国海军经费不足是肯定的,但是这个不足是和它进行的项目,任务还有规模相对比造成的.
如果把技术标准降低那么一点马上就有钱了. 但是技术标准降低=自杀=放弃远洋海军的地位=开倒车=回到20世纪80年代
英国不是要搞一款攻陆型通用驱逐舰(23级的后续),有没消息?
===========
3C的2C计划, 以后的事情了, 我觉得不重要. 航空母舰,核潜艇. T45, F35是第一位的
通用驱逐舰确实没什么大用,
cv+区域防空舰已经成为共识

不过英国靠什么反潜? 不是很了解英国海军,有人说过23反潜很强
英国人是把舰只都分工了吗?

至于,法国人,我还是对法国人和德国人有好感,远远胜过英国人。
不过无论是经济还是打仗,法国人……都不行。
呵呵,事实阿

原帖由 eeyylx 于 2007-6-1 07:05 发表
英国不是要搞一款攻陆型通用驱逐舰(23级的后续),有没消息?
===========
3C的2C计划, 以后的事情了, 我觉得不重要. 航空母舰,核潜艇. T45, F35是第一位的
不过英国靠什么反潜? 不是很了解英国海军,有人说过23反潜很强
英国人是把舰只都分工了吗?
==========
好象是那么回事情, T23就是反潜设计的,最早的T23是低成本护卫舰. 后来设计出来变高成本了.
T22才是英国海军真正的反潜舰, 就因为它太大,成本太高所以有了T23, 可是后来的T23比T22更贵了. 简直是讽刺啊.
应该是国家传统的延续
好大喜功惯了

虽然说多用高技术是好事
但是我觉得只要技术上总体不是落后,有一两项突出就够了。
因为80 20原则嘛

得80分代价不那么高,但是得100分代价就可能是80分的2倍了。

45做工是很精良,看着很爽。但是打仗不是开赛车阿,越野车足够了。
45是和伯克也就是一个技术层次的,想比之下,伯克就是适当的东西,而45是奢侈的。
如果ddx1000出来,那英国得花多少英镑造下一代的舰船呢。

原帖由 eeyylx 于 2007-6-1 07:33 发表
不过英国靠什么反潜? 不是很了解英国海军,有人说过23反潜很强
英国人是把舰只都分工了吗?
==========
好象是那么回事情, T23就是反潜设计的,最早的T23是低成本护卫舰. 后来设计出来变高成本了.
T22才是英 ...
大家一起折腾!!!!!!!!!!!!
未来取代T23的是6000吨级"护卫舰". 估计也造不了多少但是质量是肯定好了.
如果ddx1000出来,那英国得花多少英镑造下一代的舰船呢。
========
DDG1000不比T45贵太多, 而且DDG1000根本造不了多少
我的意思不是这样吧
关键不在于ddx1000比45贵多少,而是性价比的问题啊。

难不成你认为45和ddx1000是一个级别的?

如果英国把45当ddx1000级别的来用
倒好有一比
就是空军里的f22和台风

至于地平线就素阵风咯
还真是历史惊人的巧合阿

原帖由 eeyylx 于 2007-6-1 08:16 发表
如果ddx1000出来,那英国得花多少英镑造下一代的舰船呢。
========
DDG1000不比T45贵太多, 而且DDG1000根本造不了多少
哪个国家想和美国比技术,军事不是哪个国家就没长脑子.
因为美国在技术上的优势已经很难打倒了.只能是尽可能的
接近美国或者利用美国先进技术改造自己.ASTUTE没有美国人
可能早就取消了, 美国技术确实厉害,经验丰富. 设计人员一来
就解决了英国人的大问题. 英国和美国的特殊关系确实是非常
有用的. 其实我们和俄罗斯不一样吗? 没有俄罗斯我们哪来的
什么J10, 051C, SU27,J11,ZTZ 99 ? 俄罗斯技术和经验迅速的
提高了我们的设计能力, 我们国家和俄罗斯的合作深度可能不比英国
美国浅. 只是中国的保密制度让我们不知道而已. 054说穿了就是
俄罗斯电子系统+法国动力的舰艇, 技术上进口的东西可能不比T45少.
]]
1: DDX不太会比T45先进一代,
2: 军舰嘛,保卫国家不惜成本
3: 中国还没有到看不起俄罗斯的地位. 如果俄罗斯经济非常好,技术发展快,我们不还要继续学俄罗斯吗?
原帖由 eeyylx 于 2007-6-1 08:51 发表
1: DDX不太会比T45先进一代,
//那你认为45比伯克先进一代吗?是ddx和45的差别大,还是45和伯克的差距大。45不错,但是还没鄙视伯克的水准把
2: 军舰嘛,保卫国家不惜成本
//不惜成本不代表不计成本,而且你一直没看到我的80:20理论吗,我只是说英国这种做法不切实际,还在日不落帝国的余辉里沉溺
3: 中国还没有到看不起俄罗斯的地位. 如果俄罗斯经济非常好,技术发展快,我们不还要继续学俄罗斯吗?

//这主要告诉你不要拿美英和中俄对比。因为是不可类比的。中国固然现在还没超过俄罗斯,但是即便如此,还能从俄罗斯拿到什么,他已经不会再卖更高层次的技术给中国了。俄罗斯的技术还是比中国强,但是大部分技术都是同一研究层次了。
怎么不能比? 90年代我们不就是抱着钱去俄罗斯吗? 就是现在哪个军事行业没有俄罗斯的影子?
]]
另一方面英国海军追求质量第一的观念更加重了经费短缺. (我个人认为这是主要原因)
ASTUTE太新(英国人宣传ASTUTE计划是英国的"登月"计划)太大, 英国的想法是潜艇要尽可能大.
最后新技术太多,设计的时候盲目使用新软件导致计划推迟.

贪大,贪新,贪全,貌似和他以前的某个殖民地很像呀。;P
至于我说的英国人造船的问题,你倒是不提了
算了,无所谓 你愿意哈英就哈贝
===========
一句话, 英国的现有财政不能够保持一个高质量和大规模的海军. 所以两者取其一就选择了质量.
造成了成本上升. 其实英国的对技术的要求也不是没道理, 21世纪海军就应该用电力推进.
就应该上SAMPSON, ASTUTE就应该造大点. 我还觉得英国就应该买美国在潜艇方面的技术.
巡航导弹, 雷达方面的技术就应该和美国雷神合作. 毕竟他们有最先进的技术和经验. 换了中国
也要买,也要合作只是政治上不允许
我发现你要么是不习惯看别人的话,要么就是太善于顾左右而言它了。

英国12艘45的计划规模不大吗?
即便砍到6艘,这个规模也是不小的 。

贪新,贪全
一句话,英国人还没真正的意识到或者说不甘心承认他们已经早不是日不落帝国了。


原帖由 eeyylx 于 2007-6-1 09:32 发表
至于我说的英国人造船的问题,你倒是不提了
算了,无所谓 你愿意哈英就哈贝
===========
一句话, 英国的现有财政不能够保持一个高质量和大规模的海军. 所以两者取其一就选择了质量.
造成了成本上升. 其实英 ...
是它的确不是日不落了, 但是从经济上说欧洲就它最好. 最健康. 它的军事科学技术就是超过了法国,德国.
把网站的网址交出来~~
否则~~
请您看看我的帖子
看看我说的是什么好吗

原帖由 eeyylx 于 2007-6-1 09:42 发表
是它的确不是日不落了, 但是从经济上说欧洲就它最好. 最健康. 它的军事科学技术就是超过了法国,德国.
把网站的网址交出来~~
否则~~
======
给封了, 我帖出来吧
这就是那个网站. 好像进不去. 我先去搜点东西出来.

http://navy-matters.beedall.com/index.html
进不去你还给我。。:L
原帖由 eeyylx 于 2007-6-1 06:30 发表
5: 两栖作战部队, 非常好 我觉得是英国海军最最最顺利的部队. 海洋, 堡垒, BAY, 还有RO-RO计划全部成功.
连海军陆战队的地面武器采购也很正常. 特别是RO-RO船非常搞笑,海军造的但是每年只用一段时间剩下的时候
船厂拿军舰当民船搞运输. 哈哈哈. 英国人把这叫聪明采购. 但是中国海军很需要这样的计划
打台湾就靠海军的071/2/3/4根本不够,改装商船太慢, 所以最好是学学英国人造点船平时搞运输
打仗再拿回来. 海军运输舰特别耗军费, 不造吧打起仗不够用,平时吧又没用.

搞民船的计划,我们也有,军演也不少,就是实战太少
你没看明白
他说的是军船平时干民工
不是民船偶尔干军工

原帖由 hmsh 于 2007-6-1 10:11 发表

搞民船的计划,我们也有,军演也不少,就是实战太少
Early History
In the mid 1980's it was expected that the Trafalgar class of "hunter killer" submarines would be succeeded by an all-new class, and in 1987 VSEL (subsequently bought by GEC-Marconi who in turn were bought by British Aerospace, now BAE Systems) was awarded a contract to carry out design work for the "W class" (SSN20), with the aim of ordering the first of class in1990(!).  With the Trident missile armed Vanguard Class SSBN's being given higher priority, and many other pressures on the defence budget, no orders were placed.  Instead, in June 1991, approval to proceed with a programme of studies at an estimated cost of £6m (1991/92 prices) to define a Batch 2 Trafalgar Class Boat (now known as the Astute Class) was given.

In August 1991 VSEL were invited to tender for a design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with minimum change, of the existing Trafalgar class".  The first order was then expected in 1994 with an in-service date of 2001. This programme of studies led to the issue of an Invitation to Tender for the design and build of an initial batch of three Astute Class SSNs and a further approval of £2m (1992/93 prices) for contractor and Defence Research Agency support to MOD during the tendering exercise in 1994.

Invitations to tender for the first three submarines of the class were issued in July 1994, with competitive bids received in June 1995 from GEC Marconi and Vickers Shipbuilding and Engineering Limited.  As a result of concerns over the overall affordability of the programme, Minister (Defence Procurement) and the Treasury approved a further £23.5m (at 1993/94 prices) for risk reduction studies to be undertaken in parallel with the formal bid phase of the project. To maintain an effective competition, contracts for the risk reduction work were awarded to both bidders.

GEC-Marconi (now BAE SYSTEMS Astute Class Ltd) was identified as the MOD's preferred bidder in December 1995.  Following protracted negotiations, using the policy of No Acceptable Price No Contract (NAPNOC), a prime contract was placed and announced on 17 March 1997. The contract put in place the first whole boat, Prime Contract for UK nuclear powered submarines. The Prime Contract is for the design, build, and initial support of three submarines.  The support task will be undertaken by the Prime Contractor for a total of eight submarine years (4.5 calendar years). The Prime Contract required an integrated Tactical Weapons System with a performance at least as good as the Swiftsure & Trafalgar (S&T) Update Final Phase.  As a risk reduction measure, the former Departmental contracts for the Final Phase of the S&T Update have since been novated into the Prime Contract for Astute.

The successful outcome of these studies led to EAC approval (the equivalent of Main Gate) in March 1997 to place a contract for the design, build and initial support of three Astute Class submarines with GEC Marconi, now BAE SYSTEMS.

The 1998 Strategic Defence Review decided that the SSN force level was to be reduced from the current 12 boats (itself a reduction from 15 at the start of the decade) to 10, and therefore two of the five remaining Swiftsure Class would not be replaced after all, but the additional two Astute units  would still be ordered in about 2002 in order to replace early Trafalgar Class units and maintain the new force level.  In August 2000 a sixth Astute was apparently provisionally added to the programme because of the ever lengthening financially driven delays to the FASM project, and the major and expensive serviceability problems being encountered with the older Trafalgar Class submarines - the third of which, HMS Talent, will be taken out of service in 2011, well before the first FASM could possibly enter service.

//////////////////////////////////

CVF离正式建造就只有那么一小步了...

In late April, Lord Drayson, the newly promoted Defence Procurement Minister, wrote "Our intention is for there to be, at all times, at least one ship operating in the carrier strike role until the first of the new carriers enters service.  It is too early to say whether this will require HMS Illustrious [currently planned to pay off in 2013] or Ark Royal [due to pay off in late 2014 - this was actually advanced in 2005 from a previous date of 2015] to remain operational beyond present pay-off dates."  

On 6 May 2007 Nicolas Sarkozy was elected as the new French President, he has publicly expressed support for PA2 and with the projects future now assured the French are expected to pressure the UK in to making a commitment to CVF before options negotiated on long lead items such as steam catapults expire on 31 May 2007.  The delays associated with renegotiating these threatens France's objective of having the new carrier fully operational in early 2015, when FNS Charles de Gaulle will enter an extended overhaul and refuelling period.

On 17 May 2007 the MOD responded to press speculation regarding closer co-operation with France for building CVF - one newspaper  quoting Minister for Defence Procurement Lord Drayson as saying  "if as a result we end up with a better outcome on cost and a better outcome in terms of long term viability of the UK shipbuilding industry".  The MOD statement said "The MOD remains committed to the joint carrier programme and continues to push hard for progress, but we're not there yet. "  Industry sources expressed dismay at this development, emphasising that agreeing work sharing arrangements with France will significantly delay the CVF project, and threaten the shipbuilding Joint Venture painfully negotiated by BAE Systems and VT Group on the insistence of the MOD as a pre-condition to the CVF order.
这个有意思,新的补给船和辅助舰船

Background

It's planned to procure about 11 replacement ships for the Royal Fleet Auxiliary under the "Military Afloat Reach and Sustainability "(MARS) program, at an estimated program cost of £2.5 billion.  As many as 15 hulls could eventually be built if costs can be kept down and MARS is used as the basis for meeting other potential MOD requirements.  
The Royal Fleet Auxiliary urgently needs to replace most of its existing tankers in order to meet an amendment to MARPOL regulations (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Prevention of Pollution from Ships 1973 and the Protocol of 1978) that requires tankers to be double hulled.  With the exception of the new Wave-class tankers, the RFA has a single hulled tanker fleet which will be become non-compliant with MARPOL from 2010, although a waiver can be claimed for government owned ships

The seven Leaf and Rover class tankers provide logistic support to Royal Navy  vessels at sea, under current plans their decommissioning dates are as follows: Grey Rover (2006), Gold Rover (2009),  Black Rover (2010), Brambleleaf (2009), Orangeleaf (2009), Oakleaf ( 2010) and Bayleaf (2010).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replace the now elderly Fort Series I class of stores and armament ships, Fort Rosalie (due to decommission in 2013) and Fort Austin (2014).

The two Fort Series II ships (Fort George  and Fort Victoria) are also single hull vessels, they are currently both due to leave service in 2019.
进不去你还给我。。
==============
后面有我帖的东西,自己看:D
原帖由 bigjingo 于 2007-6-1 10:13 发表
你没看明白
他说的是军船平时干民工
不是民船偶尔干军工


这也有,比如旅顺港中的那艘过气的大补;P :D
:D
似乎听人说过,不会就是你把

不过是孤证:)
似乎是退役的吧,那就是是退役军人变民工了。
原帖由 hmsh 于 2007-6-1 10:27 发表

这也有,比如旅顺港中的那艘过气的大补;P :D
原帖由 bigjingo 于 2007-6-1 10:34 发表
:D
似乎听人说过,不会就是你把

不过是孤证:)
似乎是退役的吧,那就是是退役军人变民工了。

你看了就知道是啥状态了;P
呵呵,这么说,12×45,两栖,机敏,CVF,还有一堆的新技术发展。。。

老大帝国的海军军费够么?
我愿意用20艘054A换1艘大型攻击航母。

没有航母而大量建造大型驱逐/护卫舰是巨大的浪费。现在少造几条驱逐护卫舰,为未来造航母节约资金是可以接受的选择。
http://navy-matters.beedall.com/index.html

原来易地再战啦!

这个我在上个帖子贴的站,我这里连进去都没问题。
这个站的技术资料与武器研发脉络之丰富详细,连
老美global security都甘拜下风(global security
经常在讲脉络,比较忽略技术)。

先前为了写网路文章,我把这个站上关於CVF、Type 45
乃至FSC的资料都完整看过一遍,当然这是一、两年前的事情
了,后续补充的我就没有继续跟。

////

补充一下,英国之所以不爽跟法国继续合作地平线,
除了双方需求差异太大之外,法国人几近耍流氓的
无理行径也是关键——英国订单是三国之冠,甚至占
总数的一半不止,法国佬却要求50%以上的工作量,
英国岂有不翻脸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