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空军的一个尴尬记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2:18:44
解放军空军的一个尴尬记录!!
   
    世界空军战史中有两项是属于中国空军的:
   
    1958年9月24日,国民党空军在温州地区上空的空战中,以“响尾蛇”导弹击落大陆空军一架米格-15比斯,大陆飞行员王自重不幸牺牲,这是第一次空空导弹击落记录;
    1959年10月7日,大陆地空导弹部队击落国民党空军1架美制RB-57D高空侦察机,国民党飞行员王英钦死亡,开创了世界防空史上第一次使用地空导弹击落敌机的先例。
    从这两项记录看,当时两岸空军的装备水平还是不低的。
   
    其实这种记录没什么值得炫耀或灰心的。随着技术的发展,事情的发生是必然的,相比以后上千名被空空导弹、地空导弹击落身亡的飞行员,名字被更多的提起对于最初的两位逝者来说也是一种安慰吧。
   
    我最近察觉中国解放军空军(以下简称“中国空军”)还有一项尴尬的记录,就是在航空大国里面,自空空导弹取得击落战果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内,解放军空军还没有使用空空导弹取得任何战果!
   
    和我们想象的不同,中国空军装备和使用空空导弹的时间较早、数量不少。
   
    中国空军最早装备空空导弹的时间是1962年,部队是空三师,型号是K-13,也叫“环礁”,后来仿制的型号是PL-2,导弹载机是米格-21。
    中国空军获得米格-21、K-13和王自重的牺牲有很大的关系。在王自重牺牲的现场,找到1枚“响尾蛇”导弹残骸和4枚未炸导弹弹体,前苏联正是在这几枚未炸导弹的基础上研制出了 “环礁”导弹。
   
    空三师使用K-13和米格-21的记录十分令人难堪,到1964年底,打U-2出动近30架次,发射导弹2枚;打美国“火蜂”高空无人侦察机近20架次,发射导弹7枚,没有取得任何战果,连飞歼六的部队也比不上。
   
    空军在1965年底总结经验教训,当时的结论是:K-13导弹引信是为了打轰炸机设计的,引爆时间有延迟以便打到轰炸机中部的要害;而“火蜂”体积小、辐射小,导弹往往飞到飞机前面爆炸了。我个人的观点是,不排除前苏联在提供的导弹上做手脚的可能。在越战期间的空战中,K-13导弹取得了非常好的战绩,引信、指导都没有出现大问题。
   
    打U-2失利的原因很简单。米格-21带导弹的动力升限19000米,而U-2可以飞到22000米以上,米格-21靠跃升飞到U-2的高度,速度低于U-2,平飞3-5秒就会自动掉高度,而且K-13探测角度就10度左右,很难稳定的锁定目标。
   
    于是当时最先进苏制米格-21在中国空军手里成了米格-19,航炮、航空火箭成为米格-21的武器,主要用来打“火峰”。
   
    米格-21打“火蜂”和米格-19有很大的不同。“火蜂”的飞行高度在18300米,歼六的升限17600米,歼六采取动力跃升的方法攻击,攻击后往往会发动机停车、进入螺旋;而米格-21遇到的问题是在18000米高度时速度太快,用航炮攻击往往来不及脱离。1966年2月7日,空三师9大队大队长冯全民驾驶米格-21用航炮击落一架“火蜂”。冯在开炮后来不及做脱离动作,直接从目标下面擦身而过,垂尾被撕开了一个1米多的口子,差一点就和目标同归于尽。后来这次战斗被作为超音速使用航炮的经典来介绍,实际上是相当危险的,在超音速时使用航炮,飞机有时候会追上自己发射的炮弹
   
    尽管手法有点陈旧,空三师的米格-21还是取得了击落7架美国高空无人侦察机的成绩,可惜没有一架是空空导弹的战果,仔细统计前后一共发射过11枚以上。
   
    除了打U-2和“火蜂”,我们的歼-7(米格-21)并没有和敌战斗机交锋,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在和美、蒋空军战斗机的交战中,歼-5、歼-6都有击落的战绩,惟独歼-7没有,甚至连交战的记录都没有,这样就没有以空空导弹击落敌机的可能。歼六加装PL-2空空导弹,还是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前夕的事。
   
    导弹的作用不如航炮的奇怪现象甚至误导了我们的飞机设计师,在最初设计歼-8的时候,还是把航炮作为主要武器。
   
    经过长时间的等待,中国空军再次获得了使用空空导弹击落敌机的机会。1982年3月19日,一架越南米格-21P型侦察机短时间内两次侵入我国领空。第一次入侵是我空军起飞2架歼七拦截,但是地面领航误报低机的高度,在高空的敌机先发现我机而逃遁。后来该机再次折返,我空军两架歼六在地面的引导下隐蔽接敌,长机在导弹截获信号良好的情况下发射2枚PL-2,竟然没有命中,僚机漏做了导弹接电动作,因此始终没有截获目标,越机再次逃遁。这次战斗是非常接近击落的一次,但是军史介绍的很不详细,据说当时是违反了政策,追击时越了境。
   
    这次战斗又表明武器出了问题,后来看到资料说,使用PL-2时应避免双弹齐射,因为2枚导弹发射离轨往往有个时间差,后面一枚往往会咬住前面一枚的尾喷管,从而造成一弹失的则两弹同时射失的情况。这说明当时我们的红外导引头不过关,越南空军的米格21在与美空军交战时一般都采取双弹齐射,也没出现问题。
   
    中国空军空空导弹击落的零记录就一直这样保持着,虽然取得战绩是早晚的事,但是在没有破天荒之前,解放军空军的形象似乎还是与现代空军有距离解放军空军的一个尴尬记录!!
   
    世界空军战史中有两项是属于中国空军的:
   
    1958年9月24日,国民党空军在温州地区上空的空战中,以“响尾蛇”导弹击落大陆空军一架米格-15比斯,大陆飞行员王自重不幸牺牲,这是第一次空空导弹击落记录;
    1959年10月7日,大陆地空导弹部队击落国民党空军1架美制RB-57D高空侦察机,国民党飞行员王英钦死亡,开创了世界防空史上第一次使用地空导弹击落敌机的先例。
    从这两项记录看,当时两岸空军的装备水平还是不低的。
   
    其实这种记录没什么值得炫耀或灰心的。随着技术的发展,事情的发生是必然的,相比以后上千名被空空导弹、地空导弹击落身亡的飞行员,名字被更多的提起对于最初的两位逝者来说也是一种安慰吧。
   
    我最近察觉中国解放军空军(以下简称“中国空军”)还有一项尴尬的记录,就是在航空大国里面,自空空导弹取得击落战果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内,解放军空军还没有使用空空导弹取得任何战果!
   
    和我们想象的不同,中国空军装备和使用空空导弹的时间较早、数量不少。
   
    中国空军最早装备空空导弹的时间是1962年,部队是空三师,型号是K-13,也叫“环礁”,后来仿制的型号是PL-2,导弹载机是米格-21。
    中国空军获得米格-21、K-13和王自重的牺牲有很大的关系。在王自重牺牲的现场,找到1枚“响尾蛇”导弹残骸和4枚未炸导弹弹体,前苏联正是在这几枚未炸导弹的基础上研制出了 “环礁”导弹。
   
    空三师使用K-13和米格-21的记录十分令人难堪,到1964年底,打U-2出动近30架次,发射导弹2枚;打美国“火蜂”高空无人侦察机近20架次,发射导弹7枚,没有取得任何战果,连飞歼六的部队也比不上。
   
    空军在1965年底总结经验教训,当时的结论是:K-13导弹引信是为了打轰炸机设计的,引爆时间有延迟以便打到轰炸机中部的要害;而“火蜂”体积小、辐射小,导弹往往飞到飞机前面爆炸了。我个人的观点是,不排除前苏联在提供的导弹上做手脚的可能。在越战期间的空战中,K-13导弹取得了非常好的战绩,引信、指导都没有出现大问题。
   
    打U-2失利的原因很简单。米格-21带导弹的动力升限19000米,而U-2可以飞到22000米以上,米格-21靠跃升飞到U-2的高度,速度低于U-2,平飞3-5秒就会自动掉高度,而且K-13探测角度就10度左右,很难稳定的锁定目标。
   
    于是当时最先进苏制米格-21在中国空军手里成了米格-19,航炮、航空火箭成为米格-21的武器,主要用来打“火峰”。
   
    米格-21打“火蜂”和米格-19有很大的不同。“火蜂”的飞行高度在18300米,歼六的升限17600米,歼六采取动力跃升的方法攻击,攻击后往往会发动机停车、进入螺旋;而米格-21遇到的问题是在18000米高度时速度太快,用航炮攻击往往来不及脱离。1966年2月7日,空三师9大队大队长冯全民驾驶米格-21用航炮击落一架“火蜂”。冯在开炮后来不及做脱离动作,直接从目标下面擦身而过,垂尾被撕开了一个1米多的口子,差一点就和目标同归于尽。后来这次战斗被作为超音速使用航炮的经典来介绍,实际上是相当危险的,在超音速时使用航炮,飞机有时候会追上自己发射的炮弹
   
    尽管手法有点陈旧,空三师的米格-21还是取得了击落7架美国高空无人侦察机的成绩,可惜没有一架是空空导弹的战果,仔细统计前后一共发射过11枚以上。
   
    除了打U-2和“火蜂”,我们的歼-7(米格-21)并没有和敌战斗机交锋,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在和美、蒋空军战斗机的交战中,歼-5、歼-6都有击落的战绩,惟独歼-7没有,甚至连交战的记录都没有,这样就没有以空空导弹击落敌机的可能。歼六加装PL-2空空导弹,还是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前夕的事。
   
    导弹的作用不如航炮的奇怪现象甚至误导了我们的飞机设计师,在最初设计歼-8的时候,还是把航炮作为主要武器。
   
    经过长时间的等待,中国空军再次获得了使用空空导弹击落敌机的机会。1982年3月19日,一架越南米格-21P型侦察机短时间内两次侵入我国领空。第一次入侵是我空军起飞2架歼七拦截,但是地面领航误报低机的高度,在高空的敌机先发现我机而逃遁。后来该机再次折返,我空军两架歼六在地面的引导下隐蔽接敌,长机在导弹截获信号良好的情况下发射2枚PL-2,竟然没有命中,僚机漏做了导弹接电动作,因此始终没有截获目标,越机再次逃遁。这次战斗是非常接近击落的一次,但是军史介绍的很不详细,据说当时是违反了政策,追击时越了境。
   
    这次战斗又表明武器出了问题,后来看到资料说,使用PL-2时应避免双弹齐射,因为2枚导弹发射离轨往往有个时间差,后面一枚往往会咬住前面一枚的尾喷管,从而造成一弹失的则两弹同时射失的情况。这说明当时我们的红外导引头不过关,越南空军的米格21在与美空军交战时一般都采取双弹齐射,也没出现问题。
   
    中国空军空空导弹击落的零记录就一直这样保持着,虽然取得战绩是早晚的事,但是在没有破天荒之前,解放军空军的形象似乎还是与现代空军有距离
原帖由 军情观察员 于 2007-5-25 12:27 发表
解放军空军的一个尴尬记录!!
   
    世界空军战史中有两项是属于中国空军的:
   
    1958年9月24日,国民党空军在温州地区上空的空战中,以“响尾蛇”导弹击落大陆空军一架米格-15比斯,大陆飞行员王自 ...




     经过长时间的等待,中国空军再次获得了使用空空导弹击落敌机的机会。1982年3月19日,一架越南米格-21P型侦察机短时间内两次侵入我国领空。第一次入侵是我空军起飞2架歼七拦截,但是地面领航误报低机的高度,在高空的敌机先发现我机而逃遁。后来该机再次折返,我空军两架歼六在地面的引导下隐蔽接敌,长机在导弹截获信号良好的情况下发射2枚PL-2,竟然没有命中,僚机漏做了导弹接电动作,因此始终没有截获目标,越机再次逃遁。这次战斗是非常接近击落的一次,但是军史介绍的很不详细,据说当时是违反了政策,追击时越了境。
b wo 我了解的是导弹保险没开,结果非到越南被研究了,不知道是真假
====我了解的是导弹保险没开,结果非到越南被研究了,不知道是真假
在KFC听说的跟你讲的差不多也是保险没打开,但是是否被研究了就不知道了。
K,赚钱,吃KFC去......:Q
还是茶叶蛋好啊,本小利厚,没风险~~
ps:火龙老大越来越不厚道鸟:Q :Q
空空导弹没战国的国家多了!
这个....主要空军没怎么大打过,而且技术上也....
我们用空空导弹去打谁??
美?苏?还是小日本??
早期的空空导弹性能很差,不然就不会出现己方的导弹打掉己方飞机的战例了。
还F-4最初没有机炮,后来不得不加装机炮的“倒退”现象;P
而且,就算是10年内打遍天下无对手的F-22也保留了一门性能卓越的航炮!
这还不都得益于TG的机炮打法!!
而且,80年以前,乃至90年以前,我们的飞机都是以机炮为主要武器的,怎么用导弹打飞机??
当年J-8计划用4枚导弹为主要武器,可我们的导弹,雷达全都不过关,只好用机炮代替了!
同时,也催生了和平典范!
原帖由 军情观察员 于 2007-5-25 12:27 发表
后来这次战斗被作为超音速使用航炮的经典来介绍,实际上是相当危险的,在超音速时使用航炮,飞机有时候会追上自己发射的炮弹



这个可能吗? ;P
原帖由 问题一箩筐 于 2007-5-25 15:51 发表



这个可能吗? ;P

某杂志曾经批判当年某型机在解决超音速状态下机炮开炮对飞机安全的问题上耽搁了太多时间认为不太值得这么做.
那时侯打仗,得听领导指挥.用机炮便宜的很!!!一个火蜂才几个钱,值得用导弹吗???
飞机在超音速的情况下开炮,飞机是追不上炮弹的。当然了,如果飞机能够一直按着炮弹的运行曲线飞行的话,是能追上的,不过如果是这样的话,用不着超音速也能追上,反正炮弹打出去后只能是越来越慢嘛。;P ;P

不过楼主贴子里所说的超音速下追炮弹的事情,我觉得可能是作者表述上不清楚。 是不是因为飞机在超音速状态下开炮,因为距离目标较近,而且多数情况下又是直线冲向目标,不容易躲开被击中的目标,所以一般情况下不要在超音速的状态下使用机炮。
我觉得没什么尴尬的
原帖由 军情观察员 于 2007-5-25 12:27 发表
后来这次战斗被作为超音速使用航炮的经典来介绍,实际上是相当危险的,在超音速时使用航炮,飞机有时候会追上自己发射的炮弹

无语.....
原帖由 军情观察员 于 2007-5-25 12:27 发表
后来这次战斗被作为超音速使用航炮的经典来介绍,实际上是相当危险的,在超音速时使用航炮,飞机有时候会追上自己发射的炮弹

无语.....
简直是太尴尬了
:D :D :lol :lol
后来这次战斗被作为超音速使用航炮的经典来介绍,实际上是相当危险的,在超音速时使用航炮,飞机有时候会追上自己发射的炮弹

炮弹的速度=飞机的速度+静止状态下炮弹的初速
中学教材上就讲了啊
原帖由 yh868 于 2007-5-26 08:11 发表

炮弹的速度=飞机的速度+静止状态下炮弹的初速
中学教材上就讲了啊



炮弹一但出膛,就没有动力了,完全靠惯性,在空气阻力的作用下逐渐变慢。而飞机则一直有动力飞行,可保持速度,甚至加速。在一战、二战时的空战,许多飞行员都经历过与子弹、炮弹等速同行飞行甚至超过的奇观。
:D :D :D
原帖由 qin3y 于 2007-5-26 09:21 发表



炮弹一但出膛,就没有动力了,完全靠惯性,在空气阻力的作用下逐渐变慢。而飞机则一直有动力飞行,可保持速度,甚至加速。在一战、二战时的空战,许多飞行员都经历过与子弹、炮弹等速同行飞行甚至超过的奇观。

被动自杀;P
原帖由 qin3y 于 2007-5-26 09:21 发表



炮弹一但出膛,就没有动力了,完全靠惯性,在空气阻力的作用下逐渐变慢。而飞机则一直有动力飞行,可保持速度,甚至加速。在一战、二战时的空战,许多飞行员都经历过与子弹、炮弹等速同行飞行甚至超过的奇观。

太精彩了,伟大的万有引力在这里失去了作用。:victory:
这样的记录说不定早就破了
原帖由 franksnail 于 2007-5-25 13:14 发表
====我了解的是导弹保险没开,结果非到越南被研究了,不知道是真假
在KFC听说的跟你讲的差不多也是保险没打开,但是是否被研究了就不知道了。


深切体会HOTAS滴重要性啊:D
讨论了2天,总结了一下:
解放军空军到目前为止,只有首次被空空导弹击落的世界纪录,没有首次用空空导弹击落敌机的国内纪录.:(
好象用导弹击落过无人机,不知道算不算??
原帖由 rwxing 于 2007-5-27 11:45 发表
好象用导弹击落过无人机,不知道算不算??

同学,请你举个例子:比如............
中国用战斗机的历史也不长,很正常,展示的机会也不多··
在中国,空军一直都是绣花枕头,战力极为低下。除非空军敢于用一战来为自己洗脱耻辱,否则永远都是小白脸。
:D ;P 深刻滴体会了一翻道理:并不是列兵才凶猛!。。。嘎嘎。。。。
炮弹的弹头外型是需要符合它本身飞行速度需要的,尽量使减速慢,但是飞机用较高速度飞行时,炮弹出膛的绝对速度大增,可能超出本身气动外形的适应范围,也就是会遇到强大的波阻,这样减速就更快了,从开炮的飞行员角度看来,炮弹就显得减速快,如果炮弹是以一定上仰角发射,这就可能出现在炮弹的下滑段,开炮飞机遭遇炮弹的可能.
以上是我自己的猜测和分析.
超音速时追上自己发射的航炮炮弹,已知最经典的案例是格鲁门飞机公司研制的F11F战斗机,在中国湖的一次飞行试验中创造的!
原帖由 两栖人 于 2007-5-27 11:59 发表

同学,请你举个例子:比如............

准确的说是击中过,70年代,云南边境,用2打过火蜂,开始火蜂继续飞行,后来飞行员用航炮继续打,检验残骸,火蜂上有黄豆大小PL2的破片击穿洞,
主要是PL2引信是为打击大型飞机设计的,对付无人机就无法准确起爆PL2烂就一个字!,
原帖由 大黄蜂 于 2007-5-25 15:58 发表

某杂志曾经批判当年某型机在解决超音速状态下机炮开炮对飞机安全的问题上耽搁了太多时间认为不太值得这么做.

呵呵,貌似绝大多数的3代机都不能超音速用机炮的说......
原因不是会被自己的炮弹打下来是怕发动机熄火了,还有超音速状态下用炮弹的震动可能对机体的影响也大。
空军有导弹后也没参加过几次象样的空战啊.
从超音速飞机上发射的炮弹对地面静止参照物而言初速度应该是出膛速度+飞机速度,以本身飞机为参照物则飞机应该是静止的,炮弹则是运动的,静止的飞机怎么会撞上运动的炮弹?
要考虑到一点:炮弹出膛后开始作减速运动,飞机基本上可以看作继续在作匀速运动。

加上前面贵宾PRSOV 提到的弹道因素,倒不是不可能;P

不过我认为与垂直向上发射炮弹,指望它原地落下的概率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