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改革文件报国务院合法固定场所成迁移条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0:40:47
]]
现在是小城市 想进大城市 是为了子女读书 高考!!
还有很多人 想把户口  迁移 城镇郊区 富裕的村庄 分钱 或拿地造房!!
在现行的高考制度 土地政策 你怎么做!!户籍改革最难的是背后的利益!!
没有利益 谁会去争!!
说来好笑,我在自己的出生地暂住了1年,因为驾照,又在自己的房子里暂住了3年。

同意楼上的,户籍改革最难的是背后的利益!!
各部门为了利益,将不平等的户籍制度就这么无限期的拖吧,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真的感到悲哀:')
悲哀到不至于,有一些不方便是真的。
:) :)
不仅仅是部门利益吧?关键是老百姓的利益。海南高考事件可是老百姓告官呐!

户籍改革必须与各方面平等挂钩才有可能,现在仅仅高考都搞到一个省一个卷子,怎么可能户籍平等呢?
觉得高考可以改为各高校自主命题,自主招生,废除以省为界线定招生名额,那么这个万恶的带种族歧视的户籍制度在招生时就不灵光了.
原帖由 zyg3m 于 2007-5-23 10:59 发表
觉得高考可以改为各高校自主命题,自主招生,废除以省为界线定招生名额,那么这个万恶的带种族歧视的户籍制度在招生时就不灵光了.


那土地 政策呢??
原帖由 xcxy 于 2007-5-23 10:09 发表
不仅仅是部门利益吧?关键是老百姓的利益。海南高考事件可是老百姓告官呐!

户籍改革必须与各方面平等挂钩才有可能,现在仅仅高考都搞到一个省一个卷子,怎么可能户籍平等呢?

        因为每个地区的教育水平不一样,上海、北京的优秀教师能来宁夏、青海嘛?倒是西部的优秀教师都被东部地区的待遇不错的学校挖去了。为啥享受好的教育资源的学生再西部地区的挂个名,到考试是来参加考试抢夺当地考生的升学机会。除非全国平均教育水平相对一致的情况才能实现受教育和升学机会平等。
原帖由 mhzd 于 2007-5-23 11:09 发表


那土地 政策呢??

逐步私有化,只有土地私有化,这片土地的主人才会真正爱护土地,长期经营土地,对土地有长期的打算,也许俺这个观点会遭到许多人的反对.
在任何大的社会下面,无论繁荣与否都是利益的交叉点,没有了利益这个社会也就空洞无物了,说白了就是利益高于一切~~
谨防户籍歧视演变为中国式种姓制度
2007年05月23日 09:18新华网

2002年9月2日,南方网曾刊载一篇题为《专家预测:中国未来五年内将实现人口的自由迁徙》的报道,其中一位接受采访的专家坚定地表示,真正意义上而不是计划经济模式下的迁徙自由在未来五六年内可以实现。其他被访专家也对尽快实现迁徙自由感到乐观。

这篇报道在文尾深情地写道:“以各个城市自发改革为起点,公民们——无论市民还是农民,将首先获得在本城市、本地区以及本省内自由定居、往来无阻的权利。由点而及面,随着一道道城墙的倒塌,一道道樊篱的拆除,自由流动的浪潮终将淹没每一个堡垒,城乡间、城市间将浑然一体。此时,中国公民将能在自己的国土上自由地迁徙。”

将近5年之后,我们看到的现实是,户籍歧视的壁垒依然坚固。其间,郑州等城市力图一举打通当地城乡户籍分立的豪迈冲击式改革,无一不中途而废。而且,因为各级政府仍然不断出台着与户籍挂钩的有关教育、就业、社保、住房、医疗等方方面面的政策规定,更多的构造更为精巧的户籍壁垒每时每刻都在我们眼前傲慢地滋生着。

是的,因为对单一国家组织经济依附的放松,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由流动,但自由流动的人潮并没能淹没那些高大威猛的堡垒,只是徒劳地潮打坚城寂寞回而已。所以,直至最近,当获知重庆计划在2012年前消除城乡户口差别、北京放开在周边新城高新企业就业应届大学毕业生落户限制等“好消息”时,大家仍然为此类落实前景存疑的政府设想和只能惠及极少数特选对象的些微改动而兴奋不已,并且由衷地期待着在政府良好意图和公民自由欲求的共同推动下,户籍歧视在可见的将来终有一天轰然崩塌。

但绵延十余载户籍改革大业的有限成果,让笔者对户籍改革前景不敢心存奢望。相反,户籍改革中既得利益民众对附着于户口本的种种优惠政策的自觉或不自觉的维护和对“闯入者”的本能排斥,让笔者不由得担心,当已经附着于户口本超过半个世纪的利益格局再继续存活半个世纪甚至更长时间以后,我们的子孙是不是将把它当作天经地义的“大理”继承下去,在上在下、吃多吃少,各安其位,听天由命,就像种姓制度束缚下的印度居民一样,不再寄望今世平等,只求来世投生优势户籍圈内。

除了种族、宗教背景外,印度种姓制度能长期存在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这一格局中的既得利益集团一次次成功地阻止了来自内外的变革企图。我们目前的户籍改革之所以举步维艰,也在于既得利益者对其或明或暗的阻挡。

拿高考来说。在目前中国这样大学教育资源相对稀缺的情说下,最公平的招生办法就是全国性高校按人口比例在全国各省份招生,全省性高校按人口比例在各县市招生;但实际情况则是,高校集中的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获得了远远高于其应获配额的招生指标,持有这些地方户口的孩子上大学、上好大学的几率远远高于其它地方的同龄者。更令人不乐观的是,高考的既得利益人口对于这样的不平等早已心安理得。在近年来关于实现高考招生人口比例平等的争论中,总可以听到大城市声高气壮的辩护:我们的孩子素质高机会就应该多,这些大学是我们城市政府投资建设维护的我们的孩子就应该得到更多名额……

附着于户口制度,类似高考招生指标的不平等安排还有很多。成问题的是,人们明明清楚这样的安排违背了公民平等的基本权利和自然正义,但改革起来却是如此之难。从官员到专家,大家都在担心,彻底放开户口迁移,会对城市现有社会经济体系造成过大冲击,会影响社会安定,损害改革开放大局。但以牺牲相当比例人口平等自由为代价维持的繁荣,是否有违正义,人们却考虑不多。而且,如果任由其中潜伏的利益情结凝聚发展下去,我们的社会将把不平等视为常态,以平等为根本前提的现代社会结构就很难在这片土地上生根成长。

为防止户籍歧视持久化、固定化,户籍改革必须要加紧、加快,且要对相关的几个要点进一步明确:

一是要推动迁徙自由权再次进入宪法。我国宪法自1975年以后一直回避迁徙自由,这与目前的社会发展极不相适应。虽然有人说,世界上有很多国家的宪法也没有明列迁徙自由权,且我国法律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实际上已经自然包含了迁徙自由权,但对中国这样一个有几千年“编户齐民”历史的国家来说,宪法明列迁徙自由权仍十分必要。在实际的法律运作中,明列这一权利也可以为人们通过合法途径推动户籍解放提供必要的法理支撑。

二是要明确,政府部门的户籍权力仅应限于人口信息统计、管理等狭义的户籍体制内,《户籍法》也仅应去调整这样一个范围内的关系。

三是要迅速清理附着于户口制度的一切不平等权利,并针对各项不平等权利的现实情况,列出改革清除的时间表,让既得利益者不要存幻想,让被排除在外者能有希望。

经济学家奥尔森在《国家兴衰探源》一书中指出,印度种姓制度将职业优势神圣化、持久化,使优势利益集团能够轻易地占有过多的资源和产出,从而迟滞了社会的进步发展。

但愿我们的户籍改革能够闯关夺隘,打破既得利益者让不平等持久化的企图,最终冲垮所有的利益团块,让所有中国人能在中国的大地上自由迁徙、平等竞争。
还谨防.演变?其实这个户籍制度本身就是中国版的种族歧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