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若冰:从中印解冻看台海危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1:11:51
联合早报12月25日梁若冰文章指出,最近,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亚洲大国之间出现了解冻迹象,继印度总理瓦杰帕伊於今年6月访问中国之后,10月初在?厘岛举行的亚洲领导人首脑会议上,温家宝总理与瓦杰帕伊又举行了会谈,商讨两国间进行经贸合作的事项。

事实上,中印关系的解冻并不令人奇怪,引发人们好奇心的是这种解冻的方式:在首脑会议期间,中国外交部悄悄地将锡金(Sikkim)从官方网站上的亚洲国家和地区名单中拿掉,用以交换印度对中国在西藏主权地位的承认,而中国的官方媒体并未对此进行报道。

锡金的消失:中印妥协的结果

中国和印度之间的事情,为什麽要扯上锡金这个小国(邦)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不得不从锡金的历史和地理两方面进行探讨。锡金古称哲孟雄,公元7世纪是中国西藏的一部分。印度独立以后,锡金成为印度的“保护国”。1973年印度对锡金实行军事占领,并於1975年正式把锡金变为印度的一个“邦”。

印度为何会对这个面积只有7200平方公里、人口只有50万的小国如此重视呢?这都源於锡金重要的地理位置:位於喜马拉雅山南麓,在中国、印度、不丹和尼泊尔之间,是印度平原通往西藏的最好的通道。因此,为保证这条战略要道的畅通,印度甚至在锡金驻扎了2个整编山地师。

1975年锡金宣布并入印度之后,中国一直否认这种合并,并将锡金作为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放置在官方文件中。此次中国突然改变态度,默认“锡金邦”的存在,既是对印度承认西藏为中国领土的投桃报李,也标志着中印经贸关系的升温和外交关系的改善。引用印度媒体的话说就是:“中印通过网上外交悄悄地埋葬了锡金”。

本人对於锡金的命运并无兴趣,因为无论中国承认与否(事实上,合并之后,除了中国抵制,世界各国都纷纷宣布承认印度对锡金的“吞并”),锡金的现状都不会改变(当然,作为边贸口岸,锡金人民的生活将有较大改善),我所感兴趣的是台湾从这个事件中应当领会到什麽样的信息。

台海危机:温家宝访美与布什讲话

就在中印外交关系出现历史性的突破后不久,温家宝总理访问了美国,并与美国总统布什进行了会谈。在各种媒体上,前一段对人民币升值、中美贸易逆差的关注似乎都被一件事挤到了次要位置上,那就是布什对温家宝撂下的两句颇具深意的狠话:第一句,我们反对中国或台湾片面改变现状;第二句,而且台湾领导人的言辞和动作显示他有可能有意单方面作出决定以改变现状,对此我们反对。对於中国大陆来说,这当然是美国反对台湾进行独立公投的明确表态,而对於台湾的泛绿人士来说,竟然也能从中听出美国将会保卫台湾的弦外之音。

本文无意对布什的这两句话咬文嚼字,尽管它已经是美国对台湾政府的最明确的警告,我想要讨论的是阿扁的选举策略和美国的战略利益之间的冲突。虽然,战后的美国政府一直支持台湾国民党政府,但从1970年代初开始,美国政府就不惜放下身段,主动对中国示好,并於1979年在卡特总统任内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与共产党中国建交,并与台湾国民党政府“断交”“废约”“撤军”。

这一切的唯一理由,既非认为中国开始走向民主了,也非中美经贸关系有了飞跃,而只是为了借助中国,压苏联在军控和地区问题上让步,从而顺利实施美对苏的“缓和战略”,用毛泽东的话说,就是:美国是“踏着我们的肩膀到莫斯科”。



美台断交对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来说,不谛为一个重大打击,聪明的领导人应当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不仅要正确地评估对手,更重要的是要正确地判断形势。显然,阿扁并不聪明。

作为通过选举侥幸上台的领导人,弱势总统阿扁当然想在“割喉战”中取胜强大的连宋阵营,为此他不惜开动国家机器发动选战,目的无非就是为了拉取多达30%中间选民的选票。为了这个理性的目的,阿扁采取了一系列不理性的手段,其中最有趣的就是由台湾人民来公投决定大陆当局是否应当将飞弹对准台湾。事实上,台湾的全民公投已经到了大陆的最后底线,无论它是“防卫性”的,还是独立性的。

台海发生任何变故都是美国所不愿看到的,尤其是在这个被恐怖分子、伊拉克泥潭和朝鲜核弹危机搞得头昏脑涨的多事之秋。毫无疑问,美国人从心底是同情“民主的”台湾的,但“民主的”台湾却很不领情,不断地抛出一个又一个议题来考验中共已经绷紧的神经,给美国出了一道又一道的难题。

对阿扁来说,公投已经成了救命稻草,即便这无异於进行一场豪赌:一赌中共只敢放空炮,不敢动真枪;二赌美国会保卫台湾,必要时施以援手,这样如果成功,既可顺利卫冕,又可为以后的独立大开方便之门,成为“台湾国父”。反正赌输了大不了是死,不赌则必然是死(下台让位),为什麽不赌上一把呢?

历史规律:大国博弈、小国遭殃

但是,问题在於,阿扁手中到底有多少筹码?换言之,美国是否愿意偿还他的赌债?历史证明,小国往往会为大国间的交易埋单,而大国却鲜为小国的赌局付账。从战前“慕尼黑阴谋”中英法对德的妥协,开战后德苏在瓜分波兰上的勾结,到战后雅尔塔体系中美苏势力范围的重新划分,无不显示出弱小政权在国际政治中任人宰割的命运。

从中美建交到最近的中印解冻,无不向台湾政府传递着一个信号,那就是:中国现在手中已经掌握着足够多用以讨价还价的筹码,更何况,美国可以出卖你一次,就可以出卖你们第二次。

现阶段中、美、台三方对於台湾问题是存在共识的,即在三方博弈中存在着一个短期的均衡:维持现状。首先对美国来说,这种状态最为有利,既符合它的经济利益,更符合它的战略利益,不仅可以每年卖几十亿美元的军火给台湾,还能以此为筹码与中国在国际事务上讨价还价;其次,对中国大陆和台湾来说,近期内看不到和平统一的一丝曙光,而战争又是万不得已的下下之策,为三方所不乐见,只有维持现状是最佳的、也是唯一的选择。

阿扁的一味玩火,其关键就在於他对两岸形势和国际形势的判读能力相当缺乏,在於他过分看重美国对民主制度的执着,而忽视了美国的全球战略利益,忽视了中美妥协的可能性。善於在国内“新三国演义(泛蓝、泛绿和中间选民)”中纵横捭阖的阿扁,对於国际舞台的“三国演义”却毫无概念,不断冒进,将个人胜选置於国家安全之上,这才是台湾的危机所在。联合早报12月25日梁若冰文章指出,最近,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亚洲大国之间出现了解冻迹象,继印度总理瓦杰帕伊於今年6月访问中国之后,10月初在?厘岛举行的亚洲领导人首脑会议上,温家宝总理与瓦杰帕伊又举行了会谈,商讨两国间进行经贸合作的事项。

事实上,中印关系的解冻并不令人奇怪,引发人们好奇心的是这种解冻的方式:在首脑会议期间,中国外交部悄悄地将锡金(Sikkim)从官方网站上的亚洲国家和地区名单中拿掉,用以交换印度对中国在西藏主权地位的承认,而中国的官方媒体并未对此进行报道。

锡金的消失:中印妥协的结果

中国和印度之间的事情,为什麽要扯上锡金这个小国(邦)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不得不从锡金的历史和地理两方面进行探讨。锡金古称哲孟雄,公元7世纪是中国西藏的一部分。印度独立以后,锡金成为印度的“保护国”。1973年印度对锡金实行军事占领,并於1975年正式把锡金变为印度的一个“邦”。

印度为何会对这个面积只有7200平方公里、人口只有50万的小国如此重视呢?这都源於锡金重要的地理位置:位於喜马拉雅山南麓,在中国、印度、不丹和尼泊尔之间,是印度平原通往西藏的最好的通道。因此,为保证这条战略要道的畅通,印度甚至在锡金驻扎了2个整编山地师。

1975年锡金宣布并入印度之后,中国一直否认这种合并,并将锡金作为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放置在官方文件中。此次中国突然改变态度,默认“锡金邦”的存在,既是对印度承认西藏为中国领土的投桃报李,也标志着中印经贸关系的升温和外交关系的改善。引用印度媒体的话说就是:“中印通过网上外交悄悄地埋葬了锡金”。

本人对於锡金的命运并无兴趣,因为无论中国承认与否(事实上,合并之后,除了中国抵制,世界各国都纷纷宣布承认印度对锡金的“吞并”),锡金的现状都不会改变(当然,作为边贸口岸,锡金人民的生活将有较大改善),我所感兴趣的是台湾从这个事件中应当领会到什麽样的信息。

台海危机:温家宝访美与布什讲话

就在中印外交关系出现历史性的突破后不久,温家宝总理访问了美国,并与美国总统布什进行了会谈。在各种媒体上,前一段对人民币升值、中美贸易逆差的关注似乎都被一件事挤到了次要位置上,那就是布什对温家宝撂下的两句颇具深意的狠话:第一句,我们反对中国或台湾片面改变现状;第二句,而且台湾领导人的言辞和动作显示他有可能有意单方面作出决定以改变现状,对此我们反对。对於中国大陆来说,这当然是美国反对台湾进行独立公投的明确表态,而对於台湾的泛绿人士来说,竟然也能从中听出美国将会保卫台湾的弦外之音。

本文无意对布什的这两句话咬文嚼字,尽管它已经是美国对台湾政府的最明确的警告,我想要讨论的是阿扁的选举策略和美国的战略利益之间的冲突。虽然,战后的美国政府一直支持台湾国民党政府,但从1970年代初开始,美国政府就不惜放下身段,主动对中国示好,并於1979年在卡特总统任内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与共产党中国建交,并与台湾国民党政府“断交”“废约”“撤军”。

这一切的唯一理由,既非认为中国开始走向民主了,也非中美经贸关系有了飞跃,而只是为了借助中国,压苏联在军控和地区问题上让步,从而顺利实施美对苏的“缓和战略”,用毛泽东的话说,就是:美国是“踏着我们的肩膀到莫斯科”。



美台断交对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来说,不谛为一个重大打击,聪明的领导人应当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不仅要正确地评估对手,更重要的是要正确地判断形势。显然,阿扁并不聪明。

作为通过选举侥幸上台的领导人,弱势总统阿扁当然想在“割喉战”中取胜强大的连宋阵营,为此他不惜开动国家机器发动选战,目的无非就是为了拉取多达30%中间选民的选票。为了这个理性的目的,阿扁采取了一系列不理性的手段,其中最有趣的就是由台湾人民来公投决定大陆当局是否应当将飞弹对准台湾。事实上,台湾的全民公投已经到了大陆的最后底线,无论它是“防卫性”的,还是独立性的。

台海发生任何变故都是美国所不愿看到的,尤其是在这个被恐怖分子、伊拉克泥潭和朝鲜核弹危机搞得头昏脑涨的多事之秋。毫无疑问,美国人从心底是同情“民主的”台湾的,但“民主的”台湾却很不领情,不断地抛出一个又一个议题来考验中共已经绷紧的神经,给美国出了一道又一道的难题。

对阿扁来说,公投已经成了救命稻草,即便这无异於进行一场豪赌:一赌中共只敢放空炮,不敢动真枪;二赌美国会保卫台湾,必要时施以援手,这样如果成功,既可顺利卫冕,又可为以后的独立大开方便之门,成为“台湾国父”。反正赌输了大不了是死,不赌则必然是死(下台让位),为什麽不赌上一把呢?

历史规律:大国博弈、小国遭殃

但是,问题在於,阿扁手中到底有多少筹码?换言之,美国是否愿意偿还他的赌债?历史证明,小国往往会为大国间的交易埋单,而大国却鲜为小国的赌局付账。从战前“慕尼黑阴谋”中英法对德的妥协,开战后德苏在瓜分波兰上的勾结,到战后雅尔塔体系中美苏势力范围的重新划分,无不显示出弱小政权在国际政治中任人宰割的命运。

从中美建交到最近的中印解冻,无不向台湾政府传递着一个信号,那就是:中国现在手中已经掌握着足够多用以讨价还价的筹码,更何况,美国可以出卖你一次,就可以出卖你们第二次。

现阶段中、美、台三方对於台湾问题是存在共识的,即在三方博弈中存在着一个短期的均衡:维持现状。首先对美国来说,这种状态最为有利,既符合它的经济利益,更符合它的战略利益,不仅可以每年卖几十亿美元的军火给台湾,还能以此为筹码与中国在国际事务上讨价还价;其次,对中国大陆和台湾来说,近期内看不到和平统一的一丝曙光,而战争又是万不得已的下下之策,为三方所不乐见,只有维持现状是最佳的、也是唯一的选择。

阿扁的一味玩火,其关键就在於他对两岸形势和国际形势的判读能力相当缺乏,在於他过分看重美国对民主制度的执着,而忽视了美国的全球战略利益,忽视了中美妥协的可能性。善於在国内“新三国演义(泛蓝、泛绿和中间选民)”中纵横捭阖的阿扁,对於国际舞台的“三国演义”却毫无概念,不断冒进,将个人胜选置於国家安全之上,这才是台湾的危机所在。
感觉台湾不知道想干什么,他们真的想赌美国会干预,而且堵中国会在和美国的较量中输掉
有意思.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2-26 19:43:39编辑过]
必有一战!与其将战时交于对手决断,不如我先掌之于手!
[em00][em05][em05]
以下是引用cnhawk在2003-12-26 16:44:00的发言:
感觉台湾不知道想干什么,他们真的想赌美国会干预,而且堵中国会在和美国的较量中输掉


我在台资企业工作 也跟很多台湾人聊过天,他们大多都认为做中国人或者做所谓“台湾国公民”都无所谓 他们担心的是并过来以后会没有那么民主没有那么自由 也担心并过来以后生活水平会下降 他们都当过兵但台湾人都不想当兵认为那是一种浪费 我说在大陆很多青年人都想去当兵 甚至是很多人的理想 但那些台湾人无一例外的认为这是“脑子烧坏了”真是晕死  我跟一个”台湾海军陆战队“的聊过他祖藉山东 他说他们当兵根本就是混 把这几年义务混完 然后回去工作 根本说训练什么都是乱玩一下做做秀而以
2004是最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