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军事片的观感:向歌颂二战转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0:25:03
]]
写完才发现,给这个人控鱼雷取名字学中文只学了一半, 回天通常是表现在极度被动的情况下翻盘之意,对于二战后期的日本也算贴切.问题是在中文里,回天通常是跟其它字眼联合起来用的.比如回天乏术,无力回天.反正就是败局已定之意,这样名字去出征,能不败吗 ;P
国产的片子看了确实窝心~
楼主看了鬼子的片子,然后就开始自虐,再强迫我们所有的中国人都陪着一起自虐.
那谁不是抗日的主力吗  完全可以多拍点抗日主力部队和日军做战的电影
基本同意楼主的观点,日本人很善于回顾二战的历史,当然他的片子里基本上没有对军国主义的歌颂,而是对下层军官士兵悲惨命运的描述,基调上还是反战的。

最近得了奥斯卡奖的《硫黄岛来信》,当然是美国人导演的,感觉拍摄得相当不错,特别是对日本守军司令官的描述,还是相当感人的,骨子里对美国人是深有好感的,他做过日本驻美武官,直到死也把美国人送的一把M1911手枪挂在腰间,对自己的孩子充满着爱,给孩子寄了很多画满漫画的信件,确确实实和我们传统中残忍弱智的日本鬼子有很大区别,但他为了天皇和军国主义者的利益毅然决然选择了和美军进行一场没有希望的殊死搏斗,直到杀身成仁。

我想如果对敌人充满尊重和客观,才能更加反映出我们的英勇和来之不易,这是美国人一贯的态度,除了一些喜剧片,美国人的风格一贯是对敌人的客观和尊重,反衬出美国人的NB。

正如楼主所说,我们的片子往往把鬼子描写得残忍而且弱智,什么“八嘎”、“密西”,如果这么一帮弱智就能把中国占领,觉得丢人的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革命乐观主义是要的,但不应该把重点放在描写敌人的弱智上,那就成了自我矮化。

还有就是中宣部一些莫名其妙的规定,为了中越两国友好,不准拍自卫反击战;为了照顾少数民族情绪,有几千年历史的十二生肖,今年的生肖一律不允许在任何国内媒体上提到。难道拍了自卫反击战,中越就反目了,就打起来了?或者为了民族团结,干脆把生肖彻底禁掉?如果对历史不尊重,就是对现在的不尊重,对未来的不尊重!
日本=垃圾!
乖乖!日本鬼子快出系列啦
]]
不看国产好多年...有什么意思么....真是造孽,把观众当傻鸟....
]]
LZ,  我们有另外一种类型的抗日片——姜文被禁止公映的《鬼子来了》。

你可以试着看看:)
]]
基本上从1970年代以来日本战争片几乎都用同一套公式与架构,
缺点也都还是一样(模糊不清的架构、不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布置、
一个牵强又多余的女性、做作的剧情与演技、拿纪录片旁白充数
......简而言之就是一无是处的意思),
甚至到男子汉大和都没做出任何突破,真觉得这几十年来
日本战争电影都白干了(大和的CG特校好一点,但是很抱歉,
好莱坞不用作1:1布景都可以做出更好的特校,功力差别立辨)。
男子汉大和几乎要沦为日本新推出的1:700大和模型的广告,
结果模型还卖得不错。说真的,只是日本人对其题材有兴趣而
大卖,片子本身是不折不扣的B级烂片,甚至恶名昭彰的老美
珍珠港优点还比大和多。日本人拍电影喜欢「应该要怎么样」,
而不是「实际上会怎么样」,所以都太做作而不真实了。
]]
男人大和其实场面蛮不错的  整一部小日本自虐片
这个帖子实际上比茶馆里很多的帖子还要好。难得见那么多理智的国人。
>历史上的死亡出击,大和防空炮阵,击落数为零

这就是我所谓日本片喜欢拍成「应该是怎么样」而不是
「实际上怎么样」,就像以前有一部343航空队的电影里,
大和特攻时飞去助阵的居然变成343的紫电改,还有四架
脱队留下来挡美国飞机最后全灭.....乱七八糟。

>应该叫娘们的防空炮座

操控防空炮射击打不完的敌机居然还有时间大吼大叫,
果然是娘娘腔.....
[WARNING! WARNING!]
《菊与刀》中有一句话说的经典,“没有以皆大欢喜为结局的必要”,日本人要的就是悲剧的宿命的结局并陶醉其中。:)
血海无涯  我看了 并不像楼主说的那样只是为了歌颂二战 而是在不经意间突出了对战争的反思以及当时当刻不同日本人对战争的理解  从对战争狂热的男主角与自己冷静父亲对于战争的争论 女友让他不要参加自杀式攻击 以及机械师有意没有检修好自杀鱼雷不想让他送死 以及他在第一次自杀攻击失败后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窃喜打了机械师 并且之后玩棒球时重新理解了父亲对战争的抵触的分析并告诉了机械师 并油然而生的对于生命重新燃起的渴望 还有贯穿于电影中的棒球  那实际代表了一种对生的渴望 对生的留恋 而且从机械师的角度看 男主角虽然是去为自己的信念去死 在机械师的角度看来却是无谓的牺牲 尤其最后的镜头 那个机械师把棒球丢进海里 表达了战争的结束和远去 表达了对于一个人的留恋 并没有看出什么对于英雄的歌颂
还有重要一点就是可以看出当时军国主义思想对于人的灌输侵蚀 这是那段真实的历史 如果日本人不这样表达其实才不可信也不对 。。而且日本人拍这类电影反思的程度和美国人反思越战 德国人反思二战都有类似 是从自己角度出发的 你不可能指望美国人从越南人欣赏角度出发 日本人从中国人欣赏角度出发来拍摄 那按照中国人的欣赏角度日本鬼子都应该贴上小胡子才对 .....

总之 不要因为是日本拍的电影就谈歌颂吧 当年美国和日本合拍 虎虎虎  也不能就说是美国人帮着日本人歌颂军国主义贬低自己吧



再有就楼主说的我们拍的电影-就是喜欢通过我国百姓的被虐待.试图激发观众的同仇敌忾的共鸣.这在中国积弱的时代可能效,但是在大国时代的环境下,不觉的窝心吗?中国的抗日片,我能想起来的,几乎必有一个桥段,就是鬼子把全村人叫到空地,架起机枪,然逼问谁是八路,谁是抗日分子,最后一堆人挺身而出,然后鬼子扫射.这样自虐情节,的是对下一代产生极坏的影响,似乎中国人都是你有狼牙棒,我有天灵盖的顺民, 你叫后代如何有尊重之意? 但实际情况是中国人在几乎孤立无援的情况,以极大勇气和毅力,整整抵抗了14年.导演不着重此点,反而喜欢给观众添堵,这也是就是心态和技术问题

---日军侵华就是这么做的 难道把日军对于中国军民的屠杀都忽略掉  这算什么添堵??? 俄国人波兰人犹太人....对于纳粹的仇恨 哪部片子没有纳粹对于平民的屠杀 集中营的屠杀  几十年来这些杀戮这些镜头表现的少吗  不能因为你看腻了就不拍了吧 也没见因为俄国以色列已经变成大国了为此镜头窝心  正是因为当初有这样的仇恨才有抵抗 这难道不正常吗?难道因为拍了本国国民被屠杀 后代就不尊重了 ?还真没看出来 至少我是从小看大 丝毫没有对国人的不尊重。 对于抗日抵抗的描写 从抗战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很久了 对于国人在艰苦条件下抗日的描写已经着重描写了不知道多少部题材了 怎么楼主就没看出来呢 反而就是对于日军屠杀中国百姓镜头这么敏感  就对此镜头觉得添堵呢 。。。。
原帖由 onepiece 于 2007-4-2 00:33 发表
男子汉的大和干脆改名叫「男子汉的防空炮座」
还比较恰当......



相当恰当
又一个被美国电影欺骗滴人~希望你看一部电影觉得8错的同时能睁开眼睛看看它背后真实的历史,是硫黄岛手纸滴男猪角栗林忠道在日美开战前任在中国广东方面作战的第二十三军参谋长,且无论他的部下在广东清乡扫荡,抢掳大量妇女充当慰安妇等种种劣迹,单是攻占香港后放任日军在香港犯下的罪行,就足以让他上法庭(这些罪行经过了东京国际法庭的确认,23军指挥官酒井隆因此被判处死刑,栗林如果活着也难逃审判)。可以说,二战中的日军将领,凡到过中国很少有人能够经得起道德的审查。您还觉得栗林忠道和"传统中残忍弱智的日本鬼子有很大区别"?
部分引用了萨苏的文字,原文:http://blog.sina.com.cn/u/476745f6010007kq
国产不争气啊
原帖由 flyer 于 2007-4-1 17:06 发表
基本同意楼主的观点,日本人很善于回顾二战的历史,当然他的片子里基本上没有对军国主义的歌颂,而是对下层军官士兵悲惨命运的描述,基调上还是反战的。

最近得了奥斯卡奖的《硫黄岛来信》,当然是美国人导演 ...


不长脑子被电影洗脑的典型~~
强烈建议德国拍“诺曼地来信”“ 男人的俾斯麦”“啊,海狼”“拯救大兵莫索里尼”“
很谢谢你回了这么多,
血海无涯  我看了 并不像楼主说的那样只是为了歌颂二战 ,
--------------------------------------------------------------------------------------------
你没有明白我说的,日本没有资格和权利去歌颂二战日本军队以及国家政策,否则早被二战的战胜国迎头痛击了.但日本采用一种曲线作法,以正面歌颂土兵来将日本的历史观流传下去.在男人的大和的片尾有个意味深长的镜头, 作为二战士兵的爷爷因心脏病发倒船舵上,然后是孙子接过爷爷的头巾,一脸正气开始掌舵,这个镜头的意味极为深长.

总之 不要因为是日本拍的电影就谈歌颂吧 当年美国和日本合拍 虎虎虎  也不能就说是美国人帮着日本人歌颂军国主义贬低自己吧
---------------------------------------------------------------------------------------------------------------------------
你好象没有看到我的逻辑,在<<虎虎虎>>中,日本军人的形象不差,个个精明强干,从山本五十六,到制定作战计划的大佐,到执行轰炸大队长,个个是一职业军人强干形象. 这就美国人的高明的地方.这么强的对手,我们最终战胜了他们.你说谁强?  这怎么叫帮着人家贬低自己,这个逻辑不通啊? 难到把鬼子拍成弱智就显得我军高明?
原帖由 sean55 于 2007-4-2 14:16 发表
又一个被美国电影欺骗滴人~希望你看一部电影觉得8错的同时能睁开眼睛看看它背后真实的历史,是硫黄岛手纸滴男猪角栗林忠道在日美开战前任在中国广东方面作战的第二十三军参谋长,且无论他的部下在广东清乡扫荡, ...



其实我是就事论事,栗林忠道何许人也我非常清楚,但是我感觉,一个军人必须去做自己的本分,马革裹尸,死得其所,仅仅是从电影角度去分析,说句实话,正如你所言,我没有站在道德审判庭上去审视这些战犯,如果站在这个高度,日本的二战戏也无话可说了,全是沾满鲜血的刽子手。类似对日本批判咒骂的帖子很多,但是感觉这个帖子大家都很冷静,仅仅是对电影,不对具体人,气氛会好很多。

再说我们的戏,孟良崮战役中的张灵甫何许人也,其实是抗日立下大功的国军将领,当然按照党的说法,他是个反共反人民的大战犯,看过有关孟良崮的电影电视剧,张灵甫永远都是一副猥琐、弱智、贪生怕死的样子,实际是什么状况,我想看过军史的朋友都很清楚。

我想说的,过去我们习惯于在表现敌方的时候过于脸谱化,坏人就一定凶神恶煞,吃喝嫖赌。好人就一定万丈光芒。

《硫黄岛来信》,最后感觉到什么?其实是一个被军国主义毁灭,而且至死执迷不悟的栗林忠道,导演不是从我们中国人善恶的角度去看他,反而以尊重对手的角度去看这么一个人,看他的生活,看他的人性,反衬他的兽性。

如果一个脸谱化的日本鬼子栗林忠道,贴上小胡子,搂着慰安妇,拿着军刀哇哇叫的冲锋,这样的戏你觉得有劲吗?我想栗林忠道决不是个傻子和弱智,一个高明的对手反映出的是一个更加高明的自己。

我想重申一下,这个帖子主要是讨论电影,不是讨论鬼子,心平气和最重要。
我想重申一下,这个帖子主要是讨论电影,不是讨论鬼子,心平气和最重要。
====讨论鬼子时很难做到心平气和;P ;P ;P
---日军侵华就是这么做的 难道把日军对于中国军民的屠杀都忽略掉  这算什么添堵??? 俄国人波兰人犹太人....对于纳粹的仇恨哪部片子没有纳粹对于平民的屠杀 集中营的屠杀  几十年来这些杀戮这些镜头表现的少吗  不能因为你看腻了就不拍了吧也没见因为俄国以色列已经变成大国了为此镜头窝心  正是因为当初有这样的仇恨才有抵抗 这难道不正常吗?难道因为拍了本国国民被屠杀 后代就不尊重了?还真没看出来 至少我是从小看大 丝毫没有对国人的不尊重。 对于抗日抵抗的描写 从抗战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很久了对于国人在艰苦条件下抗日的描写已经着重描写了不知道多少部题材了 怎么楼主就没看出来呢反而就是对于日军屠杀中国百姓镜头这么敏感  就对此镜头觉得添堵呢 。。。。

---------------------------------------------------------------------------------------------------------------------------
这个问题就比较复杂了,第一,犹太人是特例,说是特例有多重含意. 首先犹太人到现在是一个小民族,, 第二个犹太人在在除了在华沙等少部分地方,二战中完全放弃的抵抗,说是被待宰的羔羊没错,第三,我觉得可能是犹太人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好莱五,就是我认为满人控制中国电视一样,差不多每一年都要拍一部二战被屠杀片子.从<<辛德勒名单>>到<<美丽人生>>到<<钢琴师>> ,而且一出必拿奥斯卡,说实话我都很讨厌了,国为犹太人在巴勒斯坦的实际上搞成两块大的集中营,还不碟碟不休的哭诉二战的旧事.虚伪的很. 所以犹太人跟中国人没有可比性,而且我是中国人,犹太人被杀我只是同情,但中国人被杀我是堵心,反应很正常

  第二,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被虐杀一定有,有南京大屠杀,也重庆大轰炸,也是整个华北被三光. 但这是不是战争主流,或者是抗日战争的基调,如果是,那平型关大捷是什么?长沙三次会战灭敌十万是又是什么? 孙立人在缅甸痛宰日本人是什么? 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是复杂的,一部电影很难全景是表现,导演必须有所取舍.从导演选取的素材,即可看出来他本人的心态. 比如是珍珠港,从日本人轰炸结果返航结束也可以收尾了,但导演选得以杜立德第一次轰炸东京作为结尾,就是告诉观众,在珍珠港我们虽然被炸得很惨,但是我最后还是反击了,而且最后胜利了,这样,整个片子基调立刻就上扬了.
  但中国导演为什么几乎每一步抗日片搞出我说那个精典的自 虐桥段呢? 难到说中国抗日战争每一个故事都那个巧发生了虐杀? 即便有,可否不要着重描写? 难到以为观众会喜欢这样场景?  我只能归结于导演的心态,他们还没有摆出那种心态,
   更扩大化说,我们中国人,整体是仍然没有摆脱,我们是二战最大受害者的心态,从高调纪念918,南京大屠杀,到大力宣传慰安妇,和受害劳工的惨状.  但有没有想到,我们是二战最终的战胜者?
这场胜利是我们用三千万人堂堂正正拿来的,就冲这一点,我们就是俯视小日本很多年.从这个意识上说,我们更要高调纪念抗战胜利日,看看西方和俄罗斯高调纪念,那些战争的老兵高昂下巴走在阅兵式上,而我们在抗战胜利日只字不提.
  所以,我们只有整体走受害者的阴影,中国导演也许从那天起就不在刻意的挑这一些镜头来刺激的我们眼球了
原帖由 老牛居 于 2007-4-2 18:56 发表
我想重申一下,这个帖子主要是讨论电影,不是讨论鬼子,心平气和最重要。
====讨论鬼子时很难做到心平气和;P ;P ;P


这是讨论日本的帖子的通病了……:L
反映日本鬼子的残忍和中国老百姓大义凌然的情节 就是自虐情节?!?
还有你到底看没看过鬼子来了?
日本人就是没有被打服,至少它们心里没有服!
]]
原帖由 flyer 于 2007-4-1 17:06 发表
基本同意楼主的观点,日本人很善于回顾二战的历史,当然他的片子里基本上没有对军国主义的歌颂,而是对下层军官士兵悲惨命运的描述,基调上还是反战的。

最近得了奥斯卡奖的《硫黄岛来信》,当然是美国人导演 ...


日本人很善于回顾二战的历史,当然他的片子里基本上没有对军国主义的歌颂,而是对下层军官士兵悲惨命运的描述,

这正是高明之处,把不懂历史的年青人都教导成“受害者”的感觉,这样才能煽动起复仇心里,进而抹去任何日本军国主义反人类暴行
《男人的大和号》的另一张宣传广告。实际上,在日本对这部片子最狂热的并不是老日本兵或者右翼分子,而是模型爱好者。


这个是意料之中di.......................
原帖由 qnxchina 于 2007-4-2 20:27 发表
这正是高明之处,把不懂历史的年青人都教导成“受害者”的感觉,这样才能煽动起复仇心里,进而抹去任何日本军国主义反人类暴行


日本青年是和平主义到变态程度的一个群体。

什么军国主义复活之类,根本就是彻头彻尾的扯淡,也只有骗骗根本不懂日本现况的人而已。
原帖由 大秦猛士 于 2007-4-3 12:09 发表


日本青年是和平主义到变态程度的一个群体。

什么军国主义复活之类,根本就是彻头彻尾的扯淡,也只有骗骗根本不懂日本现况的人而已。



有一定道理,一个国家最炒作的“主义”,往往是一个国家,尤其是青年最被认为是缺少的。
日本老头也是一提到青年,就摇头,认为他们现在要吃要喝,西化的不会吃苦了。

但是,军国主义,最坚实的社会基础是经济体系里面的牺牲者,社会体制的失败者,他们已经弱到了没有办法挑战本国的压迫体制和压迫文化,于是把希望寄托在通过对外侵略,来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日本右转有右转的社会和历史基础,尤其是现在。
日本嘛,其实导致其军国主义潮流始终不死的,是不肯从所谓的“爱国”的梦里醒来........什么时候所有的日本人都现实到和大阪那个第四师团一样的时候,东亚就太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