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工产业腾出民营空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3:15:55
中国非公有制资本今后进入国防科技工业建设领域将受到鼓励。中国国防科工委3月1日出台了一份《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指导意见》,对此做出相关规定,并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军品科研生产任务的竞争和项目合作。这意味着国家绝对控股的军工产业将为民营资本让出更大的空间。

  中国国防科工委在《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逐步扩大非公有资本对国防科技工业投资的领域,形成规范、有序的开放性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格局;允许非公有资本对军品科研生产项目和基础设施进行投资;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军品科研生产任务的竞争和项目合作。同时,该指导意见还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军工企业改组改制。除战略武器装备生产、关系国家战略安全和涉及国家核心机密的重点保军企业外,非公有制资本可以参与军工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非公有制企业在军品市场准入、任务竞争及参与军工企业改组改制等方面将与军工企业一视同仁。

促进国家军工业发展

  军工行业是强周期性行业,目前,中国的军工产业处于行业周期上升阶段。中国军工行业的整体盈利能力不强,主要原因是资产周转率很低和权益乘数较低。造成总资产周转率低的原因是资金目标多元化。

  中国军工行业目前的主要投入来自国家,国有企业肩负着国防任务,商业利润不是企业的全部目标。所以国家在投入资金时,兼顾了盈利目标和国防目标,一些资金被用在经济效益不是很高但国防意义重大的项目上,企业资产经济指标不是很高。军工行业的权益乘数也不高,负债率较低。企业开展的项目大都源自国家计划,项目实施所需资金有专项资金支持,融资需求较低。

  中国向民营企业放开军工领域,看重的就是高新技术民营企业的巨大研发能力和民间资本的实力,希望为国防建设引来更多的资本和技术。此外,也希望在军工科研生产领域引入更充分的竞争机制,并且形成军用工业科研和民用工业科研的良性互动局面。而对于非军工企业来说,进入军工科研领域,不仅可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对企业产品质量和研发能力的证明,对于企业的资金实力、管理制度等各方面也是一种挑战。民营企业进入国防军工领域,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发展机遇。

改变军队装备落后状况

  中国民营企业已经具备了很强的技术实力。民营、外资企业的参与可以促进国防经费使用效率的提高。另外,非公有制企业进入武器装备制造领域后,由于引入了竞争,为获得更多的订单,原有军工单位将被迫改进工艺,降低成本。同时,还将推动原来相对封闭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朝开放的体系转变,避免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的内生性膨胀。

  中国国防科技工业的这一改革引起了国际上的充分关注。路透社认为,此举将改变目前中国军队武器装备科技水平远远落后于美国和其他先进国家的状况。

  西方军事专家指出,中国投入巨资大量采购武器,暴露了中国在军事科研方面的严重落伍。这些专家称,不管从哪一方面衡量,中国的关键军事技术都比美国及其西方盟国落后几十年。分析家认为,中国向俄罗斯采购武器装备,这证明中国实际上承认了自己的军事科研机构无法缩小这些方面的差距。尽管这一观点似乎过于片面,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问题。

  华盛顿亨利斯汀森中心中国空军问题专家阿兰举例说,中国购买第一批苏-27战斗机之后,曾经停止继续采购的谈判,因为当时中国认为有机会仿制。但到1994年和1995年,中国航空航天部承认暂时无法自行制造先进飞机,中国只好恢复向俄罗斯购买苏-27战斗机的谈判。

消除国防与作战隐患

  在2007年中国人大政协会议召开之际,解放军军队人大代表夏艳华说道,“要使武器装备建设不受制于人,必须进一步实施科技强军战略,提高武器装备的自有技术含量。”夏艳华表示,国外对本国引进装备的数量、质量、核心技术参数掌握得十分清楚,给国防信息安全和未来作战造成隐患。

  如果国家没有一个独立和强大的军工业发展体系,军队没有完全操之在自主的军事装备和后勤保障体系,那么这支军队就不能称之为强大的军队,国家的军力也无法得到很大提高。

  位于夏威夷的亚太安全研究中心副教授毕胜戈说道,“从政治上和军事上讲,大国都应该有自己的武器研制能力,减少对外依赖带来的不安全感。”毕胜戈指出,“在从俄罗斯进口武器的问题上,现在该是中国‘断奶’的时候了,否则就该上瘾了。”毕胜戈的言外之意是,在中国国防工业的改革中,国家给国防工业的投资应该用在提高国内能自主生产的能力上,而非一味从外国进口武器。

  实际上,俄罗斯的国防工业现在进展得非常缓慢,尽管俄罗斯的企业生产的武器性能比中国国产武器优越。因此,专家指出,如果中国在俄罗斯这颗树上吊死,那么在别的国家不断进步时,中国武器装备只能停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水平。

  其实这项《指导意见》的出台是必然的,是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要求。《指导意见》的发布,与中国国防科工委“小核心、大协作”的思路是一致的。所谓“小核心”是指关系国家战略安全的整机产品生产、核心产业仍集中在十一个国有军工集团,军工行业目前属于国家绝对控股的七大产业之一;“大协作”是指军工产业元器件、零部件、部分民品生产以及外部非核心领域可以向民营资本开放,鼓励非公有资本参与行业生产及企业重组。

  中国国防工业的现代化、军民结合的产业发展方向不会改变。资产的注入和民品的拓展是军工企业发展的必然之路。军工企业如果要发展,必须注入优质资产,获得再融资的能力;必须壮大民品,实现军民结合,这样才能抵御军品周期的影响。

来源:星岛网刊第四十期中国非公有制资本今后进入国防科技工业建设领域将受到鼓励。中国国防科工委3月1日出台了一份《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指导意见》,对此做出相关规定,并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军品科研生产任务的竞争和项目合作。这意味着国家绝对控股的军工产业将为民营资本让出更大的空间。

  中国国防科工委在《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逐步扩大非公有资本对国防科技工业投资的领域,形成规范、有序的开放性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格局;允许非公有资本对军品科研生产项目和基础设施进行投资;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军品科研生产任务的竞争和项目合作。同时,该指导意见还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军工企业改组改制。除战略武器装备生产、关系国家战略安全和涉及国家核心机密的重点保军企业外,非公有制资本可以参与军工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非公有制企业在军品市场准入、任务竞争及参与军工企业改组改制等方面将与军工企业一视同仁。

促进国家军工业发展

  军工行业是强周期性行业,目前,中国的军工产业处于行业周期上升阶段。中国军工行业的整体盈利能力不强,主要原因是资产周转率很低和权益乘数较低。造成总资产周转率低的原因是资金目标多元化。

  中国军工行业目前的主要投入来自国家,国有企业肩负着国防任务,商业利润不是企业的全部目标。所以国家在投入资金时,兼顾了盈利目标和国防目标,一些资金被用在经济效益不是很高但国防意义重大的项目上,企业资产经济指标不是很高。军工行业的权益乘数也不高,负债率较低。企业开展的项目大都源自国家计划,项目实施所需资金有专项资金支持,融资需求较低。

  中国向民营企业放开军工领域,看重的就是高新技术民营企业的巨大研发能力和民间资本的实力,希望为国防建设引来更多的资本和技术。此外,也希望在军工科研生产领域引入更充分的竞争机制,并且形成军用工业科研和民用工业科研的良性互动局面。而对于非军工企业来说,进入军工科研领域,不仅可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对企业产品质量和研发能力的证明,对于企业的资金实力、管理制度等各方面也是一种挑战。民营企业进入国防军工领域,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发展机遇。

改变军队装备落后状况

  中国民营企业已经具备了很强的技术实力。民营、外资企业的参与可以促进国防经费使用效率的提高。另外,非公有制企业进入武器装备制造领域后,由于引入了竞争,为获得更多的订单,原有军工单位将被迫改进工艺,降低成本。同时,还将推动原来相对封闭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朝开放的体系转变,避免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的内生性膨胀。

  中国国防科技工业的这一改革引起了国际上的充分关注。路透社认为,此举将改变目前中国军队武器装备科技水平远远落后于美国和其他先进国家的状况。

  西方军事专家指出,中国投入巨资大量采购武器,暴露了中国在军事科研方面的严重落伍。这些专家称,不管从哪一方面衡量,中国的关键军事技术都比美国及其西方盟国落后几十年。分析家认为,中国向俄罗斯采购武器装备,这证明中国实际上承认了自己的军事科研机构无法缩小这些方面的差距。尽管这一观点似乎过于片面,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问题。

  华盛顿亨利斯汀森中心中国空军问题专家阿兰举例说,中国购买第一批苏-27战斗机之后,曾经停止继续采购的谈判,因为当时中国认为有机会仿制。但到1994年和1995年,中国航空航天部承认暂时无法自行制造先进飞机,中国只好恢复向俄罗斯购买苏-27战斗机的谈判。

消除国防与作战隐患

  在2007年中国人大政协会议召开之际,解放军军队人大代表夏艳华说道,“要使武器装备建设不受制于人,必须进一步实施科技强军战略,提高武器装备的自有技术含量。”夏艳华表示,国外对本国引进装备的数量、质量、核心技术参数掌握得十分清楚,给国防信息安全和未来作战造成隐患。

  如果国家没有一个独立和强大的军工业发展体系,军队没有完全操之在自主的军事装备和后勤保障体系,那么这支军队就不能称之为强大的军队,国家的军力也无法得到很大提高。

  位于夏威夷的亚太安全研究中心副教授毕胜戈说道,“从政治上和军事上讲,大国都应该有自己的武器研制能力,减少对外依赖带来的不安全感。”毕胜戈指出,“在从俄罗斯进口武器的问题上,现在该是中国‘断奶’的时候了,否则就该上瘾了。”毕胜戈的言外之意是,在中国国防工业的改革中,国家给国防工业的投资应该用在提高国内能自主生产的能力上,而非一味从外国进口武器。

  实际上,俄罗斯的国防工业现在进展得非常缓慢,尽管俄罗斯的企业生产的武器性能比中国国产武器优越。因此,专家指出,如果中国在俄罗斯这颗树上吊死,那么在别的国家不断进步时,中国武器装备只能停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水平。

  其实这项《指导意见》的出台是必然的,是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要求。《指导意见》的发布,与中国国防科工委“小核心、大协作”的思路是一致的。所谓“小核心”是指关系国家战略安全的整机产品生产、核心产业仍集中在十一个国有军工集团,军工行业目前属于国家绝对控股的七大产业之一;“大协作”是指军工产业元器件、零部件、部分民品生产以及外部非核心领域可以向民营资本开放,鼓励非公有资本参与行业生产及企业重组。

  中国国防工业的现代化、军民结合的产业发展方向不会改变。资产的注入和民品的拓展是军工企业发展的必然之路。军工企业如果要发展,必须注入优质资产,获得再融资的能力;必须壮大民品,实现军民结合,这样才能抵御军品周期的影响。

来源:星岛网刊第四十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