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定河东·唐初河东战役详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4:21:30
]]
]]
裴老爹介休大败是在九月十二日,元吉出逃是在九月十六日。不过,这离宋金刚南下河东,其实还有近一个月。

也许在很多人意料之外,刘武周、宋金刚并没有那么快的“趁胜追击”,他们,毕竟不是小李那种人。

这整整一个月里,并无战事记录,刘、宋到底在做什么,倒也不难想象。其实正所一开始我们就强调的,刘武周爬进北部平原,是从一开始的试探性攻击逐步深入的过程。说他一开始就做好全盘战略规划要怎么怎么滴,其实倒高看他了。

如今因为李唐在前线的调度无方,刘武周几个成功的小战略机动,竟弄下了整个北部平原,对于刘武周来说,就象天上一块大馅饼一样。他忙着用自己有限的军事资源和更加有限的政治资源吃这个馅儿饼,老实说,一个月还很不够呢。

同时,这整整一个月里,李家又在做什么呢?或者说,裴寂又在做什么呢?

裴寂如此大败,并没有被免职,老李发挥他一贯对某些人特别的优容态度,让裴寂继续做这场战争的前线全权指挥官。

而此时裴寂的“前线”,已经退到了雀鼠谷南端的晋州。

我们可以看第二幅地图,雀鼠谷固然狭长,最狭窄易守的部分,却在灵石到霍邑下方一点的地方。再往北或往南,河谷已较开阔,要论防守卡位,是不那么好卡的。

晋州就在河谷已经开始变宽的位置上。

如果说裴寂要层层死守,他兵败后逃亡,似乎怎么也该在灵石到霍邑一线停留下来。这些重镇里不可能没有守备军队,地利的优势又可以以很小的兵力达到很好的守卫效果。

当年李家就在霍邑被一支隋军卡得很有些辛苦,幸好那个守将“轻燥”,贸然出击又战术能力不强,才把藿邑敲下来的。

再往后看,宋金刚退军是也是在这段狭路上层层布防,若非李世民疯狂追击抢在他站稳脚跟前打他个措手不及,稍微慢那么一点半点的,估计小李就得发明飞机才能迅速通过此地了。

然而裴寂没有这样做,他是吓破了胆?是因为自己的军队全被打散了所以真的没能力在这里布防?或者刘、宋当时虽然没有南下,也知道这些狭路上的堡垒非常重要,所以趁裴寂兵败之势确实就先把这些据点拿下了。所谓“晋州以北城镇俱没”或当如此。

甚至,也许裴老爹这个时候眼光独到,看到敌人既然势大,不如干脆退退退到自家纵深地带,让敌人兵力伸展过度,从而起到“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效果?

若是如此,裴寂当时退而守备晋州,倒也不算一个失误。甚或李渊觉得他还有可救药,继续委任他,也不稀奇。

再及,裴寂当时在河东地区即南部平原大搞坚壁清野,似乎也不失之为一种有意义的战略做法。

问题则是,“马谡”是什么?是纸上谈兵之辈,便如同你我。我们大可以说得天花乱坠,战略圈子画个满纸,可是,任何战略如果不能实行,那就是废话。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上策”,不能实行的话,一样啥也不是。

裴寂这个时候如果有上述的构想,我们可以说——嗯,想得很好,真是上策。

可是如果他在具体的实施上没能力,那还不如一个下下策。

裴寂这个人,说他是“马谡”,就在于他具体要办起战场上的事来,就一团糟了。

先说“坚壁清野”。曾见翻案风者为裴寂大鸣不平,说“坚壁清野”很对嘛,裴寂“坚壁清野”,李世民不照样“坚壁”?有什么不同?

还真说到点子上了,就是有不同,大大的不同。

综合看裴寂一生的经历,我们事后诸葛亮的说,不能说他无能,让他去办办公文、提个主意、开个宴会、说说笑笑乃至搞点儿啥小话弄死对头的,都行。但是“坚壁清野”这种是苦差事,是吃苦尤其是逼着别人吃苦牺牲。一个能平时和大家说说笑笑搞关系拉人缘的,不一定能在艰苦的时候有人甩你。说穿了,没一点儿手段狠辣和威风,还要用得恰到好处的手段狠辣和威风,光能说好听的话,“坚壁清野”,鬼理你呢。

而且人就是这样,并不因为你不凶了就领你的情,在艰苦的时候,虽然大家多数不愿意去吃苦,可对那些狠不起来耍不起手段来逼大家去吃苦的人,照样瞧不起。如果没有上过班,至少我们也念过书。看看学校里,那些温吞和气上课镇不住堂的老师,能得到学生的喜爱尊敬谅解不?正所谓我们是想偷懒好玩,但你要没本事压住我们,那是你的错不是我们的。

再说守备晋州。如果知道后面李世民坚守位置的人,大致这时候也能发现,晋州的位置和柏壁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在雀鼠谷南部入口周边的“钉子”点。尽管这里谷地已较开阔,却又不够开阔,守住这里使敌人难以进入平原冲荡机动,把敌人的机动能力限制死,那也是很有意义的——

问题是在于:第一,你要能守得住;第二,你还要能从这些钉子点把自己的机动兵力派出去见缝插针打击敌人,使敌人无法直接绕过你行动,切实发挥“钉子”的作用。

而裴寂连第一点“守住”都做不到,惶论其他。

所以,裴寂只是一个“马谡”,一个纸上谈兵的人,或者说一个参谋型人才。主意是可以不错,却无法把主意化为现实。

的确,我们不要苛责裴老爹了,他的智商并不低,只是他的情商和当统帅没啥缘分。不过他自己不能认清自己的才能,自请兵出战,这是他自己的错误。李渊自己作为决策者和人事负责人,反反复复两遭没把裴寂的才能界线看透想清,则是李渊在河东之战中最最严重的一点“小小”失误。
天哪~
噢~~~~
:') :') :')
]]
如今,紧迫的战事既已移到山西南部平原即河东地区,我们就得更仔细地来看看这个地区的地理和当时的军事形势。

南部平原本身也几乎是“四塞之地”,北部西吕梁东太屋插下、仅有雀鼠谷一个比较方便的出口,东部南部中条山脉打个圈,呈半包围之势,西部是滔滔黄河。黄河过去,上一半有山脉阻挡,下一半的渭河平原算是又一个出入口。

此平原内部并不是一马平川,大家仔细看地形图,中间有一块阴影,那是一座小山脉稷王山和周围的地势落差造成的。这条小山脉说小也不小,就在平原中心“堵心”。比较主要的经济政治城市或滨黄河,或环绕在稷王山四周的平地上。稷王山这中心一堵,其实大致把南部平原分成西东两半。西一半宽广,靠黄河及黄河的若干条支流,交通便利。东一半北部逼促,在稷王山和中条山夹逼之下,又有一些小丘陵地带,南部才逐渐开阔,在稷王山南麓渐和西部融合在一起。

宋金刚进入平原以后,抢占了雀鼠谷南端入口东边的浍州作为根据地,吕崇茂的夏县在中间、王行本的蒲州在南端。沿着中条山脉西麓拉一条线,这样的形式,乍一看,貌似是对刘军有利的。因为三个地方背山而立,面对着南部平原,易守难攻。如果这三个点能有效地联系起来,它就是一条活的“一字长蛇阵”,于是很多人就会飘飘然想到所谓“击首尾应,击尾首应,打中间两头包抄”这一类的美妙故事了。

想来当时看着这条“蛇”的唐军,很多人是心里发虚吧。李渊下令放弃河东地区,也是因此之故。

但是,“一字长蛇阵”是不是真能成为一字长蛇阵,还是“一字死蛇阵”,这个,呵呵,一字之差,往往有天壤之别。

我们能进一步来看这条“蛇”的“三点”。

蛇头宋金刚踞浍州:

1)军队上来说,兵力在2、3万间,前期有突厥之助也颇有几千骑兵,正规野战兵团,机动能力不俗。

2)后勤上来说,离根据地却太远了些,雀鼠谷一条单路,后方留下的山西北部平原上,虽然占领了太原和介休,但偏在介休西北威胁北部出口的浩州却是颗钉子,扰人不安。不过暂时来说,浩州自保尚还危险,所以问题不算太大。

3)战线地势上来说,冲出了地势狭窄的雀鼠谷,撕开谷南端的一条口子,背中条山北、太岳山南,俯瞰整个南部平原,确实一时显出退可守进可攻之鹰势。但是绛州不下,而绛州正贴在浍州西南下线,不仅嵌住了雀鼠谷一半的口子,也挡住了其向西面展开进逼黄河各渡口的能力,绛州再南一点就接到了平原中部的稷王山,从而出现一个天然屏障,所以要绕过绛州就还得绕稷王山,对机动会造成不利影响。

综合起来看,这个蛇头有不俗的机动能力,也有不俗的战斗力,但并不是没有问题的。

蛇身吕崇茂叛夏县:

1)军队上来说,数量不会太多,主要是本地民兵步兵,杂牌本土军性质。这种军队,如果要他们固守夏县,在其范围内搞游击,那是很有力量的,外来的强龙不压地头蛇,就算是比较强的正规野战军团,只怕一时也吃不下去。但反之,你要他们离开乡里半步都会很困难,若要他们舍弃家乡的“坛坛罐罐”、父母子女亲属做更大程度的迂回机动,那就非常非常困难了。

2)后勤上来说,他们是在本土,固守不怕没得吃,要走动,怎么保障后勤,则是个问题。当然他们可能在本地区都会比较熟悉,因此后勤也可能还方便些。

3)战线地势上来说,夏县在中条山西麓,背山,面对不远处平原中部的稷王山,活动范围比较狭窄,要活动只能南北向,而近在咫尺的安邑大城都还在唐军手里,威胁很大。

综合起来看,这个蛇身的地势兵力机动能力差,但可能还能够有一点机动力,如果你能说服他们放弃乡土的话。一旦他们的主力开拔,安邑机动过来的唐军正规野战军团甚至驻守军就能把他们的老家拆了,他们也不可能带着家园亲人“机动”,那不叫“机动”,那只能叫蠕动,根本没有任何速度可言。因此除非有着放弃家园亲人的勇气、决心和觉悟,要动员他们应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况且尽管他们对本地熟悉,但基本上是步兵,就真把他们挪动起来了,行动力还是要打个大折扣的。

蛇尾王行本死守河东城:

1)军队上来说,数量也不会太多,主要是前隋留下来的驻地军,正规,但是多为步兵。

2)后勤上来说,河东城里已经被围许久在闹缺粮了。

3)战线地势上来说。河东城处于中条山在南部的余脉,背山面河,顶在平原南边的出口上,但是抢过黄河对面是千百年来的关中屏障潼关。之前为了拿下河东,李唐已经在这里设有重兵。现在更是反复围剿,李渊本人在河东之战时始终在附近的准前线督战,把河东基本上是团团包围。

综合起来看,河东要靠自己,一丝都动不了。

因此,整个“浍州——夏县——河东城”一线,看似一条长蛇,确是一条只有蛇头灵活的半死蛇。蛇身蛇尾僵死,对于尚有活力的蛇头来说,那就很容易成为“负债”而不是“资产”。

当然,真要钉死这条蛇,可不容易。

毕竟蛇头确实有活力,有强悍之处。就当时来说,如果唐军上下战斗能力就是裴老鬼一流的角色,自然死蛇估计都能变活蛇。而仅仅是一些中上才能的将军的话也很危险,一旦绛州被拿下,平原东部就门户洞开,黄河一线立刻压力大增。宋金刚更可以东西到处侵略,援助夏县、河东城等地,那这条蛇就不是被压缩在平原西部中条山边上的单线半死蛇,而是一条有纵深的大毒蛇了。

所以真要打这条蛇,也必须从“蛇头”入手,稳定绛州守备,牢牢控制住蛇头的机动能力。

但是在李世民出击之前,唐军的一系列行动里,我们发现,最缺乏的正是一个敢于与宋金刚的蛇头硬碰硬、钉死他的行动。

裴老爹不说了,宋金刚从雀鼠谷冲下来的时候,他扑腾扑腾跑去打夏县。夏县,前面分析了,是一群奋而反抗的民兵。他们机动能力虽然很弱,优势却在本乡本土,在本乡本土打游记保卫家园,强龙不压地头蛇,你要一下吃掉他们很难。更不用说裴老爹根本不是临战的人才,直接就被揍了回去。从此就是李渊,也再不敢把他摆到战场上去搞笑了。

然后李渊本人亲临准前线,在河东城附近督战,又派出宗室李孝基带着若干将领去——继续打夏县。

他们的意图是打算打掉似乎很弱的夏县,切断宋金刚的蛇腰。

这个就是一个普通才能的将领通常的想法。

和一个机动能力差但死守本土的夏县本地民兵纠缠,等于是白白让上面那个机动能力强的宋金刚舒舒服服俯瞰他们找时机一个突袭搞死他们。所以后来宋金刚在有小李紧盯的情况下,都能机动一次敲掉这几个普通才能的家伙(OK,其实我个人觉得他们和裴老鬼一样,都是低等才能的)。

当时宋金刚没有立刻派兵来应蛇腰,恰好是因为他乐得让一群普通才能的唐军在夏县拖住,自己好经营绛州一带,当时,他本来已经逼上绛州而且绕过绛州北面,一直打到黄河边的龙门渡口,几乎有了威胁晋南平原东部的资本。如果就一直这么下去,他再搞掉绛州,形成完全俯瞰晋南平原之势,形式也就不用我再重复一遍了。

至于李渊本人,更是只敢在那个最弱的蛇尾处虚张声势,这一颗死子,实在不是这一战中应该关注的重点。放任宋金刚的野战精锐部队在平原北部纵横,保持着随时对所有点的打击能力,根本是把自己变成一条放在案板上随人下刀的鱼一样的做法。

究竟李渊是看不到问题的关键,还是他有心无力呢?

一句话,诸如我辈纸上谈兵,自然会指着那个活力十足的蛇头喊:这才是关键啊~李老爹你秀逗啦~

可是更关键的是,指出战略和行使战略,中间所隔的并不是一张纸。要有那么一个人、一支部队,在这样一个时候,能够和宋金刚的精锐顶上掐住,钉蛇头的战略才是有效的。比如当初裴老爹在介休也是卡在关键位置去和宋金刚顶住,但是,他就没顶住啊。除了战略谈兵,那是实打实要有一个战术专家的时候啊!
别说李渊是皇帝就一定不能亲自去顶,历代开国皇帝,自己和强敌在第一线对峙啃骨头,手下人趁虚四下包抄吃肉的,那多了去了。

情况如此危急,李渊即派不出权位足够的大将敢和宋金刚对峙,自己又依旧只能在准前线晃悠一下了事。那么很对不起,他也只有下旨放弃河东。

毕竟关中更是关陇李家核心的核心,又密置十二军可以方便地进行全民总动员。历代也不是没有冲进关中却在这个平原上爬都爬不动的,最近的历史就很能说明问题,当年东魏、西魏拼杀了那么久,高欢数次杀如关中,最后还是被宇文家扶植起来的关陇贵族们给抗了过去。而且后来大家慢慢磨,到底是关中这一伙取胜。

当然这样一来,李家也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取得最后胜利。更进一步,万一这中间出了什么变数,那就愈发难测了。

不过,李唐当时,应该还有一个人可能完成这个“出头钉子”的任务。这一个人,就是在前面的战争里已经“接受考验”、临战能力十分强劲的李世民。

也就是李渊刚刚杀了刘文静、似乎打定主意要来抑制一番的秦王殿下。

这个尴尬,实在是太尴尬了。

所以有的朋友认为,李渊下旨本身其实隐含着激将的打算,当然如果李世民就从此不肯出头硬不吃这个激将,放弃河东也是唯一的选择。

惟其李世民出了头,上了表——

武德二年的十一月,凛冽寒风中,李世民率军从龙门渡口踏冰渡过黄河,一直向东北深入,来到吕梁山南麓靠近雀鼠谷入口的柏壁,一钉子卡住了宋金刚这个蛇头的侧翼。

前面提到,当李渊、李孝基等人纠缠于晋南平原南部、中部时,一度宋金刚在北面绕过绛州打到黄河边上的龙门。但是他没有守住这里,应该是一次骚扰性侵掠,因为绛州不下,他的军队是被这颗钉子卡着的,如果唐军从河对岸以高就低攻过来,龙门守也守不住。所以他干脆地撤退了,应该还是着力于吃掉绛州。

可是李世民一屯上柏壁,绛州西部后方就稳定了,加上南连晋南平原中部的稷王山屏障,宋金刚往西的道路至此被完全堵死。之后我们看到,宋的所有机动不再现于晋南平原东部的开阔地带,而被李世民、绛州和中部的稷王山区给活活逼在西部的狭窄地带。

这条长蛇,即使如今没死,也是一条单线而交通薄弱的将死之蛇矣!

当然,前提是小李的柏壁不会被宋破掉。实质上宋根本不敢攻击柏壁。兵力够不够都不说了,我们知道攻坚的兵力还需要更多。宋金刚长途袭远至此,手头的主力是从马邑带出来的,能带着大型攻城器械长途袭远机动吗?柏壁如果没有很明显的愚蠢漏洞,他一时半会儿,哪里去造那么多攻城器械来?慢慢造得的话,自然就是要消耗自己薄弱的补给。绛州不下,也有这个缘故,其实只要守将自己不吓自己(比如可怜的元吉小弟),横下一条心,宋金刚野战能力虽不弱,攻城还是很难滴。别说他了,就刘武周在后方的晋北平原上,也是人家真要守的话,他哪儿都攻不下。他们整体军团的攻城能力弱,那是没话说的。

而且也断不到小李的粮草,因为小李虽然深入,可他也看得很准。黄河在晋南平原东部延伸过来许多支流,其中一条浍水就从柏壁下走过,天然的运粮水道,天然的和关中联系的通途。

由此小李这个点一卡,再结合稷王山的地利(这一点,小李出发前当然是了然于胸的),就充分地屏护住整个晋南平原的东部。唐军黄河上的渡口全部可以放心大胆使用,其他军队也可以随意在这个地方调遣往来。

但是就是这些还是不够,他不仅仅坚壁,还“唯令偏裨乘间抄掠”,那是因为宋金刚必然试图挣扎,也会派分队到处机动寻找突破口和骚扰地方。小李又一个不同于低等才能的裴老鬼的地方,就在于他深知攻防本是一体。

只有低等才能的家伙,才以为什么防守就是乌龟战术,缩在一个壳里一动不动。虽然俺是乌龟,可是,俺坚决反对乌龟战术。西谚所谓进攻是最好的防御,其实自有其辩证法。小李这里卡位,是卡一个点。如果他只会龟缩不动发霉长蘑菇,那不好意思,他的身边满地是空隙,野外照样被拱手让给宋金刚去机动。可他正是即坚守一点,不动主力决战,又分队四面机动,在野外频繁盯战宋的军队,才能真正把这个点卡得住。

有一个传奇性的故事:屯守柏壁的某日,李世民在野外帅轻骑觇敌,时骑四散侦察,他一时疏忽和一个甲士找个地方小睡,结果差点被敌军某分队悄悄围上来。幸好一只老鼠跑过弄醒了甲士,他俩得以及时逃脱。司马光在这里大致说了“这个时候可不是轻骑觇敌的时候”的话语,其实不免文人所见。司马氏会这样认为,也就是觉得小李应该蹲在柏壁不动弹。其实哪里能够那样,野外这种地方,你放弃就等于给了敌人,更何况是宋金刚这种机动见长的敌人。

宋金刚部队作战力强劲的地方就在于,在这条死线上,他还能挣扎两下。而小李战术能力强劲的地方也在于,在宋金刚的强力挣扎下,他就比宋金刚还更能机动。

我想这里应该要注意的一点,是美良川和安邑两次战斗,我们不能孤立地想:哦,他们就拼了那么两次。

实际上,从小李屯兵柏壁开始,为了争夺野外控制权,他们就应该互相你绕我绕,兜了不少圈子了。因为小李大本营位置卡得好,他个人的指挥和作战能力又强,宋金刚一直被压制住。这中间没有什么值得特别书写的战果,却是更加重要的一种隐形战斗。

所以说为什么不是随便拉个人,只要在柏壁一蹲,就能卡住宋金刚的。

而美良川和安邑的两战,则可以看作一种代表,充分展示了宋金刚在野外的机动战中,是如何输给李世民的。
]]
小李一到柏壁,应该就和他周旋过好几次了,但那都是一些很小规模的相互试探。试探的结果,应该不很妙。但是因为没有足够强度的对决,宋金刚还不能肯定他的这个新到的敌人,据说李家还很能打一下的小秦王,到底有几斤几两。

为此,宋金刚两次派出尉迟敬德的行动,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也是两次大火力试探。如果李世民无力阻击,只能任尉迟敬德随意纵横的话,那么他屯守柏壁的意义,就大打折扣了。

所以,个人认为,将李世民在武德二年十二月的这次胖揍尉迟哥哥仅仅看作“振奋军心”的“小胜”,其实是看得浅了些。

没错,这两次战斗,宋金刚派出的还是尉迟恭、寻相率领一支“偏师”。但是他们是宋金刚手下最主要的两员大将,日后宋金刚撤军,让寻相为他断后路,宋金刚在介休战败,他的残部由尉迟恭和寻相收拢,他们要在宋金刚麾下不占据主要地位那可没如此力量。

而且宋金刚这两次交给尉迟恭和寻相的任务,一个是去救援围困夏县,二是去救援河东城。两个地方都被唐军重重围困,河东城附近还有李渊徘徊不去督阵,所以都不是小任务,而是关系重大的机动任务,是显示他这个“蛇头”有着强大活力的任务。如果任由宋金刚这样想来就来想去就去,狠狠打你一下你无力还手,那河东战场确实也太危险了。

第一次,尉迟恭和寻相救援夏县,围攻夏县的唐宗室李孝基实在是个没话说的人,大概临战能力就和裴寂是同一个水准线上的,挣扎估计都没挣扎几下就被打败了,从他打头,跟随他的几个主要将领都被俘虏。消息传来,李世民立刻做出出击的反应,正是他看到,如果真的以为“坚壁”就是练乌龟功不出不动,那么就完全丧失了对宋金刚的钳制力量。

李世民派出殷开山、秦叔宝和程知节率军打击将还浍州的尉迟恭、寻相部队,他们在美良川一战,所谓“大破之,斩首二千馀级”,被俘虏的独孤怀恩逃了出来。这个战果看来并不算太大,而且尉迟恭和寻相好歹带着其他几个俘虏回了浍州。

但实际上,这一战本不是大军合围的歼灭战,而是拼一个机动能力的击溃战,所以斩首二千也是一个不算小的战果,须知宋的兵力也就两万多而已。同时,李世民的军队说出击就出击,一击就能打痛,让其不能还手只能努力先往回跑,这就完全失去了先机。以前,总是他们在主动地打击唐军,而这次,却是他们被唐军打击了。

对于美良川这个打击点的选择我们也可以留心一下,稷王山在这一带地方和中条山逐渐合拢,美良“川”意味着这里是一条山间溪流,所以此地的地势相对崎岖,正是一个打伏击的好地方。

第二次,尉迟恭和寻相的任务更“重”,是去救援河东城。这一次是李世民亲自率队,在他们前进的途中忽然杀出来。

这一次,尉迟恭和寻相挨打的地方可很有些不一样了,他们是在安邑被李世民率领的三千左右步骑给狠狠打呆了的。安邑过了夏县没多远,且此地差不多过了稷王山的山线,地势正是逐渐开阔。另外,从李世民所在的柏壁要插到安邑,直线上看正好被稷王山的主峰挡住,也就是说要绕过来会相对困难些。后路上还刚过了夏县,有一个可以为他们关注敌人情况的掩护。

其实这里我至少赞同老克的这么一个观点,就是此时的宋金刚部队,对唐军整体还是很有轻敌情绪的。

对于李世民出现之前的唐军,估计宋金刚以下的将领士兵,都已经轻视够了,他们也自有其轻视的道理。对于李世民所率领的唐军,他们可能觉得有些郁闷,但这郁闷未必能成为忌惮。毕竟之前李世民和他们的一些游骑绕圈触动肯定不够深,就是美良川的突袭,那也是一次依仗地利过来敲一下就跑的家伙而已。当时他们正在得胜反城的路上,本来好歹也打了一仗颇有些疲惫和损失,精神和士气也松懈了些,所以才被不小心占了点不大不小的便宜,那也不能算什么。

那时候,逐渐走进开阔地带,在稷王山遥遥掩护下的尉迟恭和寻相,心里想必真的是十分轻松吧。啊,对了,还有,这次援助河东城,他们还是偷偷进行的一次行动,所以正趁着夜色在行进呢。唐军只怕连他们有这次行动都不知道,李家的那个什么秦王,上次不也是等他们打掉李孝基这么大阵仗发生以后,才得到消息的吗?总之,现在根本就没有什么可担忧的嘛。

在夜色中,李世民亲自率领的军队,却忽然出现在这支力量不弱的“偏师”面前发动了攻击。

可惜史书没有明确记载李世民此次攻击所走的“间道”到底是哪条路,但无论是穿过还是绕过稷王山的主峰一带,他对这里的地理,那是不好意思当年在这里也待惯了真的很熟。

李世民所率领的三千步兵和骑兵,不算一支特别大的部队。也不算一支小部队。我个人很好奇当时尉迟敬德和寻相带领的部队又有多少,可惜史书没有告诉我们。然而如果是有援助河东城的打算,那数量也不会太少。

这一战应该是一次心理战,利用敌人轻敌和放松的心理所进行的“不合常理”的突然袭击。上一次在美良川,当地地形险要的情况下,对于尉迟恭和寻相这样富有经验的沙场老将来说,肯定会自然地小心提防谨慎行军的。但这一次在安邑,只怕他们就不免粗枝大叶了。

这一战,李世民的胜利更加彻底干净,尉迟恭和寻相“仅以身免”,最多带着很少的亲兵逃了回去。至于他们带来的部队,则除了战死的,大部分被李世民“悉俘其众”而去。

这个简短的记载其实蛮有点意思,是说尉迟恭和寻相带出来的大部分人都被俘虏了。按理说李世民率领的攻击军队不多,包围战是肯定打不了的,就战斗本身来说肯定也是击溃战的形式。可我们可以考虑到另外一个要素,那就是宋金刚的部队本是“外来的强盗”,不是河东本地人。当他们的士卒被打散了以后,逃往附近的乡村城镇都是没有什么出路的,除非他们跑进夏县。可逃命时那顾得那么多,更别说外来人根本不怎么认识路。这里离浍州又更远了,因此这一些俘虏,无疑是战斗结束后走投无路被才抓捕的。

这也从侧面反应了此次打击和上次美良川的不同。上一次突袭后占了点便宜就立刻撤退,杀了一堆人却没有可能抓俘虏,更加类似于打之立走的游击战。而这一次,因为尉迟恭和寻相的军队真的是完全被打垮了,宋金刚也无力派出任何后续部队,所以李世民可以好整以暇地在战后搜捕逃散的敌人,获得了大量俘虏。

最后我们还要来看看情报的问题。安邑之战,李家的情报必须十分到位,因为尉迟恭和寻相是“潜师”出动,本来就没打算惊动唐军主力。但李世民却知道了,而且从柏壁杀过来能够很好地拿捏住位置。

根据史书记载,李世民到达柏壁以后四下发安民告示,于是本来被裴寂惊扰的民众纷纷前来送粮归附。不免就有疑古派对这种“溢美”持不屑态度,认为一句撒谎就能说过去。这样想的人,却不免太不通事理。

第一,要“安抚”民众,其实不见得就是一脸微笑说满好话的。在这种战争紧急时期,还真要些杀气狠劲。这正是前面所论裴寂所无的,而小李么,呵呵,他可不是评述故事里那个温文得懦弱的年轻人。老实说,我个人倒觉得,当地人中许多是畏惧的成分多过仰慕的成分。

第二,光是一个凶狠的野蛮人,那也是不行的。小李当年随父亲在这一带活动了那么久,他家就在南边那个河东城里,结识的当地人物肯定也不少。比如说薛收这么经典的人物,就是本地大族子弟,之前已经投到小李门下,根据史书记载,小李就是听了他不少经营河东的建议以后,大为欣赏将其招揽入府。在这些本地势力的协助下,小李“够狠”,那也是一种有手段的狠。打打捧捧、大棒加胡萝卜这些的,应该已经是这个二十刚出头的年轻人非常善于运用的手段了。

其实整个河东地区,河东城的情况比较特殊不论,夏县虽然是本地人不满造反,却完全没能够带动起周边地区,裴寂搞得一团乱后,小李接手过来所进行的弹压和控制那是绝对有效的。

粮食不粮食的还在其次,李世民的补给线短,靠关中通过黄河及其支流运输到柏壁等地,在他能有效地钉住宋金刚的机动能力的情况下也不困难。反倒是情报这种东西,非得靠本地人才好办。而情报、熟悉地理对于机动能力的作用,是相当巨大的。

这两战结束以后,宋金刚的兵力损失也不可小窥。美良川两千如果说还是小数,这一次援救河东出动的兵力应该更多,同时损失也更大。再加上那些没有“资格”被史书登录的各种小型游击战斗,本来看着被刘武周集团搅成一团风暴和旋涡的山西,在李世民这颗钉子一投下去以后,忽然风止云住、水扼中流。世有所谓中流砥柱、力挽狂澜等语,岂非正是为此设哉?

武德二年结束了,李世民也完成了他的初步任务——正面顶住刘武周集团南下的压力,遏制住局势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那么接下来,本身实力薄弱、战线拉得过长的刘武周集团,是许胜不许败的。一旦被人卡住,其实就到了他盛极而衰的转折点。

说来大部分当时当地的将领官员,也不是没有脑子。尤其身处其中,他们也能体会到这隐隐的变化大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开始看到“诸将咸请与宋金刚战”的局面。也是在这个时候,才出现了李世民提出下一步计划的描写——“分兵汾、隰,冲其心腹”。
上图咯!!
武德二年的冬天过去了,三年的春天到来,这时候,固守最南端之河东城的王行本在绝望中投降,这个投降不知是否有“放我一条生路”这样的条件,但是史实是王行本一投降后立即被斩头,追随他的那些旧隋守军之下层兵卒的命运如何我们不得而知。至于河东城本地的居民,倒不必为他们太担心。李家还不是疯子,杀不到老邻居老街坊的头上去。

河东城“固守”是一个很特殊的情况,究其原因却是尧君素、王行本两人的特别“顽固”和他们身边一批亲兵的能力。看河东城内的情况,尧君素即是被手下所杀打算开城投降,王行本也是在绝望中出战,结果应该属于他的亲兵的少量野战部队眨眼被灭,剩下的人就根本不搭理他了。

其实个人还猜测,李家对河东的进攻不够猛烈,说不定也是顾虑太多的缘故。尧君素、王行本其实更象两个带着不多的军队、把整座“李氏老家”劫持的恐怖分子。李家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进行猛烈的攻城战,玉石俱焚之下,他们内部很多人也会非常难过的。比方说薛收的家就在河东城里,他母亲(当然也包括他的大部分亲族)就在尧君素等人手上。而河东的战略地位不算非常重要,尽管也濒临黄河渡口,可是全无野战能力,看前后这两、三年里,李家的军队在河东城下要来就来要走就走,黄河渡口随便用,完全没有一点被威胁的感觉。所以他们在很长时间里宁可围着等也不奇怪了。

实际上,河东城一下,李渊立刻亲自跑进城里去,一点儿也不担心围了这么久城当地人有什么愤怒情绪,也可见他对当地居民很放心。而且说不定还赶紧进去送粮安抚,来点儿什么“大家都辛苦了,啊呀,实在对不住啊,不过这个天下变成这样也不是我们的错啊”之类的。

一段很小的插曲是独孤怀恩的叛变。独孤怀恩本是李渊之母、独孤老夫人的亲族,论辈分大约是李渊的表弟。在他主持下攻河东城很久没攻下,李渊责备了几句(其实未必是他的错失),心里已有不满,再加上一些眼红心热,看李家一个先手如今做上皇帝了,想想两家家世也差不多,竟犯起傻念头来。宋金刚攻克浍州那会儿,他被派作李孝基的副将一起被尉迟恭、寻相俘虏,正好遇上小李派兵在美良川拦截尉迟的反回部队,独孤怀恩趁机逃命,跑回来以后又被李渊叫去攻打河东城。那时候他一定觉得很侥幸吧。

可惜这个独孤怀恩连帮手都找不好,他和麾下元君宝合谋。元君宝却是个大嘴巴,把这些要紧事讲给一个叫唐俭的人听。大概元君宝的意思是想说服拉拢唐俭参加他们的阴谋,唐俭却不会上两个大傻的贼船,一转头就把他们卖了。

结果,河东城投降,独孤怀恩先率军进河东城,李渊随后也准备来,现在并不清楚独孤怀恩有没有做出在河东城劫持或杀死李渊的打算,但有一点很肯定,唐俭派来告密的人恰好此时赶到。李渊认为这正是天意,赶紧先召独孤怀恩前来晋见,独孤怀恩还懵懂不知自己的蠢事已经曝光,一跑过来便被抓了。

这个小插曲对整个河东战役来说,对李唐之前之后的政治来说,倒也不是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

倒是唐俭当时能够派人来向李渊告密,是一个值得一提的事件。

唐俭的老爹,是李渊的老朋友,唐俭本人则和李世民关系密切。李渊在太原时,唐俭不知什么原因也在太原一带晃悠(跟小李去玩儿?),经常和小李吹牛说李家当有天下的,他也是其中之一,也是小李向父亲推荐了这个人。这时候,唐俭是跟着李孝基去攻夏县的副将之一,不用说也被尉迟恭俘虏,还被押回了浍州。也就在这趟俘虏之行中,他听到元君宝屡次为独孤怀恩吹牛,于是决定找个法子赶紧通知李渊。

他找的法子蛮有趣,两唐书都没有作确切的说明,通鉴则说是他游说尉迟恭与唐“连和”,尉迟恭觉得有理,就派了同时被捕的刘世让去做使者。结果刘世让使者倒没乍做,主要地就是去向李渊告密。

我们看刘世让紧赶慢赶到达河东城的时间,是武德三年正月,那么尉迟恭会觉得唐俭的意见“不错”而派他出发,应该正是在武德二年底被小李胖揍了两顿以后的事。也就是说,尉迟恭在这个时候,如果不是感觉到前进无望,他们的好日子只怕要一去不复返,他是不会做出这种决定的。

一句话,他是真被小李敲疼敲怕了。

当然,我们不必认为尉迟恭是想背叛宋金刚和刘武周,这个“连和”个人认为是他在刘、宋同意下,试探李家是否愿意和他们讲和。他们现在至少貌似还有不少讲和的资本,万一李家一软,给他们一定好处以换取他们退军,那么他们还是赚到了。

其实刘武周内部一直也就不同的声音,当刘武周打算南下到李家地盘讨便宜的时候,他的另一个妹夫苑君璋就反对。苑君璋的意见是,“晋阳以南,道路险隘,县军深入,无继于后,君进战不利,何以自还!不如北连突厥,南结唐朝,南面称孤,足为长策”,也就是说希望刘武周占到一点好处以后,就干脆一点和李家讲和,然后据地称王,观望风色。反正他们这些边地豪强,力量本来薄弱又没有什么政治势力,做一个投机分子的前途应该更好。后来刘武周败亡,苑君璋接手了他在马邑的力量,就做足了一个投机商的角色,虽然几次背叛李唐,最后还是舒舒服服地做了唐的安州都督、芮国公宾,得到五百实封。

唐俭日后能在做“俘虏”时得到很好的待遇,也和刘武周内部这两种不一样的声音有关。不错,李孝基想逃跑而被杀了,但他想逃跑未免太过分,而且刘武周集团内部当然也有和李家抗衡到底的一派。象唐俭这样“奸猾”的人,则一副“我也是为你们着想”的表演,却很容易利用讲和派的声音保全自己,也不稀奇,甚至进一步,如果当时李家确实抵不住,唐俭真顺势投了刘武周个人都觉得不是不可能的。

不过,李家却未必肯和刘武周讲和。刘武周这次搞到他们这么损失惨痛,如今已渐占上风,如果轻巧巧让刘去了,那下次刘武周再打来怎么办?虽然这时讲和貌似可以争取时间,可争取来的时间能干吗呢?不就是东进中原么。东进中原,那也只得让李世民率大军出征,那时候刘武周再来骚扰,就搞不好还得把小李调回来。与其以后手忙脚乱,不如现在一劳永逸,怎么说也得先把马邑的这支势力打得翻不过身来只有做投机分子的力量,也是正确的道理。

问题只在具体的打法。

当李渊处理了独孤怀恩这一个小小的麻烦进入河东城后,史载,李世民从柏壁专门跑了一趟过来和李渊见面,这一老一小两父子此时的碰头会,毫无疑问,就是要敲定下一阶段的战略方案。

首先,刘世让肯定还是转达了刘武周内部的求和声音的,这里,在战略上本来优势十足、如今战术的劣势又扳了回来的李家,当然不作考虑。

其次,年末“诸将”立刻和宋金刚决战的建议,肯定不仅仅在前线流传。那么这个方案是否可行呢?其实也不是不可行。只不过这样一来,这个时候决战,宋金刚力量还强,而且宋金刚见势不妙往北部收缩,雀鼠谷地势狭窄,他退到其中部和北部一带固守,那就会形成一个两军对峙、互相平推的作战态势。真的形成这样的局面,那就是似快实慢,李家也要消耗更多的实力来完成这一水磨功夫。

那么这里就要说了,我们知道最后李世民在雀鼠谷里狂飙急进,疯狂地追击宋金刚退却的部队。那时宋的退却也不是溃退,而是有秩序地后退,也在雀鼠谷中部和北部试图建立固守纵深,结果被小李打得根本站不住脚。那为什么这时小李就不能直接采取这样的战术呢?

“逐敌千里,必蹶上将军”,孙子的话,并不是人们想像的那样可以随便打破的。李世民即不是妖怪也不是神仙,当然也不是超人,他能在后来展开那样“不管不顾”的追击战,正是建立在充分的准备之上的。奇兵必以正兵为前提,这种辩证的道理,总是我们应该时时记得的基本。

所以第三,也就是这之后李唐实际采取的战略,是先不和宋金刚决战。任其远离后方,在这里和李家作更长时间的对峙。然后,请看地图,从侧面派兵,形成一个极大的包围圈,在宋金刚的后路布上一颗又一颗的钉子,或者巩固宋金刚后路上那些还存在着的钉子如浩州。这样一直等到整个布局完成,再进行最后的总决战,一举将敌人的有生力量消灭干净。此法似慢而实快,而且运用得当,则损失小得多。

当然,关键之关键,就在于“运用得当”。

如果说这做法可算“下、中、上”三策,那么这个世界其实有很多“上策”摆在人们面前。下策一般不足为人所取,中策则多是保守持重之策可供一般能力的人选择,而“上策”则往往需要有很强操作能力的好手来执行。

李家有没有实行上策的实力和根基呢?我们得说,有。从太原到河东,这整个地区李家政治实力相当不弱,这在前面已经讨论过。

另外,前面也说过,山西两座大山东西相夹,地势险要。但西面吕梁山那里,我们来看地图,正好可以通过黄河上下。李世民柏壁的选点掩护住黄河渡口,李家沿黄河行舟就可以不受干扰。黄河有许多支流深入到吕梁山内部,在吕梁山里形成许多小河谷。李世民所说的“分兵隰、汾”中的“隰”所指的“隰州”,就是黄河支流深入吕梁山脉形成的一个小河谷上的聚居点。

那么看地图,我们要说了,其实刘武周也有一个可以利用黄河的可能性,那就是也在闹叛乱的石州。但石州本身,就是个北部的夏县,是一群本地乡民在闹腾,光靠他们自己只能龟缩在本地,要他们大机动,沿黄河而下攻击李唐,那是根本不可能。刘武周要增兵石州,中间恰好就有浩州那颗钉子卡住。而且刘武周的兵力和政治力量都非常单薄,北部平原内部都难以搞定,分兵石州又还要大规模造船什么的,都是空谈。

更别提,石州本来就三心二意,投机取巧,时刘时李,全然靠不住。同时,吕梁山里其他类似的小州、县,都支持李家。就象夏县仅仅是河东地区的一个特殊情况一样,石州也仅仅是唯一的一个特殊情况,实在不够看。

至于说到实际操作的指挥者,那也是一看就很明白。当初李世民选柏壁这个点扎营,其更长远的考虑也就显示出来了:柏壁背靠龙门,北抵吕梁,切了雀鼠谷出口的一半,在汾水下游边上,所以“分兵隰、汾”,就是他这个位置是最好的通盘指挥所。真的不能不佩服一下小秦王的眼光之准和选位之刁,在他面前真是一点漏洞都会被他钻成大篓子,隋唐之交的诸家反王,也确实深深地为此而悲哀吧。

有了实力在先,又有李世民这种指挥能力很强的人坐镇,这样的“上策”才不是空中楼阁。

另外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动向,那就是突厥的问题。

在武德二年三月刘武周刚入侵时,是受到突厥指使的。李家为了换取突厥退兵,又一次花钱送美女自不在话下,也是某种“天意”吧,恰好突厥的始毕可汗就在六月又翘了。李渊老爹一副悲痛的模样跑到长乐门“举哀”,还“废朝三日”,估计心里是笑得乐开花。

不过“天意”不可持,在可贺敦隋义成公主的支持下,始毕的弟弟也就是处罗可汗即位。处罗却是有野心的,跑去和王世充联合,又派人去迎接旧隋宗室杨政道,立为隋王,那也是和“众反王”作对的明白意思,说穿了就是尽量阻碍汉人重新统一的打算,而且远比始毕更积极。只是突厥本身是内部并不稳定的游牧行国,处罗新即位,应该还有很多内部问题需要处理。

这对李家的河东战役又有什么影响呢?

那就是要想办法在处罗整顿好内部、腾出手来之前,消灭刘武周。因此保守的战略一旦旷日持久,再往后就有大麻烦。且中策的方法,相当于直接从正面一点一点增加给刘武周巨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刘武周会充分感觉到这种压力而向突厥求救。按史书记载,当时刘武周一下觉得自己占了很大的地方很了不起,似乎有翘尾巴的表现,引得突厥也是不满,所以后来他逃到突厥却被突厥人杀了。那么若他感觉到压力改变策略联合突厥,就对李家很不利。处罗感觉到刘武周压力太大,也会有抑制李唐的念头,毕竟金钱美女不是时时奏效的,对有雄心或者说野心的人来说,李家想靠贿赂处罗来解决一切危机,不见得能有效。

相反,此时表面平静,只在南部保持李唐无力北上只能对峙的假象,然后在敌后搞小动作,却能麻痹敌人,让刘武周一时还感觉不到特别大的压力,让突厥也疏忽大意反而更多关注的是刘武周的翘尾巴。也就有它更重要的意义了。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战略到底是李世民还是李渊抑或还是李建成的“功劳”,其实倒无所谓。不可小瞧李渊老爹的战略眼光,他本来的布局都还挺好的。李建成居于辅助老爹的位置上,往往也能心领神会做一个非常优秀的参谋。之前的失败只在于战术问题上,现在李家父子暂时搁置权力斗争的问题,老李一把提起了次子这一绝世宝剑,信心必然也就大增,在战略上更可挥洒自如、出招精到了。

如果说李世民看见前线颇有采用“中策”的声音,担心老爹后方也有如此意见而被误导,所以要特别自己亲自来一趟河东城,那么看来他大可不必担心。史书上没有任何李家父子为此战略发生意见冲突的记载,也可见这李家三狐狸是一拍即合,都不约而同选择了同一条道路。

当然,如果从以前的一些记载来看,老李本人相对要保守谨慎些,李大又是不太愿意执意和众人意见相驳的温和个性,说他们采取中策的倾向比小李重些,也未必不可能。但即使在过去,小李每每也能让父兄同意他的合理“冒险”战略战术,更何况现在李渊和李建成应该对小李的能力信心更足。而老李李大没有介意以前一段时间的权力斗争问题,要支持就认真支持小李,也是很强的胸怀。

并且,武德三年二月,李渊又来到华阴准前线,华阴是通往潼关和河东城边上的黄河渡口的路上的重镇,他来到这里,自然也是在准前线上亲自督促运兵运粮等工作,加大力度转防守为进攻。

从历史的记载来看,在“分兵隰、汾”的战略里,有两个人值得一提,他们也分别代表了李渊和小李在这方面的动作安排。

第一个人是李家宗室襄武王李琛,被派到隰州镇守,稳定了当地因石州叛乱而动摇不定的稽胡。他应该是由李渊所派,他所做的工作,也非常类似李渊那种在准前线上坚定政治优势、稳定后勤保障。

第二个人是刘弘基,此人我们在前面已经多次见到他出场。他从太原时代和李世民关系密切,基本上到现在为止,有李世民参加的战斗他都在李世民直接指挥下,平定薛举的战争中为败退的唐军死守后路。不久前他曾一度隶属裴寂,在晋州守备,结果被宋金刚破城俘虏。不过很快他倒是逃了回来,又随李世民屯兵柏壁。在抵挡住宋金刚的南下之势后,李世民派他“率兵二千自隰州趋西河,断贼归路”。西河我们前面已经听说了,就是太原起兵时李家兄弟去攻克的西河郡。而现在呢,名称上改郡为州以后,西河正是这本文中反复出现的浩州。

也就是说,李世民派出的部队,那就是更进一步,前往刘、宋盘踞之“后方”的第一线,对留在其中的“钉子”们进行增援。

史载刘弘基率领的这支部队,一时也没能进入浩州城,毕竟当时浩州应该是刘武周的包围重点。但他却在附近扎下营来,坚壁留守。可以说在宋金刚的后面,又多了一颗让人极度不快的钉子。

另外,这两个人只能算是一种代表性人物,毕竟正史是记传体例,如果不能进入记传则会被湮没。所以应该还有更多因为各种原因无法进入记传的人物,在这个地区为李唐进行的“敌后活动”。表面上看起来他们都是些小动作,一时间刘、宋竟不能察觉到自己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陷进了李家父子利用相对优势的兵力、实力和山西的有利地形所布下的天罗地网。
]]
从武德三年开春到武德三年四月,整个春天,李唐和刘武周集团就处于这么一种“对峙”的假象中。

在南方平原上,小李在柏壁的主力军没有大动,倒李家对当地的行政区进行的一次改组值得说说。其主要的变化,就是新建了一个“泰州”。“泰州”下辖六个县:安邑、稷山、万泉、猗氏、汾阴、龙门。



我们把这几个州往地图一上一摆,就发现:安邑,面临平原西部边界的中条山,直接抵在吕崇茂的夏县门前;稷山,即平原中部“堵心”的稷王山所属县城;万泉,是稷山县再往东的部分,其北部上抵吕梁山,柏壁就在此县;猗氏和汾阴,分别接在万泉之南和之东的平原上;龙门,就是平原东部边界黄河岸边的渡口。



如此一来,“泰州”的划分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战时处置(战争结束后它就被撤了也可以作为证据),其目的,就是巩固柏壁、绛州这两颗前突的“钉子”的后方,建立防御纵深。从而更加彻底地让宋金刚南下的主力部队一步也前进不了。



二月,李渊还派大将桑显和再去攻打夏县,不过没见到什么战事和战果,看起来也保持着围而不攻的态势。对夏县不尽力攻打,显然不是有什么顾忌(否则后来小李就不会屠掉这里),或者这正是故意留下来引诱宋金刚,使之总觉得似乎有一线希望而舍不得退兵的诱饵。



宋金刚不退兵,倒未必是完全因为夏县的缘故。虽然我们今天已经很难知道他的具体心思了,但小李在正面战场上平静下来只保持守势,只怕就是他自认为可以在这里固守,李家无力反击。



倒是刘武周在北面搞了一些动作。



他的第一波行动,不是直接在北部平原内部做肃清活动,而是斜出东方去打潞州。



三军大学的战争史分析说,也许刘武周是想从潞州斜下,打通和王世冲联系的通道。



或许如此,但进一步看,或许他还想着从这里沿太屋山中的河谷下去,大迂回到太屋山南麓,从太屋、中条山接口的空隙里,插进晋南平原中段。



问题是,为什么刘武周不干脆地先扫平晋北平原呢?



第一,就可能是他还想着怎么能最大限度地进攻而不是防御保本。毕竟如果他真有能力在这里迂回出一支奇兵,李唐还是很头痛的。第二,当时李唐在晋北平原剩下的“钉子”只有一个浩州,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出,浩州靠的是平原西面边界的山脉,背山难攻,宋金刚主力在的时候也没拔下来,现在主力都在南方,刘武周手上虽然应该还有二、三万兵,但并不精锐,硬打是很困难的。第三,相反的当时潞州相对薄弱,我们不太清楚此时的潞州有多少兵力,可看来不是唐军精锐,守将郭子武也不是什么能人。



于是刘武周的“二月攻势”一开始进行地很顺利,不久就攻下一些比较重要的关口,潞州告急。



这时候,老李派出王行敏从晋南平原穿进大山,沿太屋山的河谷而上去援助潞州。



王行敏原本就是山西人,隋末动乱时是一群盗贼的头子,后来投靠李家,也是一个起于微贱而有一定才能的人。



其实潞州本陷于大山山脉中,有易守难攻之地势,有了一定生力军再加上一个至少中上水平的人小心把守,就很难打了。王行敏到潞州杀了郭子武,具体原因不清楚,但他在这里抵住了刘武周的攻势。刘无论有什么企图,都告落空。



这样,刘武周只剩下老实扫平晋北平原再说这一条道路可行。



所以之后刘武周开始对北部平原的“钉子户”浩州进行多次强攻,但是很不幸,他不仅没打下浩州来,浩州的敌人好像还越来越强,甚至展开了反击。

我们先得看看,为什么刘武周打不动浩州。

刘武周从马邑带下来的主力二、三万人,都交给宋金刚南下了。他当然,理论上他占领了几乎整个北部平原,可以在这里补充兵力继续增加军队。但正如前面指出的,刘武周这个集团政治能力很弱,在其马邑老家还可以招收些人马,到了太原一带,他的招数就不大行了。

对比刘武周在马邑的人马的来源:

一、旧隋部队。北部平原的精兵集中在太原,这一部分,被元吉小弟带着一溜烟跑了,只留下老弱残兵。刘武周自己实力不够,也不敢强力阻拦,那也就留不下人来。另外还有一部分野战兵力,则又在李仲文手里,被带进浩州和他对着干,当然也接收不到。

二、流民流寇。刘武周在马邑招收流民的方法是很落后的,就是所谓“开仓放粮”,这种方法可行于一时却没有持久力。而且这种方法,也只是招揽流民流寇时特别有效,对安定下来的居民而言就没有太大吸引力了。太原原来也有好些流民流寇,可老李家起兵时已经扫过一次,基本上扫空了。之后李家对太原等地都是安抚政策,竭力使当地安定下来,才方便套上自己拿手的财政经济军事政策。也就是说刘武周面对的是一个本来正逐渐安定的地区,太原城藏粮虽然丰富,他开仓不开仓都没什么大用。而他这个集团却不会搞政治,用制度和“国家”来挖掘当地潜力。这样一来,他只能靠强力来“抢劫”当地的人力财富资源。

更别提当地的豪强们普遍支持李家,他们的亲戚朋友都在李家朝堂做官。温氏家族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刘武周呢,就没见他拉拢什么当地豪强。在这些人作用下,提供给刘武周的兵力,也是一群不情不愿、死气沉沉、上阵就等于逃跑的家伙。

所以刘武周手里,可以大胆一点说,精兵剩得很少,只有一批裹胁强迫而来的杂牌。

当然更挡不住李家还不停偷偷往上送的力量,所以浩州不仅是让刘武周拔不下来,还更进一步,在后方开始了反击。

三月末,被围困在浩州的钉子们甚至能派兵进逼石州,刘季真那个死子害怕得立刻表示投降。当时唐朝立刻册封其为石州总管以安抚,也可见李家消息灵通反应迅速,北部平原及其附近发生的事立刻就知道了。



然后,浩州又有了一次大的行动,那就是浩州总管樊伯通和骠骑将军张德政出击,打劫了刘武周大将黄子英的运粮队。之后,他们抢占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据点张难堡。

这里要说明一个误会,就是有关张难堡的问题。在很多地方,我看见都描述成张难堡在整个战役一开始就由唐军把守,而到此已经守了一年多,被团团围困。但是有趣的是,比较正式的战史里,写的却是浩州总管樊伯通、大将张德政在此次打掉刘武周一支送粮队以后,进而攻占张难堡的。我翻两唐书和通鉴,现在也没能找到更确切地孰是孰非的证据,不过,从事理上来看,唐军应该还是在这个时间点上才占领张难堡更合适。



首先,按史书,李元吉逃走后,“晋州以南州县”全部沦陷,只剩下浩州一个。如果当时唐军还据守张难堡,似乎应该提一提。当然,这可以说这地方太小,一时被忽略了。



其次,张难堡里的是浩州总管樊伯通,我们看地图,张难堡离浩州城很有一段距离,在裴寂战败李元吉突然逃跑之前,樊伯通似乎不大可能不顾自己的守备职责跑到张难堡去。而之后,浩州就被围困了。在浩州反击之前,也不应该有什么机会给他去张难堡。



第三,张难堡的位置我们在地图上一看就看得出,比浩州更具有威胁性,浩州的位置偏在平原西部,而张难堡简直就是直直地挡在太原到介休的主干道旁,如果张难堡一直被唐军占着,刘武周没道理不派主要兵力来攻打,可一直史书上提的都是刘武周打浩州,根本没提他对张难堡有任何大的动作。



张难堡具体被樊、张二人抢到手的时间我们不太确定,但应是在三月底到四月初,浩州及其周边地带唐军的力量已经越来越强大以后。而张难堡一易手,我们看到它的这个位置,对李家来说真是太好了。



张难堡在平原中部偏东的交通要道上,和浩州遥遥对望。它们再往南些,平原在介休收口,开始进入狭窄的雀鼠谷。因此,如果说介休是卡在雀鼠谷北边出口的喉咙口上,那么浩州和张难堡就是一东一西两门牙。现在张难堡到了唐军手里,那就象是两扇门牙,如果左右合击,道路就被彻底咬死。



宋金刚粮道大大危险矣!



但这个时候小李还是沉着气没动,他在等待宋自己守不住转身,非要占尽人家便宜。而宋金刚也没有动,也许他怕自己一动就把背后暴露出来也许他还在期待奇迹也许……



小李不动,最负面的结果就是刘季真降而复反,而且跑去和刘武周“合势”。这个负面结果到底有多大影响呢?至少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说,我们没有看到刘武周因此而强盛。刘季真和刘武周“合势”所带去的力量到底有多少,没有什么记载,但是就算他去了,离开乡土,能有多少本乡土的“盗贼”跟在他身边呢?另外,这里的记载有些混乱,从通鉴来看似乎他也没有离开石州,只是表示又反了唐,然后让他的弟弟刘季儿带了一些人去刘武周军中。



宋金刚也顶不了多久,他的后勤补给线本来就长,如今一旦后方一乱,他还想撑,实在有点儿痴人说梦。

四月十四日,宋金刚开始撤退。



宋金刚的撤退不是溃兵乱跑,看来他还尝试在雀鼠谷中部偏北站住脚跟。只要能卡住谷地,刘武周也许还不会丢掉北部平原。



李世民哪里能让他如意,让小秦王布局近半年,还想从他眼皮子低下讨到便宜吗?



有意思的是,四月十二日,刚刚把整个四川地区也就是益州划分为益州道行台。正好四月十四日,颁布李世民加任益州道行台尚书令。也不知道是刚刚在长安颁下命令,还是使者已经到了军前。如果是后者的话,估计正在准备出兵的小李,连使者都顾不上搭理了。



照理说,益州是李孝恭主持招抚而定的,似乎这个益州道行台应该给他才比较符合逻辑。但没头没脑地忽然加到原本与益州归附没什么直接关系的李世民头上,却也可见李渊的亲疏意识怕是太强。当年秦据关中又占有巴蜀财富以后,遂有统一六国之绝对实力。李渊看来对这一关中“财源”,就是给宗室也不会放心的。益州本身没有什么战事不该建立行台,却建成一个行台,乃是要集中整合它的资源,为正在进行和即将进行的大型战争服务。这也可以看出,当时在众人心目中的“大敌”,还是集中于北方李世民正在面对和即将面对的几个。当时李孝恭已被封为信州总管图谋萧铣,却与自己后方的益州无缘,被重视的程度并不高。



十四日,小李在雀鼠谷中部的霍邑追上宋金刚的殿后部队寻相,把寻相的军队打溃。



十五日,接着继续追击一昼夜,所谓“行二百里,接战数十合”,打了一堆大小遭遇战。这也可以看出宋金刚留了兵,企图在谷地中部守住。



仔细去看地形图,雀鼠谷也不是完全地狭窄地区。其南部和北部入口附近,都比较开阔。而最窄的地方就是从霍邑开始到灵石之间,那么宋金刚最好的结果就是守住这里。小李能突破上来,不仅仅是他本人极度熟悉这个地区的地形,也不仅仅是他率领的这支部队特别善战,还有一点重要的,是他早就布了局。刘弘基就从侧面由北而南赶过来支援,其他应该还有中间的小部队接应。所以从当地的各个小局部来说,也形成唐军南北合击、两面夹攻之势。



十六日,小李追到灵石南的高壁岭,刘弘基的主力大约就是这里和李世民合兵。这时,他们已经接近北部出口的下线,宋金刚的主力应该在这个地区开始试图布防。所以当时刘弘基拉住小李马头劝他暂缓攻击,但小李没有听。



宋金刚的主力无法卡在霍邑,大概也是他自己拖到现在的无奈之举,因为上面浩州和张难堡咬得他太痛苦了,他非得达到一个能够接应住刘武周对付这两大门牙的地方。



小李也是看到了这一点,他是绝对不能让宋金刚喘过气来卡住灵石,并与刘武周合势对付浩州及张难堡的。毕竟浩州和张难堡就算得到过一些南边悄悄沿黄河和山路过来的增援,兵力依旧单薄。况且他们和刘武周的疯狂进攻又打了这么久,也有损失。如今宋金刚主力回来,万一他们心里一泄气顶不住,麻烦就大了。且就算他们还顶得住,小李这里一停下来慢悠悠设防,那宋金刚也有时间慢慢把灵石等地布置个水泄不通。凭这里的地利,宋的后勤线又大大缩短,那就又是一场持久战了。



小李前期的相持,要的是一个最好的迅速胜利的时机,他不愿意拖下去。



宋金刚在灵石附近,和李世民率领的这支唐军“一日八战”,小李就是用这种疯狂的追击,在其没有办法站稳脚跟布置防御工事的情况下,迅速打开突破口。



十六日晚,小李终于“皆破之”,“俘斩数万,获辎重千乘”,可见确实是连番恶战才冲开了这个口子。这一日他走的路程单算距离并不太长,晚上宿于雀鼠谷西原。估计正是宋金刚主力打算在此布防而受到他的攻击,毕竟是主力,要打破他们,时间不可能太短。可是小李走到了胜利的边上,雀鼠谷西原是介休南部一个相对开阔的地带,宋金刚要卡住他,已经很难了。



比较煽情的叙述是小李在这里扎下营后,已经是两天没吃饭三天不解甲,只弄到一只羊,结果大家分食那只可怜的小羊。OK,这里说这个真多余,地球人(咳,至少唐风里的地球人)都知道的事了。



不过我还是比较关心这里的描写,现代人已经知道,其实严重的问题不是不吃饭而是不睡觉。根据现代的试验证明,一般来说,人如果24小时不睡觉,会显得亢奋,如果48小时不睡觉,会神志开始不太清醒,如果三天不睡觉,有些就真的会神志错乱,把挂着的衣服当成人,把自来水流水声当成人在谈话等等。



那么,十四日大约从白昼开始追击的话,十六日到达灵石南面的高壁岭和刘弘基会合时,刘弘基说“不爱身乎”,只怕真的是看到小李及其所率领的这支前锋队有点儿够呛。当然,他们毕竟不是去参加“人到底能几天不睡觉”的测试,中途打个盹儿啥的,也能管些用,说完全没睡觉估计没那么凄惨。况且人和人的差异也大,有些人一天只要睡2、3个小时就可以保持一整天精力旺盛,最高的完全不睡支撑的记录据说是11天。李世民率领的这支部队,怎么也是选了又选的,应该能坚持得下。同时刘弘基带来会合的那可是生力军,换用他的部队来冲锋,效果也该不错。



并且反过来看,宋金刚率领的主力到了这里,那也跑得够疲惫的,基本上小李几天没怎么睡,他们也好不到那里去。所以很多人只怕都在睡梦中就糊涂做了刀下鬼或者俘虏,这个时候拼的就是谁的意志更坚定一点。



十七日,小李一大早也不知道搞到早饭没有洗脸没有刷牙没有,就扑腾扑腾往介休恶狠狠地扑过去,誓把八爪章鱼当到底。但是宋金刚当天并没有出战,是因为被吓蒙了本能地想据城而守吗?还是他也嘿咻嘿咻跑得够呛,累摊了这一天死活爬不起来?我们已不得而知。



十八日,宋金刚终于开介休西门而出。他如果曾经有过固守介休的念头,那他现在应该已经反应过来这样当然是不行的,问题在于过不了多久,唐军大部队就会接踵而至,加上北面那两颗钉子,他蹲在介休等挨打还差不多。这时不禁会想,如果宋金刚十七日就出战会怎么样呢?



不过不管怎么样,宋金刚应该不管多这一日少这一日,结局都差不多了吧。



这一战的具体经过虽然史书有所叙述,不过总的来说实在模糊。值得一提的是,宋金刚出城列阵的两万人里,有多少是他当初带着南下的精锐?



寻相在霍邑带了一部分军队殿后加防守,被击溃了。之后两、三日内遭遇战打了无数。宋之主力当时应该至少卡在灵石附近,也被层层击溃,“俘斩数万,获辎重千乘”这种说法往往是模糊的,然而宋金刚的精锐主力,应该多被击溃四散。



况且小李冲破宋的防线以后,又迅速进逼介休,宋金刚也不是三头六臂,只怕很难在这里紧促的一个晚上的时间里把那些溃军收拢。一支部队,一支被人打得大败溃散的部队,散易聚难,也是该当之理。



这样一来,宋在介休的两万人,只怕已经不是他所率领的精锐主力。



介休本来应该也有比较多的军队,那应该是刘武周留下的,通鉴提到石州刘季真的弟弟刘六儿就在介休。因为这里对着谷口要道,加上浩州一直不下、之后又添了张难堡遥遥夹击,这里要人太少,早被咬得干脆两断连介休城都保不住了。



这支军队的战斗力从他们打浩州那失败劲儿就看出来了,就是一支打了败仗士气低落的疲兵。再看到宋金刚所率领的他们心目中的精兵在小李追击下的狼狈样,只怕这士气真的是低到不能再低了。



所以小李当时虽然也是一支疲兵,但是:第一,是精锐中的精锐;第二,士气高得多;第三,之前陆续派到这个地区晃悠的各路“游击队”也该来补充一下兵力了;第四,后面的后继部队只怕也赶上来一些,他们不用打直接走上来,休息得应该更充分。那么,介休之战很快就以小李胜利结束,也是应当的吧。



介休之战,按记载,小李当时身边动用了李世勣、程知节、秦叔宝、翟长孙、秦武通五员将领。宋金刚的布阵是从南而北,李世勣、程知节、秦叔宝即攻打北面,翟长孙、秦武通攻打南面,李世民自己率领的军队作为机动选择敌人薄弱的环节冲击。



小李和他率领的军队当时应该也非常疲惫,他们对介休守军仅仅是狠狠打击了一下,但其主要部分仍旧得以返回城中。不过当时小李大概是盯紧了宋金刚?宋金刚没法回城只有往北跑,不知是否就是在小李冲击的过程中被“撕”离大部分的。小李居然把介休又一扔追上去了。



考虑他们一则疲惫二则没有攻城器具,留在介休城下应该确实不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万一城里面的尉迟和寻相缓过神来休息一下立刻出来找他切磋,貌似也是个有点儿危险的事情。不管怎么说,现在他们把宋金刚这个主帅(应该还有一部分宋的亲卫)和介休军队分开了,这个战果非常够本。



小李当时也不会追宋金刚追到太原城下,太原好歹是一座方便防守的大城,刘武周已经回去坐镇,他这支基本上快到极限的前锋军,过去还是太危险。最后他选择了张难堡进驻。



张难堡够坚固(有关张难堡的资料他应该已经有比较详细的内容),一进到这里他的军队就可以好好修整不怕任何路人甲来趁他疲惫攻打。这里的位置也很好,下面唐军主力跟进以后,介休就算还想挣扎两下,三点两边上下一敲,就象打鸡蛋一样的。而且也梗住北面,万一刘武周也想挣扎一下,也可以挡他一把。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南部固守不动、浩州增兵、浩州反击、夺取张难堡,和小李的这次疯狂追击,正是环环相扣、正奇互生,国手布局之高妙处,也不过如此。



于是,谁都没有再挣扎,刘武周一听到宋金刚在介休战败的消息就跑了,宋金刚还想收兵再战没人理也跑了,石州的刘季真不久也跑了。尉迟恭和寻相在介休,唐军主力达到时他们将投降,再往后他们一起跟着去打洛阳时寻相等人据说也跑得下落不明了。最后,昔日一时赫赫的定扬可汗的人马里,只剩下尉迟恭一人的名字去演绎新的历史和传说。



所以,河东之战就定格在小李进张难堡的那一刻好了。他到了张难堡下,可似乎堡中的唐军虽然见到了他们的甲胄旗帜,还不大肯相信他们不是敌人乔装的样子。于是李世民免胄以示,张难堡的守军估计确实和他比较熟,在没有报纸电视的时代,一眼就认出了这个“首如飞蓬、满脸老泥、眼眶缺眠凹陷血丝~~~~”的“泥糊住的帅哥”(引号里滴话8素偶说滴,嗯嗯),在极度的狂喜中欢呼到哭泣。此时我想李世民估计也没有力气做一句说明,史书上说,进堡以后还是身边的其他人作出说明,他已经几天没怎么吃饭了,大概他还剩下的一点力气,都要留给张难堡的浊酒和脱粟饭。
当然,河东之战并没有在此结束,历史大河的流水也不会停留在任何一点。

接下来,宋金刚逃回太原时,发现他的主子刘武周已先行逃走。他还想收集一些亡散的士卒再战,根本没有人理他,他也只能逃亡。

石州造反的刘季真,他的弟弟刘六儿在介休战斗中已被李世民攻来的军队杀死,他自己逃到马邑,却被刘武周留在马邑的守将高满政所杀。

毫发无伤的滑头人物唐俭这时候出来,悠然地在一片混乱和恐慌中收拾起太原的府库,施施然等着他的旧主人,大唐的秦王殿下亲临。

李世民则先让他的堂弟李道宗和宇文士及去介休招降了尉迟恭和寻相。与演义小说写的那些热闹场面不同,这两只投降得很简单也很干脆。乱世人而已,朝秦暮楚,似乎也不是什么很难的事。过去的几次遭遇战,看来尉迟恭给秦王殿下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因此李世民立刻让他率领做自己的亲卫队之一,并仍统帅其旧部八千人。

本来,亲王只能有左右帐内府两支亲卫队。但李世民的秦王府和李元吉的齐王府却很不一样,有“左右六护军府、左右亲军府、左右帐内府”这样一个庞大的亲卫系统。尉迟恭在此时获得的,是“右一府统军”的职务,也就是右第一护军府的副统帅。

这个决定受到老臣屈突通的反对,这时候的尉迟恭,还有他的同僚寻相,似乎对如今的局面也只是无可奈何地接受,他们的内心和李唐仍旧十分疏远。屈突通的意见,是担心他们甚至会找机会造反。

对此,大家自然知道李世民不以屈突通的担忧为然。

个人觉得有意思的是,李世民也没有进一步更多的表示,比如拉过尉迟恭和寻相来大说好话,送金送银送美女以示拉拢。这倒让人想起史书所记载的罗士信在王世充那里的经历,那时王世充得了瓦岗一批骁将真是百般示好,却被罗士信鄙夷为“说话象个罗嗦的老巫婆”。

由此也可想见一些秦王爽利的风采,对于他来说,自己欣赏的有能力的人才,就是委以适合其才能兴趣的职位,不加猜疑让其自在发挥。有抱负的人自能领会,无意于此者也没什么多强求的,至于种种废话又何必多说。

又岂是种种演义小说里那样婆婆妈妈、絮絮叨叨的人呢?

然后,李世民进入了拱手待降的太原城。

刘武周和宋金刚的逃亡却有些诡异,他们没有回马邑,那里本来还有苑君璋和高满政留守,说来苑君璋还是刘武周的妹夫,他为什么不去他们那里呢?






这就涉及到突厥的问题,也是我前面怀疑刘武周占领太原以后翘尾巴的一个依据。很可能,因为刘武周在胜利阶段表现出来的桀骜不驯,令得突厥人对他这个打手失去了耐心和兴趣。他们很可能就找上苑君璋这个投机分子,在利害攸关下,妹夫不妹夫的又有什么关系,苑君璋照样可以把刘武周、宋金刚卖掉以换取自己的利益。





结果,说刘武周和宋金刚“逃”去了突厥,按记载他在逃去之前还和苑君璋见过面,说过诸如当初悔不该听你的话云云,那他们到底是“逃”去还是被“押”去的突厥,就实在让人觉得可疑。





更可疑的是,之后刘武周和宋金刚虽然也有几次借突厥兵南下骚扰,可当他们打算从突厥回到马邑时,却被突厥杀死。





倒是苑君璋和高满政,后来在突厥帮助下,继续占领着马邑一带地方做土霸王。





另一个有趣的,是就在李世民进入太原的同时,突厥派了两千骑兵,说是来“帮助”李家的。非常可笑,仗都打完了,他们才来“帮忙”,这“忙”也帮得太悠闲了。个人的意见是,这个所谓的“帮忙”,是在李家骤不及防消灭刘武周主力下、突厥赶紧过来稳定他们在马邑一带的势力圈的行为。否则,李家很可能顺势往北,就把马邑等地全部收复了。





只不过这会儿李家已经收复太原,兵力正盛,也不好撕破脸,就打哈哈说两句“我们其实援军”——如此援军,小李估计很有上前咬他们的企图。





不过,也可能是突厥更有想过来咬小李的愤恨,本来还打着如意算盘想看李家和刘武周来个旷日持久,没料到这些家伙也太奸猾了,居然先装鳖不作大动作,然后眨眼间突然结束了战争,让他们一点儿准备都没做好。





综合来看,当时还是突厥更想咬死小李的愤怒多一点。因为小李本人,这时候正高高兴兴地听着军中的凯歌。人们把那个时代流行的一首军歌《破阵乐》拿来重新演绎,成为日后音乐史上非常著名的《秦王破阵乐》舞曲。可惜此时此地不会在有,后来此曲此舞也屡经改变,应该变得是越来越庙堂了。到了今天,我们也还能听到的渡洋回来、重新整理而得的一首《秦王破阵乐》,堂皇是蛮堂皇,然而,应该再难得当年从太原一路奏来的那份热情了。





当然不管这些闲事,这一战最后的结果是:李家终于收复了本来属于自己稳定势力圈里的山西大部,却没有因此多扩张一点半点,尽是耗了这一年多的时间和大量人力物力。





这一年多里,李唐在中原河北等地的势力全面收缩,尤其是因李世勣投靠所带来原属李密的地盘,全被窦建德占去。





王世充在这一年里“篡”了可怜的杨侗的帝位,尽管他没能趁乱从李家抢到李家在河南的几个根据地,倒也向东、向南扩张了不少领地。其攻下徐州以后,河淮间之地尽有,也是巩固东都后方的举动。只不过他内部纷争不已,老王在收买人心上常常失策,大约和他本人品性有关,也和他低微的出身有关。





窦建德这一年里更是建立官署,又借尊敬隋的王室来向士人示好,并送萧皇后等到突厥去结交突厥。之后,趁着李唐在山西焦头烂额,一举拿下了河北几乎所有地方,唯独剩下一个罗艺的幽州难下,这也事出有因,暂不提。山东的徐圆朗,也在武德二年李家战事吃紧时投靠了窦建德。窦夏的势力愈张,成为后世公论的隋唐间最有和李家一争天下之看相的“反王”。





南方的萧铣力量较弱,这个时候也想趁乱获利,在武德二年九月的时候派军攻打三峡一带,幸好李家在武德元年已派出宗室李孝恭招抚巴蜀,这个地方基本上稳定下来,加上萧铣力量薄弱,才把萧铣给挡了回去。





那么下一步,如果不能尽快解决掉天下这几路逐渐强大的反王,李唐的统一战争就会更加艰辛。





五月,李世民留李仲文守后回师,五月二十日,李世民将最后一个无望的夏县攻破,“尽屠之”。





李世民对夏县的这一狠辣手段,史书上都没有明确说明过原因。通鉴是讲述此事最详细的,也只是说,当初吕崇茂一度投降,但被尉迟恭打过来时杀了,让夏县人继续死守他们也就一直继续死守。也许夏县那无望的不懈死守,使他们成为一个必须杀之立威的典型。李家再拖不得时间东进中原,之后李仲文被怀疑和突厥勾结时也是这样,没有什么明显的证据就立刻把他杀了。这虽然是后话,但可见李唐对山西这一块“闹过乱子”的地方神经紧张。





夏县的“夏”,正是“夏商周”的“夏”。传说旁边的安邑是当年大禹即位的所在,而这一带地区就是大禹的都城所在之地,真可谓华夏第一都了。





整整四百后,夏县有一个复姓司马的家族居住,这一家里出了个人物名字叫做司马光,他主编的《资治通鉴》里关于夏县的被屠记载最多,但也只有那么一点儿而已。





最后,还有个值得一提的不知真假的神仙故事:根据牛鼻子们自己编写的一部道教神仙书,说道大致就在这个时间段里(武德三年五月),应该是小李回师的路上,晋州总管府长史货若孝义向李世民引荐了一个叫做吉善行的人。此人发誓说他在羊角山遇见了一位老人家,那个老人家自称老子,又称他们陇西李家就是他的后裔,因此一定能够平定天下、享国延永。小李眼珠子一轮,觉得有利可图,尤其是李唐开国后一群和尚死命想让李家承认他们是“胡种”,还想把佛教弄成国教。这些都是小李不能接受的。同样他老爹其实也不可能接受,所以就把这个叫吉善行的送到长安去,老李果然一见大喜,命人在羊角山造道观祭祀,从此打定了李唐是“老子后裔”的招牌。


这个故事还见载于《唐会要》(我记得是……呃……),大家姑妄听之,至于佛、道进而包括儒这三家的竞争,确实从南北朝到此时达到又一个高峰。对李唐来说,有着承继北周的态度的倾向。只不过,他们做得更小心细致。对于宗教也不是一概抹杀,借捧道为名,压制佛教,并在最终,还是儒家的天下。当然说起来道教拉了个李耳做教主也算意外收获,能为李家的“李”附会天命神意,也不是随便拉一个家族来都行的。

当然,老子同志肯定是没有出现过,小李又不是遇见死灵法师还能给那个尸骨都木的家伙炸尸。若不是有见机得快的一些牛鼻子在后面主使睁着眼瞎编,就是他在睁着眼瞎编,再不然甚至可能是老李暗中指使他睁着眼瞎编。

之前李家对一群和尚在那里嘀咕的话语还持比较暧昧的态度,或者是刚刚立国忙不过来,又或者是不便于急于发表态度。毕竟旧隋倒是佞佛的,佛教在此时的影响应该不小。好比大李的小名就是个典型的佛教名字,怎么看都是当年老李夫妇为了讨好杨坚和独孤皇后取的。

而到了这时,一般认为小李送去吉善行的举动,是对老李态度的临门一脚。大有借着这票凯旋回京的狠人的威势,一棒子把事情敲定的势头。





于是,时间流转,眨眼又到了武德三年七月初一,刚刚结束河东战役的李唐迫不及待开始了本该在一年多前进行的战役,李世民率七总管二十五将共十余万人进击东都洛阳。





河东战役,到此真的应该结束了。


李世民在介休的传说


隋朝末年,山西朔县鹰杨府校尉刘武周与张万岁等人起兵叛变,杀死朔州太守王仁恭,投降了外族突厥族。正好隋朝将领宋金刚被农民起义军打败,也率领部下投奔了刘武周,于是他们便联合起来向南进攻,一直攻陷太原、榆次,打到了介休。
这时候正是冬天,秦王李世民领着兵马从长安出发,趁着严寒冰冻,从龙门地方踩上冻凌(冰)渡过黄河,决心要打败刘武周和宋金刚,统一中原国土。
刘武周的军队见李世民率兵打来,再加上打了几个月仗,军粮接济不上,士兵饿着肚皮,作战士气低落,不得不向北撤退。李世民率领军队,乘胜追击,一昼夜行军二百多里,打了几十仗,一直打到灵石的韩信岭。
由于接连打仗,士卒又饥又累,但李世民仍然马不停蹄地坚持向北追击,直追至介休义棠一带的雀鼠谷。李世民两天没有吃饭,三天没有解甲睡觉,接着引兵介休城。宋金刚大败逃走,李世民又继续追击,追至张兰镇。敌军将领尉迟恭和寻相等眼看打不过唐军,便率领着八千人马向李世民投诚,于是收复了太原、汾州等地,取得了这次战争的胜利。
因为在这次战役中,介休地区是一个决定胜负的关键地方,所以,“李世民大战刘武周”在介休遗留下不少古迹铁事、民间故事。


秦王塔

秦王李世民与定杨可汗刘武周打仗的时候,刘武周的兵马在霍县至义棠这一带把守着这个山谷险竣的雀鼠谷。李世民由南向北席卷而上,与敌兵边走边打,打得敌兵一直往北撤退,李世民的军队一直追至介休南原(现在西靳屯乡河底村一带),在这里和刘武周决战,终于把刘武周的兵马打败,收复了霍县、灵石、介休一带的地盘。
后人便在南原上建筑了一座土塔,叫“秦王塔”,以纪念李世民在这里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民国初年时因在这里修建兵营,才把这座土塔拆掉。


假粮堆

秦王李世民在讨伐刘武周的战争中,刘的将领宋金刚被唐军团团包围在介休城南四十华里的地方。李世民知敌兵粮食缺乏,士兵饥饿,心生一计,便叫士兵们用土积成堆子,上面盖上粮食谷物,让宋金刚的士兵看到唐军粮食充足,士气高昂,来诱惑宋金刚投降。后人便把这土堆唤成“假粮堆”。


藏兵洞

程知节,人们都知道他是程咬金,是山东济州人。在隋朝末年随从李密参加了瓦岗军,担任了内军膘骑。李密被唐军击败以后,归附了王世充,后来又投降了唐军。在秦王李世民讨伐刘武周作战时,程咬金带领兵马走到介休城西南的大安村,看见这里有一个大土洞,他不愿意骚扰老百姓,便在这个土洞里安营下寨。后人就把这个土洞唤成了“藏兵洞”。


秦王庙

秦王李世民在讨伐刘武周的战争中,从山西南部一直北上,经过霍县、灵石,过了雀鼠谷,直到介休境内,击败了刘武周,便把兵马驻扎在介休城东南个五里的窑子头村。
他大战告捷,凯旋归来,村民们都很高兴,便沿途欢迎。后来为了纪念他的功绩,便在村里修建了一座寺庙,起名“秦王庙”。在庙里还栽了一棵木瓜树。后与郭有道祠的槐树、西欢柏树岭的古柏合称“秦柏、汉槐、唐木瓜”,
同时,看到李世民任人唯贤,赏罚严明,比如封作战有功的秦琼“拜左武卫大将军”,村里人就把窑子头村改名为“崇贤村”。


点将台与听令巷

在秦王李世民与刘武周作战时,由于刘军将领宋金刚的军队军粮缺少,士气涣散,所以不得不向后撤退。秦王李世民尾随追击,在霍县一带把寻相率领的人马击败,接着追到介休,便引兵进入介休城。
当时宋金刚还有两万多人马,驻扎在介休城内,听李世民追来,就出了西门背着城墙往东逃去。李世民亲自率领了三千精勇的骑兵紧追在后,宋金刚大败而逃。李世民追至张兰镇,敌兵将领尉迟敬德、寻相等看宋军大势已去,便率领残余兵将八千多人投降。
尉迟敬德原籍是山西朔州人,早先随从胡人,骁勇善战,确实是一位杰出的将领,李世民识得他是一员勇将,便设宴招待他,并封他为“右一府将军”。当时军队里有人劝他说:“尉迟敬德原是敌将,以后怕有叛变之心。”李世民则认为:“古时萧王只要赤心置人腹中,还能毕命,如今委任敬德,还有什么可疑之处呢?”于是就驻扎在介休城内西北方的后土庙,尉迟敬德就在这里整兵点将。
现在后土庙的三清殿前献亭的地方就是当年尉迟敬德的“点将台”,众将领就在庙外西侧的巷里听令,所以后来就把这巷称为“听令巷”。


拔戳泉

介休县城东北十五华里的段屯村有一眼泉水,名叫“拔戳泉”。相传隋朝将领单雄信被秦王李世民率军打败,回头向东逃窜至段屯村时,见唐军随后追来,就拿起武器---铁锤回头向唐军扔来,不料没有打中,却把铁锤投入地中。正好这时尉迟恭的士兵过来,十几个士兵都拔不起这个铁锤,一会儿,尉迟恭走过来,众人请他来拔,他便不慌不忙地走到锤前,伸手一拔,连土拔起,随着在原地出现了一个泉,那泉汹涌流去,后来人们就把它叫成了“拔戳泉”。


尉迟桥

尉迟敬德率兵投诚了秦王李世民以后,就驻兵在介休城内,并且不断地去张兰一带查看地形,搜索残余敌兵。他看见介休东北离城三十华里的沙堡村有一条河,横贯官道流过,每过这条路都必须涉水才能渡过去,于是他便率领军民在这里架了一孔桥,后来人们就把这桥叫做“尉迟桥”。


助国圣母庙

秦王李世民讨伐刘武周时,由于军粮一时不足,被困在介休西南的西靳屯、内封村一带。有一个乡村老妇不忍李世民挨饿,每日把粗茶淡饭给他送去充饥,一连送到粮秣运来,使他没受饥饿之苦。后来李世民战胜了刘武周凯旋回到长安,接了皇位,他想起了为他送过饭的那位老妇,便派人到介休寻找那位妇人,但始终没有找到。使者回到长安启奏了唐王李世民,于是在唐贞观十五年勒令在介休内封村的官道旁修建了一座庙,庙里塑了一位女像,这庙就叫“助国圣母庙”,以表示对她的尊敬。
晕晕~
偶就知道没有转完~
:) :) :P
唐国强那把年纪怎么去演李世民呢?
这次疯狂的追击战今天看来都要后怕,我估计到最后追击者和逃亡者都已经陷入半疯的状态了。
原帖由 大秦猛士 于 2007-2-27 15:01 发表
这次疯狂的追击战今天看来都要后怕,我估计到最后追击者和逃亡者都已经陷入半疯的状态了。

跑死好马无数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