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黄帝纪年”?一场假想的“文明的冲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4:07:52
恢复“黄帝纪年”?一场假想的“文明的冲突”
2007年02月12日 16:01新京报

“值得注意的是,倡议书作者们提倡‘黄帝纪年’的逻辑。

他们有意无意地反复强调这一纪年方式的宗教意义,试图用一系列包括‘殖民’、‘宗教’等词汇,塑造出一个想象中的‘文明的冲突’。”

近日,某网站的部分成员通过联名公开倡议的形式,呼吁“中华纪年应恢复‘黄帝纪年’”,又一次在公众中 引起巨大争议。(见2月3日《江南时报》报道)如果说,2004年的“儿童读经”之争,2005年以来的科举、祭孔、童学之争,各色人等讨论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传统中国文化的内涵,即“道”的问题,那么自去年年底“十博士联名倡议拒过圣诞节”以来,传统文化的粉丝们正把目光逐渐转向其外延,即转向了孔子所谓“君子不器”的“器”字。

对传统文化及其流变状况稍有了解的人就该知道,所谓使用“黄帝纪年”的倡议完全是一个笑话。因为作为一个神话人物,黄帝甚至无法在《史记》中获得“本纪”的确认。随着考古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上古史专家倾向于认为黄帝是中国早期某一类型文化,比如早期龙山文化的象征,要确定这样一个象征物的“起始之年”并以之作为“黄帝纪年”的起始,完全没有可能。

即使退一万步讲,我们承认黄帝实有其人,他的起始之年就可以因此确定无疑了吗?

事实上,别说是黄帝起始之年,即使是此后数千年的某个特定时间——比如著名的“武王伐纣之年”,今人都无法实现真正的精确判定。在倡议书中,倡议者为公众提供了一个计算“黄帝纪年”的公式,即使用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在1905年采用的方式,默认黄帝始于公元前2698年。需要说明的是,在同一时期,还存在另两种黄帝纪年方式,分别将此年定在公元前2711年和公元前2491年。由此可知,这是个存在严重争议的学术问题,并无一定共识。此时强行推广“黄帝纪年”,似乎有以外力干涉学术自由的嫌疑,有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发扬。

顺便提一句,倡议书中的“黄帝纪年”计算公式“黄帝纪年=西元纪年+2698年”是错误的,所得年份较实际年份多算了一个“公元0年”——这一处细节足以显示倡议书的作者们对历史及传统文化的认识水平了。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退上一万步,即便真有人执行这样的“黄帝纪元”又能如何。

网络写手和菜头在其博客上就使用过其自创纪元方式“戒烟纪年”。类似的情况,在个人生活中并不鲜见。这与国族的宏大叙事并没有太大关系。硬要拉扯上去,也不过是作为个人癖好的小点缀,当不得真。

值得注意的是,倡议书作者们提倡“黄帝纪年”的逻辑。尽管基督教历史学家越来越倾向于认为耶稣生于公元元年之后,“公元纪年”的宗教含义已经消亡殆尽。这一纪年方法作为通行的度量标准,在实际使用中已经显示出无可替代的高效率。但倡议者们却似乎闭关已久,对此一无所知。他们有意无意地反复强调这一纪年方式的宗教意义,试图用一系列包括“殖民”、“宗教”等词汇,塑造出一个想象中的“文明的冲突”。

将这一倡议放入中国历史的正朔传统中,不难找到倡议者的逻辑原点。在古代东亚文化圈内,年号的使用具有确立专制王朝政权地位的意义。从来只有“藩邦外国”奉中原王朝正朔,使用中原王朝年号,而未有中原奉他家正朔的。所以,对某些人来说,“公元”似乎也变成了某种次等的名号。恢复中国古代的年号体系成为写在倡议书背面的一个愿望。其实,中国告别封建王朝时代已经快一百年了。

顺便再提一句,这个倡议书的作者似乎也有“名不正”的嫌疑。倡议者之一许文胜在其简历中自称“清华大学特聘教授”,这一头衔也被报道此事的媒体沿用。可搜索清华大学网站,他的名字仅出现在其“继续教育学院”的页面中。参考许教授的其他头衔,比如太极管理理论、品牌能量模型创始人、新生代著名易学专家——这位清华特聘教授倒与此前闹得沸沸扬扬的“北大教授丁小平”颇有几分相似。

希望今年不要成为“名校特聘教授元年”。
恢复“黄帝纪年”?一场假想的“文明的冲突”
2007年02月12日 16:01新京报

“值得注意的是,倡议书作者们提倡‘黄帝纪年’的逻辑。

他们有意无意地反复强调这一纪年方式的宗教意义,试图用一系列包括‘殖民’、‘宗教’等词汇,塑造出一个想象中的‘文明的冲突’。”

近日,某网站的部分成员通过联名公开倡议的形式,呼吁“中华纪年应恢复‘黄帝纪年’”,又一次在公众中 引起巨大争议。(见2月3日《江南时报》报道)如果说,2004年的“儿童读经”之争,2005年以来的科举、祭孔、童学之争,各色人等讨论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传统中国文化的内涵,即“道”的问题,那么自去年年底“十博士联名倡议拒过圣诞节”以来,传统文化的粉丝们正把目光逐渐转向其外延,即转向了孔子所谓“君子不器”的“器”字。

对传统文化及其流变状况稍有了解的人就该知道,所谓使用“黄帝纪年”的倡议完全是一个笑话。因为作为一个神话人物,黄帝甚至无法在《史记》中获得“本纪”的确认。随着考古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上古史专家倾向于认为黄帝是中国早期某一类型文化,比如早期龙山文化的象征,要确定这样一个象征物的“起始之年”并以之作为“黄帝纪年”的起始,完全没有可能。

即使退一万步讲,我们承认黄帝实有其人,他的起始之年就可以因此确定无疑了吗?

事实上,别说是黄帝起始之年,即使是此后数千年的某个特定时间——比如著名的“武王伐纣之年”,今人都无法实现真正的精确判定。在倡议书中,倡议者为公众提供了一个计算“黄帝纪年”的公式,即使用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在1905年采用的方式,默认黄帝始于公元前2698年。需要说明的是,在同一时期,还存在另两种黄帝纪年方式,分别将此年定在公元前2711年和公元前2491年。由此可知,这是个存在严重争议的学术问题,并无一定共识。此时强行推广“黄帝纪年”,似乎有以外力干涉学术自由的嫌疑,有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发扬。

顺便提一句,倡议书中的“黄帝纪年”计算公式“黄帝纪年=西元纪年+2698年”是错误的,所得年份较实际年份多算了一个“公元0年”——这一处细节足以显示倡议书的作者们对历史及传统文化的认识水平了。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退上一万步,即便真有人执行这样的“黄帝纪元”又能如何。

网络写手和菜头在其博客上就使用过其自创纪元方式“戒烟纪年”。类似的情况,在个人生活中并不鲜见。这与国族的宏大叙事并没有太大关系。硬要拉扯上去,也不过是作为个人癖好的小点缀,当不得真。

值得注意的是,倡议书作者们提倡“黄帝纪年”的逻辑。尽管基督教历史学家越来越倾向于认为耶稣生于公元元年之后,“公元纪年”的宗教含义已经消亡殆尽。这一纪年方法作为通行的度量标准,在实际使用中已经显示出无可替代的高效率。但倡议者们却似乎闭关已久,对此一无所知。他们有意无意地反复强调这一纪年方式的宗教意义,试图用一系列包括“殖民”、“宗教”等词汇,塑造出一个想象中的“文明的冲突”。

将这一倡议放入中国历史的正朔传统中,不难找到倡议者的逻辑原点。在古代东亚文化圈内,年号的使用具有确立专制王朝政权地位的意义。从来只有“藩邦外国”奉中原王朝正朔,使用中原王朝年号,而未有中原奉他家正朔的。所以,对某些人来说,“公元”似乎也变成了某种次等的名号。恢复中国古代的年号体系成为写在倡议书背面的一个愿望。其实,中国告别封建王朝时代已经快一百年了。

顺便再提一句,这个倡议书的作者似乎也有“名不正”的嫌疑。倡议者之一许文胜在其简历中自称“清华大学特聘教授”,这一头衔也被报道此事的媒体沿用。可搜索清华大学网站,他的名字仅出现在其“继续教育学院”的页面中。参考许教授的其他头衔,比如太极管理理论、品牌能量模型创始人、新生代著名易学专家——这位清华特聘教授倒与此前闹得沸沸扬扬的“北大教授丁小平”颇有几分相似。

希望今年不要成为“名校特聘教授元年”。
别的不说,如果黄帝是传说,那耶苏怕是也没有被证实吧。说实话,要让全世界的人都用基督教的纪年法,却有问题,再者,纪元与历法不同,纪元的不同并不影响世界交流,日本,中国台湾都不用公元纪年,也没有对其国际交往造成影响。基督教徒可以有公元纪年,而有很多佛门弟子爱用佛历纪年,我们自称炎黄子孙,每年都祭黄也没有对黄陵到底葬的是不是黄帝叫真,那么选个起点做黄帝元年又有何不可呢?
如果没有考证出黄帝,那你还是不是炎黄子孙?希望今后不要再出现这拿传统叫真的“混帐逻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