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一部《开边策》,千年话短长:诚邀大家探讨周、宋统一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09:06:52
作者:虎公五代十国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割据最零散、最混乱、最剧烈的时期之一了。然而物极必反,到了最后一个小朝廷——周的时候,统一不但是人心所向,而且简直是上天的安排了。刚刚即位的周世宗胸怀大志,他宣称想作30年皇帝:十年开拓天下,十年休养国家,十年致太平——统一天下在他看来只是自己任务的三分之一,可见心有多大。周世宗命朝臣各自写出《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和《开边策》各一篇,作为建言,世宗亲自阅览。这个事件对中国的影响实在是不能忽略,因为大臣王朴的《开边策》着实影响了以后周、宋两代的统一策略,但是两代的具体选择有所不同,这两者的不同由于历史的各种偶然似乎被埋没了,其实这是两个着眼点、心态和利害关系差别很大的选择,分析其中的利害,对于客观、正确解释以后300年宋与北国(辽、金等)的基本格局应该是大有帮助的,这里做一简单介绍,请大家分析和评判——
  
  一、王朴《开边策》的主要内容
  当时(周世宗初年)的天下形势是:1,辽国。中原政权的强大敌人,当时与中原对抗中处于优势,其占有燕云地区,以南京(幽州)为根据地,随时入侵中原。2,周政府。处于天下之中,北对辽为弱势,南对十国为优势,但中原政权更替太频繁,一直未能解决。南中国分裂为10个小政权,基本没有对中原的威胁力量,但最强的南唐和后蜀力量比较雄厚,有不薄的抵抗力。南唐还一度走海路联络辽国夹击中原,首先是为了自保,条件好时不排除问鼎的可能。
  
  王朴的建议:1,先取南唐江北,再取江南而灭之。2,再灭岭南、巴署,平定南方;3,收复燕云地区。4,灭北汉。——其原则和理由:一是先易后难,把握较大;二是平南后,以南方雄厚的财力养北方强大的兵力,实力更壮。
  
  二、后周的策略选择及其实践
  周世宗基本上是有选择的部分采纳了王朴的建议,但有所变更:1,先打击北汉。其实这是被动的,北汉和周是世仇,一看郭威死,以为有机可乘,主动入侵的。世宗坚决抵抗,并亲征,大败北汉。这个事件意义实在非同小可,一是获得了大臣上下的认可和拥护,皇帝威望大增(因为知道这个新皇帝了得,所以大臣才那么积极献策,只有冯道坚持老黄历吃了亏);二是北汉从此彻底断绝了逐鹿中原的梦想;三是打击了辽国气焰,给以威慑(当时辽国助汉出兵);2,打击南唐和后蜀。取得后蜀关中地区,遏止其咽喉,后蜀对中原的威胁彻底解除;连年打击南唐,南唐国力强大,足以对抗。这其实是世宗时期最艰苦的战斗,足足打了几年的时间,结果是南唐割让江淮地区十四州土地,并获得大量金帛供品。3,亲征伐辽。出兵2天,唾手得二州散关等燕南全部领土,辽人的兵力已经撤出幽州,幽州“汉官”准备投降。当时世宗突病,不得不班师,周世宗统一的脚步就此终止。
  
  周世宗策略选择的理由及其风险:
  可见,后周的统一方案与王朴《开边策》的最大区别是:并非统一南方后再平北方,而是制服后立即北伐。周世宗之所以这样选择,我认为其理由是:
  1,军事方面。统一南方后北伐不但无益,反而有害。为什么呢?第一,南方其实已经彻底臣服,战略威胁已经消除,统一是早晚的事情;第二,统一战争必然有所消耗,包括战争伤亡,留兵防御等;第三,与南方的战争与和北方的战争不但形式不一样,起不到练兵的效果,而且激烈程度也大不一样。只能使北方原本强大的兵力疲惫,没有任何好处。
  2,经济方面。周对辽国的战争焦点根本不在经济力,而在战斗力,况且,单纯从经济上分析,辽国的经济实力比中原地区也应该是绝对的劣势。第二,周对南方的要求是军事上彻底屈服,经济上纳供。同样可以解决部分经济的困难,而且省略了领土接收、管理、官员设置等政治、军事上的消极损耗,应该说是一种聪明的办法。
  3,心理方面。这时候北伐,皇帝、军官、军队都是一种“大功远远没有成功”的心态,锐气很盛。而统一南方之后,怠惰、疲惫的思想情绪很可能抬头,这绝对不是个小问题。宋后来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的重要。
  4,时机。当时辽国内部混乱,南方各小国君主暗弱,确实是最好的北伐时机。
  5,风险。如果这时候北伐,大胜固然可以使南方更加畏惧,甚至主动归顺;平局或者小败也影响不大。但是一旦大败,比如出现澶渊那样的局面,因为南方未定,周朝廷面临的危机实在是不敢想象的!可是柴荣似乎根本没顾忌到这里——这就是性格了。在客观上,周是没有败和后退的资本的,这反而也会增强军队的战斗力——还是那个话:性格!
  
  三、宋的策略选择及其实践
  如果说柴荣选择了比王朴《开边策》冒险的多的策略,那么宋则是基本按照王朴的方法实践了,只是“先易后难”的方针执行更为彻底:先平北汉再伐燕云。
  1,平南方。周世宗取南唐的江北和后蜀的关中,基本上已经扫清了统一的主要障碍。虽然江北、关中在面积上可能只是南方的几十分之一,但战争毕竟不是算术。宋的扫平南方,我认为难度小于周世宗占领江北地区。虽然宋所花费的精力和努力也不可忽略,但比起和辽的战斗,难度基本没法并论。有些人因为曹斌等人平南就说是什么著名、优秀将领,我觉得不免夸张。
  2,灭北汉。这个等于是从辽国口中夺食,看似小,其实不简单。
  3,北伐。应该说宋太宗的北伐是积极的,我们决不可怀疑他收复燕云的诚意和渴望,至于战争的胜败,因素是多方面的,我对宋太宗的两次北伐没有研究,请朋友们具体分析吧。——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宋太宗以后,宋国基本放弃了这方面的勇气和计划,和辽”“和平共处”的思想和做法毕竟占了主流。
  
  宋策略选择的理由及其失败原因
  前面说了周世宗的选择原因,那个方案的弊就是这个方案的利,反之亦然,这里要说的是两个其他重要因素。
  一是立国方针的不同。宋解决了中唐以来始终困惑中国的藩镇问题,但“杯酒释兵权”是否最佳方案,似乎值得探讨,它的安全系数无疑很让人放心,但是300年积弱的后果要说与它无关,我看不能服人。
  二是辽国经过一段时间的混乱,内部问题基本解决,战斗力已经大大加强,这也是很重要的。
  
  四、参考资料:正史对周世宗、宋太祖、宋太宗的评价
  下面把周世宗、宋太祖、宋太宗在史书里面的“赞”贴出来,作为大家的参考——
  周世宗
  《旧五代史,世宗纪》:史臣曰:世宗顷在仄微,尤务韬晦,及天命有属,嗣守鸿业,不日破高平之阵,逾年复秦、凤之封,江北、燕南,取之如拾芥,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也。加以留心政事,朝夕不倦,摘伏辩奸,多得其理。臣下有过,必面折之,常言太祖养成二王之恶,以致君臣之义,不保其终,故帝驾驭豪杰,失则明言之,功则厚赏之,文武参用,莫不服其明而怀其恩也。所以仙去之日,远近号慕。然禀性伤于太察,用刑失于太峻,及事行之后,亦多自追悔。逮至末年,渐用宽典,知用兵之频并,悯黎民之劳苦,盖有意于康济矣。而降年不永,美志不就,悲夫!
  《新五代史》:呜呼,五代本纪备矣,君臣之际,可胜道哉!梁之友珪反,唐戕克宁而杀存乂、从璨,则父子骨肉之恩,几何其不绝矣。太妃薨而辍朝,立刘氏、冯氏为皇后,则夫妇之伦几何其不乖而不至于禽兽矣。寒食野祭而焚纸钱,居丧改元而用乐,杀马延及任圜,则礼乐刑政几何其不坏矣。至于赛雷山、传箭而扑马,则中国几何其不夷狄矣。可谓乱世也欤!而世宗区区五六年间,取秦陇,平淮右,复三关,威武之声震慑夷夏,而方内延儒学文章之士,考制度、修《通礼》、定《正乐》、议《刑统》,其制作之法皆可施于后世。其为人明达英果,论议伟然。即位之明年,废天下佛寺三千三百三十六。是时中国乏钱,乃诏悉毁天下铜佛像以铸钱,尝曰:“吾闻佛说以身世为妄,而以利人为急,使其真身尚在,苟利于世,犹欲割截,况此铜像,岂其所惜哉?”由是群臣皆不敢言。尝夜读书,见唐元稹《均田图》,慨然叹曰:“此致治之本也,王者之政自此始!”乃诏颁其图法,使吏民先习知之,期以一岁,大均天下之田,其规为志意岂小哉!其伐南唐,问宰相李穀以计策;后克淮南,出穀疏,使学士陶穀为赞,而盛以锦囊,尝置之坐侧。其英武之材可谓雄杰,及其虚心听纳,用人不疑,岂非所谓贤主哉!其北取三关,兵不血刃,而史家犹讥其轻社稷之重,而侥幸一胜于仓卒,殊不知其料强弱、较彼我而乘述律之殆,得不可失之机,此非明于决胜者,孰能至哉?诚非史氏之所及也!
  宋太祖:
  《宋史》:……五季乱极,太祖起介胄之间,践九五之位,原其得国,视晋、汉、周亦其甚相绝哉?及其发号施令,名藩大将,附首听命,四方列国,次第削平,此非人力所易致也。建隆以来,释藩镇兵权,绳脏吏重法,以塞浊乱之源……在位十有七年之间,而三百余载之基,传之子孙,时有典则。遂使三代而降,考声名文物之治,道德仁义之风,宋于汉唐盖无让焉。呜呼,创业垂统之君,亦可谓远也已矣!(宋史没找到,敲的,省一点)
  宋太宗:
  《宋史》:赞曰,帝沈谋英断,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未几,取太原,伐契丹。继有交州、西夏之役,干戈不息,天灾方行……而民不知兵……而民不思乱。其何故也?帝以慈俭为宝……(后面将了他在太祖死的意念就改元等错误。)
  
  五,本人对宋史没有认真读过,因此一些讨论和认识必然存在误区,所以这里主要是请大家以知识和判断力对上面的问题作出评价,大家共同探讨云尔:)
  假如我们把周世宗的统一方案称为“1号方案”,把宋的方案称为“1号方案”,请大家选择并给出你的理由1,——
  
  A,“1号方案”优于“2号方案”;
  B,“2号方案”优于“1号方案”;
  C,两个方案本身之间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根本原因在于:(您的意见)。
  
  ——欢迎大家参与,谢谢大家参与:)作者:虎公五代十国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割据最零散、最混乱、最剧烈的时期之一了。然而物极必反,到了最后一个小朝廷——周的时候,统一不但是人心所向,而且简直是上天的安排了。刚刚即位的周世宗胸怀大志,他宣称想作30年皇帝:十年开拓天下,十年休养国家,十年致太平——统一天下在他看来只是自己任务的三分之一,可见心有多大。周世宗命朝臣各自写出《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和《开边策》各一篇,作为建言,世宗亲自阅览。这个事件对中国的影响实在是不能忽略,因为大臣王朴的《开边策》着实影响了以后周、宋两代的统一策略,但是两代的具体选择有所不同,这两者的不同由于历史的各种偶然似乎被埋没了,其实这是两个着眼点、心态和利害关系差别很大的选择,分析其中的利害,对于客观、正确解释以后300年宋与北国(辽、金等)的基本格局应该是大有帮助的,这里做一简单介绍,请大家分析和评判——
  
  一、王朴《开边策》的主要内容
  当时(周世宗初年)的天下形势是:1,辽国。中原政权的强大敌人,当时与中原对抗中处于优势,其占有燕云地区,以南京(幽州)为根据地,随时入侵中原。2,周政府。处于天下之中,北对辽为弱势,南对十国为优势,但中原政权更替太频繁,一直未能解决。南中国分裂为10个小政权,基本没有对中原的威胁力量,但最强的南唐和后蜀力量比较雄厚,有不薄的抵抗力。南唐还一度走海路联络辽国夹击中原,首先是为了自保,条件好时不排除问鼎的可能。
  
  王朴的建议:1,先取南唐江北,再取江南而灭之。2,再灭岭南、巴署,平定南方;3,收复燕云地区。4,灭北汉。——其原则和理由:一是先易后难,把握较大;二是平南后,以南方雄厚的财力养北方强大的兵力,实力更壮。
  
  二、后周的策略选择及其实践
  周世宗基本上是有选择的部分采纳了王朴的建议,但有所变更:1,先打击北汉。其实这是被动的,北汉和周是世仇,一看郭威死,以为有机可乘,主动入侵的。世宗坚决抵抗,并亲征,大败北汉。这个事件意义实在非同小可,一是获得了大臣上下的认可和拥护,皇帝威望大增(因为知道这个新皇帝了得,所以大臣才那么积极献策,只有冯道坚持老黄历吃了亏);二是北汉从此彻底断绝了逐鹿中原的梦想;三是打击了辽国气焰,给以威慑(当时辽国助汉出兵);2,打击南唐和后蜀。取得后蜀关中地区,遏止其咽喉,后蜀对中原的威胁彻底解除;连年打击南唐,南唐国力强大,足以对抗。这其实是世宗时期最艰苦的战斗,足足打了几年的时间,结果是南唐割让江淮地区十四州土地,并获得大量金帛供品。3,亲征伐辽。出兵2天,唾手得二州散关等燕南全部领土,辽人的兵力已经撤出幽州,幽州“汉官”准备投降。当时世宗突病,不得不班师,周世宗统一的脚步就此终止。
  
  周世宗策略选择的理由及其风险:
  可见,后周的统一方案与王朴《开边策》的最大区别是:并非统一南方后再平北方,而是制服后立即北伐。周世宗之所以这样选择,我认为其理由是:
  1,军事方面。统一南方后北伐不但无益,反而有害。为什么呢?第一,南方其实已经彻底臣服,战略威胁已经消除,统一是早晚的事情;第二,统一战争必然有所消耗,包括战争伤亡,留兵防御等;第三,与南方的战争与和北方的战争不但形式不一样,起不到练兵的效果,而且激烈程度也大不一样。只能使北方原本强大的兵力疲惫,没有任何好处。
  2,经济方面。周对辽国的战争焦点根本不在经济力,而在战斗力,况且,单纯从经济上分析,辽国的经济实力比中原地区也应该是绝对的劣势。第二,周对南方的要求是军事上彻底屈服,经济上纳供。同样可以解决部分经济的困难,而且省略了领土接收、管理、官员设置等政治、军事上的消极损耗,应该说是一种聪明的办法。
  3,心理方面。这时候北伐,皇帝、军官、军队都是一种“大功远远没有成功”的心态,锐气很盛。而统一南方之后,怠惰、疲惫的思想情绪很可能抬头,这绝对不是个小问题。宋后来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的重要。
  4,时机。当时辽国内部混乱,南方各小国君主暗弱,确实是最好的北伐时机。
  5,风险。如果这时候北伐,大胜固然可以使南方更加畏惧,甚至主动归顺;平局或者小败也影响不大。但是一旦大败,比如出现澶渊那样的局面,因为南方未定,周朝廷面临的危机实在是不敢想象的!可是柴荣似乎根本没顾忌到这里——这就是性格了。在客观上,周是没有败和后退的资本的,这反而也会增强军队的战斗力——还是那个话:性格!
  
  三、宋的策略选择及其实践
  如果说柴荣选择了比王朴《开边策》冒险的多的策略,那么宋则是基本按照王朴的方法实践了,只是“先易后难”的方针执行更为彻底:先平北汉再伐燕云。
  1,平南方。周世宗取南唐的江北和后蜀的关中,基本上已经扫清了统一的主要障碍。虽然江北、关中在面积上可能只是南方的几十分之一,但战争毕竟不是算术。宋的扫平南方,我认为难度小于周世宗占领江北地区。虽然宋所花费的精力和努力也不可忽略,但比起和辽的战斗,难度基本没法并论。有些人因为曹斌等人平南就说是什么著名、优秀将领,我觉得不免夸张。
  2,灭北汉。这个等于是从辽国口中夺食,看似小,其实不简单。
  3,北伐。应该说宋太宗的北伐是积极的,我们决不可怀疑他收复燕云的诚意和渴望,至于战争的胜败,因素是多方面的,我对宋太宗的两次北伐没有研究,请朋友们具体分析吧。——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宋太宗以后,宋国基本放弃了这方面的勇气和计划,和辽”“和平共处”的思想和做法毕竟占了主流。
  
  宋策略选择的理由及其失败原因
  前面说了周世宗的选择原因,那个方案的弊就是这个方案的利,反之亦然,这里要说的是两个其他重要因素。
  一是立国方针的不同。宋解决了中唐以来始终困惑中国的藩镇问题,但“杯酒释兵权”是否最佳方案,似乎值得探讨,它的安全系数无疑很让人放心,但是300年积弱的后果要说与它无关,我看不能服人。
  二是辽国经过一段时间的混乱,内部问题基本解决,战斗力已经大大加强,这也是很重要的。
  
  四、参考资料:正史对周世宗、宋太祖、宋太宗的评价
  下面把周世宗、宋太祖、宋太宗在史书里面的“赞”贴出来,作为大家的参考——
  周世宗
  《旧五代史,世宗纪》:史臣曰:世宗顷在仄微,尤务韬晦,及天命有属,嗣守鸿业,不日破高平之阵,逾年复秦、凤之封,江北、燕南,取之如拾芥,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也。加以留心政事,朝夕不倦,摘伏辩奸,多得其理。臣下有过,必面折之,常言太祖养成二王之恶,以致君臣之义,不保其终,故帝驾驭豪杰,失则明言之,功则厚赏之,文武参用,莫不服其明而怀其恩也。所以仙去之日,远近号慕。然禀性伤于太察,用刑失于太峻,及事行之后,亦多自追悔。逮至末年,渐用宽典,知用兵之频并,悯黎民之劳苦,盖有意于康济矣。而降年不永,美志不就,悲夫!
  《新五代史》:呜呼,五代本纪备矣,君臣之际,可胜道哉!梁之友珪反,唐戕克宁而杀存乂、从璨,则父子骨肉之恩,几何其不绝矣。太妃薨而辍朝,立刘氏、冯氏为皇后,则夫妇之伦几何其不乖而不至于禽兽矣。寒食野祭而焚纸钱,居丧改元而用乐,杀马延及任圜,则礼乐刑政几何其不坏矣。至于赛雷山、传箭而扑马,则中国几何其不夷狄矣。可谓乱世也欤!而世宗区区五六年间,取秦陇,平淮右,复三关,威武之声震慑夷夏,而方内延儒学文章之士,考制度、修《通礼》、定《正乐》、议《刑统》,其制作之法皆可施于后世。其为人明达英果,论议伟然。即位之明年,废天下佛寺三千三百三十六。是时中国乏钱,乃诏悉毁天下铜佛像以铸钱,尝曰:“吾闻佛说以身世为妄,而以利人为急,使其真身尚在,苟利于世,犹欲割截,况此铜像,岂其所惜哉?”由是群臣皆不敢言。尝夜读书,见唐元稹《均田图》,慨然叹曰:“此致治之本也,王者之政自此始!”乃诏颁其图法,使吏民先习知之,期以一岁,大均天下之田,其规为志意岂小哉!其伐南唐,问宰相李穀以计策;后克淮南,出穀疏,使学士陶穀为赞,而盛以锦囊,尝置之坐侧。其英武之材可谓雄杰,及其虚心听纳,用人不疑,岂非所谓贤主哉!其北取三关,兵不血刃,而史家犹讥其轻社稷之重,而侥幸一胜于仓卒,殊不知其料强弱、较彼我而乘述律之殆,得不可失之机,此非明于决胜者,孰能至哉?诚非史氏之所及也!
  宋太祖:
  《宋史》:……五季乱极,太祖起介胄之间,践九五之位,原其得国,视晋、汉、周亦其甚相绝哉?及其发号施令,名藩大将,附首听命,四方列国,次第削平,此非人力所易致也。建隆以来,释藩镇兵权,绳脏吏重法,以塞浊乱之源……在位十有七年之间,而三百余载之基,传之子孙,时有典则。遂使三代而降,考声名文物之治,道德仁义之风,宋于汉唐盖无让焉。呜呼,创业垂统之君,亦可谓远也已矣!(宋史没找到,敲的,省一点)
  宋太宗:
  《宋史》:赞曰,帝沈谋英断,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未几,取太原,伐契丹。继有交州、西夏之役,干戈不息,天灾方行……而民不知兵……而民不思乱。其何故也?帝以慈俭为宝……(后面将了他在太祖死的意念就改元等错误。)
  
  五,本人对宋史没有认真读过,因此一些讨论和认识必然存在误区,所以这里主要是请大家以知识和判断力对上面的问题作出评价,大家共同探讨云尔:)
  假如我们把周世宗的统一方案称为“1号方案”,把宋的方案称为“1号方案”,请大家选择并给出你的理由1,——
  
  A,“1号方案”优于“2号方案”;
  B,“2号方案”优于“1号方案”;
  C,两个方案本身之间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根本原因在于:(您的意见)。
  
  ——欢迎大家参与,谢谢大家参与:)
 宋战略失误来自赵光义。
  
  宋代立国之处就有两大损失。一是失去了燕云十六州,而是失去了宋代最为出色的皇帝赵匡胤。“烛影斧声”,固然是千古之谜,但继任的赵光义,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却远远逊于其兄。
  
    宋太平兴国四年六月,宋灭北汉后,不及修整便仓卒攻辽。光义亲率10万大军出镇州北进,破辽军于沙河后进围幽州。幽州辽军苦战待援。辽南院大王耶律斜轸于城北示弱诱伏,引宋军北进,以分其攻势;旋与北院大王耶律休哥援兵夹击,大败宋军于高梁河。是役,赵光义不顾三军将士刚刚攻灭北汉,渴望封赏和休息的感情,以疲惫之师,攻辽国之精兵猛将,宋军失败的责任,完全在于光义。
  
    幽州战败后,赵光义知道辽军必将反攻,遂分兵屯守要冲之地,御辽南进。命河阳节度使崔彦进等镇守关南;以都钤辖刘廷翰、钤辖李汉琼戍镇州;令殿前都虞侯崔翰知定州,节制缘边诸军,准其便宜从事。这一人事安排无不可,不过,赵光义回朝之时,却有意无意效仿《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锦囊遗书的故事,留下一份八阵图,要求众将领若辽兵来犯,则按图布阵。
  
    不久,辽景宗耶律贤遣燕王韩匡嗣(大概就是小说《杨家将》中屡屡提到的韩琦)为都统,南府宰相耶律沙为监军,率兵数万自幽州分两路南下,东路由韩匡嗣、耶律休哥、南耶律斜轸等率领,沿平原开进;西路由耶律善补率领,沿山后南趋。这一次,宋兵有所准备。刘廷翰已率部列阵于满城城北的徐河,崔彦进率所部自关南北上黑芦堤北转向西进,沿长城口潜师辽军侧后,对辽军形成夹击之势。不久,李汉琼、崔翰亦领兵抵徐河,下令按太宗所授阵图布阵。时右龙武将军赵延进登高了望,见辽军势盛,冒违诏改阵之罪,力主集中兵力对敌。监军李继隆附议,崔翰乃示形应变,改八阵为二阵,前后相副。及辽军列阵,宋遣使赴辽营诈降。耶律休哥识破宋军企图,劝韩匡嗣严阵以待,不可轻信。韩匡嗣不听,放松戒备,果遭宋军突袭。辽军仓促应战,指挥失措,大败。韩匡嗣引兵向西溃逃,又遭崔彦进伏击,死伤甚众,残部逃往遂城(今河北徐水西北)西。宋军乘胜追击,又斩杀辽兵万余,获战马干余匹。耶律休哥整兵而战,宋乃罢兵。辽西路军闻韩匡嗣败奔,亦收兵而还。
  
    这一战,宋兵的胜利来自于多个方面,但最主要的,还是在于放弃了赵光义制订的所谓“阵法”。所谓阵法,说穿了不过是部队的排列而已。示行列兵,依据不同的战场,排列不同的阵型以利于武器作用的发挥和各部队之间的配合,对敌人形成有效的杀伤,这本是军事常识。赵光义大概是想学习古人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潇洒,却无古人的智慧,差点贻害三军。
  
    满城战役后,太平兴国五年三月,辽军攻雁门,为宋将杨业偕潘美南北夹击所败辽军。是年冬,辽景宗亲率大军进攻瓦桥关获胜。七年四月至五月,辽军三路出兵,攻满城、雁门、府州,皆被宋军击败。后辽景宗病卒,圣宗耶律隆绪继位,因用兵高丽、女真,无暇南顾;宋则致力于休兵养马,广积军储,以图再举。
  
   到此为止,宋对辽作战,胜多负少,还算是占了上风的。之所以有这种结果,一方面,由于宋挟开国之威,兵精将勇,另一方面,也由于宋占据着战略上的主动。宋辽战争不同于中国历史上一般意义上的民族战争,到更接近现代国家之间的战争。宋的战略目标并非灭辽,而是夺取燕云十六州天险和产马地区。辽则是当时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其战略目标类似于今日的美国,在于维持其超级大国的地位,灭宋并非其目的。双方都并无灭亡对方的决心与实力。从历史上看,辽攻宋为多,但辽的南下无论在规模和决心上都不如宋的北上来得猛烈和坚决。《辽史.兵卫志》中有“不许深入,不攻城池,不伐材木,但于界外三百里内,耗荡生聚不令种养而已”的记载,说明辽的战略思想,只在于维持边境的安全;宋王朝虽然略占主动,但军事实力弱于对手。针对这一点,宋王朝曾经制订过正确的国家战略。赵匡胤曾作封桩库,并说:“俟满五百万缗,当向契丹赎燕蓟。”又曾说:“我以二十四绢购一契丹人首。其精兵不过十万人止费二百万绢,则敌尽矣。”虽是玩笑,却显示出了赵匡胤的战略思想:依托强大的经济实力与辽国进行持久战,消耗其国力,最终击败辽国。中原农耕帝国对于游牧民族,特别是游牧民族的强大帝国作战,这是唯一可选择的战略。清代与准格尔汗国的战争,清兵败多胜少,但最终击败蒙古准格尔,依靠的就是强大的经济实力对准格尔汗国进行消耗战,其战略思想与宋太祖的思想并无二致。如果后来的赵宋王朝能够坚持这一战略的话,则北宋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战略目标完全有可能达到。可惜,赵光义并未坚持这一正确的战略思想。
  
   赵光义在宋代也可以说是较为能干的一位皇帝,可是无论在器量和眼界上都无法与他的哥哥相比。在器量上,一见小事就可以说明二者的区别:赵匡胤在陈桥兵变后回师进入汴京皇宫时,见宫妃抱着一个婴儿,就问是谁的儿子。回答说是周世宗子。当时,范质、赵普、潘美都在一旁,赵匡胤问他们怎么处理。赵普等回答说:“应该除去,以免后患。”赵匡胤说:“我接人之位,再要杀人之子,我不忍心。”就把这婴儿送给潘美抚养,以后也没再问起过,潘美也一直没有向太祖提起这婴儿。这婴儿成人后,取名惟吉,官至刺史。而赵光义继位后,尽管“烛影斧声”千古无定论,但逼杀德昭却是载之于青史,德芳的死也颇为神秘,这一切与他脱不了干系。在眼界上,赵匡胤从谏如流,著名的“雪夜对”妇孺皆知。而赵光义的刚愎自用在高梁河一战中已经表现得淋漓尽致。
  
  领袖无能,害死三军。辽承天太后萧绰掌政后,太宗误以为攻辽事机成熟,不顾重臣反对,在粮草不足,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轻率出征,结果歧沟关大败,丧师辱国,杨业死于这场战争中,宋也从此一撅不振,从战略进攻转向战略防守。
  
  随便打一点,抛砖引玉。
北宋和后周其实都是处于内线作战,历史上处于内线作战而胜利的,有曹操刘秀朱元璋,共同经验就是集中力量打击最大最危险的敌人——当然除了刘秀运气较好以外,曹操朱元璋胜利来得都是惊心动魄。

所以,在辽国衰弱时予以打击(灭国很难,至少要夺回燕云地区的有利地形),然后再南进。
可惜世宗死的太早,不然哪有赵匡胤陈桥兵变的机会~~
是啊~是啊~
世宗也是有为之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