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换装后Core穿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0:02:57
军委主席现在的那套行头肯定不合适了吧?

大家想想会怎么穿呢军委主席现在的那套行头肯定不合适了吧?

大家想想会怎么穿呢
西装而已
当年美国炸完我们大使馆,克林顿不就穿军装出来了嘛。 声明我不是亲美派,只觉得衣服不错,
为什么不合适,我觉着挺好,现代版的皇袍啊,当官的就一个人敢穿这个
好多退休的军队干部其实也这么穿,只是纽扣还是军装扣而已。
那身绿色的行头真的很不错啊:hug:
目前来说只能是绿色的中山装。建议领导人可以在各种正式场合多穿穿中山装,以保留传统,西服毕竟是舶来品。
原帖由 lqvod 于 2007-1-15 20:16 发表
为什么不合适,我觉着挺好,现代版的皇袍啊,当官的就一个人敢穿这个



:handshake
原帖由 lqvod 于 2007-1-15 20:16 发表
为什么不合适,我觉着挺好,现代版的皇袍啊,当官的就一个人敢穿这个


谁说??80年代到90年代可是连乡镇的党委书记都一人一套呢,山高皇帝远啊~~千万不能穿到BJ去啊,跟CORE撞衫了,后果很严重滴;P
觉得领导人在非正式场合应该穿穿传统服装.
马褂??:o
野战迷彩,呵呵
原帖由 重庆人 于 2007-1-15 22:54 发表
目前来说只能是绿色的中山装。建议领导人可以在各种正式场合多穿穿中山装,以保留传统,西服毕竟是舶来品。

中山装好像是从日式服装改造的。
原帖由 oo7yjg 于 2007-1-16 11:42 发表

中山装好像是从日式服装改造的。

日本的学生制服,外表起码非常象
所以建议当年委员长的打扮,长袍马褂
原帖由 NaCN 于 2007-1-16 11:54 发表

日本的学生制服,外表起码非常象
所以建议当年委员长的打扮,长袍马褂

一律按大汉标准:D
应该让Core2穿汉服算了,这样最好了,上行下效,全国必然掀起一次复古的高潮!:D
北京人元谋人那些老祖宗穿的可是树叶兽皮呀
原帖由 flyer 于 2007-1-18 09:43 发表
应该让Core2穿汉服算了,这样最好了,上行下效,全国必然掀起一次复古的高潮!:D


  为什么单单是汉服?秦朝的服装算不算?三国的呢?唐朝的呢?宋朝的呢?就算元朝清朝在某些思想标新立异者来说不算,还有明朝呢?

  中国并非没有选择,而是选择太多令人无所适从。
在清朝(1644—1911年),中国男子都是按照满族的式样梳理头发,穿衣戴帽,一直延续到20世纪之初。虽然中国已步入了近代史的征途,但传统服装仍保持着一定的稳定性,服装仍沿用着传统的长袍、马褂、瓜皮帽等式样。1900年之后不久,传统服式开始受到外国服式的一些影响,出现了一些改变,但基本式样仍保持着原有的状态,直至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才出现了一些根本性的变革,它象征着清王朝的彻底崩溃和一个时代的终结。辛亥革命不仅带来了社会的剧变,而且也促使服装的变革更为迅速而明显。中山装就是在这一变革中诞生的。
  中山装是中国现代服装中的一个大类品种。其上衣的左右上下各有一个带盖子和扣子的口袋,下身是西裤,这是辛亥革命后流行起来的服装,以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做临时大总统时穿用而流行于世,故称中山装。毛泽东主席对“中山装”很欣赏,他一直坚持穿中山装,因而国外朋友又称中山装为“毛式制服”。它具有我国民族的特点,穿着简便、舒适、挺括,在民国18年制定国民党宪法时,曾规定一定等级的文官宣誓就职时一律穿中山装,以表示遵奉先生之法。

  中山装的由来,据说是孙中山先生在广州任中国革命政府大元帅时,感到西装样式繁琐,穿着不便,而中国服装在实用上亦有缺点。1902年,孙中山到越南河内筹组兴中会,偶入河内由广东人黄隆生开设的洋服店,为了节省外汇,并能体现中国国情而授意黄隆生设计一种美观、简易而又实用的中国服装,黄参考了西欧和日本服装式样,并结合当时南洋华侨中流行的“企领”文装上衣和学生装而设计缝制成的。但是,也有资料称,中山装原由当时的军装改制而成的。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上海居住时,有一次,他将一套已经穿过的陆军制服拿到著名的亨利服装店请裁缝改成“便服”,改成“便服”后仍有点像军制服。但在便服中,它既非“唐装”,更非“西装”,店员便为之起名为中山装。由于孙中山先生在海内外声望很高,这种服式便不胫而起,迅速流传全国。当时的中山装背面有缝,后背中腰有带,前门襟钉9个钮扣,上下口袋都有“胖裥”。后来逐步演变成现在的款式:关闭式八字形领口,装袖,前门襟正中5粒明钮扣,后背整块无缝。根据《易经》周代礼仪等内容寓以意义,如依据国之四维(礼、义、廉、耻)而确定上衣前身设4个口袋,依据国民党区别于西方国家三权分立的五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而确定前门襟为5粒钮扣,又依据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而确定袖口还必须有3粒扣子等。袖口可开叉钉扣,也可开假叉钉装饰扣,或不开叉不用扣。明口袋,左右上下对称,有盖,钉扣,上面两个小衣袋为平贴袋,底角呈圆弧形,袋盖中间弧形尖出,下面两个大口袋是老虎袋(边缘悬出1.5—2厘米)。裤有三个口袋(两个侧裤袋和一个带盖的后口袋),挽裤脚。很显然,中山装的形成在西装基本形成上又揉合了中国传统意识,整体廓形呈垫肩收腰,均衡对称,穿着稳重大方。

  中山装做工比较讲究,领角要做成窝势,后过肩不应涌起,袖子同西装袖一样要求前圆后登,前胸处要有胖势,四个口袋要做得平服,丝缕要直。在工艺上可分精做和简做两种,前者有夹里和衬垫,一般用作礼服和裤子配套穿用,后者不加衬料,适合于日常作便服穿用。中山装的优点很多,主要是造型均衡对称,外形美观大方,穿着高雅稳重,活动方便,行动自如,保暖护身,既可作礼服,又可作便装。其缺点是领口紧、卡脖子等。中山装素以其特有的沉着老练、稳健大方的风格吸引了广大的中老年人和海外华人的青睐,尤其是知识分子仍然视中山装为自己的日常服装。在穿着时,要注意由中山装所传递出的意蕴与其人生态度相吻合,要把风纪扣弥合,有人图一时的舒适而敞开领扣,这样会使自己在众人眼里显得不伦不类,有失风雅和严肃。

  中山装的色彩很丰富,除常见的蓝色、灰色外,还有驼色、黑色、白色、灰绿色、米黄色等。一般来说,南方地区偏爱浅色,而北方地区则偏爱深色。在不同场合穿用,对其颜色的选择也不一样,作礼服用的中山装色彩要庄重、沉着,而作便服用时色彩可以鲜明活泼些。对于面料的选用也有些不同,作为礼服用的中山装面料宜选用纯毛华达呢、驼丝锦、麦尔登、海军呢等。这些面料的特点是质地厚实,手感丰满,呢面平滑,光泽柔和,与中山装的款式风格相得益彰,使服装更显得沉稳庄重,而作为便服用的面料,可选择相对较灵活,可用棉布卡其、华达呢、化纤织物以及混纺毛织物。

作者:邢声远
孙中山先生认为,革命既然成功,便应该穿一些符合时代的服装,但若改穿西服,似乎变成「抵制国货」了。於是他提出「常服听民自便」的原则,希望设计一种方便好穿、便於动作的服装。他吸收了西服轻便、得体的优点,再参考日本学生的校服,授意中兴会的成员黄隆生,创制出这种有中国特色的便服,依据“礼,义,廉,耻”定前身四个口袋,袋盖为倒笔架,寓意为以文治国; 依据五权分立原则,前身改为五粒钮扣,依据三民主义原则,将袖口定为三粒扣;衣领定为翻领封闭式,显示严谨治国的理念。 中山装就这样在1912年就被定下了型,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革命领袖和革命干部都穿中山装,人民群众也以这种服装来表达对新时代的欢迎。于是中山装在社会上广泛流行,成为了中国男装一款标志性的服装,即使是在如今的T型台上依然能见到由它演变而来的时尚服饰!中山装的造型特征:翻领,对襟,前襟五粒扣,四个贴袋,袖口三粒扣。后片不破缝.这些形制其实是有讲究的,根据《易经》周代礼仪等内容寓以意义。其一,前身四个口袋表示国之四维(礼、义、廉、耻)。
其二,门禁五粒纽扣区别于西方的三权分立的五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

其三,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其四,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

总的来说中山装是吸收了西服轻便、得体的优点,再参考日本学生的校服,创制出这种有中国特色的便服。
居然真的有日本元素!偶第一次到,以后穿还是不穿?
和服源于中国 中山装源于日本
发布时间:2006-02-08 10:34


与一位外国朋友看《艺伎回忆录》。出影院时,他对日本和服赞叹不已,以为和服是日本人独创的民族服装。我告诉他,和服是仿照古代中国服装的样式而成。他不同意,还看似专业地辩驳道:不对!你们古代的服装是China Dress(旗袍,直译为“中国服装”),有衣领,还有纽扣。但日本和服与你们不一样。


    不难看出,在外国人的印象中,旗袍成了中国的民族服装。这也难怪,即便是中国人也不会否认,旗袍的确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服装。但是,旗袍仅仅是上世纪20年代兴起的中国女装,并非是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汉族传统服装。


    到底什么是汉族的传统服装?现在似乎不重要了。因为中国人的印象是,只有少数民族才有民族服装。


    这实在是一种误解。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宽衣肥袖的汉族服装即已定型。衣服没有纽扣,用宽腰带束住,避免敞胸露怀。肥大的衣袖则可塞许多东西,演绎了不少“衣袖中塞食,孝敬老母”的故事。数千年来,尽管有“胡服骑射”等小插曲般的变革,汉族的服装一直都没有大变化。直到满清入关,宽衣大袖才被彻底改饰易服。辛亥革命后,面对八旗遗风的长袍马褂,革命党人还着实为难了一阵。最终,由于当时革命党人多留学于日本,便顺势改造了一下日本大学里的学生服,演变成了中山装。有心者可以注意一下当时孙中山先生等与日本学生的合影,就可以知道两者之间的个中奥妙了。


    起初,中山装并没有马上在中国普及,而且还随着袁世凯复辟时的易服、上世纪30年代西服的盛行,一度落入历史的阴影中。到毛泽东时代,中山装才真正流行起来。所以,老外常常把中山装叫做“毛装”。那个时代,配上上衣兜里的若干支水笔,中山装一下子成了思想进步青年的标志。


    这样,几百年的折腾,传统的汉服最终绝迹于中国。不过,墙内开花墙外香,在唐朝,宽衣大袖伴着大量“遣唐使”,传到了日本,继承了袖子宽大、中间宽带束住、不用衣扣的特征,翻版为和服。中国服装在日本生根开花,日本学生装却在中国发扬光大,这真是很有意思的事,无怪乎许多教科书中都谈到“中日文化水乳交融”。


    不过,探寻中国服装变迁的感悟却远不止这些。服装从来就不单用于御寒,还蕴含着深刻的政治与社会意义。古代中国服装宽衣大袖,适合于吟诗作画、抚琴下棋、观月赏花,却不宜于骑马打猎,这表现着中国人悠闲清净的生活态度;服装在服色、花样、佩绶、腰带上的规定区分,也表明着不同的社会阶层。更重要的是,服装体现着某种文明秩序的变迁。记得上世纪80年代,某位中国领导人穿西装革履忽现中国电视新闻中,外国人为之目光一亮。次日,外国媒体的社论几乎口径一致:这次中国人的开放是真下了决心了。


    想到这,环顾着电影散场时大街小巷的中国人大都穿着西服和茄克,感到中国已经在文化上走进全球化秩序中了。于是,我也不再与老外朋友纠缠于和服的“版权”,反而豁达了许多。(作者是香港浸会大学东西学术交流研究所学者
巴黎公社


等级:二等上造
文章:184
积分:826
注册:2003年7月11日
第 15 楼  

--------------------------------------------------------------------------------

中山装确实是学自日本的学生装,但日本的男式学生装是从德国学的,女式水兵服是当时欧洲女学生都穿的[80年代苏联女中学生还穿水兵服呢]。并不是日本人发明的。
终于找到源头了呵呵
为什么有日本元素就不能穿?中山先生的精神重还是那一点点日本元素重?再说只是参考一些式样而已,怎么说也都是原创的服装……
现在穿的那一身行头就不错。。。。。。
原帖由 止战之殇 于 2007-1-18 11:44 发表
为什么有日本元素就不能穿?中山先生的精神重还是那一点点日本元素重?再说只是参考一些式样而已,怎么说也都是原创的服装……

说的好呵呵
什么是大国呢?大国不只是说你穿的衣服别人都跟着穿,更要变本加厉地做到,我们穿别人的衣服的时候,大家想都不想就认为是我们的原创。要是有一天国家主席穿牛仔裤上天安门,却被全世界认为是有中国特色,引领时尚,我们的大国之路就基本有个结果了。:$
那套黄皮,是有点不伦不类的,穿上后不军不民的,显得做作且底气不足.
还是让大伙儿说中了,现在还是那身绿色中山装。
阿儒 发表于 2007-1-18 11:37

这个可也是日本原创,你有没有用过:D

按汉朝皇帝的装束穿。。出行用六匹白马拉车。。{:jian:}
小布什去视察美军是常穿一件军装式夹克,可以仿效.
汉服, 恐怕不是指汉朝的服装么.某些人刻意装傻而已.
袁世凯登基的时候复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