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LOLI,发个偶大学时比较文学课程的习作,有点关系,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4 14:20:43
拨亮角落里的另一盏灯
——源自《Lolita》的思潮革命
XX汉语言文学  XXX  XXXXXXXXXXXXXXX
【内容提要】
1955年纳博科夫出版了他的作品《LOLITA》,同样的一部小说在东西方引起了不同的解读。在西方世界,LOLITA成了娈童癖和精神分析学的研究对象,一般公众对其持否定的态度;而在最早引进的日本,LOLITA原著中的负罪感和愧疚被剥离,只留下了对愉悦的追求,而LOLITA更在这个土壤中演变为一种完全不同的,更为积极的文化思潮。
【关键词】
罪感与耻感文化 道德剥离



  Lolita, light of my life, fire of my loins. My sin, my soul. Lo-lee-ta: the tip of the tongue taking a trip of three steps down the palate to tap, at three, on the teeth. Lo. Lee. Ta.
洛丽塔,我都生命之光,我的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洛-丽-塔:舌尖向上,分三步,从上颚往下轻轻落在牙齿上。洛.丽.塔.

上面这段话对看过《LOLITA》的人决不会陌生,这是小说第一部分开始受审对象的一段自白。这段自白如此直接地袒露了亨伯特这个鳏夫对他继女多洛雷斯那种复杂的纠缠不清而又不可自拔的迷恋。
俄裔美国作家弗拉迪米尔·纳博科夫于1955年出版了他的小说《Lolita》(中文译作《洛丽塔》或《罗丽泰》),不久就在整个文化界引起了轰动和关注,此后更为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家、批评家乃至心理学家提供了话题;小说更先后于1962年和1997年被拍成了电影上映。实际上《LOLITA》的出版发表还是颇为坎坷的。《LOLITA》于1954年成书,纳博科夫先后将它寄给四位美国出版商都遭到拒绝,失望的纳博科夫只好到欧洲去碰碰运气。1955年,巴黎奥林匹亚出版社同意为纳博科夫出版这部小说。有意思的是奥林匹亚出版社当时还出版了一套绿色装帧的色情小说丛书,而《LOLITA》正是以同样的包装被排上书架的,因此《LOLITA》的首版正是跻身于这样一个行列里的。姑不论小说后来的影响有多大这样的阴差阳错使得这部本来就十分微妙的小说从一开始就有了奇特的经历。尽管《LOLITA》的题材是如此的与众不同,书中也有关于性心理和性行为的描写,但和我们今天所见的色情作品相比,它是如此的正派和沉闷。据纳博科夫自己说,美国出版商拒绝《LOLITA》的理由并不是因为它太色情,恰恰相反是因为它不够色情。狡狤的纳博科夫在小说的开头用暧昧的文字营造出的气氛足以让人对后面的情节充满期待,随后而来的却是亨伯特先生圣徒般的呓语与癫狂,但可以想像当时“绿皮书系列”的忠实读者对它会多么的失望。
小说故事出生在巴黎中年男子亨伯特·亨伯特,在欧洲经历了多次与女人的滥交和一次失败的婚姻之后,于1939年前往美国。其后经人介绍,他前往中年寡妇黑兹太太家里租住。黑兹太太十二岁的女儿洛丽塔,是使他决定在黑兹家住下来的唯一原因。因为童年的一次恋爱经历,亨伯特一直对十二三岁的少女情有独钟;而健康、早熟的洛丽塔一下子就迷住了他,使他整日为之神魂颠倒,不断在日记里倾诉自己对她的疯狂迷恋。在洛丽塔被她母亲送往夏令营后,为了留下来接近洛丽塔,亨伯特成了黑兹太太的丈夫。不久黑兹太太发现了亨伯特的秘密,在恍惚之间遇到车祸身亡。亨伯特随即接回了洛丽塔,带着她开始了长达两年之久的四处游历同居的动荡生活。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洛丽塔的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常常显得心神不安、神思恍惚,令人捉摸不定。她的身边经常出现一些可疑的男子,有时还会短暂地失踪。亨伯特处处提防、事事小心,但终于有一天,洛丽塔在因病住院期间彻底失踪了。三年后,开始了正常生活亨伯特收到已为人妇的洛丽塔的来信,信中说她经济上遇到了困难,希望得到他的帮助。亨伯特赶到洛丽塔的住处,发现她已是一个成熟的妇人了。他仍然请求她跟他走,洛丽塔不从,亨伯特留给洛丽塔四千美元,充满伤感地离开了她。之后,他找到了当年勾引洛丽塔的剧作家奎尔蒂的住处,经过一番搏斗后,亨伯特开枪打死了奎尔蒂,自己随后即被拘捕。他在狱中用五十多天的时间写下了这部《白人鳏夫的自白》,以期望洛丽塔能活在后世人的心中。
最初,由于上面记述的原因,《LOLITA》长期被视为色情小说,而纳博科夫在新西兰等国家一度被认为是色情小说家。这对这部现实题材的严肃小说是很不利的登场。在西方基督教传统这一文化群落中,娈童癖与变态,精神病划上了等号,是不被社会认可的。因此,直到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看过这部书后,慧眼识珠,在伦敦《泰晤士报》上发表评论,给予其极高评价前,《LOLITA》在西方主流文学界中毫无地位并且长期被查禁。这部描述中年男子迷恋并诱惑12岁少女的小说在西方世界引起的是人们对不伦之恋的反思,人们热衷于了解的是娈童癖的心理学、精神分析、社会学以及道德层面的意义。而小说中的亨伯特一方面狂热地沉溺在对少女体态与心性的迷恋,另一方面他又深深地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罪恶与愧疚。因此在西方,《LOLITA》更多是围绕着小说本身,讨论的是一个十分严肃的非主流话题,这是由西方基督教文化的罪感文化所决定的。因此在西方的《LOLITA》研究中,道德和自省意味十分浓厚。而小说本身在文学界以外长期处于被排斥的地位,不但家长不会让孩子阅读,就连不少镇图书馆都拒绝出借这部小说,因此民众对《LOLITA》也采取回避和排斥的态度。被这个世界上最自由开发国度的人民所冷落,这恐怕是来自俄国的纳博科夫所不曾想到的。
但是同样是这部小说在亚洲所造成的文化现象却于它的发源地有天渊之别。作为亚洲文学的先进,日本最早接受并传播《LOLITA》,但是同样是《LOLITA》在日本所引起的却是一股思潮革命和时尚风暴。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在她的著名作品《菊与刀》中将日本文化称作“耻感文化”,并以此与西方基督教社会的“罪感文化”相对应。她认为日本的“耻感文化”中,关于道德与罪恶的概念是相对的,是非自发的。即日本人关于道德的概念由他人或者社会视线所决定,而行为人本身不会为其行为自省。虽然不排除本尼迪克特对亚洲文化的偏见,但是这种看法用来解释日本人所打造的LOLITA文化嬗变却很到位。
虽然近代以来亚洲接受西方自然科学和先进的社会理念,女性的社会存在有了很大的改变,女性得到了更多的教育机会和更高的社会地位。但由于亚洲有早婚和童养媳的传统,与十多岁的少女结婚对亚洲人而言并不是一个道德禁区。因此纳博科夫的《LOLITA》在亚洲的解读以心性“解放”为主流,与西方世界对亨伯特娈童的全面批劾甚至作为精神分析学的病态案例研究对象不同,日本人对亨伯特的行为更多的是宽容甚至是支持理解。事实上在《LOLITA》登陆后,日本很快发展出了其自己独有的LOLITA文化。他们把这种日本式的文化称为“LOLI”文化。其中的“LOLI”同时成为了低龄少女的代称,通常罗莉的界定范围为:外表年龄不可大于十五岁,形象可爱,令人有一种想去保护、爱惜之心,身体未发育或者轻度发育,而且不能年少老成。而对这种有迷恋少女心理的人成为“LOLICO”,日文汉字为“LOLI控”,其中的“CO”实际上就是英文“complex”(情结)的简化音译。应该说日本在《LOLITA》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这种以少女、洋装、古典风格为卖点的文化很快征服日本的文化娱乐界和时尚流行界。
众所周知,日本的国粹是漫画,其本身和衍生品在日本有广阔的市场和社会影响力。早在80年代,日本的ACG界(动画、漫画和游戏的英文缩写集合),少女题材的作品就从未短缺过。但在1995年以前,日本的ACG界并未有意地构造LOLI的角色,而在97年新版《LOLITA》电影上映后,这方面的题材出现了一个短暂的井喷期,中年男子与少女发生恋情的题材层出不穷。其中有一部名为《恋风》的小说讲述了一个中年上班族和一个初中女学生的感人恋情,小说更先后被改编为漫画和动画发行,颇受追捧。不过LOLI文化能够被日本社会宽容并不代表其能成为主流,由于其接受人群主要是社会地位相对较低和青年,所以从一开始LOLI文化就是以一种亚文化的形式存在的,西方文化和古典文化等严肃仍是日本文艺批评界的主流。
另一方面,LOLITA文化也形成了一种衣着时尚,一般都直接称为Lolita服饰。曾参展戛纳电影节的日本电影《下妻物语》所讲述的正是这样一个热爱Lolita服饰少女的故事,而这部电影的上映很大程度上推动了Lolita服饰的发展壮大。Lolita服饰发源于日本,在2000年后后流传到香港,近年更开始向中国内地进军,先后在北京和广州都举办过Lolita服饰的评选和聚会,风头正盛。同样是一个小众文化,这种发源于日本东京原宿街头的服饰的设计理念是沿自欧洲宫廷、公主、洋娃娃系列的服饰,强调高雅和纯净。当中还可以分成三类:Sweet Love Lolita(甜美)、Gothic Lolita(哥特)、Classic Lolita(古典)。Sweet Love Lolita的色彩以粉色为主,衣料往往会装饰上大量的蕾丝(Lace)花边,务求营造出洋娃娃般的烂漫可爱;Gothic Lolita则以黑白主色,配以十字架等的银质饰物、黑色指甲及眼影,期望能表达出典雅神秘的古典气质;则以简约的色调为主,布料多使用碎花或者淡雅的颜色,清雅柔和,着意给人平和及亲切感。这样的衣着前两种会十分引人注目,而最后的古典派要低调些,更容易被人接受。据认为,Lolita服饰所体现的是一种摆脱现存社会规范的意义,它通过自成一格表达对穿着服饰者自身的肯定和青春的自信,其文化学的意义而言是相当积极的。服饰穿着者以相对简单的欧式风格华丽衣物提升自己的心理地位,某种程度来说也是对西方文明特别是欧洲文明的崇拜所造成的。在争取“脱亚入欧”的日本有着“精神出走”的目的性,而到了亚洲的其他地方就进一步简化成一种流行时尚了。其原本的反传统思潮未能有效地传达出去。
日本文化在引进纳博科夫《LOLITA》原著后,把迷恋少女的负罪感从其原始意象中剥离,只保留下迷恋过程所带来的愉悦感,并着意强调少女的青涩感觉和天真纯洁。这种强调享乐而放弃社会道德诉求的文化成果恰恰是日本社会在失去约束后简单放纵的结果。然而从中又衍生出的亚文化一方面是对人性的放纵和包容,同时又混杂了更多的亚洲文化对欧洲贵族文化或是西方文化的无条件崇拜。
同样的《LOLITA》在出生的西方受到冷落,远征扶桑却意外得宠并蔓延至亚洲各地形成新的文化思潮,这恐怕是纳博科夫怎么也不会想到的结果,而这种结果恰恰成为东西方两种文化对相同作品的不同解读和理解的最好注解。


【参考文献】
1.《洛丽塔》 弗拉迪米尔·纳博科夫(美),译林出版社,2000年出版
2.《外国文学史》 朱维之、赵澧、崔宝衡等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3.《比较文学概论》 杨乃乔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4. 《<洛丽塔>:你说是什么就是什么》 于晓丹,《外国文学》1995年01期,P75~80
;P ;P ;P ;P ;P ;P ;P ;P拨亮角落里的另一盏灯
——源自《Lolita》的思潮革命
XX汉语言文学  XXX  XXXXXXXXXXXXXXX
【内容提要】
1955年纳博科夫出版了他的作品《LOLITA》,同样的一部小说在东西方引起了不同的解读。在西方世界,LOLITA成了娈童癖和精神分析学的研究对象,一般公众对其持否定的态度;而在最早引进的日本,LOLITA原著中的负罪感和愧疚被剥离,只留下了对愉悦的追求,而LOLITA更在这个土壤中演变为一种完全不同的,更为积极的文化思潮。
【关键词】
罪感与耻感文化 道德剥离



  Lolita, light of my life, fire of my loins. My sin, my soul. Lo-lee-ta: the tip of the tongue taking a trip of three steps down the palate to tap, at three, on the teeth. Lo. Lee. Ta.
洛丽塔,我都生命之光,我的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洛-丽-塔:舌尖向上,分三步,从上颚往下轻轻落在牙齿上。洛.丽.塔.

上面这段话对看过《LOLITA》的人决不会陌生,这是小说第一部分开始受审对象的一段自白。这段自白如此直接地袒露了亨伯特这个鳏夫对他继女多洛雷斯那种复杂的纠缠不清而又不可自拔的迷恋。
俄裔美国作家弗拉迪米尔·纳博科夫于1955年出版了他的小说《Lolita》(中文译作《洛丽塔》或《罗丽泰》),不久就在整个文化界引起了轰动和关注,此后更为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家、批评家乃至心理学家提供了话题;小说更先后于1962年和1997年被拍成了电影上映。实际上《LOLITA》的出版发表还是颇为坎坷的。《LOLITA》于1954年成书,纳博科夫先后将它寄给四位美国出版商都遭到拒绝,失望的纳博科夫只好到欧洲去碰碰运气。1955年,巴黎奥林匹亚出版社同意为纳博科夫出版这部小说。有意思的是奥林匹亚出版社当时还出版了一套绿色装帧的色情小说丛书,而《LOLITA》正是以同样的包装被排上书架的,因此《LOLITA》的首版正是跻身于这样一个行列里的。姑不论小说后来的影响有多大这样的阴差阳错使得这部本来就十分微妙的小说从一开始就有了奇特的经历。尽管《LOLITA》的题材是如此的与众不同,书中也有关于性心理和性行为的描写,但和我们今天所见的色情作品相比,它是如此的正派和沉闷。据纳博科夫自己说,美国出版商拒绝《LOLITA》的理由并不是因为它太色情,恰恰相反是因为它不够色情。狡狤的纳博科夫在小说的开头用暧昧的文字营造出的气氛足以让人对后面的情节充满期待,随后而来的却是亨伯特先生圣徒般的呓语与癫狂,但可以想像当时“绿皮书系列”的忠实读者对它会多么的失望。
小说故事出生在巴黎中年男子亨伯特·亨伯特,在欧洲经历了多次与女人的滥交和一次失败的婚姻之后,于1939年前往美国。其后经人介绍,他前往中年寡妇黑兹太太家里租住。黑兹太太十二岁的女儿洛丽塔,是使他决定在黑兹家住下来的唯一原因。因为童年的一次恋爱经历,亨伯特一直对十二三岁的少女情有独钟;而健康、早熟的洛丽塔一下子就迷住了他,使他整日为之神魂颠倒,不断在日记里倾诉自己对她的疯狂迷恋。在洛丽塔被她母亲送往夏令营后,为了留下来接近洛丽塔,亨伯特成了黑兹太太的丈夫。不久黑兹太太发现了亨伯特的秘密,在恍惚之间遇到车祸身亡。亨伯特随即接回了洛丽塔,带着她开始了长达两年之久的四处游历同居的动荡生活。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洛丽塔的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常常显得心神不安、神思恍惚,令人捉摸不定。她的身边经常出现一些可疑的男子,有时还会短暂地失踪。亨伯特处处提防、事事小心,但终于有一天,洛丽塔在因病住院期间彻底失踪了。三年后,开始了正常生活亨伯特收到已为人妇的洛丽塔的来信,信中说她经济上遇到了困难,希望得到他的帮助。亨伯特赶到洛丽塔的住处,发现她已是一个成熟的妇人了。他仍然请求她跟他走,洛丽塔不从,亨伯特留给洛丽塔四千美元,充满伤感地离开了她。之后,他找到了当年勾引洛丽塔的剧作家奎尔蒂的住处,经过一番搏斗后,亨伯特开枪打死了奎尔蒂,自己随后即被拘捕。他在狱中用五十多天的时间写下了这部《白人鳏夫的自白》,以期望洛丽塔能活在后世人的心中。
最初,由于上面记述的原因,《LOLITA》长期被视为色情小说,而纳博科夫在新西兰等国家一度被认为是色情小说家。这对这部现实题材的严肃小说是很不利的登场。在西方基督教传统这一文化群落中,娈童癖与变态,精神病划上了等号,是不被社会认可的。因此,直到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看过这部书后,慧眼识珠,在伦敦《泰晤士报》上发表评论,给予其极高评价前,《LOLITA》在西方主流文学界中毫无地位并且长期被查禁。这部描述中年男子迷恋并诱惑12岁少女的小说在西方世界引起的是人们对不伦之恋的反思,人们热衷于了解的是娈童癖的心理学、精神分析、社会学以及道德层面的意义。而小说中的亨伯特一方面狂热地沉溺在对少女体态与心性的迷恋,另一方面他又深深地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罪恶与愧疚。因此在西方,《LOLITA》更多是围绕着小说本身,讨论的是一个十分严肃的非主流话题,这是由西方基督教文化的罪感文化所决定的。因此在西方的《LOLITA》研究中,道德和自省意味十分浓厚。而小说本身在文学界以外长期处于被排斥的地位,不但家长不会让孩子阅读,就连不少镇图书馆都拒绝出借这部小说,因此民众对《LOLITA》也采取回避和排斥的态度。被这个世界上最自由开发国度的人民所冷落,这恐怕是来自俄国的纳博科夫所不曾想到的。
但是同样是这部小说在亚洲所造成的文化现象却于它的发源地有天渊之别。作为亚洲文学的先进,日本最早接受并传播《LOLITA》,但是同样是《LOLITA》在日本所引起的却是一股思潮革命和时尚风暴。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在她的著名作品《菊与刀》中将日本文化称作“耻感文化”,并以此与西方基督教社会的“罪感文化”相对应。她认为日本的“耻感文化”中,关于道德与罪恶的概念是相对的,是非自发的。即日本人关于道德的概念由他人或者社会视线所决定,而行为人本身不会为其行为自省。虽然不排除本尼迪克特对亚洲文化的偏见,但是这种看法用来解释日本人所打造的LOLITA文化嬗变却很到位。
虽然近代以来亚洲接受西方自然科学和先进的社会理念,女性的社会存在有了很大的改变,女性得到了更多的教育机会和更高的社会地位。但由于亚洲有早婚和童养媳的传统,与十多岁的少女结婚对亚洲人而言并不是一个道德禁区。因此纳博科夫的《LOLITA》在亚洲的解读以心性“解放”为主流,与西方世界对亨伯特娈童的全面批劾甚至作为精神分析学的病态案例研究对象不同,日本人对亨伯特的行为更多的是宽容甚至是支持理解。事实上在《LOLITA》登陆后,日本很快发展出了其自己独有的LOLITA文化。他们把这种日本式的文化称为“LOLI”文化。其中的“LOLI”同时成为了低龄少女的代称,通常罗莉的界定范围为:外表年龄不可大于十五岁,形象可爱,令人有一种想去保护、爱惜之心,身体未发育或者轻度发育,而且不能年少老成。而对这种有迷恋少女心理的人成为“LOLICO”,日文汉字为“LOLI控”,其中的“CO”实际上就是英文“complex”(情结)的简化音译。应该说日本在《LOLITA》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这种以少女、洋装、古典风格为卖点的文化很快征服日本的文化娱乐界和时尚流行界。
众所周知,日本的国粹是漫画,其本身和衍生品在日本有广阔的市场和社会影响力。早在80年代,日本的ACG界(动画、漫画和游戏的英文缩写集合),少女题材的作品就从未短缺过。但在1995年以前,日本的ACG界并未有意地构造LOLI的角色,而在97年新版《LOLITA》电影上映后,这方面的题材出现了一个短暂的井喷期,中年男子与少女发生恋情的题材层出不穷。其中有一部名为《恋风》的小说讲述了一个中年上班族和一个初中女学生的感人恋情,小说更先后被改编为漫画和动画发行,颇受追捧。不过LOLI文化能够被日本社会宽容并不代表其能成为主流,由于其接受人群主要是社会地位相对较低和青年,所以从一开始LOLI文化就是以一种亚文化的形式存在的,西方文化和古典文化等严肃仍是日本文艺批评界的主流。
另一方面,LOLITA文化也形成了一种衣着时尚,一般都直接称为Lolita服饰。曾参展戛纳电影节的日本电影《下妻物语》所讲述的正是这样一个热爱Lolita服饰少女的故事,而这部电影的上映很大程度上推动了Lolita服饰的发展壮大。Lolita服饰发源于日本,在2000年后后流传到香港,近年更开始向中国内地进军,先后在北京和广州都举办过Lolita服饰的评选和聚会,风头正盛。同样是一个小众文化,这种发源于日本东京原宿街头的服饰的设计理念是沿自欧洲宫廷、公主、洋娃娃系列的服饰,强调高雅和纯净。当中还可以分成三类:Sweet Love Lolita(甜美)、Gothic Lolita(哥特)、Classic Lolita(古典)。Sweet Love Lolita的色彩以粉色为主,衣料往往会装饰上大量的蕾丝(Lace)花边,务求营造出洋娃娃般的烂漫可爱;Gothic Lolita则以黑白主色,配以十字架等的银质饰物、黑色指甲及眼影,期望能表达出典雅神秘的古典气质;则以简约的色调为主,布料多使用碎花或者淡雅的颜色,清雅柔和,着意给人平和及亲切感。这样的衣着前两种会十分引人注目,而最后的古典派要低调些,更容易被人接受。据认为,Lolita服饰所体现的是一种摆脱现存社会规范的意义,它通过自成一格表达对穿着服饰者自身的肯定和青春的自信,其文化学的意义而言是相当积极的。服饰穿着者以相对简单的欧式风格华丽衣物提升自己的心理地位,某种程度来说也是对西方文明特别是欧洲文明的崇拜所造成的。在争取“脱亚入欧”的日本有着“精神出走”的目的性,而到了亚洲的其他地方就进一步简化成一种流行时尚了。其原本的反传统思潮未能有效地传达出去。
日本文化在引进纳博科夫《LOLITA》原著后,把迷恋少女的负罪感从其原始意象中剥离,只保留下迷恋过程所带来的愉悦感,并着意强调少女的青涩感觉和天真纯洁。这种强调享乐而放弃社会道德诉求的文化成果恰恰是日本社会在失去约束后简单放纵的结果。然而从中又衍生出的亚文化一方面是对人性的放纵和包容,同时又混杂了更多的亚洲文化对欧洲贵族文化或是西方文化的无条件崇拜。
同样的《LOLITA》在出生的西方受到冷落,远征扶桑却意外得宠并蔓延至亚洲各地形成新的文化思潮,这恐怕是纳博科夫怎么也不会想到的结果,而这种结果恰恰成为东西方两种文化对相同作品的不同解读和理解的最好注解。


【参考文献】
1.《洛丽塔》 弗拉迪米尔·纳博科夫(美),译林出版社,2000年出版
2.《外国文学史》 朱维之、赵澧、崔宝衡等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3.《比较文学概论》 杨乃乔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4. 《<洛丽塔>:你说是什么就是什么》 于晓丹,《外国文学》1995年01期,P75~80
;P ;P ;P ;P ;P ;P ;P ;P
;P 我打赌某版猪一定进来发言
  ;funk 哼唧,我正在写论文,标题是《谈影视文学中的隐喻》……你想暗示我什么吗?召唤委员抵挡~~~~
召唤lolI党党棍 委员
看过中文译本,确实很棒的小说,有英文版的没?想顺便学习下英语~~
楼主写的?
原帖由 萧河 于 2007-1-11 13:35 发表
楼主写的?

yes:$
  写得很好啊,拜服!应该支持这样的原创。委员喜欢萝莉是因为自己年轻时候没有好好谈过一次恋爱……记忆残留在中学阶段。:')
字多,没看,飘过;P
  字多还不是主要的……楼主的排版不好,看着吃力。
看完了,楼主写的不错啊~深入浅出的分析了自己的LUOLI情节,成功的钓出了委员这样的知音,下一步就是要狼狈为奸的进行LUOLI计划了~~~;P
萝莉王道:D
既然有两个超级斑猪头都色眼咪咪的,给个精华还是应该的。
原帖由 萧河 于 2007-1-12 09:36 发表
既然有两个超级斑猪头都色眼咪咪的,给个精华还是应该的。

;P
REFERENCES明显不合格``
老师会生气的```
:D
标准罗莉图
LUOLI能精华~??????那御姐呢???
:D
  你要是也写到这水平,你也会有精华
让我呕吐一下先
偶家书橱里也有此书
我不喜欢《洛莉塔》,我喜欢《一树梨花压海棠》:$
  哪不就是一本书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