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白斗“气”结束 中国是下一个目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01:57:41
俄白斗“气”结束 中国是下一个目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10  


  
  中评社广州1月10日电/2006年12月25日,尼亚佐夫去世刚刚三天,莫斯科就对它最亲密的地缘政治伙伴——白俄罗斯再次挥动了能源大棒。显然,土库曼扑朔迷离的局势,不仅没有影响普京这位能源巨人的决策,反而增强了他控制一切的信心。

  据财经时报报道,由于两国未能在天然气价格上达成一致,“断气”再次成为俄罗斯的官方警告,白俄罗斯则威胁将禁止俄罗斯天然气过境。一时间,“战争”、“讹诈”等字眼充斥于俄罗斯各大媒体。而俄罗斯天然气的西欧用户,只能眼巴巴盼着双方谈妥,因为无论备份方案如何完善,都无法保证他们能安然度过整个冬天。

  最终,对乌克兰断气的一幕没有重演。双方最后一刻作出的妥协。12月31日晚23点58分,白俄罗斯代表团在莫斯科签署了供应天然气的合同。此时,普京正在他的新年贺辞中宣告“俄罗斯人民更坚定地面对未来”,而卢卡申科则告诉同胞“白俄罗斯面临一条复杂且布满荆棘的道路。”

  俄气总裁米勒宣布,双方达成了一份为期五年的合同。2007年,俄气将以100美元/千立方米的价格向白俄罗斯供应天然气,此后价格逐年上涨。到2011年与欧洲持平。俄气将以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白俄罗斯天然气运输公司一半的股份。俄罗斯天然气过境白俄罗斯的费用由目前的0.75美元/千立方米百公里上涨到1.45美元。

  尽管米勒认为,已经给白俄罗斯开出了最优惠的条件,合同对于双方来讲都非常有利。但就白俄罗斯看来,这场争斗并不公平。白俄罗斯总理西多尔斯基表示:“我们同意并且签署了一份条件对我们不利的合同。”

  自从上台,普京就开始确定依靠能源重振俄罗斯强权的战略。2003年通过的俄罗斯国家能源战略纲要,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要稳定俄罗斯在国内和国际能源市场上的地位。

  七年过去,普京的能源战略并不是纸上谈兵。在一系列果断而又明确的措施背后,俄罗斯能源对外战略的脉络已经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这个“外”,首先指的是近邻,即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其次则是远邻,包括欧盟、中国、日本等现实和潜在的大客户。

  按照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能源专家日兹宁的观点,近邻分为三种——能源生产国、能源进口国以及能源过境国。对于第一类国家,比如哈萨克和土库曼,俄罗斯采取了是拉拢控制的手段。土库曼同俄罗斯签署的关于俄气垄断土天然气出口至2028年这一合同,就是这种策略的具体体现。

  而对后两种国家,则是强权控制。一方面,取消曾经的优惠,在能源价格居高不下的时候大获其利,另一方面,加快收购过境国家的管线基础设施,将运输通道掌握在自己手中。在年初乌克兰被“断气”的前车之鉴下,2006年俄罗斯这一策略颇有成效。格鲁吉亚、摩尔多瓦相继“陷落”,最后一个“堡垒”——白俄罗斯的宣布妥协,意味着普京在这一环上的全面胜利。

  在搞定周边近邻之后,普京对于远邻的战略就更为明确。那就是,确保现有客户,占领新兴市场,维持能源价格,控制能源通道。

  面对能源霸主咄咄逼人的势态,欧盟已经如坐针毡。据德国《商报》的消息,欧盟主席巴罗佐将在1月10号向欧盟委员会提交关于限制能源公司垄断行为的建议,包括拆分垄断型企业、强迫出售运输管线等。很明显,这个建议就是针对俄罗斯及俄气公司的。

  对于中国来讲,俄罗斯的能源攻势同样已是迫在眉睫。尼亚佐夫逝世后,分析人士认为,俄罗斯可以凭藉新总统立足未稳,以及对土天然气的垄断地位,加强对土库曼的控制。而俄罗斯在天然气价格上的强硬态度,又令人对中国进口俄天然气定价问题平添疑惑。

  俄罗斯要在2011年统一天然气出口价格,而俄天然气出口公司总裁梅德维杰夫预测,2007年上半年,对欧洲的天然气价格可能从目前的每千立方米235美元上涨到260美元。按照计划,2011年正好是中俄天然气管道西线建成之时。

  对于目前天然气价格仅为每千立方米约1000元的中国来讲,连俄罗斯提出过的180美元都难以接受,又怎么可能接受和欧洲同样的价格呢?

  据报道,目前中国国内各方正在为每立方天然气涨价0.15元而争论不休。但按照上面提供的数据,在2011年,俄罗斯天然气出口价格完全并轨到每千立方260美元的价格,这样,中国在这四年里,每平方天然气的价格必须每年上涨0.25元才能勉强和俄国人的价格“接轨”。俄白斗“气”结束 中国是下一个目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10  


  
  中评社广州1月10日电/2006年12月25日,尼亚佐夫去世刚刚三天,莫斯科就对它最亲密的地缘政治伙伴——白俄罗斯再次挥动了能源大棒。显然,土库曼扑朔迷离的局势,不仅没有影响普京这位能源巨人的决策,反而增强了他控制一切的信心。

  据财经时报报道,由于两国未能在天然气价格上达成一致,“断气”再次成为俄罗斯的官方警告,白俄罗斯则威胁将禁止俄罗斯天然气过境。一时间,“战争”、“讹诈”等字眼充斥于俄罗斯各大媒体。而俄罗斯天然气的西欧用户,只能眼巴巴盼着双方谈妥,因为无论备份方案如何完善,都无法保证他们能安然度过整个冬天。

  最终,对乌克兰断气的一幕没有重演。双方最后一刻作出的妥协。12月31日晚23点58分,白俄罗斯代表团在莫斯科签署了供应天然气的合同。此时,普京正在他的新年贺辞中宣告“俄罗斯人民更坚定地面对未来”,而卢卡申科则告诉同胞“白俄罗斯面临一条复杂且布满荆棘的道路。”

  俄气总裁米勒宣布,双方达成了一份为期五年的合同。2007年,俄气将以100美元/千立方米的价格向白俄罗斯供应天然气,此后价格逐年上涨。到2011年与欧洲持平。俄气将以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白俄罗斯天然气运输公司一半的股份。俄罗斯天然气过境白俄罗斯的费用由目前的0.75美元/千立方米百公里上涨到1.45美元。

  尽管米勒认为,已经给白俄罗斯开出了最优惠的条件,合同对于双方来讲都非常有利。但就白俄罗斯看来,这场争斗并不公平。白俄罗斯总理西多尔斯基表示:“我们同意并且签署了一份条件对我们不利的合同。”

  自从上台,普京就开始确定依靠能源重振俄罗斯强权的战略。2003年通过的俄罗斯国家能源战略纲要,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要稳定俄罗斯在国内和国际能源市场上的地位。

  七年过去,普京的能源战略并不是纸上谈兵。在一系列果断而又明确的措施背后,俄罗斯能源对外战略的脉络已经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这个“外”,首先指的是近邻,即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其次则是远邻,包括欧盟、中国、日本等现实和潜在的大客户。

  按照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能源专家日兹宁的观点,近邻分为三种——能源生产国、能源进口国以及能源过境国。对于第一类国家,比如哈萨克和土库曼,俄罗斯采取了是拉拢控制的手段。土库曼同俄罗斯签署的关于俄气垄断土天然气出口至2028年这一合同,就是这种策略的具体体现。

  而对后两种国家,则是强权控制。一方面,取消曾经的优惠,在能源价格居高不下的时候大获其利,另一方面,加快收购过境国家的管线基础设施,将运输通道掌握在自己手中。在年初乌克兰被“断气”的前车之鉴下,2006年俄罗斯这一策略颇有成效。格鲁吉亚、摩尔多瓦相继“陷落”,最后一个“堡垒”——白俄罗斯的宣布妥协,意味着普京在这一环上的全面胜利。

  在搞定周边近邻之后,普京对于远邻的战略就更为明确。那就是,确保现有客户,占领新兴市场,维持能源价格,控制能源通道。

  面对能源霸主咄咄逼人的势态,欧盟已经如坐针毡。据德国《商报》的消息,欧盟主席巴罗佐将在1月10号向欧盟委员会提交关于限制能源公司垄断行为的建议,包括拆分垄断型企业、强迫出售运输管线等。很明显,这个建议就是针对俄罗斯及俄气公司的。

  对于中国来讲,俄罗斯的能源攻势同样已是迫在眉睫。尼亚佐夫逝世后,分析人士认为,俄罗斯可以凭藉新总统立足未稳,以及对土天然气的垄断地位,加强对土库曼的控制。而俄罗斯在天然气价格上的强硬态度,又令人对中国进口俄天然气定价问题平添疑惑。

  俄罗斯要在2011年统一天然气出口价格,而俄天然气出口公司总裁梅德维杰夫预测,2007年上半年,对欧洲的天然气价格可能从目前的每千立方米235美元上涨到260美元。按照计划,2011年正好是中俄天然气管道西线建成之时。

  对于目前天然气价格仅为每千立方米约1000元的中国来讲,连俄罗斯提出过的180美元都难以接受,又怎么可能接受和欧洲同样的价格呢?

  据报道,目前中国国内各方正在为每立方天然气涨价0.15元而争论不休。但按照上面提供的数据,在2011年,俄罗斯天然气出口价格完全并轨到每千立方260美元的价格,这样,中国在这四年里,每平方天然气的价格必须每年上涨0.25元才能勉强和俄国人的价格“接轨”。
受制于人的日子不好过啊
背景资料:“友谊”国际输油管道  
2007年01月10日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莫斯科1月10日电(记者岳连国)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围绕石油关税问题的争端近日加剧,俄方暂停通过“友谊”国际输油管道向欧洲国家出口石油,从而导致波兰、德国和匈牙利等国的石油供应受到影响。

    “友谊”国际输油管道是世界上最长的输油管道之一,据俄新社报道全长约6000公里(也有报道说全长5200公里),该管道用于将西伯利亚石油输往东欧和西欧国家。

    另据报道,“友谊”输油管道设计日输油量约为200万桶,其实际日输油量中有140万桶到160万桶出口到欧盟国家,剩下部分出口到白俄罗斯。通过“友谊”输油管道,德国每天进口约50万桶石油,约占德国日石油消费量的20%;波兰每天进口约53万桶石油;捷克每天进口约10万桶石油,约占其日石油消费量的一半;斯洛伐克和匈牙利每天进口石油分别约为7.6万桶和13.5万桶。

    “友谊”输油管道的起点位于俄罗斯萨马拉州,途径俄罗斯8个州,最终从布良斯克州进入白俄罗斯,输油管道主干线在白俄罗斯的莫济里市形成北部和南部支线,北部支线经白俄罗斯延伸至波兰和德国,南部支线经白俄罗斯、乌克兰延伸至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此外,该输油管道从俄罗斯布良斯克州的乌涅恰市还分出一条经过白俄罗斯通往立陶宛和拉脱维亚的支线。

    建设“友谊”国际输油管道的协议于1959年12月18日由当时的经济互助委员会(经互会)成员国苏联、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和民主德国共同签署。该石油管道建设分两期进行,管道二期工程建成后使苏联的石油出口规模提高1倍以上。

    俄白“石油争端”使俄罗斯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推进石油出口线路多元化的重要性。俄工业和能源部长赫里斯坚科指出,这一争端将迫使俄方采取包括加大通过波罗的海管道系统的石油出口量在内的一系列措施,以逐步取代通过白俄罗斯领土对欧洲的石油出口。
好文!从这可以看出普京正在一步步走向“能源沙皇”的宝座。也可以看出唯利是图的老毛子不可信赖。

           我国2006年向俄国进口了1200万吨石油都是按造国际市场价,并不存在俄国给予我国多少优惠。俄国现在对原苏联加盟共和国在能源问题上大打出手完全形成了能源领域各上下游环节的垄断局面,对我国将来对俄能源进口政策有很强的警示作用。从这次俄白时间也可以看出我国当初设想的“安大”石油管线是过于一相情愿了。现在对我们的唯一“暂时”的有利因素就是国际油价的下跌,但这并不一定能形成一个中期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