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4年内覆盖全球 中国精确打击能力提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8:54:27
]]
]]
偶:victory: 晕
二、JDAM的性能特点

  同第一、二、三代激光制导炸弹一样,JDAM制导炸弹也是在现役航空炸弹上加装相应制导控制装置而成。JDAM制导炸弹由于采用自主式的卫星定位/惯性导航组合制导,因而使飞机具有昼夜、全天候、防区外、投放后不管、多目标攻击能力,这是第4代制导炸弹区别于现役第3代激光制导炸弹的显著特点。

  该系列炸弹既可供隐身战略轰炸机B-2A和隐身战斗机F-22内挂,也可供普通轰炸机、攻击机和战斗机内挂与外挂。目前,除B-2外,已经完成改装和系统综合的飞机有B-1B、B-52H、F-16和F/A-18。计划进行改装和系统综合的飞机还有F-22、JSF、AV-8B、F-14、F-15E和P-3等。

  GPS/INS制导控制尾部装置在外形和尺寸上,与所取代的现役航空炸弹的尾翼装置相同,使得JDAM制导炸弹可以适用于原来携带该航空炸弹的任何作战飞机。GPS/INS制导控制尾部装置由制导控制部件(GCU)、炸弹尾锥体整流罩、尾部舵机、尾部控制舵面和电缆组件等构成。

  制导控制部件(GCU)是JDAM制导炸弹的核心部件,包括GPS接收机、惯性测量部件(IMU)、任务计算机和电源模块。各集成电路装在截头圆锥体内,外部装上锥形保护罩,以防止电磁干扰和其他环境因素影响。GPS接收机采用2个天线,分别装在炸弹尾锥体整流罩前端上部(侧向)和尾翼装置后部(后向),以便在炸弹离机后水平飞行段和下落飞行段时截获并持续跟踪飞机上GPS接收机所跟踪的4颗卫星。

  惯性测量部件(IMU)由2个速率陀螺和3个加速度计以及相应电子线路构成,是一种低成本的捷联式惯性测量装置。在结构上,IMU与GPS接收机采用紧藕合的结合方式,适用于具有较大机动过载和立体弹道的高动态使用环境,以保证获得更高的制导命中精度,从而使飞机具有多目标精确攻击能力。

  任务计算机根据来自GPS接收机和惯性测量部件(IMU)的炸弹位置、姿态和速度信息,完成全部制导和控制功能的解算,并输出相应的控制舵面偏转信息,控制炸弹飞向预定攻击的目标。JDAM制导炸弹现有型号高空投弹时的最大射程约28千米,改进型最大射程将增加到75~110千米。虽然JDAM制导炸弹的命中精度设计值仅为13米,但仍比相同弹重航空炸弹的命中精度高得多,例如,在8000米以上高空投弹时,908千克重的MK-84炸弹的命中精度为60米。

  三、JDAM的基本战术技术性能

  从报道可以推测这次美军使用的是GBU-29型通用爆破型炸弹。该型号口径为2000磅(908千克),全弹重1000千克,弹体直径为460毫米(MK84)或370毫米(BLU-109/B),装药量为429千克,引信采用触发或非触发引信。

  另一种通用爆破型炸弹是GBU-30,该型号口径为1000磅(454千克),全弹重500千克,弹体直径为356毫米(MK83)。

  四、JDAM实战情况

  在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中,由于JDAM制导炸弹库存量有限,仅由B-2A隐身战略轰炸机用于对南联盟重要军事目标进行轰炸。1999年3月24日晚,两架B-2A各携带16颗908千克重的JDAM炸弹,从美国本土的怀特曼空军基地出发,经过15小时飞行和空中加油,到达南联盟预定空域,从12200米高空同时投放所携带的32颗JDAM炸弹,准确命中预定攻击的各种目标。

  这是B-2A隐身战略轰炸机首次投入作战使用,也是JDAM制导炸弹首次投入作战使用。在持续78天的空袭期间,装备908千克重JDAM制导炸弹的B-2A隐身战略轰炸机,几乎参与了全部空袭任务,尤其是在恶劣天气条件下的空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在北京时间1999年5月8日凌晨5时45分,公然袭击我驻南使馆,就是由一架B-2A隐身战略轰炸机承担的,一次投了6颗908千克重的GBU-31 JDAM制导炸弹,从不同方位击中我驻南使馆建筑物的不同部位并穿入内部和地下爆炸,使我驻南使馆遭到严重破坏,其中一颗埋在地下未爆炸,另一颗下落不明。

  五、JDAM炸弹的使用过程

  具有自主式攻击能力的JDAM制导炸弹,除可由作战飞机从低、中、高空实施水平轰炸外,还可实施俯冲和上仰轰炸;既可实施定轴轰炸,也可实施离轴轰炸;既可同时攻击多个目标,也可同时攻击单个目标的不同部位;既可攻击预定的固定目标,也可攻击飞机飞行过程中发现的新目标。其作战使用过程随飞机类型、攻击方式和瞄准原理的不同而异。由于在科索沃战争中,美军是以装备合成孔径雷达和全球定位辅助瞄准系统的B-2A隐身战略轰炸机来投弹的,因此这里以此为例子进行介绍。F/A-18C投射该型炸弹,在程序上应该还有很多共同之处,由于这是F/A-18C首次投射该型炸弹,故准确投放程序还有待以后研究。

  B-2A采用了中/高空水平轰炸方式,对预先计划的地面固定目标或停放的静止目标实施轰炸的过程,可分为地面/空中准备、空中瞄准和攻击、飞机返航等阶段:

  ①地面准备

  地面准备分别由作战计划人员和地勤人员实施。包括任务计划、制导控制装置自检测、制导控制装置与战斗部的组装、制导炸弹的装机等。

  作战计划人员使用任务计划软件,根据作战任务,确定飞行航线以及各主要航路点、4颗跟踪卫星以及备份卫星的序号、JDAM制导炸弹数量、投弹点位置以及投弹初始条件、命中目标时的参数(如命中角),以确保获得最好的攻击效能。作战计划人员将任务计划内容通报作战飞行人员,并将制成的作战计划软件磁带装到飞机座舱上,从而将作战任务数据装入机载任务计算机。

  地勤人员从弹药库将存放JDAM制导控制装置的包装箱运到外场装配站,采用专用检测仪器对其进行自检测,自检测时间约需5分钟;同时,将作战任务所需型号的炸弹弹体(如MK-83、BLU-109、MK-84、BLU-110)运到外场装配站,并将两者组装成为作战任务所需的JDAM制导炸弹,组装时间约需10分钟。然后,将该JDAM制导炸弹装到运弹车上,运到停机坪上的B-2A轰炸机机身下,采用挂弹车将其挂到机身左右两侧武器舱内的旋转式投射架上,每个投射架最多可挂8颗JDAM炸弹,挂弹时间约需6分钟。

  ②空中准备。

  飞机挂载JDAM炸弹后,沿预定航线飞行。到达预定航路点时,通过机载MIL-STD-1760军械总线接口和炸弹上的投射电缆,将机载28伏直流电加到JDAM炸弹上,提供投弹前的空中准备和瞄准计算以及投弹操作所需的电源。接通电源之后,JDAM炸弹处于预热状态,再次进行自检测,然后通过机载悬挂物管理系统,将预先计划的任务数据传输到JDAM炸弹尾部制导控制部件的任务计算机中。

  由于B-2A采用武器舱内挂方式,在投射之前JDAM炸弹不可能跟踪卫星,因此必须在装弹时将所需要的几类关键任务数据加载在炸弹上,以保证炸弹从飞机武器舱内投射之后,弹载GPS接收机能快速截获由机载GPS接收机跟踪的4颗卫星。在飞机的飞行中,飞行员还可以根据战场形势变化重新选定攻击目标。

  ③空中瞄准和攻击

  当飞机飞到预定的投弹准备距离时,机身下的武器舱门打开,投射架处于弹射投放准备状态;当飞机飞到发射位置时,将开始投射JDAM炸弹。炸弹与飞机安全分离后,一旦弹载GPS接收机截获到机载GPS接收机所跟踪的4颗选定卫星,炸弹便进入自主攻击预定目标阶段,各自沿预定弹道飞向各自目标或同一目标的不同部位。

  ④飞机返航

  一旦JDAM炸弹从武器舱内按预定顺序投放完毕,飞机立即关闭舱门并沿预定航线返航。为保证飞机飞行安全,必须采用应急投弃方式将仍留在舱内旋转式投射架上的炸弹投掉。在美国出动B-2A隐身战略轰炸机用JDAM制导炸弹攻击我驻南联盟大使馆后,新闻界曾报道投了5颗JDAM。但从B-2A的弹舱结构布局来看,二个弹舱并排位于机身正下方纵轴线的两侧,每个弹舱在其旋转式投射架上可最多悬挂8颗GBU-31,总共最多可挂16颗GBU-31。为保证飞机稳定飞行,所有炸弹都必须对称地悬挂在2个弹舱内,无论是投弹前、还是投弹后。因此B-2A是不可能带5颗GBU-31的,也不可能还留1颗GBU-31返航。因此该机至少带有6颗或6颗以上的偶数枚炸弹。这第六颗GBU-31要么已经钻到地下,而入口被建筑物破片掩盖;要么在返航时被抛弃到海底,成为危及过往舰船的定时炸弹。
“北斗一号”卫星的寿命仅八年
“北斗”系统也有着GPS和GLONASS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
1、快速定位,为服务区域内的用户提供全天候、实时定位服务,定位精度与GPS民用定位精度相当;
2、短报文通信,一次可传送多达120个汉字的信息;
3、精密授时,精度达20纳秒。
中国已经利用自己在“伽利略”计划中的角色,从欧洲同行那里获得了在军事卫星导航技术方面的知识和经验,而现在这些收获将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GPS定位精度可达15米,测速精度0.1米/秒;
GLONASS导航定位精度约为30—100米,测速精度0.15米/秒。
国家一天比一天强啊
总体看来北斗还是有一些先进的思想在里面的
比如短信功能
看来起步晚还是有起步晚的好处的
基本工作原理不改, 都是屁話:D :D :D
“北斗”升空覆盖全国 中国不能只靠美国GPS

2007-04-18 来源: 中国航天工程咨询中心 
  核心提示:这颗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的卫星导航应用近年来发展迅速,但绝大多数应用都是建立在美国军方主导的GPS系统之上。一旦发生战争,美国关闭应用,后果不堪设想。中国必须拥有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

4月14日4时1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3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一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约14分钟后,星箭分离。据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卫星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中国不能只靠美国GPS

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这次发射的北斗导航卫星(COMPASS-M1),是中国北斗导航系统(COMPASS)建设计划的一颗卫星,飞行在高度为21500公里的中圆轨道。这颗卫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据报道,北斗星通卫星导航技术公司总裁周儒欣表示,中国的卫星导航应用近年来发展迅速,但绝大多数应用都是建立在美国军方主导的GPS系统之上。一旦发生战争,美国关闭应用,后果不堪设想。中国必须拥有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

卫星导航系统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目前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能够自主研制和生产卫星导航系统。我国将在未来几年里陆续发射系列“北斗”导航卫星,计划在2008年左右满足中国及周边地区用户对卫星导航的需求,并逐步扩展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这个系统将主要用于国家经济建设,为交通运输、气象、石油、海洋、森林、通信、公安等部门以及其他特殊行业提供高效的导航定位服务。

亚洲航天技术在发展

“北斗”卫星的成功发射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路透社驻北京记者、美联社驻东京记者分别撰写长篇通讯报道,采访专业人员,并分析中国太空成就对亚洲各国的影响与冲击。美联社驻东京记者埃里克·塔尔马奇称,冷战结束后,最火爆的太空竞争正在亚洲激烈进行。他在文章中说:

中国是亚洲惟一具有将宇航员送入太空能力的国家,其航天科技能力远在亚洲其他国家之上。

印度、韩国、马来西亚和台湾地区都有自己的卫星,朝鲜自称于1998年发射了一颗卫星,并且播放了朝鲜最高领导人的祝词,但朝鲜的卫星未能得到证实。

日本经过近10年的努力,于今年2月成功发射间谍卫星,从而使得4颗卫星组成的间谍卫星网得以完善。日本的间谍卫星计划是打着应对朝鲜导弹威胁的旗号进行的。现在,日本仅在间谍卫星这一项目上每年就投入5亿美元,远远超过亚洲其他国家。

日本、印度和中国都有能力用火箭向太空投射航天器,而朝鲜与巴基斯坦也有相应的导弹计划。

其实绝大多数亚洲国家都没有钱进行太空竞争,而能掏得起钱的国家,其经费预算都在增加中。比如说韩国于2000年投入2.7亿美元建发射场,并准备在俄罗斯的帮助下于明年发射一颗小卫星。印度也在积极准备登月计划,并且每年投入7亿美元的经费,而中国的太空登月预算为14亿美元。

参考资料
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

①美国GPS卫星导航系统
数量:由24颗卫星组成;
轨道:高度约20200公里,分布在6条交点互隔60度的轨道面上;
精度:约为10米;
用途:军民两用;
进展:1993年全部建成,正在实验第二代卫星系统,计划发射20颗卫星,定位精度将达1毫米。

②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
数量:30颗中高度圆轨道卫星组成,27颗为工作卫星,3颗为候补;
轨道:高度为24126公里,位于3个倾角为56度的轨道平面内;
精度:最高精度小于1米;
用途:主要为民用;
进展:2005年12月28日首颗实验卫星已成功发射,预计2008年前可开通定位服务。

③俄罗斯GLONASS卫星导航系统
数量:24颗卫星组成;
精度:10米左右;
用途:军民两用;
进展:目前已有17颗卫星在轨运行,计划2008年全部部署到位。

④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数量:3颗卫星组成,2颗为工作卫星,1颗为备用卫星;用途:军民两用;
进展:前两颗分别于2000年和2003年发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