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目前涨价的问题(纯探讨,禁止喷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8:26:22
最近以来,涨价声在各地此起彼伏.偶有几个问题.望高手解答.
1.这次涨价是不是两年前开始的基层原材料涨价的延续?如果是,那它体现了价格传递的滞后性,换句话说,以原材料带动的经济繁荣(石油,钢材.电力.铜,土地)进入尾声了.如果不是,那它该体现了我国的经济转型,即从资源挥霍向资源节约的转变,资源的涨价将促进制造业由低质低价向优质优价发展,那么.现在就只是个开始.
2,国际上对通货膨胀的理论是不是对我国不适用?因为偶看现在的经济理论都是建立在下面关键的两点的:国民拥有大量财富,经济透明.而我国目前这两点都不具备.我国现在的情况和上世纪三十年代世界经济相仿(财富高度集中,垄断利益集团),看过历史书的都知道,那段时间很可怕.最近以来,涨价声在各地此起彼伏.偶有几个问题.望高手解答.
1.这次涨价是不是两年前开始的基层原材料涨价的延续?如果是,那它体现了价格传递的滞后性,换句话说,以原材料带动的经济繁荣(石油,钢材.电力.铜,土地)进入尾声了.如果不是,那它该体现了我国的经济转型,即从资源挥霍向资源节约的转变,资源的涨价将促进制造业由低质低价向优质优价发展,那么.现在就只是个开始.
2,国际上对通货膨胀的理论是不是对我国不适用?因为偶看现在的经济理论都是建立在下面关键的两点的:国民拥有大量财富,经济透明.而我国目前这两点都不具备.我国现在的情况和上世纪三十年代世界经济相仿(财富高度集中,垄断利益集团),看过历史书的都知道,那段时间很可怕.
顶你一下你的贴,意境很好很深,如果换个浅浅的说法就会让更多的人看懂了,大家出来混的就是要交朋友(说“教”更正确,也就是互相学习的说),但是大家都看不懂的话,懂的人也没有跟贴讨论的热情和激情。

你说的第2点让我很想把我的那个需要权限的贴开放了,可是那些超斑都不敢说话,所以再等等吧。这里简单的说,国际上对通货膨胀的理论我们没有可能避开的。我们现在已经开始了美国20-30代的事情,是已经开始了,而不是可能会。
您无权进行当前操作,这可能因以下原因之一造成:


对不起,本帖要求阅读权限高于 20 才可浏览,请返回。
您已经登录,但您的帐号或其所在的用户组无权访问当前页面。


我想看看啊
原帖由 redb1b 于 2006-12-18 11:35 发表
您无权进行当前操作,这可能因以下原因之一造成:


对不起,本帖要求阅读权限高于 20 才可浏览,请返回。
您已经登录,但您的帐号或其所在的用户组无权访问当前页面。


我想看看啊

再等等吧。一定会开放的,否则我也就不写了,虽然抄人家的多。

那些家伙们估计还要研究讨论,但是他们一群学生根本就不知道社会的事情,就靠父母说说怎么苦,而自己没有身受那感悟绝对不一样的。
目前股市非常火爆,是不是崩溃前的幻影??
原帖由 温柔无敌 于 2006-12-18 12:08 发表
目前股市非常火爆,是不是崩溃前的幻影??

我现在不炒了,但是我丈母内娘一直在炒,昨天刚刚好在大连回来上海,聊了股票的事情。

现在股市很火爆吗?如果看可能是爆。如果看呢?

我以为如果算是火爆的话,看做是垂死挣扎的回光更好些罢。

现在大家都有地方要用钱(教育、医疗、住房、吃喝拉洒都要钱,大家都不想等死。),可是收入(各种行业都不赚钱)在哪里?结果仅有的那点钱会流到哪里去?(如果再有巨大的影响鼓动呢?)股市大家都赚钱钱从那里来?(因为股票的那些公司也根本没钱赚啊。)日本2000年公司破产的是23.4%。深圳的乱绝不是大家都疯了,是没有办法活了啊。

产业结构的根本问题不解决那么社会的根本问题就解决不了。
黑与白先生,您要和别人平等理性的讨论,就要尊重别人,动不动就别人怎么怎么涉世未深,动不动给别人扣官民帽子,这个态度好吗?您就是真理和正义的化身,别人就要不是学生仔,要不就官民FQ,您对您的对手了解多少?

您在您几乎一窍不通的军事领域都那么自以为是,您有没有想过您也该检讨下自己的讨论态度了?

还有,您用百度我不反对,可您至少要把您搜到的东西看全了,看懂了再发上来啊?上来就丢一堆东西给人家看,丢了这个丢那个,这个态度不好,方法也很让人反感。
7楼搜到了红外透视图片了吗?:D
中国应该多学习学习美国的民主。
原帖由 叶禾 于 2006-12-18 15:06 发表
7楼搜到了红外透视图片了吗?:D

不是在一贴里面告诉你们地址了吗,你们没有看见吗?在超大的服务器,找不到就去问斑竹吧。问问病人也可以。
答案一,目前涨价是原材料价格向正常价格回升的表现,预示经济将持续繁荣。

答案二,温和的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有利。我国的通货膨胀非常温和。
涨价未必都是坏事,看为什么涨,涨多少了。
我没有看到经济萧条的预兆,我只看到遍地都是有利可图:D
关于第二点:在资本主义国家历史上.都曾伴随着严重的通货膨胀.在很长的历史里.他们都是谈通货膨胀色变的.但是后来.随着经济理论的发展,及经济调控手段的进步,他们意识到通货膨胀也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引擎,在七八十年代后的亚洲几小龙及日本的经济发展中.都伴随着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尤其是美国的格林斯潘,通过加减息.玩通货膨胀于股掌中.但是他们的政策是建立在这种基础之上的:物价上涨与公民收入是大体同步的!!!!我们在八十年代的几次通货膨胀也很厉害,但是经济只是减速.没有衰退,就是因为那时正是居民收入的高速增长期.而上世纪三十年代的通货膨胀的破坏性巨大,就是因为当时的各国老百姓太穷了.罗斯福的新政,说穿了,就是让美国老百姓多挣钱.
现在我们大多数人有钱吗?所以偶感觉现在危险!!!!
受苦受难的还是老百姓啊
玩数字游戏的越来越多,搞生产搞实业的人越来越少,有钱买不到东西的形势逐渐显现:涨价。
天然气要涨价了,有的地方已经在紧锣密鼓地准备召开听证会。北京公布了听证会代表名单,下周将对“民用天然气价格每立方米上调0.15元”的方案进行听证。若方案通过,天然气价格调整后为每立方米2.05元。看上去每立方米只是上涨一毛五分钱,但对身陷涨声包围的百姓,谁敢轻言“影响不大”?

    每一次看似“影响不大”的涨价,之所以会引起百姓的焦虑与不安,归根结底就是直接导致了他们的日常生活成本急剧上升,生活压力增加。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11月份CPI(消费者价格指数)和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数据证实百姓生活成本上升。9月、10月和11月份的CPI分别同比上涨了1.5%、1.4%和1.9%;PPI分别上涨了3.5%、2.9%和2.8%,其中食品类价格、衣着类价格和一般日用品类价格均呈上涨趋势。

    事实上,老百姓实际感受的生活成本上升压力可能要比统计数据来得更大一些。对于很多困难家庭来说,“每一分钱都得算计着花,即便是价格的微小变动也可能打破脆弱的家庭收支平衡”。如果每一次都以“几毛几分”上调的公共产品涨价真对百姓生活“影响不大”,人们又何必如此紧张地赶在涨价前一天排队购电?这个采暖季刚开始的时候,已经嗅到涨价气味的一些人便提前买足了天然气,放心地储在气表里备用,用他们的话说“存气就是存钱。”

    总结一下垄断巨头们纷纷要求涨价的理由:几乎都可以归结为一个“缺口很大”。如果仔细研究一下提供公共产品的企业要求涨价的报告,无一例外都是“成本增加、经营困难”。“成本增加、经营困难”会怎么样呢?紧跟的下一句,就是“企业正常经营所需的资金将严重短缺”。换言之,“缺口很大”而已。这样的理由老百姓再熟悉不过。试问,企业成本增加了,就想通过涨价从而掏百姓腰包来解决问题,那老百姓的生活成本被迫跟着增加了,他们又该掏谁的口袋呢?

    在垄断者眼里,“缺口很大”似乎理直气壮。支持巨头们要求天然气涨价的一份报告显示,到2010年,我国天然气需求量将达到1000亿立方米,而2005年同期国内产出可销售的天然气只有500亿立方米,巨大的“缺口”给了供气方涨价的底气。说到“缺口很大”,很多人还会想起机场建设费问题,民航部门早就以“机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很大”为由,捍卫着继续征收机场建设费的利益。

    资金缺口、资源缺口……涨声一片里,要求涨价或维持不合理收费的企业拿着“权威报告”陈述“这个缺口那个缺口”,都想通过向百姓的腰包伸手以弥补或缩小“缺口”,却从不曾想过百姓的腰包也有缺口,而且是缺口越来越大。面对日益流行的“缺口理论”,有一句话发人深省又感同身受:千万不要忘记资金缺口最大的地方是老百姓的腰包。

    谁来算算百姓生活成本上升的压力有多大?这一民生状况有多少部门体察、了解和掌握呢?又有多少部门仔细地对照着当地居民年均收入算过呢?今年一段时期以来,公共产品价格涨声四起,比如电价、油价、房价;还有一连串的提价正在酝酿之中,涨势待发,比如气价、水价。再加上降不下来的医疗费用、昂贵的教育费用、沉重的养老费用,百姓的生活成本持续上升,支出缺口也在快速增大。如果多翻翻普通家庭的收支账本,就不难理解社会上为什么会出现“缺口最大的地方是老百姓的腰包”的呼声。

    作为平衡不同利益之间的主体,各级政府必须要考虑百姓生计,以民生为重,以公平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为重。百姓的腰包不是垄断企业或特殊利益集团的“钱柜”,不是他们转移成本、弥补“缺口”的“补丁”。

    腰包的缺口事关百姓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各地政府既要警惕并合理地遏制垄断行业利用提价来获取超额利润甚至暴利的积极性,要建立有效的价格监管机制,又要多算一算百姓腰包的缺口,多想一想通过调控手段使百姓的生活成本维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多谋划谋划让老百姓的腰包鼓一点,再鼓一点。

    北京的公交改革方案已经定下来了,政府将加大财政补贴,投入40个亿,实行“低票价为主”。在涨声一片中,突然杀出来一个“降价”,这真是一个让人愉快的好消息。相信它对各地的公共服务改革有参照、借鉴意义。(成露)

相关稿件
  
· 江苏明年物价涨幅3%以内 油水电气成涨价主动力
· 贵州承诺景区门票三至五年不涨价
· 粮油涨价 宏观调控打出“组合拳”
· 长沙拟提高生活用水水价 市民担心引发新"涨价风"
· 北京市热力集团:天然气调价 集中供暖不涨价
· 猪肉涨价三成行家喊意外 私宰肉趁机抬头
· 北京热力集团:天然气涨价 集中供暖不涨价
· 别让农民在粮油涨价豪华筵席上喝剩汤

http://news3.xinhuanet.com/polit ... content_5497353.htm
涨价后才2.05啊,我们这还没涨都2.2了
现在国内大部分高经济学的都认为“温和”的通货膨胀有利于国家长期稳定的发展(道理不在这多说),关键是如何做到“温和”,我看问题很大。
目前很多涨价的东西大都集中在垄断行业,而竞争激烈的行业反而一直都在降价,这种不平衡的持续,势必造成经济形势的进一步恶化,社会矛盾加剧,所以应该谨慎对待。
原帖由 jackfee 于 2006-12-19 01:43 发表
玩数字游戏的越来越多,搞生产搞实业的人越来越少,有钱买不到东西的形势逐渐显现:涨价。


这话说得很奇怪,去看看统计局的报告就知道,实物生产增长很快。
原帖由 大秦猛士 于 2006-12-19 14:19 发表


这话说得很奇怪,去看看统计局的报告就知道,实物生产增长很快。

:D  :D  :D 猛士是很可爱滴。

猛士知道下面的图是在干什么吗?

为什么会这样?

如果你就图可以说出个一23出来,我就相信你说的统计局的报告。

:handshake  你不爱听就当我没说,别攻击我。讨论是建立在合理的基础上才成立的,硬用不合理的东西解释不合理的好象............ :L
生产总量确实在增长,同学在杜邦,销售额确实每年在往上走
原帖由 大秦猛士 于 2006-12-19 14:19 发表


这话说得很奇怪,去看看统计局的报告就知道,实物生产增长很快。

实物生产是企业是不是赚钱?(你别给我那些垄断企业的数据) 实物生产企业不赚钱那么其工人是不是有够生活的工资?(如果你的生活是有饭吃动物那样的生活那就当我没有说。)如果工人们都没有足够的钱去消费实物生产企业怎么赚钱?.........  

因此回到楼主的主题上,必须生活品的涨价就是必然的。那么为什么一定是必然的呢?
原帖由 有还无 于 2006-12-19 12:17 发表
现在国内大部分高经济学的都认为“温和”的通货膨胀有利于国家长期稳定的发展(道理不在这多说),关键是如何做到“温和”,我看问题很大。
目前很多涨价的东西大都集中在垄断行业,而竞争激烈的行业反而一直都 ...


同样的问题,不同人看出不同的现象。

关于垄断行业,确实存在涨价,同时也存在降价。比如电信,价格基本就不涨甚至不断有降价——你可以说降得不够,但是确实是降了。涨价的,基本都是资源类垄断产业,这种涨价,本来就有补偿原来的定价过低的成分。

关于竞争行业,竞争导致的价格下降是否正常,要看是否阻碍了企业正常经营。千做万做,赔本生意不做,民间资本不会投资建造预期无法收回成本的企业,政府也不会投资建造预期不能创造利税的企业。而现在的投资,实际在高速增长,说明经营者并不认为这种降价会损害正常经营。

原材料价格低估,是我国的老大难问题了,从改革开始就开始叫,但是就是不能动,因为当时没有承受能力,缺乏竞争导致企业的应变能力很差。现在,终于到了可以靠竞争降价的时候了。
原帖由 黑与白 于 2006-12-19 14:28 发表
猛士知道下面的图是在干什么吗?


我对于这种花边新闻从来不看也不理。
原帖由 黑与白 于 2006-12-19 14:35 发表
实物生产是企业是不是赚钱?(你别给我那些垄断企业的数据) 实物生产企业不赚钱那么其工人是不是有够生活的工资?(如果你的生活是有饭吃动物那样的生活那就当我没有说。)如果工人们都没有足够的钱去消费实物生产企业怎么赚钱?

因此回到楼主的主题上,必须生活品的涨价就是必然的。那么为什么一定是必然的呢?


当然赚钱,至少不赔钱,否则企业要倒闭的。

什么叫够生活的工资?我的工资绝对不够BILL GATES生活。

低于成本的东西自然要涨价,除非停止生产或者拿到补贴。
原帖由 大秦猛士 于 2006-12-19 14:48 发表


我对于这种花边新闻从来不看也不理。

这个就是生活品目前涨价的原因!其它行业没有钱赚自然没有办法交所得税,国家不收税怎么给公仆浪费呢?!唉~猛士啊猛士.....。去我的权限贴看看然后再顶一下吧,很多话我也不想再说了。

      每年872小时的纳税时间、47项需缴纳的税种、77.1%的总税率,繁琐的税务条目和落后的纳税手段,致使中国在175个受调查国家(地区)中,纳税成本高居第八位。

  据《北京商报》报道,世界银行与普华永道近日联合公布了上述全球纳税成本的调查报告。调查内容包括税率、税目数量、缴税耗时。在被调查的175个国家(地区)中,马尔代夫纳税成本最低,白俄罗斯纳税成本最高。

  报告指出,繁琐的税务系统之下,不是公司倒闭就是滋生偷税等行为。如白俄罗斯的公司需缴纳的税额高达利润的186%,且将这些税种成文报交还要耗费1188个小时。因此,大多数白俄罗斯公司都会隐瞒账目,其42%的商业活动都没有记录。

  征收税款的方法也决定了纳税的效率,中国香港的公司需要缴4项税,共占总利润的29%,纳税共需要80个小时。而这在中国内地则需交纳47个税种,占总利润的77.1%,共需要872个小时。

www.singtaonet.com
原帖由 大秦猛士 于 2006-12-19 14:50 发表


当然赚钱,至少不赔钱,否则企业要倒闭的。

什么叫够生活的工资?我的工资绝对不够BILL GATES生活。

低于成本的东西自然要涨价,除非停止生产或者拿到补贴。

日本92-2002的10年经济大萧条倒闭的企业每年是%多少?我们每年是%多少?

如果,现在我们的企业不要说全部都赚钱,有过半的赚钱就不是现在的样子了(企业的税可比生活品的这些税多多了,大头不要要小头你认为国家蠢吗?现在国家是没办法。),你WS事实的硬说那我说不过你。我只知道现在的有钱人(过亿身价的)都急的不得了,有钱没有地方用(不是消费,这里是说要投资的意思。),如果你硬要说这些有钱人都比你蠢你就当我现在在放屁吧。
中国的经济运作效益低确实是个大问题。
]]
大秦:不知道你对企业的实际情况了解多少。知道中国现在的企业靠什么挣钱吗?别跟我说产品。。。。。。这些不着调的。
实际情况,大部分中国企业靠政府挣钱,这句话不太好解释的清楚。为什么我说经济状况控制不住会恶化,就是因为市场因素的作用和人为因素抵消。看起来红红火火的企业或行业,可能会在一夜之间萧条起来。
基本上是国际上基础资源涨价在国内的滞后性的涨价。
但是好像我国的工资更是滞后反映。
]]
原帖由 黑与白 于 2006-12-19 15:52 发表

日本92-2002的10年经济大萧条倒闭的企业每年是%多少?我们每年是%多少?

如果,现在我们的企业不要说全部都赚钱,有过半的赚钱就不是现在的样子了(企业的税可比生活品的这些税多多了,大头不要要小头你认为国家蠢吗?现在国家是没办法。),你WS事实的硬说那我说不过你。我只知道现在的有钱人(过亿身价的)都急的不得了,有钱没有地方用(不是消费,这里是说要投资的意思。),如果你硬要说这些有钱人都比你蠢你就当我现在在放屁吧。


倒闭企业多少我不在乎,我只在乎盈亏的总量谁大。

富人的钱没地方用?那就开放投资渠道啊,比如基础设施建设,愿意投资的人可太多了,不过没那个资格罢了。

愿意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就说明对于经济前景很乐观,这点道理不复杂。
原帖由 有还无 于 2006-12-19 16:04 发表
大秦:不知道你对企业的实际情况了解多少。知道中国现在的企业靠什么挣钱吗?别跟我说产品。。。。。。这些不着调的。
实际情况,大部分中国企业靠政府挣钱,这句话不太好解释的清楚。为什么我说经济状况控制不住会恶化,就是因为市场因素的作用和人为因素抵消。看起来红红火火的企业或行业,可能会在一夜之间萧条起来。


企业赚政府的钱,政府的钱又从哪里来?这么说不是有点自相矛盾么。

在具体企业的层次上,繁荣和萧条的转换,本来就是经常的事情,这种事情一直在发生。我说的,是总体趋势,这个变起来就比较慢。
原帖由 大秦猛士 于 2006-12-19 17:10 发表


企业赚政府的钱,政府的钱又从哪里来?这么说不是有点自相矛盾么。

在具体企业的层次上,繁荣和萧条的转换,本来就是经常的事情,这种事情一直在发生。我说的,是总体趋势,这个变起来就比较慢。

政府的钱又从哪里来.猛士犯糊涂了.医疗,卖地,教育,QFII,呵呵,该做的不做,能卖的拼命卖,政府不发财谁信啊...;P :lol :lol
猛,让大秦走下神坛,:D
政府的钱又从哪里来.猛士犯糊涂了.医疗,卖地,教育,QFII,呵呵,该做的不做,能卖的拼命卖,政府不发财谁信啊...  
=========
政府的钱来源靠的是税收。医疗,卖地,教育,QFII如果不交税政府一分钱的财也发不了。
现在政府是无计可施了,企业的产品卖不出去,企业就要垮,企业垮了,政府就没税可收了,在政府的税收中,个人所得税只占很小一部分,大部分来自于企业上缴的税收。所以政府要人为制造企业“景气”局面,所以有了房地产业那么火暴的场景。然而,通过朱相5年经营,高层也渐渐意识到这种办法不是长久之计,只能暂时缓解企业压力。企业没有技术,没有自己拿的出手的东西,产品卖不出去,该垮还是要跨(无论是国营还是私营,他们都要上税),所以有了胡总提出的创新,创新就是要企业拿出新东西,能卖的出去的东西。政府人为制造企业“景气”的办法,60年代初期的日本用过,他们的三菱三井住友等大财阀渡过了难关,走了上坡路。但是失败的例子也很多。所以说胡总的创新能不能成功,我们只能拭目以待了。
感觉涨价的事不那么简单,这半年多来人民币的汇价涨了不少,老美这次来也是要严肃地促中国进一步"开放".
原帖由 killman抛弃舰船 于 2006-12-19 20:38 发表
政府的钱又从哪里来.猛士犯糊涂了.医疗,卖地,教育,QFII,呵呵,该做的不做,能卖的拼命卖,政府不发财谁信啊...  
=========
政府的钱来源靠的是税收。医疗,卖地,教育,QFII如果不交税政府一分钱的财也发不了。
现在政府是无计可施了,企业的产品卖不出去,企业就要垮,企业垮了,政府就没税可收了,在政府的税收中,个人所得税只占很小一部分,大部分来自于企业上缴的税收。所以政府要人为制造企业“景气”局面,所以有了房地产业那么火暴的场景。然而,通过朱相5年经营,高层也渐渐意识到这种办法不是长久之计,只能暂时缓解企业压力。企业没有技术,没有自己拿的出手的东西,产品卖不出去,该垮还是要跨(无论是国营还是私营,他们都要上税),所以有了胡总提出的创新,创新就是要企业拿出新东西,能卖的出去的东西。政府人为制造企业“景气”的办法,60年代初期的日本用过,他们的三菱三井住友等大财阀渡过了难关,走了上坡路。但是失败的例子也很多。所以说胡总的创新能不能成功,我们只能拭目以待了。

同意. :handshake

这个也是我想要补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