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时事解读2006年12月5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8:56:59
格鲁吉亚总统提议动员10万预备役人员防范侵略
  
  【综合消息】据报道,为防范外部侵略,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希望至少动员10万预备役人员,准备随时拿起武器保家卫国,为此议会正在起草旨在全民动员的预备役法案。 新法案起草者之一、议会国防和安全委员会成员卡夫塔拉泽12月4日透露,议会正在起草的新法案规定应为格军大量培训预备役人员,所有具备行为能力的适龄男性公民都有义务做好准备,在几个小时内动员起来,拿起武器,抵御入侵,保家卫国。新法案计划于近期提交议会讨论,获得通过应该没有任何问题。 新法案事实上的倡议者是总统萨卡什维利,今年8月他在预备役营地度假时曾讨论过这个话题。当时格总统积极参加预备役训练,与所有预备役人员一样,早上6点起床,进行射击训练,参加30公里急行军,埋头攻读中国兵书 《孙子兵法》英译本。格总统披露了至少动员10万名预备役人员的想法,认为所有40岁以下的成年男子都应进行哪怕只有两周时间的培训,掌握对敌作战的基本技能。 萨卡什维利说:“当有人对格鲁吉亚龇牙的时候,我们应当在几个月内至少动员10万名预备役人员。与地区其他国家相比,格鲁吉亚武装力量并不强大,但在必要时国家应当利用全面防御的机制。我们呼吁议会(立法)扩大预备役征召范围,使其成为所有公民的义务。” 现在,格军人数为2.6万人,萨卡什维利不久前宣布扩军2000人。格武装力量的基础由美国教官培训的精英部队构成,为此五角大楼向格提供了1亿多美元的援助。在和平时期,这支军队对格来说已经足够了,但第比利斯近期积极准备反击外部威胁,兵力显然有点捉襟见肘。受到总统8月讲话的鼓舞后,格议会通过了国家安全构想修正案,决定改国土防御原则为全面防御原则,之后开始立法扩大预备役培训规模。 卡夫塔拉泽指出,新法案生效后,格鲁吉亚所有成年健康男子每年都有义务参加预备役培训,每年两次,每次一个半月,在营地内进行射击和其他军事科目训练。年龄上限增加10岁,由总统提议的40岁提高到50岁,下限为27岁,维持不变,培训期限也由总统倡议的两周增加到一个半月。 除了神职人员、空中和铁路交通运输部门技术人员外,其他任何人员无正当理由不能免除预备役义务,只要接到征召通知,就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报到,拒绝报到将被视为逃避兵役,个人将为此承担一切后果,初犯者将受到行政处罚,再犯者将完全承担不履行宪法义务的相应刑事责任。卡夫塔拉泽强调,新法案只字未提任何国家军事化、准备战争的内容,立法规范预备役制度只是为了提高国家防御能力,比格鲁吉亚强大的国家也在实行类似预备役培训体系。
  
  
  
  【时事点评】在昨天的中东部分,我们预留了这样一个话题,既:伊拉克“一分为三”将对阿拉伯国家、对伊朗、土尔其造成的影响、或者对欧盟造成的冲击,我们将在之后的讨论中、结合一些“必将发生的”新闻陆续进行展开。
  
  
  
  来自格鲁吉亚的这则消息,在我们眼中,恰恰属于“必将发生”之类的 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来自格鲁吉亚的这则消息,恰恰是“必将发生”之类的。 我们知道,在11月28日,刚刚在独联体峰会框架内与普京“很好地交换了意见”的萨卡什维利、突然抛出这样一份“旨在几个小时内动员起来,拿起武器,抵御入侵,保家卫国”的动员法案,其意图只有一个,那就是“刻意挑衅”俄罗斯;其背景也只有一个,那就是象英国、以色列与日本那样,替背后的华盛顿一系列战略部署进行“鼓与呼”,也是出于自身利益,替刚刚在黎巴嫩、台湾、俄罗斯特工中毒案中“连续出牌”的华盛顿“抖包袱”。
  
  
  
  以色列“抖包袱”、帮华盛顿实现了一个目的 我们知道、以色列“抖的包袱”有这样几个:愿意实现巴以停火;12月3日,以色列政府宣布“将建立一个格鲁吉亚总统提议动员10万预备役人员防范侵略
  
  
  
  【综合消息】据报道,为防范外部侵略,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希望至少动员10万预备役人员,准备随时拿起武器保家卫国,为此议会正在起草旨在全民动员的预备役法案。 新法案起草者之一、议会国防和安全委员会成员卡夫塔拉泽12月4日透露,议会正在起草的新法案规定应为格军大量培训预备役人员,所有具备行为能力的适龄男性公民都有义务做好准备,在几个小时内动员起来,拿起武器,抵御入侵,保家卫国。新法案计划于近期提交议会讨论,获得通过应该没有任何问题。 新法案事实上的倡议者是总统萨卡什维利,今年8月他在预备役营地度假时曾讨论过这个话题。当时格总统积极参加预备役训练,与所有预备役人员一样,早上6点起床,进行射击训练,参加30公里急行军,埋头攻读中国兵书《孙子兵法》英译本。格总统披露了至少动员10万名预备役人员的想法,认为所有40岁以下的成年男子都应进行哪怕只有两周时间的培训,掌握对敌作战的基本技能。 萨卡什维利说:“当有人对格鲁吉亚龇牙的时候,我们应当在几个月内至少动员10万名预备役人员。与地区其他国家相比,格鲁吉亚武装力量并不强大,但在必要时国家应当利用全面防御的机制。我们呼吁议会(立法)扩大预备役征召范围,使其成为所有公民的义务。” 现在,格军人数为2.6万人,萨卡什维利不久前宣布扩军2000人。格武装力量的基础由美国教官培训的精英部队构成,为此五角大楼向格提供了1亿多美元的援助。在和平时期,这支军队对格来说已经足够了,但第比利斯近期积极准备反击外部威胁,兵力显然有点捉襟见肘。受到总统8月讲话的鼓舞后,格议会通过了国家安全构想修正案,决定改国土防御原则为全面防御原则,之后开始立法扩大预备役培训规模。 卡夫塔拉泽指出,新法案生效后,格鲁吉亚所有成年健康男子每年都有义务参加预备役培训,每年两次,每次一个半月,在营地内进行射击和其他军事科目训练。年龄上限增加10岁,由总统提议的40岁提高到50岁,下限为27岁,维持不变,培训期限也由总统倡议的两周增加到一个半月。 除了神职人员、空中和铁路交通运输部门技术人员外,其他任何人员无正当理由不能免除预备役义务,只要接到征召通知,就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报到,拒绝报到将被视为逃避兵役,个人将为此承担一切后果,初犯者将受到行政处罚,再犯者将完全承担不履行宪法义务的相应刑事责任。卡夫塔拉泽强调,新法案只字未提任何国家军事化、准备战争的内容,立法规范预备役制度只是为了提高国家防御能力,比格鲁吉亚强大的国家也在实行类似预备役培训体系。
  
  
  
  【时事点评】在昨天的中东部分,我们预留了这样一个话题,既:伊拉克“一分为三”将对阿拉伯国家、对伊朗、土尔其造成的影响、或者对欧盟造成的冲击,我们将在之后的讨论中、结合一些“必将发生的”新闻陆续进行展开。
  
  
  
  来自格鲁吉亚的这则消息,在我们眼中,恰恰属于“必将发生”之类的 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来自格鲁吉亚的这则消息,恰恰是“必将发生”之类的。 我们知道,在11月28日,刚刚在独联体峰会框架内与普京“很好地交换了意见”的萨卡什维利、突然抛出这样一份“旨在几个小时内动员起来,拿起武器,抵御入侵,保家卫国”的动员法案,其意图只有一个,那就是“刻意挑衅”俄罗斯;其背景也只有一个,那就是象英国、以色列与日本那样,替背后的华盛顿一系列战略部署进行“鼓与呼”,也是出于自身利益,替刚刚在黎巴嫩、台湾、俄罗斯特工中毒案中“连续出牌”的华盛顿“抖包袱”。
  
  
  
  以色列“抖包袱”、帮华盛顿实现了一个目的 我们知道、以色列“抖的包袱”有这样几个:愿意实现巴以停火;12月3日,以色列政府宣布“将建立一个新的战略事务部,主要负责处理伊朗核问题”,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不论巴以停火期有多短,也不论“并没有实力与中欧俄美”共同讨论伊核问题的以色列“放风”将建立的这个“新的战略事务部”是否有能力处理伊朗核问题,但是,有一个目的,以色列已经帮华盛顿实现了,那就是将”巴以停火”或者“巴以和平进程”与“伊核问题的进程”公开地进行了“挂钩”;
  
  
  
  英国、日本“抖的包袱”是这样的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日本是这样“抖包袱”的:在敏感时刻、通过日本媒体弄出了一份“为换取莫斯科在即将重开的六方会谈上支持平壤,朝鲜只允许俄罗斯一国从朝鲜进口天然铀资源”的报道,将“支持朝鲜核计划”的帽子扣在俄罗斯的头上,从而与“抖特工案之包袱”的英国遥相配合。
  
  
  
  华盛顿正在组织其盟友发动一场“唤醒冷战思维”的运动,最大限度地将俄罗斯与前苏联“划上等号” 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格鲁吉亚大张旗鼓地“抵御入侵,保家卫国”,其总统“暗示”俄罗斯在对格鲁吉亚“龇牙”;“以色列将阿拉伯国家关注的中东和平进程与俄罗斯“说话声音很大”的伊核进程相挂钩;日本通过媒体将“支持朝鲜核计划的帽子”扣在俄罗斯的头上,英国从政府到媒体、抓住“特工中毒案”不放,每天都在围绕中毒案“发报道、编新闻”,其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致力于“唤醒”国际社会、特别是欧洲大陆对冷战的记忆,对冷战中“前苏联”的记忆,从而最大限度地将俄罗斯与前苏联“划上等号”。 还有,美国新近抛出的“中国军力威胁论”之类的报告,前些日子弄出了中国潜艇出现在美国航空母舰附近的消息,美国新防长叫嚣协防台湾、则是美国人亲自上阵、在东亚营造“冷战回来了”的气氛、自己在给自己“抖包袱”。
  
  
  
  致力于回到冷战时代的美国、其被动之处在于这样几处 对此,东方评论员就认为,就目前而言,从华盛顿正在组织其盟友发动一场“唤醒冷战思维”之运动来看,美国新保守势力的旗手-拉姆斯菲尔德的“倒掉”,并不意味着美国即定全球战略的根本调整,同样,美国新保守势力决策层将拉姆斯菲尔德“开掉”、也不意味着美国的战略被动有丝毫的改观。 在我们看来,致力于回到冷战时代的美国、其被动之处在于这样几处: 第一,冷战结束、前苏联解体后,一度为华盛顿所左右,并沦为美国全球霸权工具的联合国,自伊拉克战争开始,就已经不是华盛顿的天下了; 第二,随着伊拉克战争将大西洋两岸分切成“老欧洲”与“新欧洲”,北约也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了;美国领导下的、曾经在科索沃战争中、“成功地撇开”联合国的“军事性质的北约”,却因“中俄”也组建了足以约束“北约全球军事行动自由”的上海合作组织,再加上“德、法、西班牙、意大利”这些有志于抓住美国战略被动的大好时机、提升欧盟的政治、军事实力,并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处于更佳的地位欧洲核心国家的从中作梗,恐怕很难被华盛顿挪用为冷战工具; 第三,美国领导的、为打伊拉克战争而组建的“伊战联盟”已经土崩瓦解,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政治性质的G8”和“经济性质的G7”,已经沦为“茶话会” 第四,美国主导下的“政治性质的G8(美国让俄罗斯参与的同时、却拒绝中国的参与)”因俄罗斯“在里面捣乱(俄罗斯坚持将俄罗斯的能源安全观纳入G8)”、中国“在外面下烂药”而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与此同时,美国主导下的“经济性质的G7(美国不让俄罗斯参与的同时,却想将中国框进去)”却因中国“不想加入”、在少了中国经济这一大块之后,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美国主导的“政得治性质的G8”和“经济性质的G7”,在美国不能正视“中俄”话语权的情况下,已经沦为“茶话会”。
  
  
  
  美国决策层的当务之急 也就是说,对仍在致力于全球霸权的华盛顿而言,三年多的伊拉克战争、已经用时间无可辩驳地证明“单边主义”寸步难行之后,今天的美国保守势力,在不得不回过头去寻找“冷战取胜”的某些经验的时候,必须组建一个因安全问题而听命于美国的“新联盟”,就成了美国决策层的当务之急。 从这些美国一度主导,或者是美国一直主导、但现在已经失去了“原有效用”的国际组织之“现状”来看,我们也就不明白华盛顿何以要急吼吼地抛出民主联盟、转型北约了。 事实上,在东方评论员的眼里,“民主联盟”与“北约转型”根本就是两块招牌、一套组织。
  
  
  
  “欲转型的北约”之真实情况 也正因如此,细心的读者可能有印象,对那次北约转型峰会,连续数期,都被我们列为“今日焦点”而加以重点跟踪、详细解读,可见时事评论员们对它的重视程度,是一点都不亚于北京主办的中国东盟峰会、不亚于在越南举行的APEC峰会,也不亚于胡锦涛主席的南亚之行。 事实上,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在自冷战结束和华约解体后,北约就一直处在“转型过程”之中,北约的主要成员国、或者说是被伊拉克战争撕裂的“大西洋两岸”,也一直在为“北约究竟要为什么样的目标而继续存在下去?”、“北约的未来究竟是怎样的形态?”的核心问题而争论不休。 期间,德国前总理施罗德甚至一度公开表示“北约已经不再是跨大西洋关系伙伴讨论和协调战略的主要场所”,并得到法国总统希拉克的热烈响应。尽管默克尔上任之后改变了施罗德的这种说法,但是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大国的伊拉克政策、特别是它们在阿富汗“不作为”的表现证明,施罗德对北约的“核心观点”、仍然被默克尔“策略地继承着”,也被自伊战联盟先后开小差的意大利、西班牙所“欣赏着”。 至于法国,在北约内部,仍然在一如既往地公开扮演着“美国反对派”的角色。我们注意到,在这次北约转型峰会上,对美国想尽办法欲继续将北约视为“美国雇佣军”极其不满的希拉克,除了坚持“欧盟应该在北约中大声说话之外”、还提出“现在迫切需要确定哪些安全任务应该由北约执行,哪些应由已经创建了快速反应部队的欧盟来完成”,那种坚决反对“北约被改编成美国全球战略雇佣军”的意图是溢于言表。 不仅如此,东方评论员还注意到,希拉克还在峰会上公开地反对这、反对那,从而让布什精心撰写的“北约全球伙伴计划”成为废纸一张,并与因特工案而愤怒不已的普京“内外勾结”,在峰会结束后,还上演了一出“俄式生日宴”滑稽剧,将这场布什寄予了厚望的北约转型峰会、从头至尾地给搅了个“七零八落”。
  
  
  
  “东方”可用能源、经济合作这一手术刀去解剖美国组建“西方民主联盟”的全盘计划。 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在华盛顿将阿富汗作为北约转型之试验田、并企图用“冷战回来了”去拉动“北约全球伙伴计划”、重置东西方冷战的同时,处于东方的“中俄”又何尝不在以阿富汗作为狙击美国“借转型北约、推行北约全球伙伴计划之名、“行”建民主同盟、重置东西方冷战之实”的狙击阵地? 事实上,我们注意到,刚刚送走胡锦涛主席的巴基斯坦总统、正在游说“西方”与阿富汗的塔利班“讲和”。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个消息可以说是北约在阿富汗日子越来越难过的标志。 非常清楚,想“讲和”的塔利班是要具有“被承认之实力”的,否则,巴基斯坦总统也不可能代为开这个口;同样,“劝和”的巴基斯坦也看清了“西方”有“讲和”的念头,否则,巴基斯坦总统也不可能拿自己的信誉开玩笑。
  
  
  
  在情报局长出身的美国“新防长”之阴毒手段的背后,恰恰是美国黔驴技穷一面 有意思的是,“讲和”的事情在美国与叙利亚、伊朗之间也在进行着;在“中日韩”之间进行着,尽管韩国、日本也企图借中国、美国、俄罗斯战略布局的关键时刻,在许多问题捞取战略利益,比如说日本前首相11月21日访台(冲着中国),日本防卫厅长官22日宣布日本“不能防预”“没有瞄准日本的导弹(冲着美国)、11月28日日本扣押俄罗斯渔船船长(冲着俄罗斯)、韩国近几天挑起苏岩礁事件(冲着中国)。 因此,在我们看来,在情报局长出身的美国“新防长”之阴毒手段的背后,恰恰是美国黔驴技穷一面,倒给了之前在“中俄美”间讨生活的“日韩”以活动空间、弱化了美日、美韩同盟、甚至进行下弱化了北约,从而也给了“中俄”以更大的战略空间。
  格鲁吉亚总统提议动员10万预备役人员防范侵略
  
  【综合消息】据报道,为防范外部侵略,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希望至少动员10万预备役人员,准备随时拿起武器保家卫国,为此议会正在起草旨在全民动员的预备役法案。 新法案起草者之一、议会国防和安全委员会成员卡夫塔拉泽12月4日透露,议会正在起草的新法案规定应为格军大量培训预备役人员,所有具备行为能力的适龄男性公民都有义务做好准备,在几个小时内动员起来,拿起武器,抵御入侵,保家卫国。新法案计划于近期提交议会讨论,获得通过应该没有任何问题。 新法案事实上的倡议者是总统萨卡什维利,今年8月他在预备役营地度假时曾讨论过这个话题。当时格总统积极参加预备役训练,与所有预备役人员一样,早上6点起床,进行射击训练,参加30公里急行军,埋头攻读中国兵书 《孙子兵法》英译本。格总统披露了至少动员10万名预备役人员的想法,认为所有40岁以下的成年男子都应进行哪怕只有两周时间的培训,掌握对敌作战的基本技能。 萨卡什维利说:“当有人对格鲁吉亚龇牙的时候,我们应当在几个月内至少动员10万名预备役人员。与地区其他国家相比,格鲁吉亚武装力量并不强大,但在必要时国家应当利用全面防御的机制。我们呼吁议会(立法)扩大预备役征召范围,使其成为所有公民的义务。” 现在,格军人数为2.6万人,萨卡什维利不久前宣布扩军2000人。格武装力量的基础由美国教官培训的精英部队构成,为此五角大楼向格提供了1亿多美元的援助。在和平时期,这支军队对格来说已经足够了,但第比利斯近期积极准备反击外部威胁,兵力显然有点捉襟见肘。受到总统8月讲话的鼓舞后,格议会通过了国家安全构想修正案,决定改国土防御原则为全面防御原则,之后开始立法扩大预备役培训规模。 卡夫塔拉泽指出,新法案生效后,格鲁吉亚所有成年健康男子每年都有义务参加预备役培训,每年两次,每次一个半月,在营地内进行射击和其他军事科目训练。年龄上限增加10岁,由总统提议的40岁提高到50岁,下限为27岁,维持不变,培训期限也由总统倡议的两周增加到一个半月。 除了神职人员、空中和铁路交通运输部门技术人员外,其他任何人员无正当理由不能免除预备役义务,只要接到征召通知,就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报到,拒绝报到将被视为逃避兵役,个人将为此承担一切后果,初犯者将受到行政处罚,再犯者将完全承担不履行宪法义务的相应刑事责任。卡夫塔拉泽强调,新法案只字未提任何国家军事化、准备战争的内容,立法规范预备役制度只是为了提高国家防御能力,比格鲁吉亚强大的国家也在实行类似预备役培训体系。
  
  
  
  【时事点评】在昨天的中东部分,我们预留了这样一个话题,既:伊拉克“一分为三”将对阿拉伯国家、对伊朗、土尔其造成的影响、或者对欧盟造成的冲击,我们将在之后的讨论中、结合一些“必将发生的”新闻陆续进行展开。
  
  
  
  来自格鲁吉亚的这则消息,在我们眼中,恰恰属于“必将发生”之类的 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来自格鲁吉亚的这则消息,恰恰是“必将发生”之类的。 我们知道,在11月28日,刚刚在独联体峰会框架内与普京“很好地交换了意见”的萨卡什维利、突然抛出这样一份“旨在几个小时内动员起来,拿起武器,抵御入侵,保家卫国”的动员法案,其意图只有一个,那就是“刻意挑衅”俄罗斯;其背景也只有一个,那就是象英国、以色列与日本那样,替背后的华盛顿一系列战略部署进行“鼓与呼”,也是出于自身利益,替刚刚在黎巴嫩、台湾、俄罗斯特工中毒案中“连续出牌”的华盛顿“抖包袱”。
  
  
  
  以色列“抖包袱”、帮华盛顿实现了一个目的 我们知道、以色列“抖的包袱”有这样几个:愿意实现巴以停火;12月3日,以色列政府宣布“将建立一个格鲁吉亚总统提议动员10万预备役人员防范侵略
  
  
  
  【综合消息】据报道,为防范外部侵略,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希望至少动员10万预备役人员,准备随时拿起武器保家卫国,为此议会正在起草旨在全民动员的预备役法案。 新法案起草者之一、议会国防和安全委员会成员卡夫塔拉泽12月4日透露,议会正在起草的新法案规定应为格军大量培训预备役人员,所有具备行为能力的适龄男性公民都有义务做好准备,在几个小时内动员起来,拿起武器,抵御入侵,保家卫国。新法案计划于近期提交议会讨论,获得通过应该没有任何问题。 新法案事实上的倡议者是总统萨卡什维利,今年8月他在预备役营地度假时曾讨论过这个话题。当时格总统积极参加预备役训练,与所有预备役人员一样,早上6点起床,进行射击训练,参加30公里急行军,埋头攻读中国兵书《孙子兵法》英译本。格总统披露了至少动员10万名预备役人员的想法,认为所有40岁以下的成年男子都应进行哪怕只有两周时间的培训,掌握对敌作战的基本技能。 萨卡什维利说:“当有人对格鲁吉亚龇牙的时候,我们应当在几个月内至少动员10万名预备役人员。与地区其他国家相比,格鲁吉亚武装力量并不强大,但在必要时国家应当利用全面防御的机制。我们呼吁议会(立法)扩大预备役征召范围,使其成为所有公民的义务。” 现在,格军人数为2.6万人,萨卡什维利不久前宣布扩军2000人。格武装力量的基础由美国教官培训的精英部队构成,为此五角大楼向格提供了1亿多美元的援助。在和平时期,这支军队对格来说已经足够了,但第比利斯近期积极准备反击外部威胁,兵力显然有点捉襟见肘。受到总统8月讲话的鼓舞后,格议会通过了国家安全构想修正案,决定改国土防御原则为全面防御原则,之后开始立法扩大预备役培训规模。 卡夫塔拉泽指出,新法案生效后,格鲁吉亚所有成年健康男子每年都有义务参加预备役培训,每年两次,每次一个半月,在营地内进行射击和其他军事科目训练。年龄上限增加10岁,由总统提议的40岁提高到50岁,下限为27岁,维持不变,培训期限也由总统倡议的两周增加到一个半月。 除了神职人员、空中和铁路交通运输部门技术人员外,其他任何人员无正当理由不能免除预备役义务,只要接到征召通知,就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报到,拒绝报到将被视为逃避兵役,个人将为此承担一切后果,初犯者将受到行政处罚,再犯者将完全承担不履行宪法义务的相应刑事责任。卡夫塔拉泽强调,新法案只字未提任何国家军事化、准备战争的内容,立法规范预备役制度只是为了提高国家防御能力,比格鲁吉亚强大的国家也在实行类似预备役培训体系。
  
  
  
  【时事点评】在昨天的中东部分,我们预留了这样一个话题,既:伊拉克“一分为三”将对阿拉伯国家、对伊朗、土尔其造成的影响、或者对欧盟造成的冲击,我们将在之后的讨论中、结合一些“必将发生的”新闻陆续进行展开。
  
  
  
  来自格鲁吉亚的这则消息,在我们眼中,恰恰属于“必将发生”之类的 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来自格鲁吉亚的这则消息,恰恰是“必将发生”之类的。 我们知道,在11月28日,刚刚在独联体峰会框架内与普京“很好地交换了意见”的萨卡什维利、突然抛出这样一份“旨在几个小时内动员起来,拿起武器,抵御入侵,保家卫国”的动员法案,其意图只有一个,那就是“刻意挑衅”俄罗斯;其背景也只有一个,那就是象英国、以色列与日本那样,替背后的华盛顿一系列战略部署进行“鼓与呼”,也是出于自身利益,替刚刚在黎巴嫩、台湾、俄罗斯特工中毒案中“连续出牌”的华盛顿“抖包袱”。
  
  
  
  以色列“抖包袱”、帮华盛顿实现了一个目的 我们知道、以色列“抖的包袱”有这样几个:愿意实现巴以停火;12月3日,以色列政府宣布“将建立一个新的战略事务部,主要负责处理伊朗核问题”,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不论巴以停火期有多短,也不论“并没有实力与中欧俄美”共同讨论伊核问题的以色列“放风”将建立的这个“新的战略事务部”是否有能力处理伊朗核问题,但是,有一个目的,以色列已经帮华盛顿实现了,那就是将”巴以停火”或者“巴以和平进程”与“伊核问题的进程”公开地进行了“挂钩”;
  
  
  
  英国、日本“抖的包袱”是这样的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日本是这样“抖包袱”的:在敏感时刻、通过日本媒体弄出了一份“为换取莫斯科在即将重开的六方会谈上支持平壤,朝鲜只允许俄罗斯一国从朝鲜进口天然铀资源”的报道,将“支持朝鲜核计划”的帽子扣在俄罗斯的头上,从而与“抖特工案之包袱”的英国遥相配合。
  
  
  
  华盛顿正在组织其盟友发动一场“唤醒冷战思维”的运动,最大限度地将俄罗斯与前苏联“划上等号” 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格鲁吉亚大张旗鼓地“抵御入侵,保家卫国”,其总统“暗示”俄罗斯在对格鲁吉亚“龇牙”;“以色列将阿拉伯国家关注的中东和平进程与俄罗斯“说话声音很大”的伊核进程相挂钩;日本通过媒体将“支持朝鲜核计划的帽子”扣在俄罗斯的头上,英国从政府到媒体、抓住“特工中毒案”不放,每天都在围绕中毒案“发报道、编新闻”,其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致力于“唤醒”国际社会、特别是欧洲大陆对冷战的记忆,对冷战中“前苏联”的记忆,从而最大限度地将俄罗斯与前苏联“划上等号”。 还有,美国新近抛出的“中国军力威胁论”之类的报告,前些日子弄出了中国潜艇出现在美国航空母舰附近的消息,美国新防长叫嚣协防台湾、则是美国人亲自上阵、在东亚营造“冷战回来了”的气氛、自己在给自己“抖包袱”。
  
  
  
  致力于回到冷战时代的美国、其被动之处在于这样几处 对此,东方评论员就认为,就目前而言,从华盛顿正在组织其盟友发动一场“唤醒冷战思维”之运动来看,美国新保守势力的旗手-拉姆斯菲尔德的“倒掉”,并不意味着美国即定全球战略的根本调整,同样,美国新保守势力决策层将拉姆斯菲尔德“开掉”、也不意味着美国的战略被动有丝毫的改观。 在我们看来,致力于回到冷战时代的美国、其被动之处在于这样几处: 第一,冷战结束、前苏联解体后,一度为华盛顿所左右,并沦为美国全球霸权工具的联合国,自伊拉克战争开始,就已经不是华盛顿的天下了; 第二,随着伊拉克战争将大西洋两岸分切成“老欧洲”与“新欧洲”,北约也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了;美国领导下的、曾经在科索沃战争中、“成功地撇开”联合国的“军事性质的北约”,却因“中俄”也组建了足以约束“北约全球军事行动自由”的上海合作组织,再加上“德、法、西班牙、意大利”这些有志于抓住美国战略被动的大好时机、提升欧盟的政治、军事实力,并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处于更佳的地位欧洲核心国家的从中作梗,恐怕很难被华盛顿挪用为冷战工具; 第三,美国领导的、为打伊拉克战争而组建的“伊战联盟”已经土崩瓦解,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政治性质的G8”和“经济性质的G7”,已经沦为“茶话会” 第四,美国主导下的“政治性质的G8(美国让俄罗斯参与的同时、却拒绝中国的参与)”因俄罗斯“在里面捣乱(俄罗斯坚持将俄罗斯的能源安全观纳入G8)”、中国“在外面下烂药”而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与此同时,美国主导下的“经济性质的G7(美国不让俄罗斯参与的同时,却想将中国框进去)”却因中国“不想加入”、在少了中国经济这一大块之后,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美国主导的“政得治性质的G8”和“经济性质的G7”,在美国不能正视“中俄”话语权的情况下,已经沦为“茶话会”。
  
  
  
  美国决策层的当务之急 也就是说,对仍在致力于全球霸权的华盛顿而言,三年多的伊拉克战争、已经用时间无可辩驳地证明“单边主义”寸步难行之后,今天的美国保守势力,在不得不回过头去寻找“冷战取胜”的某些经验的时候,必须组建一个因安全问题而听命于美国的“新联盟”,就成了美国决策层的当务之急。 从这些美国一度主导,或者是美国一直主导、但现在已经失去了“原有效用”的国际组织之“现状”来看,我们也就不明白华盛顿何以要急吼吼地抛出民主联盟、转型北约了。 事实上,在东方评论员的眼里,“民主联盟”与“北约转型”根本就是两块招牌、一套组织。
  
  
  
  “欲转型的北约”之真实情况 也正因如此,细心的读者可能有印象,对那次北约转型峰会,连续数期,都被我们列为“今日焦点”而加以重点跟踪、详细解读,可见时事评论员们对它的重视程度,是一点都不亚于北京主办的中国东盟峰会、不亚于在越南举行的APEC峰会,也不亚于胡锦涛主席的南亚之行。 事实上,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在自冷战结束和华约解体后,北约就一直处在“转型过程”之中,北约的主要成员国、或者说是被伊拉克战争撕裂的“大西洋两岸”,也一直在为“北约究竟要为什么样的目标而继续存在下去?”、“北约的未来究竟是怎样的形态?”的核心问题而争论不休。 期间,德国前总理施罗德甚至一度公开表示“北约已经不再是跨大西洋关系伙伴讨论和协调战略的主要场所”,并得到法国总统希拉克的热烈响应。尽管默克尔上任之后改变了施罗德的这种说法,但是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大国的伊拉克政策、特别是它们在阿富汗“不作为”的表现证明,施罗德对北约的“核心观点”、仍然被默克尔“策略地继承着”,也被自伊战联盟先后开小差的意大利、西班牙所“欣赏着”。 至于法国,在北约内部,仍然在一如既往地公开扮演着“美国反对派”的角色。我们注意到,在这次北约转型峰会上,对美国想尽办法欲继续将北约视为“美国雇佣军”极其不满的希拉克,除了坚持“欧盟应该在北约中大声说话之外”、还提出“现在迫切需要确定哪些安全任务应该由北约执行,哪些应由已经创建了快速反应部队的欧盟来完成”,那种坚决反对“北约被改编成美国全球战略雇佣军”的意图是溢于言表。 不仅如此,东方评论员还注意到,希拉克还在峰会上公开地反对这、反对那,从而让布什精心撰写的“北约全球伙伴计划”成为废纸一张,并与因特工案而愤怒不已的普京“内外勾结”,在峰会结束后,还上演了一出“俄式生日宴”滑稽剧,将这场布什寄予了厚望的北约转型峰会、从头至尾地给搅了个“七零八落”。
  
  
  
  “东方”可用能源、经济合作这一手术刀去解剖美国组建“西方民主联盟”的全盘计划。 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在华盛顿将阿富汗作为北约转型之试验田、并企图用“冷战回来了”去拉动“北约全球伙伴计划”、重置东西方冷战的同时,处于东方的“中俄”又何尝不在以阿富汗作为狙击美国“借转型北约、推行北约全球伙伴计划之名、“行”建民主同盟、重置东西方冷战之实”的狙击阵地? 事实上,我们注意到,刚刚送走胡锦涛主席的巴基斯坦总统、正在游说“西方”与阿富汗的塔利班“讲和”。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个消息可以说是北约在阿富汗日子越来越难过的标志。 非常清楚,想“讲和”的塔利班是要具有“被承认之实力”的,否则,巴基斯坦总统也不可能代为开这个口;同样,“劝和”的巴基斯坦也看清了“西方”有“讲和”的念头,否则,巴基斯坦总统也不可能拿自己的信誉开玩笑。
  
  
  
  在情报局长出身的美国“新防长”之阴毒手段的背后,恰恰是美国黔驴技穷一面 有意思的是,“讲和”的事情在美国与叙利亚、伊朗之间也在进行着;在“中日韩”之间进行着,尽管韩国、日本也企图借中国、美国、俄罗斯战略布局的关键时刻,在许多问题捞取战略利益,比如说日本前首相11月21日访台(冲着中国),日本防卫厅长官22日宣布日本“不能防预”“没有瞄准日本的导弹(冲着美国)、11月28日日本扣押俄罗斯渔船船长(冲着俄罗斯)、韩国近几天挑起苏岩礁事件(冲着中国)。 因此,在我们看来,在情报局长出身的美国“新防长”之阴毒手段的背后,恰恰是美国黔驴技穷一面,倒给了之前在“中俄美”间讨生活的“日韩”以活动空间、弱化了美日、美韩同盟、甚至进行下弱化了北约,从而也给了“中俄”以更大的战略空间。
中俄可用能源、经济的欧亚大合作这一手术刀、去解剖美国组建“民主联盟”的全盘计划 事实上,在“中俄”保护了巴基斯坦、且通过巴基斯坦,伊朗的帮助,成功地将“伊拉克模式”拷贝到阿富汗之后,不论是“北约转型”、还是“民主联盟”,都已经成了一句空话,不仅如此,中俄还可以借重“中俄欧”在伊核问题上的固有利益、用能源、经济欧亚大合作这一手术刀去解剖美国组建“民主联盟”的全盘计划。
  
  
  
  伊朗也开始“抖包袱” 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有消息说,伊朗宣布准备用欧元结算伊朗的对外贸易,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自然也是一种“抖包袱”的手段,在华盛顿组织一干人等围绕“东西方冷战”大做文章的情况下,伊朗人抖的这个包袱,显然也是“有人”瞄着了美国的战略要害而发出的一种信号。
  
  
  
  “特工中毒案”令普京很难办,难办就难办在继承了前苏联衣钵的俄罗斯 我们认为,“特工中毒案”令普京很难办,难办就难办在继承了前苏联衣钵的俄罗斯、普京自己还就是个令西方人紧张的“克格勃”,因此,近期内不能以“针锋相对的手段”去威胁对方,更别提施加报复了。 尽管我们相信俄罗斯人手上也有类似的计划。但是,一旦如此,也就必然落入华盛顿的圈套,弄不好,在反反复复的暗杀、颠覆、间谍事件中,冷战还就真的让美国人给弄回来了。
  
  
  
  正在起劲地搞“特工中毒案”的“美英”必须斟酌的要命问题 因此,在冷战思维之外去进行报复、继而解套,且继续推进自己的、围绕伊核政策谋取战略利益的既定政策,也就成了俄罗斯必然选择。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仅仅一个伊朗准备用欧元结算伊朗的对外贸易(主要是石油),其影响是有限的,但是,如果俄罗斯也这样宣布的话,那么,它对国际金融市场,对国际能源市场的冲击力是个“什么样的情况”,恐怕是正在起劲地搞“特工中毒案”的“美英”必须斟酌的要命问题。
  
  
  
  北京当然有必要从侧面支持俄罗斯 特别是,不要忘记了,中国近来也一再放风,除了将加大中国的“金融创新”之外,还公开表示:“中方希望与欧佩克建立谈判机制”,中国外交部的解释是“有助于国际能源市场的健康发展”。但是,又明确表示没有听说“本月中旬将在北京召开中国、日本、美国、韩国、印度五国的能源部长会议”的消息。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在这个时候,北京当然有必要从侧面支持俄罗斯、也要兼顾欧盟,因此,北京对这个排除俄罗斯、欧盟的“美亚”“五国的能源部长会议”所持的“没有听说”之态度,也就非常正常了,事实上,在我们看来,这玩意儿本来就谈不出什么,就目前而言,它不过是美国人离间伊核问题之“中欧俄”的手段而已。至于今后北京是否有兴趣,恐怕要视伊核问题、中东和平进程的发展而定、也要视华盛顿是否继续玩弄那些令人恶心、却很难改变大局的的小花招而定。
  
  
  
  新的战略事务部,主要负责处理伊朗核问题”,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不论巴以停火期有多短,也不论“并没有实力与中欧俄美”共同讨论伊核问题的以色列“放风”将建立的这个“新的战略事务部”是否有能力处理伊朗核问题,但是,有一个目的,以色列已经帮华盛顿实现了,那就是将”巴以停火”或者“巴以和平进程”与“伊核问题的进程”公开地进行了“挂钩”;
  
  
  
  英国、日本“抖的包袱”是这样的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日本是这样“抖包袱”的:在敏感时刻、通过日本媒体弄出了一份“为换取莫斯科在即将重开的六方会谈上支持平壤,朝鲜只允许俄罗斯一国从朝鲜进口天然铀资源”的报道,将“支持朝鲜核计划”的帽子扣在俄罗斯的头上,从而与“抖特工案之包袱”的英国遥相配合。
  
  
  
  华盛顿正在组织其盟友发动一场“唤醒冷战思维”的运动,最大限度地将俄罗斯与前苏联“划上等号” 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格鲁吉亚大张旗鼓地“抵御入侵,保家卫国”,其总统“暗示”俄罗斯在对格鲁吉亚“龇牙”;“以色列将阿拉伯国家关注的中东和平进程与俄罗斯“说话声音很大”的伊核进程相挂钩;日本通过媒体将“支持朝鲜核计划的帽子”扣在俄罗斯的头上,英国从政府到媒体、抓住“特工中毒案”不放,每天都在围绕中毒案“发报道、编新闻”,其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致力于“唤醒”国际社会、特别是欧洲大陆对冷战的记忆,对冷战中“前苏联”的记忆,从而最大限度地将俄罗斯与前苏联“划上等号”。 还有,美国新近抛出的“中国军力威胁论”之类的报告,前些日子弄出了中国潜艇出现在美国航空母舰附近的消息,美国新防长叫嚣协防台湾、则是美国人亲自上阵、在东亚营造“冷战回来了”的气氛、自己在给自己“抖包袱”。
  
  
  
  致力于回到冷战时代的美国、其被动之处在于这样几处 对此,东方评论员就认为,就目前而言,从华盛顿正在组织其盟友发动一场“唤醒冷战思维”之运动来看,美国新保守势力的旗手-拉姆斯菲尔德的“倒掉”,并不意味着美国即定全球战略的根本调整,同样,美国新保守势力决策层将拉姆斯菲尔德“开掉”、也不意味着美国的战略被动有丝毫的改观。 在我们看来,致力于回到冷战时代的美国、其被动之处在于这样几处: 第一,冷战结束、前苏联解体后,一度为华盛顿所左右,并沦为美国全球霸权工具的联合国,自伊拉克战争开始,就已经不是华盛顿的天下了; 第二,随着伊拉克战争将大西洋两岸分切成“老欧洲”与“新欧洲”,北约也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了;美国领导下的、曾经在科索沃战争中、“成功地撇开”联合国的“军事性质的北约”,却因“中俄”也组建了足以约束“北约全球军事行动自由”的上海合作组织,再加上“德、法、西班牙、意大利”这些有志于抓住美国战略被动的大好时机、提升欧盟的政治、军事实力,并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处于更佳的地位欧洲核心国家的从中作梗,恐怕很难被华盛顿挪用为冷战工具; 第三,美国领导的、为打伊拉克战争而组建的“伊战联盟”已经土崩瓦解,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政治性质的G8”和“经济性质的G7”,已经沦为“茶话会” 第四,美国主导下的“政治性质的G8(美国让俄罗斯参与的同时、却拒绝中国的参与)”因俄罗斯“在里面捣乱(俄罗斯坚持将俄罗斯的能源安全观纳入G8)”、中国“在外面下烂药”而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与此同时,美国主导下的“经济性质的G7(美国不让俄罗斯参与的同时,却想将中国框进去)”却因中国“不想加入”、在少了中国经济这一大块之后,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美国主导的“政得治性质的G8”和“经济性质的G7”,在美国不能正视“中俄”话语权的情况下,已经沦为“茶话会”。
  
  
  
  美国决策层的当务之急 也就是说,对仍在致力于全球霸权的华盛顿而言,三年多的伊拉克战争、已经用时间无可辩驳地证明“单边主义”寸步难行之后,今天的美国保守势力,在不得不回过头去寻找“冷战取胜”的某些经验的时候,必须组建一个因安全问题而听命于美国的“新联盟”,就成了美国决策层的当务之急。 从这些美国一度主导,或者是美国一直主导、但现在已经失去了“原有效用”的国际组织之“现状”来看,我们也就不明白华盛顿何以要急吼吼地抛出民主联盟、转型北约了。 事实上,在东方评论员的眼里,“民主联盟”与“北约转型”根本就是两块招牌、一套组织。
  
  
  
  “欲转型的北约”之真实情况 也正因如此,细心的读者可能有印象,对那次北约转型峰会,连续数期,都被我们列为“今日焦点”而加以重点跟踪、详细解读,可见时事评论员们对它的重视程度,是一点都不亚于北京主办的中国东盟峰会、不亚于在越南举行的APEC峰会,也不亚于胡锦涛主席的南亚之行。 事实上,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在自冷战结束和华约解体后,北约就一直处在“转型过程”之中,北约的主要成员国、或者说是被伊拉克战争撕裂的“大西洋两岸”,也一直在为“北约究竟要为什么样的目标而继续存在下去?”、“北约的未来究竟是怎样的形态?”的核心问题而争论不休。 期间,德国前总理施罗德甚至一度公开表示“北约已经不再是跨大西洋关系伙伴讨论和协调战略的主要场所”,并得到法国总统希拉克的热烈响应。尽管默克尔上任之后改变了施罗德的这种说法,但是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大国的伊拉克政策、特别是它们在阿富汗“不作为”的表现证明,施罗德对北约的“核心观点”、仍然被默克尔“策略地继承着”,也被自伊战联盟先后开小差的意大利、西班牙所“欣赏着”。 至于法国,在北约内部,仍然在一如既往地公开扮演着“美国反对派”的角色。我们注意到,在这次北约转型峰会上,对美国想尽办法欲继续将北约视为“美国雇佣军”极其不满的希拉克,除了坚持“欧盟应该在北约中大声说话之外”、还提出“现在迫切需要确定哪些安全任务应该由北约执行,哪些应由已经创建了快速反应部队的欧盟来完成”,那种坚决反对“北约被改编成美国全球战略雇佣军”的意图是溢于言表。 不仅如此,东方评论员还注意到,希拉克还在峰会上公开地反对这、反对那,从而让布什精心撰写的“北约全球伙伴计划”成为废纸一张,并与因特工案而愤怒不已的普京“内外勾结”,在峰会结束后,还上演了一出“俄式生日宴”滑稽剧,将这场布什寄予了厚望的北约转型峰会、从头至尾地给搅了个“七零八落”。
  
  
  
  “东方”可用能源、经济合作这一手术刀去解剖美国组建“西方民主联盟”的全盘计划。 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在华盛顿将阿富汗作为北约转型之试验田、并企图用“冷战回来了”去拉动“北约全球伙伴计划”、重置东西方冷战的同时,处于东方的“中俄”又何尝不在以阿富汗作为狙击美国“借转型北约、推行北约全球伙伴计划之名、“行”建民主同盟、重置东西方冷战之实”的狙击阵地? 事实上,我们注意到,刚刚送走胡锦涛主席的巴基斯坦总统、正在游说“西方”与阿富汗的塔利班“讲和”。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个消息可以说是北约在阿富汗日子越来越难过的标志。 非常清楚,想“讲和”的塔利班是要具有“被承认之实力”的,否则,巴基斯坦总统也不可能代为开这个口;同样,“劝和”的巴基斯坦也看清了“西方”有“讲和”的念头,否则,巴基斯坦总统也不可能拿自己的信誉开玩笑。
  
  
  
  在情报局长出身的美国“新防长”之阴毒手段的背后,恰恰是美国黔驴技穷一面 有意思的是,“讲和”的事情在美国与叙利亚、伊朗之间也在进行着;在“中日韩”之间进行着,尽管韩国、日本也企图借中国、美国、俄罗斯战略布局的关键时刻,在许多问题捞取战略利益,比如说日本前首相11月21日访台(冲着中国),日本防卫厅长官22日宣布日本“不能防预”“没有瞄准日本的导弹(冲着美国)、11月28日日本扣押俄罗斯渔船船长(冲着俄罗斯)、韩国近几天挑起苏岩礁事件(冲着中国)。 因此,在我们看来,在情报局长出身的美国“新防长”之阴毒手段的背后,恰恰是美国黔驴技穷一面,倒给了之前在“中俄美”间讨生活的“日韩”以活动空间、弱化了美日、美韩同盟、甚至进行下弱化了北约,从而也给了“中俄”以更大的战略空间。
  
  中俄可用能源、经济的欧亚大合作这一手术刀、去解剖美国组建“民主联盟”的全盘计划 事实上,在“中俄”保护了巴基斯坦、且通过巴基斯坦,伊朗的帮助,成功地将“伊拉克模式”拷贝到阿富汗之后,不论是“北约转型”、还是“民主联盟”,都已经成了一句空话,不仅如此,中俄还可以借重“中俄欧”在伊核问题上的固有利益、用能源、经济欧亚大合作这一手术刀去解剖美国组建“民主联盟”的全盘计划。
  
  
  
  伊朗也开始“抖包袱” 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有消息说,伊朗宣布准备用欧元结算伊朗的对外贸易,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自然也是一种“抖包袱”的手段,在华盛顿组织一干人等围绕“东西方冷战”大做文章的情况下,伊朗人抖的这个包袱,显然也是“有人”瞄着了美国的战略要害而发出的一种信号。
  
  “特工中毒案”令普京很难办,难办就难办在继承了前苏联衣钵的俄罗斯 我们认为,“特工中毒案”令普京很难办,难办就难办在继承了前苏联衣钵的俄罗斯、普京自己还就是个令西方人紧张的“克格勃”,因此,近期内不能以“针锋相对的手段”去威胁对方,更别提施加报复了。 尽管我们相信俄罗斯人手上也有类似的计划。但是,一旦如此,也就必然落入华盛顿的圈套,弄不好,在反反复复的暗杀、颠覆、间谍事件中,冷战还就真的让美国人给弄回来了。
  
  
  
  正在起劲地搞“特工中毒案”的“美英”必须斟酌的要命问题 因此,在冷战思维之外去进行报复、继而解套,且继续推进自己的、围绕伊核政策谋取战略利益的既定政策,也就成了俄罗斯必然选择。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仅仅一个伊朗准备用欧元结算伊朗的对外贸易(主要是石油),其影响是有限的,但是,如果俄罗斯也这样宣布的话,那么,它对国际金融市场,对国际能源市场的冲击力是个“什么样的情况”,恐怕是正在起劲地搞“特工中毒案”的“美英”必须斟酌的要命问题。
  
  北京当然有必要从侧面支持俄罗斯 特别是,不要忘记了,中国近来也一再放风,除了将加大中国的“金融创新”之外,还公开表示:“中方希望与欧佩克建立谈判机制”,中国外交部的解释是“有助于国际能源市场的健康发展”。但是,又明确表示没有听说“本月中旬将在北京召开中国、日本、美国、韩国、印度五国的能源部长会议”的消息。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在这个时候,北京当然有必要从侧面支持俄罗斯、也要兼顾欧盟,因此,北京对这个排除俄罗斯、欧盟的“美亚”“五国的能源部长会议”所持的“没有听说”之态度,也就非常正常了,事实上,在我们看来,这玩意儿本来就谈不出什么,就目前而言,它不过是美国人离间伊核问题之“中欧俄”的手段而已。至于今后北京是否有兴趣,恐怕要视伊核问题、中东和平进程的发展而定、也要视华盛顿是否继续玩弄那些令人恶心、却很难改变大局的的小花招而定。
顶楼主!谢谢分享!不过这篇编辑得不好:D
一段时间都没有读到东方评论员的文章了。
最关心这一句:   "埋头攻读中国兵书 《孙子兵法》英译本。"
不会是YY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