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海军130年祭(在收集民国,伪满的,几天后望支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3:29:06
偶有个想法:能不能把帝国的海军能个全家福?
前几个月,听说什么北方舰队成立300周年呀!心中当时是一惊,心想:不管政权怎么改变,历史永不改变!我也很佩服俄国人的勇气!实际上,中国海军如果细算,差不多也是130年了吧!毕竟,历史是不能抹杀的,大家能不能把自己收藏的图从中国第一艘现代蒸汽舰开始,贴到咱们的171呀!
一想起:咱们的镇远,致远,心理总有中说不出的感觉?想象鬼子的金刚,鸟海呀,在2战时都是很熟悉的名字,他们不是历史上也沉了吗?为什么人家能面对,我们不能?
希望大家接龙?表上年号,和舰名,以及见解,以后重新作一个《帝国海军百年史》,大家支持呀!
所有的有名字的,比如象160之类的也要贴,以为它也是海军中的一员,我们不能忘记它!2000吨以上的就可以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1-28 2:28:16编辑过]
偶有个想法:能不能把帝国的海军能个全家福?
前几个月,听说什么北方舰队成立300周年呀!心中当时是一惊,心想:不管政权怎么改变,历史永不改变!我也很佩服俄国人的勇气!实际上,中国海军如果细算,差不多也是130年了吧!毕竟,历史是不能抹杀的,大家能不能把自己收藏的图从中国第一艘现代蒸汽舰开始,贴到咱们的171呀!
一想起:咱们的镇远,致远,心理总有中说不出的感觉?想象鬼子的金刚,鸟海呀,在2战时都是很熟悉的名字,他们不是历史上也沉了吗?为什么人家能面对,我们不能?
希望大家接龙?表上年号,和舰名,以及见解,以后重新作一个《帝国海军百年史》,大家支持呀!
所有的有名字的,比如象160之类的也要贴,以为它也是海军中的一员,我们不能忘记它!2000吨以上的就可以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1-28 2:28:16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1-27 5:44:25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1-27 5:25:02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1-27 5:45:49编辑过]
[B]第四代“经 远”、“来 远”级装甲巡洋舰
装甲巡洋舰(steel armoured cruisers) 德国伏尔铿(Vulkan)造船厂制造,造价共计1739761两银,二舰为同级姊妹舰,1887年7月建成,同年底与“致远”、“靖远”、“福龙”一起回到祖国,加入北洋水师。该型舰是德国设计制造的第一种装甲巡洋舰。

舰船资料:“经远”、“来远”属同级舰,长82.29米、宽11.88米、吃水5米、排水量2900吨、动力采用三胀往复式蒸气机、四座燃煤锅炉(每座重38吨),双轴推进,功率5000匹马力、航速15.5节(“来远”为15.3/4节)、载煤量320吨、编制202-270人,管带为副将衔。

主要武器:双联克虏伯210mm前主炮1座(每门炮重10吨,22倍口径)、克虏伯150mm副炮2门(每门炮重4.5吨)、75mm克虏伯炮2门、47mm哈乞开斯炮2门、40mm哈乞开斯炮1门、37mm哈乞开斯炮5门、18吋鱼雷发射管4具(3具可移动,另外1具为固定式水下鱼雷发射管,位置在舰艏撞角下方)。[/B]

舰史: 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11月(中法战争刚刚结束),北洋大臣李鸿章通过中国驻德国公使许景澄向德国伏尔铿造船厂订造此二舰 ,派曾宗瀛、裘国安、黄戴监造。这次订购在英德两国海军部之间引起一场技术上的激烈争论,这次论争引起德国首相俾斯麦(Bismarck)关注。他指示伏尔锵船厂:“卓越地和准时地执行中国这一次订货具有重大的意义。”该二舰原定用于台、澎防务;后改留用于北洋水师。两舰都参加了1894年9月17日的黄海大战,“经远”舰在管带林永升指挥下奋勇作战,在被日舰重创后该舰奋然撞向日舰,意与其同归于尽,不幸被日舰鱼雷击中要害逐渐下沉,该舰官兵拒不弃舰仍向日舰发炮不止,直至完全沉没,全舰231名官兵为国献身。“来远”舰在黄海大战中遭重创,其后又参加了威海卫保卫战,于1895年2月6日清晨在威海卫港內被日军第一鱼雷艇队偷袭击沉。

1.经远舰墨线图

2.1887年尚未回国的“来远”舰,从照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桅杆附近舷侧的舰名。(照片收藏于英国帝国战争博物馆,编号Q41321)


3.“经远”舰(照片收藏于英国帝国战争博物馆,编号Q22237)

4.“经远”舰

5.“来远”舰

6.停泊在厦门的“经远”舰

7.采用维多利亚涂装的“经远”舰

8.黄海战后“来远”舰甲板

9.初完工时的“来远”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1-27 6:12:39编辑过]
[B]中国第一艘全钢甲军舰-------平 远 装甲巡洋舰

装甲巡洋舰(钢甲钢壳快船) 福州船政局所造第29艘舰船,是福州船政局参考法国“柯袭德”、“士迪克十”、“飞礼则唐”等3艘钢甲舰设计制造的中国第一艘全钢甲军舰,代表了当时中国造船工业的最高水平。由魏瀚、陈兆翱、郑清濂、吴德章、李寿田、杨廉臣监造,1886年12月7日开工,1888年1月29日下水,1889年5月15日竣工,同年加入福建水师服役,命名为“龙威”,北洋水师总查琅威理对该舰甚为满意,于1890年5月16日调归北洋水师,更名为“平远”。

舰船资料:长65.07米、宽13.17米、型深7.08米、舰艏吃水4.19米、舰艉吃水4.4米、主匡面积76.88平方米、标准排水量2067吨、满载排水量2650吨,动力为2座康邦省煤卧式2汽缸蒸气机、4座圆式锅炉,双轴推进,功率2800匹马力、航速14节、装甲防御甲板厚50mm、水线下轮机部外侧装甲厚203mm、炮塔及司令塔装甲厚127mm、编制145人,管带为都司衔。

主要武器:克虏伯260mm前主炮1门、克虏伯150mm副炮2门、57mm诺典费尔德炮2门、47mm哈乞开斯炮2门、37mm5管哈乞开斯炮4门、18寸鱼雷发射管4具。[/B]
  舰史:    该舰参加了1894年9月17日黄海大战,在海战中两次命中日本舰队旗舰“松岛”,该舰也中弹受创。其后“平远”舰又参加了威海卫保卫战,1895年2月17日在威海卫港内和其他受困北洋舰只共十艘向日本舰队投降。被日军掳去后于3月16日将舰籍编入日本舰队,仍称“平远”,1898年3月21日改为一等炮舰。 日人曾将“平远”副炮改为英制6吋炮并作为训练舰使用。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平远”隶属日本第3舰队第7战斗队,于9月18日炮击金州湾俄军要塞时在鸠湾洋面触俄国水雷沉没。

1.平远舰墨线图

2.“平远”舰

3.被编入日本舰队后的“平远”

4方被日本俘去尚未更改涂装的“平远”舰  

5.黄海战前黑色涂装的“平远”舰
[B]国产第二代---广 甲铁胁木壳巡洋舰
铁胁木壳巡洋舰(铁胁穹式快船) 福州船政局所造第28艘舰船,造价22万两银,由魏瀚、陈兆翱、郑清濂、吴德章、李寿田、杨廉臣监造,1885年11月24日开工,1887年8月6日下水,1887年12月4日竣工。

舰船资料:铁胁木壳 ,舰长72.37米、宽11.23米、型深8.43米、舰艏吃水3.67米、舰艉吃水4.67米、主匡面积37平方米、风帆面积933.24平方米、排水量1290吨、采用康邦卧式3汽缸蒸汽机1台,2座圆式锅炉、功率1600匹马力、航速15节、舱面有2支钢桅、1支木桅,可使用风帆动力。全舰编制180人,管带为都司衔。

主要武器:  150mm克虏伯主炮3门、105mm克虏伯副炮4门、57mm哈乞开斯炮4门。 [/B]

舰史:   代广东省造,1894年5月,清廷第二次校阅水师,广东水师记名总兵余雄飞带“广甲”、“广乙”、“广丙”三舰往北洋会操,因三舰在会操中表现出色加上当时朝鲜局势渐趋紧张,“广丙”管带程璧光上书李鸿章,请求留北洋备战。李鸿章采纳此议,“广乙”、“广丙”二舰因留北洋,“广甲”舰返回广东解送岁贡荔枝后,亦留北洋,参加了1894年9月17日的黄海大战,海战中该舰管带贪生怕死,指挥军舰临阵脱逃,9月17日夜半在大连湾三山岛搁浅弃船,后丁汝昌派“济远”将其击毁。
1.“广甲”舰





2.“广甲”舰
国产第三代----"广 乙、广 丙"鱼雷巡洋舰
鱼雷巡洋舰(钢胁钢壳鱼雷快船) 二舰皆福州船政局制造,每艘造价20万两银,由魏瀚、陈兆翱、郑清濂、吴德章、李寿田、杨廉臣监造,“广乙”为福建船政局所造第30艘舰、“广丙”为第32艘舰。分别于1888年1月2日、1887年7月28日开工,1889年8月28日、1891年4月11日下水,1890年11月30日、1891年12月18日竣工。

舰船资料:二舰为同级舰,长76.43米、宽9.13米、型深6.2米、舰艏吃水3.6米、舰艉吃水4.07米、主匡面积78.89平方米、风帆面积51.55平方米、排水量1030吨、动力为3座圆式锅炉、2座康邦省煤卧式2汽缸蒸汽功率2400匹马力、航速17节、编制110人,管带为守备衔。

主要武器:克虏伯120mm炮3门(甲午战争前更换为江南制造局造120mm速射炮)、57mm哈乞开斯炮4门、37mm5管哈乞开斯炮4门、18寸鱼雷发射管4具。

舰史:   “广乙”、“广丙”同属广东水师,1894年5月,清廷第二次校阅水师,广东水师记名总兵余雄飞带“广甲”、“广乙”、“广丙”三舰往北洋会操,演习时“广东三船沿途行驶操演船阵,整齐变化,雁行鱼贯,操纵自如”,“中靶亦在七成以上”。会操结束后,朝鲜局势渐趋紧张,程璧光上书李鸿章,请求留北洋备战。李鸿章采纳此议,“广乙”、“广丙”二舰因留北洋,后均调入北洋水师。“广乙”舰参加了1894年7月25日的丰岛海战,海战中被优势敌人围攻遭重创,自焚于十八岛。“广丙”舰参加了威海卫保卫战,于1895年2月17日和被困威海卫的其他军舰向日军投降,“广丙”舰后被编入日本舰队,1895年12月21日在澎湖遇风暴沉没。

1.“广丙”线图


2.被日军掳去后编入日本舰队的“广丙”舰(其舰首的龙纹尚在)

3.“广乙”舰

4.在十八岛搁浅自焚后的“广乙”舰

5.“广丙”舰线图

6.日军在焚毁后的“广乙”舰内检查
“帝国海军”最威武的时候:访问日本时停泊在长崎港的“定远”舰



等待回国的“定远”舰(美国海军历史研究所收藏 MPL:5245)




“定远”墨线图



悬挂德国商船旗,刚刚抵达中国的“定远”、“镇远”二舰



被日军掳去后编入日本舰队的“镇远”舰



收藏在军博的“镇远”舰铁锚



“定远”舰模型(现藏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



“镇远”舰彩色线图



位于日本太宰府天满宫的定远馆,大门是用“定远”舰的舰材制作而成,并特意保留了上面的弹孔



刚刚抵达中国的“定、镇”二舰


电脑制作的“定远”舰3D模型(1)



电脑制作的“定远”舰3D模型(2)
今天到此为止,以后有机会的话,我再贴出清末最后20年的军舰,望同志们顶呀!
好帖!偶先顶一下的说!希望加精![em09][em08]

偶闲不住再贴!
以下的就是第一次中日战争(甲午战争)到民国初期的帝国海军了!
[B]甲午战争失败后,中国海军精华尽失,原北洋舰队作为战争失败的替罪羊,官兵被全部强行遣散,总理海军衙门及内外海军学堂全部撤停,清政府中的顽固派认为是办海军而招来了灾祸,主张韬光养晦,彻底停办海军,否则会“欲御侮反而适以招侮”。但在直隶总督王文韶等人的一力坚持下,清廷于1896年下令重建北洋舰队,并准备聘用原北洋水师总查琅威理回华教练,1898年戊戌变法时光绪帝更是提出“非添设海军、筹造兵轮无以为自强之计”,经过数年努力,至1899年,重建后的北洋舰队初具规模,同年4月,清廷任命叶祖圭为北洋水师统领,萨镇冰为帮统。

此后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北洋舰队数艘军舰被掠走,海军建设再度经历波折。1905年,清政府在南洋大臣周馥建议下,命令统一南北洋海军,叶祖圭任提督,同年叶在军中去世,由萨镇冰接任。1908年宣统皇帝溥仪即位,次年任命载洵和萨镇冰为筹办海军大臣,把全国五支舰队(北洋、南洋、福建、广东、湖北)统一改编,分为巡洋和长江两个舰队,由程璧光任巡洋舰队统领,沈寿堃任长江舰队统领,萨镇冰任海军总司令。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海军受命前往汉口镇压革命,但海军官兵大都同情革命,准备发动起义,海军提督萨镇冰默认了起义行为,11月晚11时萨镇冰发出“我去矣,以后军事,尔等各舰艇好自为之”的信号,黯然离开舰队,11月15日海军九江易帜,宣告了晚清海军灭亡,在清末海军的基础上诞生了民国海军。[/B]
[B]清末海军部分舰船资料(甲午幸存舰只不在表内)因时间仓促、各舰的舰史、管带、以及更多照片将在以后的更新中不断添加。

 


巡洋舰

“海容”、“海筹” 、“海琛”  “海天”、“海圻” “肇和” “应瑞” “飞鸿”


驱逐舰

  “飞霆” “飞鹰” “龙湍” “建威”、“建安”  “建康”、“豫章” 、“同安”


鱼雷艇

“海龙”、“海犀”、“海青”、“海华”  “辰”、“宿”  “列”、“张”

“湖鹏”、“湖鄂”、“湖鹰”、“湖隼”


炮舰

“鲸波” “江鲲”“江犀” “永丰”“永翔” “江元”、“江亨”、“江利”、“江贞”

“楚泰”、“楚同”、“楚豫”、“楚有”、“楚观”、“楚谦” “舞凤” “联鲸”


练船

“通济”  
[/B]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1-27 8:27:04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1-27 8:41:03编辑过]
肇 和巡洋舰

英国阿姆斯特朗(Armstrong)公司建造,造价21万英镑,1913年(民国二年)归国。

舰船资料:“肇和”舰长320尺、宽39尺、吃水14尺、排水量2600吨、载煤量550吨、载淡水量250吨,军舰动力为6座锅炉4座特尔本式蒸汽机,功率6000匹马力、航速20节、编制230人。

主要武器: 6吋阿姆斯特朗主炮2门,4吋炮4门,47mm阿姆斯特朗机关炮6门,1磅马克沁机关炮2门,18吋鱼雷发射管2具。


“肇和”舰




(四)应瑞巡洋舰


英国威克斯(Vickers)公司建造,造价20万4千英镑,1913年(民国二年)归国。

舰船资料:“应瑞”舰长330尺、宽39尺5寸、吃水13尺、排水量2460吨、载煤量550吨、载淡水量255吨,军舰动力为6座锅炉3座特尔本式蒸汽机,功率6000匹马力、航速20节、编制230人。
    主要武器: 6吋主炮2门,3吋炮2门,47mm机关炮6门,1磅马克沁机关炮2门,18吋鱼雷发射管2具


“应瑞”

后民国政府无力支付舰款,于1914年被希腊购得。
舰船资料:“飞鸿”舰长322尺、宽39尺、吃水14尺、排水量2115吨、载煤量550吨、载淡水量255吨,军舰动力为6座锅炉3座特尔本式蒸汽机,功率6000匹马力、航速20节、编制230人。
    主要武器: 6吋主炮2门,3吋炮2门,47mm机关炮6门,1磅马克沁机关炮2门,18吋鱼雷发射管2具。[/B]
1900年義和團拳匪之亂時本艦正泊在大沽造船廠整修,於六月十六日八國聯軍攻入造船廠後失蹤;其下落眾說紛云,一說為俄軍所虜一說為日軍所奪,但都未經證實而成為歷史疑案. 由於1877 年清廷向英國同廠訂造的四艘"策電"級砲艦中亦有一艘名叫"飛霆"並曾服役至民國後,但歷史記載往往並不標明是那一艘"飛霆",所以亦有人以為這艘"飛霆"艦服役至民國後. [/B]

英国船厂中的“飞霆”

1895年在直布罗陀海峡拍摄到的回国途中的“飞霆”舰(照片收藏于英国国家海事博物馆,编号C7438)

"飛霆"艦打開舷側門露出魚雷發射管的照片

1895年2月7日"飛霆"艦在英國接收時的照片
回国途中的“飞鹰”,舰艉悬挂的是中国龙旗,后桅悬挂的却是英国海军旗
未到手

[B]驱逐舰 哈布斯堡帝国(奥匈帝国)Stabilimento Tecnico厂建造,完工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该舰遂被厂方转售。

舰船资料:“飞霆”舰长197尺、宽21尺、排水量400吨,航速32节。
    主要武器: 12磅主炮2门,47mm机关炮4门,18吋鱼雷发射管2具。[/B]


兩艦曾經受共產黨人鼓動參加1927年二月廿二日的上海工人暴動並發砲協助,但被法國軍艦阻止而失敗. "建威"艦於1930年廢艦改造為"自強"號巡洋艦,"建安"艦於1931年廢艦改造為"大同"號巡洋艦(詳見民國廳南京時期室中有關"自強","大同"兩艦的介紹). 兩艦於1937年八月十二日與"通濟"等八艘艦艇,廿艘商船自沉於江陰[/B]

1900年"建安"艦的下水典禮


1912年的"建威"艦


1929年"建安"艦改裝前的照片
(10) 建靖   福安


[B]練習巡洋艦(原為運輸艦),福州船政局建造之第卅四號艦,1893年開工,1894年 完工,造價110萬銀元. 鋼質船身,艦長252.7呎,寬34.7呎,艙深36呎,吃水18呎,排水量1,900噸,載貨600噸;四 座燃煤鍋爐,一部雙缸往復式蒸汽主機產生1,600匹馬力單軸推進,航速10.5節. 乘員軍官23人,士官兵190人; 裝備兩門阿姆斯壯6吋砲(裝於駕駛台前兩舷側),五門克魯伯4.7吋砲,三門6磅(57公釐)砲,八門1磅(37公釐)砲. "通濟"艦之無線電呼號為"XPF". 由於本艦長期做為馬尾海校學生的練習艦,所以師生們都暱稱其為"濟伯".

  "通濟"艦原為與"福安"同級之運輸艦,原名"建靖"屬福建艦隊;1895年九月因北洋艦隊全殲於甲午之戰故由北洋購買此艦做為練習巡洋艦. 當年十二月廿一日三國干涉還遼,本艦被派往旅順由日本手中收回遼東半島,但次日即被俄國強借而再度交出,中國僅象徵性地收回了一天.

"通濟"艦於1914年六月七日曾因彈藥庫爆炸死傷36人,自1927年起本艦隸屬訓練艦隊而在1937年八月十二日抗戰開始時成為首批自沉於江陰的八艘艦艇,廿艘商船之一. 本艦辛亥革命時之管帶為葛保炎,陳紹寬曾在1919 年十月就任本艦艦長;1937年長江自沉時之末任艦長為嚴壽華. [/B]

1894年建造的"通濟"艦,舷側三座砲塔由艦艏起分別是6吋主砲與兩座4.7吋速射砲


在"通濟"艦實習的福州海校學生


"福安"號運輸艦

"福安"艦泊在廣州黃埔軍校前.

各艦最後的下場如下:英國分得的"海龍"號於1916年十月廿六日在香港出售拆解,俄國分得的"海犀"號重新命名為"Leutenant Burakov"號,於1904年七月廿四日日俄戰爭期間在旅順附近被日軍"三笠"艦派出的艦載魚雷艇所擊沉;法國分得的"海華"號接收後改名"大沽",於1911年二月廿二日在中國海岸觸礁而棄船,德國分得的"海青"號則因一次大戰爆發於1914年九月廿八日在青島自沉.


被编入英国海军后的“海龙”

"海龍"級驅逐艦的武器配置圖

1900年八國聯軍進攻的前夕,一艘停泊於天津的"海龍"級驅逐艦.

1904年已變成英國驅逐艦的"海龍"號

1898年"海龍"級驅逐艦完成時公試運轉的照片
(12)

湖鹏、湖鄂、湖鹰、湖隼

[B]為鄂督張之洞向日本神戶川崎造船訂造之魚雷快艇. "湖鵬",'湖鶚"於1907 年,"湖鷹","湖隼"於1908年完工;每艘造價38萬日元(合328,436兩). 本級艇為日本水雷艇"67號"改型設計, 艇身長132 呎,寬15.6呎,艙深9呎,吃水7.6呎,鋼質船身排水量96噸,兩座燃煤鍋爐推動一座往復式蒸汽主機產 生1,200匹馬力,航速23節. 乘員軍官5人,士官兵36人;裝備二門3磅(47公釐)砲,機槍三挺,三支18吋魚雷發射 管(一水中固定,兩水上迴轉).

各艇原屬湖北,於1909年被清廷歸併於中央. "湖鵬"艇於民初之艇長為陳紹寬,陳於抗戰前即任國府海軍 部長. 1937年十月三日本艇被日機炸沉於江陰之目魚沙,當時之艇長為梁序昭;梁於1954 年在台任海軍總司 令.

十月三日之空襲亦於鰣魚港炸沉了"湖鶚"艇,"湖鶚"後被日本人打撈起在江南造船廠整修後,於1938年六 月十五日改名"翡",裝備一門40公釐砲,兩挺7.7公釐機槍做為日軍的雜役艇使用("湖鶚"艇上原來的火砲魚雷 兵裝於中國軍棄船時已全部拆走). 本艇後於1940年十二月廿一日移交予維新政府(汪精衛政權之前身)水巡 部使用,改名為"海靖".

1938年八月九日"湖鷹"艇在蘭溪與商船碰撞擱淺,被經過發現之日機炸沉. "湖隼"艇在抗戰初期諸役皆倖 免於難,但曾在1940年之重慶大轟炸中被炸傷. 戰後本艇被編入第二艦隊,不過因已太老舊旋即報廢. [/B]
魚雷艇"湖鵬"

已屬於維新政府水巡部的"海靖"號,即原"湖鶚"號魚雷艇;前景則為"海綏"號即原"建康"號驅逐艦,艦尾飄揚的是維新 政府國旗

"湖鷹"號魚雷艇1911年景

炮舰

[B]由湖廣總督張之洞向日本神戶川崎造船廠訂造之淺水砲艦,故以「楚」字號命名. "楚同", "楚有",'楚豫"三艦於1906年完工,"楚豫","楚觀",'楚謙"於1907年完工;每艘造價393,258兩. 清末時之管帶分別為何廣成, 馬熉鈺,朱聲岡,方佑生,吳振南與王光熊. 同批除此六楚艦外還有四艘"湖"字號魚雷艇.

本級艦長200呎,寬29.6呎,艙深14呎,吃水8呎(各艦之艦寬與吃水略有不同),鋼質船身排水量分別為:"楚同","楚謙"740噸, "楚泰","楚有":745噸,"楚豫","楚觀"750噸. 兩座燃煤鍋爐兩部往復式蒸汽主機產生1,350匹馬力,最高航速11節. 乘員軍官17人, 士官兵100人;艦艏尾裝備二門日製4.7吋主砲,兩舷各一門3吋砲;其它高砲機槍各艦配備不同,有英德法日製的1吋,1.5吋,65,37,40 公釐等複雜規格. 六艦之無線電呼號分別為"楚同"艦"XOD","楚泰"艦"XOA","楚有"艦"XOY","楚豫"艦"XOU", "楚觀"艦"XOG", "楚謙"艦"XON".

"楚"字號可算是"江"字號的放大型,雖說長了20呎重了近兩百噸,但兩者外型頗為類似, 從照片觀之常易混淆. 最簡單的判別方式為看舷側的副砲數量;"江"字號雖小但裝了兩門47公釐砲,"楚"字號雖大但只裝一門3吋砲

1912年辛亥革命時湖北滿人總督瑞徵逃離漢口及1922年國父廣東蒙難時首先搭乘避難的都是"楚豫"艦;而她亦是1917年南下護法十艦與1923年隨溫樹德北上的六艦之一,後成為東北第三艦隊一員. 1937年十二月十二日,本艦與第三艦隊其它六艦同沉於青島及劉公島阻塞航道.

"楚有"艦於1937年九月廿九日被日機擊沉於江陰六圩港. "楚泰"艦於1938年六月一日被日機炸燬擱淺於福建閩江口,1941年四月日軍進攻福建我方撤退時自行炸燬於福州南港.

"楚同"艦在1938年中山艦被日機擊沉時亦被炸重傷,但仍修復與"楚觀","楚謙"等三艦上朔長江扼守三峽保衛重慶. 抗日勝利後的1949年四月廿三日, 第二艦隊叛變事件長江突圍戰中,"楚觀"艦衝出共軍岸邊砲火之封鎖而"楚同"艦未能脫困致被共軍扣留,後被國府空軍派機炸沉; 中共曾撈起重用,於1960年除役.

傳說慈禧太后曾搭乘過的"楚觀"艦於1949年隨國府海軍來台,後在50年代的台海各役中尚常見其身影,海軍實行艦艏編號塗裝後還分配到"75"的編號. 本艦在1956年除役而於1964年拆解,現僅遺有艦鐘一座置於左營海軍史蹟館;"楚觀"艦的末任艦長為名戰略學家葛敦華將軍.

"楚謙"與"楚觀","楚同"等艦於抗戰時皆扼守三峽保衛重慶,勝利後編為江防艦隊,但該艦狀況極差已無動力,只得於1949年八月報廢. [/B]

1935年時的"楚謙"艦.



一艘乾舷極低的淺水砲艦正面疾駛而來,由舷側只有一門副砲可知是一艘"楚"字號



"楚豫"艦於1929年的照片


"楚同"艦於抗戰勝利後的照片,前後的4.7吋主砲塔已經換成3吋砲


"楚豫"艦在武昌起義中在長江前方為"江元"與"建威".
江”级炮舰

[B]江防淺水砲艦,為兩江總督陳光燾向日本神戶川崎造船廠所訂造,故以"江"字號命名. "江元"於1906年,其它則於1907年完工;每艘造價日幣13萬5千元(合260,000兩). 鋼質船身,艦長180呎,寬28呎,艙深7.9呎, 吃水7.5呎,排水量550噸,兩座燃煤鍋爐兩部往復式蒸汽主機產生950匹馬力,雙軸推進航速13節. 乘員軍官15人,士官兵90人; 裝備一門4.7吋57倍徑阿姆斯壯主,一門日製3吋砲,四門47公釐速射砲(江元配備江南製械廠的57公釐速射砲),四挺7.9公釐機槍. 四艦之無線電呼號分別為"江元"艦"XQU","江亨"艦"XOH","江利"艦"XQR","江貞"艦"XQC". 管帶分別為宋文翹,沈繼芳,鄭倫與饒懷文.

"江亨"艦民初時原駐岳州,1919年俄國革命後列強出兵西伯利亞防止紅軍東侵,中俄邊境情勢混亂;本艦於當年七月被派往東北哈爾濱防備,但在十一月卻發生俄國人向之借砲轟擊日本領事館,造成日本死亡七百多軍民之廟街事件(日稱之為尼港事件),"江亨"等艦遂被日本扣留,後經外交途徑交涉月餘方始解決; 當時擅自借砲之"江亨"艦長陳世英因日方壓力被北京政府撤職永不錄用,但其實此為障眼法,不久陳世英改名陳季良復出,抗戰初任國府海軍第一艦隊司令.

1929年十月二十九日中俄三江口富錦之役,"江亨"艦被俄艦擊成重傷後自沉,九一八後日人將之打撈上岸欲整修使用卻發現損壞嚴重而廢置. "江利"艦原駐廈門,後隨楊樹莊駐滬並投向北伐軍陣營,於1927年三月廿七日張作霖派遣東北艦隊南下襲擊上海吳淞口時被"海圻" 艦擄回北方,後收編於東北第三艦隊,抗戰後的1937年十二月與其它各艦自沉於青島及劉公島阻塞航道.

"江貞"與"江元"兩艦則隸屬中央海軍直屬之第二艦隊,"江貞"艦在1938年七月廿日被27架日本飛機轟炸擱淺岳陽附近,十一月初撤退時自焚而燬;不過根據日本海軍的紀錄曾在1938年十一月十五日將其加以修復使用.

"江元"艦於1938年十月廿一日亦被日機炸燬艦體但仍修復並保留至戰後, 編入江防艦隊參加國共內戰.1949 年十一月,該艦由馬祖返航基隆時因航向錯誤擱淺東沙島,十二月初因拖救無效而就地拆解報廢.[/B]

"江元"級的火砲配置圖


江利"艦公試運轉時的照片,所有火砲都尚未裝上,煙囪依日艦習慣繪有環圈


"江亨"艦
永丰、永翔炮舰---永丰,著名的中山舰


[B]炮舰 “永丰”舰由日本三菱船厂建造,派李国圻等监造,“永翔”舰由日本川崎厂建造,曾瑞祺、黄显宗监造。1913年建成回华,每艘造价68万日元。

舰船资料:2舰为同级,长205尺、宽29尺5寸、吃水8尺,排水量780吨,载煤量150吨,载淡水量16吨,8座锅炉、2座往复式蒸气机,功率1350匹马力,航速13.5节,编制108人。

主要武器: 阿姆斯特朗105mm炮1门,阿姆斯特朗75mm炮1门,阿姆斯特朗47mm机关炮4门,马克沁机关枪2门。[/B]


出水后的中山舰

孙中山夫妇登上永丰舰

老船工打造中山舰

修复后的中山舰全貌

珍贵的历史照片


复原设计图

彩页图
好了,1895-1911年间的差不多全了,以后是民国的了。欢迎,捧场呀!
辛苦
辛苦辛苦!!!支持
支持!支持!
我收了
顶,问一下,怎么加威望?有什么用啊?
楼主的确好贴.不顶不行 啊
好贴好贴,顶一下!
东西也收下了!!!!!!!
民国海军的巅峰之作恐怕要算“基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