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XH]【《舰载武器》杂志12期--我看海军新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18:24:05
转自XH,《舰载武器》杂志12期,野战排录入.


我看海军新驱逐
■052B
被国外媒体广为报道的两艘舷号为168、169的新驱(也被称为052B型),从《简氏防务周刊》上刊登的照片看可以说是目前我国在舰体设计上最为成功的军舰之一,充分考虑到了军舰的隐身性,迎合了水面舰艇隐形化的发展趋势。在舰型上,052B型较上一代167有了很大的变化,它采用了大斜角舰艏,水线以上明显外飘,长宽比较以前国产驱逐舰要小很多,首部采用了V形剖面,提高了航行中抗纵摇的能力,从而使其具有了极佳的适航性。这种舰型还可增加舰内部容积,有利于舰内设备的布置及改善舰内的居住条件,但这种舰型也使其在高速航行时的阻力增大。
总体设计:052B型上层建筑及折线以上舰体内倾,上层建筑也较以前明显低矮,舰面布置整洁,各转角处均设计成圆弧过度,尽量减少雷达反射面积,减弱雷达反射信号。舰中部的烟囱也使用了新型的红外抑制装置,以降低排烟的红外特征与温度(此装置在此前的113舰上已出现过,而后续舰上却没有使用,可能当时此装置正处于试验阶段,如今,这种装置重新出现在新驱上,表明这种红外抑制装置技术已完全成熟,今后可能会大量应用在新造的驱护舰上)。因此,052B型舰的隐身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即使与世界新建造的驱逐舰相比,舰体设计也处于较先进的水平。而其宽大的舰体也使其有很好的适航性和耐波性,中远海舰行能力较强。
052B型舰的动力装置从舰上的烟囱布置方式看应为燃-柴联合动力,燃气轮机推测为2台乌克兰研制的DA80型,最大输出功率达36300马力,重16吨,3000~3600转/分的效率可达36%。它是在DN50型燃汽轮机的基础上研制的一种改型。早在我国研制“旅沪”级驱逐舰时,就已注意到舰用动力装置落后的问题,因此从美国购入了LM2500型燃气轮机,装备在“旅沪”级导弹驱逐舰上,以改变我水面舰艇动力系统长期以蒸汽轮机为主的局面。后续购入计划由于某种原因被中止。后来选中乌克兰的DA50燃汽轮机,其性能与LM2500基本相同,但在最大输出功率及热效率上则明显高于LM2500。随后建造167舰时,动力系统采用的就是两台乌克兰产的DA50型燃气轮机,经试用,该发动机工作稳定可靠。由于新驱的吨位要明显高于167舰,因此使用新型的DA80燃汽轮机应是最合理的。柴油机还应为2台最常用的MTU 1201163-TB92型高速柴油机,持续功率8000马力,全舰总功率则达到近80000马力。这样,我们就可以分析一下052B型舰的最大航速与排水量:美国“伯克”级驱逐舰排水量为9000吨(Ⅱ型),动力装置为4台LM2500型燃气轮机,输出总功率105000马力,最高航速为32节;“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满载排水量为8040吨,动力装置也是4台LM2500型燃汽轮机,航僮罡呖纱?2.5节;这样,如果我们新驱的满载排水量在8000吨以上,那么在近80000马力的推动下,航速达到30节应完全可能。如在8000吨以下,超过30节则应很平常。笔者个人认为,052B型舰的满载排水量应在8000吨以下,7000吨左右较为合理,而航速应达到32节。
防空导弹系统:新驱装备的武器系统也许是人们最关心、最感兴趣之处,从已知的资料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新型武器系统主要由防空导弹系统、反舰导弹系统、火炮系统及反潜系统组成。
首先分析一下新驱的防空导弹系统。我国水面舰艇防空能力不足一直是个遗憾,现役舰艇装备最多的防空导弹系统是海红7型防空导弹,其性能虽较为先进,但只是一种近程点防御导弹,并不能支起水面舰艇在中远海作战时的空中保护伞。而我国中程舰空导弹确迟迟没有面世,这种不利的局面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从俄罗斯购入“现代”级导弹驱逐舰后才有所改善。因此,新驱特别加强了中程对空防御能力,在舰首和舰尾右侧各装了一具与“现代”级导弹驱逐舰上相同的SA-7单臂式舰空导弹发射装置,但使用的导弹并不是“现代”级上使用的SA-7导弹,而是最新的SA-N-17型导弹。这种新型导弹增加了指令修正制导技术,对飞机及导弹目标采用波谱识别技术,目标照射雷达使用了新型软件,采用新型火箭发动机,提高了导弹射程,采用新型信号处理装置及高灵敏度引信,导弹采用大弧形弹道,通过这些方面的改进,SA-N-17弹长增加30.2厘米,最大射程扩大到40千米,并具有拦截高度为5米的掠海飞行反舰导弹的能力,防空反导能力具有很强的提升。`根据“现代”级上每座发射装置备弹24枚推测,新驱的备弹数也应在这个数量范围之内,这样全舰共有48枚舰空导弹可供使用,具有较强的持续作战能力。
反舰导弹系统:052B型新驱在烟囱后布置有4座四联装“鹰击-82”舰舰导弹,这也是我国在20世纪后期为加强反舰能力的一种标准载弹方式。导弹应与167舰上装备的属于同一个型号,据说这种导弹具有末端超音速掠海飞行能力,拦截困难,制导精度很高,并可进行中继制导,进行超视距攻击。
火炮系统:新驱上装备的火炮系统也是使人关注的地方,舰首装有一门我国新研制的单管自动舰炮,这与我国以往舰艇上装备的双管舰炮有很大区别,并且在舰炮外形上也采用了隐形设计,外观棱角分明,可有效地减小舰炮的雷达反射截面。炮管部分与法国克勒索-卢瓦尔公司生产的紧凑型100毫米舰炮非常相似,这种法国舰炮在我544号护卫舰上已装备多年,我国对其性能也非常满意,如果两者之间有某种渊源当不足为奇。从外观上分析,新型舰炮的口径应在100毫米,超过100毫米的可能性不大,而新驱上的新舰炮炮管明显较544号舰上装备的法国100舰炮要长,射程上应比法国100毫米炮要远,在使用弹种上也许有新意,很可能使用制导炮弹。以前我国大中型水面舰艇主炮多采用双管设计,如今换装了新型单管舰炮,说明新舰炮在射速(很有可能达到90发/分)、威力及射程上均比原双管有了很大的提高,完全可以满足作战的需要。
除了主炮,舰桥主桅两侧还各安装有一座我国新研制的730型多管30毫米近防武器系统,这是我国90年代末研制的第一种多管近防武器系统《简氏防务周刊》上报道说,该炮为多管30毫米加特林转管炮设计,模块结构,其炮架上有1具EFR-1I波段跟踪雷达、1套OFC3光电跟踪系统(OFC3光电跟踪系统包括1个热像仪,1个电视摄像机、1个激光测距仪),其对RCS为2的目标探测距离为15千米,RCS为10的目标探测距离为20千米。该型号属外能源转管炮,由多根刚性连接在一起的身管和炮尾组成,每根身管都有各自的炮闩,通过外部电机实现连续射击。最大射速应在4000~4200发/分,有效射程应在2000米左右。由于每根身管的工作时间重叠,所以它具有射速稳定、身管寿命长、可靠性高等特点。在外观上,该系统与荷兰的“守门员”近防武器系统非常相似,该系统火炮威力、抗干扰能力及射速上都要强于密集阵。该系统的装舰使用标志着我国舰艇的近程反导防空能力的不足从此结束,新驱在这方面已与世界处于同一水平上。
反潜系统:新驱的反潜系统从现有的资料看主要由反潜火箭、反潜鱼雷、反潜直升机及相关的搜潜设备组成。
舰首主炮前方装备有2座反潜火箭发射装置,但具体是几联装现在还不清楚,笔者个人认为六联装的可能性较大,型号很可能与“江卫”级上装备的是同一个型号或是其改进型。虽然这种武器在西方舰艇上早以消失,但在实战中反潜火箭应有其发挥作用的地方,像打击浅水水域的水下目标、对深海潜航状态的潜艇目标进行警告性打击及拦截、拦截反舰鱼雷等由于其使用简单、价格低廉、可大量使用,因此,新驱上出现这种武器的身影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在舰体中部活动盖板内各有一座三联装反潜鱼雷发射管,这是我国在90年代以后建造的新型驱逐舰上的标准近距反潜武器,可用于10千米以内的反潜任务。
最后是舰上搭载的反潜直升机,从机库的高度分析,直升机型号很有可能是俄制“卡-28”反潜直升机,但只设有单机库,只能存放一架反潜直升机。同时,还可以使用国产的“直-9C”反潜直升机。“卡-28”反潜直升机的性能大家已十分了解了,这里就不再作介绍,它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性能最好的舰载反潜直升机之一,除常规反潜外,“卡-28”还可以进行超视距引导、远程预警,侦察、补给运输等任务。远程反潜能力较强,这对提高新驱的远程反潜能力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对潜探测设备主要是舰载声呐,舰首下应有一部主/被动舰壳声呐,而舰尾是否装有拖曳式声呐尚不得而知。从目前的情况分析,舰尾装备拖曳式变深声呐的可能性不大能,而新驱的舰尾尾部有两个方形孔洞,是否为拖曳阵列声呐收放口还很难确定,但可能性很大。虽然研制拖曳式阵列声呐的难度较大,但我国科研水平的日益增强也是有目共睹的,研制成功这种声呐也是不足为奇的。
除以上介绍的武器外,在舰桥前部的平台上还出现了4座多管火箭发射器,从《简氏防务周刊》上刊登的照片看,可能是4座18管火箭炮,口径应在100毫米以上,最有可能是122毫米。新驱上出现它的身影还是令很多人意外的,笔者推测它的主要用途有以下两种:第一、是一种多用途火箭发射器,可以发射多种不同用途的火箭弹,其主要作用与陆军用的车载火箭炮应是一致的,进行火力压制。第二、是一种专用的大型干扰火箭发射器,可发射大型红外/箔条及烟雾弹。是否如以上所述,等新驱服役后一切就都会清楚了。
舰载雷达及电子设备:从《简氏防务周刊》上刊登的新驱照片看,新驱上装备的雷达设备以俄制产品居多,主桅杆顶部装了一部MP-710型“顶板”三坐标对空搜索雷达(与“现代”级驱逐舰上使用的属于同型),它主要用于全舰的对空搜索任务,并为舰载防空系统进行目标搜索、跟踪。天线采用2座一维频扫单面天线背靠背形式布置,平时雷达转速为6转/分,作战时为1转/分,数据更新率为1次/2秒,对空探测距离300千米,对2平方米的目标作用距离220千米,据说该型雷达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但很费电。在舰体中后部桅杆上装有一圆球型雷达罩,内部装有何种雷达目前还不得而知,但笔者分析,最有可能装的是对空/对海两用雷达,得出这个结论的理由是新驱主桅杆只装有一部MP-701“顶板”对空搜索雷达,只具备对空功能,舰上并没有其它专用对海雷达,而其它位置安装对海雷达几乎不可能。因此,在有一部专用对空搜索雷达的基础上,增加一部对空对海两用雷达,既可满足对海搜索的需要,战时又可为MP-701“顶板”雷达进行低空补盲,防止遗漏空中目标(特别是中低空目标),而平时完全可以只启动该雷达,进行日常对空对海搜索及航行使用。所以,该雷达天线罩内装对空对海雷达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新驱上安装的火控雷达较多,并且多为第一次见到,型号较新。
由于装备了俄制SA-N-17舰空导弹,因此在新驱机库及舰桥两侧安装的火控雷达应为俄制“前罩”火控雷达,共装有4部,每部“前罩”雷达可同时对2个目标进行跟踪,引导SA-N-17导弹进行攻击,因此全舰可同时攻击8个目标,比“现代”级上的6部雷达及可攻击12个目标要少。舰桥顶部的圆形火控雷达也十分引人注目,其外形与“现代”级上用于SS-N-22舰舰导弹的“音乐台”火控雷达几乎一模一样,不知两者之间是否有某种联系。我国舰舰导弹一般都由位于主桅01平台上的343型火控雷达控制,除此之外还可对主炮进行火力控制。新驱上的同一位置上也安装有一部与343雷达类似的雷达,但外形上已有所变化,也许性能有了提高,但作用都是一样的。两者都具有对舰舰导弹进行控制的能力,这种布置方式是否有一些多余,笔者认为有两种可能:一是这种类似“音乐台”的火控雷达专用于对舰舰导弹的控制,而01平台上的火控雷达则专用于对主炮进行控制。二是它并非舰舰导弹的控制雷达,而是为某种武器系统提供目标数据的搜索雷达,就和俄罗斯“卡什坦”近防系统中为其提供目标数据的圆形雷达是一样的。但也不排除两者都具有对舰舰导弹和主炮的控制能力的可能,也许两者互为备份,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除这些火控雷达外,新驱上还安装了完善的电子战设备,像167舰上的圆形电子战天线就出现在主桅两侧,舰桥上还有两个圆柱形天线。后桅杆两侧的圆球形物体为卫星通信天线及数据链天线,而其上方的小圆球应为一种新型电子战设备。
舰桥顶部两侧圆形雷达罩后部两侧还装备了一种新型设备,用途不明。笔者认为其可能性有二:一是一种光电探测器,主要用于舰上SS-N-17导弹的辅助控制,以使在“前罩”火控雷达受到干扰不能正常工作时对目标进行探测跟踪,以引导导弹攻击目标。二是一种新型激光致盲武器。如果是前者,那就很平常了,但如果是后者,那就另当别论了。首次报道激光武器是在1982年的英阿马岛海战中,据报道,战争中阿根廷飞行员在攻击英舰时,被英舰上射出的一道明亮的光束击中,结果使飞行员双目失明,飞机失控坠毁。这是激光武器的首次露面,但这并没有得到英国方面的证实。以后也再没有这方面的消息。如果新驱上的这种设备是激光武器的话,那么,我们的新驱不仅是世界上第一种公开装备这种武器的国家,同时也使052B型舰的防空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令人刮目相看。不过,笔者认为前者的可能性最大。
052B型舰目前有2艘下水。从舰上配置的武器分析,052B型舰应是一种具有较强防空、反舰及反潜能力的大型多用途导弹驱逐舰。如果上文分析其装备拖曳阵列声呐的情况属实的话,那么就可进一步将052B型舰确定为一型以反潜、防空为主的多用途导弹驱逐舰。

■052C
外媒报道该舰舷号170,称为052C型。
052C型舰的建成下水,标志着我国大型水面舰只的设计制造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052C型舰在舰型上保持了052B型舰体设计,只是上层建筑发生了改变,以适应安装相控阵雷达及垂直发射系统的需要,上层建筑的布局更加简洁,隐身性也比052B型舰更强。从舰上烟囱的布置方式来看,其动力系统也应与052B型舰相同,同为柴-燃联合动力,最大输出功率也应相同。从外观上判断,052C型舰舰体尺寸较052B型舰稍稍加长,吨位也有所增加,满载排水量应在8000吨上下。这样,在与052B型舰使用相同功率的动力系统时,该舰航速也应达到30节。
052C型舰上装备的武器系统中最令人瞩目的就是垂直发射系统和舰舰导弹,电子雷达设备引人注意的则是安装在舰桥四周上的相控阵雷达,舰上的其它武器像舰炮、近防武器系统、直升机、反潜鱼雷、电子战系统等都沿用了052B型舰,这其中只是近防武器系统的安装位置由052B型舰的两侧改为沿舰艇中线前后布置,这样每座系统的射界要比安装在舰体两侧大很多,可用2座系统对同一侧的来袭目标进行拦截,进一步提高了导弹的拦截概率。
下面,笔者就对052C型舰上的垂直发射系统、相控阵雷达、舰舰导弹系统进行一下推测分析。
采用垂直发射的舰空导弹是防空型驱逐舰必须的,由于其具有占地面积小、载弹量大、发射速度快的特点,因此被广泛用于专用防空型导弹驱逐舰上。像美国的“伯克”级、日本的“金刚”级上都装备有MK41型垂直发射装置。
052C舰上应装有8座六联装舰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采用前6后2的布置方式,该发射装置为六联装环状圆筒形,与俄罗斯舰用的SA-N-6舰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类似。但我们的这种垂直发射装置与其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每个弹筒均为发射器,弹筒顶部的发射盖可由电机开启,而不像俄罗斯舰用的SA-N-6舰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那样只有一个发射口,每枚导弹都由这个发射口发射,导弹要靠导弹筒的旋转对准发射口后才可发射下一枚,这样就无形中增加了系统的复杂程度,降低了导弹的发射速度,可靠性也较低,根本体现不出垂直发射装置的优势。因此,我们的这种六联装垂直发射装置在发射速度、占地面积、可靠性等方面均优于俄制的垂直发射装置。特别是发射速率更是好于俄制装置,估计可达到美国MK41的水平。该装置最早出现在我国970号试验舰上,发射装置与舰体中线有几度的夹角,向舰外倾斜,这可以避免导弹在发动机点火失败后坠落到舰面上,以致危及舰艇自身安全。
这种六联装垂直发射装置所使用的舰空导弹目前有两种可能,一是俄制的SA-N-6舰空导弹,二是我国自行研制的XX-9舰空导弹。前者的性能大家都已十分熟知,性能没得说。后者据《简氏防务周刊》报道说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研制的一种中远程防空导弹,有陆用型和舰用型两种,陆用型采用的是类似于俄S-300防空导弹自行轮式导弹发射车,车载四联装垂直发射装置,最大射程在150千米以上,最大飞行速度4马赫,弹体尺寸较SA-N-6略小。XX-9导弹的性能与俄SA-N-6基本处于同一水平,但电子设备上要比SA-N-6高一个数量级,而且在制导系统、抗干扰能力、多目标攻击能力上都要强于SA-N-6。
以上只是笔者的一些个人分析,猜测的成份较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无论052C型舰上装备的是哪种舰空导弹,都会彻底改变我国水面舰艇不具备中远程区域防空能力的空白,对我国海军的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接下来,笔者再分析一下052C型舰上装备的相控阵雷达,雷达的安装方式与美国“伯克”级驱逐舰相似,都是安装在舰桥四面以一定角度布置,可构成360度半球对空对海覆盖。据《简氏防务周刊》报道,该相控阵雷达与美国的AN/SPY-1B型主动雷达相似,采用的是模块化安装方式,而非整体式安装,这样在未来可方便地升级为更先进的雷达系统。外刊还指出,其可靠性、反应精度及目标的探测性能均超过早期使用的AN/APY-1A型雷达,接近AN/APY-1B型雷达。但052C舰上的相控阵雷达系统与美国相控阵雷达系统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舰上没有安装类似“伯克”级舰上用于对“标准”-2导弹进行末端制导的AN/SPC-62制导雷达。从目前的情况看,052C型舰上虽然还有一些雷达电子设备没有安装,但看不出舰上哪里可以安装这种制导雷达,因为如果还没有安装的话,舰上至少应留出2~3个安装基座,但笔者并没有发现这种基座的存在。这就向我们传递了一些信息,这种情况的出现将会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052C舰上装备的相控阵雷达具有全程指令引导能力,类似于德国F124型导弹护卫舰上装备的APAR相控阵雷达,这种雷达可同时提供4个引导导弹的照射波束,因此导弹全程飞行中的中途引导、中段指令修正及末段目标引导都由APAR雷达负责。170舰上的相控阵雷达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处。另一种可能是052C型舰上的舰空导弹的末制导雷达采用的是主动制导模式,而非半主动雷达制导,SA-N-6导弹的末制导采用的是半主动雷达制导,这一点已可以确定。而我们自已的XX-9制导系统以前都认为采用的是惯性加中段指令制导加末端半主动雷达制导,但从052C型舰上雷达的布置方式分析,该导弹的制导方式很可能是惯性加中段指令制导加末端主动雷达制导,这样在导弹接近目标时可开启弹上的主动雷达搜索跟踪目标,而不再需要舰上末端照射雷达照射目标。这将会极大提高整个防空系统的多目标攻击能力(理论上只要相控阵雷达能跟踪多少个目标,就可以攻击多少个目标),有可能会超过“伯克”级驱逐舰可同时攻击12个目标的数量。如果这两种可能成立的话,那么笔者可以进一步确定052C型舰上装备的舰空导弹就是国产的XX-9,而非俄制SA-N-6。
这里,笔者分析一下主桅顶部安装的圆形雷达罩装备的雷达类形。笔者认为应为一部对空警戒雷达或对空/对海雷达。得出这个结论的理由是:舰上已安装有具有很强对空对海探测能力的相控阵雷达,但在日常航行及训练时,开启相控阵雷达未免有些浪费,因此,一部普通对空/对海雷达完全可以满足这种需要,并且在外形上看,与052B形舰上后桅上装的圆形雷达罩大小基本一致,如这个推测正确的话,也就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052B型舰上这个圆形雷达罩内的确为对空/对海雷达。
最后再说一下052C型舰上装备的舰舰导弹。从《简氏防务周刊》上刊登的照片看,它与我国以往的舰舰导弹有很大的不同。以往,我国舰艇上装备的舰舰导弹基本上都是国产“鹰击”82系列中的各种型号,发射箱/储运箱为方形,但从照片上看,052C舰体中部的舰舰导弹发射架为半圆形,2座交叉布置,每座应可带弹4枚,全舰共可带8枚,而非“鹰击”82系列所采用的方形发射箱/储运箱。这说明052C舰上装备的舰舰导弹应为一种新型号。笔者分析有可能是以下几种:
国产“鹰击”83舰舰导弹。据外刊报道,“鹰击”83舰舰导弹是我国“鹰击”系列的最新型号,2002年11月,我国在“飞豹”战机上试射了这种导弹的空射型,称其射程达到了250千米,并且在飞行末段是以超音速对目标发动攻击的。因此,笔者推测舰舰型的射程应至少在200千米,整体性能应与俄“俱乐部”系列舰舰导弹相当。
国产另一类超音速舰舰导弹。该型国产超音速舰舰导弹是被外媒盛传很长时间的一种全新的舰舰导弹,被认为具有全程超音速飞行能力,飞行速度应在2马赫以上,最大射程至少在150千米以上,性能与俄SS-N-22相当。在2002年的珠海航展上,展出的“飞豹”飞机的模型翼下出现了一种新型号导弹,尖尖的弹头,两侧有斜切式进气口,一看就知是一种超音速导弹,不知是不是该型导弹的空射型。不过,到现在为止,该导弹是否存在还没有得到证实,如果确实存在的话,那么052C型舰的反舰能力也将十分可观。
俄制“宝石”超音速舰舰导弹。“宝石”超音速舰舰导弹是俄罗斯研制的一种新型舰舰导弹,其性能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主要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具有隐形功能,以超音速速度飞行并拥有高精度制导系统,最大射程高空飞行时可达300千米,低空飞行时为120千米,飞行末端攻击速度可达2.5马赫。就目前情况看,进口一些“宝石”导弹装备170舰也是完全可能的。这不仅可以提高170舰的中远程反舰能力,还可对我国新型舰舰导弹的研制工作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如果052C舰装备的是国产舰舰导弹,那么,新型超音速导弹的可能性最大;如国是俄制导弹,则“宝石”舰舰导弹的可能性最大。
■结束语
052B、052C型舰代表了我国现阶段军用舰艇建造的最高水平,也向世人证明了中国人完全有能力完成我们自己想干的事情。一些关键性技术的突破使我国海军的作战能力尤其是反潜防空能力有了实质性的提高。据外刊报道,新驱都是在上海江南造船厂建造的,从舷号上判断,这几艘舰有可能将服役于南海舰队,这将使南海舰队的作战能力有较大的提高和增强,特别是反潜防空能力。我们有理由相信,一支装备精良、具有现代化作战能力的新一代中国海军舰艇将驰骋在世界大洋之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1-25 17:56:33编辑过]
转自XH,《舰载武器》杂志12期,野战排录入.


我看海军新驱逐
■052B
被国外媒体广为报道的两艘舷号为168、169的新驱(也被称为052B型),从《简氏防务周刊》上刊登的照片看可以说是目前我国在舰体设计上最为成功的军舰之一,充分考虑到了军舰的隐身性,迎合了水面舰艇隐形化的发展趋势。在舰型上,052B型较上一代167有了很大的变化,它采用了大斜角舰艏,水线以上明显外飘,长宽比较以前国产驱逐舰要小很多,首部采用了V形剖面,提高了航行中抗纵摇的能力,从而使其具有了极佳的适航性。这种舰型还可增加舰内部容积,有利于舰内设备的布置及改善舰内的居住条件,但这种舰型也使其在高速航行时的阻力增大。
总体设计:052B型上层建筑及折线以上舰体内倾,上层建筑也较以前明显低矮,舰面布置整洁,各转角处均设计成圆弧过度,尽量减少雷达反射面积,减弱雷达反射信号。舰中部的烟囱也使用了新型的红外抑制装置,以降低排烟的红外特征与温度(此装置在此前的113舰上已出现过,而后续舰上却没有使用,可能当时此装置正处于试验阶段,如今,这种装置重新出现在新驱上,表明这种红外抑制装置技术已完全成熟,今后可能会大量应用在新造的驱护舰上)。因此,052B型舰的隐身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即使与世界新建造的驱逐舰相比,舰体设计也处于较先进的水平。而其宽大的舰体也使其有很好的适航性和耐波性,中远海舰行能力较强。
052B型舰的动力装置从舰上的烟囱布置方式看应为燃-柴联合动力,燃气轮机推测为2台乌克兰研制的DA80型,最大输出功率达36300马力,重16吨,3000~3600转/分的效率可达36%。它是在DN50型燃汽轮机的基础上研制的一种改型。早在我国研制“旅沪”级驱逐舰时,就已注意到舰用动力装置落后的问题,因此从美国购入了LM2500型燃气轮机,装备在“旅沪”级导弹驱逐舰上,以改变我水面舰艇动力系统长期以蒸汽轮机为主的局面。后续购入计划由于某种原因被中止。后来选中乌克兰的DA50燃汽轮机,其性能与LM2500基本相同,但在最大输出功率及热效率上则明显高于LM2500。随后建造167舰时,动力系统采用的就是两台乌克兰产的DA50型燃气轮机,经试用,该发动机工作稳定可靠。由于新驱的吨位要明显高于167舰,因此使用新型的DA80燃汽轮机应是最合理的。柴油机还应为2台最常用的MTU 1201163-TB92型高速柴油机,持续功率8000马力,全舰总功率则达到近80000马力。这样,我们就可以分析一下052B型舰的最大航速与排水量:美国“伯克”级驱逐舰排水量为9000吨(Ⅱ型),动力装置为4台LM2500型燃气轮机,输出总功率105000马力,最高航速为32节;“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满载排水量为8040吨,动力装置也是4台LM2500型燃汽轮机,航僮罡呖纱?2.5节;这样,如果我们新驱的满载排水量在8000吨以上,那么在近80000马力的推动下,航速达到30节应完全可能。如在8000吨以下,超过30节则应很平常。笔者个人认为,052B型舰的满载排水量应在8000吨以下,7000吨左右较为合理,而航速应达到32节。
防空导弹系统:新驱装备的武器系统也许是人们最关心、最感兴趣之处,从已知的资料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新型武器系统主要由防空导弹系统、反舰导弹系统、火炮系统及反潜系统组成。
首先分析一下新驱的防空导弹系统。我国水面舰艇防空能力不足一直是个遗憾,现役舰艇装备最多的防空导弹系统是海红7型防空导弹,其性能虽较为先进,但只是一种近程点防御导弹,并不能支起水面舰艇在中远海作战时的空中保护伞。而我国中程舰空导弹确迟迟没有面世,这种不利的局面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从俄罗斯购入“现代”级导弹驱逐舰后才有所改善。因此,新驱特别加强了中程对空防御能力,在舰首和舰尾右侧各装了一具与“现代”级导弹驱逐舰上相同的SA-7单臂式舰空导弹发射装置,但使用的导弹并不是“现代”级上使用的SA-7导弹,而是最新的SA-N-17型导弹。这种新型导弹增加了指令修正制导技术,对飞机及导弹目标采用波谱识别技术,目标照射雷达使用了新型软件,采用新型火箭发动机,提高了导弹射程,采用新型信号处理装置及高灵敏度引信,导弹采用大弧形弹道,通过这些方面的改进,SA-N-17弹长增加30.2厘米,最大射程扩大到40千米,并具有拦截高度为5米的掠海飞行反舰导弹的能力,防空反导能力具有很强的提升。`根据“现代”级上每座发射装置备弹24枚推测,新驱的备弹数也应在这个数量范围之内,这样全舰共有48枚舰空导弹可供使用,具有较强的持续作战能力。
反舰导弹系统:052B型新驱在烟囱后布置有4座四联装“鹰击-82”舰舰导弹,这也是我国在20世纪后期为加强反舰能力的一种标准载弹方式。导弹应与167舰上装备的属于同一个型号,据说这种导弹具有末端超音速掠海飞行能力,拦截困难,制导精度很高,并可进行中继制导,进行超视距攻击。
火炮系统:新驱上装备的火炮系统也是使人关注的地方,舰首装有一门我国新研制的单管自动舰炮,这与我国以往舰艇上装备的双管舰炮有很大区别,并且在舰炮外形上也采用了隐形设计,外观棱角分明,可有效地减小舰炮的雷达反射截面。炮管部分与法国克勒索-卢瓦尔公司生产的紧凑型100毫米舰炮非常相似,这种法国舰炮在我544号护卫舰上已装备多年,我国对其性能也非常满意,如果两者之间有某种渊源当不足为奇。从外观上分析,新型舰炮的口径应在100毫米,超过100毫米的可能性不大,而新驱上的新舰炮炮管明显较544号舰上装备的法国100舰炮要长,射程上应比法国100毫米炮要远,在使用弹种上也许有新意,很可能使用制导炮弹。以前我国大中型水面舰艇主炮多采用双管设计,如今换装了新型单管舰炮,说明新舰炮在射速(很有可能达到90发/分)、威力及射程上均比原双管有了很大的提高,完全可以满足作战的需要。
除了主炮,舰桥主桅两侧还各安装有一座我国新研制的730型多管30毫米近防武器系统,这是我国90年代末研制的第一种多管近防武器系统《简氏防务周刊》上报道说,该炮为多管30毫米加特林转管炮设计,模块结构,其炮架上有1具EFR-1I波段跟踪雷达、1套OFC3光电跟踪系统(OFC3光电跟踪系统包括1个热像仪,1个电视摄像机、1个激光测距仪),其对RCS为2的目标探测距离为15千米,RCS为10的目标探测距离为20千米。该型号属外能源转管炮,由多根刚性连接在一起的身管和炮尾组成,每根身管都有各自的炮闩,通过外部电机实现连续射击。最大射速应在4000~4200发/分,有效射程应在2000米左右。由于每根身管的工作时间重叠,所以它具有射速稳定、身管寿命长、可靠性高等特点。在外观上,该系统与荷兰的“守门员”近防武器系统非常相似,该系统火炮威力、抗干扰能力及射速上都要强于密集阵。该系统的装舰使用标志着我国舰艇的近程反导防空能力的不足从此结束,新驱在这方面已与世界处于同一水平上。
反潜系统:新驱的反潜系统从现有的资料看主要由反潜火箭、反潜鱼雷、反潜直升机及相关的搜潜设备组成。
舰首主炮前方装备有2座反潜火箭发射装置,但具体是几联装现在还不清楚,笔者个人认为六联装的可能性较大,型号很可能与“江卫”级上装备的是同一个型号或是其改进型。虽然这种武器在西方舰艇上早以消失,但在实战中反潜火箭应有其发挥作用的地方,像打击浅水水域的水下目标、对深海潜航状态的潜艇目标进行警告性打击及拦截、拦截反舰鱼雷等由于其使用简单、价格低廉、可大量使用,因此,新驱上出现这种武器的身影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在舰体中部活动盖板内各有一座三联装反潜鱼雷发射管,这是我国在90年代以后建造的新型驱逐舰上的标准近距反潜武器,可用于10千米以内的反潜任务。
最后是舰上搭载的反潜直升机,从机库的高度分析,直升机型号很有可能是俄制“卡-28”反潜直升机,但只设有单机库,只能存放一架反潜直升机。同时,还可以使用国产的“直-9C”反潜直升机。“卡-28”反潜直升机的性能大家已十分了解了,这里就不再作介绍,它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性能最好的舰载反潜直升机之一,除常规反潜外,“卡-28”还可以进行超视距引导、远程预警,侦察、补给运输等任务。远程反潜能力较强,这对提高新驱的远程反潜能力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对潜探测设备主要是舰载声呐,舰首下应有一部主/被动舰壳声呐,而舰尾是否装有拖曳式声呐尚不得而知。从目前的情况分析,舰尾装备拖曳式变深声呐的可能性不大能,而新驱的舰尾尾部有两个方形孔洞,是否为拖曳阵列声呐收放口还很难确定,但可能性很大。虽然研制拖曳式阵列声呐的难度较大,但我国科研水平的日益增强也是有目共睹的,研制成功这种声呐也是不足为奇的。
除以上介绍的武器外,在舰桥前部的平台上还出现了4座多管火箭发射器,从《简氏防务周刊》上刊登的照片看,可能是4座18管火箭炮,口径应在100毫米以上,最有可能是122毫米。新驱上出现它的身影还是令很多人意外的,笔者推测它的主要用途有以下两种:第一、是一种多用途火箭发射器,可以发射多种不同用途的火箭弹,其主要作用与陆军用的车载火箭炮应是一致的,进行火力压制。第二、是一种专用的大型干扰火箭发射器,可发射大型红外/箔条及烟雾弹。是否如以上所述,等新驱服役后一切就都会清楚了。
舰载雷达及电子设备:从《简氏防务周刊》上刊登的新驱照片看,新驱上装备的雷达设备以俄制产品居多,主桅杆顶部装了一部MP-710型“顶板”三坐标对空搜索雷达(与“现代”级驱逐舰上使用的属于同型),它主要用于全舰的对空搜索任务,并为舰载防空系统进行目标搜索、跟踪。天线采用2座一维频扫单面天线背靠背形式布置,平时雷达转速为6转/分,作战时为1转/分,数据更新率为1次/2秒,对空探测距离300千米,对2平方米的目标作用距离220千米,据说该型雷达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但很费电。在舰体中后部桅杆上装有一圆球型雷达罩,内部装有何种雷达目前还不得而知,但笔者分析,最有可能装的是对空/对海两用雷达,得出这个结论的理由是新驱主桅杆只装有一部MP-701“顶板”对空搜索雷达,只具备对空功能,舰上并没有其它专用对海雷达,而其它位置安装对海雷达几乎不可能。因此,在有一部专用对空搜索雷达的基础上,增加一部对空对海两用雷达,既可满足对海搜索的需要,战时又可为MP-701“顶板”雷达进行低空补盲,防止遗漏空中目标(特别是中低空目标),而平时完全可以只启动该雷达,进行日常对空对海搜索及航行使用。所以,该雷达天线罩内装对空对海雷达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新驱上安装的火控雷达较多,并且多为第一次见到,型号较新。
由于装备了俄制SA-N-17舰空导弹,因此在新驱机库及舰桥两侧安装的火控雷达应为俄制“前罩”火控雷达,共装有4部,每部“前罩”雷达可同时对2个目标进行跟踪,引导SA-N-17导弹进行攻击,因此全舰可同时攻击8个目标,比“现代”级上的6部雷达及可攻击12个目标要少。舰桥顶部的圆形火控雷达也十分引人注目,其外形与“现代”级上用于SS-N-22舰舰导弹的“音乐台”火控雷达几乎一模一样,不知两者之间是否有某种联系。我国舰舰导弹一般都由位于主桅01平台上的343型火控雷达控制,除此之外还可对主炮进行火力控制。新驱上的同一位置上也安装有一部与343雷达类似的雷达,但外形上已有所变化,也许性能有了提高,但作用都是一样的。两者都具有对舰舰导弹进行控制的能力,这种布置方式是否有一些多余,笔者认为有两种可能:一是这种类似“音乐台”的火控雷达专用于对舰舰导弹的控制,而01平台上的火控雷达则专用于对主炮进行控制。二是它并非舰舰导弹的控制雷达,而是为某种武器系统提供目标数据的搜索雷达,就和俄罗斯“卡什坦”近防系统中为其提供目标数据的圆形雷达是一样的。但也不排除两者都具有对舰舰导弹和主炮的控制能力的可能,也许两者互为备份,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除这些火控雷达外,新驱上还安装了完善的电子战设备,像167舰上的圆形电子战天线就出现在主桅两侧,舰桥上还有两个圆柱形天线。后桅杆两侧的圆球形物体为卫星通信天线及数据链天线,而其上方的小圆球应为一种新型电子战设备。
舰桥顶部两侧圆形雷达罩后部两侧还装备了一种新型设备,用途不明。笔者认为其可能性有二:一是一种光电探测器,主要用于舰上SS-N-17导弹的辅助控制,以使在“前罩”火控雷达受到干扰不能正常工作时对目标进行探测跟踪,以引导导弹攻击目标。二是一种新型激光致盲武器。如果是前者,那就很平常了,但如果是后者,那就另当别论了。首次报道激光武器是在1982年的英阿马岛海战中,据报道,战争中阿根廷飞行员在攻击英舰时,被英舰上射出的一道明亮的光束击中,结果使飞行员双目失明,飞机失控坠毁。这是激光武器的首次露面,但这并没有得到英国方面的证实。以后也再没有这方面的消息。如果新驱上的这种设备是激光武器的话,那么,我们的新驱不仅是世界上第一种公开装备这种武器的国家,同时也使052B型舰的防空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令人刮目相看。不过,笔者认为前者的可能性最大。
052B型舰目前有2艘下水。从舰上配置的武器分析,052B型舰应是一种具有较强防空、反舰及反潜能力的大型多用途导弹驱逐舰。如果上文分析其装备拖曳阵列声呐的情况属实的话,那么就可进一步将052B型舰确定为一型以反潜、防空为主的多用途导弹驱逐舰。

■052C
外媒报道该舰舷号170,称为052C型。
052C型舰的建成下水,标志着我国大型水面舰只的设计制造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052C型舰在舰型上保持了052B型舰体设计,只是上层建筑发生了改变,以适应安装相控阵雷达及垂直发射系统的需要,上层建筑的布局更加简洁,隐身性也比052B型舰更强。从舰上烟囱的布置方式来看,其动力系统也应与052B型舰相同,同为柴-燃联合动力,最大输出功率也应相同。从外观上判断,052C型舰舰体尺寸较052B型舰稍稍加长,吨位也有所增加,满载排水量应在8000吨上下。这样,在与052B型舰使用相同功率的动力系统时,该舰航速也应达到30节。
052C型舰上装备的武器系统中最令人瞩目的就是垂直发射系统和舰舰导弹,电子雷达设备引人注意的则是安装在舰桥四周上的相控阵雷达,舰上的其它武器像舰炮、近防武器系统、直升机、反潜鱼雷、电子战系统等都沿用了052B型舰,这其中只是近防武器系统的安装位置由052B型舰的两侧改为沿舰艇中线前后布置,这样每座系统的射界要比安装在舰体两侧大很多,可用2座系统对同一侧的来袭目标进行拦截,进一步提高了导弹的拦截概率。
下面,笔者就对052C型舰上的垂直发射系统、相控阵雷达、舰舰导弹系统进行一下推测分析。
采用垂直发射的舰空导弹是防空型驱逐舰必须的,由于其具有占地面积小、载弹量大、发射速度快的特点,因此被广泛用于专用防空型导弹驱逐舰上。像美国的“伯克”级、日本的“金刚”级上都装备有MK41型垂直发射装置。
052C舰上应装有8座六联装舰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采用前6后2的布置方式,该发射装置为六联装环状圆筒形,与俄罗斯舰用的SA-N-6舰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类似。但我们的这种垂直发射装置与其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每个弹筒均为发射器,弹筒顶部的发射盖可由电机开启,而不像俄罗斯舰用的SA-N-6舰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那样只有一个发射口,每枚导弹都由这个发射口发射,导弹要靠导弹筒的旋转对准发射口后才可发射下一枚,这样就无形中增加了系统的复杂程度,降低了导弹的发射速度,可靠性也较低,根本体现不出垂直发射装置的优势。因此,我们的这种六联装垂直发射装置在发射速度、占地面积、可靠性等方面均优于俄制的垂直发射装置。特别是发射速率更是好于俄制装置,估计可达到美国MK41的水平。该装置最早出现在我国970号试验舰上,发射装置与舰体中线有几度的夹角,向舰外倾斜,这可以避免导弹在发动机点火失败后坠落到舰面上,以致危及舰艇自身安全。
这种六联装垂直发射装置所使用的舰空导弹目前有两种可能,一是俄制的SA-N-6舰空导弹,二是我国自行研制的XX-9舰空导弹。前者的性能大家都已十分熟知,性能没得说。后者据《简氏防务周刊》报道说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研制的一种中远程防空导弹,有陆用型和舰用型两种,陆用型采用的是类似于俄S-300防空导弹自行轮式导弹发射车,车载四联装垂直发射装置,最大射程在150千米以上,最大飞行速度4马赫,弹体尺寸较SA-N-6略小。XX-9导弹的性能与俄SA-N-6基本处于同一水平,但电子设备上要比SA-N-6高一个数量级,而且在制导系统、抗干扰能力、多目标攻击能力上都要强于SA-N-6。
以上只是笔者的一些个人分析,猜测的成份较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无论052C型舰上装备的是哪种舰空导弹,都会彻底改变我国水面舰艇不具备中远程区域防空能力的空白,对我国海军的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接下来,笔者再分析一下052C型舰上装备的相控阵雷达,雷达的安装方式与美国“伯克”级驱逐舰相似,都是安装在舰桥四面以一定角度布置,可构成360度半球对空对海覆盖。据《简氏防务周刊》报道,该相控阵雷达与美国的AN/SPY-1B型主动雷达相似,采用的是模块化安装方式,而非整体式安装,这样在未来可方便地升级为更先进的雷达系统。外刊还指出,其可靠性、反应精度及目标的探测性能均超过早期使用的AN/APY-1A型雷达,接近AN/APY-1B型雷达。但052C舰上的相控阵雷达系统与美国相控阵雷达系统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舰上没有安装类似“伯克”级舰上用于对“标准”-2导弹进行末端制导的AN/SPC-62制导雷达。从目前的情况看,052C型舰上虽然还有一些雷达电子设备没有安装,但看不出舰上哪里可以安装这种制导雷达,因为如果还没有安装的话,舰上至少应留出2~3个安装基座,但笔者并没有发现这种基座的存在。这就向我们传递了一些信息,这种情况的出现将会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052C舰上装备的相控阵雷达具有全程指令引导能力,类似于德国F124型导弹护卫舰上装备的APAR相控阵雷达,这种雷达可同时提供4个引导导弹的照射波束,因此导弹全程飞行中的中途引导、中段指令修正及末段目标引导都由APAR雷达负责。170舰上的相控阵雷达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处。另一种可能是052C型舰上的舰空导弹的末制导雷达采用的是主动制导模式,而非半主动雷达制导,SA-N-6导弹的末制导采用的是半主动雷达制导,这一点已可以确定。而我们自已的XX-9制导系统以前都认为采用的是惯性加中段指令制导加末端半主动雷达制导,但从052C型舰上雷达的布置方式分析,该导弹的制导方式很可能是惯性加中段指令制导加末端主动雷达制导,这样在导弹接近目标时可开启弹上的主动雷达搜索跟踪目标,而不再需要舰上末端照射雷达照射目标。这将会极大提高整个防空系统的多目标攻击能力(理论上只要相控阵雷达能跟踪多少个目标,就可以攻击多少个目标),有可能会超过“伯克”级驱逐舰可同时攻击12个目标的数量。如果这两种可能成立的话,那么笔者可以进一步确定052C型舰上装备的舰空导弹就是国产的XX-9,而非俄制SA-N-6。
这里,笔者分析一下主桅顶部安装的圆形雷达罩装备的雷达类形。笔者认为应为一部对空警戒雷达或对空/对海雷达。得出这个结论的理由是:舰上已安装有具有很强对空对海探测能力的相控阵雷达,但在日常航行及训练时,开启相控阵雷达未免有些浪费,因此,一部普通对空/对海雷达完全可以满足这种需要,并且在外形上看,与052B形舰上后桅上装的圆形雷达罩大小基本一致,如这个推测正确的话,也就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052B型舰上这个圆形雷达罩内的确为对空/对海雷达。
最后再说一下052C型舰上装备的舰舰导弹。从《简氏防务周刊》上刊登的照片看,它与我国以往的舰舰导弹有很大的不同。以往,我国舰艇上装备的舰舰导弹基本上都是国产“鹰击”82系列中的各种型号,发射箱/储运箱为方形,但从照片上看,052C舰体中部的舰舰导弹发射架为半圆形,2座交叉布置,每座应可带弹4枚,全舰共可带8枚,而非“鹰击”82系列所采用的方形发射箱/储运箱。这说明052C舰上装备的舰舰导弹应为一种新型号。笔者分析有可能是以下几种:
国产“鹰击”83舰舰导弹。据外刊报道,“鹰击”83舰舰导弹是我国“鹰击”系列的最新型号,2002年11月,我国在“飞豹”战机上试射了这种导弹的空射型,称其射程达到了250千米,并且在飞行末段是以超音速对目标发动攻击的。因此,笔者推测舰舰型的射程应至少在200千米,整体性能应与俄“俱乐部”系列舰舰导弹相当。
国产另一类超音速舰舰导弹。该型国产超音速舰舰导弹是被外媒盛传很长时间的一种全新的舰舰导弹,被认为具有全程超音速飞行能力,飞行速度应在2马赫以上,最大射程至少在150千米以上,性能与俄SS-N-22相当。在2002年的珠海航展上,展出的“飞豹”飞机的模型翼下出现了一种新型号导弹,尖尖的弹头,两侧有斜切式进气口,一看就知是一种超音速导弹,不知是不是该型导弹的空射型。不过,到现在为止,该导弹是否存在还没有得到证实,如果确实存在的话,那么052C型舰的反舰能力也将十分可观。
俄制“宝石”超音速舰舰导弹。“宝石”超音速舰舰导弹是俄罗斯研制的一种新型舰舰导弹,其性能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主要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具有隐形功能,以超音速速度飞行并拥有高精度制导系统,最大射程高空飞行时可达300千米,低空飞行时为120千米,飞行末端攻击速度可达2.5马赫。就目前情况看,进口一些“宝石”导弹装备170舰也是完全可能的。这不仅可以提高170舰的中远程反舰能力,还可对我国新型舰舰导弹的研制工作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如果052C舰装备的是国产舰舰导弹,那么,新型超音速导弹的可能性最大;如国是俄制导弹,则“宝石”舰舰导弹的可能性最大。
■结束语
052B、052C型舰代表了我国现阶段军用舰艇建造的最高水平,也向世人证明了中国人完全有能力完成我们自己想干的事情。一些关键性技术的突破使我国海军的作战能力尤其是反潜防空能力有了实质性的提高。据外刊报道,新驱都是在上海江南造船厂建造的,从舷号上判断,这几艘舰有可能将服役于南海舰队,这将使南海舰队的作战能力有较大的提高和增强,特别是反潜防空能力。我们有理由相信,一支装备精良、具有现代化作战能力的新一代中国海军舰艇将驰骋在世界大洋之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1-25 17:56:33编辑过]
用战争来检验,快打了,心情怪异
虽然推测成分居多,但还是比较中肯~~顶!
比较客观.
顶!
好長文章啊
人民海军的两栖作战舰艇
◆“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人民海军新一代主战舰艇终于依次揭开了神秘的面纱,热热闹闹地先后下水了。其中,051C、052B/C和054更成为了广大海军迷口中的主要话题之一,大大振奋了民心和军心。这次换装虽然“姗姗来迟”,但可喜的是起点比较高,较之第一代同类舰种的投产简直有天壤之别。新舰就像开水下饺子,一条接着一条,就连长期落后、拖后腿的两栖作战舰艇和军用辅助船都面目一新,既适应海军发展战略的发展,也充分体现了海军舰艇发展的全面化、系统化和多样化,可谓一应俱全了。
■ 早期人民海军两栖作战舰艇的艰难起步
同海军其他主战装备的早期发展一样,人民海军两栖作战舰艇的发展和两栖作战部队的建立也是从最初接受国民党海军滞留、起义和俘虏的两栖舰艇开始的。这些装备主要包括小型登陆艇,中型登陆舰和寥寥无几的大型坦克登陆舰,这些装备陈旧,数量少,种类繁杂,战斗力有限,属于典型的“万国牌”,为了弥补主战装备的严重不足,部分两栖舰艇甚至还装上了陆用火炮,改为炮艇和炮舰作为急用。建国以后,我们通过香港这个自由口岸,购买引进了一批西方的登陆舰艇和运输舰艇,虽然这里面有点儿“走私”的味道,可是面对西方列强的封锁,我们实在没有更好的法子了。后来,从西方买船这条路也被人为地切断了,而且当时我们的苏联“老大哥”对两栖作战舰艇特别是大型登陆舰艇也是一窍不通,没有相应的技术和装备给我们,所以我们的两栖作战舰艇发展最终就只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了。
我们两栖作战舰艇发展之路是百分之一百的国造之路,可以想象,在当时国内形势下这种艰苦创业该是多么艰难。我们的两栖作战舰艇是建立在对西方登陆舰艇的维修、改造和改进这样一种摸底式研究基础上的,所以从一开始就带有了浓重的西方味道,这和人民海军其他主战装备的俄式风格是完全不同的。即便如此,这样东拼西凑的两栖作战部队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例如1950年解放万山群岛和1955年解放一江山岛的登陆作战(后者到现在为止仍是我军历史上唯一的一次海陆空联合协同作战),但从总体上看还是严重不足的。于是,人民海军从1955年起就开始了自行设计制造登陆舰艇的尝试。
从1955年起,我们自行研制了55型小型步兵登陆艇,装载量15吨,能在沿海地区输送6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后来设计了066和363甲型两种小型登陆艇,小批量装备了部队,然后根据部队的使用意见再改进、再提高,经过七年的努力,135吨的067型小型登陆艇就成为第一种大量装备的国产登陆艇。接着,068/069型85吨的小型登陆艇也装备了部队,满足了当时陆、海军沿海岛屿间的运输需要。随后在1967年和1974年分别设计制造了271和271Ⅱ两型登陆艇,航速12-13节,登陆、退滩性能均良好,于1978年通过鉴定后批量建造,大量装备了部队。后来在271Ⅱ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了079和079Ⅱ型登陆艇,排水量达到1100吨(这么大的吨位笔者也不明白为什么还叫艇)。随着使用经验和设计经验的提高和丰富,两栖舰艇的发展也逐渐走向正规化,这从后来登陆舰艇研制型号的规范化就可以看出来,从066、067,一直到后来的079。从这些研制编号的多样性就可以看出,虽然仍属于“次战装备”,但我们自己两栖舰艇的发展已经步入正轨了。
■ 完善两栖作战舰艇体系和大中型登陆舰的问世
进入20世纪70年代,早期获得的二战时期建造的美制大中小型登陆舰艇(包括大型坦克登陆舰、中型登陆舰和小型登陆艇)日益落伍和陈旧,性能落后,无法满足新形势下海上登陆作战的需求。我海军对大中型登陆舰的需求越来越紧迫,更新换代迫在眉睫,作为第一代国产大型水面舰艇的组成部分,国产两栖舰艇的典型代表-072型大型登陆舰和073型中型登陆舰设计计划应运而生了。由于登陆作战的特殊要求,登陆舰和登陆艇通常都要求具有岸滩直接登陆能力(即所谓的冲滩或抢滩登陆能力),因而船宽吃水比大,具体表现为船首肥钝,吃水浅,船底平坦,船体较宽,船首多设有艏门和吊桥。
在研制小型登陆艇的基础上,我们克服了登陆装备研制中的重重困难,使1650吨级的073型中型登陆舰在特殊政治化的1966年首先问世。073型由708研究所设计,1969年由大连造船厂建成。就像那个多事之秋一样,073首舰937遭遇到了重大打击,主要是主机振动频率与船体振动主频率一致,造成了严重的共振问题,噪音大得惊人,船员几乎无法忍受。这个问题因为文化大革命而长期得不到解决,而且因为主机和轴系不匹配,柴油机容易发生连续拉缸,只造了一条的073型就因此半途而废。直到文革结束,到了1979年才推出改进设计的073II型。这个Ⅱ型(原来也称为073乙)在073型基础上解决了振动问题,并将航速提高到18节左右,但是效果还是没有达到海军部队的理想要求,因而也只造了小批次就全面停止了。
在总结了失败和成功的经验教训基础上,7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的4170吨级的072型大型登陆舰就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首先,072的参考对象是美国的“新港”级大型登陆舰,起点就较高。这个“新港”级大型登陆舰是在60年代末服役的,具有两个首创:一是20节的最高航速,到现在也还是排水型大型登陆舰中航速最高的;其二是在舰首设有一座用机械方式牵动的34米长的铝合金吊桥,登陆吊桥长度也属世界之最。有了这个好的参照对象,我们的研制人员发挥聪明才智,用4年左右的时间进行多方位、多学科的反复研究和论证,在突破传统观念的前提下,大胆削瘦首部线型,加大登陆坡度,进行了船型的优化设计和选型,最后也使072型登陆舰达到了20节的最大航速,为登陆作战的隐蔽性和突然性增加了可能性。同时还创造性地发明了最大载重量50吨的17米长双节折叠式吊桥,收、放操作上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首部吊桥采用液压控制,操纵简便、迅速,全部伸直和下放只需三分钟,载重量为20吨的艉门如一个大跳板,放下以后,水陆两栖坦克可在水上直接通过艉门整车上舰,进入坦克大舱,然后通过首跳板整车上陆。首舰927于1978年由上海中华造船厂建成,操纵灵活,登陆、退滩方便,航速高,整体性能就是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也毫不逊色。1979年3月,072型首舰927号舰在试航中航速达20.8节,超过设计任务书的要求。1985年,072大型登陆舰被授予国家技术进步一等奖。
纵观整个20世纪70年代,我国登陆舰艇的发展进入了如日中天的发展时期。在短短的20多年时间里,我们不仅建成了门类齐全的大、中、小型登陆舰艇装备系列,而且还把我国登陆舰艇的设计和制造水平提高了一个台阶。回顾人民海军两栖舰艇的艰苦卓绝的发展之路,确实是在走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低到高和从易到难的循序渐进的科学之路,正是这样踏踏实实的务实、科学精神,才为后来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第二代国产两栖舰艇的发展
部队的需要和作战环境的变化是进一步提高我军登陆舰艇战术、技术性能的主要推动力。从80年代起,我国的登陆舰艇又进入了更新换代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主要是对第一代国产两栖舰艇进行改进,采用小步快跑、稳妥渐改的道路。从技术性能上看,这种改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降阻节能,提高经济性指标;在主尺度相同条件下,扩大装载面积,提高装载量;提高自动化、机械化程度;改善舰(艇)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提高舒适性;提高可靠性和可维护性。我国科研人员大胆改变传统的登陆舰艇船型,引入节能新船型、新技术,走切实可行的创新道路,创造性地开发了尖首、纵流消波加双尾鳍组合式新船型,采用全贯通式运载舱,并成功地运用在多型登陆舰艇上,取得了显著的节能效果。从战术性能来说,改进措施迎合部队对登陆作战的需要,从单一功能向多功能转变,不仅有艏门、跳板式艉门和吊桥,还在舰艉设直升机起降甲板,使登陆舰艇不但可以进行海军陆战队等人员运输,而且可以运载水陆两栖坦克和装甲车,甚至高性能的气垫登陆船,具有平面登陆和垂直登陆的能力,使得多年追求的立体登陆作战变成了可能。
073型的全面改进就是应用了上述成熟的科研成果实现的。在此基础上,073Ⅲ型首舰990由中华造船厂于1991年建成服役,满载达到了1850吨,与073前两个型号不同的是在舰艉设有可以搭载一架中型直升机的专用起降甲板,没有机库。073型采用了类似的船型,与072系列就像一个模子抠出来的一样,只是大小不同罢了。
相比之下,072型的改进更因为南海和台海的紧张局势而快马加鞭,先后出现了072Ⅱ,072Ⅲ和刚刚下水的072A等三个型号。072Ⅱ首舰991是中华造船厂1992建造的,和原型舰的明显区别也是加装了舰艉,设有可以搭载两架中型直升机的专用起降甲板,没有机库,而且上层建筑也有明显的变化,满载排水量进一步提高到了4800吨。该级舰总共6条,舷号934~938和991。072Ⅲ首舰908是中华造船厂于1999年建造的,与072Ⅱ最大的差别是采用了新型全自动76F型双37炮替代了老76型双37炮。该型舰总共只建造了7条(舷号908~912,939和992),后就被更新的072A计划取代了。2003年3月22日,072A首舰913号正式下水。与072Ⅲ相比,072A型采用高大的上层建筑,甚至还采用了直通式舰桥,形成了连接前后甲板的通道,方便甲板上车辆通行和滚装;吊艇架更加高大威猛,估计是为了方便使用新型的步兵登陆艇;总体感觉上吨位似乎加大了,应该达到了5000吨;后部的直升机甲板也增大了,为了照顾车辆高度,甲板高度也相应提高了;并且还可以发现对船首作了修形,艏门更大,大概是为了方便最新型的主战坦克上岸冲滩;艉门的布置和尺寸也有变化。可以说,从造船工艺和材料的角度看,072A取得的进步简直是质变了。到目前为止,072A已经有了913和993两艘(后者是2003年7月18日下水的),估计后续舰也在加紧建造中。
除此以外,这个时期还有一型全新的800吨级074型登陆艇,本来是给斯里兰卡专门设计的援外艇,因为性能好就也大量生产装备了人民海军,也算是一个成功的“借鸡生蛋”的典范样板。首舰由芜湖造船厂建造,1995年服役,也是一个大于500吨还被称为“艇”的登陆舰。
除了传统两栖舰艇外,我国科研人员对新型和超常规两栖登陆载具的研制也不遗余力,主要体现在研制装备了大批气垫船和气垫登陆艇,包括711型、716/716Ⅱ型、717/717Ⅱ/717Ⅲ型、719/719Ⅱ型、721型、722/722Ⅱ型和724型等多种型号,可谓百花齐放,成果卓然。为了弥补我们自行设计研制气垫船能力的不足,我们还从气垫船大国-俄罗斯引进了少量的150吨的“德萨拉” (Tsaplya) 级登陆用气垫船作为补充。
这个时期,随着我国造船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成熟,性能更加优良和更加可靠的登陆舰艇源源不断被建造出来,提供给海军部队使用。072/073/074三个系列将构成未来一段时间内我海军两栖作战舰艇的主力阵容,成为保卫祖国领海安全和收复失地的主要登陆作战利器。随着人民海军的发展和国家战略的调整,海军现役的两栖战舰艇尚不能充分满足未来作战的需求,建造超大型两栖舰已是势在必行。
■ 人民海军未来新型两栖战舰的预测
我们都知道,两栖作战舰艇是用于登陆作战的各种舰艇的统称,主要包括登陆艇、登陆舰、船坞登陆舰、武装运输舰、两栖货船、两栖船坞运输舰、两栖攻击舰和两栖指挥舰等,其主要任务就是用于运输登陆人员、战斗车辆及其他武器装备和物资,遂行登陆作战任务。通过对人民海军两栖作战舰艇的发展回顾,我们就会发现,我们两栖作战舰艇的发展还是基于二次世界大战的基础上的。对应新形势下的高科技战争环境,现有的舰艇并不能有效地保障未来登陆作战的成功。当前,两栖登陆作战日趋走向立体化、机械化、电子化和导弹化,两栖登陆作战的特点是渡海作战、背水攻击, 这就要求投入战斗的两栖战舰在登陆作战时能迅速将武器、车辆、物资和登陆兵运送到敌方滩头阵地。对于我们来讲,在完成了具有岸滩直接登陆能力的多种登陆舰艇的研制以后,就应该立即发展大型甚至是超大型的船坞两栖战舰。
船坞两栖战舰一般都载满登陆艇, 当实施两栖攻击时, 首先打开坞舱门, 舰体下沉,坞舱浸水,登陆艇随即自动浮起, 靠其自身的动力直接驶向敌岸登陆,船坞舰故此而得名,可谓恰如其分。船坞两栖战舰是一种吨位大、装载量多、航速快、耐波性和适航性好、续航力大、能快速运送大量兵力装备和登陆艇等的大型两栖战舰,一般不具备直接登陆作战能力,主要用于远程、大规模由舰到岸登陆作战。船坞两栖战舰注重突击威力,强调立体作战模式,体现了“均衡装载”和“一舰多用”的战术思想,自动化程度高, 具有较强的防空、反导和反潜能力。目前具有代表性的船坞两栖战舰主要有美国的“塔拉瓦”(Tarawa) 级、“惠德贝岛”(Whidbey Island) 级、“黄蜂” (Wasp) 级;俄罗斯的“伊凡·罗戈夫”(Ivan Rogov) 级;法国的“闪电”级和意大利的“圣马可”(San Marco) 级等。以美国最新型的“黄蜂” 级多功能两栖攻击舰为例,该级舰总长257.3 米、总宽42.7米, 吃水8.1米, 排水量40532吨, 动力装置功率140000 马力, 航速达到了22节,续航能力9500海里/18节;坞宽15.24 米,可搭载3 艘气垫登陆艇;舰上武器有2座8联装“海麻雀”舰空导弹发射架,3座“密集阵”近防武器系统。该舰可说是集原直升机攻击舰(LPH) 、攻击作战运输舰(LPA) 、船坞登陆舰(LSD) 、攻击作战货船 (LKA)以及医院船 (AH) 等舰船性能于一身, 是名符其实的两栖作战“多面手”,能为登陆部队提供完整的支持任务,甚至可以充当航空母舰的角色。它是美国海军专为搭载AV-8B“鹞”式垂直/短距起降飞机和新型LCAC气垫登陆艇而设计的,同航母类似,舰载机可根据不同作战使命进行各种组合。例如当该舰用作登陆舰时, 可搭载各种直升机30架和AV-8B 式飞机 6~8 架;而作为制海舰时, 可以搭载20架AV-8B 飞机和 4~6架SH-60B式反潜直升机。
对于我国海军来讲,如果有条件有能力直接发展类似美国的“黄蜂” 级船坞两栖攻击舰当然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同老美相比,我们毕竟没有那么阔绰,只能退而求其次,从万吨左右的大型船坞两栖攻击舰着手比较现实。母型可以选择美国的“蓝岭”级、前苏联的“伊凡·罗戈夫”级和英国最新型的“海神质子”级,但是基本设计思想应该是具有多功能,采用直通飞行甲板,大量装载攻击直升机、运输直升机、登陆艇和气垫登陆艇,还要有较强的指挥、通信和控制能力(比如装备一个先进的联合作战指挥中心并配备进行纵深两栖作战的指挥设备),可作为两栖作战的指挥舰。
人民海军发展船坞两栖战舰已经是历史的必然,而且已经有消息灵通人士透露人民海军的第一艘船坞两栖战舰已经开工建造了。笔者在这里做一个大胆的预测:这艘船坞两栖战舰的研制代号应是075,标准排水量在8、9千吨左右,满载甚至接近1万5千吨,航速超过20节,可同时搭载约10艘各型登陆艇或气垫登陆船,飞行甲板可同时起降5架“直九”或“直十”,或者3架“直八”,可运送400名陆战队员(在紧急情况下最多可容纳1000人),装载40辆大型车辆,甲板下的坦克舱可装载10余辆最新型的99式主战坦克。可以设想这艘船坞两栖战舰的建成服役将为我海军执行大规模登陆作战提供强有力的支援和保障。
■ 人民海军两栖作战舰艇的配备和使用
人民海军两栖作战舰艇原来都是优先部署在东海舰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有东海舰队才有一定规模的登陆舰大队。近几年来,随着国力的提高和南海局势的变化,南海舰队得到了空前的重视,也组建了自己的登陆舰大队。
从装备上看,虽然我们有强大的海军陆战队,但由于缺乏诸如通用两栖突击舰(LHA)、直升机船坞登陆舰 (LPD)、两栖船坞运输舰 (LPD) 之类的大型两栖作战舰艇,以致还没有能力进行远距离大规模兵力部署和投送,现有的中型和大型登陆舰数量不足。而从我国周边海洋形势看,南海还是重中之重,正在建造的中型和大型登陆舰以及未来新型船坞两栖战舰建成后还应该继续优先部署在南海舰队,这一方面是保卫南沙群岛和收复失地的需要,另一方面远离台海使得两栖部队的机动性和隐蔽性大大增强,更有利于解决在台海登陆作战的任务。
从战术使用上看,最近一段时间的我军系列登陆演习表明,两栖机械化登陆能力、直升机垂直登陆能力和气垫船登陆能力已成为重点演练的科目。将来的登陆作战将要求地面装甲部队和空中直升机部队相互配合,以期形成“海空一体”的打击火力和进攻模式。这样的作战需求就要求必须建造一定数量的两栖作战舰艇,以便登陆作战兵力和装备的投放、运输可以形成一定的规模,并取得局部作战的优势,最终达到发动多批次、大纵深的旅团级规模的坦克集群冲击。然而,现在我们两栖舰艇作战部队的规模实在太小,应付南沙问题似乎尚可,但如果发生台海冲突,两栖舰艇作战数量的不足就会马上显现。
■ 结束语
经过将近50年的艰苦努力,人民海军两栖作战舰艇的研制和发展已经有了一定规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面对未来高技术下的登陆作战环境,我们现有的装备还远远不能满足作战需求,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发展大型船坞型两栖战舰是我们的发展方向,我们必须知难而上,抓住历史机遇,不断努力,为打赢未来可能的战争做好积极的准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1-25 19:38:34编辑过]
文章写的很好,很实际,不浮夸,支持!!![em09][em09][em09][em08][em08]
《舰载武器》是官方媒体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1-25 19:38:34编辑过]
没人知道?[em06]
170这样夸张了点吧
不是吧,舰载武器是学报类杂志阿
好啊
第一次看到线型图
哈哈 太高兴了
好图+好文!
高兴啊
顶啊
终于等到其他新舰的消息了
这本书有得卖吗??
好文啊,不由人不顶啊!![em09][em09][em09][em08][em08][em08]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1-26 12:21:39编辑过]
hehe~~
佩服
不错,不错呀!
虽然有不实之处,但总的来说应该是比较中肯的。
不过看作者的一些观点,这文章应该成文有比较长的一段时间了。
虽然很长,但是好文
感谢贴主与大家一起分享,一定得要支持一下^_^
好文章
《舰载武器》在外面买得到吗?
不可能有mk41
文中中部的位置不是我们的米波天线吗?怎么变成拉VLS了呢??????//
还不错
呵呵
顶!这期《舰载武器》偶也买了,本来也想传上来,无奈没扫描仪,打字也慢![em11][em11]
       辛苦了,兄弟![em09][em09]
有待考证!
好长。。。好文
好贴,顶1加油!
评价还是比较客观真实的,我顶![em09]
好久没买到了
请问各位,<舰载武器>第11期有人买到吗?能扫上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