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在现代海战运用:以动制静,决胜太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2:19:24
卫星在现代海战运用:以动制静,决胜太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1-21 14:52:47  


从海上跃入太空的交锋。
  以1958年美国发射“斯科尔”通信卫星为标志,卫星开始确定地用于军事目的。从此,美国和当时的苏联为进一步争夺海洋以至世界霸权,抓紧进行太空领域的争夺。从开发空间技术军事应用的进程来看,空间电子战首先始于空间侦察和反侦察。空间侦察以其侦察范围广、覆盖面积大、速度快、效果好、能连续或定期监视某一地区等特点,成为美、苏争夺军事优势的一个重要方面。
  
  为在可能发生的世界大战中解决指挥、控制和通信问题,美国建立起一个堪称世界规模的卫星通信网。该通信网可以为五角大楼提供与世界任何地方、包括在世界各大洋所有海域部署的海军舰只有效而可靠的无线电通信。在这个卫星通信网中,每颗卫星都覆盖地球表面1/3的区域,并采用了特殊的技术,用以增强所发射信号对任何形式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的对抗能力,使远隔数千公里的两个军事指挥机构保持清晰有效而又及时的无线电通信,其效果与相距数海里的两艘军舰间的通信一无二致。
  
  不仅如此,该通信网最大的贡献还在于,它解决了为装有核弹头弹道导弹的潜艇下达指令的问题。美国的这些潜艇包括“三叉戟”和“海神”式潜艇,作为美国三位一体核报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与洲际弹道导弹和战略轰炸机不同的是,必须以绝对的可靠性来保证接收实施核攻击的命令,而由于无线电信号有被侦收的危险,这些潜艇本身并不能发射无线电信号。因此,如果没有卫星,常规的通信手段将无法获得可靠的通信效果。与此同时,美国还使用卫星来为潜艇提供精确的导航资讯。这对于在发射弹道导弹时要求精确定位,而其他导航系统又都难以胜任的潜艇来说,显得至关重要。第一颗被称作“海军导航系统”的卫星于1960年被送上轨道,基本满足了核潜艇的这些要求。
  
  70年代,由于苏联大力发展其远洋舰队,对实施空间卫星侦察监视的需求日益迫切。为适应海军的这种需求,苏联开始研制雷达型和电子型海洋监视卫星。星上装有大功率雷达,并以核电源提供电力,可以在红外和亚毫米波段范围的工作频段上不间断工作。在卫星监视范围覆盖的浩瀚大洋之上,任何国家的舰艇即使严格保持无线电静默,也难以保证不被发现。电子型海洋监视卫星是雷达型卫星的一种补充手段,作为一种被动式侦察卫星,其工作方式与雷达型完全不同,星上电子侦察设备本身并不辐射电磁波,而只是被动接收和截获海上舰载雷达或其他舰载电子系统辐射的无线电信号,因此其功耗很小。由于现代海战大都以远端导弹和其他精确制导武器为主要攻击手段,先敌发现目标对于掌握海上战斗主动权进而取得海战胜利,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使用雷达型和电子型监视卫星,对于一支现代化的远洋舰队来说,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在进行常规电子侦察的过程中,苏联尤其注重对北约国家雷达电子情报的收集,尤其是发射了众多的“宇宙”卫星,专门用于保持对美国海军各个舰队的不间断观察和监视,其中包括对太平洋上的第七舰队、地中海上的第六舰队和大西洋上的第二舰队实施单一舰只所在位置的精确监视,以此保证一旦发生战争,立即引导己方拥有的毁灭性武器去消灭这些军舰。1978年1月,在加拿大上空坠毁的“宇宙”954号卫星就是雷达型海洋监视卫星,其任务为有效监视美国航空母舰及其他水面舰只的动向。

  对于现代海战来说,由于海洋环境的特殊性,其作用更加明显。而在所有这些手段中,用以监测对方雷达信号和电磁资讯,并破译对方通信密码的电子侦察卫星,为己方提供预警时间和定位资料的预警、导航卫星,以及为各级指挥机构提供重要通信保障的军事通信卫星等,都成为现代战争,尤其是现代海战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在冷战时期,美苏双方在获取对方情报方面,有70%的资讯来自于空间侦察,而美国军事通信和高层政府的通信,有2/3是通过卫星传输的。和平时期尚且如此,遇有重大国际冲突和海洋方向的局部战争,海洋上空将更是一番群星闪烁的精彩景观。
  
  进入80年代,卫星在现代局部战争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并发展为针对某次海战发射专用卫星。1982年英阿马岛海战爆发后,美国立即使用已在固定轨道运行的卫星为英军提供准确情报。5月2日,阿根廷海军“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正顶着7级大风,以10节速度在波涛翻滚的大西洋上航行。此时该舰距离英特混舰队远至360多海里,且远在英宣布的200海里禁区之外。正当他们放心大胆随意使用雷达和无线电通信装置时,位于大洋上空的美国“大鸟”侦察卫星早已将其活动情况通报给英国特混舰队。英国“征服者”号核潜艇也一直在监视阿军巡洋舰的行动,并通过卫星通信系统向上级报告情况,同时请示对阿舰发起攻击。接到命令后的“征服者”号核潜艇迅速占领攻击阵位,发射2枚“虎鱼”式线导鱼雷,两雷相继命中。1小时后,这艘庞大的军舰便十分悲壮地沉入海底。
  
  1982年5月11日,马岛海战进入白热化阶段,美国又在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一颗“大鸟”侦察卫星。该卫星在169~257公里椭圆形轨道上运行,极面交角为94.4°。它不仅用于观察整个阿根廷军队的动向,跟踪阿海军舰只,而且还为英国考察包括圣卡洛斯在内的登陆地点提供高解析度的图像。卫星将侦察结果迅速传到英国本土,再由英国将情报资料通过卫星传送通道即时发往特混舰队,由舰上“英格兰”天网终端设备妥为接收。在随后的战争各阶段,这颗卫星都为英国人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情报,从而为英军夺取制空制海权,并最终取得重占马岛的胜利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1986年的美、利冲突中,从4月9日美国总统雷根批准实施“黄金峡谷”行动,到4月15日美军正式实施“外科手术”式空袭,时间经过了6天。这6天既不是美军进入战备的反应时间,也不是美军的有意延误,而是美军利用侦察卫星等手段对利比亚各重要目标进行了频繁而周密的侦察核实。正是这些卫星所作的侦察探测,使美军掌握了利比亚所有重要军事设施,甚至包括卡扎菲起居住宿地点的精确情报,为后来对利比亚实施准确的“外科手术”式袭击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海湾战争作为本世纪规模空前的高技术局部战争,使美军以卫星为主要手段建立的立体侦察监视预警系统再次得到全面展示。据统计,在海湾地区为多国部队调用的军事卫星至少有32颗,涉及美国12个军事卫星系统。主要有国防通信卫星、舰队通信卫星、“锁眼”照相侦察卫星、“长曲棍球”雷达成像侦察卫星、“大酒瓶”和“小屋”电子侦察卫星、“白云”海洋监视卫星、导弹预警卫星、全球定位卫星和国防气象卫星等。
  
  其中,几种不同功能的侦察卫星对伊拉克各种战略战术目标实施全天候即时侦察,如电子侦察卫星昼夜不停地监听伊方军事指挥系统与在科威特的驻军及各部队之间的通信,并为美军实施有效的电子战提供重要情报。早在伊拉克进攻科威特之前,美国就部署了4—7颗照相侦察卫星,确切标明集结于伊、科边境的伊军部队及战车的数量和位置,后来又探明伊军飞机装运化学武器的情报。照相侦察卫星和雷达侦察卫星每隔几小时就飞越波斯湾上空一次,对伊、科境内雷达等电子设施进行严密侦察,所获大量情报资讯,通过卫星传送到美国本土地面处理中心,再以图像形式发送多国部队驻沙特指挥部,成为各级C31系统的重要决策依据。多国部队在对巴格达首次空袭时进行的卓有成效的电子战,都是借助于这些卫星的作用。
  
  “白云”海洋监视卫星共有16颗,分为4个组,每组由母卫星入轨后弹出3颗小卫星组成。主要用于对海上舰船和潜艇进行侦测定位元和跟踪监视。由于该卫星覆盖海域广阔,监听信号的有效距离达3200公里,且探测物件均为移动目标,因此卫星的轨道较高,一般在1000公里高度轨道运行,所得资讯都直接传输给美国海军保密大队的五个地面站。在海洋上空,美国舰队通信卫星系统是一个以海军为主、海空军联合使用的特高频军用通信卫星系统,可在海军飞机、舰队、潜艇地面站之间建立全球特高频卫星通信,以保证美国最高当局直接与舰队中任何一艘舰艇进行通信。这无疑为美军在远隔重洋的波斯湾进行海上作战提供了最有效的指挥控制手段和实施电子战的有利条件。
  
  美国的导弹预警卫星在美军内部被称为“国防支援计划”卫星,用于监视可能发射导弹的海域和地区,提供导弹发射预警和一些有关目标的资讯。目前在轨的第二、第三代共有5颗,由其中3颗组成的预警网,可覆盖主要导弹国家所有陆地发射场以及现有潜射导弹射程内的全部海域。
  
  由于伊拉克拥有不少“飞毛腿”地地导弹,可对70~900公里范围内的目标实施攻击,为此美军将导弹预警卫星调到印度洋上空,以监视伊拉克装有常规及化学弹头近程导弹的发射,并为“爱国者”导弹拦截“飞毛腿”导弹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为对付机动式“飞毛腿”导弹装置,美军还专门发射一颗更加先进的导弹预警卫星,能在“飞毛腿”导弹起飞时就将其捕捉到。只要有导弹发射,预警卫星就迅速将资讯送往澳大利亚和美国本土地面站,然后将经过处理的资讯传至海湾。这使“爱国者”导弹有了更充分的时间来作出反应,而且将发射地点的定位误差缩小到5000米左右,为摧毁发射后的“飞毛腿”导弹发射装置争取到有利时机。
  
  导航定位卫星系统在战争中主要是帮助确定导航位置,协调舰艇发射“战斧”巡航导弹,为多国部队三军精确打击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整个海湾战争期间,导航定位系统几乎每天都有足够的经、纬度和高度的二维覆盖。
  
  除此之外,海湾战争中还动用了法国和英国等国的卫星,尤其曾在马岛海战中使用并立下战功的“天网”系统,为多国部队提供了远端点对点数位通信。(来源:《军事文摘》)
卫星在现代海战运用:以动制静,决胜太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1-21 14:52:47  

从海上跃入太空的交锋。  以1958年美国发射“斯科尔”通信卫星为标志,卫星开始确定地用于军事目的。从此,美国和当时的苏联为进一步争夺海洋以至世界霸权,抓紧进行太空领域的争夺。从开发空间技术军事应用的进程来看,空间电子战首先始于空间侦察和反侦察。空间侦察以其侦察范围广、覆盖面积大、速度快、效果好、能连续或定期监视某一地区等特点,成为美、苏争夺军事优势的一个重要方面。
  
  为在可能发生的世界大战中解决指挥、控制和通信问题,美国建立起一个堪称世界规模的卫星通信网。该通信网可以为五角大楼提供与世界任何地方、包括在世界各大洋所有海域部署的海军舰只有效而可靠的无线电通信。在这个卫星通信网中,每颗卫星都覆盖地球表面1/3的区域,并采用了特殊的技术,用以增强所发射信号对任何形式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的对抗能力,使远隔数千公里的两个军事指挥机构保持清晰有效而又及时的无线电通信,其效果与相距数海里的两艘军舰间的通信一无二致。
  
  不仅如此,该通信网最大的贡献还在于,它解决了为装有核弹头弹道导弹的潜艇下达指令的问题。美国的这些潜艇包括“三叉戟”和“海神”式潜艇,作为美国三位一体核报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与洲际弹道导弹和战略轰炸机不同的是,必须以绝对的可靠性来保证接收实施核攻击的命令,而由于无线电信号有被侦收的危险,这些潜艇本身并不能发射无线电信号。因此,如果没有卫星,常规的通信手段将无法获得可靠的通信效果。与此同时,美国还使用卫星来为潜艇提供精确的导航资讯。这对于在发射弹道导弹时要求精确定位,而其他导航系统又都难以胜任的潜艇来说,显得至关重要。第一颗被称作“海军导航系统”的卫星于1960年被送上轨道,基本满足了核潜艇的这些要求。
  
  70年代,由于苏联大力发展其远洋舰队,对实施空间卫星侦察监视的需求日益迫切。为适应海军的这种需求,苏联开始研制雷达型和电子型海洋监视卫星。星上装有大功率雷达,并以核电源提供电力,可以在红外和亚毫米波段范围的工作频段上不间断工作。在卫星监视范围覆盖的浩瀚大洋之上,任何国家的舰艇即使严格保持无线电静默,也难以保证不被发现。电子型海洋监视卫星是雷达型卫星的一种补充手段,作为一种被动式侦察卫星,其工作方式与雷达型完全不同,星上电子侦察设备本身并不辐射电磁波,而只是被动接收和截获海上舰载雷达或其他舰载电子系统辐射的无线电信号,因此其功耗很小。由于现代海战大都以远端导弹和其他精确制导武器为主要攻击手段,先敌发现目标对于掌握海上战斗主动权进而取得海战胜利,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使用雷达型和电子型监视卫星,对于一支现代化的远洋舰队来说,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在进行常规电子侦察的过程中,苏联尤其注重对北约国家雷达电子情报的收集,尤其是发射了众多的“宇宙”卫星,专门用于保持对美国海军各个舰队的不间断观察和监视,其中包括对太平洋上的第七舰队、地中海上的第六舰队和大西洋上的第二舰队实施单一舰只所在位置的精确监视,以此保证一旦发生战争,立即引导己方拥有的毁灭性武器去消灭这些军舰。1978年1月,在加拿大上空坠毁的“宇宙”954号卫星就是雷达型海洋监视卫星,其任务为有效监视美国航空母舰及其他水面舰只的动向。

  对于现代海战来说,由于海洋环境的特殊性,其作用更加明显。而在所有这些手段中,用以监测对方雷达信号和电磁资讯,并破译对方通信密码的电子侦察卫星,为己方提供预警时间和定位资料的预警、导航卫星,以及为各级指挥机构提供重要通信保障的军事通信卫星等,都成为现代战争,尤其是现代海战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在冷战时期,美苏双方在获取对方情报方面,有70%的资讯来自于空间侦察,而美国军事通信和高层政府的通信,有2/3是通过卫星传输的。和平时期尚且如此,遇有重大国际冲突和海洋方向的局部战争,海洋上空将更是一番群星闪烁的精彩景观。
  
  进入80年代,卫星在现代局部战争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并发展为针对某次海战发射专用卫星。1982年英阿马岛海战爆发后,美国立即使用已在固定轨道运行的卫星为英军提供准确情报。5月2日,阿根廷海军“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正顶着7级大风,以10节速度在波涛翻滚的大西洋上航行。此时该舰距离英特混舰队远至360多海里,且远在英宣布的200海里禁区之外。正当他们放心大胆随意使用雷达和无线电通信装置时,位于大洋上空的美国“大鸟”侦察卫星早已将其活动情况通报给英国特混舰队。英国“征服者”号核潜艇也一直在监视阿军巡洋舰的行动,并通过卫星通信系统向上级报告情况,同时请示对阿舰发起攻击。接到命令后的“征服者”号核潜艇迅速占领攻击阵位,发射2枚“虎鱼”式线导鱼雷,两雷相继命中。1小时后,这艘庞大的军舰便十分悲壮地沉入海底。
  
  1982年5月11日,马岛海战进入白热化阶段,美国又在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一颗“大鸟”侦察卫星。该卫星在169~257公里椭圆形轨道上运行,极面交角为94.4°。它不仅用于观察整个阿根廷军队的动向,跟踪阿海军舰只,而且还为英国考察包括圣卡洛斯在内的登陆地点提供高解析度的图像。卫星将侦察结果迅速传到英国本土,再由英国将情报资料通过卫星传送通道即时发往特混舰队,由舰上“英格兰”天网终端设备妥为接收。在随后的战争各阶段,这颗卫星都为英国人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情报,从而为英军夺取制空制海权,并最终取得重占马岛的胜利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1986年的美、利冲突中,从4月9日美国总统雷根批准实施“黄金峡谷”行动,到4月15日美军正式实施“外科手术”式空袭,时间经过了6天。这6天既不是美军进入战备的反应时间,也不是美军的有意延误,而是美军利用侦察卫星等手段对利比亚各重要目标进行了频繁而周密的侦察核实。正是这些卫星所作的侦察探测,使美军掌握了利比亚所有重要军事设施,甚至包括卡扎菲起居住宿地点的精确情报,为后来对利比亚实施准确的“外科手术”式袭击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海湾战争作为本世纪规模空前的高技术局部战争,使美军以卫星为主要手段建立的立体侦察监视预警系统再次得到全面展示。据统计,在海湾地区为多国部队调用的军事卫星至少有32颗,涉及美国12个军事卫星系统。主要有国防通信卫星、舰队通信卫星、“锁眼”照相侦察卫星、“长曲棍球”雷达成像侦察卫星、“大酒瓶”和“小屋”电子侦察卫星、“白云”海洋监视卫星、导弹预警卫星、全球定位卫星和国防气象卫星等。
  
  其中,几种不同功能的侦察卫星对伊拉克各种战略战术目标实施全天候即时侦察,如电子侦察卫星昼夜不停地监听伊方军事指挥系统与在科威特的驻军及各部队之间的通信,并为美军实施有效的电子战提供重要情报。早在伊拉克进攻科威特之前,美国就部署了4—7颗照相侦察卫星,确切标明集结于伊、科边境的伊军部队及战车的数量和位置,后来又探明伊军飞机装运化学武器的情报。照相侦察卫星和雷达侦察卫星每隔几小时就飞越波斯湾上空一次,对伊、科境内雷达等电子设施进行严密侦察,所获大量情报资讯,通过卫星传送到美国本土地面处理中心,再以图像形式发送多国部队驻沙特指挥部,成为各级C31系统的重要决策依据。多国部队在对巴格达首次空袭时进行的卓有成效的电子战,都是借助于这些卫星的作用。
  
  “白云”海洋监视卫星共有16颗,分为4个组,每组由母卫星入轨后弹出3颗小卫星组成。主要用于对海上舰船和潜艇进行侦测定位元和跟踪监视。由于该卫星覆盖海域广阔,监听信号的有效距离达3200公里,且探测物件均为移动目标,因此卫星的轨道较高,一般在1000公里高度轨道运行,所得资讯都直接传输给美国海军保密大队的五个地面站。在海洋上空,美国舰队通信卫星系统是一个以海军为主、海空军联合使用的特高频军用通信卫星系统,可在海军飞机、舰队、潜艇地面站之间建立全球特高频卫星通信,以保证美国最高当局直接与舰队中任何一艘舰艇进行通信。这无疑为美军在远隔重洋的波斯湾进行海上作战提供了最有效的指挥控制手段和实施电子战的有利条件。
  
  美国的导弹预警卫星在美军内部被称为“国防支援计划”卫星,用于监视可能发射导弹的海域和地区,提供导弹发射预警和一些有关目标的资讯。目前在轨的第二、第三代共有5颗,由其中3颗组成的预警网,可覆盖主要导弹国家所有陆地发射场以及现有潜射导弹射程内的全部海域。
  
  由于伊拉克拥有不少“飞毛腿”地地导弹,可对70~900公里范围内的目标实施攻击,为此美军将导弹预警卫星调到印度洋上空,以监视伊拉克装有常规及化学弹头近程导弹的发射,并为“爱国者”导弹拦截“飞毛腿”导弹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为对付机动式“飞毛腿”导弹装置,美军还专门发射一颗更加先进的导弹预警卫星,能在“飞毛腿”导弹起飞时就将其捕捉到。只要有导弹发射,预警卫星就迅速将资讯送往澳大利亚和美国本土地面站,然后将经过处理的资讯传至海湾。这使“爱国者”导弹有了更充分的时间来作出反应,而且将发射地点的定位误差缩小到5000米左右,为摧毁发射后的“飞毛腿”导弹发射装置争取到有利时机。
  
  导航定位卫星系统在战争中主要是帮助确定导航位置,协调舰艇发射“战斧”巡航导弹,为多国部队三军精确打击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整个海湾战争期间,导航定位系统几乎每天都有足够的经、纬度和高度的二维覆盖。
  
  除此之外,海湾战争中还动用了法国和英国等国的卫星,尤其曾在马岛海战中使用并立下战功的“天网”系统,为多国部队提供了远端点对点数位通信。(来源:《军事文摘》)
感谢LZ发贴,涨知识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