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四代重歼:中国280亿美元玩政治游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2:26:32
——围绕克拉克地峡运河方案的地缘政治较量

    本文摘要:本文主要围绕克拉克地峡运河方案的实施时机进行展开论述。对于中国崛起过程中的海洋石油运输航道安全以及中美太平洋地区的竞争都有一定篇幅的描述。通过相关内容的阐述,意在宏观上勾画一个比较完整的阶段性关键结点较量,从而让读者更为全面地了解克拉克运河的开凿以及海洋问题对于中国复兴的重要性。

    一、中国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加强军事力量建设刻不容缓

    风起云涌的年代,一部分中国人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了我国所面临的危机。中国崛起进程的继续加深了中美之间的矛盾。直到今天,美国仍然没有放弃对于中国的遏制。在临界点到来之前,中美之间的斗争局势都显得特别微妙。无论是中国和美国都希望以和平形式实现自己的目标。然而,双方又都把军事手段作为实现自身目标的基础条件来看待。

    即便清政府和国民政府的确非常无能,但只要不受到外来势力的掠夺,他们仍然能够缓慢而坚定地跟上世界的步伐。问题在于,敌对势力从来也没有容许中国从容地走完自己的现代化进程。中国再落后,十三亿人口仍然是一个庞大的掠夺空间,更何况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没有军事力量保护的经济发展成果是随时可能被剥夺的。

    我们无法去计算建国后几场战争的效益了。我国没有从对手那儿拿到一分钱的赔款。可是,几场战争带来的间接效益要远远高于我国在军事建设上的投入。那些战争,无论输掉哪一场,我国所损失的都将是长远利益。同时,一场战争的失败无疑将激发敌对势力的军事野心,使得经济和军事形势进一步恶化。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历史给笔者的这一说法进行了最好的证明。每一次战争失败之后紧接而来的都是大量利益的流失。

    经济和军事的平衡是一个不会褪色的话题。特别是对于那些进行区域乃至世界范围内权力角逐的国家来说,经济和军事的平衡是一个十分困难的操作。

    苏联的庞大军事帝国并没有在战争中失败,甚至直到苏联解体,苏联军事机器都压得西欧国家喘不过气来。可是,苏联的军事机器在起到保卫红色帝国安全的同时又加速了苏联的解体。苏联国民经济军事化的政策是基于错误的国际关系理论,一些重要的决策都值得反省。苏联决策层忽略了西方大国互相之间的冲突,以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作为划分阵营的标准。苏联作为与美国实力最接近的大国,却将所有的资本主义强国推向自己的对立面。在社会主义阵营内,苏联又没有搞好与中国的关系。这才导致了苏联必须投入大量的资源来建立规模庞大的现代化军事力量,并与在经济形势远远强于自身的整个资本主义阵营进行军备竞赛。苏联军事与经济的失调可以认为是在当时条件下的政治误判所导致的。由于政治和外交上的失误,苏联就不得不以建立庞大的军事体系作为代价弥补。苏联的失败并不足以用来否认正常国防建设的必要性。

    国防力量与经济实力不匹配的情况下所可能导致的问题,晚清政府就碰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军事失败让近代中国的求富目标遥遥无期。正是由于自强运动的方向错误,才导致了求富运动失去了稳定的环境。无尽的赔款和权利的流失所带来的沉重负担导致求富运动一开始就成为了一个笑话。时代虽然有所改变,但本质上的东西并没有发生改变。今天,一场战争的失败所带来的创伤仍然足以让国家的发展停滞甚至倒退。

    核武器对于大国之间战争的遏制并不是绝对的。在不涉及到国家生死存亡的问题上使用核威慑并不能解决一切。否则,台湾问题、钓鱼岛东海问题、南沙问题早就已经在核威慑下获得解决。要知道,台湾问题已经属于中国的核心利益,但仍然没有到中国必然动用核武器的地步。由此可以看到,核武器的使用门槛是相当高的。中国不能因为有了核武器就沾沾自喜。恶劣的生存环境也没有给我国这样的机会。1888年北洋舰队成军之后,清政府就在海防建设方面沾沾自喜,放弃了大好的局面。日本海军在甲午海战中的胜利不应当被视为日本的胜利,而应当被认为是中国的失败。在当年两国经济实力差距还比较大的情况下,中国不失误,日本就没有机会。

    建国后几次战争的胜利加之两弹一星的成功让中国的国防安全上了一个台阶。同时,在有利的国际局势之下,中国并不是国际斗争的头号焦点。冷战期间,对我国有威胁的两个主要对手互相之间的巨大牵制力让他们都没有足够的精力来威胁中国。苏联的解体让来自北方的压力骤然减缓。可是,我国却并没有能够享受这份和平红利。就在苏联解体前夕,中国就感到了来自美国方面的敌意。今天,我们不得不反思,参与到加速苏联解体这一历史进程中来是否正确。当然,假设历史已经只能作为未来的借鉴,我们首先要面对的是严峻的现实问题。在利益延伸的同时,我国的军事力量建设应该怎么走,在哪个阶段走到哪种程度已经成为萦绕于中国相关研究人员心头的一大问题。

    二、石油安全问题为代表的资源矛盾出现,替代性方案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工业化进程的一个附属问题就是资源消耗的加剧。仅仅依靠国内的资源已经不足以供养迅速发展的中国经济。这个时候,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浮出水面。在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维指导下,中国的军事力量建设在前一个阶段严重滞后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如果说中国陆军尚堪使用的话,中国海军相对于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来看就是极大的欠缺了。对海外资源需求的加剧与海洋力量不足之间最集中的矛盾体现就是我国的石油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

    在资源需求日益增加的情况下,国家提出了节约能源的号召。可是,节约能源不是解决我国石油安全的最主要手段。在不可能抑制经济正常增长的前提下,加强我国石油运输安全就成为了唯一合适的选择。

    针对石油运输安全的问题,中国的专家和学者提出了众多的解决方案。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也的确不应该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哪怕海洋石油运输航道安全有所缓解,建立多样化的石油运输途径也非常必要。陆地这个美国力量的相对薄弱区域就成为中国人目光汇集的焦点。

    来自俄罗斯和中亚地区的石油运输管道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石油安全的压力。可是,我们必须注意到。无论是俄罗斯还是中亚地区,都不足以完全地长期保证我国的石油稳定供应。俄罗斯是一个有潜力的大国,其自身经济也在快速发展之中。俄罗斯人不可能永远靠卖资源来养活自己。出卖石油资源仅仅是当前一个阶段俄罗斯度过困难时期的一种过渡手段。十几年的沉沦不可能就此抹杀俄罗斯的超一流大国之梦。无论是从地缘政治上来看还是从历史上来看,俄罗斯想要再次达到前苏联的境界就必然要以在欧洲地区获得足够的影响力为前提。俄罗斯即使长期保持石油资源的对外输出,其重点保障区域也是欧洲地区。作为世界权力角逐舞台上的对手,中国也不应该把自身的石油安全希望寄托在俄罗斯身上。中亚地区号称第二个波斯湾,可是真实的石油储量和开采量都与中东地区有着不小的差距。更何况,该地区作为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又有美国势力的插足,稳定性也不是特别高。中国同样不可能依靠来自中亚地区的石油资源实现石油安全。

    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是相当明智的举动。这一组织是以经济区域合作为先导的地区性合作组织。它没有针对任何第三方,而仅仅以各国的经济利益为先导。这样,既可以避开西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国家的恶意攻击,又达到了我国的目的。美国的军事力量以反恐为目标进入了中亚地区,可是美国的经济力量毕竟有限,不可能像其军事力量一样不计成本地进入中亚地区。中国依仗自身的地理优势,可以最大程度上实现和中亚国家的经济一体化。出于减少自身压力的考虑,中国并没有选择单独进行这一具备相当影响力的行动。俄罗斯也加入到了上海合作组织之中,并通过这一组织获利可以降低俄罗斯对于我国进军中亚地区的顾虑。考虑到没有俄罗斯方面的配合,中国单独进军中亚地区必然将受到来自美俄双方的抵触,把俄罗斯也拉到中国一边显然是有利的。俄罗斯在亚洲地区的经济实力不足是个现实问题,在经济合作中,对中亚地区经济影响最大的必然是中国。一旦与中国的经济合作达到一定的程度,即便中亚国家在中美斗争中意图保持中立,其经济也承受不了如此严重的代价。美国也不可能迅速有效地填补中国可能给中亚国家带来的经济伤害。

    陆地上还可以通过巴基斯坦联系到中东地区。经过巴基斯坦的石油管道可以把来自伊朗的石油资源直接输送到中国。可是,中东地区的战略形势并不简单。在美国占领伊拉克之后,中国通过巴基斯坦这条线路所唯一能够保证的石油资源就仅仅只有来自伊朗方面的。伊朗一国也远远不足以满足中国在石油资源方面日益增加的胃口。在中国有能力将力量向中东方向投放之前,这种局面不可能改善,只可能恶化。伊朗局势的紧张就是最好的写照。美国并非打不下伊朗,而只是出于全球整体战略部署的考虑暂时不打。从最坏的打算考虑,美国有可能拿下伊朗导致我们通过巴基斯坦的石油管道拿不到任何有保障的石油资源。

    无论是建立上海合作组织还是通过巴基斯坦建立到中东地区的联系,在当前的战略环境之下都不足以本质上改变我国石油安全保障的问题。中国所需要的安全石油通道需要建立与整个中东靠海国家以及非洲石油生产国的联系。包括海运到巴基斯坦和缅甸再转陆运的方案都不足以改变我国需要强大海军这一要求。

    三、短期内开凿克拉克地峡运河利益不足,作为一种政治威慑手段更为有利

    美国在世界上主要的海运咽喉要道附近都有自己的部署。这种部署是为了减少美国控制海洋的成本。这并不是说,不依托咽喉要道,美国就无法控制世界海运。在中国与自身主要海外石油来源之间,马六甲海峡是唯一的咽喉要道。那么是否意味着美国仅仅需要控制马六甲海峡就可以截断中国的海上石油航道呢?答案是否定的。在世界地图上看一看就可以知道,中国可以绕过马六甲地区进行海上石油运输,只不过成本稍有提高。

    仅仅把克拉克地峡开凿运河的方案当成获得石油安全的途径来看,意义是不大的。这种做法,本质上并不足以绕过美国的强大海洋优势。试图通过开凿克拉克地峡为运河而绕过马六甲海峡获得海上石油运输安全的想法也是不切实际的。据估算,开凿克拉克地峡成为运河需要花费高达280亿美元。用280亿美元的代价去争取一个不可能实现的利益,当然是没有必要的。地缘政治游戏,也绝对不是这样玩的。盲目地进行克拉克地峡的开凿,利益受损的无疑会是中国。

    以中国今日之地缘政治影响力,还没有办法在东南亚地区和美国正面交锋。或许现在看来,泰国和中国的关系不错,而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三国会更服从美国的利益。可是我们要看到,美国并没有在泰国方向投入过多的力量。泰国现有的条件在地缘政治上的重要性要远远低于马六甲地区的三国。一旦克拉克地峡开凿运河,美国必然会在泰国方向投入大量的资源与中国竞争该地区的影响力。在这种竞争中失败就意味着中国在克拉克运河开凿上投入的大量资金变成为他人做嫁衣。

    当前,美国在新加坡有军事基地。出于各方面平衡的目的同时考虑到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态度,新加坡并没有开放樟宜海军基地为美国航母战斗群的长期基地。美国也无意在新加坡长期部署航母战斗群。美国的这一做法,是充分考虑到了现在与中国的关系而做出的决定。这也就意味着,一旦有必要,美国可以迅速地将自己的力量部署于马六甲海峡地区,以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方式将中国的石油生命线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上。

    整体海军力量的不足以及当前首要任务方向的考虑,我国暂时还无法通过自身海洋力量的发展来获得海洋石油运输的安全,一些暂时性手段的采用也是有一定价值的。至少,解决中国海洋石油运输安全方面的紧迫性还是有所下降。这也给了我国集中主要精力在西太平洋一线突破岛链统一台湾和解决钓鱼岛东海问题的时间。与此同时,克拉克地峡仍然可以短线利用。

    假设世界上只有中国和美国两个国家,那么中国的崛起难度就大得难以想象。中国所倡导的是多极化,而非两极化。其意义就在于当今国际格局是多个地区势力在全球范围内挑战美国的独霸局面。正因为有其他国家分散了美国的注意力,中国才能更为顺利的崛起。因此,中国努力地保持温和大国的形象。中国的这种态度也日益得到了世界的理解。包括印度、俄罗斯在内的这些与中国冲突的国家也都开始理解了中国崛起对于他们自身的意义。他们日益认识到中国在世界多极化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这些渴望获得地区或者全球权力的国家来说,只有美国手上才掌握着他们想要的东西,也只有美国全球控制力的相对衰退才会让他们拿到想要的东西。因此,他们对于中国大多采取着合作的态度,最不济也是以消极态度应对美国遏制中国的要求。在全球体系中,中国最大程度地承受着来自美国方面的压力,这一点,是他们都可以看到的。中国为全球化多让美国付出代价也是利己利人的。

    利益无分大小。相对于大国兴衰的历史进程,许多本来很大的利益都会看起来渺小。不要忽视任何可以消耗主要对手的手段。美国独霸局面的崩溃不是一蹴而就的。长期的积累,一点一滴地削弱美国的全球控制力是必要的。对于新加坡这样一个关键点,施加影响力就更显得必要。

    新加坡经济建设能够有今天的成果与其作为航运中心的地位是分不开的。相对来说,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在马六甲海峡上的获益是比较小的。不同于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都是有伊斯兰教宗教背景的国家。美国与伊斯兰世界的敌对对于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都是有影响的。另一方面,两国的规模都要远远超过了新加坡。从长远角度上考虑,两国的发展都还有赖于中国在本地区加大投入。因此,这两国和新加坡的态度是不一样的。这也给中国的分化斗争带来了条件。

    克拉克地峡一旦开凿成为运河,必然将打破新加坡作为航运中心的地位。这一地位的动摇,马上又将影响到新加坡作为金融中心的地位。恰恰是这两个方面,支撑着新加坡繁荣的经济。新加坡和香港的情况是完全不一样的。香港所依靠的是背靠大陆的优势,他有整个大陆方面作为自身经济繁荣的支撑条件。东南亚地区国家之间互相角力不断,新加坡也难以成为整合东南亚地区经济的核心力量。可以看到,开凿克拉克地峡运河,对新加坡经济的打击是决定性的。

    前面分析过了,当前局面下开凿克拉克地峡对于中国来说并不意味着利益。然而,对于新加坡来说则意味着经济冰霜。关心则乱,对于开凿克拉克运河的任何方案,都可能让新加坡方面紧张。现在的新加坡,让美国有可能以最小的代价控制马六甲海峡,这是不符合中国利益的。通过围绕克拉克地峡的一些行动,将有可能使得美国为控制马六甲海峡付出更大的代价。通过各种手段,中国方面应当向新加坡当局传递这样一个消息。那就是,如果新加坡让樟宜海军基地成为永久性的航母基地,中国就必然报复性地开凿克拉克地峡。这一点不仅仅是在和平条件下如此,在战争之后也是如此。甚至中国可以让美国也了解这一点。这就意味着美国两个选择,要么在印度洋部署更多的力量进行防备,要么就加强在新加坡身上所花费的资源。

    未来一个阶段,中国海军水面舰艇力量进入印度洋地区与美国抗衡是难以想象的。要想威胁到美国在印度洋地区的石油航线,中国唯一可能的武器就是潜艇。美国能够在新加坡获得一个固定的基地虽然不至于完全阻止中国潜艇进入印度洋,但却至少可以让中国潜艇在有效作战时间和距离上受到不小的损失。笔者并不指望美国放弃其在新加坡的军事存在。因为新加坡的军事存在,不仅仅是与中国之间的问题,还涉及到包括对日本韩国在内的国家有效控制的问题。一旦美国退出新加坡的军事存在,就得在印度洋加强投入。加强在印度洋地区的投入还意味着将可能让印度的优越感消失,加剧美印在印度洋地区的矛盾。美国暂时还是把中国作为主要对手来对待,印度是其拉拢的对象。即便不能让印度帮助自己围堵中国,也必然希望印度不要给自己添乱。因此,加强在新加坡方向的投入势在必行。

    不要认为新加坡和美国不会上这个当。从中国的经济利益来看,从克拉克运河过当然要比从马六甲地区过更方便。马六甲地区海情复杂,路途遥远。能够转道克拉克运河,至少从经济角度上是有利的。运河开凿需要280亿美元,对于中国也不是负担不起的。新加坡不相信的话,中国可以做一些更具体的行动。加强在克拉克地峡地区开凿运河的前期论证工作。并进行实际的工程准备。甚至在必要的情况下,投入一定的资金去做个一期工程出来。这个东西,随时还可以叫停的嘛。笔者相信,前期的工作不会是浪费。笔者认为,从更远的角度上看来,开凿克拉克运河是历史的必然。目的就一个,让新加坡急起来。美国不放弃新加坡不意味着新加坡不放弃美国。假如新加坡为了自身航运中心的地位而重新考虑美国在其国内军事基地的地位问题的话,那对于中国来说也不是什么坏事。不过这个希望不要抱得太大。俗话说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对于马六甲海峡和新加坡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重要性我们必须要有充分的认识。——围绕克拉克地峡运河方案的地缘政治较量

    本文摘要:本文主要围绕克拉克地峡运河方案的实施时机进行展开论述。对于中国崛起过程中的海洋石油运输航道安全以及中美太平洋地区的竞争都有一定篇幅的描述。通过相关内容的阐述,意在宏观上勾画一个比较完整的阶段性关键结点较量,从而让读者更为全面地了解克拉克运河的开凿以及海洋问题对于中国复兴的重要性。

    一、中国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加强军事力量建设刻不容缓

    风起云涌的年代,一部分中国人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了我国所面临的危机。中国崛起进程的继续加深了中美之间的矛盾。直到今天,美国仍然没有放弃对于中国的遏制。在临界点到来之前,中美之间的斗争局势都显得特别微妙。无论是中国和美国都希望以和平形式实现自己的目标。然而,双方又都把军事手段作为实现自身目标的基础条件来看待。

    即便清政府和国民政府的确非常无能,但只要不受到外来势力的掠夺,他们仍然能够缓慢而坚定地跟上世界的步伐。问题在于,敌对势力从来也没有容许中国从容地走完自己的现代化进程。中国再落后,十三亿人口仍然是一个庞大的掠夺空间,更何况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没有军事力量保护的经济发展成果是随时可能被剥夺的。

    我们无法去计算建国后几场战争的效益了。我国没有从对手那儿拿到一分钱的赔款。可是,几场战争带来的间接效益要远远高于我国在军事建设上的投入。那些战争,无论输掉哪一场,我国所损失的都将是长远利益。同时,一场战争的失败无疑将激发敌对势力的军事野心,使得经济和军事形势进一步恶化。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历史给笔者的这一说法进行了最好的证明。每一次战争失败之后紧接而来的都是大量利益的流失。

    经济和军事的平衡是一个不会褪色的话题。特别是对于那些进行区域乃至世界范围内权力角逐的国家来说,经济和军事的平衡是一个十分困难的操作。

    苏联的庞大军事帝国并没有在战争中失败,甚至直到苏联解体,苏联军事机器都压得西欧国家喘不过气来。可是,苏联的军事机器在起到保卫红色帝国安全的同时又加速了苏联的解体。苏联国民经济军事化的政策是基于错误的国际关系理论,一些重要的决策都值得反省。苏联决策层忽略了西方大国互相之间的冲突,以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作为划分阵营的标准。苏联作为与美国实力最接近的大国,却将所有的资本主义强国推向自己的对立面。在社会主义阵营内,苏联又没有搞好与中国的关系。这才导致了苏联必须投入大量的资源来建立规模庞大的现代化军事力量,并与在经济形势远远强于自身的整个资本主义阵营进行军备竞赛。苏联军事与经济的失调可以认为是在当时条件下的政治误判所导致的。由于政治和外交上的失误,苏联就不得不以建立庞大的军事体系作为代价弥补。苏联的失败并不足以用来否认正常国防建设的必要性。

    国防力量与经济实力不匹配的情况下所可能导致的问题,晚清政府就碰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军事失败让近代中国的求富目标遥遥无期。正是由于自强运动的方向错误,才导致了求富运动失去了稳定的环境。无尽的赔款和权利的流失所带来的沉重负担导致求富运动一开始就成为了一个笑话。时代虽然有所改变,但本质上的东西并没有发生改变。今天,一场战争的失败所带来的创伤仍然足以让国家的发展停滞甚至倒退。

    核武器对于大国之间战争的遏制并不是绝对的。在不涉及到国家生死存亡的问题上使用核威慑并不能解决一切。否则,台湾问题、钓鱼岛东海问题、南沙问题早就已经在核威慑下获得解决。要知道,台湾问题已经属于中国的核心利益,但仍然没有到中国必然动用核武器的地步。由此可以看到,核武器的使用门槛是相当高的。中国不能因为有了核武器就沾沾自喜。恶劣的生存环境也没有给我国这样的机会。1888年北洋舰队成军之后,清政府就在海防建设方面沾沾自喜,放弃了大好的局面。日本海军在甲午海战中的胜利不应当被视为日本的胜利,而应当被认为是中国的失败。在当年两国经济实力差距还比较大的情况下,中国不失误,日本就没有机会。

    建国后几次战争的胜利加之两弹一星的成功让中国的国防安全上了一个台阶。同时,在有利的国际局势之下,中国并不是国际斗争的头号焦点。冷战期间,对我国有威胁的两个主要对手互相之间的巨大牵制力让他们都没有足够的精力来威胁中国。苏联的解体让来自北方的压力骤然减缓。可是,我国却并没有能够享受这份和平红利。就在苏联解体前夕,中国就感到了来自美国方面的敌意。今天,我们不得不反思,参与到加速苏联解体这一历史进程中来是否正确。当然,假设历史已经只能作为未来的借鉴,我们首先要面对的是严峻的现实问题。在利益延伸的同时,我国的军事力量建设应该怎么走,在哪个阶段走到哪种程度已经成为萦绕于中国相关研究人员心头的一大问题。

    二、石油安全问题为代表的资源矛盾出现,替代性方案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工业化进程的一个附属问题就是资源消耗的加剧。仅仅依靠国内的资源已经不足以供养迅速发展的中国经济。这个时候,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浮出水面。在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维指导下,中国的军事力量建设在前一个阶段严重滞后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如果说中国陆军尚堪使用的话,中国海军相对于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来看就是极大的欠缺了。对海外资源需求的加剧与海洋力量不足之间最集中的矛盾体现就是我国的石油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

    在资源需求日益增加的情况下,国家提出了节约能源的号召。可是,节约能源不是解决我国石油安全的最主要手段。在不可能抑制经济正常增长的前提下,加强我国石油运输安全就成为了唯一合适的选择。

    针对石油运输安全的问题,中国的专家和学者提出了众多的解决方案。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也的确不应该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哪怕海洋石油运输航道安全有所缓解,建立多样化的石油运输途径也非常必要。陆地这个美国力量的相对薄弱区域就成为中国人目光汇集的焦点。

    来自俄罗斯和中亚地区的石油运输管道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石油安全的压力。可是,我们必须注意到。无论是俄罗斯还是中亚地区,都不足以完全地长期保证我国的石油稳定供应。俄罗斯是一个有潜力的大国,其自身经济也在快速发展之中。俄罗斯人不可能永远靠卖资源来养活自己。出卖石油资源仅仅是当前一个阶段俄罗斯度过困难时期的一种过渡手段。十几年的沉沦不可能就此抹杀俄罗斯的超一流大国之梦。无论是从地缘政治上来看还是从历史上来看,俄罗斯想要再次达到前苏联的境界就必然要以在欧洲地区获得足够的影响力为前提。俄罗斯即使长期保持石油资源的对外输出,其重点保障区域也是欧洲地区。作为世界权力角逐舞台上的对手,中国也不应该把自身的石油安全希望寄托在俄罗斯身上。中亚地区号称第二个波斯湾,可是真实的石油储量和开采量都与中东地区有着不小的差距。更何况,该地区作为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又有美国势力的插足,稳定性也不是特别高。中国同样不可能依靠来自中亚地区的石油资源实现石油安全。

    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是相当明智的举动。这一组织是以经济区域合作为先导的地区性合作组织。它没有针对任何第三方,而仅仅以各国的经济利益为先导。这样,既可以避开西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国家的恶意攻击,又达到了我国的目的。美国的军事力量以反恐为目标进入了中亚地区,可是美国的经济力量毕竟有限,不可能像其军事力量一样不计成本地进入中亚地区。中国依仗自身的地理优势,可以最大程度上实现和中亚国家的经济一体化。出于减少自身压力的考虑,中国并没有选择单独进行这一具备相当影响力的行动。俄罗斯也加入到了上海合作组织之中,并通过这一组织获利可以降低俄罗斯对于我国进军中亚地区的顾虑。考虑到没有俄罗斯方面的配合,中国单独进军中亚地区必然将受到来自美俄双方的抵触,把俄罗斯也拉到中国一边显然是有利的。俄罗斯在亚洲地区的经济实力不足是个现实问题,在经济合作中,对中亚地区经济影响最大的必然是中国。一旦与中国的经济合作达到一定的程度,即便中亚国家在中美斗争中意图保持中立,其经济也承受不了如此严重的代价。美国也不可能迅速有效地填补中国可能给中亚国家带来的经济伤害。

    陆地上还可以通过巴基斯坦联系到中东地区。经过巴基斯坦的石油管道可以把来自伊朗的石油资源直接输送到中国。可是,中东地区的战略形势并不简单。在美国占领伊拉克之后,中国通过巴基斯坦这条线路所唯一能够保证的石油资源就仅仅只有来自伊朗方面的。伊朗一国也远远不足以满足中国在石油资源方面日益增加的胃口。在中国有能力将力量向中东方向投放之前,这种局面不可能改善,只可能恶化。伊朗局势的紧张就是最好的写照。美国并非打不下伊朗,而只是出于全球整体战略部署的考虑暂时不打。从最坏的打算考虑,美国有可能拿下伊朗导致我们通过巴基斯坦的石油管道拿不到任何有保障的石油资源。

    无论是建立上海合作组织还是通过巴基斯坦建立到中东地区的联系,在当前的战略环境之下都不足以本质上改变我国石油安全保障的问题。中国所需要的安全石油通道需要建立与整个中东靠海国家以及非洲石油生产国的联系。包括海运到巴基斯坦和缅甸再转陆运的方案都不足以改变我国需要强大海军这一要求。

    三、短期内开凿克拉克地峡运河利益不足,作为一种政治威慑手段更为有利

    美国在世界上主要的海运咽喉要道附近都有自己的部署。这种部署是为了减少美国控制海洋的成本。这并不是说,不依托咽喉要道,美国就无法控制世界海运。在中国与自身主要海外石油来源之间,马六甲海峡是唯一的咽喉要道。那么是否意味着美国仅仅需要控制马六甲海峡就可以截断中国的海上石油航道呢?答案是否定的。在世界地图上看一看就可以知道,中国可以绕过马六甲地区进行海上石油运输,只不过成本稍有提高。

    仅仅把克拉克地峡开凿运河的方案当成获得石油安全的途径来看,意义是不大的。这种做法,本质上并不足以绕过美国的强大海洋优势。试图通过开凿克拉克地峡为运河而绕过马六甲海峡获得海上石油运输安全的想法也是不切实际的。据估算,开凿克拉克地峡成为运河需要花费高达280亿美元。用280亿美元的代价去争取一个不可能实现的利益,当然是没有必要的。地缘政治游戏,也绝对不是这样玩的。盲目地进行克拉克地峡的开凿,利益受损的无疑会是中国。

    以中国今日之地缘政治影响力,还没有办法在东南亚地区和美国正面交锋。或许现在看来,泰国和中国的关系不错,而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三国会更服从美国的利益。可是我们要看到,美国并没有在泰国方向投入过多的力量。泰国现有的条件在地缘政治上的重要性要远远低于马六甲地区的三国。一旦克拉克地峡开凿运河,美国必然会在泰国方向投入大量的资源与中国竞争该地区的影响力。在这种竞争中失败就意味着中国在克拉克运河开凿上投入的大量资金变成为他人做嫁衣。

    当前,美国在新加坡有军事基地。出于各方面平衡的目的同时考虑到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态度,新加坡并没有开放樟宜海军基地为美国航母战斗群的长期基地。美国也无意在新加坡长期部署航母战斗群。美国的这一做法,是充分考虑到了现在与中国的关系而做出的决定。这也就意味着,一旦有必要,美国可以迅速地将自己的力量部署于马六甲海峡地区,以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方式将中国的石油生命线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上。

    整体海军力量的不足以及当前首要任务方向的考虑,我国暂时还无法通过自身海洋力量的发展来获得海洋石油运输的安全,一些暂时性手段的采用也是有一定价值的。至少,解决中国海洋石油运输安全方面的紧迫性还是有所下降。这也给了我国集中主要精力在西太平洋一线突破岛链统一台湾和解决钓鱼岛东海问题的时间。与此同时,克拉克地峡仍然可以短线利用。

    假设世界上只有中国和美国两个国家,那么中国的崛起难度就大得难以想象。中国所倡导的是多极化,而非两极化。其意义就在于当今国际格局是多个地区势力在全球范围内挑战美国的独霸局面。正因为有其他国家分散了美国的注意力,中国才能更为顺利的崛起。因此,中国努力地保持温和大国的形象。中国的这种态度也日益得到了世界的理解。包括印度、俄罗斯在内的这些与中国冲突的国家也都开始理解了中国崛起对于他们自身的意义。他们日益认识到中国在世界多极化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这些渴望获得地区或者全球权力的国家来说,只有美国手上才掌握着他们想要的东西,也只有美国全球控制力的相对衰退才会让他们拿到想要的东西。因此,他们对于中国大多采取着合作的态度,最不济也是以消极态度应对美国遏制中国的要求。在全球体系中,中国最大程度地承受着来自美国方面的压力,这一点,是他们都可以看到的。中国为全球化多让美国付出代价也是利己利人的。

    利益无分大小。相对于大国兴衰的历史进程,许多本来很大的利益都会看起来渺小。不要忽视任何可以消耗主要对手的手段。美国独霸局面的崩溃不是一蹴而就的。长期的积累,一点一滴地削弱美国的全球控制力是必要的。对于新加坡这样一个关键点,施加影响力就更显得必要。

    新加坡经济建设能够有今天的成果与其作为航运中心的地位是分不开的。相对来说,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在马六甲海峡上的获益是比较小的。不同于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都是有伊斯兰教宗教背景的国家。美国与伊斯兰世界的敌对对于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都是有影响的。另一方面,两国的规模都要远远超过了新加坡。从长远角度上考虑,两国的发展都还有赖于中国在本地区加大投入。因此,这两国和新加坡的态度是不一样的。这也给中国的分化斗争带来了条件。

    克拉克地峡一旦开凿成为运河,必然将打破新加坡作为航运中心的地位。这一地位的动摇,马上又将影响到新加坡作为金融中心的地位。恰恰是这两个方面,支撑着新加坡繁荣的经济。新加坡和香港的情况是完全不一样的。香港所依靠的是背靠大陆的优势,他有整个大陆方面作为自身经济繁荣的支撑条件。东南亚地区国家之间互相角力不断,新加坡也难以成为整合东南亚地区经济的核心力量。可以看到,开凿克拉克地峡运河,对新加坡经济的打击是决定性的。

    前面分析过了,当前局面下开凿克拉克地峡对于中国来说并不意味着利益。然而,对于新加坡来说则意味着经济冰霜。关心则乱,对于开凿克拉克运河的任何方案,都可能让新加坡方面紧张。现在的新加坡,让美国有可能以最小的代价控制马六甲海峡,这是不符合中国利益的。通过围绕克拉克地峡的一些行动,将有可能使得美国为控制马六甲海峡付出更大的代价。通过各种手段,中国方面应当向新加坡当局传递这样一个消息。那就是,如果新加坡让樟宜海军基地成为永久性的航母基地,中国就必然报复性地开凿克拉克地峡。这一点不仅仅是在和平条件下如此,在战争之后也是如此。甚至中国可以让美国也了解这一点。这就意味着美国两个选择,要么在印度洋部署更多的力量进行防备,要么就加强在新加坡身上所花费的资源。

    未来一个阶段,中国海军水面舰艇力量进入印度洋地区与美国抗衡是难以想象的。要想威胁到美国在印度洋地区的石油航线,中国唯一可能的武器就是潜艇。美国能够在新加坡获得一个固定的基地虽然不至于完全阻止中国潜艇进入印度洋,但却至少可以让中国潜艇在有效作战时间和距离上受到不小的损失。笔者并不指望美国放弃其在新加坡的军事存在。因为新加坡的军事存在,不仅仅是与中国之间的问题,还涉及到包括对日本韩国在内的国家有效控制的问题。一旦美国退出新加坡的军事存在,就得在印度洋加强投入。加强在印度洋地区的投入还意味着将可能让印度的优越感消失,加剧美印在印度洋地区的矛盾。美国暂时还是把中国作为主要对手来对待,印度是其拉拢的对象。即便不能让印度帮助自己围堵中国,也必然希望印度不要给自己添乱。因此,加强在新加坡方向的投入势在必行。

    不要认为新加坡和美国不会上这个当。从中国的经济利益来看,从克拉克运河过当然要比从马六甲地区过更方便。马六甲地区海情复杂,路途遥远。能够转道克拉克运河,至少从经济角度上是有利的。运河开凿需要280亿美元,对于中国也不是负担不起的。新加坡不相信的话,中国可以做一些更具体的行动。加强在克拉克地峡地区开凿运河的前期论证工作。并进行实际的工程准备。甚至在必要的情况下,投入一定的资金去做个一期工程出来。这个东西,随时还可以叫停的嘛。笔者相信,前期的工作不会是浪费。笔者认为,从更远的角度上看来,开凿克拉克运河是历史的必然。目的就一个,让新加坡急起来。美国不放弃新加坡不意味着新加坡不放弃美国。假如新加坡为了自身航运中心的地位而重新考虑美国在其国内军事基地的地位问题的话,那对于中国来说也不是什么坏事。不过这个希望不要抱得太大。俗话说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对于马六甲海峡和新加坡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重要性我们必须要有充分的认识。
四、太平洋地区的运作如踩钢丝,戒焦戒躁很重要

    突破第一和第二岛链对于中国来说是两个坎。相对来看,突破第一岛链的难度比较低一些。美国不希望与中国发生直接的战争。这一思维决定了美国会至少给中国一定的空间。事实上,要想完全阻止中国海军进出第一岛链是不太现实的。由于第一岛链过于靠近中国本土,中国对第一岛链实现压制的诸多手段足够给中国突破第一岛链的资本。除非美国决定以战争形式遏制中国的崛起,否则将主要力量撤向第二岛链部署仅仅是个时间问题。即便真正要与中国决战,相信美国也不愿意与中国进行全面的战争。笔者个人认为,局部性的常规战争更为有利于美国的利益。让战场远离中国本土也更容易让美国获得优势。

    越过第一岛链之后,特别是继续向第二岛链地区延伸,中国海基航空力量不足的弱点就将日益体现出来。即使到了那个时候能够统一台湾,所能够获得的陆基支援也是距离有限的。美国通过其第二岛链的基地所能获得的支持并不会比中国少。这个时候,美国在海基航空兵方面的优势就可以充分体现出来。在太平洋地区保持一定优势对于美国还是有相当吸引力的。第二岛链上让中国任意行动就等于把西太平洋地区内的行动自由给了中国,意味着两个大国从此真正意义上的平起平坐。相信美国不会轻易地走出这一步。此时,中国就要有自己的手段推动两个大国之间的战略关系向着更为平等的方向发展。

    也正是这一时期,将成为决定新老大国命运的关键阶段。仅仅以单一的海军力量的扩展向太平洋的更深处延伸的做法是不合时宜的。美国在这一个阶段的心理必然是矛盾的。眼看中国加强自身薄弱的海基航空兵力量而不做大规模干涉,坐视太平洋地区的优势地位丧失的可能性不是没有。可是,美国真的有这么善良吗?这一时期是最后的机会了。这一时期一旦过去,美国的独霸就将真正意义上从形势到形式上都自行解体。从力量上说,美国将失去任意在世界上使用力量的权力。从格局上来说,一个强国在区域内排挤美国霸权的成功意味和美国的控制力不再有效。也正因为后续效果之大,这一步我们要走得相当慎重。当前这个阶段,虽然美国也在遏制中国,但绝对没有任何主动求战的意思。即便希望依靠战争延缓中国经济的发展也是希望代理人形式的战争。只要不让中国取得重大突破,哪怕其代理人损失一定的利益,对于美国也是没有太大影响的。

    美国也存在一个空间换取力量对比变化的问题。在中国的近海地区与中国接战,中国必然可以最大限度利用陆基优势。手段服务于目的。美国只是希望遏制中国的崛起,而不是彻底消灭中国的力量。美国既没有野心也没有能力做到这一点。从长远利益看来,和中国的关系仍然需要缓和。不要对中国本土造成大的伤害而仅仅遏制中国实力快速增长的这一趋势的话,双方的关系较易弥合。战火波及到中国本土将很可能导致战争不再仅仅以美国的意志为转移限制在一个相对比较小的规模上。战争走向总体化,无疑将大量消耗美国的力量。中国实力不足将会以潜力的大规模消耗为代价。可是这样对于美国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以后中国的发展困难了,可是美国霸权对全世界的控制必然将会动摇。当年美国就是因为陷入到越南战争中不能自拔才造成七十年代苏联的战略扩张。美国是为保证霸权而不是为削弱中国才遏制中国。遏制了中国却对霸权造成很大的影响,美国是绝对不愿意做的。

    中国的军事力量向外延伸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原本处于内线的优势大部丧失甚至消失。此时,除了少量的远程攻击性武器之外,中国依靠陆地平台所能够为海洋力量提供的直接军事支援是极其有限的。只要美国能够集结足够的军事优势,于第二岛链之内击败中国海军,并通过与战争相配合的一系列行动剥夺中国的利益,达到遏制中国旺盛的发展势头的目的并非没有可能。甚至可以说,成功率是比较大的。仅仅是大洋上的交手也比较容易达成妥协。此时还可以避开打击中国本土的这一敏感问题。对于美国来说,最后的机会也就这样出现了。

    上述问题的存在使得我国不得不考虑到整体布局的问题。全面拓展我国海军的活动范围从士气上来说当然是很好的。需要考虑到的是新的海军活动空间无法有效消化的问题。为什么朝鲜战争在三八线停手之后志愿军在美军没有撤走的情况下就陆续撤回来了。关键因素就是我们有再打回去的能力。也就是说,在当时的条件之下,我国并不害怕美国做出撕毁条约的事情,因为从实力对比上来看平衡并没有被打破。在中国海军可以比较轻松地进出第一岛链,并且到第二岛链活动之后,也并不意味着实力平衡就会停留在第二岛链上。事实上,平衡仍然存在于第一岛链,只不过是美国通过战略收缩这一手段拉长我国的战略线。美国人愿意的话,他们仍然可以比较容易地把我国的海洋力量逼回到第一岛链附近。

    为了防止美国打击中国崛起势头的可能行动,限制自身海洋力量不合时宜的扩展是必要的。其实这是一个很容易明白的问题。中国海军的舰艇编队可以环球航行也并不能代表中国海军力量可以实现全球作战。我们没有必要追求一些不稳固的东西。这种追求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每一个大国在其强盛时期或多或少有急切的心理。德国想要扩大自身的实力版图失败而最终选择了战争崛起的方式。苏联(俄罗斯)不断扩张自己的行政版图和势力范围,最终却导致了实力体的总崩溃。美国,现在同样经历着一个战略扩张期。笔者相信,美国也必然要为他这一阶段的战略扩张付出代价。中国,是否也要经历这种错误呢?韬光养晦在这个时候才是能够最好诠释中国未来方向的政策。韬光养晦,磨砺的恰恰是中国人这方面的心性。能否够在国家崛起的过程中还保持平常心,这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平常心可以让我国在崛起过程中少走歪路。一意孤行式的盲目扩张,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抗日战争中,冀中根据地的军民可以依靠地道战把鬼子撵出村镇。鬼子由于力量不足损失太大也不愿意继续呆在村镇里。于是,鬼子主动撤退到村镇外面并龟缩到碉堡里面。那是不是意味着我抗日军民就可以在平原与鬼子形成平衡呢?当然不是,实际上,鬼子仍然拥有把我抗日军民赶回村镇的能力。我抗日军民一旦在平原上活动就有可能遭到鬼子的杀伤。从更大范围看来,国家的战略退却将造成的影响之大是可以想象的。稳字的重要性是不能否定的。因此,笔者认为,在力量可以自由进出第一岛链之后,仍然要把我国海军的主要活动范围限制在第一岛链之内。这是一个自我保护的手段。

    战略上主动限制力量的外泄是很有意义的。这比之在对方力量的紧逼之下的战略收缩要有意义得多。因为战争或者冲突而进行战略收缩的后果是严重的。从历史经验来看,一般这种情况都会导致对外矛盾内部转移。战争的创伤加之国内矛盾加剧无疑将给我国进一步发展蒙上阴影。即便仅仅是在非暴力手段下被压制回来,也必然引起国内的强烈不满。可是在第一岛链之外的水域内,我国海军又的确没有太多的手段立住脚。

    五、暂时的退步是为了大踏步地前进,解决力量进一步延伸的牵绊

    既然我们没有能力在第二岛链之内的水域继续扩大战略纵深,那么就必然找到其它的利益点。只有在利益的引导之下,海洋力量的发展才会有足够的动力。解决台湾问题和对日领土争端不都是利益点吗?一方面,解决这两个问题可以为安全进出第一岛链外的水域进行铺垫,为我国获得更为巨大的海洋战略纵深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解决这两个问题又是进一步刺激海军力量发展的动力。选择在这一时间段里面解决两大问题,主要还是考虑到美国的心态。相信美国并不愿意在中国的近海地区与中国进行全面战争。不打击中国本土,战争的风险和损失都是美国所难以承受的。打击中国本土,战争的进程及影响又与美国的初衷不一致,而且风险也同样很大。美国所能够选择的干涉手段是极其有限的。

    笔者的个人看法是,我国在领土问题上暂时表现出来的相对比较温和的态度与国家总体战略是有关系的。现在还没有到把形势继续恶化的时机。包括对日和对台,都没有到撕破脸皮的地步。我国真正要进入第二岛链内的水域并冲击第二岛链的时候,解决对台对日领土问题的利益会剧烈增加,同时,可能的冲突甚至战争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风险也将降低到历史最小值。也就是说,这应该是一个最高效费比时期。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大力发展海军舰队,让我国的海洋力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是最理想的情况。力量准备的标准是我国海洋力量能够支撑到我国把战争潜力转化为战争实力,并能够把战争长期化,不至于让美国获得第二岛链水域内的完全制海权,从而动摇美国的霸权基础。在有台湾岛作为战略支撑的前提之下,实现上述目标还是非常可能的。这种战略态势也就达到了有能力遏制战争的目的。

    笔者这里并没有忘记南沙问题的存在。虽然笔者非常憎恶那些狐假虎威的东盟国家,但是在现实利益面前,一般还是要以现实利益为重。笔者不认为制造一个敌对的东盟地区非常有利于我国未来的发展。南沙问题也不像钓鱼岛东海问题非战不能解决。南沙群岛问题是具备和平解决的条件的。而这个条件,就是中国海洋力量的顺利崛起。时候到了,中国象征性地给予这些国家一定的经济利益补偿,让他们放弃南沙地区的捣乱行为并不是不可以。有利益总比没有好。时机合适的情况下,东盟国家不会死脑筋的。东盟中的大部分国家,未来都应该纳入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少数国家不愿意的话,可以不予考虑。这个气量中国还是应该有的。美国的后院不是还出了古巴和委内瑞拉这样的国家吗?中国的周围出现类似的国家也不奇怪。日本是一个,很可能,新加坡就是第二个。

    六、真正的战略转折,克拉克运河的开凿将彻底改变局面

    正如美国经历一战和二战的转折,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超级大国一样。美国是靠两次站在英国一边才能够非常自然地成为世界上的超一流力量。中国想要突破被美国压制的局面还需要最后的关键一步。当然,中国不可能去等待一次和美国站在一边的大规模战争。这种想法是守株待兔的现代翻版。中国要自己给自己寻找机会。

    笔者曾经也思考过中国需要不需要海外军事基地这一问题。笔者当时所强调的是即便没有海外军事基地,也不可能本质上阻碍中国崛起这样一个历史进程。可是,今天笔者想要说的是,如果能够在适当的时机于适当的地点取得合适的海外军事基地,必然将极大地加速中国崛起这一历史进程。这个地点,笔者认为就应该是克拉克运河。合适的时机,则是在中国意图完全冲破美国压制的时候。开凿克拉克运河改变海洋形势的必要性则体现在陆地供油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都会在这一个阶段由于主客观原因而下降。

    280亿美元,中国拿得出来。前提是巨大的利益。中国必须取得泰国的绝对友好关系。此时,开凿克拉克运河就成为中国绕过马六甲海峡的决定性手段。美国海军即便常驻一个舰队在马六甲海峡也难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了。克拉克运河基地的获得还将使得中国获得与新加坡基地相对应的抗衡力量。依托克拉克运河基地,中国海军可以顺利地进出印度洋。美国没有办法阻碍克拉克运河的开凿。这是泰国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的权利。也只有在这种时候,中国才能够最名正言顺地获得基地。10年时间,运河完成,整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战略形势都将发生决定性的变化。

    印度洋地区不仅仅是中国海洋航道的决定性地区,也是美国海洋航道的决定性地区。中国进入印度洋的通道一旦打开,加之有巴基斯坦和伊朗等友好国家的存在,截断美国的印度洋地区航线不再仅仅是一个梦想。美国也必然会加强在印度洋地区的投入。印度呢?面对中美相继加强于印度洋地区军事存在的这一事实,印度必然也会加强海洋力量建设。美国会感受到来自两个国家的压力。当然,中国应该在非必要时期不以大规模的海军力量进入印度洋刺激印度,只做猛虎在山之势就已经达到目标。

    太平洋地区的力量对比也将被牵动。羊毛出在羊身上。虽然西太平洋地区也很重要,但对比印度洋航线来看,当然还是印度洋地区的重要性更胜一筹。在美国海军总体力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想要在太平洋地区和印度洋地区同时压制中国海军已经不可能。面对复兴的俄罗斯以及整合的欧洲,美国不可能放弃大西洋地区。

    中国海军处于内线,可以随意选择突击方向。美国所需要面对的压力不可能不大。可以认为,此时美国对于中国的围堵已经宣告失败。即便此时美国想要进行军备竞赛甚至战争,中国也没有任何退却的理由了。这一过程,正如英国在一战后无奈地承认美国的地位一样。美国需要考虑的将不再是如何遏制中国,而是如何处理与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合作。至于用什么来替代二战的作用,这就不是笔者本文所要讨论的内容了。

    日本和韩国的态度也将发生转变。韩国肯定选择面更为宽广。此时,真正能够比较有效保障韩国石油航线的国家成了中国。经济上,过克拉克运河显然也要比过马六甲海峡更为合理。只要施加足够的经济影响,美国对于韩国的影响力还将继续弱化。日本嘛,笔者并不相信它能够这么简单和中国友好。中日最终友好是无可阻挡的,这一点笔者也相信。可是这之前,必然还要经历冲突与战争之类问题,才能让双方认清各自的立场。不过笔者却相信,克拉克运河的开凿必然会让美国对于日本的控制力下降。同时,正常情况下,日本对待中国的态度至少形式上会有所软化。

    综合看来,耗资280亿美元的克拉克运河开凿计划并非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它涉及到了相关的一系列经济、政治、军事问题。对于时机的选择相当重要。围绕着运河的开凿,必然也会有一番激烈的斗争。运河的开凿,对于中国来说的确攸关石油安全问题,可是却是一个中远期才能实现的步骤。正如巴拿马运河的开凿改善了美国海军被分割于两大洋的尴尬局面,扭转了美国的海洋战略形势。中国,也完全可以凭借克拉克运河的开凿,以台湾岛和克拉克运河基地为两大战略支撑点,将中国的内线优势发挥到最大。

    克拉克地峡的开凿问题作为一个关键性的地缘政治性课题,是检验中国政治智慧的试金石。克拉克运河的开凿的确从外部环境上会极大地有利于我国。然而,对于一个国家海洋力量的发展来说,海洋意识的深入人心才是最为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只有充分认识海洋,才能在与海洋对手的搏击中获得胜利和尊重。
国内哪些名人取得了外国籍?
也只敢拿科教文卫从业人员说说。人家官员老婆娃儿都送出去了的咱不敢说,

陈恺歌 美国,
宁静 美国
斯琴高娃:瑞士
郎平 美国人了.
张铁林 英国
许晴: 日本
韦 维:德国
王 姬:美国
沈小岑:澳大利亚
蒋大为:加拿大
苏 瑾:新西兰
邓质方:美国
宋任富之女 宋假假... 美国藉
童安格: 加拿大
李连杰:美国
李敏(李纳、孔冬梅)的女儿也是美国人
顾长卫 美国
胡兵 泰国护照。
水均益的妹妹也是美国人
女足门将铿锵玫瑰高红也是北美人了.
反美名嘴袁木的女儿也申请去了美国
李大使的公子在美国混绿卡呢,不知道下来没有
央视的一些主持人和播音员都有美国绿卡
论是高官子女还是所谓的名人基本还是在国内过生活的!因为他们在国外没有特权,特权只能影响在国内!
高干们把自己的心肝宝贝送到国外, 却不放心国内老百姓从电视看外国! MD,天天叫我们反美,自己倒好跑到美国去了
那个经常蠢蠢教导我们要爱国,做个大国年轻人的阮次山先生,是美国籍——阮次山是我最鄙视的“义务”说服别人当奴才,而自己置身其外的人!
据说部级以上的干部子女几乎没有中国人!!!
在美的高干子女对政治大多没有兴趣,关注的只是股票、房地产、国际贸易或女人、男人,成为新贵族。他们用脚投了票,公开选择在西方.生活,对大陆来说,也算是"另类的和平演变"不过,这些人决不会成为中国.化的力量,他们为避嫌,一般不在美国公开鼓吹,可是,当他们拿到美国绿卡之后,脚一踏上中国土地,便成为政权的辩护人,声讨美国嗓门大的也是这类人。
有一种理论可以说明这一点,就是硕鼠理论。粮仓老鼠养得很大,两种情况下老鼠会外逃。第一种情况是猫来了,但是我们知道在是一伙的,所以有猫根本就不怕,老鼠比猫大,所以根本就不害怕。第二个原因就是整个粮仓要倒塌了,或者是大洪水要来了,在这种情况下他必须要出逃。大船将沉鼠先知。
中国割给俄罗斯多少领土,所以.子那里是首选.
中国真是个伟大的国家,甘为他国无私奉献巨大财富,同时也是人类学家重点研究的对象,极端无私和极端自私,极端善良和极端丑恶都在中国人身上体现出来,堪称人类之标本,别打仗,否则比甲午还惨!
中国某些人和台湾的领导们的子女在美国的性质好像不太一样,台湾的领导人不反美呀!不能比,从此可以看出大陆某些人的政治信用/政治品格/良心,从不报幻想。
我的总结:
1)不反对任何人及其家属要移民国外,那是人家的自由;
2)不过,不要用我们的钱!
3)特别是在用我们的钱后,还蒙住我们的眼,不准我们安大锅盖
4)之后,再跳回来教大伙如何爱国
登上主席前台,讲话激情澎湃,论述党风建设,痛斥贪官腐败;
然而实际操作,早有计划安排,有权不用作废,机会失不再来;
巴结讨好上司,当官才能发财,经常调整下属,看谁大方慷慨;
平衡夫人情人,不要惹恼二奶,防止家里失盗,免得污了清白;     
大搞形象工程,多去出席剪彩,堵截上访告状,别出事故灾害;
  
一旦出了问题,想法百般掩盖,只要表面稳定,咱都廉洁正派;
平时广交朋友,有用咱都收买,建立关系网络,通风报信畅快;
办好护照绿卡,子女送到国外,赃款洗钱转移,欧美购买豪宅;
打仗要有后路,进退百战不殆,如有风吹草动,登机咱就拜拜,
嘴上高喊坚持,心里知道好坏,不去古巴朝鲜,谁去谁是痴呆
人间喜剧罢了.……
克拉克地峡?
老大,是克拉地峡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