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振兴东北不可预期过高[原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16:30:15
首先必须明确东北必须要开始复兴而且刻不容缓,但是这个刻不容缓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还是国内稳定的需要,还是战略的需要,我个人觉得重点还是是国内稳定的需要。

1、一直到了今天,中国的计划经济已经一去不复返,往年政策的倾斜带来一个地区急剧发展的现象也很难出现。如同当年深圳那样的奇迹是不可能出现了,因为那个时候深圳是处在一个几乎经济大背景下的特殊点,但是如今就算给东北上海一样的待遇恐怕也在全国范围内显示不出任何特别。重庆直辖了5年,拿到了那么多好的政策那么多钱那么多好的项目,最终以人口数十倍,土地数百倍的优势还是无法和成都相提并论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2、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区发展的关键不在于项目的多少,政策的倾斜,历史的悠久,而在于吸引投资的软件和硬件还有利用投资的人。让我们看看历史上中国这几个地区究竟是怎么样子的。

吸引投资的硬件就是城市的行业基础和基础建设,软件就是制度和人才。江苏和浙江,中国发展最踏实最快的两个省,在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的时候基础建设是无法和别的地方相比的 ,至少根本无法和东北比,但是那里有灵活的基层官员和务实上进的人才,使得他们再没有任何国家投资和政策倾斜下蓬勃发展。

在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的时候,东北拥有恐怕是全国最好的基础设施,最好的工业基础,最好的人才,但是历经20年的改革开放,东北却从老大沦落到了中下等水平,这个是为什么呢?很多网友的分析出来的原因是因为国家没有给东北好的政策,甚至将几十年前对国家的贡献拿出来作为国家抽干了东北的血液作为理由。我觉得这个理由是不成立的,别忘记了,从50年代到70年代末期,东北人的生活条件绝对远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品,更不要提和广东,江浙的比较。

改革开放开始,全国所有的省市地区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跑了20年,个子最大,体能最好的东北跑到了几乎最后,开始一无所有(确实一无所有,谁能够告诉我那个时候广东和江浙有什么????)的跑了第一。也许有朋友会说国家没有给东北政策,却给了广东极多的优惠政策,但是我想问一下,国家给了浙江什么东西?给了江苏什么东西?有的朋友也许会说国家没有降低东北的税收和上缴的利润,比如有一个网友说当年鞍钢连煤都是职工自己掏钱买的,但是当年上缴的利润却丝毫没有降低。但是我想问,那么武汉钢铁公司呢?别忘记了从80年代初期开始武钢开始技术改造,利用第一期日元贷款引进了1米7轧机,但是同时全国日元贷款项目最多的就是东北!几乎最大的那一块都是给了东北的几个项目,其中就有鞍钢的技术改造!20年过去了,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

也许有网友会说,那个时候国家依然对东北吃拿卡要,三角债等等很多。。。但是我想反问,那个时候中国那个地方不是如此,那个企业不是如此???

那么东北的问题在那里呢?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是那种几十年计划体制大锅饭留下的根深蒂固惰性和懒惰!!!

10年以前,江浙的私营企业家一天只吃一顿饭在全国跑市场的时候东北人在等待国家的政策和投资,10年以后别人已经变成了至少千万身家东北人还在等待国家的政策和投资。

我全家是做外贸的,15年以前很多永康作五金工具的小厂(或者说是作坊)的老板在外贸公司一坐一天,一天只吃一餐饭,就是为了等一个外销员,江苏很大的国营企业的厂长和书记听说湖北这边有一定的他们可以做的产品出口就全部来这里找关系,即使只给他们很小的单子他们都感激不尽,告诉你,他们的资金同样来源于职工的集资!!!而这个时候东北在作什么呢????

在紧缩银根以前,贷款可以说非常容易拿到,你们随便看看任何一个东北大型国有企业的财务报表,那些欠银行的钱大头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但是那些贷款被拿去干什么了???

3、问题的关键还是人,当看到温总理多次前往东北巡视提出要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新闻,我就感觉到这个马上就会开始运作,但是当看到这个消息一出来,沈阳就急不可耐的宣布要盖东北第一高楼,我就感觉到国家恐怕会放弃沈阳,因为这里的水实在太深,果然,第一期项目和资金大连拿了大头,而最需要钱的沈阳只拿了小头,恐怕第2批也是如此。

从急不可耐的宣布要盖楼就可以直接的看出当地的官员对于振兴东北的心态是什么样子的。修路是明的,里面有水,但是没有那么深,盖楼是黑的,再高的楼对经济不发达地区没有任何作用,只能够增添虚荣和将个人的钱包装的更满。

有的朋友肯定会说当官的人是gcd的,大的官都是外地排来的!你说来说去还是gcd的人不行,关我们老百姓什么事情?我想问一下,那些基层的官员是哪里人?那些科级干部到处级干部是哪里人?他们的素质和观念是由什么决定的?是他们的上级官僚还是他们成长的环境?

4、人文因素不是钱和政策可以改变的,而且别说610个亿,即使6100亿也只能够重建一个东北的工业基础而无法重建东北的人文环境!但是即使工业基础重建了,人文素质上不去也无法面对市场的竞争,极端的情况会出现钱丢进去了,国有企业全部都卖掉了,然后经济继续一塌糊涂!

现在的政府是不会随便冒险的,别忘记了政府的基本国策是什么,是稳定!东北的病不是在皮肤上,而是已经深入了骨髓!不是简简单单的几个计划就可以改变,国家为什么将有限的资金放在东北呢?我觉得不是投机,而是一种挽救和平衡,国家这几年的政策是四面开花,东北,西部,东部和南部就不用说了。就是为了避免出现地区经济发展出现极大不平衡而导致的不稳定!

为什么先要搞南方和东部,那是必须要抓住机遇积攒资本,为什么要后抓西部,因为那里的不稳定因素最大!为什么最后搞东北?是因为东北最难发展!!

为什么将钱投在大连,就是为了重现上海对长江三角的带动作用,为什么不将钱的大头丢在沈阳,是因为害怕钱丢进去响都不响。

5、机会只有一次,中国经济还不到那种平均发展的地步,发展的重点还是长江三角和珠江三角。问一下各位网友,这一年来你们什么时候在电视上听见过以前轰轰烈烈的西部大开发这个词了?如果这次的机会东北浪费了,恐怕4年或者8年以后东北的振兴也只是一个历史名词!

革命靠自己,大家还是老老实实的准备用双手赚钱吧,不要抱着任何幻想和委屈!!!首先必须明确东北必须要开始复兴而且刻不容缓,但是这个刻不容缓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还是国内稳定的需要,还是战略的需要,我个人觉得重点还是是国内稳定的需要。

1、一直到了今天,中国的计划经济已经一去不复返,往年政策的倾斜带来一个地区急剧发展的现象也很难出现。如同当年深圳那样的奇迹是不可能出现了,因为那个时候深圳是处在一个几乎经济大背景下的特殊点,但是如今就算给东北上海一样的待遇恐怕也在全国范围内显示不出任何特别。重庆直辖了5年,拿到了那么多好的政策那么多钱那么多好的项目,最终以人口数十倍,土地数百倍的优势还是无法和成都相提并论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2、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区发展的关键不在于项目的多少,政策的倾斜,历史的悠久,而在于吸引投资的软件和硬件还有利用投资的人。让我们看看历史上中国这几个地区究竟是怎么样子的。

吸引投资的硬件就是城市的行业基础和基础建设,软件就是制度和人才。江苏和浙江,中国发展最踏实最快的两个省,在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的时候基础建设是无法和别的地方相比的 ,至少根本无法和东北比,但是那里有灵活的基层官员和务实上进的人才,使得他们再没有任何国家投资和政策倾斜下蓬勃发展。

在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的时候,东北拥有恐怕是全国最好的基础设施,最好的工业基础,最好的人才,但是历经20年的改革开放,东北却从老大沦落到了中下等水平,这个是为什么呢?很多网友的分析出来的原因是因为国家没有给东北好的政策,甚至将几十年前对国家的贡献拿出来作为国家抽干了东北的血液作为理由。我觉得这个理由是不成立的,别忘记了,从50年代到70年代末期,东北人的生活条件绝对远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品,更不要提和广东,江浙的比较。

改革开放开始,全国所有的省市地区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跑了20年,个子最大,体能最好的东北跑到了几乎最后,开始一无所有(确实一无所有,谁能够告诉我那个时候广东和江浙有什么????)的跑了第一。也许有朋友会说国家没有给东北政策,却给了广东极多的优惠政策,但是我想问一下,国家给了浙江什么东西?给了江苏什么东西?有的朋友也许会说国家没有降低东北的税收和上缴的利润,比如有一个网友说当年鞍钢连煤都是职工自己掏钱买的,但是当年上缴的利润却丝毫没有降低。但是我想问,那么武汉钢铁公司呢?别忘记了从80年代初期开始武钢开始技术改造,利用第一期日元贷款引进了1米7轧机,但是同时全国日元贷款项目最多的就是东北!几乎最大的那一块都是给了东北的几个项目,其中就有鞍钢的技术改造!20年过去了,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

也许有网友会说,那个时候国家依然对东北吃拿卡要,三角债等等很多。。。但是我想反问,那个时候中国那个地方不是如此,那个企业不是如此???

那么东北的问题在那里呢?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是那种几十年计划体制大锅饭留下的根深蒂固惰性和懒惰!!!

10年以前,江浙的私营企业家一天只吃一顿饭在全国跑市场的时候东北人在等待国家的政策和投资,10年以后别人已经变成了至少千万身家东北人还在等待国家的政策和投资。

我全家是做外贸的,15年以前很多永康作五金工具的小厂(或者说是作坊)的老板在外贸公司一坐一天,一天只吃一餐饭,就是为了等一个外销员,江苏很大的国营企业的厂长和书记听说湖北这边有一定的他们可以做的产品出口就全部来这里找关系,即使只给他们很小的单子他们都感激不尽,告诉你,他们的资金同样来源于职工的集资!!!而这个时候东北在作什么呢????

在紧缩银根以前,贷款可以说非常容易拿到,你们随便看看任何一个东北大型国有企业的财务报表,那些欠银行的钱大头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但是那些贷款被拿去干什么了???

3、问题的关键还是人,当看到温总理多次前往东北巡视提出要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新闻,我就感觉到这个马上就会开始运作,但是当看到这个消息一出来,沈阳就急不可耐的宣布要盖东北第一高楼,我就感觉到国家恐怕会放弃沈阳,因为这里的水实在太深,果然,第一期项目和资金大连拿了大头,而最需要钱的沈阳只拿了小头,恐怕第2批也是如此。

从急不可耐的宣布要盖楼就可以直接的看出当地的官员对于振兴东北的心态是什么样子的。修路是明的,里面有水,但是没有那么深,盖楼是黑的,再高的楼对经济不发达地区没有任何作用,只能够增添虚荣和将个人的钱包装的更满。

有的朋友肯定会说当官的人是gcd的,大的官都是外地排来的!你说来说去还是gcd的人不行,关我们老百姓什么事情?我想问一下,那些基层的官员是哪里人?那些科级干部到处级干部是哪里人?他们的素质和观念是由什么决定的?是他们的上级官僚还是他们成长的环境?

4、人文因素不是钱和政策可以改变的,而且别说610个亿,即使6100亿也只能够重建一个东北的工业基础而无法重建东北的人文环境!但是即使工业基础重建了,人文素质上不去也无法面对市场的竞争,极端的情况会出现钱丢进去了,国有企业全部都卖掉了,然后经济继续一塌糊涂!

现在的政府是不会随便冒险的,别忘记了政府的基本国策是什么,是稳定!东北的病不是在皮肤上,而是已经深入了骨髓!不是简简单单的几个计划就可以改变,国家为什么将有限的资金放在东北呢?我觉得不是投机,而是一种挽救和平衡,国家这几年的政策是四面开花,东北,西部,东部和南部就不用说了。就是为了避免出现地区经济发展出现极大不平衡而导致的不稳定!

为什么先要搞南方和东部,那是必须要抓住机遇积攒资本,为什么要后抓西部,因为那里的不稳定因素最大!为什么最后搞东北?是因为东北最难发展!!

为什么将钱投在大连,就是为了重现上海对长江三角的带动作用,为什么不将钱的大头丢在沈阳,是因为害怕钱丢进去响都不响。

5、机会只有一次,中国经济还不到那种平均发展的地步,发展的重点还是长江三角和珠江三角。问一下各位网友,这一年来你们什么时候在电视上听见过以前轰轰烈烈的西部大开发这个词了?如果这次的机会东北浪费了,恐怕4年或者8年以后东北的振兴也只是一个历史名词!

革命靠自己,大家还是老老实实的准备用双手赚钱吧,不要抱着任何幻想和委屈!!!
估计楼主对东北的问题不太了解
振兴東北的着眼点是不是解决東北的失业問题.
东北的效率的确有待于改进。十年前,我常和东北人打交道,感觉那儿的人工作效率实在太低了。

不过这也不能说东北就不行,一旦东北开始改革,沿海大量的人过去,估计会带动那儿的人的思维,渐渐改变那儿的低效率环境。

东北最大的问题还是官僚腐败问题,但东北的腐败和沿海的方法上不一样,沿海腐败是钱要拿活也要干好,东北官僚拿了钱还不干活。
转贴一份新闻报道,部分回应楼主的偏颇。


职场新风标:南方企业为何偏爱东北毕业生

--------------------------------------------------------------------------------

http://www.sina.com.cn 2002/06/05 13:58  中国青年报  

  越来越多的东北毕业生去了南方,越来越多的南方企业舍近求远地专程到东北招兵买马。是不是南方企业对东北毕业生有所偏爱?当记者带着这个问题走访相关部门时,得到了业内人士一致肯定的回答。

  哈尔滨工程大学毕业生就业办公室主任杨兰生说,该校毕业生近几年的出省率都在80%左右,其中一半以上到了南方。广东、江浙一些收入很高的知名企业在当地也是人人心向往之,可他们却把招聘的重点放在东北地区。比如广州的宏其电脑公司、苏州的明基电脑公司,每年都到该校开专场招聘会,招聘的数量比在当地高校还要多。

  杨兰生分析,东北毕业生获得南方企业青睐的原因有三点:首先东北高校的学风相对扎实、学生基本功过硬,学生在招聘中不爱摆花架子,比起南方毕业生近几年的包装热,更加值得信赖;东北人文环境对毕业生的影响———东北人实在、讲义气、善于“张罗”、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特别突出;东北毕业生对企业的忠诚度相对较高,不会轻易跳槽,相对比较稳定。

  哈尔滨师范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司红告诉记者,该校是一所省属院校,但去年有将近1/3的学生到南方就业。该校师范类重点学科的毕业生在南方供不应求,今年三四月份前来招聘的一家上海浦东的用人单位,因为来晚了只能空手而归。司老师说,东北学生普通话标准、形象气质佳都是受南方用人单位青睐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南方用人单位近年逐渐意识到员工的教育背景、生活背景相似可能造成很多负面影响,“近亲繁殖”的后果逐渐显现。而东北人的大气、热情、务实正是他们所缺少的,所以有意识地选择东北毕业生,与原有的本地员工进行文化上的融合。

  黑龙江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王斌处长说,各高校主管就业的老师们碰到一起时曾经讨论过这个问题。其实最重要的原因是东北毕业生朴实、踏实,一旦选择了工作岗位相对比较稳定,对待“跳槽”相对比较保守,这些正是南方企业最看中的。这是由于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引起的人的观念上的差异。

  黑龙江省教育主管部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要求,他说:“这不明摆着吗?咱们的学生要价低,只要人家给出的条件说得过去,就很知足地流走了。”

  而一位在商海搏击多年的老“哈尔滨”这样分析,东北人性格中有“狼”的特征(他强调这里用“狼”作比喻绝无贬义)。一方面合群、善于合作、有团队精神;另一方面在遇到困难时坚忍,对待敌人时残酷,一旦对方对不起自己说翻脸就翻脸。而这两点恰好是现代竞争最需要的素质,很多东北人到了市场经济更加发达的南方反而如鱼得水。(周新宇)
“重庆直辖了5年,拿到了那么多好的政策那么多钱那么多好的项目,最终以人口数十倍,土地数百倍的优势还是无法和成都相提并论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楼主认为重庆直辖划进来的20多个国家级贫困县就是“人口数十倍、土地数百倍”的优势么?当时直辖方案确定后四川省可是长舒了一口气啊。从此重庆背上了四川抛下的沉重包袱。而且用全省资源建设一个省会,成都在全国可是出了名的。现在四川基本上只投入的建设成都平原经济带,包括德阳、绵阳等几个有限的城市。大家看看大连、宁波、温州、厦门,这样的非省会却和省会经济不相上下的城市在四川是注定不可能出现的。四川的老工业城市如自贡、宜宾、攀枝花等对成都的意见毫不亚于直辖前的重庆。
重庆哪方面无法和成都相提并论了?楼主不了解情况请不要乱说。这里高人很多的哟。
回5楼:"比如广州的宏其电脑公司、苏州的明基电脑公司,每年都到该校开专场招聘会,招聘的数量比在当地高校还要多"南方学生都知道这些台巴子企业不灵的,不愿去,所以只能到北方去招了。东北人身上就是有那么一种味道我不喜欢,就是打交道喜欢哥们啊,兄弟啊的,表面给人感觉很热情,其实就是习惯于通过关系来办事,远没有南方人在商言商那么实在。楼主说得对,关键就是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1-8 21:40:23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1-8 21:47:50编辑过]
有些问题是确实存在的!!!!!
东北的经济不发展,官僚腐败,我估计有历史原因。
    东北人勤劳,非常能吃苦,但这几十年,他们还是没有富裕起来。守着那么丰富的资源,为国家做贡献,自己却得不到什么好处,一穷就几十年,俗话说穷极思变,他想捞钱,他不贪污还能怎么样?不贪污的是因为他无污可贪。
东北人非常的勤劳,在历史上东北也是北方的经济重镇。
东北的问题在于:
1、老的缺乏活力的国有企业太多,在过去也许算是好的,但是到了现在就成了包袱了。高层对于这个问题解决太过于缓慢。
2、资源缺失严重,日本14年把东北基本上快挖空了。
3、交通问题,山多路少,又要考虑什么环保问题,怎么解决啊?考虑了环保,资金用的就要更多。钱哪里来啊?
4、改革开放时代对于东北的忽视,别否认,国家对于东北的政策其实是很保守的。看看铁路吧,那些铁路交通非常的差劲。别跟我说江南的铁路交通等在原来都是地方自己出钱的!

最后,我非常诧异那些批评东北人不勤奋的人,那些家伙算什么?改革开放前还是穷得叮当山响的家伙。要不是国家扶持,你们又能做出什么呢?现在到反过来说别人不勤奋,是垃圾。哼哼,把那些第一批扶持基金给东北试试,做的肯定比那些岭南人强得多!
把欠东北的还给东北,有什么不对吗?
hehe  ~~

至于这些企业为什么招东北人,我同意7楼的说法。我在招聘人的时候,基本上不用东北人。东北人喜欢结帮拉队,看起来很豪爽,底子下却很小气。上司一句很公道的批评,都接受不了。同事间的关系也弄不好。爱面子胜于一切。有时候,干活和面子要分开,不可能你永远都在受尊重。

广东的经济除了政策和优越的地理环境,还有广东人的精明和节俭及努力分不开的。或许你们认为广东人是南蛮子,素质不高,如果换了你,情况就不一样。试想:你能做到广东人的精明和节俭吗?为什么富人的排行榜上广东人少?情况正如这样吗?呵呵~
另外,在广东10分钟可以做的事情,在东北得花费多长时间?在今天这样的环境下,时间就是金钱!

我在重庆生活了几个月,我不敢说我对那里了解很多。不过对于重庆的服务业实在不敢恭维。服务员永远都是比客人大(包括5星级酒店),这个实在是给重庆带来极大的影响,直接和间接造成了经济的损失。投资者不会给自己找麻烦,永远不会~~

一味等着政府救治,永远没有出路~~~`

:)
楼主文章片面了阿
加个精华还行,置顶干吗?
斑竹想挑起关于地域的大辩论阿?难免会伤害大家的感情!
不管南方、北方谁不喜欢自己的家乡?!
希望类似的帖子少点好。
别的我不知道。。。但楼主为何不提南方的建设人才有多少是北方过去的??现在南方那些发达地区的精英阶层,有几个是三代都在当地的。别的不说,上海,深圳,这两最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全国多少精英去了那边????
每个地方的人都有其特点,一个地区的发展当然不能单单的靠本土的当地人。

在这里,主要说的是政府的定位和整个投资的环境,而不是针对地区的人。对于机遇能否好好的把握在于人,而不是别的。
我老婆就系哈尔滨人,我是吉林大学毕业的,对东北不能说没有一点了解。但我自己是浙江人。我的感觉是东北的主要问题是人的问题,思想观念太保守了,一件都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我的一个连襟正在考大学,第一个问题就是:毕业了怎么可以找一个有安稳又高工资的工作。操!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事。我从来在浙江看不到这种等、靠、要的做法。浙江人都是有一点点利润就啃开工,东北人是有钱也不赚,只是图人情、关系等等。我有时候很烦的。这是与市场经济基本规则相违背的方法,注定失败。东北人观念不改,就要永远穷下去。
我严重鄙视那些,主张少发此类贴的同胞.
我觉得此贴非常好,并且对于我们自身的问题只有在这些争论中才能看清.
严重顶楼主,严重!!!!!!!!!!!!!!!!!!!!!!!!!!!!!!!!!!!!!!!!!!!!!!!!!!!
我在沈阳读书,在广州工作。在东北的七年,让我对他怀有很深的情感,但实话实说,我比较赞成楼主的意见,我觉得东北经济最大的问题还在于观念,东北资源丰富,但受计划经济和公有制的毒害也最深。我觉得东北经济要振兴,关键在政治体制的改革和市场秩序的恢复,光靠投资没法解决实际问题。
     另一方面,我觉得现在中央财政将很多钱都投到大连,也有异议:首先,大连经济比较空,城市漂亮在全国都无人能出其右,足球、时装更是城市的名片,但除了旅游业发达以外,并没有什么像样的企业,这点和青岛比较有很大的差距,博熙来同志在大连主政期间,之重“面子”、重政绩,开发区里只有房子,没有企业,晚上还要把所有的灯都打开,给人以经济繁荣的假象;其次东北的未来方向是装备制造,大连除了造船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其他工业门类并无优势;再次,大连一向给人感觉游离于东北之外,也不是东北的中心,无法在区域内发挥类似上海在场三角的作用;最后东北的一些地方由于经济停滞,社会矛盾已经比较突出,应该得到更多的帮助。
      愿东北早日重振雄风!!
我也在沈阳呆过呀,那里的官僚真的很腐败,
东北的问题,主要是观念的问题,计划经济时候
留下的思维方式,还没转变过来。其实国家在引入资金的同时
更应该引入竞争,让市场来给东北人上课,当然,同时要加大
惩治腐败的力度,这点很难,在东北整个司法也腐败的不行了。
我是东北人,我觉得东北的官员问题是最严重的,举例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历来是工业城市,结果却用个从林区调来的市长,该市长上任第一件大事,就是用10万树苗修了条林荫路。。还好没调个牧区来的作市长,那还不把工厂都拆了改农场。牡丹江市吸引外来投资,更出笑话,为了完成吸引外来投资的指标,竟然将市树脂厂底价卖给江苏人,而本市的人竟然提出较高的条件也不买。同时对外来的投资就给与优惠政策免税收,而本地人的企业都增重税。。看看人家广东浙江的地方保护主义,再看看东北,就只能说官员思想严重有问题,过去说要想富先修路,我看是错误的,要想富先保护!保护本地区企业保护走私盗版,你看看东北会不会很快富起来。那个王八蛋说广东人勤劳的,我在广东怎么没看见。。潮汕富可潮汕的钱都是靠走私和作盗版光盘起来的,现在还是中国最大的盗版基地。再说东莞的计算机作坊,所得好听什么经济发达,狗屁!一旦战争靠的不是民用计算机主板和外国投资的生产线,还是国家的国营制造业才是国家强大的支柱。说东北的人也不看看自己在做什么,整个沿海地区先富起来的,哪个不是靠投机走私造假,这能支撑中国复兴吗?
支撑国家经济的复兴?这个帽子谁戴得下?

东北?广东?浙江?可以吗?
再次部分回应楼主的帖子。
     以下内容部分转载自11月10日网易上的一篇帖子。
   
     [交锋]浙江富豪集体缺席公益募捐
     2003年11月10日22:19:21  真言
  11月9日,王选为细菌战诉讼费用来到宁波,现场筹集的款项不足2000元。“没想到事情竟会弄成这样。”原告团中方律师顾问楼献感慨地说,“(现场)所捐赠的钱还不能支付我们来往的费用。”

  捐款中有一千多元是宁海中学数百名学生积攒的零花钱。 “按计划,这次本来是要与100位企业家具体磋商筹款事宜,并商讨成立一个日常性的机构来处理各方捐款,谁知到现场的企业家却寥寥无几。”王选摇头叹息。……,……


     看来关键问题不在于人,为富不仁,再发达也不值得称道。沿海城市有其地域优势,更有其因政策、口岸利导、本地人吃苦耐劳拼搏奋进的区域特点,东北也是一样。东北有很多不足,地域闭塞、气候寒冷、老工业基地带来的按部就班的陈腐生活方式也是东北人深知的缺憾,所以特别赞同20楼那位朋友的感想与意见。最关键的就是转变观念思想,这才是重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本质所在。
靠      各说各有理,这贴还真让我们这些小兵头痛啊!一个重点在政策投资,一个重点人文和观念。就没人真正了解情况的吗?大家冷静点看问题,可以吧。最好是有人另开个贴,两篇文章贴一起大家讨论一下,必竟经济问题有各方面的因素,不可能一两个观点就说得清吧。我对东北人文这一点可不赞同,经济是物质占主因,人文占据副因,东北因人而慌。这种可能性是有,但是主因就太不可能了。各位大说呢
我同意,
看问题要历史的看,
别以为南方好,
其实南方我只承认江浙,
其它的吗真的要好好想想啊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