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东北,这盘大棋要这么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4 16:53:02
http://business.sohu.com/20160821/n465259513.shtml

 文| 李建广

  近段时间,东北经济牵动着很多人的目光。在最新公布的全国31个省份上半年GDP增速数据中,东北地区仍落后于其他地区。“失速”“塌陷”“危险的边缘”……对东北经济类似这样的论断仍有一定市场。

  那么,东北经济到底怎么样?曾经的“共和国长子”真的会一蹶不振吗?东北又该如何闯出一条振兴的新路?8月19日至20日,由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哈尔滨市政府联合主办的2016太阳岛论坛暨东北振兴论坛在哈尔滨举办,围绕东北经济面临的问题,500多位政商学界高端人士齐聚一堂,为东北振兴建言献策。

  

  振兴东北很重要?

  无论从东北地区来看,还是全国发展来看都具有重要意义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是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今年5月23日至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强调。

  这已是总书记第三次到东北考察调研。2013年和2015年习近平曾先后赴辽宁和吉林考察调研。与此同时,中央层面下发的关于振兴东北的文件也是一个接一个。

  东北,无疑在中国的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档口,位于中国“雄鸡”版图头部的东北能否“昂”起头来,对全国其他地区的转型发展将有特别的意义。在论坛开幕式上,人民日报社副社长张建星就指出:“加快东北全面振兴,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举措,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打造新经济支撑带的重大任务。”

  事实上,“振兴东北”从来都是国家发展战略的一个关键词。2003年,中央首次提出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重大决策,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东北振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今年4月,在振兴东北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中央发布《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标志着新一轮东北振兴全面启动。

  东北经济到底怎么样?

  触底回升、分化加剧,仍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

  前不久,东北三省交出了上半年GDP“成绩单”。辽宁、黑龙江增速排名垫底,吉林与全国增速持平,其中辽宁上半年GDP同比下降了1%。这些数据确实令人“揪心”。

  不过,与过去一年相比,东北经济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在国家发改委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司副司长杨荫凯看来,东北目前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但也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整体看东北处于触底回升之中,改革推进有序,结构加速调整。

  其中,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分化加剧。据介绍,从省级层面看,吉林的发展速度跟全国持平,黑龙江虽然弱于全国发展,但是整个发展差距在不断缩小,辽宁的压力比较大。同时,东北三省也存在新旧产业替换程度上的差距。从上半年的数据来看,吉林的总体态势要明显好于辽宁和黑龙江。

  当然,东北真正要实现振兴,还有很多很艰巨的任务需要完成。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认为,与全国相比,东北国企改革仍然滞后,国企改革的任务非常艰巨;与长三角、珠三角的投资环境相比,东北的投资环境有待改善。长春市委常委、副市长张晶莹也坦诚,我们仍然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面临着体制机制不活,创新机制不活,转型发展缓慢,人才流失这样一些共性问题。

  东北振兴的新路怎么闯?

  破除体制性障碍,切实托住民生这个底

  东北该如何闯出一条振兴的新路?在此次论坛上,创新、国企改革、民营经济、人才、对外开放等成为热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指出,针对东北振兴议题,可以提出颇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国企体制、政府行为以及人的观念等。但仅解决其中几个问题,作用不大,应考虑整体环境问题——包括“显性体制”和“隐性体制”。

  在完善体制机制上出实招,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提出了具体建议,他说,当下东北振兴有三个方面很重要:需要一批成功的企业家;需要一个创新的理念;需要营造一个好的发展环境来解决当下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除了靠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哈尔滨市市长宋希斌在发言时还指出,破解新一轮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遇到的各种挑战和问题,也要靠加强与东北地区各城市之间的协作联动,抱团取暖,合力攻坚。沈阳市市长潘利国也认为,要打造区域经济共同体,必须在创新和改革上互通有无,相互借鉴,在东北迅速释放创新活力和改革活力。

  激发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民生也非常需要。对东北而言,经济下行压力越大,越需要保护民生。论坛上,切实兜牢民生保障的底线成为与会嘉宾的共识。

  道理很简单,民生问题若不稳妥解决,东北振兴就会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从另一个角度看,为民众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民生产品,不仅能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能为东北经济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动力。

http://business.sohu.com/20160821/n465259513.shtml

 文| 李建广

  近段时间,东北经济牵动着很多人的目光。在最新公布的全国31个省份上半年GDP增速数据中,东北地区仍落后于其他地区。“失速”“塌陷”“危险的边缘”……对东北经济类似这样的论断仍有一定市场。

  那么,东北经济到底怎么样?曾经的“共和国长子”真的会一蹶不振吗?东北又该如何闯出一条振兴的新路?8月19日至20日,由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哈尔滨市政府联合主办的2016太阳岛论坛暨东北振兴论坛在哈尔滨举办,围绕东北经济面临的问题,500多位政商学界高端人士齐聚一堂,为东北振兴建言献策。

  

  振兴东北很重要?

  无论从东北地区来看,还是全国发展来看都具有重要意义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是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今年5月23日至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强调。

  这已是总书记第三次到东北考察调研。2013年和2015年习近平曾先后赴辽宁和吉林考察调研。与此同时,中央层面下发的关于振兴东北的文件也是一个接一个。

  东北,无疑在中国的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档口,位于中国“雄鸡”版图头部的东北能否“昂”起头来,对全国其他地区的转型发展将有特别的意义。在论坛开幕式上,人民日报社副社长张建星就指出:“加快东北全面振兴,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举措,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打造新经济支撑带的重大任务。”

  事实上,“振兴东北”从来都是国家发展战略的一个关键词。2003年,中央首次提出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重大决策,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东北振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今年4月,在振兴东北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中央发布《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标志着新一轮东北振兴全面启动。

  东北经济到底怎么样?

  触底回升、分化加剧,仍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

  前不久,东北三省交出了上半年GDP“成绩单”。辽宁、黑龙江增速排名垫底,吉林与全国增速持平,其中辽宁上半年GDP同比下降了1%。这些数据确实令人“揪心”。

  不过,与过去一年相比,东北经济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在国家发改委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司副司长杨荫凯看来,东北目前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但也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整体看东北处于触底回升之中,改革推进有序,结构加速调整。

  其中,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分化加剧。据介绍,从省级层面看,吉林的发展速度跟全国持平,黑龙江虽然弱于全国发展,但是整个发展差距在不断缩小,辽宁的压力比较大。同时,东北三省也存在新旧产业替换程度上的差距。从上半年的数据来看,吉林的总体态势要明显好于辽宁和黑龙江。

  当然,东北真正要实现振兴,还有很多很艰巨的任务需要完成。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认为,与全国相比,东北国企改革仍然滞后,国企改革的任务非常艰巨;与长三角、珠三角的投资环境相比,东北的投资环境有待改善。长春市委常委、副市长张晶莹也坦诚,我们仍然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面临着体制机制不活,创新机制不活,转型发展缓慢,人才流失这样一些共性问题。

  东北振兴的新路怎么闯?

  破除体制性障碍,切实托住民生这个底

  东北该如何闯出一条振兴的新路?在此次论坛上,创新、国企改革、民营经济、人才、对外开放等成为热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指出,针对东北振兴议题,可以提出颇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国企体制、政府行为以及人的观念等。但仅解决其中几个问题,作用不大,应考虑整体环境问题——包括“显性体制”和“隐性体制”。

  在完善体制机制上出实招,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提出了具体建议,他说,当下东北振兴有三个方面很重要:需要一批成功的企业家;需要一个创新的理念;需要营造一个好的发展环境来解决当下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除了靠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哈尔滨市市长宋希斌在发言时还指出,破解新一轮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遇到的各种挑战和问题,也要靠加强与东北地区各城市之间的协作联动,抱团取暖,合力攻坚。沈阳市市长潘利国也认为,要打造区域经济共同体,必须在创新和改革上互通有无,相互借鉴,在东北迅速释放创新活力和改革活力。

  激发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民生也非常需要。对东北而言,经济下行压力越大,越需要保护民生。论坛上,切实兜牢民生保障的底线成为与会嘉宾的共识。

  道理很简单,民生问题若不稳妥解决,东北振兴就会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从另一个角度看,为民众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民生产品,不仅能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能为东北经济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动力。

说个笑话
0.7的生育率还想振兴经济。

都什么时候了还在避重就轻。
没抓到重点。
不如为国家绿化建设做贡献
    吉林总人口2750万,2015年只出生16.6万人,而陷入严重低生育率陷阱的台湾总人口2300万,2015年出生了21.4万人。
    辽宁总人口和韩国差不多,2013-2015年韩国每年出生人口都在43万多一点,辽宁这几年出生人口都在26-27万。
    整个东北一亿人,出生70万人,俄罗斯1.48亿人,2014年出生190万人。
    这样的情况,还人口流出。你扪心自问,这样的地方会有未来?神仙也难治理好。
东北其实可以转换一下发展模式,别发展重工了,发展农场经营吧,作为中国的大粮仓,就像河南一样。估计比较适合
我最服有些人,从没来过东北,却能一套一套的谈东北存在啥问题,千里之外的发表指导意见,真怀疑他自己十平方范围内的问题有没有能力解决掉!
你也配做中国人 发表于 2016-8-27 19:39
说个笑话
0.7的生育率还想振兴经济。
1的生育率走向末路也是迟早的事情,中国的世界工厂时代已经接近终结了,人口断崖式下跌╮(╯▽╰)╭
关于东北问题,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从官僚到学者,个个都在夸夸其谈,大放空对空导弹。
终究,还是要靠勃列日涅夫同志绝技:“放下窗帘,假装列车在前进”
drmfslc411 发表于 2016-8-27 20:59
东北其实可以转换一下发展模式,别发展重工了,发展农场经营吧,作为中国的大粮仓,就像河南一样。估计比较 ...

要是以殖民地的方式对待东北,你认为这大粮仓以后还会是中国的?
输赢老百姓都是棋子
琉西泰尼亚 发表于 2016-8-27 21:40
要是以殖民地的方式对待东北,你认为这大粮仓以后还会是中国的?
何谓殖民地,那中国定义的几个产粮大省,保住土地红线,减少工业开发,这些省份怎么说,难道也是殖民地,说话不能太极端。东北是要发展,但是要选择一个合适的道路。从你很多话语中感觉还是沉浸在过的东北辉煌中,很多时候各领风骚数百年,彼时适应生产力,此时不一定适合,一味的靠追加投资的发展,输血性质,可以参考09年的4万亿
drmfslc411 发表于 2016-8-27 22:06
何谓殖民地,那中国定义的几个产粮大省,保住土地红线,减少工业开发,这些省份怎么说,难道也是殖民地, ...
你说的不就是黑吉么,为了保证对关内的粮食供应,保住土地红线,减少工业开发,结果黑龙江一个工业省被拖成了农业省,母国的原材料产地,廉价产品倾销地,这是殖民地的最经典定义。如果你所谓的合适道路是“工业日本,农业朝鲜/台湾”的话,任凭朝鲜/台湾总督府打出什么“内鲜/台一体,一视同仁”的烟雾弹,也掩盖不住压榨殖民地的事实。乔治·华盛顿,托马斯·杰斐逊 本杰明·富兰克林都是不列颠后裔,西蒙·玻利瓦尔更是接受过教皇接见,当过拿破仑副官的塞维利亚贵族。本来北美人民是热爱他们的不列颠母国的,年轻的富兰克林在抒情诗里歌颂英格兰为自由的故乡,年轻的华盛顿更是为了阿尔比恩的荣耀和法兰西决一死战。难道让北美人民离心离德,不是乔治三世的暴政巧取豪夺么?难道北美人民没有派出使团向伦敦朝廷国会陈情,诉说自己的苦难么?有的,但是乔治三世充耳不闻。难道乔治三世没有弃绝过去恶行改过自新重新获得北美人民信任爱戴的机会么?有的,但是乔治三世无动于衷。所以新英格兰为了摆脱奴役和英格兰刀兵相向,新西班牙为了自由和西班牙决一死战。看来现在中央不想步乔治三世陛下后尘,对新英格兰人民的呼吁稍微做出了反应,看是不是真的改过自新一视同仁对待他治下的人民我们拭目以待
琉西泰尼亚 发表于 2016-8-27 22:15
你说的不就是黑吉么,为了保证对关内的粮食供应,保住土地红线,减少工业开发,结果黑龙江一个工业省被拖 ...
黑吉还算不上,河南四川比你们那边还苦,全靠自力更生,无外援,还要输血,想发展,还被定到框子里
先把科长以上全枪决再说
官僚作风太甚,官本位严重,无解
Chopsticks 发表于 2016-8-27 21:23
我最服有些人,从没来过东北,却能一套一套的谈东北存在啥问题,千里之外的发表指导意见,真怀疑他自己十平 ...
你自己看不懂中央振兴东北的大棋,就别乱嚷嚷。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东北就是国企众多的区域。总书记现在都强调要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这是东北振兴的重大利好。
一届一要,没啥说的了
赵本山缺席座谈 发表于 2016-8-27 21:45
输赢老百姓都是棋子
憨厚的毛头 发表于 2016-8-28 17:59
你自己看不懂中央振兴东北的大棋,就别乱嚷嚷。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东北 ...

有些人心虚,底气不足就表面装作很理直的样子
改革体制,做强国企,带动人口,无非就这么几个办法
黑吉还算不上,河南四川比你们那边还苦,全靠自力更生,无外援,还要输血,想发展,还被定到框子里
汶川重建国家投资了1.7万亿。靠四川自己可能吗
SAM-21 发表于 2016-8-28 20:06
汶川重建国家投资了1.7万亿。靠四川自己可能吗
那河南呢,山西呢
那河南呢,山西呢

河南地理位置,自然环境都比东北好得多,自古就适宜人类居住。
倒是山西和东北一样,被霍霍惨了
上海的国有企业被人吹得好像很成功似的,其实还是靠房地产撑着,几十年前留下的地皮搞开发,主业基本凋零得很厉害。我们公司也是上海的国企,现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了,国企的那套作风和一些创新型企业根本是奴隶社会和资本主义的区别,在竞争性行当一起竞争国企搞得好才怪。上海的那些国企管理我根本看不上,可以想像东北是有多落后多黑暗。相对来说,深圳要比上海有活力的多。
你自己看不懂中央振兴东北的大棋,就别乱嚷嚷。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东北 ...
我说的是某些回复
都说东北,而我担心一旦美日等发达国家过几年帮助印度、越南等国把基础工业搭建起来作为他们的生产基地,那我们的一些还有一定活力的省份日子也会不好过。。。。所以解决东北问题的关键是对外资开放。。。。
drmfslc411 发表于 2016-8-28 20:32
那河南呢,山西呢
山西已经这个死样了,还用说?
中国心情 发表于 2016-8-28 18:32
一届一要,没啥说的了
中苏交恶之后几十年被抽了几十年血,这个是多少届?
drmfslc411 发表于 2016-8-27 23:40
黑吉还算不上,河南四川比你们那边还苦,全靠自力更生,无外援,还要输血,想发展,还被定到框子里
算不上个毛,四川本来是这几年的投资重点,几万亿几万亿的投,你拿这话糊弄谁?现在中央在东北就是复制前段时间在川黔渝的投资政策
xinxiyxzt 发表于 2016-8-28 21:08
都说东北,而我担心一旦美日等发达国家过几年帮助印度、越南等国把基础工业搭建起来作为他们的生产基地,那 ...
别的不清楚,但是在对待韩资上,中央对韩国在东北投资是有相当戒心的,害怕韩国影响力在东北的扩大,前段时间韩国总理在中韩建交20多年后才首次访问东北。
SAM-21 发表于 2016-8-28 20:37
河南地理位置,自然环境都比东北好得多,自古就适宜人类居住。
倒是山西和东北一样,被霍霍惨了
山西和东北确实透取资源比较厉害。但河南资源不足,投资很少,人口众多,这个比东北都不算优势吧,只有处于中部这个位置算是好点,但是也是最不受重视的位置。至于自古事宜居住,也不尽然,历来都是兵家霍乱之地,战祸不断,黄河泛滥之地
琉西泰尼亚 发表于 2016-8-28 21:10
山西已经这个死样了,还用说?
山西是只抽不输,还是有差异的
琉西泰尼亚 发表于 2016-8-28 21:13
算不上个毛,四川本来是这几年的投资重点,几万亿几万亿的投,你拿这话糊弄谁?现在中央在东北就是复制前 ...
佩服你张嘴脏话不怕禁言,还是老会员好,我都不敢说那个字。
Aaic00 发表于 2016-8-28 20:46
上海的国有企业被人吹得好像很成功似的,其实还是靠房地产撑着,几十年前留下的地皮搞开发,主业基本凋零得 ...
上海的国企nb是因为对资源的垄断nb,虽然披着市场的外衣,实质上政商一体纠结很深,对民企挤压得很厉害。唯一比北方好的只是处理对外关系的时候,还是把自己明确定位为企业,不像很多北方所谓国企,你连面上都搞不清到底是官是商。
上海前阵子还在讨论为啥上海出不了阿里华为,nm一个房价一个强力政府,创业阶段的话,马云麻花藤们来一个死一个。深圳现在也在走上海的路,zf的力量越来越强,房价越来越高,到底何去何从也不好说。不过总的来说中国就是越往南经济活力越强,越往北官僚主义越盛。
东北的国企可以率先试点私有化   
wwdd2 发表于 2016-8-28 21:58
上海的国企nb是因为对资源的垄断nb,虽然披着市场的外衣,实质上政商一体纠结很深,对民企挤压得很厉害。 ...
说到底,国企不适合在竞争激烈的,或者是需要高科技支撑的行业里面生存。金融、公用事业、房地产、矿业,除此之外国企应该退出,否则太浪费社会资源。上海的那些如光明集团,也是靠玩地产支撑庞大的体系生存,光靠主业早就不行了。
东北首先要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本人东三省都去过,最北到佳木斯

说实话,东三省基础建设落后南方太多了,真正意义上的高铁才开通没多久,哈尔滨一个省会城市,整个城市建设真心和武汉90年代末差不多,可能我有点偏激

东三省城市建设比较下来其实也有好的,比如沈阳,大连,但是啊,不多,太少了,另外公路建设也不行,三个省总里程,都是排全国中下,实在很大的三个省,连四川】河南这些省份都不如,其中吉林15年新增才24公里,也就比江西多点,问题是江西高速总里程都超过每个省1千多公里,人家都修饱和了。

你说东三省地形复杂,看看人家四川,为抢个高铁线路上街,还有湖南湘西,当年97年去湘西,汽车全部走山路,当年剿匪的地方,山都硬是打通了走高速。

总体来说我还是认为东北发展潜力是很大的,但是这十年感觉基础建设一直没跟上,也没怎么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