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空空导弹发展历程和展望(原创作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0:23:27
请大家支持原创,并尊重作者版权,先发第一部分。
自从飞机开始在战争中使用以来,空战武器便得到了不断发展。在二战期间,德国于1944年4月研制出的X─4型有线制导空空导弹,但它未及投入使用德国就战败了。但是,这标志着一种划时代的空战武器的诞生,世界各强国均在战后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开展空空导弹的研制工作。美国的 “猎鹰”AIM─9B空空导弹于1953年首次发射试验成功。它是世界上第一种实用的被动式红外线制导空空导弹。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于空空导弹的研制工作给予了很大的重视。我国空空导弹的研制工作可以说是完全从零起步,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的空对空导弹已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当然这期间,我们的研制工作也走了不少弯路,以下就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了解一下我国空对空导弹的发展历程。笔者所引的资料和数据均来源于国内外相关资料,不代表对其中观点和数据的证实,仅供参考。
   根据我国与原苏联的在1958年所签订的协议中包括有转让特许生产米格-19PM飞机的全部文件资料的内容。而这种战斗机的制式装备中就包括K-5M(RS-2U)空对空导弹,也就是西方所称AA-1“碱”式。我国从当年10月开始按苏联提供的资料和样品仿制开始了仿制工作,当时起的名称是PL-1导弹,设计代号为7089。PL的意思是“霹雳”,此后中国所生产的所有空对空导弹都叫作“霹雳”。该弹采用鸭式气动外形布局,由无线电近炸引信和战斗部舱、无线电驾束式制导控制舱、单级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舱、内装横滚稳定装置的稳定舱和无线电天线接收机舱共5个舱段组成。2个尾部的无线电定向天线,接收来自机载雷达的照射波束信号,经过弹上计算装置将其转变为与导弹偏离等强信号线的偏移量和偏移速度成比例的制导信号,输给舵机装置,控制鸭式舵面相应运动,从而使导弹沿着机载雷达照射目标的波束方向飞向目标,由于受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机载雷达和导弹本身的性能很差,“三点法”驾束制导方式落后,载机只能从尾后攻击机动性差的敌方轰炸机。
该弹是由株洲航空发动机厂负责火箭发动机、弹体制造和全弹总装、试验,宝鸡航空仪表厂等航空、电子、兵器工业的企业承制配套产品。其特点是由总装厂承担总设计师单位,负责技术抓总。 1959年10月投入试制生产。1960年3月首枚导弹组装成功,同年6月制造出12枚导弹,全部通过地面试验。随后将其中10枚导弹运往国家空空导弹试验靶场。1960年6月完成第一批导弹的总装和地面试验,导弹工作完全正常,随后进行了4次对Ла-17靶机的空中试射,却均未命中。经过一年多的工作,发现导致试验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发射前机载雷达未经过校准,同时还对导弹生产的各个环节也进行了认真的质量复查,排除了隐患。1962年10月恢复导弹试制生产,1963年3月总装出24枚导弹,同年11月再次在国家靶场进行定型试验,共发射20枚导弹,其中两次对Ла-17靶机空中试射,均击毁该靶机。1964年5月通过了国家定型委员会的审查。批准定型后,截至1974年停产共生产了上千发交付使用,主要装备歼6飞机,现已全部退出现役。该导弹可以说是我国科研人员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搞出的“争气弹”,对于我国科研人员而言,是一个了不起的结果。但是毕竟该型导弹属早期产品,发射后仍要受载机控制,性能落后,实际射程极为有限,其飞行制导阶段的持续时间只有12秒,该导弹必须沿着飞机制导雷达持续不断发出的波束飞行。因而极大的影响了其实战的效果,不能适应现代空战的挑战。
霹雳1空空导弹的技术数据如下:
最大射程 4~6km
最小射程 1500m
最大速度 M2
使用高度 2500~16500m
最大过载
制导系统 雷达驾束式
引  信 无线电近炸引信
战 斗 部 爆炸破片,重13kg
动力装置 1台固体火箭发动机
弹  重 82kg
弹  长 2.5m
弹  径 200mm
翼  展 654mm
1962年,原苏联向我国转让了米格一21飞机及其配备的K-13导弹的生产技术资料和样品,我国即开始仿制K-13导弹,并命名为“霹雳”2号。值得一提的是以下这段小插曲:在50年代末,我人民空军在与台湾国民党空军的较量中,击落过携带有美制响尾蛇空空导弹的飞机。1958年九月我国从浙江沿海地区获得美“响尾蛇”AIM-8B导弹残骸,前苏联先后派出两批专家来华索取资料和残骸,不久在此基础上研制成功K-13型导弹(西方称AA-2)。并且随后将其与米格21一同有偿提供给我国。我国随后于1964年11月全面展开仿制工作,这就是“霹雳”2的由来。“霹雳”2导弹属于早期的红外寻的空空导弹,当时首先安排在兵器工业的企业仿制,为适应当时部队装备的需要,1964年决定在株洲航空发动机厂再开辟一条生产线,由该厂负责导引头、控制舱、舵机、引信、弹体、发动机壳体及全弹总装试验,前一条生产线于1967年11月被批准定型并转入批量生产;后一条生产线于1966年完成第一批导弹的总装调试和例行试验,1967年5月至7月完成各种状态的发射试验,由于当时“文化大革命”的不正常情况,直至1970年8月才被批准定型投产。这期间经历了中苏关系的破裂和”文革“的干扰,但是我国科研人员克服各种困难,使之成为相当一段时间内我军的主要装备。
“霹雳”2导弹由红外自动引导头、舵机舱、触发引信与非触发引信、战斗部、火箭发动机及弹翼组成,鸭式气动布局,弹头呈半球形钝头,弹身为细长原柱形,两对三角形舵面和两对梯形弹翼呈十字形配置用于攻击中型轰炸机和歼击轰炸机。已停产。 在当时的技术环境之下,“霹雳”2导弹的导引头内装有硫化铅光电探测器,探测角度不过3.5度。导弹发射前必须锁定目标,因为探测角度非常狭窄,这就需要飞机精确地对准目标,在25度锥角范围内跟踪目标。导弹固体推进剂助推器的工作时间只有2秒钟,可把导弹加速到约700米/秒。这种导弹的破片战斗部可产生约1 000个破片,战斗力还算不错,但其红外近炸引信的灵敏度不够,普通的干扰措施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它蒙骗。而且由于受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导弹本身的机动性、抗太阳以及其他自然和人工干扰能力很差,载机只能从尾后攻击敌方战斗机,不能满足现代空战要求。
在此期间,根据国家的决策,为了加快国防工业在三线的建设,1966年开始建设陕西汉中空空导弹厂,并于1972年完成“霹雳”2号导弹的转厂生产定型。1970年又开始建设贵州平坝空空导弹厂,于1978年建成投产。株洲航空发动机厂对这两个新厂的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支援作用。空空导弹的研究设计机构同其他军工产品一样,当时既有专门的研究单位,又有工厂的设计部门。1961年航空研究院建立了航空兵器研究所,到60年代后期演变为航空工业部门的空空导弹专业设计研究所。工厂在试制生产过程中,必然要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设计改进,逐渐形成自己的科研设计力量,并且各自开始了对“霹雳”2号导弹的改进,以株洲航空发动机厂为主改进的有“霹雳”2甲,装有经改进的自动寻的头,抗干扰能力有所增强,。减轻了导弹重量,增大了捕获目标的距离,提高了导弹的机动性、稳定性,便于工艺加工。它有一个锥形弹头部,为非冷却光电探测器开设的自动寻的头窗口小多了。这种导弹的三角形空气动力控制面和尾翼稳定器依然如故,而弹体略有增大。以陕西汉中导弹厂为主改进的有“霹雳”2乙,该导弹是借鉴了在越南战场上获得美国AIM9E导弹,它比前两种导弹重,战斗部有所增大,三角形空气动力控制面几乎已经前移到弹体的尖端部位,增大了导引头的探测距离,提高了抗太阳干扰能力,减小了头部气动阻力,导引头的最大跟踪能力有所提高;红外引信的灵敏度有所调整,减少了引信早炸的发生。该弹于1981年定型投产,改善了部队装备。该导弹的其他改进还包括红外近炸引信和更为可靠的电子装置。在相当长的时期,这种导弹被西方人称为“霹雳”-3导弹,其实这是一种误会。
真正的“霹雳“3导弹是从1965年由空空导弹研究所开始研制,它是完全由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种空空导弹,,其设计思想是突出高空高速性能、增大射程、提高精度和杀伤威力,原计划装备歼-8用于拦截高空高速目标,战斗部、引信延时、射高、机动性、导引控制和截获距离均有改进。以航空工业部所属第六一二所(现为洛阳光电技术发展中心)和株洲航空发动机厂为主,于1962年6月开始研制,1968年6月开始首批20枚样弹地面和飞行试验。1969年12月完成第二批30枚样弹的地面试验。1970年开始在国家靶场进行定型试验,直到1974年11月才基本完成试验项目。
  此后为进一步考核导弹性能,还进行了多次地面和空中试验,到1980年4月正式定型。1981年生产出50枚导弹,1982年发射8枚导弹用于定型补充试验。1983年在航空工业型号调整中停止研制生产。并未装备部队使用。该弹采用与霹雳-2原型类似的鸭式气动布局,外观也颇为相似。主要外观区别为弹翼明显大于霹雳-2,舵面切尖,弹径和弹翼加大,导引头与舵面之间多了一道深色环形引信窗口。
各型霹雳2基本战术技术性能如下

最大射程 7.6km(霹雳-2、-2甲)
     10km(霹雳-2乙)     
最小射程 1500m(霹雳-2)
     1300m(霹雳-2乙)     
最大速度 M2.5(高空)
     M1.6(海平面)
使用高度 500m(霹雳-2)
     21000m(霹雳-2甲)
     21500m(霹雳-2乙)
战 斗 部 高爆炸药,重11.3kg
动力装置 固体火箭发动机
弹  重 75.3kg(霹雳-2)
     60kg(霹雳-2甲)
     76kg(霹雳-2乙)
弹  长 2.84km(霹雳-2)
     2.50km(霹雳-2甲)
     2.99km(霹雳-2乙)     
弹  径 127mm
翼  展 609Mm(霹雳-2)
     528m(霹雳-2乙)
最大过载 11g
制导系统 被动红外
“霹雳”3基本战术技术性能

最大射程 11.5km
最小射程 1300m
最大速度 M2
使用高度 23000m
最大过载
制导系统 被动红外
引  信 红外近炸引信
战 斗 部 爆炸破片
动力装置 1台固体火箭发动机
弹  重 93kg
弹  长 2.123m
弹  径 135mm
翼  展 654mm请大家支持原创,并尊重作者版权,先发第一部分。
自从飞机开始在战争中使用以来,空战武器便得到了不断发展。在二战期间,德国于1944年4月研制出的X─4型有线制导空空导弹,但它未及投入使用德国就战败了。但是,这标志着一种划时代的空战武器的诞生,世界各强国均在战后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开展空空导弹的研制工作。美国的 “猎鹰”AIM─9B空空导弹于1953年首次发射试验成功。它是世界上第一种实用的被动式红外线制导空空导弹。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于空空导弹的研制工作给予了很大的重视。我国空空导弹的研制工作可以说是完全从零起步,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的空对空导弹已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当然这期间,我们的研制工作也走了不少弯路,以下就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了解一下我国空对空导弹的发展历程。笔者所引的资料和数据均来源于国内外相关资料,不代表对其中观点和数据的证实,仅供参考。
   根据我国与原苏联的在1958年所签订的协议中包括有转让特许生产米格-19PM飞机的全部文件资料的内容。而这种战斗机的制式装备中就包括K-5M(RS-2U)空对空导弹,也就是西方所称AA-1“碱”式。我国从当年10月开始按苏联提供的资料和样品仿制开始了仿制工作,当时起的名称是PL-1导弹,设计代号为7089。PL的意思是“霹雳”,此后中国所生产的所有空对空导弹都叫作“霹雳”。该弹采用鸭式气动外形布局,由无线电近炸引信和战斗部舱、无线电驾束式制导控制舱、单级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舱、内装横滚稳定装置的稳定舱和无线电天线接收机舱共5个舱段组成。2个尾部的无线电定向天线,接收来自机载雷达的照射波束信号,经过弹上计算装置将其转变为与导弹偏离等强信号线的偏移量和偏移速度成比例的制导信号,输给舵机装置,控制鸭式舵面相应运动,从而使导弹沿着机载雷达照射目标的波束方向飞向目标,由于受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机载雷达和导弹本身的性能很差,“三点法”驾束制导方式落后,载机只能从尾后攻击机动性差的敌方轰炸机。
该弹是由株洲航空发动机厂负责火箭发动机、弹体制造和全弹总装、试验,宝鸡航空仪表厂等航空、电子、兵器工业的企业承制配套产品。其特点是由总装厂承担总设计师单位,负责技术抓总。 1959年10月投入试制生产。1960年3月首枚导弹组装成功,同年6月制造出12枚导弹,全部通过地面试验。随后将其中10枚导弹运往国家空空导弹试验靶场。1960年6月完成第一批导弹的总装和地面试验,导弹工作完全正常,随后进行了4次对Ла-17靶机的空中试射,却均未命中。经过一年多的工作,发现导致试验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发射前机载雷达未经过校准,同时还对导弹生产的各个环节也进行了认真的质量复查,排除了隐患。1962年10月恢复导弹试制生产,1963年3月总装出24枚导弹,同年11月再次在国家靶场进行定型试验,共发射20枚导弹,其中两次对Ла-17靶机空中试射,均击毁该靶机。1964年5月通过了国家定型委员会的审查。批准定型后,截至1974年停产共生产了上千发交付使用,主要装备歼6飞机,现已全部退出现役。该导弹可以说是我国科研人员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搞出的“争气弹”,对于我国科研人员而言,是一个了不起的结果。但是毕竟该型导弹属早期产品,发射后仍要受载机控制,性能落后,实际射程极为有限,其飞行制导阶段的持续时间只有12秒,该导弹必须沿着飞机制导雷达持续不断发出的波束飞行。因而极大的影响了其实战的效果,不能适应现代空战的挑战。
霹雳1空空导弹的技术数据如下:
最大射程 4~6km
最小射程 1500m
最大速度 M2
使用高度 2500~16500m
最大过载
制导系统 雷达驾束式
引  信 无线电近炸引信
战 斗 部 爆炸破片,重13kg
动力装置 1台固体火箭发动机
弹  重 82kg
弹  长 2.5m
弹  径 200mm
翼  展 654mm
1962年,原苏联向我国转让了米格一21飞机及其配备的K-13导弹的生产技术资料和样品,我国即开始仿制K-13导弹,并命名为“霹雳”2号。值得一提的是以下这段小插曲:在50年代末,我人民空军在与台湾国民党空军的较量中,击落过携带有美制响尾蛇空空导弹的飞机。1958年九月我国从浙江沿海地区获得美“响尾蛇”AIM-8B导弹残骸,前苏联先后派出两批专家来华索取资料和残骸,不久在此基础上研制成功K-13型导弹(西方称AA-2)。并且随后将其与米格21一同有偿提供给我国。我国随后于1964年11月全面展开仿制工作,这就是“霹雳”2的由来。“霹雳”2导弹属于早期的红外寻的空空导弹,当时首先安排在兵器工业的企业仿制,为适应当时部队装备的需要,1964年决定在株洲航空发动机厂再开辟一条生产线,由该厂负责导引头、控制舱、舵机、引信、弹体、发动机壳体及全弹总装试验,前一条生产线于1967年11月被批准定型并转入批量生产;后一条生产线于1966年完成第一批导弹的总装调试和例行试验,1967年5月至7月完成各种状态的发射试验,由于当时“文化大革命”的不正常情况,直至1970年8月才被批准定型投产。这期间经历了中苏关系的破裂和”文革“的干扰,但是我国科研人员克服各种困难,使之成为相当一段时间内我军的主要装备。
“霹雳”2导弹由红外自动引导头、舵机舱、触发引信与非触发引信、战斗部、火箭发动机及弹翼组成,鸭式气动布局,弹头呈半球形钝头,弹身为细长原柱形,两对三角形舵面和两对梯形弹翼呈十字形配置用于攻击中型轰炸机和歼击轰炸机。已停产。 在当时的技术环境之下,“霹雳”2导弹的导引头内装有硫化铅光电探测器,探测角度不过3.5度。导弹发射前必须锁定目标,因为探测角度非常狭窄,这就需要飞机精确地对准目标,在25度锥角范围内跟踪目标。导弹固体推进剂助推器的工作时间只有2秒钟,可把导弹加速到约700米/秒。这种导弹的破片战斗部可产生约1 000个破片,战斗力还算不错,但其红外近炸引信的灵敏度不够,普通的干扰措施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它蒙骗。而且由于受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导弹本身的机动性、抗太阳以及其他自然和人工干扰能力很差,载机只能从尾后攻击敌方战斗机,不能满足现代空战要求。
在此期间,根据国家的决策,为了加快国防工业在三线的建设,1966年开始建设陕西汉中空空导弹厂,并于1972年完成“霹雳”2号导弹的转厂生产定型。1970年又开始建设贵州平坝空空导弹厂,于1978年建成投产。株洲航空发动机厂对这两个新厂的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支援作用。空空导弹的研究设计机构同其他军工产品一样,当时既有专门的研究单位,又有工厂的设计部门。1961年航空研究院建立了航空兵器研究所,到60年代后期演变为航空工业部门的空空导弹专业设计研究所。工厂在试制生产过程中,必然要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设计改进,逐渐形成自己的科研设计力量,并且各自开始了对“霹雳”2号导弹的改进,以株洲航空发动机厂为主改进的有“霹雳”2甲,装有经改进的自动寻的头,抗干扰能力有所增强,。减轻了导弹重量,增大了捕获目标的距离,提高了导弹的机动性、稳定性,便于工艺加工。它有一个锥形弹头部,为非冷却光电探测器开设的自动寻的头窗口小多了。这种导弹的三角形空气动力控制面和尾翼稳定器依然如故,而弹体略有增大。以陕西汉中导弹厂为主改进的有“霹雳”2乙,该导弹是借鉴了在越南战场上获得美国AIM9E导弹,它比前两种导弹重,战斗部有所增大,三角形空气动力控制面几乎已经前移到弹体的尖端部位,增大了导引头的探测距离,提高了抗太阳干扰能力,减小了头部气动阻力,导引头的最大跟踪能力有所提高;红外引信的灵敏度有所调整,减少了引信早炸的发生。该弹于1981年定型投产,改善了部队装备。该导弹的其他改进还包括红外近炸引信和更为可靠的电子装置。在相当长的时期,这种导弹被西方人称为“霹雳”-3导弹,其实这是一种误会。
真正的“霹雳“3导弹是从1965年由空空导弹研究所开始研制,它是完全由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种空空导弹,,其设计思想是突出高空高速性能、增大射程、提高精度和杀伤威力,原计划装备歼-8用于拦截高空高速目标,战斗部、引信延时、射高、机动性、导引控制和截获距离均有改进。以航空工业部所属第六一二所(现为洛阳光电技术发展中心)和株洲航空发动机厂为主,于1962年6月开始研制,1968年6月开始首批20枚样弹地面和飞行试验。1969年12月完成第二批30枚样弹的地面试验。1970年开始在国家靶场进行定型试验,直到1974年11月才基本完成试验项目。
  此后为进一步考核导弹性能,还进行了多次地面和空中试验,到1980年4月正式定型。1981年生产出50枚导弹,1982年发射8枚导弹用于定型补充试验。1983年在航空工业型号调整中停止研制生产。并未装备部队使用。该弹采用与霹雳-2原型类似的鸭式气动布局,外观也颇为相似。主要外观区别为弹翼明显大于霹雳-2,舵面切尖,弹径和弹翼加大,导引头与舵面之间多了一道深色环形引信窗口。
各型霹雳2基本战术技术性能如下

最大射程 7.6km(霹雳-2、-2甲)
     10km(霹雳-2乙)     
最小射程 1500m(霹雳-2)
     1300m(霹雳-2乙)     
最大速度 M2.5(高空)
     M1.6(海平面)
使用高度 500m(霹雳-2)
     21000m(霹雳-2甲)
     21500m(霹雳-2乙)
战 斗 部 高爆炸药,重11.3kg
动力装置 固体火箭发动机
弹  重 75.3kg(霹雳-2)
     60kg(霹雳-2甲)
     76kg(霹雳-2乙)
弹  长 2.84km(霹雳-2)
     2.50km(霹雳-2甲)
     2.99km(霹雳-2乙)     
弹  径 127mm
翼  展 609Mm(霹雳-2)
     528m(霹雳-2乙)
最大过载 11g
制导系统 被动红外
“霹雳”3基本战术技术性能

最大射程 11.5km
最小射程 1300m
最大速度 M2
使用高度 23000m
最大过载
制导系统 被动红外
引  信 红外近炸引信
战 斗 部 爆炸破片
动力装置 1台固体火箭发动机
弹  重 93kg
弹  长 2.123m
弹  径 135mm
翼  展 654mm
无论怎样也要鼓励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