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报:盖茨取代毛泽东 中国教科书忘记历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5 20:47:20
http://news.china.com/zh_cn/domestic/945/20060908/13612339.html
上海教育局的目的是要把上海恢复成为十里洋场,光怪离陆的租界.才有了这样不要脸的教材.
不知道中央的监管哪里去了?
如果这样就不要叫嚷着日本的教科书如何如何了.

新学期来临,上海历史教科书的悄然变化引起了许多人的兴趣。据说,这批新的高中世界史教科书“可能会吓人一跳”——1979年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共产主义一句带过,社会主义被浓缩为短短一章;至于毛泽东,书中仅仅提到一次,那是在介绍礼节的章节。
  
  媒体甚至用了这样的标题:盖茨取代毛泽东。支持新版教科书者认为,以往的历史书太过意识形态化,无法帮助学生面对现实人生。编者之一的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周春生就说,这本书就是要改变以领导者及战争为主轴的旧史观,“使人民与社会成为主体”。
  
  这种变化却令人狐疑——在毛泽东逝世30周年的今天,人们真的厘清了他的历史遗产了?毛就这样消失在史书中,究竟是历史的还原还是另一种掩盖?一笔带过的中国共产主义道路又将给历史留下怎样的谜团?
  
  没人能够否认,大陆以往的历史教科书太过意识形态化,学生普遍感觉历史与现实脱节,历史成为考察死记硬背的一门功课,因而饱受中学生冷落。新书因此大大弱化了诸如法国大革命等内容,加入了宇宙飞船和日本子弹头列车等。
  
  对内容的调整其实可归结为一个问题:历史应该告诉人们什么?意识形态?历史事件?中国人常讲“以史为鉴”、“微言大义”,是说历史不在于静态描述往昔,不在于单纯记录过去,而在于联结过去、现在乃至未来,从历史出发,提供一个看待现实的角度与方法。
  
  笔者因此怀疑,再多的盖茨和子弹头等贴近现实的内容,也代替不了毛泽东的意义。这样的历史教育是否成功,又如何帮助学生理解中国现状,瞻望中国的未来呢?
  
  这真是一个健忘的年代:近年来,“台独”推动“去中国化”引起许多担忧。而在弱化意识形态的旗帜下,共产主义、毛泽东在历史教科书中的湮没算不算另一种“去中国化”?
  
  重新解读历史,是一种危险的努力,这让笔者想到最近红透大陆的易中天教授。他对三国历史评书般的解读尚且争议纷纭,而对中国当代历史的改写(这段历史仍对国人同胞当下的生活产生着影响),社会给予的关注却远远不够。这是无知?还是无畏?
  
  (摘自美国《侨报》9月7日社评)http://news.china.com/zh_cn/domestic/945/20060908/13612339.html
上海教育局的目的是要把上海恢复成为十里洋场,光怪离陆的租界.才有了这样不要脸的教材.
不知道中央的监管哪里去了?
如果这样就不要叫嚷着日本的教科书如何如何了.

新学期来临,上海历史教科书的悄然变化引起了许多人的兴趣。据说,这批新的高中世界史教科书“可能会吓人一跳”——1979年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共产主义一句带过,社会主义被浓缩为短短一章;至于毛泽东,书中仅仅提到一次,那是在介绍礼节的章节。
  
  媒体甚至用了这样的标题:盖茨取代毛泽东。支持新版教科书者认为,以往的历史书太过意识形态化,无法帮助学生面对现实人生。编者之一的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周春生就说,这本书就是要改变以领导者及战争为主轴的旧史观,“使人民与社会成为主体”。
  
  这种变化却令人狐疑——在毛泽东逝世30周年的今天,人们真的厘清了他的历史遗产了?毛就这样消失在史书中,究竟是历史的还原还是另一种掩盖?一笔带过的中国共产主义道路又将给历史留下怎样的谜团?
  
  没人能够否认,大陆以往的历史教科书太过意识形态化,学生普遍感觉历史与现实脱节,历史成为考察死记硬背的一门功课,因而饱受中学生冷落。新书因此大大弱化了诸如法国大革命等内容,加入了宇宙飞船和日本子弹头列车等。
  
  对内容的调整其实可归结为一个问题:历史应该告诉人们什么?意识形态?历史事件?中国人常讲“以史为鉴”、“微言大义”,是说历史不在于静态描述往昔,不在于单纯记录过去,而在于联结过去、现在乃至未来,从历史出发,提供一个看待现实的角度与方法。
  
  笔者因此怀疑,再多的盖茨和子弹头等贴近现实的内容,也代替不了毛泽东的意义。这样的历史教育是否成功,又如何帮助学生理解中国现状,瞻望中国的未来呢?
  
  这真是一个健忘的年代:近年来,“台独”推动“去中国化”引起许多担忧。而在弱化意识形态的旗帜下,共产主义、毛泽东在历史教科书中的湮没算不算另一种“去中国化”?
  
  重新解读历史,是一种危险的努力,这让笔者想到最近红透大陆的易中天教授。他对三国历史评书般的解读尚且争议纷纭,而对中国当代历史的改写(这段历史仍对国人同胞当下的生活产生着影响),社会给予的关注却远远不够。这是无知?还是无畏?
  
  (摘自美国《侨报》9月7日社评)
忘记历史就是背叛
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真的假的?
上海?呵呵,我早说过,上海是中国最大的洋奴城市,结果某个举着星条旗和布总统头像的家伙不服
对于有争议的内容,教科书写得少点很正常。

历史不是党史,有必要写那么多革命史么?上海的做法非常正常,为上海的学生感到庆幸。
]]
“至于毛泽东,书中仅仅提到一次,那是在介绍礼节的章节。”
不管你如何看待毛泽东-----好或不好或无法说清,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空前的。古今中外,有谁在那么长的历史中,影响并继续影响数以亿计的人。
上海教育局是不是来了日本专家了啊~~~
其实中国古代史根本就不用学,严重与现实脱节,对于学生应对当前形势一点意义都没有.
应该把世界历史提高到与英语同等高度的位置,当学生们走向社会到外资企业应聘的时候,张口查理大帝避口福泽谕吉有助于提高外企老板对中国学生的认同感,就业率会得到提高
原帖由 努尔 于 2006-9-8 13:30 发表
上海?呵呵,我早说过,上海是中国最大的洋奴城市,结果某个举着星条旗和布总统头像的家伙不服


你有地域歧视症!难道当汉奸也分籍贯?
不学好啊。省得以后内心天人交战。
]]
对于有争议的内容,教科书写得少点很正常。

历史不是党史,有必要写那么多革命史么?上海的做法非常正常,为上海的学生感到庆幸

您这斑竹的水平不怎么样
有些历史不能忘记
原帖由 bjnr 于 2006-9-8 19:10 发表
对于有争议的内容,教科书写得少点很正常。

历史不是党史,有必要写那么多革命史么?上海的做法非常正常,为上海的学生感到庆幸

您这斑竹的水平不怎么样


一群洋奴!
为什么不写毛?不管从什么角度来说,我都赞成去唯物地历史地去读毛泽东.试问,不去清楚地认识毛泽东如何去真正地了解中国历史?须知,毛是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者,只有读懂了毛才会真正懂得中国上下5000年的历史,才会真正了解中国地传统政治,文化.可是,谁又真正读得懂毛呢?所以,历史应该当作政治来读,应该以史为鉴才会少范错误.不能为认识历史而学历史,应该为了读懂人生读懂社会完善自我,而去认识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讲,上海的某些人把历史定义得太小了,上海学生学会的历史也就不是真正的历史.那只是历史的影子片段.而影子背后隐藏的巨大财富却不是改变传统的价值观所能达到的啊......
原帖由 大秦猛士 于 2006-9-8 15:18 发表
对于有争议的内容,教科书写得少点很正常。

历史不是党史,有必要写那么多革命史么?上海的做法非常正常,为上海的学生感到庆幸。


革命史也是历史,不单单是共产党的历史,而是书写了中国改变自己命运的历史,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认识革命没有什么错,认识革命也永远不是一件简单的无聊的事情,他只会让人们不要遗忘那个屈辱的年代,痛定思痛,居安思危,激励者人民永远自强不息地奋斗.
X国古代史根本就不用学,严重与现实脱节,对于学生应对当前形势一点意义都没有."
这个X可以替换成任何一国
[em02]
大秦水平一直不咋样。
选择性失明,个别版主的老毛病。
新教科书加重对现代元素的描述无可厚非,但是对过去的某些重大历史事件和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一笔带过就系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表以为在美国出版就是“美报”!
原帖由 凤百羽 于 2006-9-9 01:45 发表
表以为在美国出版就是“美报”!

顶这句话!
《河殇》说:“为历史送行”,今天上海的教育界人士终于以官方的名义做到了。学术的力量是无穷的。
将来还能《让历史告诉未来》吗?
原帖由 bjnr 于 2006-9-8 19:10 发表
对于有争议的内容,教科书写得少点很正常。

历史不是党史,有必要写那么多革命史么?上海的做法非常正常,为上海的学生感到庆幸

您这斑竹的水平不怎么样

无语!
我的水平本来就不怎么样,只能根据一般逻辑和常识讨论问题。

中国历史里面,社会主义不就是短短一章么?毛泽东出现一次怎么样呢,或者说任何人名是否出现有什么重要呢?毛泽东,就和ABCD1234,一个符号而已。

学习历史,是为了了解今天是怎么来的,是为了学习历史的经验教训;历史上正确的,坚持发展;不正确的,改正。知道具体的人名,除了培养对于今后毫无作用的个人崇拜外,有什么作用呢?我想作用就是可以聊天时候拿出来说说而已。

知道爱因斯坦的名字,不是掌握相对论的必要条件;不知道毛泽东的名字,也不是学习历史经验教训的前提——当然,可以作为一种附属知识知道。多了解一点知识固然好,不知道也没什么不好。

顺便说一句,我看书的时候,几乎从来不看作者是谁,我只看内容。对于历史,我也是同样的态度。

对于上海的教材我没有看过,不过从媒体的报道看,最大的特点就是回避争论的问题——我理想中的教科书应该是把不同观点都做介绍,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判断的能力。不过这样考试就没法考了……
陈政局不想当常委了?
新学期来临,上海历史教科书的悄然变化引起了许多人的兴趣。据说,这批新的高中世界史教科书“可能会吓人一跳”——1979年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共产主义一句带过,社会主义被浓缩为短短一章;至于毛泽东,书中仅仅提到一次,那是在介绍礼节的章节。

  媒体甚至用了这样的标题:盖茨取代毛泽东。支持新版教科书者认为,以往的历史书太过意识形态化,无法帮助学生面对现实人生。编者之一的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周春生就说,这本书就是要改变以领导者及战争为主轴的旧史观,“使人民与社会成为主体”。

  这种变化却令人狐疑——在毛泽东逝世30周年的今天,人们真的厘清了他的历史遗产了?毛就这样消失在史书中,究竟是历史的还原还是另一种掩盖?一笔带过的中国共产主义道路又将给历史留下怎样的谜团?

  没人能够否认,大陆以往的历史教科书太过意识形态化,学生普遍感觉历史与现实脱节,历史成为考察死记硬背的一门功课,因而饱受中学生冷落。新书因此大大弱化了诸如法国大革命等内容,加入了宇宙飞船和日本子弹头列车等。

  对内容的调整其实可归结为一个问题:历史应该告诉人们什么?意识形态?历史事件?中国人常讲“以史为鉴”、“微言大义”,是说历史不在于静态描述往昔,不在于单纯记录过去,而在于联结过去、现在乃至未来,从历史出发,提供一个看待现实的角度与方法。

  笔者因此怀疑,再多的盖茨和子弹头等贴近现实的内容,也代替不了毛泽东的意义。这样的历史教育是否成功,又如何帮助学生理解中国现状,瞻望中国的未来呢?

  这真是一个健忘的年代:近年来,“台独”推动“去中国化”引起许多担忧。而在弱化意识形态的旗帜下,共产主义、毛泽东在历史教科书中的湮没算不算另一种“去中国化”?

  重新解读历史,是一种危险的努力,这让笔者想到最近红透大陆的易中天教授。他对三国历史评书般的解读尚且争议纷纭,而对中国当代历史的改写(这段历史仍对国人同胞当下的生活产生着影响),社会给予的关注却远远不够。这是无知?还是无畏?

  (摘自美国《侨报》9月7日社评)
原帖由 中华大融合 于 2006-9-8 20:17 发表
为什么不写毛?不管从什么角度来说,我都赞成去唯物地历史地去读毛泽东.试问,不去清楚地认识毛泽东如何去真正地了解中国历史?须知,毛是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者,只有读懂了毛才会真正懂得中国上下5000年的历史,才会真 ...

像“老毛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类似这样篡改历史事实的谎言放到教科书上去有什么意义??国民党抗战的贡献是不是历史??是否也应该写入教科书??历史是事实真相,而不是某个执政党宣传的历史,许多近代史都还带有意识偏向,这样的历史是否值得写入教科书,许多历史事实都还有明显偏见的情况下,把这些带有偏见的历史写入教科书会不会造成误导下一代???历史应该站在国家和民主利益的角度来写,而不是站在执政党立场的历史。
不知道有些人的书是怎么读的。随便取出二十四史中的一本,把里面重要的人名都抽掉,都忘记掉,我不知道这样阉割剩下的东西还能不能称为“史书”,还能不能传载文明谕示后人?如星汉般灿烂的中国历代杰出人物的英名,只能是“除了培养对于今后毫无作用的个人崇拜外,有什么作用呢?我想作用就是可以聊天时候拿出来说说而已。”?!中华民族历代伟大人物的名字本身就是历史,他们的名字就是我们优秀文明的象征,企图忘记他们,就是企图蔑视我们的文明。以这种轻浮的态度对待令人敬畏的历史,居然还是历史区的班主,真让人鄙视。
严重鄙视[em15] [em11] , 这些洋奴没见老酶不曾放弃对林肯华盛顿的美化, 还是它们本身就是和平演变的执行者?
那本教科书谁看了谁统计过里面的内容和人名?调查清楚再来发言嘛!
原帖由 大老虎 于 2006-9-11 12:40 发表
不知道有些人的书是怎么读的。随便取出二十四史中的一本,把里面重要的人名都抽掉,都忘记掉,我不知道这样阉割剩下的东西还能不能称为“史书”,还能不能传载文明谕示后人?如星汉般灿烂的中国历代杰出人物的英名 ...


所以,名字的主要作用就是方便记忆,人名和ABCD1234这些符号的作用是一样的——人起名字就是个符号,就是让别人叫的。

有姓名崇拜的例外。中国古代还有避讳的说法呢。
各位,到目前为止,谁亲眼阅读了新版历史教科书?
仅仅凭外国人的一篇断章取义以偏概全的报道,就对新版历史书说三道四,是不是太草率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