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日主义简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4:15:42
以下转自Wikipedia, 文章的中立性和正确性都存在争议.

反日,是指對日本相關事物(諸如日本政府日本人日本民族日本文化等)的不信任、反感、戒備、憤慨甚至仇視的感覺或態度,基於這種態度作出的行爲。上述的感覺或態度,可稱爲反日情感反日情緒,當這種感覺或態度固化為一種理念時,則成爲反日主義
這種情緒在中国大陆韩国台湾香港朝鲜东南亚、其他地區(例如1980年代的美國)的一部分人民中普遍存在,尤以中国大陆和韩国为甚。這種情緒的表現包括從對日本政府的憎恨到對這個日本文化或日本人民的憎恨,到最後甚至會傾訴于使用暴力手段。

东亚东南亚日本文化有深厚的中国背景,自从中日甲午海战日本军事胜利后,日本开始鄙视厌弃中国中国文化,一部分甚至认为中国人是劣等民族,称中国人为「东亚病夫」不配拥有如此辽阔富庶的国土,于是多次大规模系统地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冲击和侵略中国,做出伤害和损害中国的行为,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后,日本认为败于美国,而不是中国,对中国依然采取欺压和蔑视的态度,造成当时和现代中日在各个层次上的纷争。 另外,有人认为,在亚洲制造反日情绪,符合了美国的利益。日本在二战失败的阴影下迅速崛起,并经常和美国打起了经济战。为了各种经济,政治,军事的需要,美国利用各种途径制造和推动了亚洲反日情绪。
反日情緒很多時候是由于日本近代对所实施的侵略、對待這段歷史的态度以及历史原因所造成的。雖然反日情緒在日本戰敗后有所減弱,但是卻仍然時不時地受到激發,例如日本對其太平洋戰爭的懺悔不足和粉飾一些歷史事件的嘗試都引起外界的批評。
而日本國内一些人的活動也激發着這種情緒。例如小泉純一郎每年對靖國神社的拜祭就受到外界的批評。日本右翼國家主義團體編寫的歷史教科書也被外界批評為粉飾其軍國主義歷史。但是其他人,特別是日本人,則相信這些反日情緒來源於國外民族自身的民族優越感,外國政府的反日宣傳(特別認爲是中國)以及對其經濟成就的妒嫉。
另外,与一些国家的领土争端也激发了这些国家的一些人的反日情绪。
虽然反日甚至仇日情绪主要源自历史上的纠葛(参见抗日战争日本战争罪行),在二战之后还是发生了多起深化仇日情绪的事件,提升了东亚、东南亚各国对日本的反感情绪。
中国大陆赵薇军旗装事件
在日本以外的东亚地区日军军旗被视为军国主义的标志。


中国大陆演艺界人士赵薇曾于2001年在杂志上刊登身著和日本海軍軍旗極為相似的服装的照片。
此事傳岀後,立刻在大陸和其他一些華人地區掀起軒然大波。大陸媒體、網絡和民間對此事件極為猛烈的口誅筆伐,瞬間席捲全國,上升到了政治的高度。南京大屠殺、常德細菌戰等慘劇的幸存者認為感情受到了傷害,紛紛要求趙薇必須向他們“有個説法”。很多人都要求趙薇進行道歉。2001年12月28日晚,趙薇在湖南参与现场演出时,遭到不知名男子的泼粪袭击。此事再掀波瀾,儘管媒體都不讚成人身攻擊行為,但網絡對此事意見分歧嚴重,一部分網民對有着趙薇不依不饒、不惜動用漫駡、暴力解決問題的傾向。


朝鲜半岛朝鮮半島的反日情緒主要是源于歷史侵略問題--1910年1945年日韓併合,更遠地则包括倭寇的持續騷擾和1592年入侵。1910年日韓合併后,日本旋即入侵朝鮮,并強迫朝鮮人同化--使用日本姓名,更改官方宗教為神道教,禁止在學校商業及公共場所使用朝鮮語1919年3月1日,朝鮮爆發大規模反日集會,約有兩百萬人參加,鼓動朝鮮獨立。參加者遭到了殘酷的鎮壓,數千人死亡,數万人致殘並被羈押,許多建築被摧毀。
在朝鲜人看来,日本政府試圖淡化甚至否定其歷史錯誤、隐瞒真实历史,这与德国形成鲜明的对比。他们认为朝鲜人有义务揭露日本侵略时期的负面现象,而且只有日本完全承认过去的错误,朝日双方才能获得真正的和解。对于日本的历史教科书,不少朝鲜人认为会让现在的日本儿童学习到错误的历史、错误的战争死亡数字。不过,關於朝日间的历史,韓國教科書也可能存在着与日本教科书类似的操纵,而在对日本的批评言論裏,这一点却經常性地被忽略了。
领土争端也是反日情绪蔓延的原因之一。2005年,日本島根縣決定立例把2月22日訂為“竹島日”,使不少关注独岛(竹岛)问题的韓國人更为不滿。2005年3月,韓國有人到日本駐首爾領事館抗議並焚燒日本國旗,还有人以割手指、自焚、跳江等方式抗議,街頭掛上了不少「獨島是大韓民國領土」的廣告。這種情緒还蔓延至互联网上,如雅虎南韓網站出现过一幅宣示獨島主權的橫額。
类似于中国人,许多朝鲜人认为日本一面口头道歉,另一面却做着相反的行为,感觉受到了戏弄。(参见独岛(竹岛)主权争议靖国神社日本历史教科书争议

美国二战以前 美国的反日情绪在二战以前便以成形。19世纪晚期,包括日本人(同时也包括中国人朝鲜人、菲律宾人等)在内的美国亚裔移民常受到種族歧視。当时通过了许多法案,不允许这些人获得公民权、享有基本的權利,例如擁有土地等。有人引证,反亚洲移民联盟(Asiatic Exclusion League)的形成标志着加州反日运动的开端。
20世紀初,很多美國人相当看重日本,认为它是效仿西方文明在遠東的成功例子,使自己成为了像当时的许多欧洲强国那样的殖民力量。但是隨著美國媒體對日本佔領地上的暴行的描述增多,美國的公衆意見開始逆轉。1931年日本入侵中國,以及隨後吞併滿洲的行為,更美国公众所批评。此外,中国游说美国介入,以使日本力量离开中国,这种游说在美国外交政策的成形扮演了一定的角色。传入美國政府的关于日本的负面报道越来越多,美国一方面基于对中国大众的考虑,一方面基于美国的太平洋利益,对日本禁运石油及其它供给。美国的欧裔大众更显得非常地亲华和反日,例如,曾有运动号召妇女停止购买尼龙袜,因为尼龙是由日本从殖民地取得的。

美国的反日情绪于二战期间达到顶峰。图为美国政府资助的宣传画,里面使用了极度夸张的造型来丑化日本人,而此畫上的文字可直譯為「來自東京的小子表示:『大量的資源浪費使我非常快樂,謝了。』」




1937年中日正式爆发战争。美国欧裔大众断然支持中国,白人记者带回来的日本军队对中国平民暴行的见证更加深了反日情绪。美国非裔的感觉则不一样,他们希望日本皇军能够打破“白人至上”的偏见。
二戰期間 珍珠港事件是美国反日情绪达到高潮的导火线。许多美国人将此次偷袭视为懦夫行为。日本当时的行为对缓和反日情绪毫无帮助,日军将包括美国人的战俘当成奴隶使用,这使得反日情绪愈演愈烈。
二战期间,美国西海岸有大约112,000到120,000的日本移民和美国日裔被拘留在国内,他们的态度是支持美国还是支持日本则不被考虑。靠近战区的夏威夷有许多日裔人士,他们中的大多数也没得到疏散。
此外,在美国人看来,极度不愿接受失败的日本人失去了人性。美国宣传电影《我的日本》显示了这一点。有趣的是,《我》里构造的日本人的形象与日本宣传电影里构造的美国人的形象异曲同工。
二戰以後 1970、80年代,美国的经济相对不景气与日本的经济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日本成了对美国市场的主要冲击力量。日本的汽车厂商抢占了美国市场的不少份额,日本企业收购了美国一些标志性的公司,这更加重了美国人的反日情绪。这种情绪于1980年代达到战后的顶峰,“Japan bashing”成了流行词汇,而到了1990年代初期,美国人对日本的不信任甚至反映到其大众文学上。
到了1990年代后期,美国的反日情绪逐渐缓和。日本经济衰退,美国经济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达到高潮。美国公众媒体的注意力放到了反日情绪以外的地方,如印度外包服务产业、可能与美国全球利益相左的正在现代化的中国等。以下转自Wikipedia, 文章的中立性和正确性都存在争议.

反日,是指對日本相關事物(諸如日本政府日本人日本民族日本文化等)的不信任、反感、戒備、憤慨甚至仇視的感覺或態度,基於這種態度作出的行爲。上述的感覺或態度,可稱爲反日情感反日情緒,當這種感覺或態度固化為一種理念時,則成爲反日主義
這種情緒在中国大陆韩国台湾香港朝鲜东南亚、其他地區(例如1980年代的美國)的一部分人民中普遍存在,尤以中国大陆和韩国为甚。這種情緒的表現包括從對日本政府的憎恨到對這個日本文化或日本人民的憎恨,到最後甚至會傾訴于使用暴力手段。

东亚东南亚日本文化有深厚的中国背景,自从中日甲午海战日本军事胜利后,日本开始鄙视厌弃中国中国文化,一部分甚至认为中国人是劣等民族,称中国人为「东亚病夫」不配拥有如此辽阔富庶的国土,于是多次大规模系统地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冲击和侵略中国,做出伤害和损害中国的行为,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后,日本认为败于美国,而不是中国,对中国依然采取欺压和蔑视的态度,造成当时和现代中日在各个层次上的纷争。 另外,有人认为,在亚洲制造反日情绪,符合了美国的利益。日本在二战失败的阴影下迅速崛起,并经常和美国打起了经济战。为了各种经济,政治,军事的需要,美国利用各种途径制造和推动了亚洲反日情绪。
反日情緒很多時候是由于日本近代对所实施的侵略、對待這段歷史的态度以及历史原因所造成的。雖然反日情緒在日本戰敗后有所減弱,但是卻仍然時不時地受到激發,例如日本對其太平洋戰爭的懺悔不足和粉飾一些歷史事件的嘗試都引起外界的批評。
而日本國内一些人的活動也激發着這種情緒。例如小泉純一郎每年對靖國神社的拜祭就受到外界的批評。日本右翼國家主義團體編寫的歷史教科書也被外界批評為粉飾其軍國主義歷史。但是其他人,特別是日本人,則相信這些反日情緒來源於國外民族自身的民族優越感,外國政府的反日宣傳(特別認爲是中國)以及對其經濟成就的妒嫉。
另外,与一些国家的领土争端也激发了这些国家的一些人的反日情绪。
虽然反日甚至仇日情绪主要源自历史上的纠葛(参见抗日战争日本战争罪行),在二战之后还是发生了多起深化仇日情绪的事件,提升了东亚、东南亚各国对日本的反感情绪。
中国大陆赵薇军旗装事件
在日本以外的东亚地区日军军旗被视为军国主义的标志。


中国大陆演艺界人士赵薇曾于2001年在杂志上刊登身著和日本海軍軍旗極為相似的服装的照片。
此事傳岀後,立刻在大陸和其他一些華人地區掀起軒然大波。大陸媒體、網絡和民間對此事件極為猛烈的口誅筆伐,瞬間席捲全國,上升到了政治的高度。南京大屠殺、常德細菌戰等慘劇的幸存者認為感情受到了傷害,紛紛要求趙薇必須向他們“有個説法”。很多人都要求趙薇進行道歉。2001年12月28日晚,趙薇在湖南参与现场演出时,遭到不知名男子的泼粪袭击。此事再掀波瀾,儘管媒體都不讚成人身攻擊行為,但網絡對此事意見分歧嚴重,一部分網民對有着趙薇不依不饒、不惜動用漫駡、暴力解決問題的傾向。


  • 西北大学反日学潮
  • 罗刚事件
  • 2005年中国反日游行
朝鲜半岛朝鮮半島的反日情緒主要是源于歷史侵略問題--1910年1945年日韓併合,更遠地则包括倭寇的持續騷擾和1592年入侵。1910年日韓合併后,日本旋即入侵朝鮮,并強迫朝鮮人同化--使用日本姓名,更改官方宗教為神道教,禁止在學校商業及公共場所使用朝鮮語1919年3月1日,朝鮮爆發大規模反日集會,約有兩百萬人參加,鼓動朝鮮獨立。參加者遭到了殘酷的鎮壓,數千人死亡,數万人致殘並被羈押,許多建築被摧毀。
在朝鲜人看来,日本政府試圖淡化甚至否定其歷史錯誤、隐瞒真实历史,这与德国形成鲜明的对比。他们认为朝鲜人有义务揭露日本侵略时期的负面现象,而且只有日本完全承认过去的错误,朝日双方才能获得真正的和解。对于日本的历史教科书,不少朝鲜人认为会让现在的日本儿童学习到错误的历史、错误的战争死亡数字。不过,關於朝日间的历史,韓國教科書也可能存在着与日本教科书类似的操纵,而在对日本的批评言論裏,这一点却經常性地被忽略了。
领土争端也是反日情绪蔓延的原因之一。2005年,日本島根縣決定立例把2月22日訂為“竹島日”,使不少关注独岛(竹岛)问题的韓國人更为不滿。2005年3月,韓國有人到日本駐首爾領事館抗議並焚燒日本國旗,还有人以割手指、自焚、跳江等方式抗議,街頭掛上了不少「獨島是大韓民國領土」的廣告。這種情緒还蔓延至互联网上,如雅虎南韓網站出现过一幅宣示獨島主權的橫額。
类似于中国人,许多朝鲜人认为日本一面口头道歉,另一面却做着相反的行为,感觉受到了戏弄。(参见独岛(竹岛)主权争议靖国神社日本历史教科书争议

美国二战以前 美国的反日情绪在二战以前便以成形。19世纪晚期,包括日本人(同时也包括中国人朝鲜人、菲律宾人等)在内的美国亚裔移民常受到種族歧視。当时通过了许多法案,不允许这些人获得公民权、享有基本的權利,例如擁有土地等。有人引证,反亚洲移民联盟(Asiatic Exclusion League)的形成标志着加州反日运动的开端。
20世紀初,很多美國人相当看重日本,认为它是效仿西方文明在遠東的成功例子,使自己成为了像当时的许多欧洲强国那样的殖民力量。但是隨著美國媒體對日本佔領地上的暴行的描述增多,美國的公衆意見開始逆轉。1931年日本入侵中國,以及隨後吞併滿洲的行為,更美国公众所批评。此外,中国游说美国介入,以使日本力量离开中国,这种游说在美国外交政策的成形扮演了一定的角色。传入美國政府的关于日本的负面报道越来越多,美国一方面基于对中国大众的考虑,一方面基于美国的太平洋利益,对日本禁运石油及其它供给。美国的欧裔大众更显得非常地亲华和反日,例如,曾有运动号召妇女停止购买尼龙袜,因为尼龙是由日本从殖民地取得的。

美国的反日情绪于二战期间达到顶峰。图为美国政府资助的宣传画,里面使用了极度夸张的造型来丑化日本人,而此畫上的文字可直譯為「來自東京的小子表示:『大量的資源浪費使我非常快樂,謝了。』」




1937年中日正式爆发战争。美国欧裔大众断然支持中国,白人记者带回来的日本军队对中国平民暴行的见证更加深了反日情绪。美国非裔的感觉则不一样,他们希望日本皇军能够打破“白人至上”的偏见。
二戰期間 珍珠港事件是美国反日情绪达到高潮的导火线。许多美国人将此次偷袭视为懦夫行为。日本当时的行为对缓和反日情绪毫无帮助,日军将包括美国人的战俘当成奴隶使用,这使得反日情绪愈演愈烈。
二战期间,美国西海岸有大约112,000到120,000的日本移民和美国日裔被拘留在国内,他们的态度是支持美国还是支持日本则不被考虑。靠近战区的夏威夷有许多日裔人士,他们中的大多数也没得到疏散。
此外,在美国人看来,极度不愿接受失败的日本人失去了人性。美国宣传电影《我的日本》显示了这一点。有趣的是,《我》里构造的日本人的形象与日本宣传电影里构造的美国人的形象异曲同工。
二戰以後 1970、80年代,美国的经济相对不景气与日本的经济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日本成了对美国市场的主要冲击力量。日本的汽车厂商抢占了美国市场的不少份额,日本企业收购了美国一些标志性的公司,这更加重了美国人的反日情绪。这种情绪于1980年代达到战后的顶峰,“Japan bashing”成了流行词汇,而到了1990年代初期,美国人对日本的不信任甚至反映到其大众文学上。
到了1990年代后期,美国的反日情绪逐渐缓和。日本经济衰退,美国经济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达到高潮。美国公众媒体的注意力放到了反日情绪以外的地方,如印度外包服务产业、可能与美国全球利益相左的正在现代化的中国等。
其它国家
德国在一战战败后,其在太平洋区域的殖民地被日本取得。日本人遂成为像犹太人一样的被歧视对象,在希特勒的《我的奋斗》里被形容为劣等民族。

二战期间,日本对来自同盟国国家的战俘实行强制苦役,导致许多战俘营养不良、罹患疾病、遭受各种苦难。时至今日,这些国家仍有许多人要求日本对这种行径进行赔偿。例如,一些荷兰老人流露出反日情绪,他们坚决认为日本在1942到1945年占领荷属东印度群岛期间,对他们进行了不公正的虐待。他们曾联合荷兰皇家东印度军的退伍军人,再三抗议日本天皇访荷。

19世纪晚期的澳大利亚曾蔓延着恐亚裔移民的非理性情绪,他们当心一旦允许大量亚裔移民进入,当地的工资、小型商人的收益及其它影响生活水平的要素都会受到很大的冲击。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澳大利亚实行拒绝接受非白种移民的政策。1901年,澳通过《限制移民法案》。不过,相当数量的日裔移民在1900年之前就已经抵达澳大利亚。1930年代后期,澳大利亚人普遍担心日本会向东南亚和太平洋扩张军事力量,甚至进而入侵澳大利亚。有鉴于此,澳于1938年禁止向日本出口铁矿。二战期间,关于日军暴行的消息在澳大利亚广泛传播,与此同时,澳大利亚人也有过对日本人、日侨采取报复行为的纪录。

苏联于二战末期由斯大林下令将超过60万的日本战俘进行奴役,并在中国东北残杀了其中的许多人。
对日贬称
对日本(人)有许多贬称,多带种族主义色彩。不过,这些贬称不一定指整个日本的种族,可能指代特定的政策或特定的历史时期。

汉语
小日本
由于此词使用频率高,因此在大多数情境中几乎成为同口头禅般的用语, 因此其冲撞意味显得不怎么浓, 但也并不表示说此措辞用语的使用是正常的、正确的。
日本鬼子
常用于二战期间的中国。
倭、倭寇
倭是日本的曾用汉字名,日本人并不将它当成贬称使用。倭寇在古代用于中国沿海,原指来自日本的海盗,后泛指当地的一切海盗。须注意的是, 当时亦有为数不少之汉人与之合作, 甚至当时有的日本海盗组织的高级职务中, 亦有汉人存在。
不过,在现代中国,这两个词的意味都变了。倭寇在二战期间最常用,是对侵华日军的贬称。倭在现代常为民族主义者(特别是愤青)使用,这个字在汉语中便有了强烈的贬损意味。
朝鲜语
왜놈(汉字:倭놈,罗马转写:Waenom,意为矮子) 从“倭”字演化而来。朝鲜人常用此词来取笑(过去的)日本人普遍身高较矮。
쪽발이 (罗马转写:Ch'okbari,意为猪脚)用来讥讽古代日本人穿的木屐的形象。
英语
美国人曾用Jap或Nip(都是英语里“日本”的缩写)来贬损日本人,这两个词汇在二战期间特别流行。
美国的欧裔大众更显得非常地亲华和反日,例如,曾有运动号召妇女停止购买尼龙袜,因为尼龙是由日本从殖民地取得的。
                 上面是错的,小心杜邦找麻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