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辽东战争中的天启皇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00:00:27
辽东战争中的天启皇帝  

万历和天启这两位明朝爷孙皇帝,无疑是在大众心目中不折不扣的昏君。在普遍的印象中,万历是一个贪婪且极其懒惰的人,对政事很少过问。而他的孙子天启,则是一个只对木工有兴趣其他什么都不管的傀儡。这种印象在很多人读明史的时候一直就有,然而最近在读明朝后期的几场比较大的战争历史的时候,却惊讶的发现,这两位皇帝在对战事的过问思考和决策上,表现出的素质与一般的印象实在相去甚远。所以想把这段历史写出来,希望能给大家在看这两位皇帝的时候,有一个新的角度。先就只写那个著名的木匠皇帝朱由校。
  
  明朝末年经过萨尔浒战役的失败,明军从战略进攻方变成防守方,其主要的任务已经变成了对后金的战略防御。当时的明朝的战略布局一切从这个实际出发,天启皇帝朱由校在其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在他的七年执政时期里,辽东的战争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即孙承宗任督师,高弟替代孙承宗,袁崇焕抗金胜利。
  
  
  一, 孙承宗任督师
  
  天启二年初,辽东明军因为王化贞冒险行动遭到惨败,努尔哈赤攻陷了广宁。朱由校 对于形势非常的焦急,开始不断的派人对辽东战场做详细的勘察,写成书面报告给自己审阅。同时他也在思考辽东督师的问题。这个时候,皇帝的老师,大学士孙承宗自请督师,朱由校对这个老师一向敬重不已,欣然应允。
  
  孙承宗到辽东后,朱由校一直给他绝对的信任,相信他能够处理好辽东的局势,对孙承宗提出的要求几乎是有请必准,全力支持他的工作。孙承宗在辽东干的也相当的卖力。他对辽东军务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使明军在万历后天启初的面貌大有改观。
  
  孙承宗遇到的问题是明朝一个时刻都出现且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是争议。明朝的大臣喜欢议论,体制也给他们这样的权利,所以往往对自己看不惯的事情大加鞭挞。这里面可能是某些人的肺腑之言,也可能参杂着党派斗争。孙承宗不喜欢魏忠贤,自然会引起其党羽的攻击。另外一部分人出于自己的见解,也对孙承宗的很多方法不认同,向皇帝提出自己的质疑。
  
  在争议中,朱由校一直对孙承宗持支持态度。孙承宗希望对金兵进行一次主动攻击,需要军饷,向皇帝索要。朱由校经过深思熟屡认为可行,于是下旨要求户,兵部对其支持。这两个部门的官员认为,孙承宗的这个军事计划太过冒险,并不支持这次军事行动,钱也不给。朱由校再次下旨申饬两部的官员,但是这些官员依然坚持自己对于战场的看法,甚至采取了消极的方式来拖沓对抗。此时皇帝也没有办法,孙承宗的计划没有能够实现。
  
  虽然攻击孙承宗的奏疏不断,但是丝毫没有影响孙承宗在辽东的地位,这是朱由校对其支持的结果。然而事情的转机出现在了孙承宗自己的选人上。他推荐马世龙担任山海关总兵,这个叫马世龙的人缺少点胆气和谋略,朝野上下普遍认为此人并非合适的大将人选,于是开始了对马世龙的弹劾。很快,对孙承宗不满的人也认识到,弹劾马世龙客观上可以影响皇帝对孙承宗的看法,于是加强了对马世龙的攻击。
  
  朱由校基于对孙承宗的信任,在此事件上还是谨慎的支持孙承宗的。对于任何借机攻击孙承宗的人,他一概不准。不过其实内心底,他对马世龙这个人的能力是有点怀疑的。在给孙承宗的圣旨中,措辞比较严厉,提醒孙承宗“马世龙既为大将,统帅三军,从此策励图阙有成,岂爱封爵。如有藐视人言,全无儆惕,三尺自在,不尔贷也”(熹宗实录)。
  
  事态的发展对孙承宗来说是非常不利的。这个他非常器重的大将马世龙,错误的听信了一个从金兵那里逃回来的投降者说的情报,派兵渡柳河进攻金兵,结果明军在过河的时候用渔船搭载,不能多带人,用了四天才过过去,早就被清兵发现,等明军发起偷袭的时候,其实已经进了清兵的埋伏圈,这一仗明军又大败,损失四百多人。
朝野上下对马世龙开始出离的愤怒,大量的弹劾奏疏堆到了朱由校的面前。朱由校也对其深感失望。孙承宗知道自己在这一事件中犯有很大的过失,朝野中人必定会借此对他弹劾,纵然有皇帝的支持,估计也难以抵挡舆论的压力,所以以生病为由主动向皇帝请辞。朱由校试图挽留,但孙承宗态度坚决,没有办法,只好最终允准了他回籍养病,并对他加官进爵,待以优礼让其风光还乡,还嘱咐孙承宗,一定要调养好身体,以备以后还需要他继续为国家效力。
  
  魏忠贤知道朱由校对这个老师的敬重,也不敢对孙承宗进行迫害。
  
  
  二, 高第替代孙承宗
  
  孙承宗离职以后,朱由校遍寻朝野没有找到合适的辽东经略人选,于是只好听从了魏忠贤的建议和大臣的廷推,选择了高第担任辽东经略。这也许可能是朱由校在指挥辽东战场上犯的为数不多的错误中,最大的一个。
  
  在高第一上任的时候,朱由校还是对高第给予信任的。他在圣旨中对高第加以褒奖,委以重任,希望他能担负起这个使命。
  
  可惜的是,高第是一个很怕负责任的人,且可能有点怕死。他到辽东后就不停的在推卸责任。高第曾经向皇帝上疏说,经营山海关需要安抚蒙古人,以前安抚蒙古人是孙承宗的职责,他向皇帝要求孙承宗应该把蒙古人安抚好了才可以走。朱由校觉得这个建议荒谬绝伦,把他痛骂了一顿,说孙承宗已经离职了,难道还把他找回来帮你办事?你既然已经担任了这个职务就应该负起这个责任!
  
  到了那年的十二月,河水结冰,朱由校觉得敌人有可能趁机过河进犯,对高第下旨让他严加防范。高第的首要目标却是希望朝廷多增加点军饷。他不惜对皇帝慌称,说山海关已经两个月没有拿到军饷了。朱由校听说此事大吃一惊,焦急万分,立即找户部的人过来训话,说你们如果不把这两个月的军饷都及时发到士兵手里,全部重治!但是户部的人觉得很奇怪,因为他们已经把两个月的军饷发下去了。朱由校觉得事有蹊跷,严厉责问高第,并要求对此事进行调查。
  
  但是就在调查的结果还没有出来的时候,努尔哈赤大过年的就跑过来要和明军干架。朱由校率先获得了情报,要求高第把积聚粮草运到内地以防金兵抢掠,并命他“严饬道将,倍修战守,务保万全”,可怜的高第十分怕死,竟然置皇上的命令于不顾,直接带着兵躲回到山海关去了,留下袁崇焕一个人守卫宁远。
  
  远在北京的朱由校并没有能立即知道这个消息,他还在努力的对这次战役做部署。他要求在辽东的各个大臣务必要殚精竭力,分地防守,应守则守,应战则战,勿轻率躁进,勿观望不前。以往文武官员不和,今天一定要一心一德,不要互相推委,如有将士望风而逃,一定要申严军法。同时,他又要求兵部,对昌平,蓟镇进行部署,严加防范,不得疏忽大意。只是他没有想到,当他的命令到达辽东的时候,高第已经第一个望风而逃,努尔哈赤已经兵临宁远城下了。
  
  其后发生的,就是袁崇焕的经典之作,以两万人轰退了数倍于己的金兵,并让努尔哈赤受到重创一命归西。
  
  在当时的交通限制下,朱由校所接到的消息一直晚于战场上所发生的事情,但是他一直都尽力的作出部署。在宁远开战之后一两天,他才知道高第已经到山海关躲起来了,宁远一座孤城在守金兵。他立即要求总兵杨麒派军队策应宁远,务必帮助袁崇焕守住宁远,这个命令比现实至少晚了三天。
  
  就在宁远还在激烈战斗的时候,大家都认为宁远可能守不住,所以很多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山海关的防御上。有大臣提出,宁远使用的大炮相当先进,但是宁远一座孤城可能最终守不住,不如把这些大炮运回山海关增加山海关的防御。很多人赞同这个计划,然而当时的朱由校显得相当清醒,他把守卫宁远看成是整个战役胜负的关键,坚决反对从宁远撤出这些大炮,并严令各部军队,救援宁远,务必要保住宁远。
和皇帝的坚持比起来,那些大臣就有些可笑了。高第坚持躲在山海关不敢出来,之前朱由校派去增援袁崇焕的杨麒,在路上走的很慢很慢,最终还没到宁远就又被高第叫回去了。
  
  宁远城一边激战一边努力向皇帝传达信息,朱由校看到宁远的报告后,非常高兴,但是他对宁远的防守还是存在忧虑,接二连三的下旨让高第驰援。可怜的高第,在皇帝的旨意到达山海关的时候,袁崇焕已经迫使金兵退兵,没有得到消息的他还是躲在山海关不敢出来。
  
  四天以后,朝廷终于得到了全面的宁远之战的报告,朱由校对袁崇焕和宁远守军的表现相当的赞赏,亲自下旨慰问和嘉奖,并加升袁崇焕和满桂。同时,他并没有被眼前的胜利冲昏头脑,要求前线守军密切关注金兵的动向,以防他们休整后重来,并召集蓟辽总督王之臣,要求他与高第一起齐心协力,出兵歼敌,勿坐视宁远为孤注!
  
  最终高第从山海关探出头来,发现金兵确已退兵,于是呈报了皇帝。朱由校认为金兵短时间再犯的可能性已经不大,才放下心来,下旨要求边防的战士立即抓紧时间,以修边防战事,不得以敌人退去而懈怠。
  
  宁远之战到此基本结束。从朱由校本人到各内阁部院大臣,整个朝野上下都对高第的表现深感失望,有些大臣相当愤怒,弹劾的奏折又如雪片般的飞向了朱由校的案前,朱由校给高第一个机会自辩,高第充分发挥他推卸责任的本领,首先把罪责推给了救宁远动作缓慢的杨麒。杨麒是朱由校本来就要处理的,于是皇帝顺势将此人革了职。
  
  然后高第又说,孙承宗原来向朝廷报告关上有兵十一万七千人,自己到了山海关之后发现竟然只有五万八千人,足足少了一半多,所以觉得自己的实力不足以和金兵抗衡,只好据关待守。朱由校命令彻查,对高第说:“关门兵数多寡,众目难逃,尚有经管各官,如何专责孙承宗?俟虏退,查核自明。”
  
  然后朱由校请人去询问孙承宗,孙承宗倒回答的绝妙,对皇帝建议说,高第既然说山海关只有五万人,那就姑且听信他,按照五万人的军饷发饷吧。高第知道之后慌了神,军队有一半人拿不到军饷还不吃了他?赶紧上疏请罪,说是他自己原来核查错了。
  
  朱由校对高第彻底失望,派人去山海关进行彻底的调查。连高第的靠山魏忠贤都对高第在这次战役中的表现大光其火,不再对他支持。高第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只好上疏请辞,朱由校象征性的安慰了两句就把他打发回乡去了。
  
  从此之后,朱由校在辽东战场上,开始越来越倚重袁崇焕。
  
  
  三,袁崇焕抗金的胜利
  
  宁远之战以后,明军的士气大振,所谓的满州铁骑在他们的眼中,原来并没有那么可怕。朱由校深感金兵不会就此罢休,不停的要求边防将士做好应对的准备,同时吸取宁远之战胜利的经验,要求大规模的制造西洋大炮,并根据孙元化等人的建议,要求改进使用火器的战术,做到应用得法。
  
  同时,袁崇焕也在思索对抗金兵的方法。他向皇帝提出了“以辽人守辽土”和裁减士兵的建议。朱由校全部应允,表达了对袁崇焕的全力支持。袁崇焕又提出军队需要饷银,朱由校也立即予以满足。
  
  但是,对于袁崇焕提出的驻扎皮岛的毛文龙移驻到辽东近岛的建议,朱由校却并不同意,他认为毛文龙是对金兵的一个牵制力量,不宜擅动。这件事情后来造成了很大影响,也最终在崇祯的时代把袁崇焕推向了死亡。虽然我们无从得知为什么袁崇焕在对毛文龙这件事情上这么坚决,事实其实也证明他的这种坚决并不完全就是正确的。
  
  朱由校要求后妃,皇子,亲王,公主和宦官捐银,共捐出十六万两银子送到辽东以做军饷,同时让人带去大量的火器以充实辽东明军的防守力量,并密切关注金兵的动向。
  
  努尔哈赤在回师之后就死亡,这个被某些人夸耀为“战神”的人物,在明军正确的利用自己的优势之后,就没办法占到一点便宜。他的继任者是他的儿子皇太极,也是被后世夸耀为战争天才的人物,其实在天启皇帝在世的时候,也并没能在明军身上取得什么优势。

      然而,命运在这里发生一点转折。宁锦之战后,朱由校迅速病倒至奄奄一息。魏忠贤立即开始了对袁崇焕的攻击。此时已经是天启七年七月,朱由校病的非常重。但是内廷却经常发布皇帝的旨意,罢免袁崇焕,将宁锦之战的功劳全部算在了魏忠贤的身上,从七月到八月间的朱由校生命中最后的一个月里,内廷的旨意大都是对魏家人加封。直到八月中,信王朱由检才亲自见到了皇帝,由当时奄奄一息的朱由校亲自任命为继承人。八月二十二日,这个年轻的皇帝就去世了。
  
  朱由校死后,他的身后走进了另一个时代。但是仔细翻看这个年轻皇帝短暂的皇帝生涯,会觉得这个人有点琢磨不透。在史书上,有时候这个人显得相当的懦弱和昏愦,但是换一些事情看,又能发现这个人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甚至还很果断和英明~历史就是这么奇怪~原因也许我们永远都弄不明白~辽东战争中的天启皇帝  

万历和天启这两位明朝爷孙皇帝,无疑是在大众心目中不折不扣的昏君。在普遍的印象中,万历是一个贪婪且极其懒惰的人,对政事很少过问。而他的孙子天启,则是一个只对木工有兴趣其他什么都不管的傀儡。这种印象在很多人读明史的时候一直就有,然而最近在读明朝后期的几场比较大的战争历史的时候,却惊讶的发现,这两位皇帝在对战事的过问思考和决策上,表现出的素质与一般的印象实在相去甚远。所以想把这段历史写出来,希望能给大家在看这两位皇帝的时候,有一个新的角度。先就只写那个著名的木匠皇帝朱由校。
  
  明朝末年经过萨尔浒战役的失败,明军从战略进攻方变成防守方,其主要的任务已经变成了对后金的战略防御。当时的明朝的战略布局一切从这个实际出发,天启皇帝朱由校在其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在他的七年执政时期里,辽东的战争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即孙承宗任督师,高弟替代孙承宗,袁崇焕抗金胜利。
  
  
  一, 孙承宗任督师
  
  天启二年初,辽东明军因为王化贞冒险行动遭到惨败,努尔哈赤攻陷了广宁。朱由校 对于形势非常的焦急,开始不断的派人对辽东战场做详细的勘察,写成书面报告给自己审阅。同时他也在思考辽东督师的问题。这个时候,皇帝的老师,大学士孙承宗自请督师,朱由校对这个老师一向敬重不已,欣然应允。
  
  孙承宗到辽东后,朱由校一直给他绝对的信任,相信他能够处理好辽东的局势,对孙承宗提出的要求几乎是有请必准,全力支持他的工作。孙承宗在辽东干的也相当的卖力。他对辽东军务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使明军在万历后天启初的面貌大有改观。
  
  孙承宗遇到的问题是明朝一个时刻都出现且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是争议。明朝的大臣喜欢议论,体制也给他们这样的权利,所以往往对自己看不惯的事情大加鞭挞。这里面可能是某些人的肺腑之言,也可能参杂着党派斗争。孙承宗不喜欢魏忠贤,自然会引起其党羽的攻击。另外一部分人出于自己的见解,也对孙承宗的很多方法不认同,向皇帝提出自己的质疑。
  
  在争议中,朱由校一直对孙承宗持支持态度。孙承宗希望对金兵进行一次主动攻击,需要军饷,向皇帝索要。朱由校经过深思熟屡认为可行,于是下旨要求户,兵部对其支持。这两个部门的官员认为,孙承宗的这个军事计划太过冒险,并不支持这次军事行动,钱也不给。朱由校再次下旨申饬两部的官员,但是这些官员依然坚持自己对于战场的看法,甚至采取了消极的方式来拖沓对抗。此时皇帝也没有办法,孙承宗的计划没有能够实现。
  
  虽然攻击孙承宗的奏疏不断,但是丝毫没有影响孙承宗在辽东的地位,这是朱由校对其支持的结果。然而事情的转机出现在了孙承宗自己的选人上。他推荐马世龙担任山海关总兵,这个叫马世龙的人缺少点胆气和谋略,朝野上下普遍认为此人并非合适的大将人选,于是开始了对马世龙的弹劾。很快,对孙承宗不满的人也认识到,弹劾马世龙客观上可以影响皇帝对孙承宗的看法,于是加强了对马世龙的攻击。
  
  朱由校基于对孙承宗的信任,在此事件上还是谨慎的支持孙承宗的。对于任何借机攻击孙承宗的人,他一概不准。不过其实内心底,他对马世龙这个人的能力是有点怀疑的。在给孙承宗的圣旨中,措辞比较严厉,提醒孙承宗“马世龙既为大将,统帅三军,从此策励图阙有成,岂爱封爵。如有藐视人言,全无儆惕,三尺自在,不尔贷也”(熹宗实录)。
  
  事态的发展对孙承宗来说是非常不利的。这个他非常器重的大将马世龙,错误的听信了一个从金兵那里逃回来的投降者说的情报,派兵渡柳河进攻金兵,结果明军在过河的时候用渔船搭载,不能多带人,用了四天才过过去,早就被清兵发现,等明军发起偷袭的时候,其实已经进了清兵的埋伏圈,这一仗明军又大败,损失四百多人。
朝野上下对马世龙开始出离的愤怒,大量的弹劾奏疏堆到了朱由校的面前。朱由校也对其深感失望。孙承宗知道自己在这一事件中犯有很大的过失,朝野中人必定会借此对他弹劾,纵然有皇帝的支持,估计也难以抵挡舆论的压力,所以以生病为由主动向皇帝请辞。朱由校试图挽留,但孙承宗态度坚决,没有办法,只好最终允准了他回籍养病,并对他加官进爵,待以优礼让其风光还乡,还嘱咐孙承宗,一定要调养好身体,以备以后还需要他继续为国家效力。
  
  魏忠贤知道朱由校对这个老师的敬重,也不敢对孙承宗进行迫害。
  
  
  二, 高第替代孙承宗
  
  孙承宗离职以后,朱由校遍寻朝野没有找到合适的辽东经略人选,于是只好听从了魏忠贤的建议和大臣的廷推,选择了高第担任辽东经略。这也许可能是朱由校在指挥辽东战场上犯的为数不多的错误中,最大的一个。
  
  在高第一上任的时候,朱由校还是对高第给予信任的。他在圣旨中对高第加以褒奖,委以重任,希望他能担负起这个使命。
  
  可惜的是,高第是一个很怕负责任的人,且可能有点怕死。他到辽东后就不停的在推卸责任。高第曾经向皇帝上疏说,经营山海关需要安抚蒙古人,以前安抚蒙古人是孙承宗的职责,他向皇帝要求孙承宗应该把蒙古人安抚好了才可以走。朱由校觉得这个建议荒谬绝伦,把他痛骂了一顿,说孙承宗已经离职了,难道还把他找回来帮你办事?你既然已经担任了这个职务就应该负起这个责任!
  
  到了那年的十二月,河水结冰,朱由校觉得敌人有可能趁机过河进犯,对高第下旨让他严加防范。高第的首要目标却是希望朝廷多增加点军饷。他不惜对皇帝慌称,说山海关已经两个月没有拿到军饷了。朱由校听说此事大吃一惊,焦急万分,立即找户部的人过来训话,说你们如果不把这两个月的军饷都及时发到士兵手里,全部重治!但是户部的人觉得很奇怪,因为他们已经把两个月的军饷发下去了。朱由校觉得事有蹊跷,严厉责问高第,并要求对此事进行调查。
  
  但是就在调查的结果还没有出来的时候,努尔哈赤大过年的就跑过来要和明军干架。朱由校率先获得了情报,要求高第把积聚粮草运到内地以防金兵抢掠,并命他“严饬道将,倍修战守,务保万全”,可怜的高第十分怕死,竟然置皇上的命令于不顾,直接带着兵躲回到山海关去了,留下袁崇焕一个人守卫宁远。
  
  远在北京的朱由校并没有能立即知道这个消息,他还在努力的对这次战役做部署。他要求在辽东的各个大臣务必要殚精竭力,分地防守,应守则守,应战则战,勿轻率躁进,勿观望不前。以往文武官员不和,今天一定要一心一德,不要互相推委,如有将士望风而逃,一定要申严军法。同时,他又要求兵部,对昌平,蓟镇进行部署,严加防范,不得疏忽大意。只是他没有想到,当他的命令到达辽东的时候,高第已经第一个望风而逃,努尔哈赤已经兵临宁远城下了。
  
  其后发生的,就是袁崇焕的经典之作,以两万人轰退了数倍于己的金兵,并让努尔哈赤受到重创一命归西。
  
  在当时的交通限制下,朱由校所接到的消息一直晚于战场上所发生的事情,但是他一直都尽力的作出部署。在宁远开战之后一两天,他才知道高第已经到山海关躲起来了,宁远一座孤城在守金兵。他立即要求总兵杨麒派军队策应宁远,务必帮助袁崇焕守住宁远,这个命令比现实至少晚了三天。
  
  就在宁远还在激烈战斗的时候,大家都认为宁远可能守不住,所以很多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山海关的防御上。有大臣提出,宁远使用的大炮相当先进,但是宁远一座孤城可能最终守不住,不如把这些大炮运回山海关增加山海关的防御。很多人赞同这个计划,然而当时的朱由校显得相当清醒,他把守卫宁远看成是整个战役胜负的关键,坚决反对从宁远撤出这些大炮,并严令各部军队,救援宁远,务必要保住宁远。
和皇帝的坚持比起来,那些大臣就有些可笑了。高第坚持躲在山海关不敢出来,之前朱由校派去增援袁崇焕的杨麒,在路上走的很慢很慢,最终还没到宁远就又被高第叫回去了。
  
  宁远城一边激战一边努力向皇帝传达信息,朱由校看到宁远的报告后,非常高兴,但是他对宁远的防守还是存在忧虑,接二连三的下旨让高第驰援。可怜的高第,在皇帝的旨意到达山海关的时候,袁崇焕已经迫使金兵退兵,没有得到消息的他还是躲在山海关不敢出来。
  
  四天以后,朝廷终于得到了全面的宁远之战的报告,朱由校对袁崇焕和宁远守军的表现相当的赞赏,亲自下旨慰问和嘉奖,并加升袁崇焕和满桂。同时,他并没有被眼前的胜利冲昏头脑,要求前线守军密切关注金兵的动向,以防他们休整后重来,并召集蓟辽总督王之臣,要求他与高第一起齐心协力,出兵歼敌,勿坐视宁远为孤注!
  
  最终高第从山海关探出头来,发现金兵确已退兵,于是呈报了皇帝。朱由校认为金兵短时间再犯的可能性已经不大,才放下心来,下旨要求边防的战士立即抓紧时间,以修边防战事,不得以敌人退去而懈怠。
  
  宁远之战到此基本结束。从朱由校本人到各内阁部院大臣,整个朝野上下都对高第的表现深感失望,有些大臣相当愤怒,弹劾的奏折又如雪片般的飞向了朱由校的案前,朱由校给高第一个机会自辩,高第充分发挥他推卸责任的本领,首先把罪责推给了救宁远动作缓慢的杨麒。杨麒是朱由校本来就要处理的,于是皇帝顺势将此人革了职。
  
  然后高第又说,孙承宗原来向朝廷报告关上有兵十一万七千人,自己到了山海关之后发现竟然只有五万八千人,足足少了一半多,所以觉得自己的实力不足以和金兵抗衡,只好据关待守。朱由校命令彻查,对高第说:“关门兵数多寡,众目难逃,尚有经管各官,如何专责孙承宗?俟虏退,查核自明。”
  
  然后朱由校请人去询问孙承宗,孙承宗倒回答的绝妙,对皇帝建议说,高第既然说山海关只有五万人,那就姑且听信他,按照五万人的军饷发饷吧。高第知道之后慌了神,军队有一半人拿不到军饷还不吃了他?赶紧上疏请罪,说是他自己原来核查错了。
  
  朱由校对高第彻底失望,派人去山海关进行彻底的调查。连高第的靠山魏忠贤都对高第在这次战役中的表现大光其火,不再对他支持。高第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只好上疏请辞,朱由校象征性的安慰了两句就把他打发回乡去了。
  
  从此之后,朱由校在辽东战场上,开始越来越倚重袁崇焕。
  
  
  三,袁崇焕抗金的胜利
  
  宁远之战以后,明军的士气大振,所谓的满州铁骑在他们的眼中,原来并没有那么可怕。朱由校深感金兵不会就此罢休,不停的要求边防将士做好应对的准备,同时吸取宁远之战胜利的经验,要求大规模的制造西洋大炮,并根据孙元化等人的建议,要求改进使用火器的战术,做到应用得法。
  
  同时,袁崇焕也在思索对抗金兵的方法。他向皇帝提出了“以辽人守辽土”和裁减士兵的建议。朱由校全部应允,表达了对袁崇焕的全力支持。袁崇焕又提出军队需要饷银,朱由校也立即予以满足。
  
  但是,对于袁崇焕提出的驻扎皮岛的毛文龙移驻到辽东近岛的建议,朱由校却并不同意,他认为毛文龙是对金兵的一个牵制力量,不宜擅动。这件事情后来造成了很大影响,也最终在崇祯的时代把袁崇焕推向了死亡。虽然我们无从得知为什么袁崇焕在对毛文龙这件事情上这么坚决,事实其实也证明他的这种坚决并不完全就是正确的。
  
  朱由校要求后妃,皇子,亲王,公主和宦官捐银,共捐出十六万两银子送到辽东以做军饷,同时让人带去大量的火器以充实辽东明军的防守力量,并密切关注金兵的动向。
  
  努尔哈赤在回师之后就死亡,这个被某些人夸耀为“战神”的人物,在明军正确的利用自己的优势之后,就没办法占到一点便宜。他的继任者是他的儿子皇太极,也是被后世夸耀为战争天才的人物,其实在天启皇帝在世的时候,也并没能在明军身上取得什么优势。

      然而,命运在这里发生一点转折。宁锦之战后,朱由校迅速病倒至奄奄一息。魏忠贤立即开始了对袁崇焕的攻击。此时已经是天启七年七月,朱由校病的非常重。但是内廷却经常发布皇帝的旨意,罢免袁崇焕,将宁锦之战的功劳全部算在了魏忠贤的身上,从七月到八月间的朱由校生命中最后的一个月里,内廷的旨意大都是对魏家人加封。直到八月中,信王朱由检才亲自见到了皇帝,由当时奄奄一息的朱由校亲自任命为继承人。八月二十二日,这个年轻的皇帝就去世了。
  
  朱由校死后,他的身后走进了另一个时代。但是仔细翻看这个年轻皇帝短暂的皇帝生涯,会觉得这个人有点琢磨不透。在史书上,有时候这个人显得相当的懦弱和昏愦,但是换一些事情看,又能发现这个人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甚至还很果断和英明~历史就是这么奇怪~原因也许我们永远都弄不明白~
天启和万历是两个混蛋皇帝,这二位居然执明朝之政近百年,可悲啊!崇帧就是再努力也无济于事了,有这二位国宝,明不亡国才怪了.
熊廷陛怎么死的?袁崇焕为什么在宁远大捷后被撤职?孙乘宗如果不是次辅加帝师的身份能在辽东呆那么久?明朝最后一批有正气的士大夫就是在天启朝给清洗掉的.天启是个很聪明的小孩,是谁也不能否认的,但聪明不代表英明.综观天启执政期间的表现可以用四个字来总结---一塌糊涂.
明朝最冤的是孙承宗,军事能力上远过于其他将领,个人品质和性格上几乎无懈可击,却2次因为小败而去职。这也许是我对明廷特别是崇祯不满的主要原因吧。熊廷弼、袁崇焕和洪承畴等其他辽东主帅,我不准备在这里扯,我说过,这里极左横行。
原帖由 巡阅使 于 2006-8-26 20:34 发表
明朝最冤的是孙承宗,军事能力上远过于其他将领,个人品质和性格上几乎无懈可击,却2次因为小败而去职。这也许是我对明廷特别是崇祯不满的主要原因吧。熊廷弼、袁崇焕和洪承畴等其他辽东主帅,我不准备在这里扯, ...


不捧明朝皇帝的臭脚就是左派了?乖乖龙地东。。。
         像孙乘宗这样的例子在明朝屡见不鲜,说到最冤的还轮不到他。明代的守边大将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和内廷的太监搞好关系,但这样同时就得罪了那些清流。那些太监一倒台,就是众矢之的。站在文官这边嘛后台又不够硬,位子座不长。所以明朝这些大将们的下场通常都不太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