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调:34.7%受访者后悔上大学 投入产出不划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06:32:20
<p>“有时候我甚至觉得,上<a href="http://sou.china.com/result.php?query=大学&amp;confirm=QW"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0099">大学</font></a>就是把父母的血汗钱给糟蹋了!他们辛辛苦苦挣钱供我上学,可我念出来之后,不但养活不了他们,连自己都养不了。”一口气说完这些话,小赵沉默了好一会儿。 <br/>   <br/>  “那你后悔上大学吗?” <br/><br/>  “后悔!”回答很干脆。 <br/><br/>  一个月前,小赵从北京农业大学毕业,找到了一份工作——保安,每月800元。小赵说什么也不甘心,他和其他三个准备考研的同学一起,租了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民房,白天忙着复习考研,晚上去<a href="http://sou.china.com/result.php?query=麦当劳&amp;confirm=QW"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0099">麦当劳</font></a>打工挣点儿钱。 <br/><br/>  “上了高中就要考大学,考了大学还得考研,但是实际没学到什么东西,就是拿了个文凭。”他无奈地笑了笑,“虽说后悔,但也是身不由己,像是一种惯性。我现在发现,要想有出头之日只能接着考研。” <br/><br/>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腾讯网新闻中心联合开展了一项调查(共有8777人参与),结果显示,34.7%的受访者在谈到自己的大学生活时,都觉得“后悔”。 <br/><br/>  <b>上大学——投入产出不划算</b>
                <br/><br/>  现在有种流行的说法叫做“经营人生”。作为“经营者”,不少大学生对上大学的投入产出比表示了不满。他们认为自己投入了过多的时间与金钱——四年的学习时间与高昂的学费,可收获的是“没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念了四年,出来还是找不到工作”。 <br/><br/>  之所以会“后悔”,调查显示,51.5%的人认为,自己在大学里“没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几年前,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刘西拉教授,在两校大四年级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中进行的一次调查也发现,2/3的学生对大学前三年的课程“不满意”,觉得“没什么收获”。 <br/><br/>  “所谓的专业其实并不专,公共课要求很多,而且这几年我花在英语上的时间占了一大半。我真不知道为什么古汉语专业对英语有这么高的要求。”一名汉语言专业的大三学生说起这些,还是觉得“很郁闷”。 <br/><br/>  对此,高等教育研究学者、上海交通大学的熊丙奇教授认为,我国的高等教育本身确实需要改革。“现在50%以上的大学生将经历主要用在外语学习上,考四六级、考GRE、考托福、考雅思等等。相反,他们对专业课投入的精力却很少。另外,现在大学开设的很多课,都不是学生想学的专业知识,而是规定学、要求学的课程。” <br/><br/>  调查发现,让一些人觉得“后悔”的原因,还有“念了四年,出来还是找不到工作”(39.2%)。据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字,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15万,2003年,第一批扩招本科生进入就业市场后,毕业生人数超过212万。到了2005年和2006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增长到330万与413万。 <br/><br/>  伴随着数倍于以往的毕业生数量,近年来,大学生找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期望也越来越低。据介绍,扩招之前,应届大学毕业生的目标月薪普遍在2500~3000元,而到了2005年,求职毕业生主动将月薪要求降至1000元、800元、500元,一些人甚至不惜“零工资就业”。 <br/><br/>  与此同时,大学的学费却一路看涨。自1994年至今,国内大学学费从每年几百元一路飙升至每年5000~8000元不等,10年间学费猛涨20倍。大学四年,学生的花费在4万~8万元。“大学质量和收费不符,特别是二类大学。”一名参与调查者留言说。和他一样,19.0%的人因为觉得“学费太高,得不偿失”而后悔上大学。 <br/><br/>  <b>不上大学——没文凭后悔一辈子</b>
                <br/><br/>  有意思的是,尽管调查中只有47.6%的人明确表示“不后悔”,但被问到“如果重新选择会怎样”时,60.1%的人都说,自己仍然会选择上大学。 <br/><br/>  “因为现在找工作要看文凭啊!”小赵的想法代表了很多人对当今大学价值的认可与判定,“网上有一句话我非常赞同:上大学后悔四年,不上大学后悔一辈子。” <br/><br/>  对此,熊丙奇解释说,“上大学=好的工作单位=有保障的生活”,这在中国几乎成了一条人人认可的社会定律。长期以来,人们总是认为,考上某大学,就意味着获得这所学校的学历文凭,也就意味着推开了通往成功的大门。换句话说,不上大学就意味着没出路。而另一方面,长久以来,很多用人单位认为,招高学历的员工才是硬道理,在高学历的基础上再考虑员工的工作能力。这就导致更多的学生一味追求高学历,造成人才浪费。 <br/><br/>  调查发现,尽管67.2%的人赞成“扩招后大学生越来越不‘值钱’了”的说法,但也有44.7%的人承认“上大学找不到工作,不上更找不到工作”。 <br/><br/>  值得注意的是,28%的受访者表示,如果重新选择,自己会“上个高职,学门手艺”。有网友留言说:“当初我一心想上大学,可现在想起来,真应该听父亲的话,中学毕业去读个高职。那样的话两三年就能出来工作了,有门手艺工作也好找。” <br/><br/>  北京某技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小陈,在北京经济开发区一家合资企业实习一年后,顺利留下了。和他一样,大部分技校生都能找到实习单位并顺利签约。踏实肯干、操作技能熟练、可塑性较强,愿意从基层做起,且便于管理、稳定性强是技校生就业优势所在。有资料显示,近几年,北京市技校毕业生签约率均在95%以上。</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根据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公布的统计数字,截至去年年底,北京市至少缺口8万名高级技能人才。也有数据表明,当下社会急需的、月薪超过5000元的“十大职位”中,高级技术工人占了4个。 <br/><br/>  <b>对大学的期待越来越功利化了</b>
                <br/><br/>  另一种论调也在蔓延——“考不上好大学=没有工作=白读书”。 <br/><br/>  为了上一个好大学,1999年,上海457名上线考生放弃高考志愿,此后几年,放弃大学入学机会的学生有增无减,高考复读班的“录取分”越来越高。对此,熊丙奇教授曾分析说,不少学生和家长都认为,上大学是投资。现在上不同层次、不同质量的大学,投资的时间和金钱几乎没有差别,可今后的就业前景、发展空间却有天壤之别。笔者在采访中也发现,越是非重点学校毕业的学生,“后悔”者的比例也越高。 <br/><br/>  对于“后悔上大学”的问题,一方面,大学自身确实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另一方面,公众对于大学的期待,已经渐渐超出了“接受教育”本身,出现了功利化的倾向。调查中,24.6%的人认为“拿到大学毕业证书才是最关键的”,20.6%的人赞成“不上大学多没‘面子’”的说法。 <br/><br/>  熊丙奇说,我们有一种思维定势:上大学是农村、贫困地区孩子的惟一出路。在这样一种逻辑中,接受教育的目的是“跳出农门”,如果这个目标达不到,上学就没有多少价值了。如果把这种逻辑再继续下去,“新读书无用论”——上大学学费太高,毕业了还是一样找不到工作,还不如早点儿打工去——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br/><br/>  对此,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葛剑雄教授曾谈到,我们把过多的希望都与念大学联系起来,比如说离开农村、改变身份、提高社会地位等等。他认为,对一个人能力的评价,不能只看一张文凭。</p><p>from china.com<br/></p><p>“有时候我甚至觉得,上<a href="http://sou.china.com/result.php?query=大学&amp;confirm=QW"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0099">大学</font></a>就是把父母的血汗钱给糟蹋了!他们辛辛苦苦挣钱供我上学,可我念出来之后,不但养活不了他们,连自己都养不了。”一口气说完这些话,小赵沉默了好一会儿。 <br/>   <br/>  “那你后悔上大学吗?” <br/><br/>  “后悔!”回答很干脆。 <br/><br/>  一个月前,小赵从北京农业大学毕业,找到了一份工作——保安,每月800元。小赵说什么也不甘心,他和其他三个准备考研的同学一起,租了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民房,白天忙着复习考研,晚上去<a href="http://sou.china.com/result.php?query=麦当劳&amp;confirm=QW"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0099">麦当劳</font></a>打工挣点儿钱。 <br/><br/>  “上了高中就要考大学,考了大学还得考研,但是实际没学到什么东西,就是拿了个文凭。”他无奈地笑了笑,“虽说后悔,但也是身不由己,像是一种惯性。我现在发现,要想有出头之日只能接着考研。” <br/><br/>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腾讯网新闻中心联合开展了一项调查(共有8777人参与),结果显示,34.7%的受访者在谈到自己的大学生活时,都觉得“后悔”。 <br/><br/>  <b>上大学——投入产出不划算</b>
                <br/><br/>  现在有种流行的说法叫做“经营人生”。作为“经营者”,不少大学生对上大学的投入产出比表示了不满。他们认为自己投入了过多的时间与金钱——四年的学习时间与高昂的学费,可收获的是“没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念了四年,出来还是找不到工作”。 <br/><br/>  之所以会“后悔”,调查显示,51.5%的人认为,自己在大学里“没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几年前,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刘西拉教授,在两校大四年级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中进行的一次调查也发现,2/3的学生对大学前三年的课程“不满意”,觉得“没什么收获”。 <br/><br/>  “所谓的专业其实并不专,公共课要求很多,而且这几年我花在英语上的时间占了一大半。我真不知道为什么古汉语专业对英语有这么高的要求。”一名汉语言专业的大三学生说起这些,还是觉得“很郁闷”。 <br/><br/>  对此,高等教育研究学者、上海交通大学的熊丙奇教授认为,我国的高等教育本身确实需要改革。“现在50%以上的大学生将经历主要用在外语学习上,考四六级、考GRE、考托福、考雅思等等。相反,他们对专业课投入的精力却很少。另外,现在大学开设的很多课,都不是学生想学的专业知识,而是规定学、要求学的课程。” <br/><br/>  调查发现,让一些人觉得“后悔”的原因,还有“念了四年,出来还是找不到工作”(39.2%)。据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字,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15万,2003年,第一批扩招本科生进入就业市场后,毕业生人数超过212万。到了2005年和2006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增长到330万与413万。 <br/><br/>  伴随着数倍于以往的毕业生数量,近年来,大学生找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期望也越来越低。据介绍,扩招之前,应届大学毕业生的目标月薪普遍在2500~3000元,而到了2005年,求职毕业生主动将月薪要求降至1000元、800元、500元,一些人甚至不惜“零工资就业”。 <br/><br/>  与此同时,大学的学费却一路看涨。自1994年至今,国内大学学费从每年几百元一路飙升至每年5000~8000元不等,10年间学费猛涨20倍。大学四年,学生的花费在4万~8万元。“大学质量和收费不符,特别是二类大学。”一名参与调查者留言说。和他一样,19.0%的人因为觉得“学费太高,得不偿失”而后悔上大学。 <br/><br/>  <b>不上大学——没文凭后悔一辈子</b>
                <br/><br/>  有意思的是,尽管调查中只有47.6%的人明确表示“不后悔”,但被问到“如果重新选择会怎样”时,60.1%的人都说,自己仍然会选择上大学。 <br/><br/>  “因为现在找工作要看文凭啊!”小赵的想法代表了很多人对当今大学价值的认可与判定,“网上有一句话我非常赞同:上大学后悔四年,不上大学后悔一辈子。” <br/><br/>  对此,熊丙奇解释说,“上大学=好的工作单位=有保障的生活”,这在中国几乎成了一条人人认可的社会定律。长期以来,人们总是认为,考上某大学,就意味着获得这所学校的学历文凭,也就意味着推开了通往成功的大门。换句话说,不上大学就意味着没出路。而另一方面,长久以来,很多用人单位认为,招高学历的员工才是硬道理,在高学历的基础上再考虑员工的工作能力。这就导致更多的学生一味追求高学历,造成人才浪费。 <br/><br/>  调查发现,尽管67.2%的人赞成“扩招后大学生越来越不‘值钱’了”的说法,但也有44.7%的人承认“上大学找不到工作,不上更找不到工作”。 <br/><br/>  值得注意的是,28%的受访者表示,如果重新选择,自己会“上个高职,学门手艺”。有网友留言说:“当初我一心想上大学,可现在想起来,真应该听父亲的话,中学毕业去读个高职。那样的话两三年就能出来工作了,有门手艺工作也好找。” <br/><br/>  北京某技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小陈,在北京经济开发区一家合资企业实习一年后,顺利留下了。和他一样,大部分技校生都能找到实习单位并顺利签约。踏实肯干、操作技能熟练、可塑性较强,愿意从基层做起,且便于管理、稳定性强是技校生就业优势所在。有资料显示,近几年,北京市技校毕业生签约率均在95%以上。</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根据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公布的统计数字,截至去年年底,北京市至少缺口8万名高级技能人才。也有数据表明,当下社会急需的、月薪超过5000元的“十大职位”中,高级技术工人占了4个。 <br/><br/>  <b>对大学的期待越来越功利化了</b>
                <br/><br/>  另一种论调也在蔓延——“考不上好大学=没有工作=白读书”。 <br/><br/>  为了上一个好大学,1999年,上海457名上线考生放弃高考志愿,此后几年,放弃大学入学机会的学生有增无减,高考复读班的“录取分”越来越高。对此,熊丙奇教授曾分析说,不少学生和家长都认为,上大学是投资。现在上不同层次、不同质量的大学,投资的时间和金钱几乎没有差别,可今后的就业前景、发展空间却有天壤之别。笔者在采访中也发现,越是非重点学校毕业的学生,“后悔”者的比例也越高。 <br/><br/>  对于“后悔上大学”的问题,一方面,大学自身确实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另一方面,公众对于大学的期待,已经渐渐超出了“接受教育”本身,出现了功利化的倾向。调查中,24.6%的人认为“拿到大学毕业证书才是最关键的”,20.6%的人赞成“不上大学多没‘面子’”的说法。 <br/><br/>  熊丙奇说,我们有一种思维定势:上大学是农村、贫困地区孩子的惟一出路。在这样一种逻辑中,接受教育的目的是“跳出农门”,如果这个目标达不到,上学就没有多少价值了。如果把这种逻辑再继续下去,“新读书无用论”——上大学学费太高,毕业了还是一样找不到工作,还不如早点儿打工去——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br/><br/>  对此,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葛剑雄教授曾谈到,我们把过多的希望都与念大学联系起来,比如说离开农村、改变身份、提高社会地位等等。他认为,对一个人能力的评价,不能只看一张文凭。</p><p>from china.com<br/></p>
  因为中国的大学教育不是培养人才,而是像生产线一样培养外表华丽而性能草包、次品率极高的社会工人--说白了,大学生产出来的产品性价比未必高过一名高级技工或者大专生。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ytgk9999</i>在2006-8-14 13:06:00的发言:</b><br/>  因为中国的大学教育不是培养人才,而是像生产线一样培养外表华丽而性能草包、次品率极高的社会工人--说白了,大学生产出来的产品性价比未必高过一名高级技工或者大专生。</div><p>&nbsp;&nbsp;&nbsp;&nbsp;&nbsp; 很可惜,我们的政府明知群众对此不满,但是就没有一点积极的改变,哪怕是一点点的开始也是好的,说是抓重点抓经济,政府都分很多部门分而治之,难道教育的也要抓经济,抓的话,难道就是教育产业化?</p><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国每年经济增长都在10%左右,这几千个亿的财富余额都倒水的腰包里了?</p><p>农民没有多少钱,普通工人工资低的可怜,没办法消费工业产品,孩子尚不起大学,中产结成不能形成规模,消费带动不起来,所以就要教育改革,医疗改革。。。可是没有抓住根本问题,反而形成恶性循环,越陷越深。</p><p></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japanesefucker</i>在2006-8-14 13:17:00的发言:</b><br/><p>&nbsp;&nbsp;&nbsp;&nbsp;&nbsp; 很可惜,我们的政府明知群众对此不满,但是就没有一点积极的改变,哪怕是一点点的开始也是好的,说是抓重点抓经济,政府都分很多部门分而治之,难道教育的也要抓经济,抓的话,难道就是教育产业化?</p><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国每年经济增长都在10%左右,这几千个亿的财富余额都倒水的腰包里了?</p><p>农民没有多少钱,普通工人工资低的可怜,没办法消费工业产品,孩子尚不起大学,中产结成不能形成规模,消费带动不起来,所以就要教育改革,医疗改革。。。可是没有抓住根本问题,反而形成恶性循环,越陷越深。</p><p></p></div><p>  你说得不错,可是不够--这种教育方式的转型,不单单是资金的投入就能转型的,中国大学的很多教育方式,也是一种长期的灌输教育、应试教育的积弊,和产业化无关,即使免费教育,如果不改革这种思维,也是没有用的。</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japanesefucker</i>在2006-8-14 13:17:00的发言:</b><br/><p>&nbsp;&nbsp;&nbsp;&nbsp;&nbsp; 很可惜,我们的政府明知群众对此不满,但是就没有一点积极的改变,哪怕是一点点的开始也是好的,说是抓重点抓经济,政府都分很多部门分而治之,难道教育的也要抓经济,抓的话,难道就是教育产业化?</p><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国每年经济增长都在10%左右,这几千个亿的财富余额都倒水的腰包里了?</p><p>农民没有多少钱,普通工人工资低的可怜,没办法消费工业产品,孩子尚不起大学,中产结成不能形成规模,消费带动不起来,所以就要教育改革,医疗改革。。。可是没有抓住根本问题,反而形成恶性循环,越陷越深。</p><p></p></div><p></p><p>农村电网、公路网,这些投资就是要拉动消费的。</p><p>请问你说的根本问题是什么问题?</p>
<p>请问你说的根本问题是什么问题?</p><p>国富则必须民富,要藏富于民,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是祸。</p><p>真正富人不会起到拉动消费的作用的,相关的论述很长,你可以查阅。</p><p>你可以考察我们国家的经济结构,消费结构,经济增长模式,各阶层的比例以及收入消费的比例,可以看出问题。</p><p>农村电网,公路网,是基础设施投资,农民卖起电器,卖不了汽车是没用的,农村没有企业,货柜车是不会往哪里去拉货的。</p><p>广深高速公路几乎天天赛车就是因为珠三角的企业太多,车流量增长太快乐。</p>
<p>教育问题不小,不过从决策者角度来看,维持稳定是第一优先,所以教育改革一直小步缓行。提出素质教育理念10多年来,技术性的东西改革尝试不少,但从来不曾对学历认证体系根本上进行研究和改革。这种工厂化的标准模式和学校代行的行政权力垄断才是教育脱离市场需求高成本低效率的根本。而从可预见的将来,这些改革的可能性很小。</p>
<p>我决不把自己的小孩送到现在这种教育体制下的学校里面去!!!虽然我的老婆和岳父岳母大人本身就是教育工作者,他们再怎么反对我也没有用!!!</p>
<p>楼上的,如果你不出国,怎么让孩子学习?自己教?</p><p>即便你自己的知识足够丰富足够全面,你孩子的社交能力怎么培养?</p><p>即便你的孩子在你的培养下,达到一定的水平,但怎么获得社会的认可?</p><p>家庭教育缺乏基本的社会认证标准,也缺少配套的交流制度,至少目前看来,不具备广泛适用性。</p><p>中国的孩子要脱离中国标准教育体系,唯一可行的似乎只有出国,可又有几个家庭能负担得起?</p>
<p>在中国现有的大环境下,现行的教育和考试制度至少维持了一定的相对公平。</p>
<p>“上了高中就要考大学,考了大学还得考研,但是实际没学到什么东西,就是拿了个文凭。”他无奈地笑了笑,“虽说后悔,但也是身不由己,像是一种惯性。我现在发现,要想有出头之日只能接着考研。” <br/>=================</p><p>可能到时只能接着考博了............</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纸船</i>在2006-8-14 17:59:00的发言:</b><br/><p>“上了高中就要考大学,考了大学还得考研,但是实际没学到什么东西,就是拿了个文凭。”他无奈地笑了笑,“虽说后悔,但也是身不由己,像是一种惯性。我现在发现,要想有出头之日只能接着考研。” <br/>=================</p><p>可能到时只能接着考博了............</p></div><p>考博之后想办法留校教书……</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禁止双弓</i>在2006-8-14 15:34:00的发言:</b><br/><p>我决不把自己的小孩送到现在这种教育体制下的学校里面去!!!虽然我的老婆和岳父岳母大人本身就是教育工作者,他们再怎么反对我也没有用!!!</p></div><p></p><p>支持!</p><p>这也偶想把儿子送出去的理由之一!</p>
出去是好的 但是要记着回来就是乖孩子了
<p>其实,现在的大学生对"大学"的期望过高了也是一个原因,教育部把大学生定位为普通劳动者是件好事,有助于放平心态.上大学四年,投入产出是否成比例不是看一毕业就产出多少,还要看长远,大学生在以后的发展道路上还是有优势的.</p><p>无可否认,目前我国大学课程设置已经很落后,但上大学不仅仅让你学某门专业,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学习的方法以及个人的修养,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学会适应社会,知道如何调整自己的前进方向.</p><p>老妖学历也不高,只有一个自考本科文凭,03年刚毕业在一家广告公司打工,工资也不过1000而已.后来去了一家报社,现在收入已经翻了好几倍.我的一个好朋友,也是和我一样的学历,但现在已经成为一家著名财经类报纸的王牌记者.对学生而言,在大学中学会"怎么学,学什么"比"学到什么"更加重要.</p><p>顺便说一句,那种"找不到工作去考研"我一直是很不赞同的.美国那些常春藤大学的许多研究生都是一些工作几年后才考研的人,或者干脆就是一边上学一边工作,由于有工作经历,他们能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更知道自己应该去学什么.而目前我国的研究生,几乎一水都是本科毕业生直接去考,研究生学院成了本科毕业生躲避社会现实的避难所.</p><p>另外,目前国内大学的师资来源也很值得忧虑,以前很多教师的来源是这样一个模式"上大学--读研--留校任教--慢慢升职".这实际上导致了学术上的近亲繁殖,从来没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又怎么能和社会实践结合呢?<br/>当然,近年来这种状况有了些改变,开始从社会上招聘教师,但一些学校一道"博士学历"的门槛又将范围限得很小了.</p>
<p>农村没有企业,货柜车是不会往哪里去拉货的。</p><p>====农产品也是商品,现在的社会关键是要让大家都有</p><p>致富的机会,这点是很重要.</p>
在大学里混了一年了,真的感觉什么东西都没学到.
其实就是眼高手低的现代教育下的分数自负心理造成的
在大学里混了一年了,感觉什么东西都没学到算什么?我大学毕业了都不知道学到什么!!!!!!!!!只是拿到本檫屁股都嫌它硬的毕业证书!!
<p>大学有很多机会 也有大把大把的时间 自己要知道学习 至于学什么就看自己了 最起码自己要有个目标的说 在大学就靠混日子打发时间 我觉得太没意思了 现在教育制度有问题 但自己要摆正心态 不能说学校浑 自己也跟着浑 </p><p></p>
现在读书太贵了,够吓人!
说句真的&nbsp; 我也后悔上大学&nbsp;&nbsp; 上出来以后更本没有&nbsp;&nbsp; 现在到处都是大学生&nbsp; 一点也不值钱&nbsp;&nbsp;&nbsp;&nbsp; 当时初中毕业的时候&nbsp;&nbsp; 很多同班同学 都上了技校和职高&nbsp; 很早就都参加工作了&nbsp; 现在人家单位都分了房子了&nbsp; 而且人家持有的是技术等级证&nbsp;&nbsp;&nbsp; 实际情况&nbsp; 比大学毕业证更吃香&nbsp;&nbsp; 月工资都是2000上下&nbsp;&nbsp; 唉!我去找工作那个难呀&nbsp;&nbsp; 应聘的人都有大学毕业证&nbsp;&nbsp; 一点也不值钱&nbsp;&nbsp; 真是想不通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