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8:15:43
<h4>新加坡联合早报</h4><p>刘乃强</p><p>  近日来访的香港特首曾荫权,和他的前任董建华被认为是政治手腕很不相同的行政长官。中国港区全国政协委员、时事评论家刘乃强4月在《信报》发表的这篇文章,指董有“不知所谓的无友无敌作风”,而曾则对政党采取“亲疏有别的路线,确实打破了自回归以来的政治文化”。</p><p>  曾荫权的政党亲疏有别论确实打破了自回归以来的政治文化。在董建华年代,特首跟民主党的关系不好,但对坚定护航保驾的民建联也只是“君子之交”,我听过不少民建联各层党员“有辱无荣”的抱怨,损兵折将,士气低沉。这大概是一些反对派政客和评论员所津津乐道的政治文化。</p><p>  一如反对派的一贯作风,不管事物对错,但求对他们有利,不惜颠倒是非黑白。恰恰就是因为董建华这种不知所谓的无友无敌作风,弄到众叛亲敌,最后政府成了肉团,社会撕裂,停滞不前。这是十分不利香港稳定、和谐、发展的坏政治文化。 </p><p>  香港一些不读书、不看报的评论员,一早咬定董建华是儒家作风。<font color="#ff0033">不分亲疏厚薄,“以德报怨”,充其量是孟子称之为“禽兽”的墨家,因为“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严格分别亲疏,“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才是真正的儒家王道。</font></p><p>  儒家的做法,就是情、理、法都要同时兼顾。“以直报怨”是兼顾了理和法,而“以德报德”,则是尽情义。套进香港当前的形势,“以直报怨”,就是特首对反对派不动气,不存私怨,不针对反对派作报复打击。简单的说,就是“依法治港”。 </p><p>政治中立 特首吃亏  </p><p>  </p><p>  这同时也是后现代发达民主的通例。负责执行的公务员可以,并且应该政治中立,与所有非颠覆性的合法政治力量保持等距关系。但作为政客(或者政治家),不论在朝在野,都应有自己的政治主张,和配套的政策措施,怎可能中立?政客说“政治中立”,只有几种可能性:和稀泥、东郭先生、无主见、风派、骗人。</p><p>  这些都不是好政客。我们刚吃过一个扮政治中立前特首的亏,千万不能再有政治中立的问责官员,更千千万不能再有政治中立的特首。这是全世界都没有的事,香港可不要受大话精的蒙骗,自己开创了一种不良的政治文化,还要沾沾自喜。 </p><p>  香港的政治设计最接近美国。美国的政制设计最初也是没有考虑政党的,而到今天,美国的政党既无党员,也无党费,平时似有实无,竞选时才亮出机器;在议会中,也没有严厉的党纪党鞭,总统要通过法案,许多时也是要一票一票的拉,要维持有效管治,也是分清亲疏厚薄,逆我者未必亡,但顺我者昌是必然的。</p><p>  此无他,壮大执政联盟的成员,就是壮大自己的管治能力、威信、政绩,和票源。“荣辱与共”,并非单针对政党,更直接的得益的,往往是行政长官。那即是说,壮大友军,就是壮大自己;因此壮大执政联盟成员,是行政长官的利益所在。</p><p>  这最简单的道理,董建华搞不清楚,吃了眼前亏;曾荫权刚上台也没有弄清楚,在政改之役吃了亏之后,才豁然大悟,行政长官无中立,开始一步一步的走向亲疏有别的正确方向。只是民建联经过蛇咬,惊魂未定,怕再受伤害,要“听其言,观其行”,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过程,也是两个特首过去犯的错误所必然付出的代价。 </p><p>  同样道理,反对派也要为过去的错误付出一定的代价,董建华是稀有可以任意欺负的特首,不但曾荫权不能任意欺凌,恐怕以后不管谁当特首,都不可能像董建华那么可欺。</p><p>  现在捆绑式反对政改遭反弹,自食其果,内部乱七八糟,互相倾轧、吞噬,民意大跌,又怨得谁?反对派刚刚才信誓旦旦反对“小圈子选举”,连大幅度改进作为直选的过渡,也要作宁可玉碎,不作瓦存的否决,现在一下子反过来又要搞民主党、公民党合作抢选举委员会议席。  </p><p>  我于稍前才分析过,反对派这样做的话,目的只在搞局,大大有违市民普遍要求“搁置争议,致力发展”的意愿;结果只可能是又一次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又一次向曾荫权和市民大众证明自己是赤裸裸的反对派,当特首的只宜敬而远之,亲疏有别的政策是正确的。</p><p>  很可惜,有些人坚持选择走反对派路线,并且幻想在“一国两制”底下,走反对派路线可以得到特首的亲密对待,甚至达致成为执政党的夺权目标;失败、反扑、再失败的恶性循环,注定是反对派的宿命。这怨不得人,更怨不得曾荫权,只好怨他们自己。天作孽,犹可为,自作孽,不可活! </p><p>亲疏有别 荣辱与共  </p><p>  </p><p>  对民建联和自由党来说,曾荫权是否一心一意走亲疏有别路线,建立荣辱与共的战略性伙伴关系,同组执政联盟,尚在观察期。因为互信十分脆弱,曾荫权往后一段期间,一言一动稍有模糊可疑之处,所有朝战略性伙伴关系发展的努力都会马上成为泡影。就像陈水扁一样,态度摇摆,言行经常不一致的话,说了一百次“四不一没有”,人家都依然断定他是台独分子。结果,他终于被逼露出台独真面目。</p><p>  曾荫权要是决定走亲疏有别的路线,就要义无反顾的走下去,让建制派和反对派都很清楚,并且没有丝毫怀疑他的屁股坐在那里,谁是他的敌人、谁是他的朋友;做他的朋友会有什么得益,做他的敌人会有什么下场。曾荫权的态度越清晰,就越容易高票连任、连任后有效管治。这对他个人、对香港、对国家,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p><p>  请注意,我鼓吹“搁置争议,致力发展”。反对派如下定决心,自绝于这香港民意洪流,最后一定会被市民抛弃,自取灭亡。特首毋须刻意去打击他们,依法治港,“以直报怨”便可。事实上,特首越是以高姿态的平常心对待反对派,反对派为反对而反对的搞局作风越容易暴露,越快为市民所不耻,加速走向灭亡。</p><p>  相反,要是特首对反对派稍为处理失当,他们会大叫政治逼害,反而激发市民和国际社会的同情,平白让他们成了为政治理念而牺牲的烈士,而特首,甚至中央,却反过来成了罪人。 </p><p>  特首只要坚持亲疏有别的路线,反对派必然被边缘化,这是势所难免的结果。反对派面对这新形势,理性而又不失立场的抉择只有两条:一是走比梁国雄更激进的路线(因为“长毛”除了长发和招牌T恤之外,各种妥协实在太多了),不与建制作任何妥协,不怕被边缘化,而刻意站稳边缘而别树一帜,以坐牢为家常。这样做,不问实际上有什么效果,对社会有什么贡献,起码不论你支持他们也好,反对他们也好,起码得承认他们在政治上有所执着,是好汉。</p><p>  另外一条更容易走的道路,是作“忠实反对派”(loyal opposition) ,不求哗众取宠、不求破坏捣蛋,负责任地代表市民向政府提供不同的意见建议,并监督政府不偏离民意,依法作有效的、良好的施政。只要打出一个真诚为社会、为国家的真正政治家风格,而不是小政客作风,谁知道,有一天市民会选你当特首。这可不是说笑的。问题是,反对派中有这两类人物吗?</p><h4>新加坡联合早报</h4><p>刘乃强</p><p>  近日来访的香港特首曾荫权,和他的前任董建华被认为是政治手腕很不相同的行政长官。中国港区全国政协委员、时事评论家刘乃强4月在《信报》发表的这篇文章,指董有“不知所谓的无友无敌作风”,而曾则对政党采取“亲疏有别的路线,确实打破了自回归以来的政治文化”。</p><p>  曾荫权的政党亲疏有别论确实打破了自回归以来的政治文化。在董建华年代,特首跟民主党的关系不好,但对坚定护航保驾的民建联也只是“君子之交”,我听过不少民建联各层党员“有辱无荣”的抱怨,损兵折将,士气低沉。这大概是一些反对派政客和评论员所津津乐道的政治文化。</p><p>  一如反对派的一贯作风,不管事物对错,但求对他们有利,不惜颠倒是非黑白。恰恰就是因为董建华这种不知所谓的无友无敌作风,弄到众叛亲敌,最后政府成了肉团,社会撕裂,停滞不前。这是十分不利香港稳定、和谐、发展的坏政治文化。 </p><p>  香港一些不读书、不看报的评论员,一早咬定董建华是儒家作风。<font color="#ff0033">不分亲疏厚薄,“以德报怨”,充其量是孟子称之为“禽兽”的墨家,因为“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严格分别亲疏,“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才是真正的儒家王道。</font></p><p>  儒家的做法,就是情、理、法都要同时兼顾。“以直报怨”是兼顾了理和法,而“以德报德”,则是尽情义。套进香港当前的形势,“以直报怨”,就是特首对反对派不动气,不存私怨,不针对反对派作报复打击。简单的说,就是“依法治港”。 </p><p>政治中立 特首吃亏  </p><p>  </p><p>  这同时也是后现代发达民主的通例。负责执行的公务员可以,并且应该政治中立,与所有非颠覆性的合法政治力量保持等距关系。但作为政客(或者政治家),不论在朝在野,都应有自己的政治主张,和配套的政策措施,怎可能中立?政客说“政治中立”,只有几种可能性:和稀泥、东郭先生、无主见、风派、骗人。</p><p>  这些都不是好政客。我们刚吃过一个扮政治中立前特首的亏,千万不能再有政治中立的问责官员,更千千万不能再有政治中立的特首。这是全世界都没有的事,香港可不要受大话精的蒙骗,自己开创了一种不良的政治文化,还要沾沾自喜。 </p><p>  香港的政治设计最接近美国。美国的政制设计最初也是没有考虑政党的,而到今天,美国的政党既无党员,也无党费,平时似有实无,竞选时才亮出机器;在议会中,也没有严厉的党纪党鞭,总统要通过法案,许多时也是要一票一票的拉,要维持有效管治,也是分清亲疏厚薄,逆我者未必亡,但顺我者昌是必然的。</p><p>  此无他,壮大执政联盟的成员,就是壮大自己的管治能力、威信、政绩,和票源。“荣辱与共”,并非单针对政党,更直接的得益的,往往是行政长官。那即是说,壮大友军,就是壮大自己;因此壮大执政联盟成员,是行政长官的利益所在。</p><p>  这最简单的道理,董建华搞不清楚,吃了眼前亏;曾荫权刚上台也没有弄清楚,在政改之役吃了亏之后,才豁然大悟,行政长官无中立,开始一步一步的走向亲疏有别的正确方向。只是民建联经过蛇咬,惊魂未定,怕再受伤害,要“听其言,观其行”,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过程,也是两个特首过去犯的错误所必然付出的代价。 </p><p>  同样道理,反对派也要为过去的错误付出一定的代价,董建华是稀有可以任意欺负的特首,不但曾荫权不能任意欺凌,恐怕以后不管谁当特首,都不可能像董建华那么可欺。</p><p>  现在捆绑式反对政改遭反弹,自食其果,内部乱七八糟,互相倾轧、吞噬,民意大跌,又怨得谁?反对派刚刚才信誓旦旦反对“小圈子选举”,连大幅度改进作为直选的过渡,也要作宁可玉碎,不作瓦存的否决,现在一下子反过来又要搞民主党、公民党合作抢选举委员会议席。  </p><p>  我于稍前才分析过,反对派这样做的话,目的只在搞局,大大有违市民普遍要求“搁置争议,致力发展”的意愿;结果只可能是又一次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又一次向曾荫权和市民大众证明自己是赤裸裸的反对派,当特首的只宜敬而远之,亲疏有别的政策是正确的。</p><p>  很可惜,有些人坚持选择走反对派路线,并且幻想在“一国两制”底下,走反对派路线可以得到特首的亲密对待,甚至达致成为执政党的夺权目标;失败、反扑、再失败的恶性循环,注定是反对派的宿命。这怨不得人,更怨不得曾荫权,只好怨他们自己。天作孽,犹可为,自作孽,不可活! </p><p>亲疏有别 荣辱与共  </p><p>  </p><p>  对民建联和自由党来说,曾荫权是否一心一意走亲疏有别路线,建立荣辱与共的战略性伙伴关系,同组执政联盟,尚在观察期。因为互信十分脆弱,曾荫权往后一段期间,一言一动稍有模糊可疑之处,所有朝战略性伙伴关系发展的努力都会马上成为泡影。就像陈水扁一样,态度摇摆,言行经常不一致的话,说了一百次“四不一没有”,人家都依然断定他是台独分子。结果,他终于被逼露出台独真面目。</p><p>  曾荫权要是决定走亲疏有别的路线,就要义无反顾的走下去,让建制派和反对派都很清楚,并且没有丝毫怀疑他的屁股坐在那里,谁是他的敌人、谁是他的朋友;做他的朋友会有什么得益,做他的敌人会有什么下场。曾荫权的态度越清晰,就越容易高票连任、连任后有效管治。这对他个人、对香港、对国家,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p><p>  请注意,我鼓吹“搁置争议,致力发展”。反对派如下定决心,自绝于这香港民意洪流,最后一定会被市民抛弃,自取灭亡。特首毋须刻意去打击他们,依法治港,“以直报怨”便可。事实上,特首越是以高姿态的平常心对待反对派,反对派为反对而反对的搞局作风越容易暴露,越快为市民所不耻,加速走向灭亡。</p><p>  相反,要是特首对反对派稍为处理失当,他们会大叫政治逼害,反而激发市民和国际社会的同情,平白让他们成了为政治理念而牺牲的烈士,而特首,甚至中央,却反过来成了罪人。 </p><p>  特首只要坚持亲疏有别的路线,反对派必然被边缘化,这是势所难免的结果。反对派面对这新形势,理性而又不失立场的抉择只有两条:一是走比梁国雄更激进的路线(因为“长毛”除了长发和招牌T恤之外,各种妥协实在太多了),不与建制作任何妥协,不怕被边缘化,而刻意站稳边缘而别树一帜,以坐牢为家常。这样做,不问实际上有什么效果,对社会有什么贡献,起码不论你支持他们也好,反对他们也好,起码得承认他们在政治上有所执着,是好汉。</p><p>  另外一条更容易走的道路,是作“忠实反对派”(loyal opposition) ,不求哗众取宠、不求破坏捣蛋,负责任地代表市民向政府提供不同的意见建议,并监督政府不偏离民意,依法作有效的、良好的施政。只要打出一个真诚为社会、为国家的真正政治家风格,而不是小政客作风,谁知道,有一天市民会选你当特首。这可不是说笑的。问题是,反对派中有这两类人物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