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本质:吃人,老幼皆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2:35:27
女儿高考达到录取线 贫穷父亲上吊自尽<br/><br/>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0日13:06 山西新闻网 <br/><br/><br/><br/><br/>  6月19日夜,榆社县一高考考生的父亲服农药身亡。原因是他的儿子高考后估了600分,被高校录取是铁板钉钉儿的事,而作为农民的他却付不起儿子的大学费用。6月27日,同样的悲剧在翼城县上演……<br/><br/>  李海明是翼城县唐兴镇南官庄村一位贫困木讷的农民,他斗大的字不识几个,但却坚信,没文化就没出息,因此砸锅卖铁也要供女儿读书。女儿铃铃也很争气,今年高考考了53 <br/><br/><br/><br/><br/><br/><br/>2分,达到了二本录取分数线。但谁也没有想到,得知女儿高考成绩的第二天,50岁的李海明用一根捆麦的绳子,把自己吊在了土窑的门框上。乡亲们都说,是大学昂贵的学费逼死了李海明……<br/><br/>  一个贫穷但自尊的父亲<br/><br/>  7月7日,骄阳似火,我们驱车来到翼城县王庄乡龙女村。李海明是在这个村子的一孔土窑里自尽的。土窑是该村村民章兰馨(化名)的。比李海明大两岁的章兰馨还没有从巨大的悲痛中解脱出来,在记者面前一个劲儿抹眼泪,说不成一句完整的话。邻居们你一言我一语地代她回答了我们的提问。<br/><br/>  几年前,经人介绍,丧妻多年的李海明带着女儿铃铃与丧夫多年的章兰馨一家生活在了一起,李海明与章兰馨做了不领结婚证的半路夫妻。章兰馨有一女一男两个孩子,女儿已出嫁,儿子在附近的铁矿上打工,还未娶亲。<br/><br/>  邻居们说,李海明与章兰馨感情很好,章兰馨对铃铃的那个好更是没说的,比对亲生姑娘还亲。铃铃读高中住校,很少回来。每次打电话要生活费,都是章兰馨给送去。有一次下大雨,邻居们劝她,路不好走,第二天再送吧。她说,怕娃觉着委屈,多想了。最终冒雨骑着自行车去了学校。<br/><br/>  除了侍弄庄稼和果园,李海明平时靠掏大粪维持生计。这个活儿又脏又累,收入也不多。为了让女儿能安心读书,李海明日复一日早出晚归地劳作,从不偷懒懈怠。女儿上高中后,他还借了五分利的高利贷。<br/><br/>  铃铃今年参加高考前,李海明破天荒地去了趟学校,除了送生活费,还鼓励女儿不要紧张,好好发挥。考试还没结束,他就对一个邻居说,他相信女儿今年一定考得上,就是他这个做父亲的没本事,那么多钱的学费,他不知道该怎么办?章兰馨劝他想开一点,她兄弟姊妹多,大家凑一凑,应该没问题的。可从此,李海明就长吁短叹,心事重重。章兰馨带他去看医生,医生说他患了抑郁症。吃了些药,也不见好。6月26日,铃铃到学校去查分数,回来说,考了532分,超过了515分的二本录取分数线,被第一志愿西安工业大学录取应该问题不大。好消息很快传遍了全村,许多人向李海明贺喜。但李神思恍惚,答非所问。邻居叫他打扑克,他心不在焉,屡屡出错牌。<br/><br/>  第二天凌晨,章兰馨起床给打工的儿子做早饭,李海明说他有点头痛,想多睡会儿。上午8时多,章兰馨让铃铃去叫他爸起床,哪儿都没找见人。一种不祥的预感袭过章兰馨心头。她发现放牲口草料的土窑的门怎么也推不开,抬头再看,李海明把自己吊在了土窑的门框上。她和铃铃赶紧把人先放下来,又做人工呼吸,又掐人中,但已回天乏术。章兰馨顿时觉得天旋地转。<br/><br/>  一个勤奋又自强的女儿<br/><br/>  7月7日,酷暑难耐。翼城县北郊区的一个砖窑里,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干着活,不时用搭在脖子上的毛巾擦拭满脸的汗水。<br/><br/>  在工人们当中,19岁的铃铃正在吃力地拉着一个装满砖坯的平车,绳子深深地勒进了她柔弱的肩膀。两岁时,一场大病夺去了她亲生母亲的生命。从此,她和父亲相依为命。“爸爸特别疼我,不管在外面干活有多苦多累,回家后,他都是乐呵呵的;爸爸一直很宠我,从来没有打骂过我。虽然亲手办完了爸爸的丧事,但我一直不相信爸爸永远离我而去了,我总觉得他还活着,还每天关心注视着我的一切。”<br/><br/>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每当父亲外出干活的时候,年幼的铃铃总是很听话地在家等待着父亲归来。在铃铃的记忆中,贫穷一直与她和父亲如影相随。<br/><br/>  铃铃学习非常用功,生活也很简朴,每星期只花不到十几元钱的生活费,而考试成绩在班里总是名列前茅。每当铃铃把考试成绩带回家给父亲看时,就是他们家充满欢乐的时候。<br/><br/>  父亲经常教育铃铃,人穷志不能短,做人一定要有骨气,绝不能让人家看不起。铃铃铭记着父亲的话,在学校,她从来不说自己家的情况。她性格开朗,乐于助人,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喜欢她。<br/><br/>  2005年,铃铃第一次走进高考考场,这一年,她发挥不理想,高考成绩距录取分数线差几分。分数公布后,父亲没有责怪她:“今年没有考上,明年再考!”<br/><br/>  铃铃再一次走进中学校门,带着父亲的厚望,她愈加努力。<br/><br/>  6月26日,是高考分数公布的日子,这一天,铃铃一大早就赶到学校,怀着忐忑的心情查询自己的分数。“532分!”超过了二本录取分数线!同学们纷纷向她表示祝贺,她自己也长舒了一口气,终于可以告慰九泉之下的母亲和艰辛供养她的父亲了。<br/><br/>  一回到家,父亲就关切地问她的考试成绩,铃铃如实告诉了父亲,父亲显得非常高兴,她的志愿是西安工业大学,没有特殊情况,两个月后,她将开始自己的大学生活。<br/><br/>  高兴和激动之后,铃铃看到父亲脸上掠过愁容,她知道父亲开始为她的学费发愁了,家里什么也没有了,大学学费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懂事的铃铃安慰父亲:“不要着急,会有办法的,这么多年都坚持过来了……”<br/><br/>  6月27日早上,铃铃叫父亲吃早饭。突然,她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父亲把自己挂在了门框上!永远离开了她!<br/><br/>  7月1日,按照当地习俗,铃铃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安葬了父亲。之后,她离开了龙女村的继母家,借住在三婶家。三叔和三婶都在砖窑打工。在铃铃的央求下,7月4日,三婶带着铃铃到砖窑干活。<br/><br/>  砖窑的劳动强度连成年人都吃力,何况一个只有19岁的少女?好心的砖窑老板了解了铃铃的情况后,第一次见面,就拿出了100元钱给她:“孩子,先买件衣服去。”<br/><br/>  就这样,铃铃开始在砖窑打工,尽管砖窑老板只是让铃铃帮忙做一点辅助性的轻活,但倔强的铃铃还是争着去做一些重活。<br/><br/>女儿高考达到录取线 贫穷父亲上吊自尽<br/><br/>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0日13:06 山西新闻网 <br/><br/><br/><br/><br/>  6月19日夜,榆社县一高考考生的父亲服农药身亡。原因是他的儿子高考后估了600分,被高校录取是铁板钉钉儿的事,而作为农民的他却付不起儿子的大学费用。6月27日,同样的悲剧在翼城县上演……<br/><br/>  李海明是翼城县唐兴镇南官庄村一位贫困木讷的农民,他斗大的字不识几个,但却坚信,没文化就没出息,因此砸锅卖铁也要供女儿读书。女儿铃铃也很争气,今年高考考了53 <br/><br/><br/><br/><br/><br/><br/>2分,达到了二本录取分数线。但谁也没有想到,得知女儿高考成绩的第二天,50岁的李海明用一根捆麦的绳子,把自己吊在了土窑的门框上。乡亲们都说,是大学昂贵的学费逼死了李海明……<br/><br/>  一个贫穷但自尊的父亲<br/><br/>  7月7日,骄阳似火,我们驱车来到翼城县王庄乡龙女村。李海明是在这个村子的一孔土窑里自尽的。土窑是该村村民章兰馨(化名)的。比李海明大两岁的章兰馨还没有从巨大的悲痛中解脱出来,在记者面前一个劲儿抹眼泪,说不成一句完整的话。邻居们你一言我一语地代她回答了我们的提问。<br/><br/>  几年前,经人介绍,丧妻多年的李海明带着女儿铃铃与丧夫多年的章兰馨一家生活在了一起,李海明与章兰馨做了不领结婚证的半路夫妻。章兰馨有一女一男两个孩子,女儿已出嫁,儿子在附近的铁矿上打工,还未娶亲。<br/><br/>  邻居们说,李海明与章兰馨感情很好,章兰馨对铃铃的那个好更是没说的,比对亲生姑娘还亲。铃铃读高中住校,很少回来。每次打电话要生活费,都是章兰馨给送去。有一次下大雨,邻居们劝她,路不好走,第二天再送吧。她说,怕娃觉着委屈,多想了。最终冒雨骑着自行车去了学校。<br/><br/>  除了侍弄庄稼和果园,李海明平时靠掏大粪维持生计。这个活儿又脏又累,收入也不多。为了让女儿能安心读书,李海明日复一日早出晚归地劳作,从不偷懒懈怠。女儿上高中后,他还借了五分利的高利贷。<br/><br/>  铃铃今年参加高考前,李海明破天荒地去了趟学校,除了送生活费,还鼓励女儿不要紧张,好好发挥。考试还没结束,他就对一个邻居说,他相信女儿今年一定考得上,就是他这个做父亲的没本事,那么多钱的学费,他不知道该怎么办?章兰馨劝他想开一点,她兄弟姊妹多,大家凑一凑,应该没问题的。可从此,李海明就长吁短叹,心事重重。章兰馨带他去看医生,医生说他患了抑郁症。吃了些药,也不见好。6月26日,铃铃到学校去查分数,回来说,考了532分,超过了515分的二本录取分数线,被第一志愿西安工业大学录取应该问题不大。好消息很快传遍了全村,许多人向李海明贺喜。但李神思恍惚,答非所问。邻居叫他打扑克,他心不在焉,屡屡出错牌。<br/><br/>  第二天凌晨,章兰馨起床给打工的儿子做早饭,李海明说他有点头痛,想多睡会儿。上午8时多,章兰馨让铃铃去叫他爸起床,哪儿都没找见人。一种不祥的预感袭过章兰馨心头。她发现放牲口草料的土窑的门怎么也推不开,抬头再看,李海明把自己吊在了土窑的门框上。她和铃铃赶紧把人先放下来,又做人工呼吸,又掐人中,但已回天乏术。章兰馨顿时觉得天旋地转。<br/><br/>  一个勤奋又自强的女儿<br/><br/>  7月7日,酷暑难耐。翼城县北郊区的一个砖窑里,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干着活,不时用搭在脖子上的毛巾擦拭满脸的汗水。<br/><br/>  在工人们当中,19岁的铃铃正在吃力地拉着一个装满砖坯的平车,绳子深深地勒进了她柔弱的肩膀。两岁时,一场大病夺去了她亲生母亲的生命。从此,她和父亲相依为命。“爸爸特别疼我,不管在外面干活有多苦多累,回家后,他都是乐呵呵的;爸爸一直很宠我,从来没有打骂过我。虽然亲手办完了爸爸的丧事,但我一直不相信爸爸永远离我而去了,我总觉得他还活着,还每天关心注视着我的一切。”<br/><br/>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每当父亲外出干活的时候,年幼的铃铃总是很听话地在家等待着父亲归来。在铃铃的记忆中,贫穷一直与她和父亲如影相随。<br/><br/>  铃铃学习非常用功,生活也很简朴,每星期只花不到十几元钱的生活费,而考试成绩在班里总是名列前茅。每当铃铃把考试成绩带回家给父亲看时,就是他们家充满欢乐的时候。<br/><br/>  父亲经常教育铃铃,人穷志不能短,做人一定要有骨气,绝不能让人家看不起。铃铃铭记着父亲的话,在学校,她从来不说自己家的情况。她性格开朗,乐于助人,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喜欢她。<br/><br/>  2005年,铃铃第一次走进高考考场,这一年,她发挥不理想,高考成绩距录取分数线差几分。分数公布后,父亲没有责怪她:“今年没有考上,明年再考!”<br/><br/>  铃铃再一次走进中学校门,带着父亲的厚望,她愈加努力。<br/><br/>  6月26日,是高考分数公布的日子,这一天,铃铃一大早就赶到学校,怀着忐忑的心情查询自己的分数。“532分!”超过了二本录取分数线!同学们纷纷向她表示祝贺,她自己也长舒了一口气,终于可以告慰九泉之下的母亲和艰辛供养她的父亲了。<br/><br/>  一回到家,父亲就关切地问她的考试成绩,铃铃如实告诉了父亲,父亲显得非常高兴,她的志愿是西安工业大学,没有特殊情况,两个月后,她将开始自己的大学生活。<br/><br/>  高兴和激动之后,铃铃看到父亲脸上掠过愁容,她知道父亲开始为她的学费发愁了,家里什么也没有了,大学学费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懂事的铃铃安慰父亲:“不要着急,会有办法的,这么多年都坚持过来了……”<br/><br/>  6月27日早上,铃铃叫父亲吃早饭。突然,她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父亲把自己挂在了门框上!永远离开了她!<br/><br/>  7月1日,按照当地习俗,铃铃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安葬了父亲。之后,她离开了龙女村的继母家,借住在三婶家。三叔和三婶都在砖窑打工。在铃铃的央求下,7月4日,三婶带着铃铃到砖窑干活。<br/><br/>  砖窑的劳动强度连成年人都吃力,何况一个只有19岁的少女?好心的砖窑老板了解了铃铃的情况后,第一次见面,就拿出了100元钱给她:“孩子,先买件衣服去。”<br/><br/>  就这样,铃铃开始在砖窑打工,尽管砖窑老板只是让铃铃帮忙做一点辅助性的轻活,但倔强的铃铃还是争着去做一些重活。<br/><br/>
教育部门:铃铃的学费会全部落实<br/><br/>  7月8日,翼城县教育局局长郭生财得知铃铃的遭遇后,向记者承诺:“铃铃大学4年的学费,我们政府全包!”<br/><br/>  郭生财对记者说,翼城县从2002年开始,就设立了高考奖励基金会,创建了教育(救)奖助基金会,除国家、省、市、县拨付专项救助资金外,企业和社会各界都给予了大量捐助,仅2005年,该县就投入50万元救助贫困学生。“翼城县以后不会有因为贫困而上不了学的情况。”<br/><br/>  针对铃铃的现状,郭生财当即给翼城中学和铃铃的班主任老师打电话落实情况。30分钟后,记者随同郭生财、翼城中学副校长及铃铃的班主任侯老师一起前往砖窑看望铃铃。<br/><br/>  天色阴沉,狂风肆虐。铃铃正在与工人们一起用塑料布盖砖坯,郭生财向铃铃的三婶耐心询问了铃铃目前的情况。听村民你一言他一语地叙说了铃铃一家人的遭遇后,郭生财局长走到铃铃身边,从自己身上掏出500元钱说:“铃铃,县委、县政府已经知道了你家的情况,这500元你拿着,回去在家里好好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情,党和政府会全力帮助你的,等你拿到入学录取通知书,你的学费,政府百分之百全部供给;你的生活费,教育局也会帮助解决。你放心好了。”<br/><br/>  班主任侯老师与铃铃亲切地交谈着。侯老师告诉记者,铃铃的性格很开朗,也非常活泼,在班里与同学们相处融洽。他感觉铃铃总是很忙,直到今天,他才知道铃铃家境这么苦。高考前,登记每个学生家长联系电话时,他发现只有铃铃家里没有电话。他和铃铃谈过话,但铃铃什么也没有说。<br/><br/>  铃铃这时的心情好了许多,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她告诉记者,昨天以前,她对上大学已经绝望了,现在这么多人都关心她,政府也答应资助她,她很感激,感谢所有关心她的人。<br/><br/>  绿色通道:让李海明悲剧不再上演<br/><br/>  铃铃父亲李海明的离开固然有自己的责任,但是,透过这个事件,我们要思考的还很多。<br/><br/>  翼城县是山西省经济相对发达的县(市),统计数字表明,近年来,该县对教育的投入已达一个多亿,救(奖)助贫困生工作在全省遥遥领先。然而,李海明的悲剧还是发生了。<br/><br/>  假如,李海明没有上吊自尽;假如,李海明上吊自尽的消息没有被新闻媒体得知,那么,翼城县教育局领导会如此重视此事,承诺铃铃4年的学费全部落实吗?假如,有关部门深入及时地宣传教育部“绿色通道”政策以及针对贫困学生的各项救助政策;假如,铃铃所在学校早一点了解铃铃的家庭情况,多一点关爱,多尽一份责任,铃铃的父亲李海明还会选择撒手人寰吗?<br/><br/>  当上大学成为农村孩子改变自己命运的出路时,为什么大学通知书却变成了对亲人残忍的催命单、索命符?昂贵的学费变成了杀人不见血的利器?接连发生的悲剧告诉我们,大学学费不单是一个严肃的经济问题,更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br/><br/>  早在几年前,教育部就出台了一系列贫困大学生救助政策,以确保贫困大学生能够顺利入学。6月27日,教育部负责人再次表示,在今年秋季开学时,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必须开辟“绿色通道”,以确保新考入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入学。<br/><br/>  从近几年的实践看,“绿色通道”制度以及其他各项资助政策和措施,对保证考入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仍有少数地方和高校,由于宣传、落实得不够深入,导致一些新生因为不能及时得到相关信息而影响入学。为此,教育部向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部直属高校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切实做好2006年高校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工作,任何高等学校不得因新生家庭贫困而拒绝其入学。<br/><br/>  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对于家庭贫困新生及其家长向学校反映的有关问题,要主动联系、及时回复。新生入学后,各高等学校要对贫困家庭学生的情况进行认真细致的核实,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不同措施予以资助。要主动配合经办银行做好国家助学贷款的申请、审批和发放工作,尽快将国家助学贷款发放到贫困家庭学生手中,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br/><br/>  在今年的招生录取工作中,公办高校在发放录取通知书时,必须同时寄送《国家助学贷款指南》等资助政策有关材料,详细介绍学校的各项资助政策,特别是“绿色通道”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确保新生及家长及时、准确地了解各校有关政策和措施,努力消除新生及家长的后顾之忧。三晋都市报 本报记者 任冬梅 特约记者 董杰文/图 <br/>
当这一幕幕悲剧在上演的时候,不知道国家的相关部门又没有反思,高额的教育费用正在让贫困的农民感到绝望! 现在,医疗,教育,住房被称为新的“三座大山”,这是不是对当前社会的极大讽刺。现在,就业也会成为这样的 严重问题!! <br/>假如,李海明没有上吊自尽;假如,李海明上吊自尽的消息没有被新闻媒体得知,那么,翼城县教育局领导会如此 重视此事,承诺铃铃4年的学费全部落实吗?假如,有关部门深入及时地宣传教育部“绿色通道”政策以及针对贫 困学生的各项救助政策;假如,铃铃所在学校早一点了解铃铃的家庭情况,多一点关爱,多尽一份责任,铃铃的父 亲李海明还会选择撒手人寰吗?<br/>  当上大学成为农村孩子改变自己命运的出路时,为什么大学通知书却变成了 对亲人残忍的催命单、索命符?昂贵的学费变成了杀人不见血的利器?接连发生的悲剧告诉我们,大学学费不单是 一个严肃的经济问题,更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br/>这个社会到底怎么啦,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悲剧发生 ,这样的事情还会发生吗?进入大学是很多人的梦想,但是成功的同时,悲剧也要上演的话,我们对这个社会的期 望值还会高吗??<br/><br/>
<p>引用星爷一句:中国教育。。。不知所谓!</p>
事实上这是对政府的政策的不了解。。现在有助学贷款……我徒弟就办理的助学贷款上的大学。。。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dzytc</i>在2006-7-19 4:24:00的发言:</b><br/>事实上这是对政府的政策的不了解。。现在有助学贷款……我徒弟就办理的助学贷款上的大学。。。</div><p></p><p>现在的银行。。。你看看助学贷款的审核有多严格??!!!!!</p><p>个例罢了。。。。我们学校达到标准的根本都申请不到。。</p><p>暑假党无敌!!!</p>
吃人的社会,愚蠢的地方政府,治标不治本......
农民不了解政策?如果有政策为什么不让每个在校的学生知道?
<p>了解政策也没有用</p><p>&nbsp;前面排队的多着呢</p>
<p>同意中国的教育现在很变态!</p><p>另,偶们这里凡是高三或者初三复读的学生,没够要想去的学校的分数线每差一分:好的学校100元以上,差点的也要50!而且还要在交上8000左右的基准金!</p><p>比喻我考了450分,想复读,学校就划定分数线,500分可以只交8000元就复读,我450,那么我交的钱就是(500-450)X100+8000=13000元!</p>
<p>国家主导,让教育成为一个赚钱产业的,世界上恐怕就中国一家了。</p>
<p>教育是美国政府开支比较大的项目。据美国教育统计资料显示,<strong>2002年,美国教育投资共计7450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7.4%,其中,基础教育为4.5%,高等教育为2.9%。</strong>州与地方政府(学区)对教育的投入远大于联邦政府,且有增长趋势。因美国宪法规定,教育是各州的保留权力。<strong>据统计,1999年,教育经费占州和地方政府支出的&nbsp;35%左右。美国政府对中小学教育的拨款多于高等教育的拨款。</strong></p><p>中小学教育经费来源与分配<br/><br/>  美国中小学教育经费完全由政府承担。经费来源包括联邦、州和地方(学区)三级政府拨款,其中以州和地方提供经费为主。<strong>目前,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对中小学投入的比例分别为8%、49%和43%。联邦、州和地方政府对教育的拨款大多来自政府预算,即政府日常收入所依赖的各项税收。个人所得税和消费税是联邦和州政府支持中小学教育的主要经费来源,财产税是地方政府支持中小学教育的主要经费来源。</strong><br/><br/>  联邦政府对中小学教育的拨款占总体的比例并不大,绝大多数是对特定的教育项目的专项拨款。地方政府所承担的教育经费来源于地方财产税,学区支持中小学经费的能力基本取决于地方财产总值。因各地财产状况差别很大,同样税率所产生的财产税往往相差甚远。<br/><br/>  长期以来,美国中小学教育投资体系只注重于教育投资的平等性,然而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学生成绩。近年研究发现,虽然教育经费与学生受教育的机会紧密联系,但教育经费的多寡并不直接决定学生成绩的好坏。如何通过有限的教育经费提高教育产出,便成为教育财政研究的重要课题。尤其在NCLB法《不让一个孩子落后(No&nbsp;&nbsp;Child&nbsp;&nbsp;Left&nbsp;&nbsp;Behind)》通过后,各州更致力将投入与教育绩效责任(Accountability)联系。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非常奇缺。<br/><br/>  虽然美国政府对中小学教育投入经费越来越多,但并没有换来学生成绩的提高,事与愿违。一些研究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比较复杂,但主要由于美国公立教育处于垄断地位,缺少竞争机制,从而造成了经费使用效率低下。为此,有些地方引入竞争机制,改革体制弊端,给予家长和学生具有充分选择学校的权力。学校为能够吸引更多的生源,采取多种办法,并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从而使教育质量得到整体提高。高等教育经费来源与分配<br/><br/>  长期以来,美国高等教育形成了多渠道经费筹措体制。虽然公立和私立高等学校在经费来源的结构比例上有所不同,但经费获得途径基本相同。据美国教育统计文摘显示,美国高等学校经费来源如下表(美国授予学位的高等学校经常性〈Current-fund〉经费来源情况表)所示。从整体看,各级政府的各类拨款,学生负担的学费,以及学校服务收入,是高等学校三大经费来源。虽然近年这三项收入的合计占总经费的比例稍有下降,但仍占主导地位。例如,2000年这三项收入占全部经常性经费的比例,在公立高等学校高达90%以上,私立高等学校只有80%以上。其中,<strong>政府拨款是公立高等学校最大的一项经费来源,而学杂费收入是私立高等学校的首要经费渠道。</strong><br/><br/>  1、政府拨款。总体来说,政府拨款是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占总体经费的比例虽有下降,但投资总量仍在不断增长。据美国教育统计文摘显示,各级政府拨款在公立高等学校的各项经费来源中位居第一,2000年所占比例仍在50%左右。在各级政府拨款中州政府拨款占绝对优势,因根据宪法,州政府对高等教育具有保留权力。而在私立高等学校中,政府拨款位居第三,如1996年占总经费来源的比例仅为16%。联邦政府对高等学校的财政资助主要包括:对贫困学生的资助补贴,科研经费拨款和设立科学研究助理和有偿赠款或合同性拨款等。其中对学生资助和科研拨款为主要项目。联邦政府对私立高等学校的拨款比例高于公立高等学校。对于私立高等学校,政府拨款主要来自联邦政府。<br/><br/>  美国州政府对高等学校的拨款管理比联邦政府更直接。各州对高等学校的拨款有明确规定,包括拨款标准、拨款程序、拨款重点与范围,以及拨款经费的使用方向等。州政府拨款方式各不相同,体现了美国社会的多元化特点。但总的来说,拨款方式大体可分增量拨款法、合同拨款法和公式拨款法等。增量拨款是在基于上一年教育经费基础上,增加经费以满足该年新增的需求。<br/><br/>  美国政府、高等学校对大学生的资助,经长期演变,形成了目前世界上较全面的以助学金、学生贷款、奖学金和半工半读为主的混合资助制度。混合资助方式能使各方利益达到相对动态的平衡,使各种资助方式都能发挥有效功能。助学金制度由联邦政府设立,以保证经济困难的学生不因付不起学费而放弃学业。学生贷款经费来源主要是联邦政府。由于大学学费不断攀升,使许多贫困学生无法支付,为完成学业不得不贷款。贷款也能使学生有经济能力就读收费较高的名牌大学或热门专业,由于学生从这些学校或专业毕业后更有可能找到收入较高的工作,所以更具有偿还能力。奖学金是以学生学习成绩为标准的资助形式。美国各州都设立了多种多样的奖学金,作为激励因素以鼓励学生提高学业水平,同时也可吸引优秀人才。半工半读类似我国的勤工俭学,主要由联邦政府基金资助。半工半读既可培养学生自立能力,又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机会。<br/><br/>  美国一些学者认为,美国社会建立在自由市场经济基础之上,崇尚和鼓励自由竞争。美国高等学校自诞生起就在竞争环境中求生存谋发展,其教育系统鼓励革新,以适应社会需求变化,并致力于因时势的发展做出迅速反应。自治、竞争的机制使得美国高等学校能够适应形势变化,做出灵活反应。然而,当市场力量过于“入侵”高等教育时,平衡将被打破,从而导致决策者的战略性选择更多的被市场左右,而非从教育发展的长远目标出发,带着功利主义色彩。比如,随着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大学某些学科(如医学等)的发展、研究计划也变得庞大,不堪重负,这样就需要有更多的资助,企业对高等学校进行经济援助的同时,难免对其学科发展带来人为的干扰具有越来越多的控制权,使得学科教育受短期的市场利益左右。同时,市场化使得高等学校可能过于商业化,造成对基础学科的忽视懈怠,以及高等学校内部资源分布不合理,浪费惊人。<br/><br/>  因此,政府和高等学校的决策者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把握好高等学校的发展与遵循市场规则的关系,处理好市场利益与高等学校所承担的神圣职责的冲突,调节“供求关系”,真正使大学适应社会的发展,为公众变化的需求服务。<strong>无论市场大潮如何激荡,无论人们如何崇尚金钱,也无论时代如何沧桑更迁,给予人类知识、真理和智慧的神圣教育殿堂,不能因市场功利而玷污与亵渎。</strong>&nbsp; </p><div align="left"><p></p></div><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5" width="90%" border="0"><tbody><tr><td class="t12l14bl" width="65%">来源:<a href="http://www.gmw.cn/">《光明日报》</a></td></tr></tbody></table>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拧发条鸟</i>在2006-7-19 20:42:00的发言:</b><br/><p>教育是美国政府开支比较大的项目。据美国教育统计资料显示,<strong>2002年,美国教育投资共计7450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7.4%,其中,基础教育为4.5%,高等教育为2.9%。</strong>州与地方政府(学区)对教育的投入远大于联邦政府,且有增长趋势。因美国宪法规定,教育是各州的保留权力。<strong>据统计,1999年,教育经费占州和地方政府支出的&nbsp;35%左右。美国政府对中小学教育的拨款多于高等教育的拨款。</strong></p><p>中小学教育经费来源与分配<br/><br/>  美国中小学教育经费完全由政府承担。经费来源包括联邦、州和地方(学区)三级政府拨款,其中以州和地方提供经费为主。<strong>目前,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对中小学投入的比例分别为8%、49%和43%。联邦、州和地方政府对教育的拨款大多来自政府预算,即政府日常收入所依赖的各项税收。个人所得税和消费税是联邦和州政府支持中小学教育的主要经费来源,财产税是地方政府支持中小学教育的主要经费来源。</strong><br/><br/>  联邦政府对中小学教育的拨款占总体的比例并不大,绝大多数是对特定的教育项目的专项拨款。地方政府所承担的教育经费来源于地方财产税,学区支持中小学经费的能力基本取决于地方财产总值。因各地财产状况差别很大,同样税率所产生的财产税往往相差甚远。<br/><br/>  长期以来,美国中小学教育投资体系只注重于教育投资的平等性,然而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学生成绩。近年研究发现,虽然教育经费与学生受教育的机会紧密联系,但教育经费的多寡并不直接决定学生成绩的好坏。如何通过有限的教育经费提高教育产出,便成为教育财政研究的重要课题。尤其在NCLB法《不让一个孩子落后(No&nbsp;&nbsp;Child&nbsp;&nbsp;Left&nbsp;&nbsp;Behind)》通过后,各州更致力将投入与教育绩效责任(Accountability)联系。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非常奇缺。<br/><br/>  虽然美国政府对中小学教育投入经费越来越多,但并没有换来学生成绩的提高,事与愿违。一些研究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比较复杂,但主要由于美国公立教育处于垄断地位,缺少竞争机制,从而造成了经费使用效率低下。为此,有些地方引入竞争机制,改革体制弊端,给予家长和学生具有充分选择学校的权力。学校为能够吸引更多的生源,采取多种办法,并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从而使教育质量得到整体提高。高等教育经费来源与分配<br/><br/>  长期以来,美国高等教育形成了多渠道经费筹措体制。虽然公立和私立高等学校在经费来源的结构比例上有所不同,但经费获得途径基本相同。据美国教育统计文摘显示,美国高等学校经费来源如下表(美国授予学位的高等学校经常性〈Current-fund〉经费来源情况表)所示。从整体看,各级政府的各类拨款,学生负担的学费,以及学校服务收入,是高等学校三大经费来源。虽然近年这三项收入的合计占总经费的比例稍有下降,但仍占主导地位。例如,2000年这三项收入占全部经常性经费的比例,在公立高等学校高达90%以上,私立高等学校只有80%以上。其中,<strong>政府拨款是公立高等学校最大的一项经费来源,而学杂费收入是私立高等学校的首要经费渠道。</strong><br/><br/>  1、政府拨款。总体来说,政府拨款是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占总体经费的比例虽有下降,但投资总量仍在不断增长。据美国教育统计文摘显示,各级政府拨款在公立高等学校的各项经费来源中位居第一,2000年所占比例仍在50%左右。在各级政府拨款中州政府拨款占绝对优势,因根据宪法,州政府对高等教育具有保留权力。而在私立高等学校中,政府拨款位居第三,如1996年占总经费来源的比例仅为16%。联邦政府对高等学校的财政资助主要包括:对贫困学生的资助补贴,科研经费拨款和设立科学研究助理和有偿赠款或合同性拨款等。其中对学生资助和科研拨款为主要项目。联邦政府对私立高等学校的拨款比例高于公立高等学校。对于私立高等学校,政府拨款主要来自联邦政府。<br/><br/>  美国州政府对高等学校的拨款管理比联邦政府更直接。各州对高等学校的拨款有明确规定,包括拨款标准、拨款程序、拨款重点与范围,以及拨款经费的使用方向等。州政府拨款方式各不相同,体现了美国社会的多元化特点。但总的来说,拨款方式大体可分增量拨款法、合同拨款法和公式拨款法等。增量拨款是在基于上一年教育经费基础上,增加经费以满足该年新增的需求。<br/><br/>  美国政府、高等学校对大学生的资助,经长期演变,形成了目前世界上较全面的以助学金、学生贷款、奖学金和半工半读为主的混合资助制度。混合资助方式能使各方利益达到相对动态的平衡,使各种资助方式都能发挥有效功能。助学金制度由联邦政府设立,以保证经济困难的学生不因付不起学费而放弃学业。学生贷款经费来源主要是联邦政府。由于大学学费不断攀升,使许多贫困学生无法支付,为完成学业不得不贷款。贷款也能使学生有经济能力就读收费较高的名牌大学或热门专业,由于学生从这些学校或专业毕业后更有可能找到收入较高的工作,所以更具有偿还能力。奖学金是以学生学习成绩为标准的资助形式。美国各州都设立了多种多样的奖学金,作为激励因素以鼓励学生提高学业水平,同时也可吸引优秀人才。半工半读类似我国的勤工俭学,主要由联邦政府基金资助。半工半读既可培养学生自立能力,又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机会。<br/><br/>  美国一些学者认为,美国社会建立在自由市场经济基础之上,崇尚和鼓励自由竞争。美国高等学校自诞生起就在竞争环境中求生存谋发展,其教育系统鼓励革新,以适应社会需求变化,并致力于因时势的发展做出迅速反应。自治、竞争的机制使得美国高等学校能够适应形势变化,做出灵活反应。然而,当市场力量过于“入侵”高等教育时,平衡将被打破,从而导致决策者的战略性选择更多的被市场左右,而非从教育发展的长远目标出发,带着功利主义色彩。比如,随着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大学某些学科(如医学等)的发展、研究计划也变得庞大,不堪重负,这样就需要有更多的资助,企业对高等学校进行经济援助的同时,难免对其学科发展带来人为的干扰具有越来越多的控制权,使得学科教育受短期的市场利益左右。同时,市场化使得高等学校可能过于商业化,造成对基础学科的忽视懈怠,以及高等学校内部资源分布不合理,浪费惊人。<br/><br/>  因此,政府和高等学校的决策者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把握好高等学校的发展与遵循市场规则的关系,处理好市场利益与高等学校所承担的神圣职责的冲突,调节“供求关系”,真正使大学适应社会的发展,为公众变化的需求服务。<strong>无论市场大潮如何激荡,无论人们如何崇尚金钱,也无论时代如何沧桑更迁,给予人类知识、真理和智慧的神圣教育殿堂,不能因市场功利而玷污与亵渎。</strong>&nbsp; </p><div align="left"><p></p></div><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5" width="90%" border="0"><tbody><tr><td class="t12l14bl" width="65%">来源:<a href="http://www.gmw.cn/">《光明日报》</a></td></tr></tbody></table></div><p>我们国家的教育对国民来说是座大山!</p>
党和政府其实是想通过教育医疗住房这三座大山变相达到控制中国人口的目标,如果这三座大山没了,可以想象中国人口的增长,政府不是不知道教育的重要,不过在人口降下来以前,不要指望,教育是生活的负担,也是人口的压力线,中国不是不能教育医疗免费,但那样的话中国前途会更加黑暗.
<p>贷款???呵呵,</p><p>我上学的时候亲耳听我门系主任在往掉推贷款名额!主要是怕要他给担保.</p><p>至于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学生,老师.银行政策,都有原因吧.</p>
<p>国家已经承认“教育产业化”是失败的,但为什么大学学费还是降不下来?</p><p>助学贷款这种东西纯属浮云,这是以前申请贷款的大学生留下来的恶果。大学生的助学贷款有一点非常不好,还款期太短,我记得好像是要在大学毕业后的三年内还清的,就现在这种就业形势和大学学费,想在刚出来工作的头三年存个几万块谈何容易?所以大部分人不能按照还贷甚至有些人就干脆不还了。在中国还没有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而大学生的助学贷款是没有任何抵押的,银行对于这样的事也没有太好的办法。所以银行干脆直接由源头断绝这种事情了,没担保就不贷款了。<br/>这种事情能怪谁?怪银行?银行不是慈善机构。怪老师?教个书也就是混口饭吃,没道理要他们为学生埋单。怪不按时还贷的学生?恐怕大部分也不是不想还,只是还不起。最后也就只能怪这学费了。</p><p>想起我大学时某次填写资料时在“公费/自费”这一栏上打算填“自费”,但班长告诉我,我是“公费”生。我当时就纳闷了,为什么十年前我舅舅读大学的时候一个学期只带个伙食费是“公费”,我现在读大学要交个上万块钱我也是“公费”呢?</p><p>我经常很庆幸我出生在南方地区,很庆幸我家离珠三角不远,很庆幸我不是社会最底层的人,很庆幸能坐在空调房开着自己的电脑上网…………</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铁骑</i>在2006-7-19 23:20:00的发言:</b><br/>党和政府其实是想通过教育医疗住房这三座大山变相达到控制中国人口的目标,如果这三座大山没了,可以想象中国人口的增长,政府不是不知道教育的重要,不过在人口降下来以前,不要指望,教育是生活的负担,也是人口的压力线,中国不是不能教育医疗免费,但那样的话中国前途会更加黑暗.</div><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新鲜。。。 那如果未来几年人口增长率还不是负增长的话 这样的“大山”岂不是要硬给咱老百姓再加几座???</p><p></p>
<p>早打,大打,打核战,中国人民虽然办不起学,打仗还是打得起的</p>
<p>奇怪的是,为何人人都要上大学?中国和印度两国的大学生加起来都超过很多国家的人口总和了,但科技水平并不见上去,甚至连一般企业需要的中低层管理人才都供不上。</p><p>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谬论还在毒害当代年青人。</p><p></p>
楼上各位厉害
敢问19楼的兄弟学历如何?[em01]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暴风烈火</i>在2006-7-20 4:48:00的发言:</b><br/><p>早打,大打,打核战,中国人民虽然办不起学,打仗还是打得起的</p></div><p>你TMD就会这两句?</p><p>“忠诚,义务,尊严,无我的工作,荣誉,高尚的道德,个人的勇气”===========你的签名,很有意思哦,也是才发现,你怎么有这个脸皮往上写啊?</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ls_72</i>在2006-7-19 7:00:00的发言:</b><br/>吃人的社会,愚蠢的地方政府,治标不治本......</div><p>你被洗脑了~~</p><p>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中央政府同样愚蠢!!</p>
  光教育的本质是吃人?吃人的老虎可多着呢
<p>纳税人都要抗议,但是中国的纳税人好象没一点权利,外国好象做什么都要给纳税人看,中国人纳税去哪里了?我昏</p>
<p>我这学期读高三</p><p>老师说了</p><p>高三,成绩好的同学坐前面的位置,差的坐后面</p>
<div style="FONT-SIZE: 10pt; HEIGHT: 200px; LINE-HEIGHT: normal; MARGIN-TOP: 10px; OVERFLOW-X: hidden; PADDING-RIGHT: 0px; TEXT-INDENT: 0px; WIDTH: 97%; WORD-BREAK: break-all; word-wrap: break-word;"><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铁骑</i>在2006-7-19 23:20:00的发言:</b><br/>党和政府其实是想通过教育医疗住房这三座大山变相达到控制中国人口的目标,如果这三座大山没了,可以想象中国人口的增长,政府不是不知道教育的重要,不过在人口降下来以前,不要指望,教育是生活的负担,也是人口的压力线,中国不是不能教育医疗免费,但那样的话中国前途会更加黑暗.</div><p>&nbsp;&nbsp;&nbsp;妈的&nbsp;要控制人口请日本鬼子来还快些。</p></div>
<p>成才可选的路子太窄了</p><p>汗</p><p>大汗</p><p>读书一定成材不?</p>
<p>中国的内地高校,有点资本的都可以到a股上市了,产业化这个第一步已经光荣的迈出了,下一步就是上市融资,继续提高学生的学费,开办更多的学校公司,工厂,让女大学生作小姐,南的坐呀,为广大股东创造更多的利润!</p>
教育腐败是根本问题!!!!!!
<p>每看到这样的事,我心里就特别酸。</p><p>那一天我有能力了 ,我真的很愿意扶助他们。</p>
呵呵,昨晚焦点访谈还说武汉某高校“社会实践”要求学生限期退消除五张本地某漂流地门票,全部卖完方可获得两学分否则无分。每张票一百多块,那地方又没多少人去……有学生迫于无奈把票低价出售自己贴钱补足差额,笑领导还愣说“完不成这样的任务书就白读了”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PLA8341</i>在2006-7-19 20:13:00的发言:</b><br/><p>同意中国的教育现在很变态!</p><p>另,偶们这里凡是高三或者初三复读的学生,没够要想去的学校的分数线每差一分:好的学校100元以上,差点的也要50!而且还要在交上8000左右的基准金!</p><p>比喻我考了450分,想复读,学校就划定分数线,500分可以只交8000元就复读,我450,那么我交的钱就是(500-450)X100+8000=13000元!</p></div><p></p><p>我当年没有考上高中(89年),只考了499分,一中分数线是580,老兄算算我要交多少钱。</p><p>92年本人上了大学,我老弟在二中听他们老师用我的故事鼓励他们。</p><p>我们那个地方92年总录取率是5.8取一个,要是那年理科高考考了化学,而不考政治(等于少了我30分),我上个二流重点问题应当不大。</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24 12:33:46编辑过]
<p>连绿色通道都不知道,还自杀,唉</p><p>我看坛子上的FQ也是没几个知道绿色通道的</p><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