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农民的惊人之作,足以令中国的汽车制造业汗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13:04:12
<p><br/>一个要用自己的“水上快车”与英国人一决雌雄的青年农民。 他就是王宏君,中国第一个在家里造出高速水陆两栖车的农民。2002年10月1日,王宏君应邀开着自己造的那部高速水陆两栖车参加了南京国际汽车节。汽车节开幕那天,南京玄武湖公园名车聚集,人山人海。好车的,猫着腰,睁大眼睛欣赏新款名车,好色的,猫着腰,睁大眼睛欣赏漂亮的车模。当王宏君开着自己的水陆两栖车来到车展现场时,人群中顿时出现了一片骚动;这辆车太奇怪了,身上还长出了两个翅膀,后边还有两个螺旋桨!此时,无论是好车的,还是好色的,一下子都变成好奇的了, 可是很多人包括一些前来参的汽车制造专家都不相信,这辆车,这辆农民自己用手工造的车能在水中行驶。 王宏君让大家让出一条道,一加油门就冲进了前面的玄武湖。王宏君驾驶着他的水陆用车在湖面上劈波斩浪,进退自如。岸上掌声雷动,赞叹不绝于耳。人们服了:这位河北的农民还真有两下子!自己能造出这样的车来。在场的制造汽车的行家里手也服了:他真不简单啊。这车的造型和技术性能,完全跟上了世界先进水平。   目前,国外的水陆两用汽车都是船体式的,而王宏君造的却是一辆完美的四轮两用车。 王宏君走了一个让许多中国大汽车企业汽车技术人员都羡慕的过程——独立自主地开发并且制造出了一辆与众不同的汽车。 王宏君,祖籍山东,出生于甘肃,生长在黑龙江,落户于河北迁安。是一个无地农民。 这位1965年出生的马儿,他在十几年前,他就成了当地有名的修车高手,什么大众、丰田、大宇、拉达等各种国外品牌汽车要是出点什么毛病,只要到王宏君这儿,就手到病除了。人们称王宏君修车的技术高,质量好,王宏君自然很高兴,心里美滋滋的。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中国大地上跑的外国车是越来越多,从开始接触的大众、丰田、大宇、拉达到后来在的本田、三凌、雪铁龙、尼桑、马自达、宝马等等。王宏君对这种夸奖有些不是滋味了:这车修得再好,心里也不舒服,因为这些车,都不是用咱自己的技术造的。如果用自己的本事造出自己的汽车来,那眼睛里放出来的光都不一样。他开始怨天怨地,最后怨了一肚子气。有一天晚上,他气得失眠了。为什么中国人造不出自己的汽车呢?中国人的聪明才智都用在什么地方了?那些挂着中国著名汽车专家的头衔、拿着国家奉禄的人,一天到晚地都在琢磨什么?光在北京牵一只溜弯吗?王宏君越想越生气。 </p><p>&nbsp;</p><p><br/>他想起了小时候爸爸经常说的一句毛主席语录:“封锁吧,封锁它十年、八年,我们的问题都解决了。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对啊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我也是当当正正的中国人啊,我有生气的时间,为什么不动手自己造一辆自己理想中的汽车呢?他,动手了,目标直奔高速水陆两用车。 水陆两用车不是什么新发明。早在二战期间,各种水陆两用车已经陆续地在军队里出现。这种车多是注重它的越野性能,而且是车都是船型的。而既能在地面狂飚,还能在水面上飞驰的高速水陆两用车,到上个世末还没有问世。   这是1986年盛夏,王宏君的家——一个低矮的路边小屋显得格外闷热,晚饭后,他光着膀子,从刚上小学的女儿书包里拿出一枝铅笔和一把学生尺,展开一张大白纸,他略微思索了一下,颤颤悠悠的笔尖在这张大白纸了画了一个点,他的两栖飞驰梦就从这里开始了。 从1986年就开始画,一直画到1992年,王宏君绘出了第一张水陆两用汽车的效果图终于完成了,而这张图纸整整花费了他7年的时间!,这七年中。他在这里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有兴奋,也有困惑。在兴奋与困惑交织中,王宏君的头发渐渐地变白了。然而,他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刚刚走完第一步。以后的工作会更艰苦。为了把已经呈现在图纸上的水陆两栖汽车变成直正的车,王宏君开始选择配件,准备着手组装自己的汽车了。一天,他来到唐山最大的一家汽车配件门市部,店内的一个销售员热情地向他推介“丰田”、“本田”、“大众”等品牌的汽车部件。此时,王宏君突然好像意识到了什么,面部表情由喜悦渐渐地变成了冷俊。他转出去,挥起拳头照自己的脑袋砸去:“我干嘛要走中国汽车发展的路子?他们除了会用外国的配件组装汽车之外,还会干什么?” 王宏君在自责中否定了自己。他要打造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与众不同的水陆两用汽车来。 两天后,王宏君带着家里所有的积蓄到了唐山市,买了一部车床、电焊机、汽焊机、刨床、切割机,还有一些硬质钢材。他要自己加工部件造汽车了,而且是所有,汽车上的零部件几乎都要单独设计,单独加工。因为他要求自己这辆车的每一个零部件几乎都是独一无二的。 他白天到汽修厂上班,晚上回家后,就在那间低矮的路边小屋里,展开造车的攻势,车、钳、铣、刨、磨,样样都是自己干。从那时候起,家里每月的电费由以前的40多元钱,一下子增加到每月700元钱,再加上不断购买材料的花销,家里的支出增大了。 转眼间,到了1991年底,王宏君感觉到靠给别人打工的收入,是难以圆自己汽车梦的。于是,1992年春节刚过,他辞掉了在一家汽修厂的工作,自己开了个摩托车修理部。 摩托车修理部一开张,那真生意兴隆,十分红火。王宏君用自己精湛的修理技术赢得了“摩托车王”的美誉。尽管如此,王宏君还是把自己的主要精力用在造水陆两汽车上。白天,八点开门,晚上六点关门。晚饭后,就在那个小黑屋里,完善图纸,加工部件,差不多每天都要工作十八九个小时。 </p><p>&nbsp;</p><br/><p>王宏君知道,他要制造的决不是一辆普通的汽车,而是承载着自己一生梦想的车。 让王宏君意想不到的是,在造水陆两用汽车过程中,不断地会出现一些难题,按照设计,这台水陆两用汽车有两套排汽系统,并实现自动转换,这个问题非常轻松地解决了。可在加工水陆动力转换系统时,螺旋桨的外接转换传动部分让王宏君大伤脑筋 。为了攻克这一难题,他关起门来了,整整反复试验了三个月。这三个月,他一分钱也没挣,然而问题彻底地解决了。而且还有十二种新发明,如:自动定向导烟仪、颠簸能量转换动力系统、惯能转换发动机、电动车辆行走自动充电装置 、利用颠簸能发电装置、 冶炼球团竖炉排风机节电能装置等(后来,王宏君把这二十创新都申报了专利)。王宏君高兴啊,那天晚上,从不喝酒的他买了一瓶酒,心花怒放地喝了二两。 可是,妻子不高兴了:“你一天到晚地总鼓捣车,一分不挣,全家老小吃什么?” 是啊,王宏君仔细地算了算,从1986年着手搞这部水陆两用汽车,到1996年,这十年间,里里外外已花出二十多万元了。可是发动机还没有造出来,这还得需要钱啊陆两用汽车还要造,家里的妻儿老小还得养活。这让王宏君感到十分困惑。  一天晚上,外面下着雨。已连续奋战了三天三夜的王宏君,感到身心疲惫 ,头晕目眩。突然,一只铁锤不知道怎么从高处滑落下来,重重地打在王宏君左手食指上,顿时鲜血涌出。疼痛中,王宏君百感交错,他咬紧牙关,用鲜血在墙上写了一个“恒”字,并发誓,不成功则成仁。 为此,王宏君摩托车修理部三年没有开业,集中精力,全力造这部水陆两用汽车。   1999年,王宏君用十三年时间造的水陆两用车终于开出了家门。但是,他通过自己的想像设计、制造的这辆车,真得就能浮在行驶水面吗? 王宏君决定到20公里外的潘家口水库试车。 潘家口水库是滦河干流上游第一座大型水库。水库大坝高107.5 米,顶长1040米,总库容29.3亿立方米,水面67平方公里。 喜峰口长城就位于潘家口水库库区内,其主体已淹没水下。你说,这水库会有多深? 就在王宏君要下水试车的头一天晚上,亲戚朋友聚集在王宏君家中,共同商量明天下水试车时的抢救措施。大伙七嘴八舌地说: “明天在车后面拴一根粗粗绳子,一旦不行,大伙把车拉上来。”王宏君说:“什么也不用,如果明天车不行,我也就跟着车走了。” 妻子一听,不由地嚎啕大哭:你为这个车,自己的命都不要了,连全家老小都不要了,老父亲已七十多岁,儿子才三岁啊…… </p><p>&nbsp;</p><p>第二天一大早,王宏君驾驶着自己造的水陆两用汽车上路了。亲戚朋友乘坐一辆大车紧随其后,他们都为王宏君这次试车捏着一把汗,心里在想着一会儿怎么样施救?水陆两用汽车在公路急驶着,路边的每个人都紧紧盯着这辆车:这是哪国造的车,怎么这样模样的? 你瞧,这辆车,电动车门一打开就像海鸥飞翔时的翅膀。再看这,是一对螺旋桨;还有,车尾部安装了一个电子眼,车后面有什么情况,驾驶员根本就不用回头,仪表盘上的这个小电视机就会告诉你一切。 “太新奇啦。是哪国造的?” “是我自己造的。”王宏君说。大家一听,王宏君要开车下水,在场的人又是一阵大惊小呼,面面相觑,感到不可思议。这水可有几十米深啊! 这时,一位似乎像行家的人问:“你的车自重是多少?” “1。07吨。” “吃水线哪里?”  王宏君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石笔往车身上一划:就在这儿。然后,转身上车,打着火,向深深的水库里冲去。 岸上的人是一片惊叫,接着是一片掌声。王宏君的水陆两用汽车在水面上劈波斩浪,行进自如。在宽阔的水面上转了三圈,然后,直接登陆。 “成功了,成功了!”大家高兴啊。 是成功了。但王宏君心里有数:螺旋桨直径小,推力不足。 回家后,王宏君立即着手改进螺旋桨和他认为尚不满意的地方。在后来的几个月中,经过几次试水。王宏君的水陆两用汽车彻底完成了。   王宏君的水陆两用汽车陆地时速为140公里,水上时速可达40公里。 2002年9 月的一天,,北京汽车工程委员会约请王宏君参加于10月1日---7日举办的南京的国际汽车节,。王宏君摸摸口袋,已经没钱了,参展的费用支付不起呀。而对方表示,只要能去参展,中国汽车协会将破例实行全部免费,希望能通过这次车展,促进更多的汽车爱好者为国家汽车业多做贡献。这样,才有了王宏君开车冲进南京玄武湖的惊人一幕。中国汽车工程委员理事长张兴业和汽车界元老在开幕式上给予很高评价“他翻开了中国汽车历史上的一页,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很有前景……。” 随后,河北省公安厅, 河北省办公厅等相关领导来迁安看望并说“将来国家会关注你的”。 有媒体评论说:王宏君走过了一个让许多中国大汽车企业技术人员都羡慕的过程,这就??就是2003年9月初,英国主流媒体发出了这样一条消息:世界上第一辆高速水陆两栖汽车于9月3日在伦敦亮相。它是英国吉布斯科技公司动用了70多名工程师,花了7年时间研制而成的。其路面时速可达100英里(约161公里),水面时速30英里(约48公里),造价2700万美元。 这条消息给王宏君不小的震撼。同时也看到了希望:你是一家专业公司动用了70多名工程师水陆两栖汽车;而我的水陆两栖汽车,是无专业厂房、无专业设备、无专业知识、既无资金又要让全家能吃饭的情况下,用铁锤在自己家里一点一点地砸出来的!。由于人们的好奇,王宏君的车一上高速公路,开不到几公里就会形成一个前呼后拥的庞大车队。王宏君的选择就是一脚油门,把所有的车辆甩得无影无踪。此时,仪表盘上公里表的指针已接近240公里了。 有这种数字垫底,王宏君决定开始实施他的第二个计划:,全心开发研制打造用于军事指挥车、海关缉私等用途的第二代水上快车,设计陆地时速不低于200公里/小时,设计水上最高时速不低于60公里/小时,研制成功后立即向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英国水上快车决战,夺取世界第一车席位,,亲手翻开世界汽车史上的一页。向祖国母亲献礼。要向英国的水路两栖跑车宣战,,决一雌雄。第二步、横穿太平洋、大西洋在地球上烙上中国印。  </p><p>王宏君说,“水上快车”的图纸已经设计完了。现在就是没钱购买造车的材料。 按照王宏君的设计,这辆水上快车与他的第一辆车相比,有几大不同:一是采用300马力航空发动机为动力。二是制造全新的四轮独立,电切换自动回收悬挂系统。三是增加双喷头水上推进器,四是安装卫星导航系统,以供远洋导航用使用。同时配备两台水泵海上救生设备附加电力驱动装置, 增设太阳能充电装置等等。 王宏君说,要造这辆“水上快车”最低最低也得需要100万元。这100万我到哪儿去挣去?   原来,这两年,王宏君家发生事情不少,先是老母亲病故,接着就是房屋拆迁,以前很好的摩托车修理市场,本想着把原来的修理部搬到繁华的商业地段会能多增加点收入,谁知,如今的摩托车修理市场也发生了变化:骑摩托车的大都改成骑电动车了。价格不菲的房租和在太景气的经营让全家人的日子过捉襟见肘。基本上靠粗茶淡饭度日。王宏君70多岁的老父亲见儿子的生活过得这样紧吧,心里非常难过,也来到这里给儿子当个帮手。可是这帮手只能是闲着,因为没有生意。尽管如此,王宏君的两栖飞驰梦依然在延续,不断地修改图纸,完善设计,这两天,他已经熬了几个通宵了。   记者在王宏君家采访的几天中,他的修理部几乎是没生意。这天,王宏君终于等来了一分生意,挣到了20元钱。连续喝了几天稀粥的王宏君给妻子了15元钱,妻子拿着这15元钱,卖了半斤肉、一斤豆腐和几斤青菜,做了一顿全家人认为是很像样的午餐。 实际上,在2002年南京汽车节上,有出价360万要买王宏君这那部水陆两用汽车,并给王宏君三天的考虑时间。王宏君考虑了三天三夜,想来想去最后还是不卖。对方问他是钱少吗? 王宏君回答:“不是太少,因为这辆车凝聚着我前半生的心血,它的身价跟我的子女的身价是一样珍贵啊。” 面对今天的困境生活,王宏君决定卖车了。 他说:“但是,我今天想卖车,不是为了生活,前半生粗茶淡饭的日子都熬过来了,后半生就熬不过去吗?我要开发“水上快车” 我没有条件,没有资金,我就把希望寄托在这部水陆两用汽车身上了。我压着它的话容易耽误它。就跟女儿似的该出嫁必须得出嫁,让别人去发挥她,让她早日走向社会,因为我车上还有12项专利,只要他能够开发出去,只要能够让产品上市场,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这辆车如果现在要卖的话你打算卖多少钱?”我问。“如果要是事业型人的话 ,我一半人情。因为我可以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我再分出身来搞我的水上快车。” 我又问道:现在没有资金,你放弃“水上快车”开发计划不行吗? “你不开发,我不开发,他也不开发,光让中国的汽车工业跟着别人的屁股后面跑啊?   我还是那句话:第一步:我要向英国的水路两栖跑车宣战,,决一雌雄。第二步、横穿太平洋、大西洋在地球上烙上中国印!” 王宏君说话的表情是那样的刚毅,神情依然是那样的凝重。 王宏君有很多机会都放弃了,惟有这开发“水上快车”的信念没有放弃。,2004年8月9日,他的一个中学时期同学从香港回来探亲时,找到我说“我的老板看过你的新闻片对你很同情,很感性趣,知道你太不容易,太可惜了,我说和你曾经是同学讲你很多故事。老板让我找你谈谈,我是为你而来,顺便回家看看,他非常想见你,想和你面谈,带你到美国发展,条件很优厚不用为家人生活去奔忙,你电脑学的好,只要安心设计制图就可以了,房子轿车都送你年薪……” 。王宏君有一个古怪的性格,就是最恨为了生计往外跑的人。他回答说:“的目标向世界最先进的英国水上快车决战,我到美国设计,制造不是太荒堂了吗!” 当时,知情人都说,王宏君这小子的脑子太不开窍了,你要开发水上快车,与英国人比高低,哪个部门承认你?哪个银行扶助你?真是傻蛋一个。   为了实现“水上快车”的计划,王宏君也曾到几家银行想点贷款,可是得到的回答是这样的:现在是市场经济,银行是帮富不帮穷,再说,是个人行为。你回去吧。 由于全是个人行为,使得王宏君很多苦心的构思得不到很好的实现。 “例如我的汽车十几项专利溶于一车,如有经济基础三年可以完成。但是60%精力耗费养家和应付环境只有40%精力用于创作。生活就是这么残酷,荒废了我十年青春。至今居无定所,残房碎瓦,志大命溥,我今年39岁了,再孤军奋战十三年,我也不会退步,只可怜一起吃苦十三年的71岁的父亲和饱经风霜体弱多病的爱妻子和一双儿女……。这十三年又要浪费我很多余热。我的十几项专利真的要带入地下了” 此时,王宏君那是那刚毅的表情变得有些酸楚,凝重的神情变得有些无助。但不隔多时,他的表情是那样的刚毅,神情依然是那样的凝重。 “再说还是那一句话:我要与英国的水路两栖跑车决一雌雄。然后横穿太平洋、大西洋在地球上烙上中国印。   为了真实记录王宏君的人生故事,记者决定与两名摄像师吃住在王宏君家。王宏君的妻子非常热情,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安排好他们三个人的生活。早上是一大锅大米稀饭,中午和晚上同样是一大锅大米稀饭,还有馍头加咸菜。我们与王宏君一家人同桌进餐,边吃边聊,其乐融融。可是,摄像师是20多岁的小伙子,总是吃不饱,当他要喝第四碗稀饭时,锅里已经空了,他只好偷偷地跑出去买方便面吃。 一开始,只是忙着采访、拍摄,没考虑吃饭的问题。可是连着喝了七顿稀饭就受不了啦,第三天下午,跑到一家超市买74元钱的猪肉,回到厨房就做起了红烧肉。烧肉的香味随着一阵微风飘到楼下,向四周扩散。王宏君70多岁的老父亲闻到香味,扶着楼梯一步一步地走进二楼的厨房,想看个究竟。当老人看锅里正炖着香喷喷、油亮亮、白里透红的红烧猪肉时,顿时,眼睛里流露出孩子兴奋与喜悦的光芒。久久地注视着那锅里的红烧肉。此情此景,记者的鼻子酸了……   我发此文的理由:本人是一名车迷,曾与汽车相伴了20多年,前不久,我看到在东京举办的世界汽车展上竟没有一辆中国品牌的汽车参展的报道后,又看到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王宏君向英国的水路两栖跑车宣战的节目,顿感满腹的压抑不吐不快。我国经过这么多年的改革开放,现在成了世界上生产汽车的大国,可我们回过头好好看一看,我国众多的汽车制造厂都在生产些什么产品?无非是在帮着洋人组装别人的品牌车而已!在帮着洋品牌的车占领我国的市场,在帮着洋人吸我们自己的骨髓。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如此现状,以经到了连一个农民都看不下去而要奋起造车的地步,这不令我国汽车制造业的“精英”、“专家”们憾颜么?我们不禁要问:发展我国汽车制造业靠什么?王宏君的壮举无疑已经给了最好的答案。<br/><br/>  <a href="http://image2.sina.com.cn/qc/upload/25/385/20060124/1455/291141/291141.jpg" target="_blank"></a><br/><br/>  人家只是个修车工人<br/><br/>  <a href="http://image2.sina.com.cn/qc/upload/25/385/20060124/1455/291141/291142.jpg" target="_blank"></a><br/><br/>  这车比市面上的大多数国外轿车都酷,强烈要求量产,不知道谁愿意买啊?<br/><br/>  <a href="http://image2.sina.com.cn/qc/upload/25/385/20060124/1455/291141/291145.jpg" target="_blank"></a><br/><br/>  这个人与竺总相比,有什么意见吗?<br/></p><p></p><p><br/>&nbsp;</p><p></p><p>一个农民战胜了资产上千亿的中国汽车工业,有什么好说的,农民都能造这么先进的车,不知道一汽、二汽、上汽的相关人士有何感想?<br/><b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7 9:12:29编辑过]
<p><br/>一个要用自己的“水上快车”与英国人一决雌雄的青年农民。 他就是王宏君,中国第一个在家里造出高速水陆两栖车的农民。2002年10月1日,王宏君应邀开着自己造的那部高速水陆两栖车参加了南京国际汽车节。汽车节开幕那天,南京玄武湖公园名车聚集,人山人海。好车的,猫着腰,睁大眼睛欣赏新款名车,好色的,猫着腰,睁大眼睛欣赏漂亮的车模。当王宏君开着自己的水陆两栖车来到车展现场时,人群中顿时出现了一片骚动;这辆车太奇怪了,身上还长出了两个翅膀,后边还有两个螺旋桨!此时,无论是好车的,还是好色的,一下子都变成好奇的了, 可是很多人包括一些前来参的汽车制造专家都不相信,这辆车,这辆农民自己用手工造的车能在水中行驶。 王宏君让大家让出一条道,一加油门就冲进了前面的玄武湖。王宏君驾驶着他的水陆用车在湖面上劈波斩浪,进退自如。岸上掌声雷动,赞叹不绝于耳。人们服了:这位河北的农民还真有两下子!自己能造出这样的车来。在场的制造汽车的行家里手也服了:他真不简单啊。这车的造型和技术性能,完全跟上了世界先进水平。   目前,国外的水陆两用汽车都是船体式的,而王宏君造的却是一辆完美的四轮两用车。 王宏君走了一个让许多中国大汽车企业汽车技术人员都羡慕的过程——独立自主地开发并且制造出了一辆与众不同的汽车。 王宏君,祖籍山东,出生于甘肃,生长在黑龙江,落户于河北迁安。是一个无地农民。 这位1965年出生的马儿,他在十几年前,他就成了当地有名的修车高手,什么大众、丰田、大宇、拉达等各种国外品牌汽车要是出点什么毛病,只要到王宏君这儿,就手到病除了。人们称王宏君修车的技术高,质量好,王宏君自然很高兴,心里美滋滋的。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中国大地上跑的外国车是越来越多,从开始接触的大众、丰田、大宇、拉达到后来在的本田、三凌、雪铁龙、尼桑、马自达、宝马等等。王宏君对这种夸奖有些不是滋味了:这车修得再好,心里也不舒服,因为这些车,都不是用咱自己的技术造的。如果用自己的本事造出自己的汽车来,那眼睛里放出来的光都不一样。他开始怨天怨地,最后怨了一肚子气。有一天晚上,他气得失眠了。为什么中国人造不出自己的汽车呢?中国人的聪明才智都用在什么地方了?那些挂着中国著名汽车专家的头衔、拿着国家奉禄的人,一天到晚地都在琢磨什么?光在北京牵一只溜弯吗?王宏君越想越生气。 </p><p>&nbsp;</p><p><br/>他想起了小时候爸爸经常说的一句毛主席语录:“封锁吧,封锁它十年、八年,我们的问题都解决了。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对啊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我也是当当正正的中国人啊,我有生气的时间,为什么不动手自己造一辆自己理想中的汽车呢?他,动手了,目标直奔高速水陆两用车。 水陆两用车不是什么新发明。早在二战期间,各种水陆两用车已经陆续地在军队里出现。这种车多是注重它的越野性能,而且是车都是船型的。而既能在地面狂飚,还能在水面上飞驰的高速水陆两用车,到上个世末还没有问世。   这是1986年盛夏,王宏君的家——一个低矮的路边小屋显得格外闷热,晚饭后,他光着膀子,从刚上小学的女儿书包里拿出一枝铅笔和一把学生尺,展开一张大白纸,他略微思索了一下,颤颤悠悠的笔尖在这张大白纸了画了一个点,他的两栖飞驰梦就从这里开始了。 从1986年就开始画,一直画到1992年,王宏君绘出了第一张水陆两用汽车的效果图终于完成了,而这张图纸整整花费了他7年的时间!,这七年中。他在这里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有兴奋,也有困惑。在兴奋与困惑交织中,王宏君的头发渐渐地变白了。然而,他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刚刚走完第一步。以后的工作会更艰苦。为了把已经呈现在图纸上的水陆两栖汽车变成直正的车,王宏君开始选择配件,准备着手组装自己的汽车了。一天,他来到唐山最大的一家汽车配件门市部,店内的一个销售员热情地向他推介“丰田”、“本田”、“大众”等品牌的汽车部件。此时,王宏君突然好像意识到了什么,面部表情由喜悦渐渐地变成了冷俊。他转出去,挥起拳头照自己的脑袋砸去:“我干嘛要走中国汽车发展的路子?他们除了会用外国的配件组装汽车之外,还会干什么?” 王宏君在自责中否定了自己。他要打造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与众不同的水陆两用汽车来。 两天后,王宏君带着家里所有的积蓄到了唐山市,买了一部车床、电焊机、汽焊机、刨床、切割机,还有一些硬质钢材。他要自己加工部件造汽车了,而且是所有,汽车上的零部件几乎都要单独设计,单独加工。因为他要求自己这辆车的每一个零部件几乎都是独一无二的。 他白天到汽修厂上班,晚上回家后,就在那间低矮的路边小屋里,展开造车的攻势,车、钳、铣、刨、磨,样样都是自己干。从那时候起,家里每月的电费由以前的40多元钱,一下子增加到每月700元钱,再加上不断购买材料的花销,家里的支出增大了。 转眼间,到了1991年底,王宏君感觉到靠给别人打工的收入,是难以圆自己汽车梦的。于是,1992年春节刚过,他辞掉了在一家汽修厂的工作,自己开了个摩托车修理部。 摩托车修理部一开张,那真生意兴隆,十分红火。王宏君用自己精湛的修理技术赢得了“摩托车王”的美誉。尽管如此,王宏君还是把自己的主要精力用在造水陆两汽车上。白天,八点开门,晚上六点关门。晚饭后,就在那个小黑屋里,完善图纸,加工部件,差不多每天都要工作十八九个小时。 </p><p>&nbsp;</p><br/><p>王宏君知道,他要制造的决不是一辆普通的汽车,而是承载着自己一生梦想的车。 让王宏君意想不到的是,在造水陆两用汽车过程中,不断地会出现一些难题,按照设计,这台水陆两用汽车有两套排汽系统,并实现自动转换,这个问题非常轻松地解决了。可在加工水陆动力转换系统时,螺旋桨的外接转换传动部分让王宏君大伤脑筋 。为了攻克这一难题,他关起门来了,整整反复试验了三个月。这三个月,他一分钱也没挣,然而问题彻底地解决了。而且还有十二种新发明,如:自动定向导烟仪、颠簸能量转换动力系统、惯能转换发动机、电动车辆行走自动充电装置 、利用颠簸能发电装置、 冶炼球团竖炉排风机节电能装置等(后来,王宏君把这二十创新都申报了专利)。王宏君高兴啊,那天晚上,从不喝酒的他买了一瓶酒,心花怒放地喝了二两。 可是,妻子不高兴了:“你一天到晚地总鼓捣车,一分不挣,全家老小吃什么?” 是啊,王宏君仔细地算了算,从1986年着手搞这部水陆两用汽车,到1996年,这十年间,里里外外已花出二十多万元了。可是发动机还没有造出来,这还得需要钱啊陆两用汽车还要造,家里的妻儿老小还得养活。这让王宏君感到十分困惑。  一天晚上,外面下着雨。已连续奋战了三天三夜的王宏君,感到身心疲惫 ,头晕目眩。突然,一只铁锤不知道怎么从高处滑落下来,重重地打在王宏君左手食指上,顿时鲜血涌出。疼痛中,王宏君百感交错,他咬紧牙关,用鲜血在墙上写了一个“恒”字,并发誓,不成功则成仁。 为此,王宏君摩托车修理部三年没有开业,集中精力,全力造这部水陆两用汽车。   1999年,王宏君用十三年时间造的水陆两用车终于开出了家门。但是,他通过自己的想像设计、制造的这辆车,真得就能浮在行驶水面吗? 王宏君决定到20公里外的潘家口水库试车。 潘家口水库是滦河干流上游第一座大型水库。水库大坝高107.5 米,顶长1040米,总库容29.3亿立方米,水面67平方公里。 喜峰口长城就位于潘家口水库库区内,其主体已淹没水下。你说,这水库会有多深? 就在王宏君要下水试车的头一天晚上,亲戚朋友聚集在王宏君家中,共同商量明天下水试车时的抢救措施。大伙七嘴八舌地说: “明天在车后面拴一根粗粗绳子,一旦不行,大伙把车拉上来。”王宏君说:“什么也不用,如果明天车不行,我也就跟着车走了。” 妻子一听,不由地嚎啕大哭:你为这个车,自己的命都不要了,连全家老小都不要了,老父亲已七十多岁,儿子才三岁啊…… </p><p>&nbsp;</p><p>第二天一大早,王宏君驾驶着自己造的水陆两用汽车上路了。亲戚朋友乘坐一辆大车紧随其后,他们都为王宏君这次试车捏着一把汗,心里在想着一会儿怎么样施救?水陆两用汽车在公路急驶着,路边的每个人都紧紧盯着这辆车:这是哪国造的车,怎么这样模样的? 你瞧,这辆车,电动车门一打开就像海鸥飞翔时的翅膀。再看这,是一对螺旋桨;还有,车尾部安装了一个电子眼,车后面有什么情况,驾驶员根本就不用回头,仪表盘上的这个小电视机就会告诉你一切。 “太新奇啦。是哪国造的?” “是我自己造的。”王宏君说。大家一听,王宏君要开车下水,在场的人又是一阵大惊小呼,面面相觑,感到不可思议。这水可有几十米深啊! 这时,一位似乎像行家的人问:“你的车自重是多少?” “1。07吨。” “吃水线哪里?”  王宏君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石笔往车身上一划:就在这儿。然后,转身上车,打着火,向深深的水库里冲去。 岸上的人是一片惊叫,接着是一片掌声。王宏君的水陆两用汽车在水面上劈波斩浪,行进自如。在宽阔的水面上转了三圈,然后,直接登陆。 “成功了,成功了!”大家高兴啊。 是成功了。但王宏君心里有数:螺旋桨直径小,推力不足。 回家后,王宏君立即着手改进螺旋桨和他认为尚不满意的地方。在后来的几个月中,经过几次试水。王宏君的水陆两用汽车彻底完成了。   王宏君的水陆两用汽车陆地时速为140公里,水上时速可达40公里。 2002年9 月的一天,,北京汽车工程委员会约请王宏君参加于10月1日---7日举办的南京的国际汽车节,。王宏君摸摸口袋,已经没钱了,参展的费用支付不起呀。而对方表示,只要能去参展,中国汽车协会将破例实行全部免费,希望能通过这次车展,促进更多的汽车爱好者为国家汽车业多做贡献。这样,才有了王宏君开车冲进南京玄武湖的惊人一幕。中国汽车工程委员理事长张兴业和汽车界元老在开幕式上给予很高评价“他翻开了中国汽车历史上的一页,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很有前景……。” 随后,河北省公安厅, 河北省办公厅等相关领导来迁安看望并说“将来国家会关注你的”。 有媒体评论说:王宏君走过了一个让许多中国大汽车企业技术人员都羡慕的过程,这就??就是2003年9月初,英国主流媒体发出了这样一条消息:世界上第一辆高速水陆两栖汽车于9月3日在伦敦亮相。它是英国吉布斯科技公司动用了70多名工程师,花了7年时间研制而成的。其路面时速可达100英里(约161公里),水面时速30英里(约48公里),造价2700万美元。 这条消息给王宏君不小的震撼。同时也看到了希望:你是一家专业公司动用了70多名工程师水陆两栖汽车;而我的水陆两栖汽车,是无专业厂房、无专业设备、无专业知识、既无资金又要让全家能吃饭的情况下,用铁锤在自己家里一点一点地砸出来的!。由于人们的好奇,王宏君的车一上高速公路,开不到几公里就会形成一个前呼后拥的庞大车队。王宏君的选择就是一脚油门,把所有的车辆甩得无影无踪。此时,仪表盘上公里表的指针已接近240公里了。 有这种数字垫底,王宏君决定开始实施他的第二个计划:,全心开发研制打造用于军事指挥车、海关缉私等用途的第二代水上快车,设计陆地时速不低于200公里/小时,设计水上最高时速不低于60公里/小时,研制成功后立即向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英国水上快车决战,夺取世界第一车席位,,亲手翻开世界汽车史上的一页。向祖国母亲献礼。要向英国的水路两栖跑车宣战,,决一雌雄。第二步、横穿太平洋、大西洋在地球上烙上中国印。  </p><p>王宏君说,“水上快车”的图纸已经设计完了。现在就是没钱购买造车的材料。 按照王宏君的设计,这辆水上快车与他的第一辆车相比,有几大不同:一是采用300马力航空发动机为动力。二是制造全新的四轮独立,电切换自动回收悬挂系统。三是增加双喷头水上推进器,四是安装卫星导航系统,以供远洋导航用使用。同时配备两台水泵海上救生设备附加电力驱动装置, 增设太阳能充电装置等等。 王宏君说,要造这辆“水上快车”最低最低也得需要100万元。这100万我到哪儿去挣去?   原来,这两年,王宏君家发生事情不少,先是老母亲病故,接着就是房屋拆迁,以前很好的摩托车修理市场,本想着把原来的修理部搬到繁华的商业地段会能多增加点收入,谁知,如今的摩托车修理市场也发生了变化:骑摩托车的大都改成骑电动车了。价格不菲的房租和在太景气的经营让全家人的日子过捉襟见肘。基本上靠粗茶淡饭度日。王宏君70多岁的老父亲见儿子的生活过得这样紧吧,心里非常难过,也来到这里给儿子当个帮手。可是这帮手只能是闲着,因为没有生意。尽管如此,王宏君的两栖飞驰梦依然在延续,不断地修改图纸,完善设计,这两天,他已经熬了几个通宵了。   记者在王宏君家采访的几天中,他的修理部几乎是没生意。这天,王宏君终于等来了一分生意,挣到了20元钱。连续喝了几天稀粥的王宏君给妻子了15元钱,妻子拿着这15元钱,卖了半斤肉、一斤豆腐和几斤青菜,做了一顿全家人认为是很像样的午餐。 实际上,在2002年南京汽车节上,有出价360万要买王宏君这那部水陆两用汽车,并给王宏君三天的考虑时间。王宏君考虑了三天三夜,想来想去最后还是不卖。对方问他是钱少吗? 王宏君回答:“不是太少,因为这辆车凝聚着我前半生的心血,它的身价跟我的子女的身价是一样珍贵啊。” 面对今天的困境生活,王宏君决定卖车了。 他说:“但是,我今天想卖车,不是为了生活,前半生粗茶淡饭的日子都熬过来了,后半生就熬不过去吗?我要开发“水上快车” 我没有条件,没有资金,我就把希望寄托在这部水陆两用汽车身上了。我压着它的话容易耽误它。就跟女儿似的该出嫁必须得出嫁,让别人去发挥她,让她早日走向社会,因为我车上还有12项专利,只要他能够开发出去,只要能够让产品上市场,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这辆车如果现在要卖的话你打算卖多少钱?”我问。“如果要是事业型人的话 ,我一半人情。因为我可以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我再分出身来搞我的水上快车。” 我又问道:现在没有资金,你放弃“水上快车”开发计划不行吗? “你不开发,我不开发,他也不开发,光让中国的汽车工业跟着别人的屁股后面跑啊?   我还是那句话:第一步:我要向英国的水路两栖跑车宣战,,决一雌雄。第二步、横穿太平洋、大西洋在地球上烙上中国印!” 王宏君说话的表情是那样的刚毅,神情依然是那样的凝重。 王宏君有很多机会都放弃了,惟有这开发“水上快车”的信念没有放弃。,2004年8月9日,他的一个中学时期同学从香港回来探亲时,找到我说“我的老板看过你的新闻片对你很同情,很感性趣,知道你太不容易,太可惜了,我说和你曾经是同学讲你很多故事。老板让我找你谈谈,我是为你而来,顺便回家看看,他非常想见你,想和你面谈,带你到美国发展,条件很优厚不用为家人生活去奔忙,你电脑学的好,只要安心设计制图就可以了,房子轿车都送你年薪……” 。王宏君有一个古怪的性格,就是最恨为了生计往外跑的人。他回答说:“的目标向世界最先进的英国水上快车决战,我到美国设计,制造不是太荒堂了吗!” 当时,知情人都说,王宏君这小子的脑子太不开窍了,你要开发水上快车,与英国人比高低,哪个部门承认你?哪个银行扶助你?真是傻蛋一个。   为了实现“水上快车”的计划,王宏君也曾到几家银行想点贷款,可是得到的回答是这样的:现在是市场经济,银行是帮富不帮穷,再说,是个人行为。你回去吧。 由于全是个人行为,使得王宏君很多苦心的构思得不到很好的实现。 “例如我的汽车十几项专利溶于一车,如有经济基础三年可以完成。但是60%精力耗费养家和应付环境只有40%精力用于创作。生活就是这么残酷,荒废了我十年青春。至今居无定所,残房碎瓦,志大命溥,我今年39岁了,再孤军奋战十三年,我也不会退步,只可怜一起吃苦十三年的71岁的父亲和饱经风霜体弱多病的爱妻子和一双儿女……。这十三年又要浪费我很多余热。我的十几项专利真的要带入地下了” 此时,王宏君那是那刚毅的表情变得有些酸楚,凝重的神情变得有些无助。但不隔多时,他的表情是那样的刚毅,神情依然是那样的凝重。 “再说还是那一句话:我要与英国的水路两栖跑车决一雌雄。然后横穿太平洋、大西洋在地球上烙上中国印。   为了真实记录王宏君的人生故事,记者决定与两名摄像师吃住在王宏君家。王宏君的妻子非常热情,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安排好他们三个人的生活。早上是一大锅大米稀饭,中午和晚上同样是一大锅大米稀饭,还有馍头加咸菜。我们与王宏君一家人同桌进餐,边吃边聊,其乐融融。可是,摄像师是20多岁的小伙子,总是吃不饱,当他要喝第四碗稀饭时,锅里已经空了,他只好偷偷地跑出去买方便面吃。 一开始,只是忙着采访、拍摄,没考虑吃饭的问题。可是连着喝了七顿稀饭就受不了啦,第三天下午,跑到一家超市买74元钱的猪肉,回到厨房就做起了红烧肉。烧肉的香味随着一阵微风飘到楼下,向四周扩散。王宏君70多岁的老父亲闻到香味,扶着楼梯一步一步地走进二楼的厨房,想看个究竟。当老人看锅里正炖着香喷喷、油亮亮、白里透红的红烧猪肉时,顿时,眼睛里流露出孩子兴奋与喜悦的光芒。久久地注视着那锅里的红烧肉。此情此景,记者的鼻子酸了……   我发此文的理由:本人是一名车迷,曾与汽车相伴了20多年,前不久,我看到在东京举办的世界汽车展上竟没有一辆中国品牌的汽车参展的报道后,又看到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王宏君向英国的水路两栖跑车宣战的节目,顿感满腹的压抑不吐不快。我国经过这么多年的改革开放,现在成了世界上生产汽车的大国,可我们回过头好好看一看,我国众多的汽车制造厂都在生产些什么产品?无非是在帮着洋人组装别人的品牌车而已!在帮着洋品牌的车占领我国的市场,在帮着洋人吸我们自己的骨髓。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如此现状,以经到了连一个农民都看不下去而要奋起造车的地步,这不令我国汽车制造业的“精英”、“专家”们憾颜么?我们不禁要问:发展我国汽车制造业靠什么?王宏君的壮举无疑已经给了最好的答案。<br/><br/>  <a href="http://image2.sina.com.cn/qc/upload/25/385/20060124/1455/291141/291141.jpg" target="_blank"></a><br/><br/>  人家只是个修车工人<br/><br/>  <a href="http://image2.sina.com.cn/qc/upload/25/385/20060124/1455/291141/291142.jpg" target="_blank"></a><br/><br/>  这车比市面上的大多数国外轿车都酷,强烈要求量产,不知道谁愿意买啊?<br/><br/>  <a href="http://image2.sina.com.cn/qc/upload/25/385/20060124/1455/291141/291145.jpg" target="_blank"></a><br/><br/>  这个人与竺总相比,有什么意见吗?<br/></p><p></p><p><br/>&nbsp;</p><p></p><p>一个农民战胜了资产上千亿的中国汽车工业,有什么好说的,农民都能造这么先进的车,不知道一汽、二汽、上汽的相关人士有何感想?<br/><b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7 9:12:29编辑过]
"一个农民战胜了资产上千亿的中国汽车工业,有什么好说的,农民都能造这么先进的车,不知道一汽、二汽、上汽的相关人士有何感想?"这些集团里的人是不会做任何感想的!但他们会无动于衷观察这一新鲜事物,并等待他的彻底消失![em01]
最有价值的是这种精神
<p>所以这就是老毛精神的载体必须深结于中国的农民的原因了。</p><p></p><p>中国的农民,他们才是中华几千年文明的真正开拓者。中国的农民是天下无敌的。</p><p></p><p>中华的历朝历代,只有处理好了最有效的发掘出当代农民的积极性和开拓性,这个朝代才能真正的繁荣昌盛。</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7 11:03:50编辑过]
我说,这文章最早出现在飞扬,被陕汽的一个家伙批到烂的东西,也好意思拿到这里来?
顶一个!会造人所不能造的人是最牛的人,会造人所不能造的国家是最牛的国家。
顶,真牛[em01][em01][em04][em06][em07]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伟哥A</i>在2006-7-7 11:02:00的发言:</b><br/><p>=又来YY了!!</p><p>=但老毛却不懂科学家、知识分子对国家和民族复兴的重要性!</p><br/></div><p></p><p>这倒是,所有我国老一倍科学家,知识分子。都没有一个逃出文革的毒手,</p><p>下至普通知识分子,上至从事两弹一星的国宝级科学家。</p><p>今年有一期的《兵器知识》就刊登了邓稼先在文革的遭遇,,是邓稼先的妻子写的文章。如果不是杨振宁来华要见他,估计他就…………。可他的一个同事,一个数学家没逃脱文革的毒手,被迫害致死。呵呵。</p><p>最近这期《兵工科技》又刊登了一个在文革被整死的搞飞机的,是我国第一架喷气机的歼教一的总师,搞歼八的总师,顾勇纷都是他的弟子。</p><p>连搞两弹一星的人都要整,也真是…………。</p><p>现在有很多人整天那老毛YY ,说搞文革是反腐败。看来邓稼先也是腐败分子。呵呵</p><p>这些家伙不明白文革是怎样的一场浩劫。</p><p>而发动这场浩劫的人,始终控制这场浩劫的人,后人对此自然会有公正评价的。</p><p><strong>“秦皇汉武略输文采”,</strong>呵呵,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呵呵</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缥缈神龙</i>在2006-7-7 12:39:00的发言:</b><br/><p></p><p>这倒是,所有我国老一倍科学家,知识分子。都没有一个逃出文革的毒手,</p><p>下至普通知识分子,上至从事两弹一星的国宝级科学家。</p><p>今年有一期的《兵器知识》就刊登了邓稼先在文革的遭遇,,是邓稼先的妻子写的文章。如果不是杨振宁来华要见他,估计他就…………。可他的一个同事,一个数学家没逃脱文革的毒手,被迫害致死。呵呵。</p><p>最近这期《兵工科技》又刊登了一个在文革被整死的搞飞机的,是我国第一架喷气机的歼教一的总师,搞歼八的总师,顾勇纷都是他的弟子。</p><p>连搞两弹一星的人都要整,也真是…………。</p><p>现在有很多人整天那老毛YY ,说搞文革是反腐败。看来邓稼先也是腐败分子。呵呵</p><p>这些家伙不明白文革是怎样的一场浩劫。</p><p>而发动这场浩劫的人,始终控制这场浩劫的人,后人对此自然会有公正评价的。</p><p><strong>“秦皇汉武略输文采”,</strong>呵呵,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呵呵</p></div><p>整人是当时很多领导和干部的职业和业余爱好.</p>
<p>这事情怎么扯到老毛身上……</p><p>这还有个“原型机”和“量产机”的问题呢,不是每种东西都适合量产化的。</p>
<p>切!~~理工科的知识分子处境相对还好点,因为毛泽东发过话大意是:理科的还可救药留着有用,文科的无可救药全下放改造。</p>
<p>感觉和国外那些自己改车的人一个性质的。精神可嘉,但是无限拔高就没有必要了。</p><p></p><p>手工作坊生产出来的东西和工业化量产的东西毕竟还是有区别的。这个重量级别的汽车,在水库里面兜一圈可以,到大河和海洋里面就别想了。从上面的图可以看出来,前面连防浪板都没有,稍微加速汽车直接就会被水浪淹没</p>
我是学汽车专业的,清华的,我只知道我的这个专业毕业了基本上没人真的去搞汽车,搞也只是技术跟踪啊啥的,要不就是找个合资企业一呆,包括我。现不说这辆车的技术水平,但就这个人的精神说一说,就值得那些一汽二汽人们好好学学,十几年的时间,拿一汽来讲,只不过从捷达过渡到了宝来,再到速腾,真正的技术搞到了多少哪?只不过是人家来料加工的车间罢了。不要说什么技术跟踪,这个那个的。你就不能立个技术起点高的项目?搞不成,也会有技术储备吧。这些人最关心的就是自己能挣多少钱了。包括我,虽然我现在搞的东西和汽车根本就不沾边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7 14:40:03编辑过]
这是一个天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7 14:56:05编辑过]
&nbsp;&nbsp;&nbsp; HOHO,既然理科的还可救药留着有用,文科的无可救药全下放改造,那郭沫若怎么一直逍遥自在啊?
<p>国有大型汽车企业除了做买办,还会干什么呢?</p><p>不过也可以理解:自主创新,出了问题要撤职;引进嘛,除了问题是外国人负责</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e8098</i>在2006-7-7 14:50:00的发言:</b><br/>&nbsp;&nbsp;&nbsp; HOHO,既然理科的还可救药留着有用,文科的无可救药全下放改造,那郭沫若怎么一直逍遥自在啊?</div><p>你好好看看郭沫若在解放前写的文章和解放后写得文章就知道郭沫若为什么可以逍遥自在了。</p><p>顺便在告诉你看看中央10台,晚上的人物栏目。凡是涉及到国内知识分子的。呵呵,都提到过文革,不过基本都用“往事不堪回首”带过。</p><p>了解那段历史的人,自然都知道“往事不堪回首”是何等的刻骨铭心。</p><p>当然了80以后的人是没有这种感觉的。</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FoolFox</i>在2006-7-7 17:27:00的发言:</b><br/><p>国有大型汽车企业除了做买办,还会干什么呢?</p><p>不过也可以理解:自主创新,出了问题要撤职;引进嘛,除了问题是外国人负责</p></div><p>汗````````</p>[em01]
<p>极度佩服他,同时也极度鄙视一下那些散布不能搞自主品牌汽车言论的人!</p><p>其实对于一个有制造基础的汽车制造企业来说,自主研发一辆新车并非什么难事,汽车的基本结构大同小异,加工工艺水平更应不在话下,然而,有着这样优势、技术、基础和资金的大型企业却严重缺乏自主研发自己品牌的动力和积极性,悲哀啊~</p><p>而对于个人来说,要完成一辆汽车的设计、制造,就要倾尽自己的时间、金钱、甚至还有感情等等,其难度可想而知。</p>
现在不懂科学的狗屁记者太多了,无限拔高、哗众取宠、混淆视听。我们不能被他们忽悠了。无知的人往往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国家投入那么多资金,却只会糊弄老百姓和养肥贪官,看我们淳朴的人民!
<p>精神不错,东西...</p><p>另:挺毛的真是无处不在啊</p>[em06]
一汽二汽都已经变成买办,没辙了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缥缈神龙</i>在2006-7-7 17:46:00的发言:</b><br/><p>你好好看看郭沫若在解放前写的文章和解放后写得文章就知道郭沫若为什么可以逍遥自在了。</p><p>顺便在告诉你看看中央10台,晚上的人物栏目。凡是涉及到国内知识分子的。呵呵,都提到过文革,不过基本都用“往事不堪回首”带过。</p><p>了解那段历史的人,自然都知道“往事不堪回首”是何等的刻骨铭心。</p><p>当然了80以后的人是没有这种感觉的。</p></div><p></p><p>&nbsp;&nbsp;&nbsp; 嘿嘿,很不幸俺不是80后的。俺是理工科的,俺的老师、俺接触的技术人员无一不是文革受害者。从这个角度讲,俺对文革是切齿痛恨。文革毁的,不仅仅是一批科学家,它破坏了人的精神世界,极大地侮辱了作为人应有的尊严。如果不是文革,俺现在应该在用国产CPU上网了。</p><p>&nbsp;&nbsp;&nbsp; 另一方面,俺对文人是讨厌之极。不知中国文人发展这么多年后如何变成了这个样子……</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xiaoming12345678</i>在2006-7-7 10:12:00的发言:</b><br/><p>所以这就是老毛精神的载体必须深结于中国的农民的原因了。</p><p></p><p>中国的农民,他们才是中华几千年文明的真正开拓者。中国的农民是天下无敌的。</p><p></p><p>中华的历朝历代,只有处理好了最有效的发掘出当代农民的积极性和开拓性,这个朝代才能真正的繁荣昌盛。</p></div><p>=又来YY了!!</p><p>=但老毛却不懂科学家、知识分子对国家和民族复兴的重要性!---伟哥A</p><p></p><p>===============================================</p><p>==============================================</p><p>=============================================</p><p></p><p>笑话,老毛也不过是发掘出农民潜力的成功人士之一罢了。</p><p>他不懂科学家、知识分子对国家和民族复兴的重要性那是他的事。与我的论调有什么联系。中国除了老毛就没别人懂得发掘农民潜力了吗。</p><p></p><p>你这个扯事的网特也太抬举我了。</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9 15:03:53编辑过]
[em01][em01牛牛[em06][em06][em06]
<p>这年头······几个月前我已经批驳过这个新闻了,大家都是军事爱好者,怎么不仔细看看文章,一点专业涵养也没有。</p><p>“而且还有十二种新发明,如:自动定向导烟仪、颠簸能量转换动力系统、惯能转换发动机、电动车辆行走自动充电装置 、利用颠簸能发电装置、 冶炼球团竖炉排风机节电能装置等”<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颠簸能量转换动力系统、利用颠簸能发电装置”,这些玩意有点理工知识的人都会发出质疑吧?</p><p>从照片上看,那车车首埋浪现象十分严重,估计很容易改造成潜艇。而且车体很小,浮力小得可怜。</p><p>“这时,一位似乎像行家的人问:“你的车自重是多少?” “1。07吨。” “吃水线哪里?”  王宏君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石笔往车身上一划:就在这儿。”----------------超大不是很有多号称军事装备业内人士吗?哪种装备敢在没有经过任何实验的情况下,用一只笔直接划出吃水线的?这是严谨的科学实验态度吗?</p><p>“王宏君的水陆两用汽车陆地时速为140公里,水上时速可达40公里。”<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一气二气是废物,通用动力也是废物,什么狗屁AAAV1,到现在也没正式出来,牛什么,你呀水上速度号称世界第一,不也就40公里吗?还要搞什么滑行体车身,高效率的喷水推进,俺们中国农民就是用一个螺旋桨,加排水体车身,一样可以达到40公里。</p><p>最后,老妖查了一下,只有一个北京工程学会,没什么北京汽车工程委员会,不知道是什么组织。</p>
<p>造出来是一回事,能不能通过过家试验又是一回事.</p><p>值得鼓励.老美也有这么一群要和气车制造商叫板的爱好者们.</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e8098</i>在2006-7-8 8:45:00的发言:</b><br/><p></p><p>&nbsp;&nbsp;&nbsp; 嘿嘿,很不幸俺不是80后的。俺是理工科的,俺的老师、俺接触的技术人员无一不是文革受害者。从这个角度讲,俺对文革是切齿痛恨。文革毁的,不仅仅是一批科学家,它破坏了人的精神世界,极大地侮辱了作为人应有的尊严。如果不是文革,俺现在应该在用国产CPU上网了。</p><p>&nbsp;&nbsp;&nbsp; 另一方面,俺对文人是讨厌之极。不知中国文人发展这么多年后如何变成了这个样子……</p></div><p>看下郭沫若解放前后的表现,就知道现在的文人为什么无耻了。</p><p>那时,文人不学着无耻,早就被喀嚓了。能活下来得嘛…………。呵呵,看看张志新是怎么死的,她绝对不是个例。</p><p>昨天晚上,2006年7月8日的中央10台的“大家”介绍的我国“两弹一星”的功勋科学家,航天界的四老之一,姓黄吧。</p><p>文革也是被批斗审查,不过他老人家运气还好,说单位上的工作人员还比较尊重,没有带高帽子游街。呵呵。</p><p>很多搞理工的人估计都发现,老一辈技术人员,科学家都非常谦和有礼。这后面有多少辛酸和痛苦,无奈。</p><p>如果没有文革,我国的科技成就,因该不只这点吧,呵呵。</p><p>确实,文革极大的败坏的中国的人文精神环境,极大的污染了中国的人际关系。</p><p>改革后那些肆无忌惮的赚钱的奸商,你敢说和文革中那些肆无忌惮,目无法纪的造反派,某些政客没有联系???很多参与武斗,打砸抢,批斗的人,改革后估计都改行作生意的。所以么…………。呵呵。</p><p>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就是从文革中被极大的放大的,那种要夫妻间,父子间互相检举,断绝关系,简直是灭绝人性。</p><p>被某些粪亲批驳的儒家都知道,在孝字面前,父子,夫妻之间互相报批是可以理解的。虽然不一定对,儒家也有大义灭亲之说。</p><p>可在文革,呵呵………………。</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缥缈神龙</i>在2006-7-7 12:39:00的发言:</b><br/><p></p><p>这倒是,所有我国老一倍科学家,知识分子。都没有一个逃出文革的毒手,</p><p>下至普通知识分子,上至从事两弹一星的国宝级科学家。</p><p>今年有一期的《兵器知识》就刊登了邓稼先在文革的遭遇,,是邓稼先的妻子写的文章。如果不是杨振宁来华要见他,估计他就…………。可他的一个同事,一个数学家没逃脱文革的毒手,被迫害致死。呵呵。</p><p>最近这期《兵工科技》又刊登了一个在文革被整死的搞飞机的,是我国第一架喷气机的歼教一的总师,搞歼八的总师,顾勇纷都是他的弟子。</p><p>连搞两弹一星的人都要整,也真是…………。</p><p>现在有很多人整天那老毛YY ,说搞文革是反腐败。看来邓稼先也是腐败分子。呵呵</p><p>这些家伙不明白文革是怎样的一场浩劫。</p><p>而发动这场浩劫的人,始终控制这场浩劫的人,后人对此自然会有公正评价的。</p><p><strong>“秦皇汉武略输文采”,</strong>呵呵,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呵呵</p></div><p>不是这么回事吧.文革时我家就在武汉,就在706</p>
<p>改革后那些肆无忌惮的赚钱的奸商,你敢说和文革中那些肆无忌惮,目无法纪的造反派,某些政客没有联系???很多参与武斗,打砸抢,批斗的人,改革后估计都改行作生意的。所以么…………。呵呵。</p><p>===========</p><p>你太强了,被热死的纺织女工被炸死的工人村民都能赖到老毛身上~~~~你干脆说上下五千年所有的中国冤魂都是老毛干的算了~~~</p><p></p><p>建议你去好好看看书,好好了解一下文革的前前后后在来说话好么,你估计?我还估计08移民月球呢</p>
就是质量如何就不好说了.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beachboy</i>在2006-7-9 16:40:00的发言:</b><br/><p>改革后那些肆无忌惮的赚钱的奸商,你敢说和文革中那些肆无忌惮,目无法纪的造反派,某些政客没有联系???很多参与武斗,打砸抢,批斗的人,改革后估计都改行作生意的。所以么…………。呵呵。</p><p>===========</p><p>你太强了,被热死的纺织女工被炸死的工人村民都能赖到老毛身上~~~~你干脆说上下五千年所有的中国冤魂都是老毛干的算了~~~</p><p></p><p>建议你去好好看看书,好好了解一下文革的前前后后在来说话好么,你估计?我还估计08移民月球呢</p></div><p></p><p>49-76年间整死的、斗死冤死的、饿死的改算到谁的头上?这里共有多少人命???</p><p>导致现在GCD一党执政的局面、民主法治的不健全,老毛没有功劳???</p><p>有些人是想把中国五千年的文明、积累都算到老毛头上!!</p>
三大集团是现阶段中国的伪军一点没错!
精神可嘉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我爱我中华</i>在2006-7-9 15:58:00的发言:</b><br/><p>不是这么回事吧.文革时我家就在武汉,就在706</p></div><p>那你能说说是怎么回事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