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作战型歼-10战术飞行ZT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9:44:12
1.jpg2.jpg一 、前言
   
    继续破胆披露一些通过自己长期地面观察中国空军批量装备的歼-10战机所获得的真实感官体验,再结合大量媒体“公开”的数据和资料,通过不断地仔细观察、分析、对比归纳,曝光谈谈个人对歼-10战机在空战中战术飞行性能和机动能力的粗略理解和推断。
   
    这些日常地面观察的直接体验很多人不会亲身遭遇,(公开刊物也大多难以客观描写)是解读战斗型歼-10真实表现的有效手法之一。 观察的结果多多少少(再度证实)书本的东西不太可靠且容易快速过时,听广告宣传吹嘘虽不要钱也不可轻信,混乱的网络里莺歌燕舞、胡贬海吹更是比比皆是,高潮一波接一波。
   
    二 、主要内容
   
    首先,歼-10的飞行动作视频很多人肯定看过,但那些要么是试飞时没定型的“乱飞”,要么就是经过画面处理了,再就是挑最普通最假味、或最理想最好看的放出来。
   
    真实情况如此吗?
   
    官方和民间刊出的数据与真实情况有多大出入呢?
   
    装备部队的批量作战型与人们期望中的表现有多大差距呢?
   
    歼-10做为中国国产三代机在强手如林的世界先进战机中比对有什么优劣呢?
   
    谁都想知道……
   
    但真正了解掌握精通的那些飞行员、航空专家、制造维修以及配套装备涉及人员,官方传媒一律暂时绝对不准、也不敢公开系统发表言论。 看!此路不通!
   
    幸运的是,歼-10不是隐形战机,当它们现身掠过蔚蓝天空的那一刻,自信豪迈的巨大轰鸣注定要给所有真正想关心理解它的人留下一串串精彩的故事与回忆……
   
    切入正题——
   
    一般来说,我们调侃一架战机,基本从飞行机动性能表现、作战测控电子系统、配套空射武器装备3大方面出发, 至于其它什么诸如某某部位结构强度、材料工艺改进、局部的气动或结构改善的设计计算、零部件的采购、升级换代日程,地面配套系统的整合等等,普通人理解不了, 那是专家的活计!
3.jpg作战测控电子系统这一块的“水平高低”一般基本看不见,摸不着,没用过的都不知道,侃了白侃;而“配套空射武器装备”就更不用说了,不打的时候都锁在保险库内,即使看见了也没人敢说,像自己长期观察,虽然光天化日地点公开,但底线还是明明白白摆在那,不敢触碰。
   
    搞来搞去只剩下第一个方面了。 这应该是比较直观能感受到的,除非患有眼盲。
   
    ( A )
   
    空军歼-10战机给我的最直观第一感觉是:不像吹嘘的那样达到了三代机的顶峰,这样好来那也优秀。比杂志上的描写应该要收敛一些,换句话说:批量作战型在全面考虑系统兼容、稳定可靠、持续耐用的前提下,性能上暂时稍微控制性放低!在现实的飞行表现与电视里那些超炫的画面是有一定出入的,而且是必须要有 !
   
    现代先进作战飞机是高度精密的机械电子综合体,有着严格的操作规范和流程,而且使用上也不是为了迎合某些个人的需要和爱好设计。它的标准应该建立在适合大部分操纵者承受的范围内。举个例子,试飞英雄李中华能飞出的性能表现,并不是所有部队飞行员都能飞出来的,所以实际装备部队的歼-10标准型会优先考虑大众化、适应化、稳定化和可保障化。那些超炫的飞行画面其实是一种带附加损伤性的飞行,部署到作战部队的飞行使用一般情况下不赞许这样进行。
所以,在日常观察飞行中,如果不是很理解这一点的话,让某人持续观察歼-10一段时间后,问他的反应肯定是:“ 靠! 歼-10 不过如此?没看出有多厉害呀。”
   
    自己已经私下有意或无意进行过很多这样的交流调查,答案基本如此,至今没发现更有见地的人。这也不奇怪,他们可没自己那么投入地观察、发现和总结。
   
    飞行中的转折变化是细微而迅速的,不是不经意间抬头瞄两眼就能发现,运气不是说来就来。前期的观察曾经历过这一阶段,往往空手无获,脑中无物。在渐渐掌握后,“好运气”的机会迅速增加,每一次基本都能在看似平常的飞行中获得新的发现, 或证实或纠正过去的推测和思维, 学习积累的过程无比兴奋快乐!
   
    ( B )
    日常观察的批量型歼-10 应该和杂志网络公布出来区别不大,只是图片上的很多细节被PHOTO-SHOP 掉了,而目视观察也不会看得清楚,姑且差不多吧。
   
    但是只要是亲眼看过歼-10 (距离很近,250-400米内),稍微留意的话,就会发现歼-10 的体形其实是比较修长且尖锐(图片上体现不明显,可能被人为稍许压缩), 这一点在长宽比例程度和“八爷”差不多,但是因为有着前鸭翼的存在,总体感觉上就比歼-8II 要匀称一些 ;而歼-10 的大扭转机翼其实还是三角翼, 这一点又和法国“幻影”系列有些类似,只是机翼面积没那么大,更扭转融合而已。
   
4.jpg这里可以大体得出:歼-10 相对来说侧重点还是比较注重高速性能, 适合高速拦截冲刺飞行;得益于前鸭翼的配平改善,使歼-10 在高速平飞和俯冲的稳定性比歼-8II更为出色,而爬升和转向也得到了比较大的改善,紧凑的体形适合绕机身轴线滚转,但大角度的水平盘旋依然在速度上变化明显,尤其是飞行高度不是很高的情况下。所以,歼-10在300米以下慢悠悠转向从头顶飞过时,给人的视觉非常震撼。
   
    说到这里,关注的焦点出现了!
   
    通常情况下,说一架飞机的机动性能好,一般指飞行中加减速转换快且顺畅,持续的左右盘旋机动时失速小,稳定性好, 转向快、爬升快,对操纵反应敏感而不失真。
   
    观察中,歼-10的转向爬升没有问题,稳定性也没有问题,但有一点很明显(对像自己长期观察体验后尤其明显):就是大侧身机动盘旋时速度跟进略显不足,动力是其中一个原因(似乎单发机应该都类似),还有一个个人认为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前面说到的“修长”外型。老外恶说的“棍子,恶棍”不是凭空随意捏造,也有其形象的一面, 这一点在某种状态贴身格斗时比较让人担心。
   
    日常飞行中,在快速转向时,有经验的飞行员采取的弥补方法是略加爬升, 然后侧身摆杆。利用前鸭翼的平衡,损失些许高度换取速度上的稳定(这样可能比较省油),过载也小一点。不过由于整体气动外型的优越,加上前鸭翼的弥补,又是电传操纵,歼-10 在大侧身机动时的飞行变线给人感觉“惯性”侧滑和飘移非常强,就像官方的说法一样,瞬时盘旋角速度很大,在一定的侧身角度内,非常有优势。
   
    问题就在此,只是在“一定的侧身角度内” ,根据自己的观察判断估计,如果水平侧身超过75º (或接近90º)机动时, 动力就出现“勉强”情况,后继的加速就难以迅速恢复。为了证实这一点,在查看大量飞行视频后,发现双发的苏27、F-15、F-22、阵风等这种情况不很明显,而同为单发的F-16由于其机翼翼型的优势,在这方面也要优于歼-10 。
   
    这一点在官方刊物已有透露,只是试飞员当时说得不是很暴露深刻。
5.jpg(C)
   
    做个假设推断:如果作战中,歼-10 与上述外军战机进行格斗(狗斗), 歼-10 在咬尾对方情况下,只能尽量在对方没有采取大过载的近乎垂直侧身机动躲避前,想办法尽快开火将其击落,否则,在对方如此规避成功后, 因为10再加速困难的原因,将很难重新夺回后半球优势,从而丧失宝贵机会;换个位置,如果歼-10 在与对方在绕圈争取后半球优势时, 则要加倍小心注意, 迅速动作摆脱,因为这个不大不小的劣势,会被有经验的对手很快切入内圈,被对方有机可乘。
    除非此时我方占据相对的高度优势,利用出色的滚转反扣一圈转换动能,才有可能摆脱或重新有利占据优势。(但这对飞行员的经验和反应,身体素质和训练提出更高要求)而对于其他机动能力有限的飞机,则问题不突出严重,甚至只要对方不出现连续的“大角度侧身机动”,以歼-10 的机动能力,经验丰富的老兵可以说用10和任何对手都有得一拼。
   
    通过观察,如果“有幸”卷入格斗,歼-10的精英此时绝不能掉以轻心,和对手陷入纠缠。这一点无论从实地观察,还是视频回放,歼-10 都不曾出现真正的“近乎垂直连续侧身机动”画面,这也多少证实歼-10 “大瞬时盘旋角速度” 并不是什么时候、什么角度都奏效的,尤其对于先进双发战机、配有推理矢量的战机更谈不上优势。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6.jpg一分为二的看,歼-10 也还是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譬如在高速追逐机动中,歼-10 就可以相对扼制那些中低速优秀,而高速机动能力不足的对手,尽量占据高度优势,利用自身优秀的滚转和反扣,迅速把机头指向对手,争取开火先机。这一点虽然没有亲眼实地目睹,但已经从公开的仅有的视频就可以推断出了……
   
    伯伊德的“能量理论”粗略想想很有道理,“高度、速度”不会凭空无用 ,“更高、更快”始终不会落伍。歼-10 在中国目前的航空技术条件下,确实基本达到了高速与机动的兼顾,虽然不很完善,但已经难能可贵。这条路没有走错,剩下的就是甩开步子全力用心追赶,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三 、歼-10“老兵”和“新兵”的区别
   
    趣味与枯燥并存的地面观察往往讲究一点点运气,但很多情况也要看自己怎么从普通规律中发现新票票。这里再聊聊个比较有意思的故事,让大家对真实的飞行有个感性认识,特别是对于今后有志成为战斗机飞行员的朋友可以先让心理有些基本准备。
   
    在长期磨练眼力后,基本谁是老鸟,谁是新猴子基本可以判断,哪些架次是执行战斗任务,哪些是做例行飞行训练科目,哪些是师傅带徒弟都是可以推测的。
7.jpg——举例:地面观察中,师傅带徒弟的基本飞行科目训练中,根据双方的风格习惯、配合程度等等,一般采取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一种是紧密编队飞行,两架飞机间距很近,前后稍微错开,呈斜杠“/”队型展开;另一种就是前后拉开较远,距离基本保持在后架能清楚看见前架襟翼运动范围内(狗斗距离),至于是师傅在前面带飞,还是师傅在后面跟踪指点就依情况展开;
   
    在最近一次观察中,曾出现非常有趣的一幕:
   
    当时天气晴朗,地面北风2-3级,不过在山上就得戴帽子和帽兜罩住脸颊(免得被风吹紫)。 目标2架歼-10开始出现,高度400米,采用第一种队型,掠过头顶开始侧身转向。按正常来说,这是最普通不过的飞行,但那天的情况是,侧身转向时飞机面临的是比较大的侧风(地面估测),飞前面的那一架明显是长机,首先开始机动,这位一看就是老鸟,在面临大侧风时,很自然的加大侧身幅度,让底部迎风面加大与风向的正面,借助风势(像风筝那样)充分利用风力推动,这样不仅省油,而且动作还很潇洒,飞得好看也较稳定。而后面那位老兄,可能经验稍微欠缺些,看得出在尽力保持队型,却没有啥好办法,在长机刚开始机动时,急急忙忙的为了跟上,似乎颠簸一些,机翼明显踉跄一两下,于是,在弯道的最凸处,出现了一架侧飞,另一架像平飞的奇怪画面, 虽然持续时间只有6-7秒,不留意晃一眼好像飞得差不多的咧。
   
    呵呵,很幸运的让我瞟到了,当时那一幕自己还开心的暗笑了一阵,估计当时情况如下:“ 02 、02、你小子在后面搞什么?” …… “报告01、队长…刚才好像旁边飞了只鸟过去,没留神,慌了下 ”;“ 注意动作,保持队型 ”…“ 是!02明白 ”8.jpg嘿…… ……
   
    笑过之后却是沉思……!
   
    做好任何事都需要大量的经验积累,一天是练不成高手的,需要在日常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去观察学习,去磨练模仿,只有在日常训练中尽量向高手看齐, 才能快速带动自己上升;只有把基本功磨练扎实,才能轮到自己有资本创造性发挥!
   
    飞行器先进有时侯并不代表更好发挥,虽然很多事省掉了,但不是在模拟器前就能玩得出真水平出来,所谓的飞行感觉怎么来,就从真正的飞行中得来,别无它法。
   
    上面是其一,还有更厉害的!
   
    同样,最近某周三下午16时左右,观察中,某目标突然出现,在航线转向处转过来后,立即大角度直线加速爬升(大约30º),方位向西直指太阳,当时天气有浓密波条状云带,云层高1000米,厚200米,但云层上空晴朗,阳光从云隙中斜射出来,那架彪悍的歼-10竟然选择与其它10号截然不同的方式,瞅准时机,计算好时间距离,逆光在云隙中快速穿入,在那些波条云合拢成幕块之前一瞬间穿越。那一幕绝对让人屏息气凝,就像某些大片里经常出现的那样,主角在大门关闭前成功逃出。
   
    真的非常精彩!那天总算领略经常听到“发射窗口”概念是什么了!那绝对是信心、勇气、智慧、经验、技术大集于一身的真实体现。在很多歼-10 都选择逐步螺旋状爬升寻找薄云层穿越同时,它却选择窗口穿越,不仅节省时间,而且相对避免了穿越云层中飞行的危险几率(避开雷击、冰雨颗粒等),这在遭遇紧急升空作战时是非常需要的。 这就是高手,老兵的真正战斗水平!
   
    那一天那一幕的鼓舞是巨大而有力的,真正的战斗高手总算稍稍露出一点真容。平时官方如何如何吹嘘:什么某牛人演习中一次击落4机绝对不虚假,完全可能!
   
    这里又获得新的认识:操纵越先进的飞机进行空战,在双方装备、态势差不多的情况下,经验更丰富,更懂战术的一方越容易拉大与对手的差距,更快、更容易置对手于死地。有点类似顶级黑市拳台的较量,久经残酷杀场的高手总是出其不意采用瞬间的快速重击、精准力沉的扫腿主动攻击,此时对手一般挡住部分也多半被击毙,而高手的招数看似简单却经历台下刻苦的千锤百练!
   
    所以,我们的歼-10 需要不断的向更高峰进击,不能满足停留在目前层面。如果部队里个个都能像那位“穿云”老兄狂风般的表现,横扫天下并不是什么神话。
   
    四、结束语
   
    比之一年前,空军的歼-10部队进步极大,自信与勇气、力量与技术的表现已经形成规模,已渐渐具备一种成熟锋利的气质, 随着时日聚增, 更多的雄鹰加入这个队伍,红色空军的伟大崛起将指日可待! ……1.jpg2.jpg一 、前言
   
    继续破胆披露一些通过自己长期地面观察中国空军批量装备的歼-10战机所获得的真实感官体验,再结合大量媒体“公开”的数据和资料,通过不断地仔细观察、分析、对比归纳,曝光谈谈个人对歼-10战机在空战中战术飞行性能和机动能力的粗略理解和推断。
   
    这些日常地面观察的直接体验很多人不会亲身遭遇,(公开刊物也大多难以客观描写)是解读战斗型歼-10真实表现的有效手法之一。 观察的结果多多少少(再度证实)书本的东西不太可靠且容易快速过时,听广告宣传吹嘘虽不要钱也不可轻信,混乱的网络里莺歌燕舞、胡贬海吹更是比比皆是,高潮一波接一波。
   
    二 、主要内容
   
    首先,歼-10的飞行动作视频很多人肯定看过,但那些要么是试飞时没定型的“乱飞”,要么就是经过画面处理了,再就是挑最普通最假味、或最理想最好看的放出来。
   
    真实情况如此吗?
   
    官方和民间刊出的数据与真实情况有多大出入呢?
   
    装备部队的批量作战型与人们期望中的表现有多大差距呢?
   
    歼-10做为中国国产三代机在强手如林的世界先进战机中比对有什么优劣呢?
   
    谁都想知道……
   
    但真正了解掌握精通的那些飞行员、航空专家、制造维修以及配套装备涉及人员,官方传媒一律暂时绝对不准、也不敢公开系统发表言论。 看!此路不通!
   
    幸运的是,歼-10不是隐形战机,当它们现身掠过蔚蓝天空的那一刻,自信豪迈的巨大轰鸣注定要给所有真正想关心理解它的人留下一串串精彩的故事与回忆……
   
    切入正题——
   
    一般来说,我们调侃一架战机,基本从飞行机动性能表现、作战测控电子系统、配套空射武器装备3大方面出发, 至于其它什么诸如某某部位结构强度、材料工艺改进、局部的气动或结构改善的设计计算、零部件的采购、升级换代日程,地面配套系统的整合等等,普通人理解不了, 那是专家的活计!
3.jpg作战测控电子系统这一块的“水平高低”一般基本看不见,摸不着,没用过的都不知道,侃了白侃;而“配套空射武器装备”就更不用说了,不打的时候都锁在保险库内,即使看见了也没人敢说,像自己长期观察,虽然光天化日地点公开,但底线还是明明白白摆在那,不敢触碰。
   
    搞来搞去只剩下第一个方面了。 这应该是比较直观能感受到的,除非患有眼盲。
   
    ( A )
   
    空军歼-10战机给我的最直观第一感觉是:不像吹嘘的那样达到了三代机的顶峰,这样好来那也优秀。比杂志上的描写应该要收敛一些,换句话说:批量作战型在全面考虑系统兼容、稳定可靠、持续耐用的前提下,性能上暂时稍微控制性放低!在现实的飞行表现与电视里那些超炫的画面是有一定出入的,而且是必须要有 !
   
    现代先进作战飞机是高度精密的机械电子综合体,有着严格的操作规范和流程,而且使用上也不是为了迎合某些个人的需要和爱好设计。它的标准应该建立在适合大部分操纵者承受的范围内。举个例子,试飞英雄李中华能飞出的性能表现,并不是所有部队飞行员都能飞出来的,所以实际装备部队的歼-10标准型会优先考虑大众化、适应化、稳定化和可保障化。那些超炫的飞行画面其实是一种带附加损伤性的飞行,部署到作战部队的飞行使用一般情况下不赞许这样进行。
所以,在日常观察飞行中,如果不是很理解这一点的话,让某人持续观察歼-10一段时间后,问他的反应肯定是:“ 靠! 歼-10 不过如此?没看出有多厉害呀。”
   
    自己已经私下有意或无意进行过很多这样的交流调查,答案基本如此,至今没发现更有见地的人。这也不奇怪,他们可没自己那么投入地观察、发现和总结。
   
    飞行中的转折变化是细微而迅速的,不是不经意间抬头瞄两眼就能发现,运气不是说来就来。前期的观察曾经历过这一阶段,往往空手无获,脑中无物。在渐渐掌握后,“好运气”的机会迅速增加,每一次基本都能在看似平常的飞行中获得新的发现, 或证实或纠正过去的推测和思维, 学习积累的过程无比兴奋快乐!
   
    ( B )
    日常观察的批量型歼-10 应该和杂志网络公布出来区别不大,只是图片上的很多细节被PHOTO-SHOP 掉了,而目视观察也不会看得清楚,姑且差不多吧。
   
    但是只要是亲眼看过歼-10 (距离很近,250-400米内),稍微留意的话,就会发现歼-10 的体形其实是比较修长且尖锐(图片上体现不明显,可能被人为稍许压缩), 这一点在长宽比例程度和“八爷”差不多,但是因为有着前鸭翼的存在,总体感觉上就比歼-8II 要匀称一些 ;而歼-10 的大扭转机翼其实还是三角翼, 这一点又和法国“幻影”系列有些类似,只是机翼面积没那么大,更扭转融合而已。
   
4.jpg这里可以大体得出:歼-10 相对来说侧重点还是比较注重高速性能, 适合高速拦截冲刺飞行;得益于前鸭翼的配平改善,使歼-10 在高速平飞和俯冲的稳定性比歼-8II更为出色,而爬升和转向也得到了比较大的改善,紧凑的体形适合绕机身轴线滚转,但大角度的水平盘旋依然在速度上变化明显,尤其是飞行高度不是很高的情况下。所以,歼-10在300米以下慢悠悠转向从头顶飞过时,给人的视觉非常震撼。
   
    说到这里,关注的焦点出现了!
   
    通常情况下,说一架飞机的机动性能好,一般指飞行中加减速转换快且顺畅,持续的左右盘旋机动时失速小,稳定性好, 转向快、爬升快,对操纵反应敏感而不失真。
   
    观察中,歼-10的转向爬升没有问题,稳定性也没有问题,但有一点很明显(对像自己长期观察体验后尤其明显):就是大侧身机动盘旋时速度跟进略显不足,动力是其中一个原因(似乎单发机应该都类似),还有一个个人认为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前面说到的“修长”外型。老外恶说的“棍子,恶棍”不是凭空随意捏造,也有其形象的一面, 这一点在某种状态贴身格斗时比较让人担心。
   
    日常飞行中,在快速转向时,有经验的飞行员采取的弥补方法是略加爬升, 然后侧身摆杆。利用前鸭翼的平衡,损失些许高度换取速度上的稳定(这样可能比较省油),过载也小一点。不过由于整体气动外型的优越,加上前鸭翼的弥补,又是电传操纵,歼-10 在大侧身机动时的飞行变线给人感觉“惯性”侧滑和飘移非常强,就像官方的说法一样,瞬时盘旋角速度很大,在一定的侧身角度内,非常有优势。
   
    问题就在此,只是在“一定的侧身角度内” ,根据自己的观察判断估计,如果水平侧身超过75º (或接近90º)机动时, 动力就出现“勉强”情况,后继的加速就难以迅速恢复。为了证实这一点,在查看大量飞行视频后,发现双发的苏27、F-15、F-22、阵风等这种情况不很明显,而同为单发的F-16由于其机翼翼型的优势,在这方面也要优于歼-10 。
   
    这一点在官方刊物已有透露,只是试飞员当时说得不是很暴露深刻。
5.jpg(C)
   
    做个假设推断:如果作战中,歼-10 与上述外军战机进行格斗(狗斗), 歼-10 在咬尾对方情况下,只能尽量在对方没有采取大过载的近乎垂直侧身机动躲避前,想办法尽快开火将其击落,否则,在对方如此规避成功后, 因为10再加速困难的原因,将很难重新夺回后半球优势,从而丧失宝贵机会;换个位置,如果歼-10 在与对方在绕圈争取后半球优势时, 则要加倍小心注意, 迅速动作摆脱,因为这个不大不小的劣势,会被有经验的对手很快切入内圈,被对方有机可乘。
    除非此时我方占据相对的高度优势,利用出色的滚转反扣一圈转换动能,才有可能摆脱或重新有利占据优势。(但这对飞行员的经验和反应,身体素质和训练提出更高要求)而对于其他机动能力有限的飞机,则问题不突出严重,甚至只要对方不出现连续的“大角度侧身机动”,以歼-10 的机动能力,经验丰富的老兵可以说用10和任何对手都有得一拼。
   
    通过观察,如果“有幸”卷入格斗,歼-10的精英此时绝不能掉以轻心,和对手陷入纠缠。这一点无论从实地观察,还是视频回放,歼-10 都不曾出现真正的“近乎垂直连续侧身机动”画面,这也多少证实歼-10 “大瞬时盘旋角速度” 并不是什么时候、什么角度都奏效的,尤其对于先进双发战机、配有推理矢量的战机更谈不上优势。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6.jpg一分为二的看,歼-10 也还是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譬如在高速追逐机动中,歼-10 就可以相对扼制那些中低速优秀,而高速机动能力不足的对手,尽量占据高度优势,利用自身优秀的滚转和反扣,迅速把机头指向对手,争取开火先机。这一点虽然没有亲眼实地目睹,但已经从公开的仅有的视频就可以推断出了……
   
    伯伊德的“能量理论”粗略想想很有道理,“高度、速度”不会凭空无用 ,“更高、更快”始终不会落伍。歼-10 在中国目前的航空技术条件下,确实基本达到了高速与机动的兼顾,虽然不很完善,但已经难能可贵。这条路没有走错,剩下的就是甩开步子全力用心追赶,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三 、歼-10“老兵”和“新兵”的区别
   
    趣味与枯燥并存的地面观察往往讲究一点点运气,但很多情况也要看自己怎么从普通规律中发现新票票。这里再聊聊个比较有意思的故事,让大家对真实的飞行有个感性认识,特别是对于今后有志成为战斗机飞行员的朋友可以先让心理有些基本准备。
   
    在长期磨练眼力后,基本谁是老鸟,谁是新猴子基本可以判断,哪些架次是执行战斗任务,哪些是做例行飞行训练科目,哪些是师傅带徒弟都是可以推测的。
7.jpg——举例:地面观察中,师傅带徒弟的基本飞行科目训练中,根据双方的风格习惯、配合程度等等,一般采取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一种是紧密编队飞行,两架飞机间距很近,前后稍微错开,呈斜杠“/”队型展开;另一种就是前后拉开较远,距离基本保持在后架能清楚看见前架襟翼运动范围内(狗斗距离),至于是师傅在前面带飞,还是师傅在后面跟踪指点就依情况展开;
   
    在最近一次观察中,曾出现非常有趣的一幕:
   
    当时天气晴朗,地面北风2-3级,不过在山上就得戴帽子和帽兜罩住脸颊(免得被风吹紫)。 目标2架歼-10开始出现,高度400米,采用第一种队型,掠过头顶开始侧身转向。按正常来说,这是最普通不过的飞行,但那天的情况是,侧身转向时飞机面临的是比较大的侧风(地面估测),飞前面的那一架明显是长机,首先开始机动,这位一看就是老鸟,在面临大侧风时,很自然的加大侧身幅度,让底部迎风面加大与风向的正面,借助风势(像风筝那样)充分利用风力推动,这样不仅省油,而且动作还很潇洒,飞得好看也较稳定。而后面那位老兄,可能经验稍微欠缺些,看得出在尽力保持队型,却没有啥好办法,在长机刚开始机动时,急急忙忙的为了跟上,似乎颠簸一些,机翼明显踉跄一两下,于是,在弯道的最凸处,出现了一架侧飞,另一架像平飞的奇怪画面, 虽然持续时间只有6-7秒,不留意晃一眼好像飞得差不多的咧。
   
    呵呵,很幸运的让我瞟到了,当时那一幕自己还开心的暗笑了一阵,估计当时情况如下:“ 02 、02、你小子在后面搞什么?” …… “报告01、队长…刚才好像旁边飞了只鸟过去,没留神,慌了下 ”;“ 注意动作,保持队型 ”…“ 是!02明白 ”8.jpg嘿…… ……
   
    笑过之后却是沉思……!
   
    做好任何事都需要大量的经验积累,一天是练不成高手的,需要在日常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去观察学习,去磨练模仿,只有在日常训练中尽量向高手看齐, 才能快速带动自己上升;只有把基本功磨练扎实,才能轮到自己有资本创造性发挥!
   
    飞行器先进有时侯并不代表更好发挥,虽然很多事省掉了,但不是在模拟器前就能玩得出真水平出来,所谓的飞行感觉怎么来,就从真正的飞行中得来,别无它法。
   
    上面是其一,还有更厉害的!
   
    同样,最近某周三下午16时左右,观察中,某目标突然出现,在航线转向处转过来后,立即大角度直线加速爬升(大约30º),方位向西直指太阳,当时天气有浓密波条状云带,云层高1000米,厚200米,但云层上空晴朗,阳光从云隙中斜射出来,那架彪悍的歼-10竟然选择与其它10号截然不同的方式,瞅准时机,计算好时间距离,逆光在云隙中快速穿入,在那些波条云合拢成幕块之前一瞬间穿越。那一幕绝对让人屏息气凝,就像某些大片里经常出现的那样,主角在大门关闭前成功逃出。
   
    真的非常精彩!那天总算领略经常听到“发射窗口”概念是什么了!那绝对是信心、勇气、智慧、经验、技术大集于一身的真实体现。在很多歼-10 都选择逐步螺旋状爬升寻找薄云层穿越同时,它却选择窗口穿越,不仅节省时间,而且相对避免了穿越云层中飞行的危险几率(避开雷击、冰雨颗粒等),这在遭遇紧急升空作战时是非常需要的。 这就是高手,老兵的真正战斗水平!
   
    那一天那一幕的鼓舞是巨大而有力的,真正的战斗高手总算稍稍露出一点真容。平时官方如何如何吹嘘:什么某牛人演习中一次击落4机绝对不虚假,完全可能!
   
    这里又获得新的认识:操纵越先进的飞机进行空战,在双方装备、态势差不多的情况下,经验更丰富,更懂战术的一方越容易拉大与对手的差距,更快、更容易置对手于死地。有点类似顶级黑市拳台的较量,久经残酷杀场的高手总是出其不意采用瞬间的快速重击、精准力沉的扫腿主动攻击,此时对手一般挡住部分也多半被击毙,而高手的招数看似简单却经历台下刻苦的千锤百练!
   
    所以,我们的歼-10 需要不断的向更高峰进击,不能满足停留在目前层面。如果部队里个个都能像那位“穿云”老兄狂风般的表现,横扫天下并不是什么神话。
   
    四、结束语
   
    比之一年前,空军的歼-10部队进步极大,自信与勇气、力量与技术的表现已经形成规模,已渐渐具备一种成熟锋利的气质, 随着时日聚增, 更多的雄鹰加入这个队伍,红色空军的伟大崛起将指日可待! ……
喝茶的帖子
什么地摊杂志?
厉害!
LZ精神可嘉

但是现代空战还是改进弹的好
嘿,不错哈:D
真的假的?如果是真的  那有某老大要变老虎了:handshake
着实不错,帮顶!!!
感觉云山雾绕,说的东西似是而非,把人绕糊涂了。看到最后拿被批的体无完肤的黑市拳来打比方,对此文的水平不由得很是怀疑。而且谁有这么好的机会这么多的时间天天去看10飞的?守在机场的话,也就看一个起落,守在训练空域的话,作者怎么知道在哪个地方?至于10的视频,目前也没有流出来多少。作者到底是怎么观察得来经验写出这篇文章的呢?
很好,谁敢小瞧列兵党?
客观的评价。好,顶:D :D
列兵们还是多潜水学习吧
原帖由 王小弟 于 2008-3-7 14:07 发表
列兵们还是多潜水学习吧

;P ;P ;P :victory: :victory:
]]
挺好。:D :D :D
LZ厉害,竟然花那么多时间观察,这才是真正的航空迷.
虽然错误比较多,还是得顶一下
原帖由 隼鹰 于 2008-3-7 15:38 发表
狗斗的话,歼10+PL-10对决F-16C/D+AIM-9X,胜算几何?

  交换比会比较难看
原帖由 隼鹰 于 2008-3-7 15:38 发表
狗斗的话,歼10+PL-10对决F-16C/D+AIM-9X,胜算几何?

你先把pl10的数据列出来再说,貌似有大大说这个东西进展不顺
高级格斗蛋互射,拼的是人品,不出意外的话玉石俱焚
可怜我只看过27单发低空盘旋……
理想情况下同意你的看法,那么理想情况下f22是不是也得靠rp?
不易被锁住的东西例外:D
能说什么呢?很好很强大,还是很黄很暴力?:L
楼上讨论狗斗时有没有考虑头盔瞄准具+高性能格斗导弹?
很精彩的科幻小说!!!!!!!!!!!!:D
原帖由 zwz 于 2008-3-7 23:17 发表
不易被锁住的东西例外:D

============================
被锁住但是被对抗装置压制、成功诱骗... 有着优秀防御装备的空战机生存几率要高出很多。共军这方面的差距似乎比发动机更大...更是连提都不:Q
和美国空军对阵,TG空军会统统死翘翘,而且牺牲的还非常难看[:a3:]
哈哈,一篇有趣的文章:D
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