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特色的防空防灾一体化体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16:52:19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防空防灾一体化是国外民防发展的基本趋势,是我国人防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构建中国特色民防体制的核心。它充分关注到了国计民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了人防在平时与战时的全面发展,推动了人防应急功能与应战功能的协调发挥,能够扎实做好人防准备、有效提高人防应急能力、实现人防健康可持续发展。防空防灾一体化理念的提出,是与国际战略格局的变动、国家安全环境的变化、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关和密切适应的,是时代的呼唤和军事战略的客观需求。加强防空防灾一体化建设,科学设计建设进程,稳步推进建设步伐,是理论研究的重点问题。 <p>  <strong>确立科学的指导思想</strong>
        </p><p>  防空防灾一体化建设究竟怎么搞?是全盘照搬国外做法,还是另起炉灶重新开始,抑或保持现状稳步推进?这牵涉到防空防灾一体化建设的目标,因为目标决定手段与过程。防空防灾一体化建设的目标,不是建立国外的民防体制,而是建立中国特色的民防体制,是学习基础上的借鉴。因此,防空防灾一体化建设的手段,不是打破原有的防灾减灾体制和人防体制,而是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是继承基础上的发展。我国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单灾种管理体系,各减灾系统均建设和拥有系统的管理机构、救援力量和专业设备,形成了条条分割的减灾体系。要打破现有的减灾体系,实现人防统管一切战争与非战争灾害的防范、减灾、救援与恢复事宜,建立类似国外“大人防”的民防体制,在实践上难以很快实现。可行的办法是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在保持人防应战功能的前提下适当拓展应急功能,赋予人防相应的防灾减灾职能,发挥其平时的应急作用。 </p><p>  <strong>实现体制的有机融合</strong>
        </p><p>  经过长期的战备建设,人防指挥体制具有信息灵通、通信发达、警报先进、指挥高效、设施完善的优势,快速反应能力、应急处置能力与紧急救援能力较强。当前,各级政府正在筹划建立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体制,以应对可能的恐怖袭击、公共卫生事件、重大动物性疫情、核<span class="yqlink">生化危机</span>、群体性社会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等。“应急委员会”正得到论证和酝酿,以加强对非战争灾害的管理,提高政府应急处置能力,无疑提供了防空防灾一体化建设的大好时机。当前,应紧抓这一契机,把人防指挥体制与政府应急指挥体制相结合,充分利用人防指挥体制的优势,在应急管理与指挥中发挥作用,促进防空防灾一体化的实现。 </p><p>  <strong>谋求力量的整体兼容</strong>
        </p><p>  人防专业队伍战时的防护、救援、抢险、抢修等消除空袭后果的功能,在平时防灾减灾中同样有用武之地。并且由于其建制齐全、设施配套、训练扎实、领导有力,在急、难、险、重等救援任务中更能发挥生力军的突击作用。现代空袭危害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综合性等特点,电磁防护、网络防护、心理防护、特种救援等新型队伍已逐步建立,人防专业队伍将向主动与被动防护相结合、平面防护与立体防护相结合、物质防护与精神防护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其综合防护能力将进一步提高。应将人防专业队伍纳入应急救援队伍之中,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有机兼容,在共同训练与遂行任务中齐头并进,在平时应急救援活动中同步提高。同时,可开展民防志愿者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救援力量之中,为战时防护打牢基础。 </p><p>  <strong>促进资源的结合共享</strong>
        </p><p>  经过长期的建设,我国人防具有完善的通信、警报、工程以及教育等资源。这些资源具有军民兼容性和平战兼顾性,不仅能在防空作战中发挥作用,在平时的防灾减灾中也能发挥作用。同样,单灾种管理体系的预警、监测、预报、宣传等各种资源,也并非具有单一的民用价值,其军用价值同样可以在战时防空中得到体现。实现资源结合,达成资源共享,使人防资源发挥应急功能,减灾资源发挥应战功能,并实现优势互补,谋求整体优势,能有效推动防空防灾一体化进程。</p><p>[em05]</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防空防灾一体化是国外民防发展的基本趋势,是我国人防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构建中国特色民防体制的核心。它充分关注到了国计民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了人防在平时与战时的全面发展,推动了人防应急功能与应战功能的协调发挥,能够扎实做好人防准备、有效提高人防应急能力、实现人防健康可持续发展。防空防灾一体化理念的提出,是与国际战略格局的变动、国家安全环境的变化、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关和密切适应的,是时代的呼唤和军事战略的客观需求。加强防空防灾一体化建设,科学设计建设进程,稳步推进建设步伐,是理论研究的重点问题。 <p>  <strong>确立科学的指导思想</strong>
        </p><p>  防空防灾一体化建设究竟怎么搞?是全盘照搬国外做法,还是另起炉灶重新开始,抑或保持现状稳步推进?这牵涉到防空防灾一体化建设的目标,因为目标决定手段与过程。防空防灾一体化建设的目标,不是建立国外的民防体制,而是建立中国特色的民防体制,是学习基础上的借鉴。因此,防空防灾一体化建设的手段,不是打破原有的防灾减灾体制和人防体制,而是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是继承基础上的发展。我国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单灾种管理体系,各减灾系统均建设和拥有系统的管理机构、救援力量和专业设备,形成了条条分割的减灾体系。要打破现有的减灾体系,实现人防统管一切战争与非战争灾害的防范、减灾、救援与恢复事宜,建立类似国外“大人防”的民防体制,在实践上难以很快实现。可行的办法是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在保持人防应战功能的前提下适当拓展应急功能,赋予人防相应的防灾减灾职能,发挥其平时的应急作用。 </p><p>  <strong>实现体制的有机融合</strong>
        </p><p>  经过长期的战备建设,人防指挥体制具有信息灵通、通信发达、警报先进、指挥高效、设施完善的优势,快速反应能力、应急处置能力与紧急救援能力较强。当前,各级政府正在筹划建立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体制,以应对可能的恐怖袭击、公共卫生事件、重大动物性疫情、核<span class="yqlink">生化危机</span>、群体性社会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等。“应急委员会”正得到论证和酝酿,以加强对非战争灾害的管理,提高政府应急处置能力,无疑提供了防空防灾一体化建设的大好时机。当前,应紧抓这一契机,把人防指挥体制与政府应急指挥体制相结合,充分利用人防指挥体制的优势,在应急管理与指挥中发挥作用,促进防空防灾一体化的实现。 </p><p>  <strong>谋求力量的整体兼容</strong>
        </p><p>  人防专业队伍战时的防护、救援、抢险、抢修等消除空袭后果的功能,在平时防灾减灾中同样有用武之地。并且由于其建制齐全、设施配套、训练扎实、领导有力,在急、难、险、重等救援任务中更能发挥生力军的突击作用。现代空袭危害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综合性等特点,电磁防护、网络防护、心理防护、特种救援等新型队伍已逐步建立,人防专业队伍将向主动与被动防护相结合、平面防护与立体防护相结合、物质防护与精神防护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其综合防护能力将进一步提高。应将人防专业队伍纳入应急救援队伍之中,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有机兼容,在共同训练与遂行任务中齐头并进,在平时应急救援活动中同步提高。同时,可开展民防志愿者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救援力量之中,为战时防护打牢基础。 </p><p>  <strong>促进资源的结合共享</strong>
        </p><p>  经过长期的建设,我国人防具有完善的通信、警报、工程以及教育等资源。这些资源具有军民兼容性和平战兼顾性,不仅能在防空作战中发挥作用,在平时的防灾减灾中也能发挥作用。同样,单灾种管理体系的预警、监测、预报、宣传等各种资源,也并非具有单一的民用价值,其军用价值同样可以在战时防空中得到体现。实现资源结合,达成资源共享,使人防资源发挥应急功能,减灾资源发挥应战功能,并实现优势互补,谋求整体优势,能有效推动防空防灾一体化进程。</p><p>[em05]</p><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