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富人说话就天然有错吗?天则经济研究所 茅于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3:59:46
<p align="center"><strong>为富人说话就天然有错吗?</strong></p><p align="center">天则经济研究所&nbsp; 茅于轼</p><p align="center"><a href="http://column.bokee.com/blogger/name/_%C3%A9%D3%DA%E9%F8.html">http://column.bokee.com/blogger/name/_%C3%A9%D3%DA%E9%F8.html</a></p><p align="center"></p><p>  巧言令色鲜矣仁,这是孔子说的一句话。意思是花言巧语的人往往心怀不良。这句话真正是经验之谈。可是遗憾的是还有另外一句话,与其相对,也是经验之谈,这句话是: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这句话说的是假话总要戳穿的,但是拍马屁的假话却例外,因为人都喜欢听好话。</p><p>  把这两句话结合起来看,虽然大家都知道,花言巧语的人并不可靠,但是大家还是喜欢听花言巧语,而对大实话却不喜欢。有些人因为说了大实话,被一顿痛骂。但是他们却”屡教不改”,还是在说实话。因此也就继续挨骂,就群众自己的利益而言,不应该光听好话,不顾事实和道理,这样的群众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把社会推入危机,到头来大家要自己承担听从花言巧语的严重后果,所以我想和大家讨论一下如何听话的问题。</p><p>  一个人敢于说实话,敢于得罪群众,必须心里没有恐惧,必须光明磊落,没有见不得人的事。如果自己屁股底下有一堆屎,一定会遮遮掩掩,避免把自己暴露在公众的目光之下,以策安全。我们看那些贪官污吏都会唱高调,说得特别好听,有哪一个贪官会公开和大家唱反调的?我们要善于听取逆耳忠言。</p><p>  有些人认为为富人说话就错了。但我认为为富人说话也不错。为什么为穷人说话就对了,为富人说话就错了?应该一碗水端平。的确,在我国穷人是弱势群体,应该更多地为穷人说话。但是我国真正的强势群体是政府,那么多人为政府说话不算错,为富人说话就错了?而且为富人说话并不是来反对穷人,反对穷人当然是错的,不过反对富人同样是错的。现在反对穷人的话很少(可是行动上并不少),而反对富人的话却很多。我认为这并不正常,要知道,将来还有许多穷人都要变富人(就像过去二十多年里发生的那样),如果反对富人,谁还敢做富人。这对将要变富人的穷人不利,对大多数人不利。我们必须一碗水端平。</p><p>  也许有一个误解,认为富人都是靠贪污腐化,假冒伪劣挣来的钱。如果果真如此,我也赞成反对富人。但是这个假定未必成立。当然我也不知道究竟有多少富人是这样赚来的钱,不但我不知道,恐怕谁也弄不清。不过我认为基本情况并非如此。道理很简单,贪污腐化,假冒伪劣是不能创造财富的,那都是财富的转移。我国改革二十多年创造的财富比过去增加了十倍,这里不光有工农大众创造的财富,也有企业家和富人创造的成分,如果假定富人没有创造财富,对社会非常危险。要不了多久全国就要大动乱、大革命,从头来起,中国将陷入革命、反革命、反反革命,万劫不复之地。这是有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也包括解放后三十年的历史证明了的。</p><p>  上面说了,很多人为穷人说话。可是往往是说说而已,并没有行动,光说不做就有点巧言令色鲜矣仁了。许多说大实话的人,又为穷人做了许多事,大家并不知道,他们也不会自我宣传。说到这一点,我们这个社会在对待好人方面有一些严重的错误,我们往往认为做了好事如果让人知道了就不算好事,做好事必须匿名。这样对待做好事的人未免太苛刻了。我怀疑这是那些自己不做好事,又怕别人拿自己和做了好事的人做比较,而想出来的坏招,这对我们社会的正常发展极为不利。对做好事的人的唯一要求,就是心术要正,是真心诚意地做好事,不图回报(否则就变成一种交易,当然,交易也不算错,但不同于做好事)。</p><p>  我们对一个人要听其言观其行,我这里强调的是要会听,不要上当受骗,要懂得忠言逆耳,更要防止受花言巧语的骗。</p><p align="center"><strong>为富人说话就天然有错吗?</strong></p><p align="center">天则经济研究所&nbsp; 茅于轼</p><p align="center"><a href="http://column.bokee.com/blogger/name/_%C3%A9%D3%DA%E9%F8.html">http://column.bokee.com/blogger/name/_%C3%A9%D3%DA%E9%F8.html</a></p><p align="center"></p><p>  巧言令色鲜矣仁,这是孔子说的一句话。意思是花言巧语的人往往心怀不良。这句话真正是经验之谈。可是遗憾的是还有另外一句话,与其相对,也是经验之谈,这句话是: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这句话说的是假话总要戳穿的,但是拍马屁的假话却例外,因为人都喜欢听好话。</p><p>  把这两句话结合起来看,虽然大家都知道,花言巧语的人并不可靠,但是大家还是喜欢听花言巧语,而对大实话却不喜欢。有些人因为说了大实话,被一顿痛骂。但是他们却”屡教不改”,还是在说实话。因此也就继续挨骂,就群众自己的利益而言,不应该光听好话,不顾事实和道理,这样的群众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把社会推入危机,到头来大家要自己承担听从花言巧语的严重后果,所以我想和大家讨论一下如何听话的问题。</p><p>  一个人敢于说实话,敢于得罪群众,必须心里没有恐惧,必须光明磊落,没有见不得人的事。如果自己屁股底下有一堆屎,一定会遮遮掩掩,避免把自己暴露在公众的目光之下,以策安全。我们看那些贪官污吏都会唱高调,说得特别好听,有哪一个贪官会公开和大家唱反调的?我们要善于听取逆耳忠言。</p><p>  有些人认为为富人说话就错了。但我认为为富人说话也不错。为什么为穷人说话就对了,为富人说话就错了?应该一碗水端平。的确,在我国穷人是弱势群体,应该更多地为穷人说话。但是我国真正的强势群体是政府,那么多人为政府说话不算错,为富人说话就错了?而且为富人说话并不是来反对穷人,反对穷人当然是错的,不过反对富人同样是错的。现在反对穷人的话很少(可是行动上并不少),而反对富人的话却很多。我认为这并不正常,要知道,将来还有许多穷人都要变富人(就像过去二十多年里发生的那样),如果反对富人,谁还敢做富人。这对将要变富人的穷人不利,对大多数人不利。我们必须一碗水端平。</p><p>  也许有一个误解,认为富人都是靠贪污腐化,假冒伪劣挣来的钱。如果果真如此,我也赞成反对富人。但是这个假定未必成立。当然我也不知道究竟有多少富人是这样赚来的钱,不但我不知道,恐怕谁也弄不清。不过我认为基本情况并非如此。道理很简单,贪污腐化,假冒伪劣是不能创造财富的,那都是财富的转移。我国改革二十多年创造的财富比过去增加了十倍,这里不光有工农大众创造的财富,也有企业家和富人创造的成分,如果假定富人没有创造财富,对社会非常危险。要不了多久全国就要大动乱、大革命,从头来起,中国将陷入革命、反革命、反反革命,万劫不复之地。这是有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也包括解放后三十年的历史证明了的。</p><p>  上面说了,很多人为穷人说话。可是往往是说说而已,并没有行动,光说不做就有点巧言令色鲜矣仁了。许多说大实话的人,又为穷人做了许多事,大家并不知道,他们也不会自我宣传。说到这一点,我们这个社会在对待好人方面有一些严重的错误,我们往往认为做了好事如果让人知道了就不算好事,做好事必须匿名。这样对待做好事的人未免太苛刻了。我怀疑这是那些自己不做好事,又怕别人拿自己和做了好事的人做比较,而想出来的坏招,这对我们社会的正常发展极为不利。对做好事的人的唯一要求,就是心术要正,是真心诚意地做好事,不图回报(否则就变成一种交易,当然,交易也不算错,但不同于做好事)。</p><p>  我们对一个人要听其言观其行,我这里强调的是要会听,不要上当受骗,要懂得忠言逆耳,更要防止受花言巧语的骗。</p>
抢个沙发先。。。。
如果是公平竞争, 如果权力不能转化为个人财富, 如果不是那麽多人致富途径其实只不过是化公为私, 那就没有那麽多人反对为富人说话.[em06]
为富人说话当然没错,为穷人说话才有错,MBO的时候个个专家都叫好,就一台湾来的老狼看不到风头.这世界多的是锦上添花,少的是雪中送炭.专家们的专长就是这个.
现在中国的老百姓有些仇富心理,我觉得并不是老百姓的心理素质差,是社会财富分配不公造成的。
为什么没人说仇穷心态了?仇富是个伪命题
中国的富人,他们只知道自己多赚钱,还会想到别人吗?美国富人还会把自己大部分的钱给穷人,他们会吗?
<p><font size="7">只要游戏规则公平的话,没人会抱怨,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大部分富人违反了游戏规则,甚至要制订他们不用遵守的游戏规则</font></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g-36</i>在2006-6-29 13:13:00的发言:</b><br/><p><font size="7">只要游戏规则公平的话,没人会抱怨,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大部分富人违反了游戏规则,甚至要制订他们不用遵守的游戏规则</font></p></div><p></p><p>什么是富人?什么是穷人?总要有个定义吧?</p><p>对于富人还是应该本着无罪推断的原则共处。当然如果确实有问题,应该去举报。</p><p>你怎么知道人家都是不正当获取的呢?还大多数?</p><p></p>
<p>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guoguo_xp</i>在2006-6-29 12:53:00的发言:</b><br/>中国的富人,他们只知道自己多赚钱,还会想到别人吗?美国富人还会把自己大部分的钱给穷人,他们会吗?</div><p>觉得这话语气有问题</p><p>法律并没有如此规定,所以即使他没做,他也没错.</p><p>而且慈善事业&lt;&gt;分钱给穷人.</p>
“据新华社北京11月10日电(孙晓胜、叶铁桥)北京市建委10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将严厉制裁‘恶意讨薪’行为。<p>  据介绍,当前出现的‘恶意讨薪’现象,一是通过‘民工讨薪’解决工程各方合同纠纷,怂恿民工以群体性讨薪为名,施加压力,甚至阻断国道交通,以达到尽快解决的目的;二是由‘黑包工头’蓄意组织、操纵外来务工人员制造事端,造成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对上述问题,市建委将会同公安、劳动保障等有关部门严厉制裁。”(《中国青年报》2005年11月11日1版,“北京将制裁‘恶意讨薪’”)</p><p>  长期拖欠民工工资,本属故意违约、丧失诚信的机会主义交易行为,凡注重保护公平交易和民众权益、以维护法治为要务的政府决不会听任这类现象任意泛滥。但据各地调查的情况来看,拖欠民工工资的单位中不少恰与政府机关有关,追讨民工欠薪的过程十有八九会追到某个行政机关头上去。可以说,拖欠民工工资之成为社会顽症,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各类行政机关的机会主义交易倾向得不到遏制。正因为如此,尽管中央对清理民工欠薪三令五申,民工欠薪问题却依然如故,以致不少地方的民工群体不得不采取非常措施才有望索得欠薪。而北京市的这一政令不追究欠薪者的法律责任,不努力创造工程发包方无法欠薪、不敢欠薪的制度环境,反而指责民工的维权行为是“恶意讨薪”,并扬言要“严厉制裁”,可谓不辨是非,颠倒黑白,无出其右。它再清楚不过地显示了不受约束的行政权力面对公众权益时的本能倾向。中国的百姓真以为能靠这样的“有形之手”来矫正“市场失灵”并维护公众权益吗?</p><p>  中国的改革是一种行政权主导下的改革,行政权力系统的利益在改革取向上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各类改革措施或建议,凡有助于行政权力部门减轻甚至摆脱其经济责任和风险的,都能得到积极的贯彻和尝试,而有可能削弱行政控制权力或缩小政府干预自由度的,则大多要么被长期搁置,要么在实行中走样。所以,像放权让利、自负盈亏、“砸三铁”之类的改革早早地被付诸实施,而规范市场秩序和厂商行为的制度建设却步履维艰。自八十年代以来,经济学界对完善破产法、颁布反垄断法、强化对契约关系和产权的保护、维护消费者权益、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等问题的研究和呼吁可谓不绝如缕,但这些方面的改革和制度创新却鲜有长足进展,至今难言成功之日。</p><p>  当然,中国社会中的各个阶层或利益集团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影响着中国的改革进程,但行政权力系统是一个特殊的利益集团,它的社会权势大于法律,拥有着事实上的规则制定权,一般社会阶层难以与之抗衡。因而,行政权力系统对改革进程的影响力要远远大于其它社会阶层。在其他社会阶层不能对行政权力系统施加有效约束时,这个集团难免要利用其掌控的权力来谋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p><p>  中国的改革以渐进性为基本特色。但渐进性本身意味着制度转型不能一步到位,意味着改革的不彻底和制度的不规范。而不彻底的改革和不规范的制度历来是当权者上下其手、营私舞弊的温床。转型中的行政权力部门既摆脱了传统计划体制下的集权型约束,又无须承受完善市场经济中的竞争限制和法治约束,左右逢源,其自由度可谓举世无双。中国目前的各种社会难题和突出矛盾,要寻根源,几乎都可以追溯到这一点上去。将这类问题的产生归结于主张市场化改革的经济学家,无异于冠履倒易;为了解决这类社会问题而主张放弃市场化导向的制度改革,向传统的集权型管制倒退,更是南辕北辙。</p><p>  许多人在指责经济学家时喜欢将经济学家描述为一种利益集团,甚至是一种依托强势暴富的利益集团。不知发这类指责的人士对中国经济学家的生存状态了解多少。其实,只要到各类高校或专业研究机构里去走一走,看看多数专门从事经济学教学或研究的人目前的生存状态和工作状态,会不难发现,眼下中国多数经济学教授或研究员们的收入水平不过是一个中等公司职员的水平。他们中多数人的生活与各类高消费无缘。面对日益高涨的医疗费、子女学费和<span class="yqlink">
                        <form class="yqin" action="http://www.iask.com/n" method="post"><input type="hidden" name="k"/></form><a class="akey" title="房价" href="http://www.iask.com/n?k=房价"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0000">房价</font></a></span>,多数经济学家们也同样忧心忡忡,也在拍案骂娘。谓予不信,眼下各类高校经济院系毕业生的就业取向可以证明。在目前全国一流高校经济院系的博士、硕士毕业生的求职目标排序中,到高校教经济学或到专业研究机构做经济研究(即当经济学家)肯定进不了前三位,而进大公司、考公务员,乃至到新闻出版单位当编辑都要比当经济学家更受青年博士和硕士们的青睐。说中国的经济学家在整体上是一个暴富并维护暴富的利益集团实在是一件需要超常想象力的事情。中国的经济学家们身处窘境仍主张坚持市场化改革,不过是因为他们的思考依托于严密的理论框架和广泛的国际经验。他们坚信,中国目前面临的各类经济-社会难题只有靠坚持改革和制度创新才可能最终克服。</p><p>  骂经济学家成为时髦是改革开放过程中诸多社会矛盾尖锐化的一种折射。由于改革过程中不同利益群体间的博弈失衡,中国的改革中出现了“赢家”与“输家”的鲜明分野。所谓“输家”主要是指城市下岗职工、进城民工、失地农户、低收入阶层,乃至毕业即失业的知识青年等弱势群体。他们的利益在改革中受到损害,心中不满,需要发泄却又无处发泄,便只好将矛头指向仍在为改革鼓与呼的经济学家。学者们无权势,不会对弱者构成伤害,自然成为可心的撒气桶。</p><p>  面对这类扭曲的民意,中国的经济学家们甘愿认命。只要经济学家的挨骂能使弱势群体稍抒闷气,也算是对和谐社会的建设有所裨益。只是希望各界朋友,对经济学家骂尽可以骂,但对经济学的书却不能不读,切勿因一味责骂经济学家而弃现代经济学如敝屣。因为,面对当今纷纭复杂的社会转型现象,不掌握一点现代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和思维方法,还真不容易做到头脑清醒,心明眼亮。“经济学帝国主义”可不是经济学家们王婆卖瓜、自吹自擂的结果,而是现代经济学在社会问题分析上所具有的独到解释力使然。以为把中国的经济学家都骂臭了街就能解决中国的问题,怕是要后悔的。</p><p>  当代中国已追求了二十多年的市场经济并有了一个市场经济,但它还只是有了一个发育不全、屡遭扭曲的市场经济。因为,眼下的中国,依然是私权不敌公权,市场拗不过市长。要想在中国追求公平,保护弱者,确立和谐,根本的出路只有一条,即坚持改革,真正实现经济的市场化、社会的法治化和政治的民主化。行百里而半九十。现在若要在改革的基本方向上发生动摇,甚至出现倒退,则迄今中国民众在改革中已经付出的牺牲都将被打水漂,历史将再次轮回。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