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于轼及其天则经济研究所(上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01:14:41


茅于轼及其天则经济研究所(上篇)(转载)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4/200904/76950.html

作者:yangyizhqun    文章发于:乌有之乡   
代序:我购书是为了阅读,除非看走眼买了一本烂书,一般买的书至少都翻阅了。自从网上可以下载书,就省了不少银子,不再去买书,但睡觉前有时还会翻翻纸质书。偶尔翻到四川文艺出版社的《夜航船》,陡然发现是冉云飞写的序,又仔细阅读了一遍,对冉先生心生感佩,实没料到激进的自由主义者的国学修养深厚。那是冉先生1995年写的,从对明末清初的张岱的身世感怀,可以看到今天冉先生的影子。  

我很少看经济类的理论书,主要是看不懂,可操作有指导性的经济类的书会去读,比如韦尔奇的《赢》,特别是有一本薄薄的小册子《22条商规》,我是常看常新、获益匪浅,当然,有故事的书也会看,比如《蓝血十杰》,不知道这算不算经济类的书。由于自己不懂,所以对这一领域的专家很是敬畏,发现经济领域的专家总是研究出一些很雷人的科技成果,尽管结论违背常识,但我不大敢质疑。因为很多结论并非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的,这确实是事实。在我从事的研究领域就是如此。  

可经济学家冬雷震震、不分春夏秋冬地雷人,使得我去多读了几篇他们的文章,发现他们雷人的结论没有事实表述,也没有数据支撑,结论就出来了。作为学术文章,这就是造假。由于明星级的经济学家茅于轼特别小沈阳,我就把他放在博客上的文章通读了一遍,惊奇地发现,茅于轼的经济学就两个字“市场”。判断社会现象政治形态的标准也是“市场”,看它是否市场化,若是,则是正确的。解决一切问题也是“市场”。把所有问题交给市场,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就自然而然地替他解决了,经济学家甚至不用装神弄鬼地再念其他咒语,这样当明星做经济学家实在是太轻松了。为了不使自己显得太无知,我又去读了“市场”的祖师爷斯密的《国富论》,那只无所不在的“看不见的手”就是从这伸出来,茅于轼拿来以不变应万变。  

茅于轼的博文中有几篇谈自由主义,自己也标榜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不管是什么主义,以一个人、一本书、一个观点为人生所有的价值判断,这就愚不可及。以一个德国人的一本书为标准,规定和指导十几亿中国人的生活,以此为国家的立国根本,确实很愚蠢。但以另一个苏格兰人的一本书为标准来反对,难道就聪明了吗?奉马姓德国人为真理的,取的对自己有利的部分,民主自由、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社会福利,对自己不利就放弃。标榜自由主义的经济学家们也一样,只取有利于自己的“市场”,而根本不去理会祖师爷斯密还有一本《道德情操论》,讲得是人性的另一面“利他性”。中国人总爱在外国人的书本中,寻找政治制度的依据和经济生活的方式。并非它山之石不可攻玉,但把任何一种理论当成教条,非得它山之石方可攻玉,则无疑是错误的。没有一种理论和学说可以适应任何时期和任何方面。标榜自己是自由主义者的经济学家,与马教的信徒犯的是一个毛病,僵化、傻。  

在我读了几本经济类的书籍后,我不得不说中国的经济学家大多是白痴和骗子,至少与天则经济研究所有关联的经济学家是如此。作为没有实证的一门学科,经济学在中国沦落成了玄学,一句“天意”在经济学家的嘴里换成“市场”而已。经济学家实则是算命先生,算命先生至少得通五行八卦、会察言观色;经济学家则简单得多,只需学会两个字“市场”。  

张岱在《夜航船》里记录了一个测字先生,说一个学子赶考前写了一个“串”字让测测能否得中,测字的说可连中,果然中了又中。又一学子听说了,也写一 “串”字求测,回答说是不仅不得中还有难,问何故,答说无心“串”为连中,有心“串”则为“患”。测字先生也许当时名声大振,引得张岱记录下来,几百年后让读者领略测字先生的急智和神通。经济学家要成为茅于轼这样的小沈阳,无需什么能耐,整天说昏话也行,找好东家傍好大款是第一。茅于轼深谙此道,所以想不 “明星”都难。  

   

一、茅于轼是如何“经济学家”的  

如今,茅于轼俨然中国经济学界的班头,连本身不可一世的张维迎、樊纲等都聚于茅的麾下,为茅生命不止、擦鞋不已。单单是年纪大,谅也得不到这般待遇,想必在专业方面定有过人之处。一个半路出家、据自己说1975年直到满46岁才开始接触经济学的人,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有常人不可企及之处。茅于轼是怎么完成身份转换,又有哪些理论建树呢?  

从火车司机到经济学家  

茅于轼世家出身,伯父茅以升是我国著名桥梁专家,父亲茅以新是铁道专家,1950年任铁道部机务总局副局长,副部级待遇,直到离休。茅于轼1950 年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毕业后,分配到齐齐哈尔铁路局做火车司机,1955年调铁道科学研究院,从事机车车辆性能研究。1975年开始从事运输经济的研究,从这时开始与经济学沾边。茅于轼自承他的研究并没阅读西方经济理论书籍,也没说是不是从《政治经济学》着手,但明确表示了,完全是凭自己的脑袋想出了自己的理论。1985年,茅调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从事中美经济研究,同年,出版了至今为止唯一的一本经济学理论书籍《择优分配原理—经济学和它的数理基础》。  

茅于轼跻身于中国“经济学家”的行列得益于美国经济学家克莱因。克莱因是美籍犹太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1980年,以克莱因为首的七位美国经济学家在中国举办了为期七周的学习班,有100多名中国学员参加,日后,参加这个学习班的,或赴国外成为了前沿经济学家,或如茅于轼这样成为了中国的主流经济学家。茅于轼参加这个学习班可看做是他接触到真正意义的经济学。  

1986年,受美国福特基金资助赴哈佛大学任访问学者一年。茅于轼在博客中坦诚,在哈佛听了三四门课,并无收获,因为他自己就可以开课,唯一的收获是有了税收的概念。1990年应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所聘任高级讲师,给硕士研究生讲授“经济学专题”、“经济计划”和“环境经济学”,这个教职的得来,是因为与经济系的系主任相识。这三门课的内容与经济学有多大的关系,我不得而知,看“经济系专题”象是一个系列讲座性质,“经济计划”可能是给没在计划经济下生活的学生讲故事,满足外国人的猎奇心理。钱钟书先生在《围成》中,借方鸿渐之口评价过访问学者的“讲学”,说讲的人以为自己在“讲学”,听的人以为讲的人是在“学讲”,学讲外国话。茅于轼也许讲得好,那也不一定。一般给研究生讲的课,大多是自己的研究成果,讲完后都会集结付梓,但给外国研究生讲的课都没印成书,我感觉讲的不会是自己的东西。  

在整个80年代,经济学家呼风唤雨的时期,茅于轼并没露出今日隐隐然帮主的身段,他几乎缺席了每一次改革的重大举措。说明那时茅于轼“经济学家”的身份尚未得到官方认同亦未获同行认可。  

1980年,国务院体改办《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意见》,正式以官方文件的形式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起草这份文件的有薛暮桥、徐雪寒、马洪、廖季立、刘明天、林子力、柳随年等。1985年,针对中国当时的通货膨胀形势,国家体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银行共同召开“宏观经济改革国际讨论会”,通过对经济学家刘国光、赵人伟论文的分析,以及美国经济学家托宾对当时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形成了治理措施的共识。1983年,经济学家吴稼祥和金立佐写了一篇《股份化:进一步改革的一种思路》,系统地提出了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公司化改造的主张。此前,厉以宁也提出股份制,主张多元持股,破产重组,并致力推动股份制改造的施行,也就有了“厉股份”之称。这都没看到茅于轼的身影。  

除了“厉股份”,还有吴市场、张产权、曹破产、杨卖光等,用以说明“经济学家”在改革中起的作用,这些作用无论好坏,都是作为一个经济学家的身份表征。这些并不是自己或者官方授予的,而是老百姓根据他们的行为安上的。最近,在“经济学家”这个帮派中,自己给茅于轼安了个“茅维权”,大概是觉得茅于轼今日身份不同,行走江湖没个绰号很丢面子,但如果不是“茅”姓特殊,谁也想不到某维权是茅于轼。说是茅于轼致力于为社会弱势群体“维权”,所以“茅维权”。暂且不说茅于轼是否为弱势群体“维权”,仅就“维权”这个社会活动家的表征放在“经济学家”头上,实在是说明这个“经济学家”很不“经济”、浪得虚名。  

茅于轼“经济学家”的身份起初不被接受自有道理,他非科班出身,也没自学,完全是自创。在80年代发表的经济类文章也只是以经济学的视角观照实际问题,谈不上经济学研究。80年代,他大致有这些文章:“环境经济学中的三个基本问题”(《经济研究》,1982年8月)、“中国能源政策研究报告” (1983年)、“中国的能源政策及其国际背景”(《经济研究参考资料》,1987年)、“美国人口的分布和流动及地区经济发展”(《美国研究》,1988年)、“温室效应的经济后果”(《科技导报》,1989年)。与经济学沾上边的是1985年出版的《择优分配原理—经济学和它的数理基础》,这本书面世后,并无影响,只是近年,张维迎屈尊做了茅于轼的小弟后,张维迎将它吹上了天。  

给茅于轼带来“经济学家”人气的是90年代的两本普及读物,一本是1993年出版的《生活中的经济学:对美国市场的考察》、三版时改为《生活中的经济学》;另一本是1996年出版的《谁妨碍了我们致富》。中国的专家,要不身陷书斋,要不奔走于政治权贵的屋前门后,肯放下身段好好给百姓解释一下他的学问的,少之又少。茅于轼看准了这点,走了一条群众路线,推出的两本书恰恰迎合大众急于了解美国急于致富的心理。是普罗大众首先认可了茅于轼“经济学家”的身份,名声在民间鹊起。那时,茅于轼尚未完全把自己卖给国内外的权贵,说的大多还是人话,又通俗易懂,大众自然认可。  

1993年,创办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是茅于轼人生的分水岭。这是一家民间经济研究所,在美国人眼里,只要是民间的,就会是公允的;只要是民间的,政治就是正确的。美国福特基金会带有偏见地看中了茅于轼和他的研究所,开始资助他的研究项目,这个信号传递给已有“经济学家”身份的白痴,那些白痴第一反应就是,既然是福特基金资助,那一定“经济成了家”。于是,一改以前对茅于轼冷漠的态度,接纳了他。茅于轼成“家”而暴得大名,是一个从民间到“主流”的逆向过程。  

社会科学的学术与资本结盟,会变得邪恶,但学术这个怨妇总归出身名门,邪恶得就不彻底,总惦记着要立牌坊,况且,学术离开了资本也并非不能生存,只是有些寂寞。而像茅于轼这样非学术和伪学术,就非得被资本包养,否则生存堪虞。茅于轼搭建了天则经济研究所这个窑子后,迅速勾搭上了房地产资本,卖身给任志强潘石屹等,而任、潘则以资助研究项目、频繁举行研讨会让茅于轼在媒体频频露脸,一个大师级的“经济学家”就这样包装诞生了,茅也从此不再说人话。  

茅于轼的经济学  

先说经济学,经济学理论作为当代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学科,它从来就不是先有理论,而后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的,它是通过对社会活动中的现象进行分析、总结,形成一套描述性的理论。先有了市场活动,亚当·斯密认为有一只无所不在神秘的手在掌控,才有了“市场理论”。先有政府干预,才有了凯恩斯理论。这门学科,没有实证,只有溯后性而前瞻性不强,并不算严格的客观科学。尽管现代经济学都引入了数学以搭建模型,但每一个模型产生于不同的人,反映的是不同的意识形态。将以往的经济数据放入模型中验证,如果得出大致吻合的结论,则认为构建这个模型的经济理论是正确的,提出这个经济理论的“经济学家”很希望用这套理论来指导经济生活。可现实中的条件改变了呢,是不是还会得出以往符合这个模型的数据,中国的“经济学家”不大考虑这个,这就是按“经济学家”的理论进行经济改革,越改越离谱的原因。开始靠谱,是因为那时的社会经济条件与它理论得出时的环境的谱子靠得比较近。由此看来,经济学就是经验型的算命的学科,在西方,“算命的”经济学门派繁多,但在我国流行的主要只有两种: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微观经济学。  

1980年,来我国开班讲学的劳伦斯·克莱因属于凯恩斯主义学派。凯恩斯主义学派强调充分就业和国家干预,在经济学中,凯恩斯主义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宏观经济学又称总体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整体经济,通过对总量经济的研究,以期解决失业、通货膨胀、经济波动和国际收支的问题。与宏观经济学对称的是微观经济学,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就是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以价格分析为中心,分析单个生产者如何分配有限资源以获取最大利润。微观经济学的源头则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也就是以市场为主导的经济学。  

虽然茅于轼师从劳伦斯·克莱因,但并没接受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观点,而是成为了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鼓吹者,中国主流经济学家大多是持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观点的。这种现象并不奇怪。中国经济步履维艰寻求转型阶段,经济学家们本能地拒绝有着“计划经济”色彩的、政府干预的凯恩斯主义,转而紧紧拥抱听起来也悦耳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当然也与当时的国际环境有密切关系,里根和撒切尔夫人推行和输出的都是新自由主义经济。最主要的是经济学家的愚蠢,他们只知道“计划经济”不好,而不去分析当时中国实行的是不是“计划经济”、适当程度的“计划经济”对经济发展有没有帮助。当时中国实行的是“命令经济”,而不是“计划经济”,前苏联才是计划经济。从斯大林时代到勃列日涅夫时代,实行的是严格的计划经济,他们一直是专家负责制和厂长负责制,没有象我国这般随心所欲,由狗屁不通的书记说了算。特别是“经济学家”拿新自由主义经济当成唯一标准,衡量一切经济现象、社会现象,以至于背离常识、公义、公理而不自知,荒唐得无以复加。“没有一种理论和学说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中国主流“经济学家”普遍不懂这个常识。  

茅于轼的经济学建立在他的《择优分配原理—经济学和它的数理基础》里。简单地说就是:每个人从利己的立场出发,可以达到全社会整体的“利他”。当然,这里的“利己”是不侵害别人的利己,是妥协均衡的利己,就是通过协商谈判达成互惠互利。了解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就能轻易看出茅于轼的这本书是对那只手的山寨版解释。  

不能说茅于轼的解释没有道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易,以至商业谈判都是遵循这个“利己”到“利他”的道理。但这不是普遍真理,不能用于任何时候和任何方面。茅于轼用“择优分配”为真理标准来观照所有事物,则是错误。从某种意义上说,茅于轼的“择优分配原理”又是完全错误的。也就是经典牛顿定理与爱因斯坦相对论在物理学上的意义,牛顿定理不能解释宇宙现象,也不能适用于微观世界。经济学中的“均衡理论”则是击碎茅于轼理论的“相对论”。“均衡理论”证明茅于轼的“择优分配原理”极其荒谬。如果,茅于轼不了解“均衡理论”,就请茅于轼摘下头上经济学家的帽子;如果,茅于轼清楚“均衡理论”,仍然用“择优分配”来忽悠,那绝不是招摇撞骗这么简单。  

美国影片《美丽心灵》,获得了74届奥斯卡的四个奖项,影帝罗素克罗在片中饰演经济学家纳什。纳什,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1994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原因是提出了“纳什均衡理论”。  

“纳什均衡”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个体的人从利己的立场出发,所构成的最优组合,并不会达到总体最优的结果。最终结局是一个“纳什均衡”,这个“纳什均衡”是对所有人都不利的结果。  

下面这个著名的“囚徒困境”的故事,能很通晓地诠释“纳什均衡”。  

有一盗窃命案,张三和李四的盗窃罪证据确凿,杀人罪证据不足。于是警方就将二人隔离审讯,分别对张三李四二人说:“由于盗窃罪成立,你将面临一年的刑期。但可以做个交易,如果你承认杀人的罪行,可以视为立功,只需收监三个月,而你的同伙将判十年刑期。如果你不交代,而你的同伙交代了,则你将坐十年牢,你的同伙三个月就可自由。如果,你们两个都交代,那么,你们各自服刑五年。”  

显然,张三李四选择不交代,各自服刑一年是最好的结果。根据茅于轼的“择优分配”,有理性的人从利己的立场出发,两人都会盘算:“假如他认了,我没认,我得蹲监10年,所以认了对自己有利。如果我交代了,他也交代了,我也是坐五年牢,也是交代了对自己有利;假使我承认了,而他抵赖,我就只要坐3个月,而他将坐10年牢狱,也是承认对自己有利。所以,不管他招不招,对我而言,都是交代了对自己有利”。最终,两个人都会选择招供,结果都获5年刑期。而对两人最有利的一年刑期不会出现。  

为什么,因为理性的人不会冒这个风险,只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也就是茅于轼说的“择优分配”,但得出的结果却是与茅于轼的结论完全相反。也与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相悖,斯密的市场经济理论认为,“看不见的手”会调节自利的个体以使整体取得最大利益。但斯密没考虑到,如果参与的个体数量不多,那么,每一个决策者都会顾虑其他人的想法,所以,完全的市场经济在全球一体化、国与国之间的商业博弈就行不通,那就需要另一套理论来指导。  

张三李四能得到最好的结果的条件是:串供。作为经济学家,茅于轼不懂“纳什均衡”,不可想象。那他为何时时事事都用有局限性的“择优分配”来界定呢?只有一个解释,他已经“串供”。茅于轼为地产商摇旗、为富人说话,就是他“串供”后的表现。  

茅于轼经济学的学术地位  

前些时,不少网站都做了个茅于轼华诞八十周年的专题,牛博网也在首页不甘落后为茅于轼弄了个镶金贴银的牌坊。茅于轼的江湖地位确实很牛逼。江湖地位不等同于学术地位,江湖人往往爱混淆,有意把江湖地位说成是学术地位。在中国,决定江湖地位的一般不凭本事,武艺低微的宋江能做梁山泊老大,凭的就不是上阵厮杀和运筹帷幄,所谓功夫在诗外。在中国,如果你年纪足够大、同时脸皮够厚,敢胡说,那一般会有不小的江湖名声和不低的江湖地位;如果还能念几句科学咒语,那大师、专家的盛誉就滚滚而来。  

中国人迷信西方,也就从迷“马”开始,时间不长,也就一百多年,骨子里仍然是迷信祖宗,进而迷信年纪够老的人,总害怕不听老人言吃了亏。即使有人看出不过是除了年纪一无是处,也不愿捅破这层窗户纸,但凡有人揭掉这层纸,也会指责别人不应该。理由是:老人已经做了这么多了,还想怎么样。不惜将老人做的 “那么多”无限放大,放大到任何领域,比如茅于轼做的小额贷款,你可以放大到一个道德完人的高度,但放大到茅于轼是一个了不起的经济学家,那就过了界、不沾边。正因如此,中国就多了不少肆无忌惮的学术老骗子。  

媒体和网络的喧嚣,只说明茅于轼的江湖地位,其学术地位如何呢?2005年10月26日,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在接受《中华工商时报》采访时说: “国内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最多不超过五个。”并提出了评判经济学家的硬指标:看他论文是否发表在有影响的经济学期刊上,他论文被其他经济学家引用的情况。同时指出世界上有影响的期刊有160种,得到学术界尊重的有60多种,而被学术界推崇的只有20种。此言一出,民声沸腾,国内经济学家却装聋作哑,静寂无声。当然,也可理解成,国内所有的经济学家都高风亮节,不屑于作口舌之争。我认为,国内经济学界是默认这个事实的,因为丁学良不好糊弄,相争只是自取其辱。丁学良出身皖南农村,1984年赴美留学,哈佛博士。国内经济学家用国情说、国际说均绕不过丁学良,只好认了。可见,国内经济学界最多只有五个在国际学术界有一位置,由于丁教授没举出五个人名,国内所有的主流经济学家都可以意淫自己是五分之一。但茅于轼不可以,茅于轼在硬指标面前很困窘,他没有一篇论文发在了20种期刊和60种期刊里。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说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开在西方,香在拉美和中国,是不是茅于轼的经济学理论反其道行之,墙内开花,自家院里香?很有可能。张维迎曾经评价茅于轼《择优分配原理——经济学和它的数理基础》一书说:“重新构造了整个微观经济学的著述奠定了他作为经济学家的地位”,并说前苏联人因为这项成果获得了诺贝尔奖,言外之意茅于轼也行。在介绍茅于轼的学术生平时,都说茅于轼是单独研究,用数学公式建立了一个线性模型,我看很可疑。早在1939年,康托洛维奇就写过《经济管理的最优化》一书,论述线性约束条件下的线性目标达到最优,也因此获得了197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是茅于轼的研究成果与康氏暗合?但我知道茅于轼懂俄语。算是我小人之见,确实是茅于轼没参考、抄袭前苏联人的成果,自己坐在家里想出来的,可张维迎的评价仍然使人肉麻。先进性和开创性都谈不上的一项“成果”,别说是奠定什么地位,连成果都不是,况且别人完成于近半个世纪以前。线性优化也不是张维迎说的市场化的微观经济学,它是基于计划经济的优化。康托洛维奇一生都在计划经济环境下生活,是前苏联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民经济管理研究所经济问题研究主任,1965年,前苏联为表彰他在经济分析和计划工作中应用数学方法的成绩,授予他列宁奖金。那个成绩就是“线性优化”。张维迎无逻辑地谄媚,就是他们那个帮派互相吹捧、抬轿子的游戏。  

会不会冤枉张维迎,其实他不是在无耻地谄媚,茅于轼的《择优分配原理——经济学和它的数理基础》确实如张维迎所言,是“重新构造了整个微观经济学的著述”呢?看看当今主流经济学家在大学教授微观经济学选用的教材和参考书,大致可以明白。教材和参考书有:“曼昆《经济学原理》、萨缪尔森《经济学》、斯蒂格利茨《经济学》、国内高鸿业、历以宁、宋承先、梁小民、朱锡庆、尹伯成、司春林等所编的教材、哈耶克的、莫瑞斯的《管理经济学》、平狄克《微观经济学》、曼斯非尔特《微观经济学》、范里安《微观经济学: 现代观点》,高级阶段有:平新乔《微观经济学18讲》、张定胜《高级微观经济学》、蒋殿春《高级微观经济学》、武康平《高级微观经济学》”。但没有张维迎说的“重新构造了整个微观经济学的著述”的、茅于轼写的《择优分配原理——经济学和它的数理基础》一书。仅此说明,张维迎很下流,以及茅于轼在国内经济学界也没学术地位。茅于轼有的是帮派中的江湖地位。  

学术地位有学界认同,也有民间认可。在国际上,民间同样不认同茅于轼的经济学家身份。Atlas基金会,1999年因《中国人的道德前景》一书颁奖给茅于轼,该奖项的7位评委都是著名的经济学家。他们代表民间组织评定的奖项仍然看不上茅于轼的经济学,而让茅以社会学著述获奖。在中国民间,茅于轼经济学家的名头则响彻云霄。这是因为,茅于轼将自己卖给资本后,资本方出于自身的需要,必须树立茅于轼的江湖地位。另一方面,中国喜欢披“自由主义”外衣而不知“自由主义”为何物的愤青数量庞大,他们有个简单的认同标准,就是对暗号,说一句“自由主义”、回一声“反政府”,暗号就对上了,那么就不管是什么样的脏毒、僵毒和圈圈都引为同好而一起流,也不怕会不会污了“自由主义”这件外衣。由于茅于轼在某个文件中是第一批签署者,所以“自由主义”愤青们也将茅于轼当作一面旗帜,誓死捍卫茅于轼“经济学家”的江湖地位,为他放的每一个屁做“不臭”的辩解。从而稳定了茅于轼在国内的江湖地位。  

综上所述,茅于轼没有学术地位,只有江湖地位。

茅于轼及其天则经济研究所(上篇)(转载)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4/200904/76950.html

作者:yangyizhqun    文章发于:乌有之乡   
代序:我购书是为了阅读,除非看走眼买了一本烂书,一般买的书至少都翻阅了。自从网上可以下载书,就省了不少银子,不再去买书,但睡觉前有时还会翻翻纸质书。偶尔翻到四川文艺出版社的《夜航船》,陡然发现是冉云飞写的序,又仔细阅读了一遍,对冉先生心生感佩,实没料到激进的自由主义者的国学修养深厚。那是冉先生1995年写的,从对明末清初的张岱的身世感怀,可以看到今天冉先生的影子。  

我很少看经济类的理论书,主要是看不懂,可操作有指导性的经济类的书会去读,比如韦尔奇的《赢》,特别是有一本薄薄的小册子《22条商规》,我是常看常新、获益匪浅,当然,有故事的书也会看,比如《蓝血十杰》,不知道这算不算经济类的书。由于自己不懂,所以对这一领域的专家很是敬畏,发现经济领域的专家总是研究出一些很雷人的科技成果,尽管结论违背常识,但我不大敢质疑。因为很多结论并非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的,这确实是事实。在我从事的研究领域就是如此。  

可经济学家冬雷震震、不分春夏秋冬地雷人,使得我去多读了几篇他们的文章,发现他们雷人的结论没有事实表述,也没有数据支撑,结论就出来了。作为学术文章,这就是造假。由于明星级的经济学家茅于轼特别小沈阳,我就把他放在博客上的文章通读了一遍,惊奇地发现,茅于轼的经济学就两个字“市场”。判断社会现象政治形态的标准也是“市场”,看它是否市场化,若是,则是正确的。解决一切问题也是“市场”。把所有问题交给市场,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就自然而然地替他解决了,经济学家甚至不用装神弄鬼地再念其他咒语,这样当明星做经济学家实在是太轻松了。为了不使自己显得太无知,我又去读了“市场”的祖师爷斯密的《国富论》,那只无所不在的“看不见的手”就是从这伸出来,茅于轼拿来以不变应万变。  

茅于轼的博文中有几篇谈自由主义,自己也标榜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不管是什么主义,以一个人、一本书、一个观点为人生所有的价值判断,这就愚不可及。以一个德国人的一本书为标准,规定和指导十几亿中国人的生活,以此为国家的立国根本,确实很愚蠢。但以另一个苏格兰人的一本书为标准来反对,难道就聪明了吗?奉马姓德国人为真理的,取的对自己有利的部分,民主自由、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社会福利,对自己不利就放弃。标榜自由主义的经济学家们也一样,只取有利于自己的“市场”,而根本不去理会祖师爷斯密还有一本《道德情操论》,讲得是人性的另一面“利他性”。中国人总爱在外国人的书本中,寻找政治制度的依据和经济生活的方式。并非它山之石不可攻玉,但把任何一种理论当成教条,非得它山之石方可攻玉,则无疑是错误的。没有一种理论和学说可以适应任何时期和任何方面。标榜自己是自由主义者的经济学家,与马教的信徒犯的是一个毛病,僵化、傻。  

在我读了几本经济类的书籍后,我不得不说中国的经济学家大多是白痴和骗子,至少与天则经济研究所有关联的经济学家是如此。作为没有实证的一门学科,经济学在中国沦落成了玄学,一句“天意”在经济学家的嘴里换成“市场”而已。经济学家实则是算命先生,算命先生至少得通五行八卦、会察言观色;经济学家则简单得多,只需学会两个字“市场”。  

张岱在《夜航船》里记录了一个测字先生,说一个学子赶考前写了一个“串”字让测测能否得中,测字的说可连中,果然中了又中。又一学子听说了,也写一 “串”字求测,回答说是不仅不得中还有难,问何故,答说无心“串”为连中,有心“串”则为“患”。测字先生也许当时名声大振,引得张岱记录下来,几百年后让读者领略测字先生的急智和神通。经济学家要成为茅于轼这样的小沈阳,无需什么能耐,整天说昏话也行,找好东家傍好大款是第一。茅于轼深谙此道,所以想不 “明星”都难。  

   

一、茅于轼是如何“经济学家”的  

如今,茅于轼俨然中国经济学界的班头,连本身不可一世的张维迎、樊纲等都聚于茅的麾下,为茅生命不止、擦鞋不已。单单是年纪大,谅也得不到这般待遇,想必在专业方面定有过人之处。一个半路出家、据自己说1975年直到满46岁才开始接触经济学的人,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有常人不可企及之处。茅于轼是怎么完成身份转换,又有哪些理论建树呢?  

从火车司机到经济学家  

茅于轼世家出身,伯父茅以升是我国著名桥梁专家,父亲茅以新是铁道专家,1950年任铁道部机务总局副局长,副部级待遇,直到离休。茅于轼1950 年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毕业后,分配到齐齐哈尔铁路局做火车司机,1955年调铁道科学研究院,从事机车车辆性能研究。1975年开始从事运输经济的研究,从这时开始与经济学沾边。茅于轼自承他的研究并没阅读西方经济理论书籍,也没说是不是从《政治经济学》着手,但明确表示了,完全是凭自己的脑袋想出了自己的理论。1985年,茅调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从事中美经济研究,同年,出版了至今为止唯一的一本经济学理论书籍《择优分配原理—经济学和它的数理基础》。  

茅于轼跻身于中国“经济学家”的行列得益于美国经济学家克莱因。克莱因是美籍犹太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1980年,以克莱因为首的七位美国经济学家在中国举办了为期七周的学习班,有100多名中国学员参加,日后,参加这个学习班的,或赴国外成为了前沿经济学家,或如茅于轼这样成为了中国的主流经济学家。茅于轼参加这个学习班可看做是他接触到真正意义的经济学。  

1986年,受美国福特基金资助赴哈佛大学任访问学者一年。茅于轼在博客中坦诚,在哈佛听了三四门课,并无收获,因为他自己就可以开课,唯一的收获是有了税收的概念。1990年应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所聘任高级讲师,给硕士研究生讲授“经济学专题”、“经济计划”和“环境经济学”,这个教职的得来,是因为与经济系的系主任相识。这三门课的内容与经济学有多大的关系,我不得而知,看“经济系专题”象是一个系列讲座性质,“经济计划”可能是给没在计划经济下生活的学生讲故事,满足外国人的猎奇心理。钱钟书先生在《围成》中,借方鸿渐之口评价过访问学者的“讲学”,说讲的人以为自己在“讲学”,听的人以为讲的人是在“学讲”,学讲外国话。茅于轼也许讲得好,那也不一定。一般给研究生讲的课,大多是自己的研究成果,讲完后都会集结付梓,但给外国研究生讲的课都没印成书,我感觉讲的不会是自己的东西。  

在整个80年代,经济学家呼风唤雨的时期,茅于轼并没露出今日隐隐然帮主的身段,他几乎缺席了每一次改革的重大举措。说明那时茅于轼“经济学家”的身份尚未得到官方认同亦未获同行认可。  

1980年,国务院体改办《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意见》,正式以官方文件的形式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起草这份文件的有薛暮桥、徐雪寒、马洪、廖季立、刘明天、林子力、柳随年等。1985年,针对中国当时的通货膨胀形势,国家体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银行共同召开“宏观经济改革国际讨论会”,通过对经济学家刘国光、赵人伟论文的分析,以及美国经济学家托宾对当时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形成了治理措施的共识。1983年,经济学家吴稼祥和金立佐写了一篇《股份化:进一步改革的一种思路》,系统地提出了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公司化改造的主张。此前,厉以宁也提出股份制,主张多元持股,破产重组,并致力推动股份制改造的施行,也就有了“厉股份”之称。这都没看到茅于轼的身影。  

除了“厉股份”,还有吴市场、张产权、曹破产、杨卖光等,用以说明“经济学家”在改革中起的作用,这些作用无论好坏,都是作为一个经济学家的身份表征。这些并不是自己或者官方授予的,而是老百姓根据他们的行为安上的。最近,在“经济学家”这个帮派中,自己给茅于轼安了个“茅维权”,大概是觉得茅于轼今日身份不同,行走江湖没个绰号很丢面子,但如果不是“茅”姓特殊,谁也想不到某维权是茅于轼。说是茅于轼致力于为社会弱势群体“维权”,所以“茅维权”。暂且不说茅于轼是否为弱势群体“维权”,仅就“维权”这个社会活动家的表征放在“经济学家”头上,实在是说明这个“经济学家”很不“经济”、浪得虚名。  

茅于轼“经济学家”的身份起初不被接受自有道理,他非科班出身,也没自学,完全是自创。在80年代发表的经济类文章也只是以经济学的视角观照实际问题,谈不上经济学研究。80年代,他大致有这些文章:“环境经济学中的三个基本问题”(《经济研究》,1982年8月)、“中国能源政策研究报告” (1983年)、“中国的能源政策及其国际背景”(《经济研究参考资料》,1987年)、“美国人口的分布和流动及地区经济发展”(《美国研究》,1988年)、“温室效应的经济后果”(《科技导报》,1989年)。与经济学沾上边的是1985年出版的《择优分配原理—经济学和它的数理基础》,这本书面世后,并无影响,只是近年,张维迎屈尊做了茅于轼的小弟后,张维迎将它吹上了天。  

给茅于轼带来“经济学家”人气的是90年代的两本普及读物,一本是1993年出版的《生活中的经济学:对美国市场的考察》、三版时改为《生活中的经济学》;另一本是1996年出版的《谁妨碍了我们致富》。中国的专家,要不身陷书斋,要不奔走于政治权贵的屋前门后,肯放下身段好好给百姓解释一下他的学问的,少之又少。茅于轼看准了这点,走了一条群众路线,推出的两本书恰恰迎合大众急于了解美国急于致富的心理。是普罗大众首先认可了茅于轼“经济学家”的身份,名声在民间鹊起。那时,茅于轼尚未完全把自己卖给国内外的权贵,说的大多还是人话,又通俗易懂,大众自然认可。  

1993年,创办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是茅于轼人生的分水岭。这是一家民间经济研究所,在美国人眼里,只要是民间的,就会是公允的;只要是民间的,政治就是正确的。美国福特基金会带有偏见地看中了茅于轼和他的研究所,开始资助他的研究项目,这个信号传递给已有“经济学家”身份的白痴,那些白痴第一反应就是,既然是福特基金资助,那一定“经济成了家”。于是,一改以前对茅于轼冷漠的态度,接纳了他。茅于轼成“家”而暴得大名,是一个从民间到“主流”的逆向过程。  

社会科学的学术与资本结盟,会变得邪恶,但学术这个怨妇总归出身名门,邪恶得就不彻底,总惦记着要立牌坊,况且,学术离开了资本也并非不能生存,只是有些寂寞。而像茅于轼这样非学术和伪学术,就非得被资本包养,否则生存堪虞。茅于轼搭建了天则经济研究所这个窑子后,迅速勾搭上了房地产资本,卖身给任志强潘石屹等,而任、潘则以资助研究项目、频繁举行研讨会让茅于轼在媒体频频露脸,一个大师级的“经济学家”就这样包装诞生了,茅也从此不再说人话。  

茅于轼的经济学  

先说经济学,经济学理论作为当代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学科,它从来就不是先有理论,而后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的,它是通过对社会活动中的现象进行分析、总结,形成一套描述性的理论。先有了市场活动,亚当·斯密认为有一只无所不在神秘的手在掌控,才有了“市场理论”。先有政府干预,才有了凯恩斯理论。这门学科,没有实证,只有溯后性而前瞻性不强,并不算严格的客观科学。尽管现代经济学都引入了数学以搭建模型,但每一个模型产生于不同的人,反映的是不同的意识形态。将以往的经济数据放入模型中验证,如果得出大致吻合的结论,则认为构建这个模型的经济理论是正确的,提出这个经济理论的“经济学家”很希望用这套理论来指导经济生活。可现实中的条件改变了呢,是不是还会得出以往符合这个模型的数据,中国的“经济学家”不大考虑这个,这就是按“经济学家”的理论进行经济改革,越改越离谱的原因。开始靠谱,是因为那时的社会经济条件与它理论得出时的环境的谱子靠得比较近。由此看来,经济学就是经验型的算命的学科,在西方,“算命的”经济学门派繁多,但在我国流行的主要只有两种: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微观经济学。  

1980年,来我国开班讲学的劳伦斯·克莱因属于凯恩斯主义学派。凯恩斯主义学派强调充分就业和国家干预,在经济学中,凯恩斯主义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宏观经济学又称总体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整体经济,通过对总量经济的研究,以期解决失业、通货膨胀、经济波动和国际收支的问题。与宏观经济学对称的是微观经济学,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就是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以价格分析为中心,分析单个生产者如何分配有限资源以获取最大利润。微观经济学的源头则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也就是以市场为主导的经济学。  

虽然茅于轼师从劳伦斯·克莱因,但并没接受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观点,而是成为了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鼓吹者,中国主流经济学家大多是持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观点的。这种现象并不奇怪。中国经济步履维艰寻求转型阶段,经济学家们本能地拒绝有着“计划经济”色彩的、政府干预的凯恩斯主义,转而紧紧拥抱听起来也悦耳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当然也与当时的国际环境有密切关系,里根和撒切尔夫人推行和输出的都是新自由主义经济。最主要的是经济学家的愚蠢,他们只知道“计划经济”不好,而不去分析当时中国实行的是不是“计划经济”、适当程度的“计划经济”对经济发展有没有帮助。当时中国实行的是“命令经济”,而不是“计划经济”,前苏联才是计划经济。从斯大林时代到勃列日涅夫时代,实行的是严格的计划经济,他们一直是专家负责制和厂长负责制,没有象我国这般随心所欲,由狗屁不通的书记说了算。特别是“经济学家”拿新自由主义经济当成唯一标准,衡量一切经济现象、社会现象,以至于背离常识、公义、公理而不自知,荒唐得无以复加。“没有一种理论和学说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中国主流“经济学家”普遍不懂这个常识。  

茅于轼的经济学建立在他的《择优分配原理—经济学和它的数理基础》里。简单地说就是:每个人从利己的立场出发,可以达到全社会整体的“利他”。当然,这里的“利己”是不侵害别人的利己,是妥协均衡的利己,就是通过协商谈判达成互惠互利。了解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就能轻易看出茅于轼的这本书是对那只手的山寨版解释。  

不能说茅于轼的解释没有道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易,以至商业谈判都是遵循这个“利己”到“利他”的道理。但这不是普遍真理,不能用于任何时候和任何方面。茅于轼用“择优分配”为真理标准来观照所有事物,则是错误。从某种意义上说,茅于轼的“择优分配原理”又是完全错误的。也就是经典牛顿定理与爱因斯坦相对论在物理学上的意义,牛顿定理不能解释宇宙现象,也不能适用于微观世界。经济学中的“均衡理论”则是击碎茅于轼理论的“相对论”。“均衡理论”证明茅于轼的“择优分配原理”极其荒谬。如果,茅于轼不了解“均衡理论”,就请茅于轼摘下头上经济学家的帽子;如果,茅于轼清楚“均衡理论”,仍然用“择优分配”来忽悠,那绝不是招摇撞骗这么简单。  

美国影片《美丽心灵》,获得了74届奥斯卡的四个奖项,影帝罗素克罗在片中饰演经济学家纳什。纳什,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1994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原因是提出了“纳什均衡理论”。  

“纳什均衡”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个体的人从利己的立场出发,所构成的最优组合,并不会达到总体最优的结果。最终结局是一个“纳什均衡”,这个“纳什均衡”是对所有人都不利的结果。  

下面这个著名的“囚徒困境”的故事,能很通晓地诠释“纳什均衡”。  

有一盗窃命案,张三和李四的盗窃罪证据确凿,杀人罪证据不足。于是警方就将二人隔离审讯,分别对张三李四二人说:“由于盗窃罪成立,你将面临一年的刑期。但可以做个交易,如果你承认杀人的罪行,可以视为立功,只需收监三个月,而你的同伙将判十年刑期。如果你不交代,而你的同伙交代了,则你将坐十年牢,你的同伙三个月就可自由。如果,你们两个都交代,那么,你们各自服刑五年。”  

显然,张三李四选择不交代,各自服刑一年是最好的结果。根据茅于轼的“择优分配”,有理性的人从利己的立场出发,两人都会盘算:“假如他认了,我没认,我得蹲监10年,所以认了对自己有利。如果我交代了,他也交代了,我也是坐五年牢,也是交代了对自己有利;假使我承认了,而他抵赖,我就只要坐3个月,而他将坐10年牢狱,也是承认对自己有利。所以,不管他招不招,对我而言,都是交代了对自己有利”。最终,两个人都会选择招供,结果都获5年刑期。而对两人最有利的一年刑期不会出现。  

为什么,因为理性的人不会冒这个风险,只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也就是茅于轼说的“择优分配”,但得出的结果却是与茅于轼的结论完全相反。也与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相悖,斯密的市场经济理论认为,“看不见的手”会调节自利的个体以使整体取得最大利益。但斯密没考虑到,如果参与的个体数量不多,那么,每一个决策者都会顾虑其他人的想法,所以,完全的市场经济在全球一体化、国与国之间的商业博弈就行不通,那就需要另一套理论来指导。  

张三李四能得到最好的结果的条件是:串供。作为经济学家,茅于轼不懂“纳什均衡”,不可想象。那他为何时时事事都用有局限性的“择优分配”来界定呢?只有一个解释,他已经“串供”。茅于轼为地产商摇旗、为富人说话,就是他“串供”后的表现。  

茅于轼经济学的学术地位  

前些时,不少网站都做了个茅于轼华诞八十周年的专题,牛博网也在首页不甘落后为茅于轼弄了个镶金贴银的牌坊。茅于轼的江湖地位确实很牛逼。江湖地位不等同于学术地位,江湖人往往爱混淆,有意把江湖地位说成是学术地位。在中国,决定江湖地位的一般不凭本事,武艺低微的宋江能做梁山泊老大,凭的就不是上阵厮杀和运筹帷幄,所谓功夫在诗外。在中国,如果你年纪足够大、同时脸皮够厚,敢胡说,那一般会有不小的江湖名声和不低的江湖地位;如果还能念几句科学咒语,那大师、专家的盛誉就滚滚而来。  

中国人迷信西方,也就从迷“马”开始,时间不长,也就一百多年,骨子里仍然是迷信祖宗,进而迷信年纪够老的人,总害怕不听老人言吃了亏。即使有人看出不过是除了年纪一无是处,也不愿捅破这层窗户纸,但凡有人揭掉这层纸,也会指责别人不应该。理由是:老人已经做了这么多了,还想怎么样。不惜将老人做的 “那么多”无限放大,放大到任何领域,比如茅于轼做的小额贷款,你可以放大到一个道德完人的高度,但放大到茅于轼是一个了不起的经济学家,那就过了界、不沾边。正因如此,中国就多了不少肆无忌惮的学术老骗子。  

媒体和网络的喧嚣,只说明茅于轼的江湖地位,其学术地位如何呢?2005年10月26日,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在接受《中华工商时报》采访时说: “国内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最多不超过五个。”并提出了评判经济学家的硬指标:看他论文是否发表在有影响的经济学期刊上,他论文被其他经济学家引用的情况。同时指出世界上有影响的期刊有160种,得到学术界尊重的有60多种,而被学术界推崇的只有20种。此言一出,民声沸腾,国内经济学家却装聋作哑,静寂无声。当然,也可理解成,国内所有的经济学家都高风亮节,不屑于作口舌之争。我认为,国内经济学界是默认这个事实的,因为丁学良不好糊弄,相争只是自取其辱。丁学良出身皖南农村,1984年赴美留学,哈佛博士。国内经济学家用国情说、国际说均绕不过丁学良,只好认了。可见,国内经济学界最多只有五个在国际学术界有一位置,由于丁教授没举出五个人名,国内所有的主流经济学家都可以意淫自己是五分之一。但茅于轼不可以,茅于轼在硬指标面前很困窘,他没有一篇论文发在了20种期刊和60种期刊里。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说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开在西方,香在拉美和中国,是不是茅于轼的经济学理论反其道行之,墙内开花,自家院里香?很有可能。张维迎曾经评价茅于轼《择优分配原理——经济学和它的数理基础》一书说:“重新构造了整个微观经济学的著述奠定了他作为经济学家的地位”,并说前苏联人因为这项成果获得了诺贝尔奖,言外之意茅于轼也行。在介绍茅于轼的学术生平时,都说茅于轼是单独研究,用数学公式建立了一个线性模型,我看很可疑。早在1939年,康托洛维奇就写过《经济管理的最优化》一书,论述线性约束条件下的线性目标达到最优,也因此获得了197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是茅于轼的研究成果与康氏暗合?但我知道茅于轼懂俄语。算是我小人之见,确实是茅于轼没参考、抄袭前苏联人的成果,自己坐在家里想出来的,可张维迎的评价仍然使人肉麻。先进性和开创性都谈不上的一项“成果”,别说是奠定什么地位,连成果都不是,况且别人完成于近半个世纪以前。线性优化也不是张维迎说的市场化的微观经济学,它是基于计划经济的优化。康托洛维奇一生都在计划经济环境下生活,是前苏联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民经济管理研究所经济问题研究主任,1965年,前苏联为表彰他在经济分析和计划工作中应用数学方法的成绩,授予他列宁奖金。那个成绩就是“线性优化”。张维迎无逻辑地谄媚,就是他们那个帮派互相吹捧、抬轿子的游戏。  

会不会冤枉张维迎,其实他不是在无耻地谄媚,茅于轼的《择优分配原理——经济学和它的数理基础》确实如张维迎所言,是“重新构造了整个微观经济学的著述”呢?看看当今主流经济学家在大学教授微观经济学选用的教材和参考书,大致可以明白。教材和参考书有:“曼昆《经济学原理》、萨缪尔森《经济学》、斯蒂格利茨《经济学》、国内高鸿业、历以宁、宋承先、梁小民、朱锡庆、尹伯成、司春林等所编的教材、哈耶克的、莫瑞斯的《管理经济学》、平狄克《微观经济学》、曼斯非尔特《微观经济学》、范里安《微观经济学: 现代观点》,高级阶段有:平新乔《微观经济学18讲》、张定胜《高级微观经济学》、蒋殿春《高级微观经济学》、武康平《高级微观经济学》”。但没有张维迎说的“重新构造了整个微观经济学的著述”的、茅于轼写的《择优分配原理——经济学和它的数理基础》一书。仅此说明,张维迎很下流,以及茅于轼在国内经济学界也没学术地位。茅于轼有的是帮派中的江湖地位。  

学术地位有学界认同,也有民间认可。在国际上,民间同样不认同茅于轼的经济学家身份。Atlas基金会,1999年因《中国人的道德前景》一书颁奖给茅于轼,该奖项的7位评委都是著名的经济学家。他们代表民间组织评定的奖项仍然看不上茅于轼的经济学,而让茅以社会学著述获奖。在中国民间,茅于轼经济学家的名头则响彻云霄。这是因为,茅于轼将自己卖给资本后,资本方出于自身的需要,必须树立茅于轼的江湖地位。另一方面,中国喜欢披“自由主义”外衣而不知“自由主义”为何物的愤青数量庞大,他们有个简单的认同标准,就是对暗号,说一句“自由主义”、回一声“反政府”,暗号就对上了,那么就不管是什么样的脏毒、僵毒和圈圈都引为同好而一起流,也不怕会不会污了“自由主义”这件外衣。由于茅于轼在某个文件中是第一批签署者,所以“自由主义”愤青们也将茅于轼当作一面旗帜,誓死捍卫茅于轼“经济学家”的江湖地位,为他放的每一个屁做“不臭”的辩解。从而稳定了茅于轼在国内的江湖地位。  

综上所述,茅于轼没有学术地位,只有江湖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