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礁:楔入南海的钢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08:47:42
<table width="98%" border="0"><tbody><tr><td class="rc-pretitle" align="center" height="20">这里距大陆最远,却离国旗最近,守礁官兵每天都向国旗宣誓:人在礁在国旗在——</td></tr><tr><td class="biaoti" align="center" height="20">东门礁:楔入南海的钢钉</td></tr><tr><td class="rc-subtitle" align="center" height="20"></td></tr><tr><td class="rc-writer" align="center" height="20">2006-05-12 </td></tr><tr><td class="rc-writer" align="center" height="20">本报记者 赵飞鹏 特约记者 徐锋 通讯员 叶文勇</td></tr><tr><td class="neirong" height="20"><!--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img hspace="0" src="http://zqb.cyol.com/images/2006-05/12/xin_56050312040643714651.jpg" align="left" border="0" alt=""/>&nbsp;&nbsp;&nbsp;&nbsp;东门礁是中国海军在南沙群岛守卫的礁盘之一,远离大陆1400多公里,面积不及一个足球场大,官兵出门朝前正步走只能走六步,第七步就会掉进海里。 <p>&nbsp;&nbsp;&nbsp;&nbsp;可别小瞧了这礁堡,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拥有一寸礁盘主权,国家就可以获得3个新加坡大的领海区,4个浙江省大的海上专属经济区。人称南沙“守礁王”的海军某部部队长龚允冲这样评价守礁的价值:“守住南沙每一寸礁盘,就是守住中华民族的未来!” </p><p>&nbsp;&nbsp;&nbsp;&nbsp;东门礁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得它像钢钉一样楔进南中国海。 </p><p align="center">&nbsp;&nbsp;&nbsp;&nbsp;<strong>守礁就是守阵地 </strong></p><p>&nbsp;&nbsp;&nbsp;&nbsp;东门连着国门。东门礁地处海上要塞,四周全是被外军占据的岛礁。 </p><p>&nbsp;&nbsp;&nbsp;&nbsp;来到南沙,才能感觉到形势的严峻。反侦察、防偷袭、抗袭扰,是东门礁官兵每天面对的生活。 </p><p>&nbsp;&nbsp;&nbsp;&nbsp;东门礁礁长陈如意少尉说:“就是在厕所里多竖了根竹竿,有人都会想办法来探个究竟。” </p><p>&nbsp;&nbsp;&nbsp;&nbsp;2004年5月中旬,一艘不明国籍的“渔船”频繁在东门礁附近海域活动。狡猾的对手白天在礁盘水域边缘游荡,晚上则借着夜幕掩护悄悄抵近侦察。东门礁官兵严密监视对方行踪,多次发射红色信号弹进行警告和驱赶。 </p><p>&nbsp;&nbsp;&nbsp;&nbsp;海上不平静,空中也不太平。 </p><p>&nbsp;&nbsp;&nbsp;&nbsp;2005年5月1日,正在值班的枪炮兵李康坚突然发现一架不明国籍的小型飞机向礁盘飞来,立即发出战斗警报。全礁人员迅速进入战位,严阵以待,外机不得不急转弯向西北方向逃窜。一场突发情况处置,前后不过45秒。 </p><p>&nbsp;&nbsp;&nbsp;&nbsp;“上礁就是上前线,守礁就是守阵地。”几年来,东门礁官兵发现并处置海情500多次、空情110多次,处置突发事件30多次,都做到及时无误,多次受到上级表扬。连队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二等功两次、三等功7次,被海军党委授予“南沙守礁模范连”荣誉称号。 </p><p align="center">&nbsp;&nbsp;&nbsp;&nbsp;<strong>时刻准备着与礁堡共存亡 </strong></p><p>&nbsp;&nbsp;&nbsp;&nbsp;有人说:东门礁官兵的存在本身就是意义。然而,守礁却不只是为了存在。官兵们经常要处置突发事件,经常面临生死考验。守礁官兵心里很清楚,执行保卫小礁盘任务,一旦情况突变,就意味着牺牲生命。 </p><p>&nbsp;&nbsp;&nbsp;&nbsp;1999年年底,某国派出大批舰艇和武装人员,企图抢占我东门礁附近的一个小礁盘。守礁官兵多次警告驱赶均无济于事,对方仍然我行我素,并派小艇登礁活动。 </p><p>&nbsp;&nbsp;&nbsp;&nbsp;根据上级指示,时任东门礁礁长的肖拥军带领一支以党员为主的精干驱赶小分队,在作战舰艇掩护下开赴那个小礁盘。官兵们寸步不让,寸土必争,迫使对方停止活动并撤离那个礁盘。 </p><p>&nbsp;&nbsp;&nbsp;&nbsp;事后,肖拥军说:“要说不怕死是假的,但作为守礁军人,我们有与礁堡共存亡的思想准备。” </p><p>&nbsp;&nbsp;&nbsp;&nbsp;中国渔民也常常是守礁官兵保护的对象。2000年12月,一名海南渔民来到东门礁报告说,他们在小东门海域抛锚防台时,一艘外国渔船把他们的生活物资抢劫一空。守礁官兵经请示上级后,由礁长带领两名同志乘坐小艇赶往出事地点。 </p><p>&nbsp;&nbsp;&nbsp;&nbsp;台风气象时,海上风高浪大、乌云密布,小艇像一片树叶在波谷浪尖上飘摇,两名战士不停向外舀水。根据渔民的指引,他们终于靠近了那艘渔船。 </p><p>&nbsp;&nbsp;&nbsp;&nbsp;我方的突然到来,令对方大感意外。守礁官兵一边用手比划一边用简单的英语要求对方把抢夺的财物交还。看着威风凛凛的东门礁官兵,对方乖乖地交出了抢夺的东西。之后,礁长指着中国国旗,示意这是中国领海,请对方自动离开。直到外国渔船离开后,东门礁官兵才返航。 </p><p align="center">&nbsp;&nbsp;&nbsp;&nbsp;<strong>一专多能&nbsp;一兵多用 </strong></p><p>&nbsp;&nbsp;&nbsp;&nbsp;远远望去,东门礁的造型很像一艘战舰。官兵们在这有限的空间里,展开具备礁堡特色的战备和体能训练。 </p><p>&nbsp;&nbsp;&nbsp;&nbsp;东门礁上人少装备多,官兵们提出“一专多能,一兵多用”。礁上有枪炮、报务、油机、炊事等专业,官兵上礁前就反复训练,上礁后又完善各种战备预案,反复演练。一级以上士官都可以使用6种以上装备,守礁5次以上就可以使用礁上各类装备。 </p><p>&nbsp;&nbsp;&nbsp;&nbsp;射击是最基本的科目,因礁上条件所限,东门礁官兵白天就在烈日下瞄海上的漂浮物,夜间则在月光下瞄被风卷起的白浪花。实弹射击时,他们就潜至海底,在珊瑚上系上气球,把海上的气球当成射击的目标。他们靠这种土方法,培养出了很多“神枪手”、“神炮手”。 </p><p>&nbsp;&nbsp;&nbsp;&nbsp;一名上级领导听说了东门礁的情况后,不太相信,就带着几名参谋到礁上抽考。先考报务员,优秀;再考油机兵,同样优秀;接着拉出炊事员进行实弹射击考核,结果是5发5中。 </p><p>&nbsp;&nbsp;&nbsp;&nbsp;东门礁官兵每天至少保证有两小时的体能训练时间,每周两次5公里,投弹、军体拳、捕俘拳、匕首操、单双杠和跳远。开展“六个一百”活动,守礁官兵每天必须完成100个俯卧撑、100个仰卧起坐、100个引体向上、100次蹲下起立,举100次哑铃,爬100级台阶。 </p><p>&nbsp;&nbsp;&nbsp;&nbsp;除了正规训练,他们还用土方法进行训练——扛大米负重跑;在小操场上摆放罐头盒,当做标杆,练习蛇行跑;官兵们还用蛇皮袋装上黄豆和大米当吊袋,手上裹上油机布,练习拳击。 </p><p>&nbsp;&nbsp;&nbsp;&nbsp;战士们爱打篮球。施工剩下的木料和钢管被他们利用起来,制成一个简易篮球架。白天训练值班没有时间,晚上就用两个手电照着打,地方小,篮球容易掉到海里,他们就派一个水性最好的人专门负责捡球。他们的比赛没有裁判、没有规则限制、没有场地限制。过年的时候,全礁官兵举行3人制篮球循环赛,从初一打到初七,最后,第一名的奖品是每人两罐红牛饮料。 </p><p>&nbsp;&nbsp;&nbsp;&nbsp;东门礁官兵还有军事研究的传统,他们根据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岛礁作战的特点,制订出防空袭、抗登陆、配合友军协同作战等10多种战斗部署预案,并在南沙各小礁推广应用。 </p><p>&nbsp;&nbsp;&nbsp;&nbsp;《南沙:战略价值之所在》、《对南沙守礁作战的几点思考》、《论现代海战中的“断补给”战法》,这些都是东门礁战士写的军事论文的题目。原连长肖拥军,先后撰写军事论文10多篇;原连长田卫民撰写的《气垫船在南沙的应用》,获全军军事科研论文奖;战士常志强在守礁期间,认真阅读《孙子兵法》、《制胜韬略》等军事著作,结合未来海战,撰写了《南沙守礁抗登陆作战战法》的论文,受到上级部门的好评。副指导员夏经天上尉说:“战士们研究的潮汐规律、礁盘特点、礁堡防御作战样式以及一些先敌发现、多层火力覆盖的防御战术,有很多已经被付诸实践。” </p><p align="center">&nbsp;&nbsp;&nbsp;&nbsp;<strong>心是用忠诚铸造的 </strong></p><p>&nbsp;&nbsp;&nbsp;&nbsp;东门礁堡,被波飞浪卷的大海包围着。高原山地被誉为“生命禁区”,可是许多人来到这里后却发出感慨:“这里才是真正的生命禁区!”官兵们说:“如果为了别的什么,让我去南沙守一天也不干;可为了国家利益,哪怕让我在礁上守一辈子也心甘情愿。”他们把礁堡当家建,把守礁当事业干。 </p><p>&nbsp;&nbsp;&nbsp;&nbsp;东门礁老礁长蒋忠泉,曾参加过前线作战,是二等功臣,却主动要求到南沙执行守礁任务。他在东门礁先后13次守礁担任礁长,长期执行守礁任务,他因此患上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经常疼痛难忍。 </p><p>&nbsp;&nbsp;&nbsp;&nbsp;2001年年底,由于身体原因,组织上批准蒋忠泉转业。其他批准转业的干部纷纷回家联系工作,蒋忠泉却没有走,他要求说:“在离开部队前,我想到东门礁去守一次礁,再为南沙作点儿贡献。”2002年2月,蒋忠泉带着转业命令再次踏上了东门礁。守礁期间,他和每一名战士谈心,把自己守礁的经验、处理各种情况的方法一点一点教给战士们,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勉励战士们。3个月后,蒋忠泉的关节炎又严重了,连走路都困难,他才被战士们搀扶上回航的船。蒋忠泉写道:“我的心是用忠诚铸造的,即使破了、碎了,片片也都是忠诚。” </p><p>&nbsp;&nbsp;&nbsp;&nbsp;这里距离大陆最远,却离国旗最近。每天早上,东门礁官兵都要举行庄严的升国旗仪式。茫茫大海上,孤礁挺立,伴随着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南沙卫士们的誓言撼天动地:“人在礁在国旗在,誓与岛礁共存亡!” </p><p>&nbsp;&nbsp;&nbsp;&nbsp;照片:严阵以待的守礁战士。 徐锋摄 </p></td></tr></tbody></table><table width="98%" border="0"><tbody><tr><td class="rc-pretitle" align="center" height="20">这里距大陆最远,却离国旗最近,守礁官兵每天都向国旗宣誓:人在礁在国旗在——</td></tr><tr><td class="biaoti" align="center" height="20">东门礁:楔入南海的钢钉</td></tr><tr><td class="rc-subtitle" align="center" height="20"></td></tr><tr><td class="rc-writer" align="center" height="20">2006-05-12 </td></tr><tr><td class="rc-writer" align="center" height="20">本报记者 赵飞鹏 特约记者 徐锋 通讯员 叶文勇</td></tr><tr><td class="neirong" height="20"><!--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img hspace="0" src="http://zqb.cyol.com/images/2006-05/12/xin_56050312040643714651.jpg" align="left" border="0" alt=""/>&nbsp;&nbsp;&nbsp;&nbsp;东门礁是中国海军在南沙群岛守卫的礁盘之一,远离大陆1400多公里,面积不及一个足球场大,官兵出门朝前正步走只能走六步,第七步就会掉进海里。 <p>&nbsp;&nbsp;&nbsp;&nbsp;可别小瞧了这礁堡,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拥有一寸礁盘主权,国家就可以获得3个新加坡大的领海区,4个浙江省大的海上专属经济区。人称南沙“守礁王”的海军某部部队长龚允冲这样评价守礁的价值:“守住南沙每一寸礁盘,就是守住中华民族的未来!” </p><p>&nbsp;&nbsp;&nbsp;&nbsp;东门礁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得它像钢钉一样楔进南中国海。 </p><p align="center">&nbsp;&nbsp;&nbsp;&nbsp;<strong>守礁就是守阵地 </strong></p><p>&nbsp;&nbsp;&nbsp;&nbsp;东门连着国门。东门礁地处海上要塞,四周全是被外军占据的岛礁。 </p><p>&nbsp;&nbsp;&nbsp;&nbsp;来到南沙,才能感觉到形势的严峻。反侦察、防偷袭、抗袭扰,是东门礁官兵每天面对的生活。 </p><p>&nbsp;&nbsp;&nbsp;&nbsp;东门礁礁长陈如意少尉说:“就是在厕所里多竖了根竹竿,有人都会想办法来探个究竟。” </p><p>&nbsp;&nbsp;&nbsp;&nbsp;2004年5月中旬,一艘不明国籍的“渔船”频繁在东门礁附近海域活动。狡猾的对手白天在礁盘水域边缘游荡,晚上则借着夜幕掩护悄悄抵近侦察。东门礁官兵严密监视对方行踪,多次发射红色信号弹进行警告和驱赶。 </p><p>&nbsp;&nbsp;&nbsp;&nbsp;海上不平静,空中也不太平。 </p><p>&nbsp;&nbsp;&nbsp;&nbsp;2005年5月1日,正在值班的枪炮兵李康坚突然发现一架不明国籍的小型飞机向礁盘飞来,立即发出战斗警报。全礁人员迅速进入战位,严阵以待,外机不得不急转弯向西北方向逃窜。一场突发情况处置,前后不过45秒。 </p><p>&nbsp;&nbsp;&nbsp;&nbsp;“上礁就是上前线,守礁就是守阵地。”几年来,东门礁官兵发现并处置海情500多次、空情110多次,处置突发事件30多次,都做到及时无误,多次受到上级表扬。连队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二等功两次、三等功7次,被海军党委授予“南沙守礁模范连”荣誉称号。 </p><p align="center">&nbsp;&nbsp;&nbsp;&nbsp;<strong>时刻准备着与礁堡共存亡 </strong></p><p>&nbsp;&nbsp;&nbsp;&nbsp;有人说:东门礁官兵的存在本身就是意义。然而,守礁却不只是为了存在。官兵们经常要处置突发事件,经常面临生死考验。守礁官兵心里很清楚,执行保卫小礁盘任务,一旦情况突变,就意味着牺牲生命。 </p><p>&nbsp;&nbsp;&nbsp;&nbsp;1999年年底,某国派出大批舰艇和武装人员,企图抢占我东门礁附近的一个小礁盘。守礁官兵多次警告驱赶均无济于事,对方仍然我行我素,并派小艇登礁活动。 </p><p>&nbsp;&nbsp;&nbsp;&nbsp;根据上级指示,时任东门礁礁长的肖拥军带领一支以党员为主的精干驱赶小分队,在作战舰艇掩护下开赴那个小礁盘。官兵们寸步不让,寸土必争,迫使对方停止活动并撤离那个礁盘。 </p><p>&nbsp;&nbsp;&nbsp;&nbsp;事后,肖拥军说:“要说不怕死是假的,但作为守礁军人,我们有与礁堡共存亡的思想准备。” </p><p>&nbsp;&nbsp;&nbsp;&nbsp;中国渔民也常常是守礁官兵保护的对象。2000年12月,一名海南渔民来到东门礁报告说,他们在小东门海域抛锚防台时,一艘外国渔船把他们的生活物资抢劫一空。守礁官兵经请示上级后,由礁长带领两名同志乘坐小艇赶往出事地点。 </p><p>&nbsp;&nbsp;&nbsp;&nbsp;台风气象时,海上风高浪大、乌云密布,小艇像一片树叶在波谷浪尖上飘摇,两名战士不停向外舀水。根据渔民的指引,他们终于靠近了那艘渔船。 </p><p>&nbsp;&nbsp;&nbsp;&nbsp;我方的突然到来,令对方大感意外。守礁官兵一边用手比划一边用简单的英语要求对方把抢夺的财物交还。看着威风凛凛的东门礁官兵,对方乖乖地交出了抢夺的东西。之后,礁长指着中国国旗,示意这是中国领海,请对方自动离开。直到外国渔船离开后,东门礁官兵才返航。 </p><p align="center">&nbsp;&nbsp;&nbsp;&nbsp;<strong>一专多能&nbsp;一兵多用 </strong></p><p>&nbsp;&nbsp;&nbsp;&nbsp;远远望去,东门礁的造型很像一艘战舰。官兵们在这有限的空间里,展开具备礁堡特色的战备和体能训练。 </p><p>&nbsp;&nbsp;&nbsp;&nbsp;东门礁上人少装备多,官兵们提出“一专多能,一兵多用”。礁上有枪炮、报务、油机、炊事等专业,官兵上礁前就反复训练,上礁后又完善各种战备预案,反复演练。一级以上士官都可以使用6种以上装备,守礁5次以上就可以使用礁上各类装备。 </p><p>&nbsp;&nbsp;&nbsp;&nbsp;射击是最基本的科目,因礁上条件所限,东门礁官兵白天就在烈日下瞄海上的漂浮物,夜间则在月光下瞄被风卷起的白浪花。实弹射击时,他们就潜至海底,在珊瑚上系上气球,把海上的气球当成射击的目标。他们靠这种土方法,培养出了很多“神枪手”、“神炮手”。 </p><p>&nbsp;&nbsp;&nbsp;&nbsp;一名上级领导听说了东门礁的情况后,不太相信,就带着几名参谋到礁上抽考。先考报务员,优秀;再考油机兵,同样优秀;接着拉出炊事员进行实弹射击考核,结果是5发5中。 </p><p>&nbsp;&nbsp;&nbsp;&nbsp;东门礁官兵每天至少保证有两小时的体能训练时间,每周两次5公里,投弹、军体拳、捕俘拳、匕首操、单双杠和跳远。开展“六个一百”活动,守礁官兵每天必须完成100个俯卧撑、100个仰卧起坐、100个引体向上、100次蹲下起立,举100次哑铃,爬100级台阶。 </p><p>&nbsp;&nbsp;&nbsp;&nbsp;除了正规训练,他们还用土方法进行训练——扛大米负重跑;在小操场上摆放罐头盒,当做标杆,练习蛇行跑;官兵们还用蛇皮袋装上黄豆和大米当吊袋,手上裹上油机布,练习拳击。 </p><p>&nbsp;&nbsp;&nbsp;&nbsp;战士们爱打篮球。施工剩下的木料和钢管被他们利用起来,制成一个简易篮球架。白天训练值班没有时间,晚上就用两个手电照着打,地方小,篮球容易掉到海里,他们就派一个水性最好的人专门负责捡球。他们的比赛没有裁判、没有规则限制、没有场地限制。过年的时候,全礁官兵举行3人制篮球循环赛,从初一打到初七,最后,第一名的奖品是每人两罐红牛饮料。 </p><p>&nbsp;&nbsp;&nbsp;&nbsp;东门礁官兵还有军事研究的传统,他们根据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岛礁作战的特点,制订出防空袭、抗登陆、配合友军协同作战等10多种战斗部署预案,并在南沙各小礁推广应用。 </p><p>&nbsp;&nbsp;&nbsp;&nbsp;《南沙:战略价值之所在》、《对南沙守礁作战的几点思考》、《论现代海战中的“断补给”战法》,这些都是东门礁战士写的军事论文的题目。原连长肖拥军,先后撰写军事论文10多篇;原连长田卫民撰写的《气垫船在南沙的应用》,获全军军事科研论文奖;战士常志强在守礁期间,认真阅读《孙子兵法》、《制胜韬略》等军事著作,结合未来海战,撰写了《南沙守礁抗登陆作战战法》的论文,受到上级部门的好评。副指导员夏经天上尉说:“战士们研究的潮汐规律、礁盘特点、礁堡防御作战样式以及一些先敌发现、多层火力覆盖的防御战术,有很多已经被付诸实践。” </p><p align="center">&nbsp;&nbsp;&nbsp;&nbsp;<strong>心是用忠诚铸造的 </strong></p><p>&nbsp;&nbsp;&nbsp;&nbsp;东门礁堡,被波飞浪卷的大海包围着。高原山地被誉为“生命禁区”,可是许多人来到这里后却发出感慨:“这里才是真正的生命禁区!”官兵们说:“如果为了别的什么,让我去南沙守一天也不干;可为了国家利益,哪怕让我在礁上守一辈子也心甘情愿。”他们把礁堡当家建,把守礁当事业干。 </p><p>&nbsp;&nbsp;&nbsp;&nbsp;东门礁老礁长蒋忠泉,曾参加过前线作战,是二等功臣,却主动要求到南沙执行守礁任务。他在东门礁先后13次守礁担任礁长,长期执行守礁任务,他因此患上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经常疼痛难忍。 </p><p>&nbsp;&nbsp;&nbsp;&nbsp;2001年年底,由于身体原因,组织上批准蒋忠泉转业。其他批准转业的干部纷纷回家联系工作,蒋忠泉却没有走,他要求说:“在离开部队前,我想到东门礁去守一次礁,再为南沙作点儿贡献。”2002年2月,蒋忠泉带着转业命令再次踏上了东门礁。守礁期间,他和每一名战士谈心,把自己守礁的经验、处理各种情况的方法一点一点教给战士们,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勉励战士们。3个月后,蒋忠泉的关节炎又严重了,连走路都困难,他才被战士们搀扶上回航的船。蒋忠泉写道:“我的心是用忠诚铸造的,即使破了、碎了,片片也都是忠诚。” </p><p>&nbsp;&nbsp;&nbsp;&nbsp;这里距离大陆最远,却离国旗最近。每天早上,东门礁官兵都要举行庄严的升国旗仪式。茫茫大海上,孤礁挺立,伴随着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南沙卫士们的誓言撼天动地:“人在礁在国旗在,誓与岛礁共存亡!” </p><p>&nbsp;&nbsp;&nbsp;&nbsp;照片:严阵以待的守礁战士。 徐锋摄 </p></td></tr></tbody></table>
<p>有没有地图啊?</p>
<p>转载一篇文章</p><p></p>
<p><b><font size="5">看海洋工作者如何看待东海南海争端</font><br/><br/></b>中国的海洋权益争端漫谈之一:领海到哪里?<br/><br/><br/>首先说个段子。有人知道我们的领海是怎么回事么?有朋友说了,那有何难?12海里领海+12海里毗邻区+176海里专属经济区嘛,总共加起来也就是200海里。那么,我们的领海是从那里起算向外推12海里的呢?也就是说,领海基线在那里?</p><p>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表声明,我国采用12海里领海。一石激起“三”层浪,因为声明语焉不详,印尼,美国等国家都纷纷来打听,你们的领海到底到哪里啊?<br/>这可不是小事,事涉主权,如果你宣布的范围与他们的冲突,对方自然要提抗议;事情也涉及商业,人家的货轮如果遇难或者被抢,也知道该找谁帮忙救助。</p><p>可是我们中国就是不吭声,不肯发表必须附上的海图。</p><p>现在回想起来,也真是苦了周总理为首的外交系统,要是那时候就宣布了海图,跟印尼、菲、马、越、日、韩的关系改善肯定是凭添难度了,不发表声明又不行,所以搞了一出有头无尾的戏。</p><p>中国不透底,周边国家也就搁置了这件事,反正你还没宣布边界嘛,等宣布了再抗议也来得及。</p><p>只有美国搁置不了,天天来打听,心里急啊。它是海洋大国,又天天在这边晃,又怕莫名其妙发生冲突,通过好多渠道来打听过,其中包括波兰渠道,中国就是不告诉他。12海里领海云云,本来就是对付你的嘛,你急,正好。</p><p>说起来有钱人就是有办法,美国人不像我们有五千年与人斗的智慧,可他们是科学大国啊,别的不会,做试验有的是经费,准备停当,这就做开了试验。。。。。。</p><p>从1955年开始,你去看看《人民日报》,隔几天就有一篇声明:“美国悍然入侵我国领海,强烈抗议。。。。。。”美国也很滑稽,照例是一篇回复:“你没公布你的领海边界,我是误入”。你来我往,双方都很有耐心,用了几年的时间,美国海空军共计入侵我国领海领空500余次(一说是900余次),此后就不来了。</p><p>90年代初,我国《领海法》颁布,宣布领海基线的时候,美国提供了一张图,与我国自定的边界一致。这张图怎么来的呢?就是搞了500次入侵,从外海往里拱啊拱啊,直到中国抗议,赶紧退出去,海图上作个标记,这就是中国领海了,500个点点下来,互相一连,中国的领海线就清楚了。你说为了这根线,美国人花了多少钱啊。 </p><p>荡开一笔,美国作为海上霸主,最反对别人搞宽领海了,但后来自己也随大流,为什么呢?且听下回分解。</p>
中国的的海洋权益之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笑话<br/><br/>本朝自宣布12海里领海以来,长达三十余年不向世界公布领海边界,创造了国际法上的奇观。虽然有为难之处,但是也确实暴露了我们长期以政策代替法律,随机应变,缺乏长远打算的执政特点。这条边界线,就既给我们带来过利益,也让我们成过全世界的笑柄。<br/>带来利益的例子,打捞阿波丸就是一件,有理有利,还挺仁义。 <p></p><p>带来祸害的例子,无过于希腊货轮事件。 </p><p>1973年,希腊籍“波罗的海克里夫”号货轮在台湾海峡受强台风袭击遇险,要求救助。地点在厦门港外不到50海里。台湾,大陆,香港都收到了求救信号,也都表示要前去救援。这船的船长先生大概是个学国际法的,背得过“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中国唯一合法政府”这句话,再加上离大陆确实近,就拒绝了台湾的救援要求,专心等待“唯一合法政府”救援。结果厦门根本没有能够在这种风浪下出海的船,无法出海抢救。难船在风浪中挣扎达十多个小时,终于沉没于厦门港外,船上20名船员死了14个,6人被赶来的新加坡商船救起。 </p><p>这件事之后,据说周恩来大发雷霆,立即拨款去日本买了大型专业救捞船,就是著名的“沪救101”,成立了广州和烟台救捞局。</p><p>这条船我是未见其生,有幸见其死。90年代初,这条船从日本回来,快要进入烟台港了,高压油管破裂还是怎么的,机舱突然起火,船员闻警而动,不去救火,而是抱上从日本买回来的细软,纷纷放救生艇逃走,结果一条已经回到家的大型专业救捞船在锚地烧得只剩了个壳。</p><p>回到正题,希腊货轮的例子告诉我们,领海的权益不仅仅是利益,它还意味着责任。国土是你的,你一定有义务要管好,否则,你很可能对全人类犯下了罪行。破坏本国的生态和保护本国的生态,意义也是如此。美国为了让别人缩窄领海,提出种种理由,只有这一条我挺认同。本来嘛,那些自己规定了200海里领海的国家,根本就没有维持秩序和援助别人的能力,又依法不许别人管,如果咱们在那片海域里出了事,岂不是晦气到家了? </p><p>为了对付美国的海上霸权,联合国里的一帮穷哥们凑起来,张罗着搞一个《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海洋权益的各个方面逐一定义,我天朝作为第三世界领袖,自然不能不侧身其中,不但参与,而且领导;不但领导,而且率先批准;不但率先批准,而且率先糊涂。时至今日,可以说是糊涂得一塌糊涂,但断绝了后路,反而有了出路,南海问题总算迎来了解决的曙光,这是后话不提。</p><p>话说一帮穷人要对付地球村首富,瓜分海洋,每家200海里,山姆大善人岂能不知?这不是压缩美国海军的活动空间吗?美国是坚决反对,政府不签约,更谈不上国会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也就变成了一个玩具,眼看要无疾而终。谁知道峰回路转。</p><p>里根时期,美国终于出了一位矮人,他矮在哪里呢?此人可以看见自己的海岸!原来美国人一向高瞻远瞩,只看得见别人家的海岸,从来不知道自己家也有海岸的。里根政府突然发现,世界上原来只有他是面临两个大洋的国家,而且海外一望无际,不需要跟任何人平分什么专属经济区,更不用说领海了。原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一旦公布,他才是最大得益者,所以立即行动,政府批准,说服国会通过,动员其他海洋国家签约,快马加鞭,《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终于从玩具变成了工具。可是原来想联合起来对付富人的把戏,结果还是富人沾光。马太效应果然不凡。“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制定和生效过程,就是这样一幕含泪的喜剧。 </p><p>说是喜剧,里边自然还有笑料。诸君试看其中的《公海》一章。开宗明义,好像是“公海是全人类共同的财产,只能够用于和平用途”,鄙人家里的《海洋法公约》早已束之高阁,大意如此吧。这段话堂堂皇皇,美国中央司令部不干了,据说他们的一位司令长官专门跑到一个研讨会上请教专家:公海既然只能用于和平用途,那运兵算不算?运军火算不算?两国掐架,难道要约好了到谁家里去打?</p><p>不知道专家怎么答复。 </p>
<p>敬礼!!!!</p>
<p>南沙守备部队真的不容易!</p><p>补给船得用好长时间才能开到!补给是最主要的问题!</p>
条件很艰苦啊,解放军兄弟们,顶你们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