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面向未来的国产先进反舰导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1:47:53
<p>面向未来的国产先进反舰导弹</p><p>首先请不要问我“国产先进反舰导弹”是什么型号,因为我不知道。我只是发现了它存在的点点滴滴的细节特点,然后进一步构画出它的大致情况。</p><p>自10年前台湾试射擎天冲压引擎开始,一个种叫做“雄风三”超音速反舰导弹的武器开始进入大陆军事迷的视野,作为一种90年代研制的“超音速”反舰巡航导弹。其背后又存在美国人的推手(美国一直到90年代,甚至直到现在,在亚燃冲压导弹的技术储备和先进性都是世界数一数二的。只是因为种种原因没上型号,造成美国亚燃冲压技术落后的俄欧的假象)。不夸张地说“雄三”这种超音速冲压导弹已经成为很多大陆军事迷的一块心病。虽然我国早在上世纪80年代曾经公开过C101/C301两种液体冲压超音速反舰导弹的资料,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资料的解密。大多数军事迷也早已经明白,作为一种液体燃料、射程较近,甚至早已下马,从未达接近到服役阶段的第一代“冲压”弹。根本不能和“雄三”这种先进的反舰弹做比较。20年了,未曾听说过我国在先进超音速冲压反舰弹领域的任何进展的军事迷恐怕都在质疑一个问题:大陆真的在超音速冲压反舰导弹方面落后于弹丸之地,科技实力薄弱的台湾吗?为什么印度从俄罗斯弄走了“宝石”发展成为布拉莫斯,而中国只弄来了同样射程的亚音速/跨音速的“俱乐部”?从99年开始传言的YJ12/还有YJ8x超音速反舰导弹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是全程超音速还是末端超音速?射程到底怎样?性能到底如何?也许你将在本文中获取一个答案。</p><p>首先,根据台湾方面的报道台湾的雄风III导弹,是96年立项,1998年开始装配样弹,1999年6枚试验样弹试射成功。国内比较明确的二代冲压弹样弹(整体固体火箭冲压弹)试验和成功时间是于1996-1997年之间,曾获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从目前的资料上来看它的性能指标和KH31相近,但是在细节上如燃料使用和发动机的设计要比KH31的更先进一点。可以说早在雄风III的擎天冲压引擎(液体燃料冲压发动机或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分离式助推火箭)之前的2-3年,我们就已经掌握了更先进的“整体式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技术。说到这里,我不禁又想起7-8年前听台湾军事迷讲述他们的“雄三”冲压弹为什么比大陆C101/301先进的原因。当年的我真真正正是个军事技术的“小学生”,被那些有根有据技术能说出很多道道来的高人所折服。那时的我和现在的很多人一样,非常崇拜和认可台湾军事迷的水平。认为台湾军事论坛的水平远比当时的世界军事论坛、实达军事论坛等高。</p><p>话说回来,中国自突破了二代冲压弹技术之后,二/三代亚燃冲压发动机的应用已经从单纯的反舰导弹,向空地导弹(含反辐射导弹)、空空导弹、炮射导弹、防空导弹领域扩散(按大家可能看到的型号先后排序),鉴于中国“极端”的军事技术保密思想,5-10年内大陆军事迷都没有可能不知道这些项目的具体型号情况。这里还是回过头来说说大家最关注大陆的超音速冲压反舰弹。</p><p>从国内复数的资料中,可以知道即将出现的下一代的水面舰艇和机载国产反舰巡航导弹主要分亚音速和超音速两大类(PS“俱乐部”主要用于核潜艇的潜射弹)。其中新亚音速弹的射程高达400km,未来极限发展潜力将达到600km(超过600km没有意义了),巡航速度0.8马赫(YJ82是0.7马赫),高空弹道巡航。新超音速弹射程将达到300km(估计极限可达400-500km),巡航速度2.5-3马赫,高空弹道巡航(14km以上)。导弹都将具备舰载/机载两种发射模式,采用多种突防手段(3大模式),低空巡航时10-15m(末段才进行俯冲),并且具备较强的电子对抗能力,现有的电子欺骗措施,对其干扰的成功率仅有10%。</p><p>很多人恐怕会问,上述两种下一代的反舰巡航导弹能达到300km以上的射程靠的不过是高弹道巡航。在70-80年代苏联就大量运用这种技术发展远程反舰弹。美军也发展了很多相关的拦截导弹技术,可以说高弹道巡航会造成导弹突防能力很差。那么这种模式的反舰弹是不是会被美军象射鸭子一样的全部都“打”下来?</p><p>答案是未必,高空巡航从某种角度是降低了攻击的突然性,给对手更多的准备时间。但是从我们对抗的对手而言,即便低空突袭,也很难抵消其舰载预警机几百km的探测下视优势。因此低空巡航发射,除了让攻击机队更靠近对手的核心防御圈发射,将承受更大的拦截压力造成更大的损失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益处。而高空巡航发射,特别是饱和攻击时,能形成更大的心理压力,促使对手方寸大乱。再结合采取多种突防措施,就能确保更大的突防概率。</p><p>而正是采取这些突防措施,才能让我们的导弹具备很多70-80年代苏联导弹不具备的能力,让对手无法拦截。这些措施包括“大空域机动”技术“末端机动技术”等多个方面。为什么采取大空域机动就能避免被SM-2拦截呢?其实很简单,任何导弹拦截目标都需要事先知道拦截区域,特别是上百KM的远程拦截导弹。而导弹飞行几十-上百KM和爬升几-十几km的高度也需要时间,SM-2的最大速度在2-4Ma之间,100km的距离需要至少100s的飞行时间,火箭发动机一般也就几十到百秒的工作时间。一旦导弹发射之后,发现拦截目标的空域和其预想的不一致再做调整就来不及了。特别是末段拦截区域与实际目标所在空域有1-2km的高度差的时候,弹头就算能发现拦截目标,也无法爬升进行拦截,这等于拦截失败。根据研究表明,采取大空域机动措施之后,拦截导弹的拦截成功率将降到原来的1/4-1/5。同样对于近迫系统来说,由于弹丸从发射到命中目标也存在一个时间,而且要达成拦截效果,必须实现一个弹幕。如果不能准确预测目标未来几秒的位置,就无法在导弹的必经路径上形成弹幕,这样也就谈不上拦截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先进的反舰导弹采用末段机动突防的原因。这些突防技术都会在我们超音速反舰导弹上出现。</p><p>台湾的雄三和我们的超音速反舰导弹比谁更先进?国内的反舰弹从一开始就规划了舰载和机载的发射方式,由此来看其重量一般在800-1200kg的范围内(个人倾向于比较倾向其类似与法国的ANNG,可能相对略大略重一点。标准模式下射程270-300km,如果采用全程高空巡航射程可能增加至350km以上(标准模式是距目标还有60-90km的时候就降高到15m低空巡航))。而雄风III体积和重量的限制,加上没有合适的空中平台,根本就没有上机的可能。个人认为,如果雄风III重量能控制在1吨以内,IDF仍然可以挂载,就算仅挂1枚,其作战效能也远超2枚雄2,国内资料表明:针对“伯克”的宙斯盾系统,类似雄2的大陆同类导弹,未采用突防措施下单发突防概率是约0.2,而类雄3的大陆同类导弹未采用突防措施下单发突防概率是约0.5。如果台湾从未考虑雄III的上机问题,那么就可以肯定雄III的重量大大超过IDF的主挂架极限挂载能力。从此来看雄3输了一筹。<br/>此外,在多次讨论中,台湾方面的都强调雄III的最大速度仅有2马赫,并且认为雄3能实现两马赫的稳定正常飞行可以说是其飞行控制系统极为优越的表现,因为大部分冲压导弹都是在2.4-3.5Ma范围内飞行,速度越低越不利用冲压发动机正常工作,飞行控制系统就会异常重要。这话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反过来又说明一个问题:为什么台湾的冲压导弹的最大速度仅有2马赫?要知道亚燃冲压发动机点火的速度一般就是1.8-2马赫,正常巡航的最小速度大约是点火速度上增加0.5马赫。台湾的雄III如果仅有2马赫,到底是说明导弹先进?还是说明导弹本身存在极大的技术问题尚未被解决?笔者我不敢胡乱揣测,希望未来能看到更详细的资料才能判断。从国内的文献资料可以看出,大陆至少自96年就开始研究大空域机动等等导弹飞行控制、航路规划、突防机动理论,大约在02-04年实现了相当的突破。并开始应用到实弹上,从目前台湾对雄III的相关报道来看,未发现现有的雄III有此方面的描述,台湾大部分人认为全程低空巡航突防是必须的,这也就说明台湾未曾有高空突防的概念。我想有如下几个原因造成:1设计思想台湾对抗的是大陆,大陆却对抗的是美军航母编队。对于大陆而言全程低空巡航没有必要,要发展即便被人看到但是也打不中的突防技术,而台湾没有这种需要。2台湾雄3主要是岸基发射,可能会舰载发射,这种发射注定了是很难实现高空巡航的,或者说导弹相对而言初期爬升到高空巡航段付出的代价太大,对增程提升效果不大,因此根本就不发展“高空巡航模式”(或目前不发展),这也就造成台湾连使用“大空域机动”这一技术的基本前提条件都不具备,自然也不能享受其带来的种种好处。全程低空巡航这也是雄3射程不可能高的主要原因。至于相对于国产超音速巡航导弹面对近迫武器的突防措施以及电子对抗措施。前者台湾没有任何报道提到过雄3有末段机动的措施或能力,后者台湾自己都承认雄III的发动机平台已经接近“成熟”,但是末导和飞行控制平台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综合评估来看,国产超音速巡航导弹从技术先进程度而言无疑强过雄III。</p><p>最后,很多人都会提出一个问题,国产超音速巡航导弹性能规划是不错,但是何时才能真正服役呢?我看到一份大约04年的资料里面提到,他们已经于03年完成了某亚音速弹的半实物仿真,马上要进行超音速弹的半实物仿真。而他们描述的这套半实物仿真系统的功能、涵盖的领域可以说。一旦进入这个级别半实物仿真,就离设计定型不远了。</p><p>面向未来的国产先进反舰导弹</p><p>首先请不要问我“国产先进反舰导弹”是什么型号,因为我不知道。我只是发现了它存在的点点滴滴的细节特点,然后进一步构画出它的大致情况。</p><p>自10年前台湾试射擎天冲压引擎开始,一个种叫做“雄风三”超音速反舰导弹的武器开始进入大陆军事迷的视野,作为一种90年代研制的“超音速”反舰巡航导弹。其背后又存在美国人的推手(美国一直到90年代,甚至直到现在,在亚燃冲压导弹的技术储备和先进性都是世界数一数二的。只是因为种种原因没上型号,造成美国亚燃冲压技术落后的俄欧的假象)。不夸张地说“雄三”这种超音速冲压导弹已经成为很多大陆军事迷的一块心病。虽然我国早在上世纪80年代曾经公开过C101/C301两种液体冲压超音速反舰导弹的资料,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资料的解密。大多数军事迷也早已经明白,作为一种液体燃料、射程较近,甚至早已下马,从未达接近到服役阶段的第一代“冲压”弹。根本不能和“雄三”这种先进的反舰弹做比较。20年了,未曾听说过我国在先进超音速冲压反舰弹领域的任何进展的军事迷恐怕都在质疑一个问题:大陆真的在超音速冲压反舰导弹方面落后于弹丸之地,科技实力薄弱的台湾吗?为什么印度从俄罗斯弄走了“宝石”发展成为布拉莫斯,而中国只弄来了同样射程的亚音速/跨音速的“俱乐部”?从99年开始传言的YJ12/还有YJ8x超音速反舰导弹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是全程超音速还是末端超音速?射程到底怎样?性能到底如何?也许你将在本文中获取一个答案。</p><p>首先,根据台湾方面的报道台湾的雄风III导弹,是96年立项,1998年开始装配样弹,1999年6枚试验样弹试射成功。国内比较明确的二代冲压弹样弹(整体固体火箭冲压弹)试验和成功时间是于1996-1997年之间,曾获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从目前的资料上来看它的性能指标和KH31相近,但是在细节上如燃料使用和发动机的设计要比KH31的更先进一点。可以说早在雄风III的擎天冲压引擎(液体燃料冲压发动机或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分离式助推火箭)之前的2-3年,我们就已经掌握了更先进的“整体式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技术。说到这里,我不禁又想起7-8年前听台湾军事迷讲述他们的“雄三”冲压弹为什么比大陆C101/301先进的原因。当年的我真真正正是个军事技术的“小学生”,被那些有根有据技术能说出很多道道来的高人所折服。那时的我和现在的很多人一样,非常崇拜和认可台湾军事迷的水平。认为台湾军事论坛的水平远比当时的世界军事论坛、实达军事论坛等高。</p><p>话说回来,中国自突破了二代冲压弹技术之后,二/三代亚燃冲压发动机的应用已经从单纯的反舰导弹,向空地导弹(含反辐射导弹)、空空导弹、炮射导弹、防空导弹领域扩散(按大家可能看到的型号先后排序),鉴于中国“极端”的军事技术保密思想,5-10年内大陆军事迷都没有可能不知道这些项目的具体型号情况。这里还是回过头来说说大家最关注大陆的超音速冲压反舰弹。</p><p>从国内复数的资料中,可以知道即将出现的下一代的水面舰艇和机载国产反舰巡航导弹主要分亚音速和超音速两大类(PS“俱乐部”主要用于核潜艇的潜射弹)。其中新亚音速弹的射程高达400km,未来极限发展潜力将达到600km(超过600km没有意义了),巡航速度0.8马赫(YJ82是0.7马赫),高空弹道巡航。新超音速弹射程将达到300km(估计极限可达400-500km),巡航速度2.5-3马赫,高空弹道巡航(14km以上)。导弹都将具备舰载/机载两种发射模式,采用多种突防手段(3大模式),低空巡航时10-15m(末段才进行俯冲),并且具备较强的电子对抗能力,现有的电子欺骗措施,对其干扰的成功率仅有10%。</p><p>很多人恐怕会问,上述两种下一代的反舰巡航导弹能达到300km以上的射程靠的不过是高弹道巡航。在70-80年代苏联就大量运用这种技术发展远程反舰弹。美军也发展了很多相关的拦截导弹技术,可以说高弹道巡航会造成导弹突防能力很差。那么这种模式的反舰弹是不是会被美军象射鸭子一样的全部都“打”下来?</p><p>答案是未必,高空巡航从某种角度是降低了攻击的突然性,给对手更多的准备时间。但是从我们对抗的对手而言,即便低空突袭,也很难抵消其舰载预警机几百km的探测下视优势。因此低空巡航发射,除了让攻击机队更靠近对手的核心防御圈发射,将承受更大的拦截压力造成更大的损失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益处。而高空巡航发射,特别是饱和攻击时,能形成更大的心理压力,促使对手方寸大乱。再结合采取多种突防措施,就能确保更大的突防概率。</p><p>而正是采取这些突防措施,才能让我们的导弹具备很多70-80年代苏联导弹不具备的能力,让对手无法拦截。这些措施包括“大空域机动”技术“末端机动技术”等多个方面。为什么采取大空域机动就能避免被SM-2拦截呢?其实很简单,任何导弹拦截目标都需要事先知道拦截区域,特别是上百KM的远程拦截导弹。而导弹飞行几十-上百KM和爬升几-十几km的高度也需要时间,SM-2的最大速度在2-4Ma之间,100km的距离需要至少100s的飞行时间,火箭发动机一般也就几十到百秒的工作时间。一旦导弹发射之后,发现拦截目标的空域和其预想的不一致再做调整就来不及了。特别是末段拦截区域与实际目标所在空域有1-2km的高度差的时候,弹头就算能发现拦截目标,也无法爬升进行拦截,这等于拦截失败。根据研究表明,采取大空域机动措施之后,拦截导弹的拦截成功率将降到原来的1/4-1/5。同样对于近迫系统来说,由于弹丸从发射到命中目标也存在一个时间,而且要达成拦截效果,必须实现一个弹幕。如果不能准确预测目标未来几秒的位置,就无法在导弹的必经路径上形成弹幕,这样也就谈不上拦截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先进的反舰导弹采用末段机动突防的原因。这些突防技术都会在我们超音速反舰导弹上出现。</p><p>台湾的雄三和我们的超音速反舰导弹比谁更先进?国内的反舰弹从一开始就规划了舰载和机载的发射方式,由此来看其重量一般在800-1200kg的范围内(个人倾向于比较倾向其类似与法国的ANNG,可能相对略大略重一点。标准模式下射程270-300km,如果采用全程高空巡航射程可能增加至350km以上(标准模式是距目标还有60-90km的时候就降高到15m低空巡航))。而雄风III体积和重量的限制,加上没有合适的空中平台,根本就没有上机的可能。个人认为,如果雄风III重量能控制在1吨以内,IDF仍然可以挂载,就算仅挂1枚,其作战效能也远超2枚雄2,国内资料表明:针对“伯克”的宙斯盾系统,类似雄2的大陆同类导弹,未采用突防措施下单发突防概率是约0.2,而类雄3的大陆同类导弹未采用突防措施下单发突防概率是约0.5。如果台湾从未考虑雄III的上机问题,那么就可以肯定雄III的重量大大超过IDF的主挂架极限挂载能力。从此来看雄3输了一筹。<br/>此外,在多次讨论中,台湾方面的都强调雄III的最大速度仅有2马赫,并且认为雄3能实现两马赫的稳定正常飞行可以说是其飞行控制系统极为优越的表现,因为大部分冲压导弹都是在2.4-3.5Ma范围内飞行,速度越低越不利用冲压发动机正常工作,飞行控制系统就会异常重要。这话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反过来又说明一个问题:为什么台湾的冲压导弹的最大速度仅有2马赫?要知道亚燃冲压发动机点火的速度一般就是1.8-2马赫,正常巡航的最小速度大约是点火速度上增加0.5马赫。台湾的雄III如果仅有2马赫,到底是说明导弹先进?还是说明导弹本身存在极大的技术问题尚未被解决?笔者我不敢胡乱揣测,希望未来能看到更详细的资料才能判断。从国内的文献资料可以看出,大陆至少自96年就开始研究大空域机动等等导弹飞行控制、航路规划、突防机动理论,大约在02-04年实现了相当的突破。并开始应用到实弹上,从目前台湾对雄III的相关报道来看,未发现现有的雄III有此方面的描述,台湾大部分人认为全程低空巡航突防是必须的,这也就说明台湾未曾有高空突防的概念。我想有如下几个原因造成:1设计思想台湾对抗的是大陆,大陆却对抗的是美军航母编队。对于大陆而言全程低空巡航没有必要,要发展即便被人看到但是也打不中的突防技术,而台湾没有这种需要。2台湾雄3主要是岸基发射,可能会舰载发射,这种发射注定了是很难实现高空巡航的,或者说导弹相对而言初期爬升到高空巡航段付出的代价太大,对增程提升效果不大,因此根本就不发展“高空巡航模式”(或目前不发展),这也就造成台湾连使用“大空域机动”这一技术的基本前提条件都不具备,自然也不能享受其带来的种种好处。全程低空巡航这也是雄3射程不可能高的主要原因。至于相对于国产超音速巡航导弹面对近迫武器的突防措施以及电子对抗措施。前者台湾没有任何报道提到过雄3有末段机动的措施或能力,后者台湾自己都承认雄III的发动机平台已经接近“成熟”,但是末导和飞行控制平台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综合评估来看,国产超音速巡航导弹从技术先进程度而言无疑强过雄III。</p><p>最后,很多人都会提出一个问题,国产超音速巡航导弹性能规划是不错,但是何时才能真正服役呢?我看到一份大约04年的资料里面提到,他们已经于03年完成了某亚音速弹的半实物仿真,马上要进行超音速弹的半实物仿真。而他们描述的这套半实物仿真系统的功能、涵盖的领域可以说。一旦进入这个级别半实物仿真,就离设计定型不远了。</p>
<br/><br/><br/>
<br/><br/><br/>
<br/><br/><br/>
<br/><br/><br/>
<br/><br/>
<p>就是F22教主说的那个吧,听说还是重点型号哩!</p>[em01]
<p>在我菜鸟看来写的满好~对新蛋期待很高啊~相对熊三的攻击,大陆方面如何防守呢?</p>
<p>就熊三目前的能力来看,用HQ9和S300对付它足够了。</p><p></p><p>另外共军正在研发标3一类的高空拦截弹,估计2015年前定型,到时候WW的连叫嚣的资格都没有。</p>
胸毛,终于看到你了,快还我钱吧!![em01]
<p>楼主是写给容子文看的吧?这下看他怎么来挺熊疝鸟...</p>
我看过一篇报道,说雄三出来后,我们的科研人员就加紧了咱们自己同类型型号的发展,并把后来试验成功弹弹叫“争气弹”,当时是感慨万分呀
虽然知道中国的军工们没有睡大觉,可是在高速蛋领域听不到国内的一星半点消息,心里总是不爽,楼主这下可挠到我的痒处了,舒服.[em01][em01][em01]
<p><span class="tpc_content"><font size="2">公开学术资料用不着这样东涂西抹,把题目和出处放出来更有利讨论</font><span style="FONT-SIZE: 0pt; COLOR: #f3f6fa;">[虚幻天空]</span></span></p><p><span class="tpc_content"><span style="FONT-SIZE: 0pt; COLOR: #f3f6fa;"></span><font size="2">有些几张是《航天控制》里面顾文锦等的《反舰导弹末端蛇形机动的控制信号设计》</font><font size="2"><br/>另一部分好像是《现代防御技术》里面顾文锦等的《实现大空域变轨的三维虚拟目标比例导引律》</font></span></p><p><span class="tpc_content"><font size="2">国内搞大空域机动论文比较多的就是顾文锦和几个他的学生或者是合作者,没仔细看,像赵红超,王凤莲,张翼飞等</font><span style="FONT-SIZE: 0pt; COLOR: #f3f6fa;">[虚</span></span></p><p><span class="tpc_content"><span style="FONT-SIZE: 0pt; COLOR: #f3f6fa;"></span><font size="2">最开头两张图我费了不少功夫没找到出处,楼主可以把出处给出来吗?</font></span></p>
<p><span class="tpc_content"><font size="2">&gt; 公开学术资料用不着这样东涂西抹,把题目和出处放出来更有利讨论<br/>YF23,怎么说你。我要论证的是“国内有先进超音速反舰巡航导弹”和“有没有一<br/>个这样的东西”的问题。引用资料大概内容和一些结论给人看看就可以了。<br/>犯得着贴一些过于细节的东西给人看吗?那些细节和论证主题没啥关系,所以才不<br/>贴。有些人一直在收集一些相关信息,我没有必要帮人把工作都做足了(这才是我<br/>有意识隐去一些资料背景的主因)。万一真追究起来算谁的?我说是你YF23指使我<br/>做的,可以不?呵呵,只要你愿意让我垫背..。</font></span></p>
<p>超大深如海,轻易莫发言。</p><p></p><p>土鸡发的帖子不多,都是精品。</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中华土鸡</i>在2006-4-23 19:38:00的发言:</b><br/><p><span class="tpc_content"><font size="2">&gt; 公开学术资料用不着这样东涂西抹,把题目和出处放出来更有利讨论<br/>YF23,怎么说你。我要论证的是“国内有先进超音速反舰巡航导弹”和“有没有一<br/>个这样的东西”的问题。引用资料大概内容和一些结论给人看看就可以了。<br/>犯得着贴一些过于细节的东西给人看吗?那些细节和论证主题没啥关系,所以才不<br/>贴。有些人一直在收集一些相关信息,我没有必要帮人把工作都做足了(这才是我<br/>有意识隐去一些资料背景的主因)。万一真追究起来算谁的?我说是你YF23指使我<br/>做的,可以不?呵呵,只要你愿意让我垫背..。</font></span></p></div><p>切~只要你给了出处,是公开资料还能有啥问题?人家做这个东西出来的更清楚要不要保密吧?不给算了……小气……</p>[em13]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yf23</i>在2006-4-23 20:34:00的发言:</b> <div class="quote">&nbsp;</div><p>切~只要你给了出处,是公开资料还能有啥问题?人家做这个东西出来的更清楚要不要保密吧?不给算了……小气……</p>[em13]</div><p></p><p>你没看到短信息?我在短信息里面把文献的题目给你了...<br/><br/>&gt; 切~只要你给了出处,是公开资料还能有啥问题?<br/>别犯傻事,有些“公开资料”的认定权可不再我们手上。真要找你麻烦的时候,你带份<br/>“参考消息”出国,都是泄密....上次我在期刊网上找到的J7x的文章,才贴头两页,就<br/>被人警告...</p><p>就算不是泄密,先把你关起来调查个半年一载的,再“还”你清白,你受得了?</p><p>我最担心的倒不是“公开资料”出问题,而是被人问:你干吗要把这些资料整理汇编出<br/>来..动机如何。美国加拿大那样法制的国家都有李文和大陆科技间谍的说法(连“黑莓”<br/>这种垃圾技术,都能和间谍挂上钩)。中国......。</p><p>你和人交换资料的时候注意点。某人就曾因为去xxxx出书写文章的事情牵涉进xxxx案,被<br/>抓进去调查了近2年。</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中华土鸡</i>在2006-4-23 21:22: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yf23</i>在2006-4-23 20:34:00的发言:</b> <div class="quote">&nbsp;</div><p>切~只要你给了出处,是公开资料还能有啥问题?人家做这个东西出来的更清楚要不要保密吧?不给算了……小气……</p>[em13]</div><p></p><p>你没看到短信息?我在短信息里面把文献的题目给你了...<br/><br/>&gt; 切~只要你给了出处,是公开资料还能有啥问题?<br/>别犯傻事,有些“公开资料”的认定权可不再我们手上。真要找你麻烦的时候,你带份<br/>“参考消息”出国,都是泄密....上次我在期刊网上找到的J7x的文章,才贴头两页,就<br/>被人警告...</p><p>就算不是泄密,先把你关起来调查个半年一载的,再“还”你清白,你受得了?</p><p>我最担心的倒不是“公开资料”出问题,而是被人问:你干吗要把这些资料整理汇编出<br/>来..动机如何。美国加拿大那样法制的国家都有李文和大陆科技间谍的说法(连“黑莓”<br/>这种垃圾技术,都能和间谍挂上钩)。中国......。</p><p>你和人交换资料的时候注意点。某人就曾因为去xxxx出书写文章的事情牵涉进xxxx案,被<br/>抓进去调查了近2年。</p></div><p>是我没看仔细,找到了,谢谢</p>
<p>雄风3从理论上来说应该比C101先进!!不过那好像是我们80年代的技术!</p>[em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