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反舰巡航导弹能用 惯导+热末导 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1:49:04
<p>不用GPS、地形匹配、数据链,只用惯性制导加热成像仪做末制导,能研究制出可以有效应用于战场的远程亚音反舰速巡航导弹吗?</p><p>另外问一个问题,有这样一种国产热成像仪:27mk的等效噪声温差,320*240凝视阵,斯特林致冷。</p><p>请问:你能通过以上数据看出这种热像仪装在反舰导弹上,能发现多少公里外的舰船?在多少公里识别型号吗?又能在多少公里锁定目标?热像仪的视角能达到多少度扇面?</p><p>不用GPS、地形匹配、数据链,只用惯性制导加热成像仪做末制导,能研究制出可以有效应用于战场的远程亚音反舰速巡航导弹吗?</p><p>另外问一个问题,有这样一种国产热成像仪:27mk的等效噪声温差,320*240凝视阵,斯特林致冷。</p><p>请问:你能通过以上数据看出这种热像仪装在反舰导弹上,能发现多少公里外的舰船?在多少公里识别型号吗?又能在多少公里锁定目标?热像仪的视角能达到多少度扇面?</p>
邪门了,能不能,不是技术水平说了算,居然靠投票,你怎么不干脆干脆算一卦呢?
<p>[em06]这投票够无聊啊……</p><p>如何保证目标在制导头视角内?</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3 22:59:02编辑过]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JCFERRET</i>在2006-4-3 22:48: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ddg167</i>在2006-4-3 22:43:00的发言:</b><br/><p>[em06]这投票够无聊啊……</p><p>如何保证目标在制导头视角内?</p></div><p>那办法多了,比如S型搜索,英国海鹰反舰弹不就是这样的么。而且目标区内到处都是目标,找一个打就是了。</p><br/></div><p>嗯,这个可行。BGM-109B也用吧。刚才没有考虑这个[em04]…… </p><p>我的意思是在“时效性”上,远程弹,飞往目标区的话目标可能已经离开原位置甚远了。 </p><p>作S形搜索的话,损失射程,而且可能给对方较长的预警时间……109B就发生过转悠了好久才找到靶舰的事。 </p>
&nbsp;&nbsp; 现在用惯导加热成像的反舰导弹已有多种,我们自己也有C701什么的,但这些基本上都是射程较近的轻型弹。 <p>&nbsp;&nbsp;&nbsp; 有些惯导加热成像的反舰弹,比如企鹅,已是采取S型路线搜索目标的了,但前题是射程不大,偏移量有限。如果用于远程亚音速反舰弹,因为射程慢(惯导误差与飞行时间成正比),光凭惯导使目标进入末制导搜索范围就比较困难。你与其让热成像弹漫无目的地盘旋寻找目标(消耗宝贵的燃料与减少战斗部重量无异),还不如用主动雷达导引头,毕竟后者可以通过加大发射功率来增加捕获距离,而作为被动型的前者就很难提高捕获目标距离了。</p><p>&nbsp;&nbsp;&nbsp; 凝视阵列的像素高,主要是对提高目标清晰度有利,这样你可以从目标最要害的部位打进去。但捕获距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目标的红外幅射量,如果目标舰有红外隐形设计,特别是加装了喷淋降温系统,红外弹想穿过水幕搜索到热源就更费事了。</p><p>&nbsp;&nbsp;&nbsp; 至于热成像仪的视角,看你怎么定了,太宽看不清,太窄找不到。不过我们可以学习像企鹅这样弹弹,它很聪明地采用了双视场设计,作S型搜索时先用宽视场找到目标,接近目标时再用窄视场锁定攻击。</p><p>&nbsp;&nbsp;&nbsp; 总之,我觉得楼主的设想也许不是绝对不可能,但至少不是一种理想的选择。</p>
<p>导弹飞行90分钟后,14节目标也会在38千米外,进行这么大范围S型搜索的时候就很难确保会撞上目标还是陷阱</p><p>&nbsp;</p><br/><br/>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驭风</i>在2006-4-4 2:25:00的发言:</b><br/>&nbsp;&nbsp; 现在用惯导加热成像的反舰导弹已有多种,我们自己也有C701什么的,但这些基本上都是射程较近的轻型弹。 <p>&nbsp;&nbsp;&nbsp; 有些惯导加热成像的反舰弹,比如企鹅,已是采取S型路线搜索目标的了,但前题是射程不大,偏移量有限。如果用于远程亚音速反舰弹,因为射程慢(惯导误差与飞行时间成正比),光凭惯导使目标进入末制导搜索范围就比较困难。你与其让热成像弹漫无目的地盘旋寻找目标(消耗宝贵的燃料与减少战斗部重量无异),还不如用主动雷达导引头,毕竟后者可以通过加大发射功率来增加捕获距离,而作为被动型的前者就很难提高捕获目标距离了。</p><p>&nbsp;&nbsp;&nbsp; 凝视阵列的像素高,主要是对提高目标清晰度有利,这样你可以从目标最要害的部位打进去。但捕获距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目标的红外幅射量,如果目标舰有红外隐形设计,特别是加装了喷淋降温系统,红外弹想穿过水幕搜索到热源就更费事了。</p><p>&nbsp;&nbsp;&nbsp; 至于热成像仪的视角,看你怎么定了,太宽看不清,太窄找不到。不过我们可以学习像企鹅这样弹弹,它很聪明地采用了双视场设计,作S型搜索时先用宽视场找到目标,接近目标时再用窄视场锁定攻击。</p><p>&nbsp;&nbsp;&nbsp; 总之,我觉得楼主的设想也许不是绝对不可能,但至少不是一种理想的选择。</p></div><p>更重要的是目标的运动,惯导的误差倒还在其次了。换雷达导引头也类似,射程到一定程度就需要中继制导啊。雷达过早开机也给对方更多的预警时间。 </p><p>让远程亚音速弹作S形搜索,也很难确定在什么距离上发射导弹,因为很难知道导弹在捕获目标前要多走多少弯路! </p><p>我就不明白为什么山人不要中继制导?</p>
<p>远程还是加中继制导的好</p>
<p>不是山人不要,源于他和我的争论,就是战斧IV反舰的问题。</p><p>我告诉他,一大堆登陆舰,速度也不快,航向变化也不大。要让导弹飞到目标区很容易。</p><p>他认为这是不可能的。</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JCFERRET</i>在2006-4-4 13:03:00的发言:</b><br/><p>不是山人不要,源于他和我的争论,就是战斧IV反舰的问题。</p><p>我告诉他,一大堆登陆舰,速度也不快,航向变化也不大。要让导弹飞到目标区很容易。</p><p>他认为这是不可能的。</p></div><p>这还不算什么!自宫党党魁那个活宝更厉害!认为只要登陆舰稍微改装加些单兵防空导弹反导能力比航母战斗群还强!这才精彩呢。</p>[em02]
<p>fskomo就不要再提了,根本一点技术基础和逻辑能力都没有的人。</p><p>山人的主意是每艘登陆舰配4艘万吨轮,发现威胁后,四艘万吨轮前后左右停下,把登陆舰裹在中间,充当导弹盾牌,这就很大气,大手笔。</p>
<p>邪门了,能不能,不是技术水平说了算,居然靠投票,你怎么不干脆干脆算一卦呢?</p><p>不是山人不要,源于他和我的争论,就是战斧IV反舰的问题。</p><p>我告诉他,一大堆登陆舰,速度也不快,航向变化也不大。要让导弹飞到目标区很容易。</p><p>他认为这是不可能的。</p><p>====我的目的是要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你两个谬论,你说超大除了山人,人人都相信能用“惯导加热导的远程亚音素巡航导弹到登陆舰”;除了山人,人人都能从“有这样一种国产热成像仪:27mk的等效噪声温差,320*240凝视阵,斯特林致冷。”这些文字中看出,这种热像仪能装在反舰导弹上,能发现多少公里外的舰船,在多少公里识别型号吗,能在多少公里锁定目标,热像仪的视角能达到多少度扇面。</p><p>怎么样,事实果真如你信口雌黄的那样吗?果真人人都相信能吗?果真人人都看出了那种热像仪的性能吗?</p><p>山人的主意是每艘登陆舰配4艘万吨轮,发现威胁后,四艘万吨轮前后左右停下,把登陆舰裹在中间,充当导弹盾牌,这就很大气,大手笔。</p><p>====我的原话是在导弹来袭方向部署一艘万吨轮,不是四面都放,你怎么有造谣了。而且这只是我的诸多主意之一,不是吗?</p><p>现在你看到了,超大的网友没有谁相信你的惯导+热导谬论,面对这么多网友的质疑,你不认为你应该做出技术上的解释吗?要不你还是要说超大的网友都没素质,所以才都不相信的?还有那个“27mk的等效噪声温差,320*240凝视阵,斯特林致冷。”,也没有一个超大网友从中看出门道来,你难道不应该直接解释那个热导到底能发现多少公里外的舰船,在多少公里识别型号吗,能在多少公里锁定目标,热像仪的视角能达到多少度扇面?</p>
等我补一个觉,算算看轻型船舶搭载单兵防空导弹进行拦截的成功率吧,热象仪实在是不懂
<p>山人看懂大家说什么没有?不要往自己脸上贴金好不好?</p><p>你自己发投票贴的时候,把作战环境和使用条件说情没有?根本没有。</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JCFERRET</i>在2006-4-4 14:47:00的发言:</b><br/><p>山人看懂大家说什么没有?不要往自己脸上贴金好不好?</p><p>你自己发投票贴的时候,把作战环境和使用条件说情没有?根本没有。</p></div><p></p><p>山人每次都是在作战环境这一环节来狡辩。一露馅了就再改一下!每次都是自己设定对自己的解释来辩论但每次的出发点都是错误的!只要ferret稍微改变山人就傻眼了!然后每次都是一句诸如:我的原话是在导弹来袭方向部署一艘万吨轮,不是四面都放!这样的P话来应付!</p><p>请问大家!他山人就一定可以先知道导弹一定朝他预先做了布置的方向打?算卦还是用水晶球看出来的?</p>[em06]
<p>我是不往自己脸上贴金的,只是看不惯你强奸超大的民意。不能容忍你把论坛网友都当作和你一样的笨蛋。</p><p>“可以有效应用于战场”就是对作战环境的说明,网友们大多已经看清楚了,所以才会和我一样质疑“如何保证目标在制导头视角内?”,说“导弹飞行90分钟后,14节目标也会在38千米外,进行这么大范围S型搜索的时候就很难确保会撞上目标还是陷阱。”“不明白为什么不要中继制导?”</p><p>不过既然这是你的主张,你就自己说明所谓的“作战环境和使用条件”跟大家说说清楚,看看大家能否释疑,看看什么情况下惯导+热导能让远程巡航导弹打舰船。</p><p>我还清楚的看到,没有网友从“27mk的等效噪声温差,320*240凝视阵,斯特林致冷。”这些文字中看出,这种热像仪能装在反舰导弹上,能发现多少公里外的舰船,在多少公里识别型号吗,能在多少公里锁定目标,热像仪的视角能达到多少度扇面。<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Ericsson1979&nbsp; 你看出来了吗?</font></strong></p><p>&nbsp;</p>
<p>如果台海战役美军用潜艇干预怎么办?</p><p>&nbsp;<a href="http://www.cjdby.net/dispbbs.asp?boardid=5&amp;replyid=1324213&amp;id=241732&amp;page=2&amp;skin=0&amp;Star=4">http://www.cjdby.net/dispbbs.asp?boardid=5&amp;replyid=1324213&amp;id=241732&amp;page=2&amp;skin=0&amp;Star=4</a></p><p>山人0504:<a name="top"></a><br/>美国不可能在大陆对台开战之后24小时以内发射这么多导弹吧?24小时之后我们应该已经获得台湾上空的绝对制空权,射程12千米以上的导弹应该已经难以有效使用,战机可以以1万多米的高度突过台湾,进入台湾东部,预警机则可以从台湾南北的海域上空进入台湾东部警戒,在几百公里外发现大群的巡航导弹应该不是太难。</p><p>更重要的是巡航导弹的抗干扰能力,巡航导弹的GPS和双回路通信系统是怎么抗干扰的?电子干扰机可以用什么方法干扰巡航导弹?</p><p><strong><em>JCFERRET</em></strong></p><p>你自己看看美军一昼夜往巴格达扔多少导弹?你看看人家一个编队能携带多少?24小时后你是可以获得制空权,但是能保障清除岛上的防空火力了? </p><p>你想让战机保持在几百公里外的大量连续执勤?你也不看看整个东南沿海的所有机场加起来能不能支持你这么大的出动量,周围我们所有的飞机用于这种执勤都不够。你知道什么时候会出现大群巡航导弹,什么时候能让空中值班的飞机少点,你有把握预测么? </p><p>你说巡航导弹抗干扰能力的时候,你考虑过没有你这些战斗机的抗干扰能力,对付海面地面杂波的抗干扰能力? </p><p>如果人家用惯导加末端热像导引头,那么根本不用GPS也能保证命中精度,VDL解决的对目标识别的人工干预问题。如果弹上计算机本身具有了比较好的图像识别能力,完全可以独立完成对目标的辨认和跟踪。</p><p>==============</p><p>山人0504:</p><div style="PADDING-RIGHT: 0px; MARGIN-TOP: 10px; FONT-SIZE: 10pt; OVERFLOW-X: hidden; WIDTH: 97%; WORD-BREAK: break-all; TEXT-INDENT: 0px; LINE-HEIGHT: normal; HEIGHT: 200px; WORD-WRAP: break-word;"><p>你自己看看美军一昼夜往巴格达扔多少导弹?你看看人家一个编队能携带多少?24小时后你是可以获得制空权,但是能保障清除岛上的防空火力了?</p><p>====那可只有少两是战斧巡航导弹,&nbsp;伊拉克根本没有值得一体的防空系统,无法和我登陆船队和空军相提并论。可以有效压制射高超过13000米的防空导弹。其他装备,对高空穿过的战机无能为力。</p><p>你想让战机保持在几百公里外的大量连续执勤?你也不看看整个东南沿海的所有机场加起来能不能支持你这么大的出动量,周围我们所有的飞机用于这种执勤都不够。你知道什么时候会出现大群巡航导弹,什么时候能让空中值班的飞机少点,你有把握预测么? </p><p>====今天是这样,但当大量预警机服役时,将是另一种状况。那时我们将有1000来架三代机和J-8-2改,大量加油机和电子战机,拿大约相当于3个歼击机师的兵力执勤,保持24架在台湾岛北、东、南第一线、24架在台湾海峡的第二线,这样执勤规模是可以做到的。或许比较好的办法还是将来建立预警卫星,专门侦察导弹发射时的红外特征,这也是今天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基础。但这也很职能比较好的对付驱逐舰发射的导弹,难有效对付潜艇、轰炸机发射的导弹。</p><p>100%的在第一时间发现不现实,但只要发现一部分,就可以作出反应。</p><p>你说巡航导弹抗干扰能力的时候,你考虑过没有你这些战斗机的抗干扰能力,对付海面地面杂波的抗干扰能力? </p><p>====巡航导弹而已,在预警机的引导下进入其大体航线,三代机可以用自己的雷达、红外探测系统发现目标群,距离远了不行,可以靠近,十几公里的发现距离总是有的,发现了就是打靶。</p><p>如果人家用惯导加末端热像导引头,那么根本不用GPS也能保证命中精度,VDL解决的对目标识别的人工干预问题。如果弹上计算机本身具有了比较好的图像识别能力,完全可以独立完成对目标的辨认和跟踪。</p><p>====热导头可难以识别复杂战场环境下的目标,我们的船团会换位、机动,还可以对登陆舰等战舰实施各种降温处理,发射干扰弹,大量次要的船只和假目标船也可以起到干扰吸引的作用。所以“完全可以独立完成对目标的辨认和跟踪”要经受实战检验,恐怕比你一句话要难一些,当然最终是可以实现的,否则无人战斗机将无法研制成功,但这需要很长时间。由于现在还没有这样的好东西,所以GPS和数据链还必须有,对他们的干扰是对付大规模巡航导弹袭击的最好办法。</p></div><div class="postbottom2"><div class="postuserinfo" style="HEIGHT: 28px;"><div style="FLOAT: left;"><img alt="ip地址已设置保密" src="http://www.cjdby.net/skins/Default/ip.gif" style="MARGIN: 4px;"/></div>2006-3-16 19:30:00</div></div><p>========================================</p><p>FERRET:</p><p>短时间内发射多少战斧,一晚上就300,你还嫌不够是不是? </p><p>你居然敢说用3个师执行这种任务?够么?一天24小时,一分钟都不能间断,你一架飞机留空时间能有多少?还加油机,你也不看看这种情况下加油机和战斗机的数量配比,谁给你这么多加油机?美国? </p><p>你给我算算。24架也配构成一个反巡航导弹防线?再说谁给你3个师干这种工作,平白差不多10个机场的战斗能力没法投入对地打击。 </p><p>发现了就是打靶?没等你打靶,人家巡航导弹已经逼近或者命中目标了。谁给你时间。 </p><p>换位机动能干扰热成像导引头?你以为热成像导引头是什么?次要船只和真实目标一模一样么?红外特征分布一样么?降温就行了? </p><p>怎么到现在你还不知道热成像是什么概念?你以为是PL-2导引头啊?哪热往哪里跑?图像董不懂?人家要打072I,就不会被072II吸引,因为外形就不一样。</p><div class="postbottom1"><div class="postuserinfo" style="HEIGHT: 28px;"><div style="FLOAT: left;"><img alt="ip地址已设置保密" src="http://www.cjdby.net/skins/Default/ip.gif" style="MARGIN: 4px;"/></div>2006-3-16 21:40:00</div></div><div class="postbottom1">============================</div><div class="postbottom1">山人0504:</div><div class="postbottom1"><p>区区300枚算什么?</p><p>外围的24架,加一次油,实际续航7个小时没问题,往返各一小时,执勤5小时,一天轮5次,每次24架,需要120架次,海峡24架次不需要加油。三个师有210架战机,平均每天每架出动两架次即可。</p><p>为了给每天120架次战机加油,需要20架加油机每天各出动1-2架次。这个数字不难满足。</p><p>最外围24架是第一击,不是全部,一旦发现,他们首先出击,同时海峡上空的24架根据预警机引导前往,还有各机场待命的2-4架战机可以紧急出动截击。他们可能需要在台湾上空超低空拦截巡航导弹,在台湾防空活力打击下伤亡将会不少,但为了保住我登陆群,这是必须付出的代价。</p><p>无论是作为战略预备队还是对美戒备部队,这3个师是必须保留的,否则美国一旦参战,我们用什么抗击?无论是巡航导弹还是空军、航母,用正在执行其他任务的部队临时应战是不现实的。所以这不是专门为巡航导弹准备的。</p><p>如果你知道战斧的速度,就不会认为完全没有时间截击。</p><p>在复杂战场环境下,热成像导头能在多远探测到并识别目标?舰队有半个多小时机动,在进入自导段前,导弹怎么在击败公里外知道舰船的具体位置?在没有数据链提供修正指令的情况下,导弹如何知道几十分钟后072I、072II分别机动到什么地方去?在这几十分钟内,他们谁会后退,谁左转,谁右转,谁前进?还有谁快谁慢?</p><p>总之你如何确保目标出现在导弹引导头的有效识别范围内?而且如何确保不会好几枚导弹攻击同一目标,而有的则没有导弹攻击?</p><p>还有072II前面横着一艘万吨轮遮挡了072II,怎么发现072II的外形?难道还能透过几层钢板发现072II?</p><div class="postbottom2"><div class="postuserinfo" style="HEIGHT: 28px;"><div style="FLOAT: left;"><img alt="ip地址已设置保密" src="http://www.cjdby.net/skins/Default/ip.gif" style="MARGIN: 4px;"/></div>2006-3-17 16:59:00</div></div><div class="postbottom2">=====================================</div><div class="postbottom2">FERRET</div><div class="postbottom2"><p>300枚算什么?你以为你的作战系统挨上300下,你还能保持战斗力? </p><p>你这种部署方式能干什么?任何时刻,任何位置,才几架飞机?还这么多加油机,你嫌战场资源过剩是不是? </p><p>还保留,你让这3个师每天忙于干这种任务还说什么保留?什么叫保留的兵力,放在后面不参战的才是。 </p><p>战斧的速度怎么了?它飞得慢也是0.7Ma,其中大部分航段是你无法发现的。 </p><p>半小时机动算个P,你一艘登陆舰半小时能跑多远?撑死了20公里,20公里能逃过导引头的搜索范围么?做梦吧? </p><p>居然还指望用万吨轮遮挡072II,好啊,你把万吨轮造多高?距离夺近? </p><p>你想的东西怎么清一色都这么弱智呢。</p><div class="postbottom1"><div class="postuserinfo" style="HEIGHT: 28px;"><div style="FLOAT: left;"><img alt="ip地址已设置保密" src="http://www.cjdby.net/skins/Default/ip.gif" style="MARGIN: 4px;"/></div>2006-3-20 12:29:00</div></div><div class="postbottom1">===================================</div><div class="postbottom1">山人0504</div><div class="postbottom1"><div style="PADDING-RIGHT: 0px; MARGIN-TOP: 10px; FONT-SIZE: 10pt; OVERFLOW-X: hidden; WIDTH: 97%; WORD-BREAK: break-all; TEXT-INDENT: 0px; LINE-HEIGHT: normal; HEIGHT: 200px; WORD-WRAP: break-word;"><p>你前面说的是发射300枚,怎么一下子就变成挨300枚了?我拦截、干扰了90%不就只挨30枚了?</p><p>0.72M,在台湾海峡东岸以东500公里处发现,有近40分钟的时间反应,几百公里范围内的战机都来得及参加打击行动.所以并不需要在任何时间任何点都有太多飞机,空中值勤的全部48架都可以参战,在前线机场跑道上备战的也可以紧急起飞,来得及在台湾上空参加打击。别说台湾的地面火力,为了保护登陆部队等战略目标,损失几十架战机是值得的。你倒是不嫌过剩,那么你倒是说说,你有什么更好的办法?</p><p>这是针对美国空军、巡航导弹、航母参战的综合戒备加后备部队,只是少量出动巡逻,大部分在地面待命,在美国参战前,他们只是进行对各种设备损耗相对较小的巡逻任务,再出动能力、出动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后面的完全不升空的预备队,应该属于中央战略预备队的性质,而这是战区的预备队,前者难以第一时间迎接敌人的第一击。</p><p>现在确实不能远距离发现,但当中国有那么多预警机之后则不然。</p><p>你倒是自己具体给我讲讲,你口中的那个热导头到底是什么东西,探测、识别距离分别是多少公里,空气温度、湿度对他有无影响。抗干扰性能如何,假设他可以清晰分辨072和167,那么它是通过什么原理和过程手段实现的,一艘2万吨的船一般有10多米高,他横在前面几十米处,就意味着在引导头上呈现出船的侧视投影,和目标舰10几米以上部分投影的集合,这时热导头如何识别?</p><p>是你太想当然了。</p></div><div class="postbottom1"><div class="postuserinfo" style="HEIGHT: 28px;"><div style="FLOAT: left;"><img alt="ip地址已设置保密" src="http://www.cjdby.net/skins/Default/ip.gif" style="MARGIN: 4px;"/></div>2006-3-20 20:10:00</div></div></div></div></div>
<div class="postbottom1">FERRET</div><div class="postbottom1"><p>对巡航导弹拦截率90%?这不是想当然是什么?你吹得什么牛啊?这个星球上没有任何国家有这个本事。人家要是一共发射10枚,你拦截9枚还有可能。300枚你也想拦截90%? </p><p>40分钟发现还是扯淡,别忘了你的飞机是陆基的,根本没法保证这个出动量,也不可能给你这么多加油机和预警机。没这么多。 </p><p>连热像仪是什么都不知道,还我解释?给你说多少遍了,照相机你总见过吧,你看自己的照片,能和一头猪混淆么?还通过什么原理,热像仪的原理都不知道,还混呢。</p><p>==================================</p><p>山人0504:</p><p>关键是预警机、战机、电子干扰机、战舰的拦截能力等,只要达到一定数量,就可以达到90%。</p><p>为什么仅仅因为是陆基就必然不行?理由呢?</p><p>如果识别系统以你的全身照来识别你,那么你前面横一条猪,系统看到的就是你的上身和猪的侧影,系统会发现50%轮廓和预设的照片不符合,而不能识别。如果能有在这种情况下准确识别,那系统的只能水平,就能赶上人类智能了吧?</p><p>相机的照片是照来给人看的,不是给导弹的识别系统看的,怎么可以混为一谈?</p><div class="postbottom2"><div class="postuserinfo" style="HEIGHT: 28px;"><div style="FLOAT: left;"><img alt="ip地址已设置保密" src="http://www.cjdby.net/skins/Default/ip.gif" style="MARGIN: 4px;"/></div>2006-3-21 21:55:00</div></div><div class="postbottom2">===================================</div><div class="postbottom2">FERRET</div><div class="postbottom2"><p>战场在哪里?岸上?</p><p>谁承认你的90%了?最理想的打靶,对单个目标能有90%的拦截率就很不错了。你如此宽大正面设置这么稀疏的防御兵力,没有什么持续性,也敢妄称有这么高拦截率?</p><p>你还真是蠢,图像识别系统识别的不是图像?导弹飞行过程中,你怎么保证你的舰艇被遮挡?</p><p>===========================================</p><p>山人0504:</p><p>主战场在近海,100多公里而已,战场边缘,也在陆基机有效作战半径内。</p><p>一次拦截应该打不到90%,甚至很难达到70%,但打导弹近乎于打靶,一次未中,可以立即再打,48架战机的导弹加航炮,打下120枚差不多,应急起飞的几十架还可以打掉这个数字,剩下的给登陆部队的护航驱逐舰、护卫舰。</p><p>图象识别我懂,但达到你想象中那种智能程度的识别我不懂,系统的识别距离必然小于搜索距离,被遮挡主要船体后,仅靠剩下的一点上层建筑,如何准确识别?你还是在绕圈圈,还是不敢直言这样的导弹有谁在研制,什么时候能研制成功,性能指标如何。这样带实战背景的讨论,仅仅靠个人设想可不行。</p><p>只要能有效保护自己的主要目标,派几艘大型民船同行,在遭到攻击时做靶子有什么奇怪的?怎么不行?</p><p>===========</p><p>首先问你要不要反潜吧,如果你要反潜,那就把航母部署在需要相应水域。有航母存在,反潜兵力的展开才能有保障。</p><p>哪怕只有一艘,也比你没有反潜能力强。</p><p>====不要反潜,远海的敌潜艇,根本就没法反,美国航母的反潜能力,也只是勉强够自保用,何况中国?</p><p>知道潜艇在哪里没关系,反潜兵力部署下去,就减少了对方潜艇的活动空间,我们的防御正面宽度就没有必要和一样宽大而疏松了。</p><p>====西太平洋有多少万平方公里水域?你一个航母群,能搜索多少平方公里?你无力顾及的水域,足够美国潜艇使用,你的搜索没有实际帮助,根本起不到限制敌潜艇行动的实战效果。我们的正面还是一样大,力量倒是更疏散了,你的航母和反潜兵力带着海军的精华去远海游弋,统帅部能不惦记?能不抽出一支空军战机、预警机为你护航,否则,就你那一架值勤的可怜的轻型预警机,怎么可能为航母群提供各个方向的早期预警,一旦一艘巡航导弹核潜艇在航母1000公里外齐射154枚巡航导弹,还不全完了?</p><p>但是能大幅度改善,甚至可能把威胁降低到可承受范围内,这就是区别了。</p><p>====当然,如果能大幅度改善的话,但你何不直接说说,要发多少年时间,建多少个航母群,才能达到这个“大幅度改善”的效果?别告诉我这是指挥官的事,与尔无关。</p><p>敌人的潜艇是无法逐个找到的,反潜能力只要能迫使他不进入近距离攻击就很不错了,远程巡航导弹的攻击,只能在出水后力争用预警机尽早发现,尽早截击、干扰。而要有效发现,就只能用大量预警机不间断的在战区外围巡逻。</p><div class="postbottom1"><div class="postuserinfo" style="HEIGHT: 28px;"><div style="FLOAT: left;"><img alt="ip地址已设置保密" src="http://www.cjdby.net/skins/Default/ip.gif" style="MARGIN: 4px;"/></div>2006-3-22 23:20:00</div></div><div class="postbottom1">======================================</div><div class="postbottom1"><div style="PADDING-RIGHT: 0px; MARGIN-TOP: 10px; FONT-SIZE: 10pt; OVERFLOW-X: hidden; WIDTH: 97%; WORD-BREAK: break-all; TEXT-INDENT: 0px; LINE-HEIGHT: normal; HEIGHT: 200px; WORD-WRAP: break-word;"><p>山人,你什么时候学会不胡扯行不行?</p><p>什么就48架飞机,什么就一口气干掉120枚导弹,这不是扯淡是什么?这么多飞机你怎么挤在一个小空域的?谁告诉你现在能这么玩的?</p><p>你以为战斗机打巡航导弹这种低空小目标容易啊?</p><p>谁给你绕圈子,你懂个屁图像识别,现在是用热像导引头的东西多少了?你居然还说这是个人想象。你有什么资格使用评价性预言了?标枪不是热像的?AIM-9X不是?日本的格斗弹不是?战斧IV不是?你想什么呢?</p><p>你没事扯什么遮挡啊?废话!目标要是被遮挡,什么制导体制都完蛋了,你说这个有什么意义?</p><p>两个目标部分遮挡,那当然判断是两个目标了,别说导引头,就是MBT2000的火控自动跟踪功能都不会把这种情况搞混。</p><p>你别管要多少年,都要从第一年开始。你也别说什么154枚导弹,废话,你没有航母,人家还用得着这么费手脚,一架飞机多飞几个架次就把你收拾了。你这是替对手降低成本。</p><p>除了放弃放弃,你还是放弃。脱不了你自宫党员的身份了是不是?</p></div><div class="postbottom2"><div class="postuserinfo" style="HEIGHT: 28px;"><div style="FLOAT: left;"><img alt="ip地址已设置保密" src="http://www.cjdby.net/skins/Default/ip.gif" style="MARGIN: 4px;"/></div>2006-3-23 13:44:00</div></div><div class="postbottom2">=======================</div><div class="postbottom2">你素来孬种,不敢自己说,还是我来转战场环境好了。</div></div></div></div>
<p>我来一段资料:摘自<font face="宋体" size="5"><strong>红外成像制导系统试验方法研究</strong></font></p><p>红外成像制导技术与以往点源成像制导技术有本质的区别,目标及背景经成像系统形成视频信号,经A/D转换成数字信号,计算机对它进行图像处理、识别、跟踪,如何检验设计中图像处理、图像识别、图像跟踪算法可行性,*最后的靶试实验不可能进行全面的检验。那么如何获得所需的各种军事目标气象条件下的红外图像,解决的途径有两条:一是用红外热像仪在现场拍摄,这样得到的图像最直接、最真实,对结果无需作理论处理。但采用这种方法需耗费大量的资金,另外实际的气象条件多种多样,很难获得各种气象条件下的军事目标的红外图像,要获得特定气象条件下外军军事目标的红外图像几乎是不可能的事。第二个途径是:在理论和实验的基础上,建立军事目标及背景的红外理论模型,利用计算机技术,生成反映实战情况,各种气象条件下、各类背景,各种干扰情况、各种目标、各种运动轨迹以及多目标的红外图像,直接注入给计算机系统进行处理从而验证图像处理、识别、跟踪算法的可行性。这种方法为获得红外图像提供了经济有效的手段。以上方法只对数字处理部分作了有效的检验,对制导头系统的验收还需在生成或实拍的红外视频图像基础上经红外场景投影仪投影出随光电成像跟踪器所瞄方向、相对距离和因气象、大气传输效应变化而变化的红外热图。提供给光电成像跟踪器的光学系统接收,从而进行光电成像跟踪。</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4 18:47:56编辑过]
没有中继制导的东西从来就不存在“远程”一说
<p>科普</p><p>红外制导技术,它是利用红外接收设备,被动接收目标体的红外辐射,并将辐射能光电转和处理,提供制导控制信号进行制导。红外制导技术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应用历史。在技术上,发展应用经历了两个阶段,即红外点源制导和红外成像制导。红外制导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红外探测器技术的发展。红外制导技术主要应用于导弹自动寻的制导。 <br/>&nbsp;&nbsp;&nbsp;&nbsp;红外点源制导是把目标视为一个点源红外辐射体。红外接收设备,接收目标红外辐射,经聚焦和光电转换,解析出控制导弹飞行的控制信号,制导导弹飞向目标。主要应用于空对空和地对空导弹。美国"响尾蛇"(Side Winder)系列空对空导弹,即为这种制导体制的典型代表。几十年来在集中于提高制导精度,提高灵敏度,加强抗干扰能力,扩大攻击目标范围等方面的研究与改进。几十年来,在多次空战中,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战绩。在现在的空战中仍在应用,是现代作战飞机的重要装备。现在已发展从AIM-9A到AIM-9M的多种型号。红外点源寻的制导,也成功的应用于防空导弹武器。美国的"小桷树"(chaparral)防空导弹,"红眼睛"(Redeye)防空导弹,"尾刺"(Stinger)防空导弹,法国的"西北"(Mistral)防风导弹及前苏联的"SAM-7"防空导弹等都是采用红外点源寻的制导。红外点源寻的制导导弹,一般用于近程、低空制导导弹。红外点源寻的制导,设备简单、造价低是其突出优点。但是,灵敏度低、精度差、易受干扰的缺点限制了发展和应用。 <br/>&nbsp;&nbsp;&nbsp;&nbsp;红外成像制导是红外成像接收设备接收由于目标体表面温度分布及辐射系统的差异而形成目标体的"热图"。信息处理器对目标"热图进行处理与分析,给出导弹飞行的控制信号控制导弹飞向目标。红外成像制导,主要用于高级自动寻的导弹武器。随着红外探测器技术的发展,红外成像制导发展在技术上经历两个阶段,发展了两代红外成像制导。第一代为光机扫描红外成像制导。它是使用单元或红元红列红外探测器,通过两维或一维的光机扫描成像。其代表武器型号为美国投资32亿美元,由美国休斯(HUGHES)公司研制的"小牛"(Mavcrik) AGM-65D空地反坦克导弹和AGM-65F反舰导弹。它用16元线列长波帝镉汞红外探测器,用装于动力陀螺外转子上的20面内反射镜扫描成像。对地面坦克的成像距离可达6公里。该导弹在海湾战争中,得以成功使用。另外光机扫描红外成像制导技术也用于防空武器系统中的火控系统,在超低空作战时,对目标跟踪和对导弹制导。法国汤姆逊无线电(Thomson-CSF)公司研制生产的舰载防空导弹"海响蛇"导弹的火控系统上就装有一台红外成像跟踪仪(SEID)。它用160元非均匀排列的线列长波帝,镉汞红外探测器,用一维光学扫描成像。对每球面度20瓦的目标,截获距离大于12公里。在超低空情况下,完成拦截作战制导任务。第二代红外成像制导称之为凝视红外成像制导技术。它是用高性能的焦面阵(FPA)红外探测器组成的红外成像器,对目标凝视成像。这是从七十年代以来,迅速发展、装备和应用的一项高新技术,有着巨大的发展应用潜力。现代精确制导导弹,争相采用红外凝视成像制导寻的。它具有制导精度高、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具有智能目标识别功能等优点。世界各军事大国,都在大投入的开发、生产和装备这种制导武器。美国的反坦克导弹"坦克破坏者"(Tank Brcaker)采用64×64元焦面阵长波红外凝视成像的制导。美、英、法、德四国联合研制的AIM-132型近距离空空导弹(ASRAAM)是用美国休斯公司研制生产的128×128元红外焦面阵凝视成像寻的。美国海军最新装备的AGM-84斯拉姆(SLAM)空射巡航导弹末端采用红外凝视成像制导。欧洲三国英、法、德联合研制的"崔格特"(Trigat)反坦克导弹原为激光半主动制导,现也改为凝视红外成像制导。美国正在研制试验的、计划在2004年布署总投资在141亿美元的"战区高空区域防御系统"(THAAD),其拦截导弹的动能拦截器(KKV),选用由美国劳拉红外成像系统公司研制制造的256×256元中波凝视红外成像寻的。它对目标的截获距达40公里,制导精度小于1米,可实现直接与目标撞击。视场、帧频、积分时间可变。并具备目标识别功能。美国"大气层内拦截计划"(AIT)的动能拦截器,拟采用双色256×256像元的红外凝视成像寻的。凝视红外成像制导技术也应用于防空导弹的火控系统。如美国的"霍克"防空导弹火控系统中,加装了中波128×128像元的凝视红外成像跟踪器,并与电视和激光测距共用"共口径"光学系统,构成"霍克"的光学辅助跟踪系统(ITAS),完成在反辐射导弹攻击情况下,对空作战制导任务。从技术发展和应用效能等角度看,凝视红外成像制导,无疑将是今后精确制导武器十分重要的技术发展方向。 <br/></p>
<font size="4"><strong>摘自---信息融合技术在武器制导与控制中的应用<br/></strong></font><font size="3">  在动能拦截弹的制导控制中,单纯地依*某一类传感器系统不可能解决对目标的探测、识别和精密跟踪,这需要多个传感器来完成<sup>[1]</sup>。“美国陆军空间与战略防御司令部”</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USASSDC)</font><font size="3">导弹防御空间技术中心“战场激光雷达演示”</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LD)</font><font size="3">计划负责人理查德</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font size="3">温特认为,提高“动能杀伤拦截器”</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KKV)</font><font size="3">识别真假目标能力的基本途径,是增加所测目标独特特性的数量,并把这些由多部探测器所测得的目标特性数据最佳地融合起来<sup>[3]</sup>。选择有识别能力的动能杀伤拦截器,就是将被动探测器与激光雷达结合起来,因为这两种探测器所测得的目标特性具有互补性。美国陆军正在研制三种成像激光雷达,供有识别能力的动能杀伤拦截器使用。<br/>  一般地说,使用多传感器对目标进行探测、识别和跟踪,主要目的在于多种传感器进行互补以便能够获得更好的目标信息。在目标探测识别跟踪系统中使用多种传感器有许多优点,是一勿庸置疑的趋势。这些优点概括起来有:①可以拓宽监视探测的覆盖面;②可以发挥各种传感器的优点,取长补短以改善跟踪的精度;③多传感器抗干扰的性能大大地优于单传感器;④用多个低成本的传感器融合得到的数据信息可以代替高价格的高精度传感器,降低成本。<br/>  由于多个传感器可获得多个目标特性,使得在对目标进行探测和识别时,具有更准确的探测、识别结果。文献[</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4</font><font size="3">]用一个温度传感器和两个图像传感器,应用数据融合技术综合两类传感器不同特征的数据信息实现了具有冷热和不同形状特性的四个目标的识别。对于目标的精确跟踪,文献[</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5</font><font size="3">]用一脉冲雷达和红外成像传感器观测机动目标为例,利用信息融合技术实现了机动目标的精确位置状态估计。雷达可以精确地测定目标的径向距离,但对目标的方位确定能力有限;而红外成像传感器能够精确地测定目标的方位,但不能测量目标的径向距离。若把这两类传感器的观测数据正确的融合,就可精确得到机动目标的空间位置,即目标的方位和径向距离。这一准确的目标位置是不能只通过任意一个独立的传感器得到的。</font>
<p>摘自---<strong><font size="5">精确制导武器及其支持系统中的信息融合技术</font></strong></p><p>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在不同问题领域采用不同的实现形式,一般来说,大多数的融合问题都是针对同一层次上的信息形式来展开的。信息层次不同,对应的信息融合方法和具体应用也不同。<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4.3.1</font><font size="3"> 数据层融合与应用<br/>  数据层融合通常用于多源图像复合、图像分析与理解等方面。多源图像复合是将由不同传感器获得的同一景物的图像经配准、重采样和合成等处理后,获得一幅合成图像的技术,以克服各单一传感器图像在几何、光谱和空间分辨率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和差异性,提高图像质量<sup>[10]</sup>。应用实例有美国陆地资源卫星</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LANDSET)</font><font size="3">和</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16</font><font size="3">战斗机上的“</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LANTIAN</font><font size="3">”吊舱等。<br/>  数据层融合对数据传输带宽、数据之间的配准精度要求很高。从信息融合的角度看,由于没有任何办法对多传感器原始数据所包含的特性进行一致性检验,因此数据层上的合成具有很大的盲目性。<br/></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4.3.2</font><font size="3"> 特征层融合与应用<br/>  特征层融合可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目标状态信息融合,另一类是目标特性融合。<br/>  </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1) </font><font size="3">目标状态信息融合<br/>  目标状态信息融合主要应用于多传感器目标跟踪领域,目标跟踪领域的大量方法都可以修改移植为多传感器目标跟踪方法。跟踪问题亦已有了一整套渐趋成熟的理论,因此通常能建立起一个严格的数学最佳解模型来描述多传感器融合跟踪过程<sup>[11]</sup>。<br/>  在目标状态信息融合中,传感器输出的参量数据可以是角度</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font size="3">方位角或仰角</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font size="3">、距离等,也可以是被观测平台的参数矢量、立体图像或真实状态矢量</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font size="3">三维位置和速度的估计</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font size="3">。融合系统首先对传感器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完成数据配准,即通过坐标变换和单位换算,把各传感器输入数据变换成统一的数据表达形式</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font size="3">即具有相同的数据结构</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font size="3">。在数据配准后,融合处理主要实现参数关联和状态矢量估计。<br/>  目前,该领域发展所遇到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针对复杂环境来建立具有良好稳健性及自适应能力的目标环境,以及如何有效地控制和降低数据关联及递推估计的计算复杂性。<br/>  </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2) </font><font size="3">目标特性融合<br/>  特征层目标特性融合就是特征层联合识别,实质上是模式识别问题。多传感器系统为识别提供了比单传感器更多的有关目标的特征信息,增大了特征空间维数。具体的融合方法仍是模式识别的相应技术,只是在融合前先对特征进行关联处理,把特征矢量分类成有意义的组合<sup>[12]</sup>。<br/>  特征层上的融合可以说是发展最完善的,而且由于在特征层已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特征关联技术,可以保证融合信息的一致性,所以特征层融合有着良好的应用与发展前景。但由于跟踪和模式识别本身所存在的困难,也相应牵制着研究和应用的进一步深入。<br/></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4.3.3</font><font size="3"> 决策层融合与应用<br/>  在决策层融合中,不同类型的传感器观测同一个目标,每个传感器在本地完成处理,其中包括预处理、特征抽取、识别或判决,以建立对所观察目标的初步结论。然后关联处理、决策层融合判决,最终获得联合推断结果。决策层融合已有很多成功的应用实例<sup>[13]</sup>,像战术飞行器平台上用于威胁识别的报警系统</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TWS)</font><font size="3">、多传感器目标识别、工业过程故障检测、机器人视觉信息处理等。<br/>  决策层融合输出是一个联合决策结果,在理论上这个联合决策应比任何单传感器决策更精确或更明确。决策层融合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有贝叶斯推断<su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14</font><font size="3">]、</font></sup></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14</font><font size="3">]、</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D-S</font><font size="3">证据推理<su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15</font><font size="3">]、模糊集理论、专家系统方法等。<br/>  决策层融合在信息处理方面具有很高的灵活性,系统对信息传输带宽要求较低,能有效地融合反映环境或目标各个侧面的不同类型信息,而且可以处理非同步信息,因此目前有关信息融合的大量研究成果都是在决策层上取得的,并且构成了信息融合研究的一个热点。但由于环境和目标的时变动态特性、先验知识获取的困难、知识库的巨量特性、面向对象的系统设计要求等,决策层融合处理理论与技术的发展仍然受到阻碍。</font></sup></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15</font><font size="3">]、模糊集理论、专家系统方法等。<br/>  决策层融合在信息处理方面具有很高的灵活性,系统对信息传输带宽要求较低,能有效地融合反映环境或目标各个侧面的不同类型信息,而且可以处理非同步信息,因此目前有关信息融合的大量研究成果都是在决策层上取得的,并且构成了信息融合研究的一个热点。但由于环境和目标的时变动态特性、先验知识获取的困难、知识库的巨量特性、面向对象的系统设计要求等,决策层融合处理理论与技术的发展仍然受到阻碍。</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4 19:41:26编辑过]
<p>mahua抄了一堆东西,也是文不对题。</p><p>看看目标的移动速度,能逃出末制导的视场么?</p><p>要说不能识别,两艘船一模一样,没有任何红外特征分布差距么?</p>
远程弹,飞往目标区的话目标可能已经离开原位置甚远了。
<p><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da2549">JCFERRET</font></strong></p><p>你还是老样子,对自己的话不做应有的解释,只是一味的把别人的一切不同意见视为必然的错误。</p><p>看看目标的移动速度,能逃出末制导的视场么?</p><p>====你根本不应该对别人问这个问题,你应该告诉大家,你那个末制导的视场到底有多大,大家才好回答你能逃出末制导的视场。</p><p>要说不能识别,两艘船一模一样,没有任何红外特征分布差距么?</p><p>====距离,距离......我们要你告诉我们,你到底能在多远识别,有能在多远发现。你以前以超大除了山人,别的网友都知道做借口,拒绝直接给出答案,现在没有一个网友知道到底能在多远发现,多远识别,你还以什么理由拒绝给出答案?</p>
<p>我放弃,没语言了.</p><p>我发的那堆东西,请看着办吧~!~</p>
山人,给你发了短信,请接收
<p>从导弹发射,到导弹开始搜索目标,经过多少时间?撑死了才两小时。两小时,又是大群目标,以稳定速度,保持相对稳定航向,目标世纪位置和预定拦截点的位置差距能差到多少?</p><p>10公里都不到。</p><p>到底多远发现,多远识别,看什么?知道么?是光学镜头,热像仪本身已经不够成技术瓶颈了。</p><p>这么大目标,10公里还发现不了?</p>
老兄呀:你也是,跟这样的犟拐拐有什么好说的?
看看前面我贴的热象仪镜头中的军舰/气溶胶激光诱饵图像,就是无法分辨真假目标。而且原文很清楚:导弹无法分辨双波段两者的辐射差异
<p>问题就在于这群目标太大了,不仅有登陆舰,还有护航的驱逐舰、护卫舰、搭载船载炮兵的炮船、改装的民船,救生船只,假目标船只等等。有10几公里宽,几十公里长。</p><p>没有威胁时当然航速航向稳定,可发现威胁主力登陆船只生存的导弹群来袭,还保持稳定的航速航向?为什么不规避、干扰、在登陆舰前安排大型民船遮挡?</p><p>10公里不到,假如你的袭击确实有如此大的威胁,登陆群就应该不顾一时的队行,进行规避,因为被你打掉了,就没法登陆了,暂时规避,只是耽误两三个小时。</p><p>哈哈哈哈...你的牛皮终于吹不下去了,镜头就不是热末导系统的组成部分?你可真会找台阶下。</p><p>10公里发现?让我简单的告诉你10公里发现意味着什么。假如发射时目标在A点,按即定航速航向应该在2个小时后到达A点以东30公里的B点,那么导弹应该设定在B点以东10公里的C点开启热导头对不对?</p><p>如果目标改变航速航向,向北航行10公里,就在导弹达到C点开启热导头时进入A点东北10公里处,B点西北大约10公里处的D点,这个D点就在C点西面偏北的大约20公里处。试问,你才能发现10公里外目标的导弹,如何发现20公里外的目标?</p><p>发现距离10公里,识别距离又是多少公里?如果在B点以南5公里处有几艘驱逐舰、民船,导弹是不是应该会在航行中发现,进而靠近去确认是不是程序中设定的目标?如果不是,此时导弹应该怎么办?你预先怎么给他设置此时的工作程序,导弹是应该继续向偏南方向飞行,还是转回原来原来的航线?如果这些驱逐舰、民船的西南方向又发现了几艘可疑船只,是不是还应该飞近一点确认是否是目标?导弹在确认目标之前,是只能靠预先设置的程序和惯导飞行的,面对如此复杂的战场环境,导弹如何能自己应付?</p><p>还有就算登陆舰不规避,按时出现在预定地点,如果施放干扰弹又怎么办?无论是游民说的那种假目标,还是我说的那种阻断红外热辐射穿透的干扰弹,都足以使导弹无法大量命中登陆舰。即使侥幸命中几枚,也不过是几艘而已,不足以挫败这个战役。</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游民</i>在2006-4-5 12:38:00的发言:</b><br/>看看前面我贴的热象仪镜头中的军舰/气溶胶激光诱饵图像,就是无法分辨真假目标。而且原文很清楚:导弹无法分辨双波段两者的辐射差异</div><p>你那个文章里热像仪的阵元数才多少?</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山人0504</i>在2006-4-5 16:11:00的发言:</b><br/><p>问题就在于这群目标太大了,不仅有登陆舰,还有护航的驱逐舰、护卫舰、搭载船载炮兵的炮船、改装的民船,救生船只,假目标船只等等。有10几公里宽,几十公里长。</p><p>没有威胁时当然航速航向稳定,可发现威胁主力登陆船只生存的导弹群来袭,还保持稳定的航速航向?为什么不规避、干扰、在登陆舰前安排大型民船遮挡?</p><p>10公里不到,假如你的袭击确实有如此大的威胁,登陆群就应该不顾一时的队行,进行规避,因为被你打掉了,就没法登陆了,暂时规避,只是耽误两三个小时。</p><p>哈哈哈哈...你的牛皮终于吹不下去了,镜头就不是热末导系统的组成部分?你可真会找台阶下。</p><p>10公里发现?让我简单的告诉你10公里发现意味着什么。假如发射时目标在A点,按即定航速航向应该在2个小时后到达A点以东30公里的B点,那么导弹应该设定在B点以东10公里的C点开启热导头对不对?</p><p>如果目标改变航速航向,向北航行10公里,就在导弹达到C点开启热导头时进入A点东北10公里处,B点西北大约10公里处的D点,这个D点就在C点西面偏北的大约20公里处。试问,你才能发现10公里外目标的导弹,如何发现20公里外的目标?</p><p>发现距离10公里,识别距离又是多少公里?如果在B点以南5公里处有几艘驱逐舰、民船,导弹是不是应该会在航行中发现,进而靠近去确认是不是程序中设定的目标?如果不是,此时导弹应该怎么办?你预先怎么给他设置此时的工作程序,导弹是应该继续向偏南方向飞行,还是转回原来原来的航线?如果这些驱逐舰、民船的西南方向又发现了几艘可疑船只,是不是还应该飞近一点确认是否是目标?导弹在确认目标之前,是只能靠预先设置的程序和惯导飞行的,面对如此复杂的战场环境,导弹如何能自己应付?</p><p>还有就算登陆舰不规避,按时出现在预定地点,如果施放干扰弹又怎么办?无论是游民说的那种假目标,还是我说的那种阻断红外热辐射穿透的干扰弹,都足以使导弹无法大量命中登陆舰。即使侥幸命中几枚,也不过是几艘而已,不足以挫败这个战役。</p></div><p>你一直说热像仪能不能做到,那我就告诉你毫无问题,你现在又怀疑镜头? </p><p>好,你说一艘登陆舰大,还是一个普通民房大?我就用民用照相机的长焦镜头,从永定路观察北京西山的民房,清清楚楚。你还要知道什么? </p><p>谁告诉你热像导引头只能在10公里距离上识别这么大目标了?看清楚再来。 </p><p>山人,你没见过热像仪,就别装蒜了。</p>
<p>那我就告诉你毫无问题,你现在又怀疑镜头? </p><p>====超大不是热像仪行业的专业论坛,你没有资格要别人学了之后再来,你不断的闪烁其辞,尽用我和其他网友都看不懂的话为自己的谬论遮羞,为什么不敢明说?</p><p>超大谁不知道你的为人?如果你当真知道热相仪的相关数字,你会知而不言,只怕是网友们宁愿相信母会怕数,也不会相信。</p><p>你还要知道什么?</p><p>====你也脸问我还要知道什么?我只能说我想知道我问了多次,而你始终不敢回答的那些数字。可是你有胆说吗?如果你依据不敢,那我也可以问另一个简单的问题,请问你的胆是不是已经因为患胆结石而割掉了?</p>
<p>当登陆舰队聚集在海峡、</p><p>运动区域已经确定的时候,</p><p>只见X朝官兵念念有词云“山人保佑,山人保佑……”</p><p>忽见洪波涌起,</p><p>铸成水墙,</p><p>一切邪魔外道如花旗者及其各色法器,</p><p>皆淹没于“XX战争”之汪洋大海矣</p><p>&nbsp;[em01][em01][em01]</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6 21:00:50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