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边缘群体生活环境恶劣 1亿多农民工何以安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9:39:24
<p>城市边缘群体生活环境恶劣 1亿多农民工何以安居&nbsp; </p><p>--------------------------------------------------------------------------------<br/>2006年04月02日 11:30 <br/>&nbsp;<br/>  四月的北京,已是春暖花开,各大公园里的人们正在享受着阳光和惬意。而在朝阳区的望京社区内,来自甘肃的农民工张旭明一家却在为自己今后的居所发愁。由于施工拆迁,他们春节后栖身了1个多月的简易房已被推土机夷为平地。</p><p>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拥有自己的安居之处,既是千百年来“天下寒士”的梦想,更是现代社会人的基本生存权利。近年来房价不断上涨,城市住房问题日益突出,一个特殊群体的居住问题显得更为突出——那就是遍布大小城市的1亿多农民工。他们,作为远离故土、游走在城市边缘的过客,作为城市中最低收入的人群,何以安居?何以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来承载基本的生存和生活? </p><p>  根据国务院研究室农村经济研究司的调查,目前我国农民工居住问题上的矛盾十分突出。一些农民工居住的地方拥挤不堪,很多缺乏必要的卫生等设施,有的连基本的通风、透光条件都没有,在火灾、流行病预防等方面存在严重隐患。在一些城市,农民工自发聚居的城乡接合部和“城中村”,违章建筑多,公共设施不足,环境很差。 </p><p>  “解决好农民工住房问题,不仅直接关系1亿多农民工的生活改善,而且对城市发展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主持调查的国务院研究室农村经济研究司巡视员郭玮深有感触地说。 </p><p>  这个问题也引起了各地政府的重视。近几年,全国各地在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p><p>  “棒棒”是重庆对农民工的亲切称呼,而重庆的“棒棒公寓”,则成为近年来农民工争相入住的地方。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这里原本是重庆市正扬大市场,楼高9层,其中1至3层是市场、4层以上是写字间。市场开业后,4至9层的写字间一直因无法售出而闲置。1997年,重庆远达物业公司将4层写字间改建成农民工公寓,并以一人一床一天一元的低价格推出,立即吸引了大量农民工入住。随后物业公司进一步将5至9层全部扩大为公寓,共407个房间,容纳1700人入住。“棒棒公寓”一直处于入住饱和状态,近几年尽管房租已上调,但仍供不应求。“棒棒公寓”设有保安室,实行严格的安全管理,配备有公用厨房、厕所和洗澡间,接通了天然气和闭路电视,楼顶设有活动室。公寓管理办公室还为入住农民工提供办理暂住、计生证明等服务。“棒棒公寓”在为农民工提供满意住所的同时,也为企业创造了效益,企业每年的房租收益达100多万元。 </p><p>  最初“棒棒公寓”之所以能成功,主要是其极低的价格、灵活的租住方式适应了大批低收入农民工的需要。 </p><p>  随着“棒棒公寓”条件的不断完善和租金的提高,“棒棒公寓”又很好地满足了作为个体经营业户的农民工的需要。根据“棒棒公寓”的成功经验,重庆市正有更多的街道利用空置楼房、闲置招待所等设施,开办供农民工使用的“阳光公寓”。 </p><p>  与重庆模式不同,苏南则是建设农民工集居点。在苏州、无锡等地,大批农民工都是集中居住。居住点的建设有3种形式:一是使用农民工较多的企业建造员工集体宿舍;二是政府投入建造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的农民工集居点;三是农村集体利用集体土地建设农民工居住点。不论是哪种形式的农民工集居点,大多配有休闲娱乐场所,有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有的还设有农民工“维权会”、“法律援助服务站”等。 </p><p>  目前,仅江苏省昆山市就已建成农民工集居点65处,建筑面积近百万平方米,约43万名外来工实现集中居住;正在建设的还有14处,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全部建成后,农民工的集中居住率将达到80%。 </p><p>  无锡市东港镇约有2.5万名农民工,其中7500人居住在由村委会建的居住社区;8500人居住在企业建的安居楼内。两者合计,63%的农民工实现集中居住。该镇勤新村有27家私营企业,村委会通过翻建、扩建、新建6个社区,使3000多农民工集中居住,没有一个散居在外。 </p><p>  农民工居住点的建设,有不少利用了闲置的影剧院、镇政府旧办公楼、旧校舍、旧敬老院、旧仓库、旧厂房等。农民工有的以集体租住的方式入住,有的以家庭形式入住。 </p><p>  有企业老板讲:“建了民工楼,招工不用愁。”苏南农民工集居点的建设受到农民工、企业和当地居民等多方面的欢迎。农民工有了比较稳定的居所,生活便利,子女上学方便,各方面的社会服务有保证。对企业来讲,员工上班近而且准时,这使一些劳动密集尤其是纺织、服装企业大大受益。农民工集中居住,还解决了农民工散居地区治安和卫生环境差等问题,推动了文明城镇建设。 </p><p>  苏南地区农民工集居点建设取得成功,一方面是政府积极引导的结果,另一方面是集中居住、就近上班适应了当地企业密集、用工相对稳定的特点。 </p><p>  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城市发展不可缺少的力量。农民工不仅在城市工作,而且在城市消费、纳税,解决农民工的住房问题,是城市政府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越来越多的农民最终选择在城市居住,是城市化的必然结果。对农民工的住房问题,早考虑、早解决,就会早主动。 </p><p>  郭玮认为,各地都应将农民工居住问题纳入城市规划,并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好: </p><p>  一是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政府不能大包大揽,要注意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多方面解决。要根据农民工的实际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逐步解决,当前最迫切的是为农民工提供具备基本人居条件的住所。在解决农民工住房的具体操作中,要充分考虑农民工的作息规律、地域分布特点以及经济承受能力,避免不切实际的建设造成住房闲置。 </p><p>  二是要坚持多种形式、多渠道解决。农民工从业范围很广,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差异很大,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必须从当地实际出发,从农民工的实际需要出发。 </p><p>  三是政府要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首先是城市规划中必须给予考虑。其次,鼓励利用闲置厂房、学校、仓库等改建适合农民工居住的房屋。 </p><p>  四是要研究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的长期政策。这包括公积金政策、廉租房政策、经济适用房政策等,通过这些政策的调整,逐步将农民工纳入城市住房政策范围通盘考虑。(记者杨得志)</p><p>  来源:中国青年报</p><p>城市边缘群体生活环境恶劣 1亿多农民工何以安居&nbsp; </p><p>--------------------------------------------------------------------------------<br/>2006年04月02日 11:30 <br/>&nbsp;<br/>  四月的北京,已是春暖花开,各大公园里的人们正在享受着阳光和惬意。而在朝阳区的望京社区内,来自甘肃的农民工张旭明一家却在为自己今后的居所发愁。由于施工拆迁,他们春节后栖身了1个多月的简易房已被推土机夷为平地。</p><p>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拥有自己的安居之处,既是千百年来“天下寒士”的梦想,更是现代社会人的基本生存权利。近年来房价不断上涨,城市住房问题日益突出,一个特殊群体的居住问题显得更为突出——那就是遍布大小城市的1亿多农民工。他们,作为远离故土、游走在城市边缘的过客,作为城市中最低收入的人群,何以安居?何以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来承载基本的生存和生活? </p><p>  根据国务院研究室农村经济研究司的调查,目前我国农民工居住问题上的矛盾十分突出。一些农民工居住的地方拥挤不堪,很多缺乏必要的卫生等设施,有的连基本的通风、透光条件都没有,在火灾、流行病预防等方面存在严重隐患。在一些城市,农民工自发聚居的城乡接合部和“城中村”,违章建筑多,公共设施不足,环境很差。 </p><p>  “解决好农民工住房问题,不仅直接关系1亿多农民工的生活改善,而且对城市发展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主持调查的国务院研究室农村经济研究司巡视员郭玮深有感触地说。 </p><p>  这个问题也引起了各地政府的重视。近几年,全国各地在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p><p>  “棒棒”是重庆对农民工的亲切称呼,而重庆的“棒棒公寓”,则成为近年来农民工争相入住的地方。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这里原本是重庆市正扬大市场,楼高9层,其中1至3层是市场、4层以上是写字间。市场开业后,4至9层的写字间一直因无法售出而闲置。1997年,重庆远达物业公司将4层写字间改建成农民工公寓,并以一人一床一天一元的低价格推出,立即吸引了大量农民工入住。随后物业公司进一步将5至9层全部扩大为公寓,共407个房间,容纳1700人入住。“棒棒公寓”一直处于入住饱和状态,近几年尽管房租已上调,但仍供不应求。“棒棒公寓”设有保安室,实行严格的安全管理,配备有公用厨房、厕所和洗澡间,接通了天然气和闭路电视,楼顶设有活动室。公寓管理办公室还为入住农民工提供办理暂住、计生证明等服务。“棒棒公寓”在为农民工提供满意住所的同时,也为企业创造了效益,企业每年的房租收益达100多万元。 </p><p>  最初“棒棒公寓”之所以能成功,主要是其极低的价格、灵活的租住方式适应了大批低收入农民工的需要。 </p><p>  随着“棒棒公寓”条件的不断完善和租金的提高,“棒棒公寓”又很好地满足了作为个体经营业户的农民工的需要。根据“棒棒公寓”的成功经验,重庆市正有更多的街道利用空置楼房、闲置招待所等设施,开办供农民工使用的“阳光公寓”。 </p><p>  与重庆模式不同,苏南则是建设农民工集居点。在苏州、无锡等地,大批农民工都是集中居住。居住点的建设有3种形式:一是使用农民工较多的企业建造员工集体宿舍;二是政府投入建造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的农民工集居点;三是农村集体利用集体土地建设农民工居住点。不论是哪种形式的农民工集居点,大多配有休闲娱乐场所,有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有的还设有农民工“维权会”、“法律援助服务站”等。 </p><p>  目前,仅江苏省昆山市就已建成农民工集居点65处,建筑面积近百万平方米,约43万名外来工实现集中居住;正在建设的还有14处,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全部建成后,农民工的集中居住率将达到80%。 </p><p>  无锡市东港镇约有2.5万名农民工,其中7500人居住在由村委会建的居住社区;8500人居住在企业建的安居楼内。两者合计,63%的农民工实现集中居住。该镇勤新村有27家私营企业,村委会通过翻建、扩建、新建6个社区,使3000多农民工集中居住,没有一个散居在外。 </p><p>  农民工居住点的建设,有不少利用了闲置的影剧院、镇政府旧办公楼、旧校舍、旧敬老院、旧仓库、旧厂房等。农民工有的以集体租住的方式入住,有的以家庭形式入住。 </p><p>  有企业老板讲:“建了民工楼,招工不用愁。”苏南农民工集居点的建设受到农民工、企业和当地居民等多方面的欢迎。农民工有了比较稳定的居所,生活便利,子女上学方便,各方面的社会服务有保证。对企业来讲,员工上班近而且准时,这使一些劳动密集尤其是纺织、服装企业大大受益。农民工集中居住,还解决了农民工散居地区治安和卫生环境差等问题,推动了文明城镇建设。 </p><p>  苏南地区农民工集居点建设取得成功,一方面是政府积极引导的结果,另一方面是集中居住、就近上班适应了当地企业密集、用工相对稳定的特点。 </p><p>  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城市发展不可缺少的力量。农民工不仅在城市工作,而且在城市消费、纳税,解决农民工的住房问题,是城市政府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越来越多的农民最终选择在城市居住,是城市化的必然结果。对农民工的住房问题,早考虑、早解决,就会早主动。 </p><p>  郭玮认为,各地都应将农民工居住问题纳入城市规划,并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好: </p><p>  一是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政府不能大包大揽,要注意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多方面解决。要根据农民工的实际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逐步解决,当前最迫切的是为农民工提供具备基本人居条件的住所。在解决农民工住房的具体操作中,要充分考虑农民工的作息规律、地域分布特点以及经济承受能力,避免不切实际的建设造成住房闲置。 </p><p>  二是要坚持多种形式、多渠道解决。农民工从业范围很广,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差异很大,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必须从当地实际出发,从农民工的实际需要出发。 </p><p>  三是政府要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首先是城市规划中必须给予考虑。其次,鼓励利用闲置厂房、学校、仓库等改建适合农民工居住的房屋。 </p><p>  四是要研究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的长期政策。这包括公积金政策、廉租房政策、经济适用房政策等,通过这些政策的调整,逐步将农民工纳入城市住房政策范围通盘考虑。(记者杨得志)</p><p>  来源:中国青年报</p>
在胡哥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境遇会越来越好!![em17][em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