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商人来华大采购 誓要买足100个集装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4 00:11:46
<p>伊拉克商人来华大采购 誓要买足100个集装箱&nbsp;&nbsp; <br/>&nbsp;&nbsp; <br/>&nbsp; 2006年04月01日 13:16 环球时报 <br/>&nbsp; </p><p><br/>为期3天的“2006伊拉克重建采购洽谈会”3月30日在上海结束,这是近年来伊拉克商人第二次大规模的中国之行。他们在上海有哪些收获,又给中国企业带来了怎样的商机呢?</p><p>40余家采购商来自伊拉克、约旦、阿联酋和科威特</p><p>“和去年相比,本次洽谈会的影响力更大了。”活动主办方—————上海跨国采购中心海外开发部的资深顾问汤姆·唐深有感触地对本报记者说。在去年9月的“中国上海跨国采购洽谈会”上,由伊拉克南部某商会牵头,10家伊拉克企业第一次来到上海,在这个综合性的跨国采购洽谈会上租了一个展区。虽然规模不大,但这个展区却成了整个洽谈会上的热点,并和中国供应商谈成了总额约10亿美元的大单。这个良好的开端,一下子吊起了中伊商家双方的巨大“胃口”,于是有了今年的伊拉克“专场”。这一次,伊方的发起者是全国性的伊拉克商会,来的企业是包括伊拉克、约旦、阿联酋、科威特等国的40余家采购商。</p><p>不过,采购团团长、埃尔·阿卡公司负责人埃尔·哈卡克对这个数字显然还不太满意:“伊拉克有300家企业对中国很感兴趣。”汤姆·唐告诉记者,截止到洽谈会开幕当天,有些已经报名的伊拉克商人还没有赶到现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比较极端的一个例子是,由于伊拉克当地还不太平,一家公司的老板临行前儿子遭绑架,只得取消行程。</p><p>“要买足100个集装箱的中国商品”</p><p>伊拉克商人来沪可谓“好事多磨”,所幸成行后的收获颇为喜人。埃尔·哈卡克在第一天就已经采购了包括水泵在内的两个集装箱的商品。和其他采购商一样,埃尔·哈卡克一到会场就被来自全国各地的供应商们围住,谈了一整天都未得闲。在28日当晚的开幕晚宴上,这位花白胡须的商业老手笑着对本报记者宣称,“要买足100个集装箱的中国商品”。</p><p>据介绍,2005年,伊拉克新建企业约3万家。有关方面预计,2006年伊拉克经济可望增长10%左右。因此,除了重建所需各类物资,伊拉克国内日用消费品零售量也在不断提高。这次伊方的采购重点仍为建材、电机、水利、石化、车辆、医疗设备等,同时,家电、服装、玩具、礼品和家庭卫生设施等也将大批量采购。伊拉克商会顾问萨法尔此前透露,本次总采购额可能将突破10亿美元。</p><p>在迪拜拥有一家电视台的迪亚·阿纳尼贸易公司总经理迪亚·阿纳尼就是其中的一位大主顾。他告诉本报记者,此行他准备了1100万美元的预算,目标是水泥、钢铁、玻璃、木门、发电机、家具、摩托车等各类商品。不过,迪亚·阿纳尼谨慎地表示,这笔采购资金可能用在上海,也可能是其他地方,关键看商品是否称心如意。</p><p>除了购买看得到的实物商品,还有一些商人是来寻觅合作伙伴的。来自阿曼的东部快运物流公司总经理苏哈卜·萨拉赫就是其中一位。他说,随着中国和中东地区贸易交往的日益频繁,两地的物流业务需求将越来越大。因此,他希望找到可以合作的中国航运及船运公司。</p><p>并不都是来淘便宜货的</p><p>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伊拉克商人对中国商品都有“物美价廉”的称赞,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来就是要淘便宜货的。伊拉克商会的萨法尔表示:“在路桥、车辆和工业设备上,我们肯定会选择质量上乘的,因为这些商品事关重大,需要使用很长时间。”埃尔·哈卡克则画了一条坐标线向本报记者解释,商品的价格和质量是成正比的,他感兴趣的是找到最佳的性价比。</p><p>确实,精明的伊拉克商人在采购洽谈中喜欢货比三家。主办方一位参与谈判的翻译人员向记者举了个例子:一个商家是代表伊拉克某政府部门来采购办公用品的,预算为30万美元。他们看了好几种中方家具都不太满意,最后还是跟要价最高的那家厂商签订了合同。</p><p>此外,从总体上看,百废待兴的伊拉克需要“所有的商品”,但具体到一个时间段、一家具体的公司,其需求往往各有侧重。记者在洽谈会现场看到,一家浙江企业特地设了展位,但里面陈列的微波炉塑料器皿等却几乎无人问津。对中国企业来说,伊拉克采购团无疑意味着可观的商机,但要抓住机会,还需对对方的需求进行细致的了解和分析。</p><p>另据了解,今年5月和9月,伊拉克商人还将来上海进行采购。同时,上海跨国采购中心已在和伊方商量,组织一个中国企业代表团赴伊拉克考察。<br/>&nbsp;&nbsp; <br/>&nbsp;作者: 龙彩霞 </p><p>伊拉克商人来华大采购 誓要买足100个集装箱&nbsp;&nbsp; <br/>&nbsp;&nbsp; <br/>&nbsp; 2006年04月01日 13:16 环球时报 <br/>&nbsp; </p><p><br/>为期3天的“2006伊拉克重建采购洽谈会”3月30日在上海结束,这是近年来伊拉克商人第二次大规模的中国之行。他们在上海有哪些收获,又给中国企业带来了怎样的商机呢?</p><p>40余家采购商来自伊拉克、约旦、阿联酋和科威特</p><p>“和去年相比,本次洽谈会的影响力更大了。”活动主办方—————上海跨国采购中心海外开发部的资深顾问汤姆·唐深有感触地对本报记者说。在去年9月的“中国上海跨国采购洽谈会”上,由伊拉克南部某商会牵头,10家伊拉克企业第一次来到上海,在这个综合性的跨国采购洽谈会上租了一个展区。虽然规模不大,但这个展区却成了整个洽谈会上的热点,并和中国供应商谈成了总额约10亿美元的大单。这个良好的开端,一下子吊起了中伊商家双方的巨大“胃口”,于是有了今年的伊拉克“专场”。这一次,伊方的发起者是全国性的伊拉克商会,来的企业是包括伊拉克、约旦、阿联酋、科威特等国的40余家采购商。</p><p>不过,采购团团长、埃尔·阿卡公司负责人埃尔·哈卡克对这个数字显然还不太满意:“伊拉克有300家企业对中国很感兴趣。”汤姆·唐告诉记者,截止到洽谈会开幕当天,有些已经报名的伊拉克商人还没有赶到现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比较极端的一个例子是,由于伊拉克当地还不太平,一家公司的老板临行前儿子遭绑架,只得取消行程。</p><p>“要买足100个集装箱的中国商品”</p><p>伊拉克商人来沪可谓“好事多磨”,所幸成行后的收获颇为喜人。埃尔·哈卡克在第一天就已经采购了包括水泵在内的两个集装箱的商品。和其他采购商一样,埃尔·哈卡克一到会场就被来自全国各地的供应商们围住,谈了一整天都未得闲。在28日当晚的开幕晚宴上,这位花白胡须的商业老手笑着对本报记者宣称,“要买足100个集装箱的中国商品”。</p><p>据介绍,2005年,伊拉克新建企业约3万家。有关方面预计,2006年伊拉克经济可望增长10%左右。因此,除了重建所需各类物资,伊拉克国内日用消费品零售量也在不断提高。这次伊方的采购重点仍为建材、电机、水利、石化、车辆、医疗设备等,同时,家电、服装、玩具、礼品和家庭卫生设施等也将大批量采购。伊拉克商会顾问萨法尔此前透露,本次总采购额可能将突破10亿美元。</p><p>在迪拜拥有一家电视台的迪亚·阿纳尼贸易公司总经理迪亚·阿纳尼就是其中的一位大主顾。他告诉本报记者,此行他准备了1100万美元的预算,目标是水泥、钢铁、玻璃、木门、发电机、家具、摩托车等各类商品。不过,迪亚·阿纳尼谨慎地表示,这笔采购资金可能用在上海,也可能是其他地方,关键看商品是否称心如意。</p><p>除了购买看得到的实物商品,还有一些商人是来寻觅合作伙伴的。来自阿曼的东部快运物流公司总经理苏哈卜·萨拉赫就是其中一位。他说,随着中国和中东地区贸易交往的日益频繁,两地的物流业务需求将越来越大。因此,他希望找到可以合作的中国航运及船运公司。</p><p>并不都是来淘便宜货的</p><p>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伊拉克商人对中国商品都有“物美价廉”的称赞,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来就是要淘便宜货的。伊拉克商会的萨法尔表示:“在路桥、车辆和工业设备上,我们肯定会选择质量上乘的,因为这些商品事关重大,需要使用很长时间。”埃尔·哈卡克则画了一条坐标线向本报记者解释,商品的价格和质量是成正比的,他感兴趣的是找到最佳的性价比。</p><p>确实,精明的伊拉克商人在采购洽谈中喜欢货比三家。主办方一位参与谈判的翻译人员向记者举了个例子:一个商家是代表伊拉克某政府部门来采购办公用品的,预算为30万美元。他们看了好几种中方家具都不太满意,最后还是跟要价最高的那家厂商签订了合同。</p><p>此外,从总体上看,百废待兴的伊拉克需要“所有的商品”,但具体到一个时间段、一家具体的公司,其需求往往各有侧重。记者在洽谈会现场看到,一家浙江企业特地设了展位,但里面陈列的微波炉塑料器皿等却几乎无人问津。对中国企业来说,伊拉克采购团无疑意味着可观的商机,但要抓住机会,还需对对方的需求进行细致的了解和分析。</p><p>另据了解,今年5月和9月,伊拉克商人还将来上海进行采购。同时,上海跨国采购中心已在和伊方商量,组织一个中国企业代表团赴伊拉克考察。<br/>&nbsp;&nbsp; <br/>&nbsp;作者: 龙彩霞 </p>
这个可以作为鞭炮厂关于中国对伊拉克政策的一个注脚…
只要给钱,咱就敢卖
呵呵,好消息阿。
<p>100箱</p><p>买啥啊</p>
  日常用品而已,交易额会突破十亿美元。伊拉克今年经济增长10%,央视不敢报导。
<p>买这么多东西,政府也改送点回扣吧</p><p>送两厢RPG好了</p>
<p>日常用品而已,交易额会突破十亿美元。伊拉克今年经济增长10%,央视不敢报导。</p><p>===========到处扔炸弹,能有什么增长怕是可能性不大。</p><p>该不会是收入从十元涨到十一元了吧。</p>
<p>这个10%肯定有水分的,就那个环境。。。。。。</p><p></p><p>如果真有,那也是建立在外国公司掠夺的基础上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