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中国文化何须跨出国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3:25:58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0%" align="center" bgcolor="#ffffff" border="0"><tbody><tr><td class="unnamed3" align="center" height="40">复兴中国文化何须跨出国门? </td></tr><tr><td background="/images/ch/content/images/5.gif" height="1"></td></tr><tr><td class="unnamed1" align="center" height="25"><font color="#1d57a0">中国网 | 时间:2006 年4 月1 日 | 文章来源:东方早报 </font></td></tr><tr><td height="10"></td></tr><tr><td class="unnamed4" id="fontzoom" height="25"><p style="MARGIN: 6px 3px 0px; TEXT-INDENT: 30px;">我今年出版了一本《中国文化的边界》,对近几年崛起的文化保守主义进行了批判。我大致的意思是:文化传统是没有边界的。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可以把中国的传统、西方的传统,都当成人类的传统、自己的传统来继承。然而在这方面,中国文化受到了双重夹击。一方面,以蒋庆为代表的“儒家”,把中国文化界定为“君子文化”,把西方文化界定为“小人文化”,鼓吹少儿读经、死记硬背,排拒外来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以甘阳为代表的西学派,宣称西方的文化解决不了中国的问题,中国必须回到自己的传统。两派虽然学统不同,但分享一个基本立场:西方的文化精神,永远不能成为我们传统的一部分。这样画地为牢,也就窒息了当代中国文化。 </p><p style="MARGIN: 6px 3px 0px; TEXT-INDENT: 30px;">不过,文化传统的继承虽然应该没有边界,文化的发展却是有边界的。可惜,我们的一些传统派人士,在继承传统时有严格的边界意识,分得清清楚楚。在发展文化时,却一点边界意识也没有。比如一提弘扬中国文化就想着出国,就要在世界各地办多少个孔子学院,仿佛这样中国文化就有救了。 </p><p style="MARGIN: 6px 3px 0px; TEXT-INDENT: 30px;">我强调中国文化的边界,就是提请人们注意,文化只能在自己家里培养。我只讲一个非常具体的例子,我这两三年在国内出了七本书,有的还上了排行榜。但卖得最好的,不过一万多册,版税收入不过一万多元。而真正的传世之作常常是十年磨一剑,如果磨出来只印两万本,作者靠什么活呢?谁还认真写书呢?没有好书,谈什么文化呢? </p><p style="MARGIN: 6px 3px 0px; TEXT-INDENT: 30px;">再看美国,上排名榜的书,许多是相当严肃的著作,动辄就印一百多万,作者一下子就获得几百万美元的收入,一辈子大体就够了。比如记述美国建国故事的《1776》的作者DavidMcCullough,当年就因为对自己的写作天赋有自信,在偏远地方买了个小房子,埋头写下去,最后果然几炮打响。这种事情多了,美国的“文化冒险家”就特别多,人才也就多,好书也就多。久而久之,文化就有了积累,就发达起来。 </p><p style="MARGIN: 6px 3px 0px; TEXT-INDENT: 30px;">美国上百万的畅销书一直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为什么美国的书销路这么好?第一个原因是人家的教育水平高,读书人多,图书市场大。图书市场大,当然就刺激文化的创造力。所以,要复兴中国文化,首先要让尽可能多的中国人都接受良好的教育,培养有读书习惯的公民。读书的人多,图书市场大,刺激更多的人埋头写书,文化也就会发达起来。但是,我们的传统派人士都在干什么?他们给大款开儒学课,到海外建孔子学院,而且还要建在世界大都市的闹市区。我替他们算了笔账:在纽约、波士顿这样的大都市建一个最小的学院,仅房子加上师资等等,会达到上千万美元。真要按他们的计划建起来,全球的孔子学院,恐怕要几十亿元人民币。 </p><p style="MARGIN: 6px 3px 0px; TEXT-INDENT: 30px;">这样的投资,等于把我们自己的教育经费抽走,投到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中国的人均GDP,也不过1000美元。贫困地区的小学连桌椅板凳都没有,还打算把自己的教育经费抽出来,帮助发达国家的孩子学外语(中文)。这是要振兴中国文化,还是要毁灭中国文化? </p><p style="MARGIN: 6px 3px 0px; TEXT-INDENT: 30px;">文化是长在自己的泥土里,不是跟着大款的飞机在天上飞,更不是可以“外包”给外国人帮我们培养。中国文化要有前途,我们就得让那些在泥土里挣扎的穷孩子读上书。没有这种草根精神,也就谈不上什么中国文化。(早报美国特约撰稿人&nbsp;薛涌)</p></td></tr></tbody></table><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0%" align="center" bgcolor="#ffffff" border="0"><tbody><tr><td class="unnamed3" align="center" height="40">复兴中国文化何须跨出国门? </td></tr><tr><td background="/images/ch/content/images/5.gif" height="1"></td></tr><tr><td class="unnamed1" align="center" height="25"><font color="#1d57a0">中国网 | 时间:2006 年4 月1 日 | 文章来源:东方早报 </font></td></tr><tr><td height="10"></td></tr><tr><td class="unnamed4" id="fontzoom" height="25"><p style="MARGIN: 6px 3px 0px; TEXT-INDENT: 30px;">我今年出版了一本《中国文化的边界》,对近几年崛起的文化保守主义进行了批判。我大致的意思是:文化传统是没有边界的。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可以把中国的传统、西方的传统,都当成人类的传统、自己的传统来继承。然而在这方面,中国文化受到了双重夹击。一方面,以蒋庆为代表的“儒家”,把中国文化界定为“君子文化”,把西方文化界定为“小人文化”,鼓吹少儿读经、死记硬背,排拒外来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以甘阳为代表的西学派,宣称西方的文化解决不了中国的问题,中国必须回到自己的传统。两派虽然学统不同,但分享一个基本立场:西方的文化精神,永远不能成为我们传统的一部分。这样画地为牢,也就窒息了当代中国文化。 </p><p style="MARGIN: 6px 3px 0px; TEXT-INDENT: 30px;">不过,文化传统的继承虽然应该没有边界,文化的发展却是有边界的。可惜,我们的一些传统派人士,在继承传统时有严格的边界意识,分得清清楚楚。在发展文化时,却一点边界意识也没有。比如一提弘扬中国文化就想着出国,就要在世界各地办多少个孔子学院,仿佛这样中国文化就有救了。 </p><p style="MARGIN: 6px 3px 0px; TEXT-INDENT: 30px;">我强调中国文化的边界,就是提请人们注意,文化只能在自己家里培养。我只讲一个非常具体的例子,我这两三年在国内出了七本书,有的还上了排行榜。但卖得最好的,不过一万多册,版税收入不过一万多元。而真正的传世之作常常是十年磨一剑,如果磨出来只印两万本,作者靠什么活呢?谁还认真写书呢?没有好书,谈什么文化呢? </p><p style="MARGIN: 6px 3px 0px; TEXT-INDENT: 30px;">再看美国,上排名榜的书,许多是相当严肃的著作,动辄就印一百多万,作者一下子就获得几百万美元的收入,一辈子大体就够了。比如记述美国建国故事的《1776》的作者DavidMcCullough,当年就因为对自己的写作天赋有自信,在偏远地方买了个小房子,埋头写下去,最后果然几炮打响。这种事情多了,美国的“文化冒险家”就特别多,人才也就多,好书也就多。久而久之,文化就有了积累,就发达起来。 </p><p style="MARGIN: 6px 3px 0px; TEXT-INDENT: 30px;">美国上百万的畅销书一直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为什么美国的书销路这么好?第一个原因是人家的教育水平高,读书人多,图书市场大。图书市场大,当然就刺激文化的创造力。所以,要复兴中国文化,首先要让尽可能多的中国人都接受良好的教育,培养有读书习惯的公民。读书的人多,图书市场大,刺激更多的人埋头写书,文化也就会发达起来。但是,我们的传统派人士都在干什么?他们给大款开儒学课,到海外建孔子学院,而且还要建在世界大都市的闹市区。我替他们算了笔账:在纽约、波士顿这样的大都市建一个最小的学院,仅房子加上师资等等,会达到上千万美元。真要按他们的计划建起来,全球的孔子学院,恐怕要几十亿元人民币。 </p><p style="MARGIN: 6px 3px 0px; TEXT-INDENT: 30px;">这样的投资,等于把我们自己的教育经费抽走,投到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中国的人均GDP,也不过1000美元。贫困地区的小学连桌椅板凳都没有,还打算把自己的教育经费抽出来,帮助发达国家的孩子学外语(中文)。这是要振兴中国文化,还是要毁灭中国文化? </p><p style="MARGIN: 6px 3px 0px; TEXT-INDENT: 30px;">文化是长在自己的泥土里,不是跟着大款的飞机在天上飞,更不是可以“外包”给外国人帮我们培养。中国文化要有前途,我们就得让那些在泥土里挣扎的穷孩子读上书。没有这种草根精神,也就谈不上什么中国文化。(早报美国特约撰稿人&nbsp;薛涌)</p></td></tr></tbody></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