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 霸王别姬——大明悲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2:55:38
<p><strong>霸王别姬——大明悲歌</strong></p><p>元前202年,楚汉决战垓下。楚霸王项羽四面楚歌,陷入重围,慷慨悲歌数阙:“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美人和之:“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歌罢,虞姬拔剑自刎。虞姬用一个让人刻骨铭心的死,在历史上重彩浓墨的书写了一出悲剧。</p><p>公元1644年3月里一个寒风凛冽的清晨,大明王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遣散了三位皇子,并下诏要后宫妃嫔自裁以保清白。下诏后,他亲自巡视后宫,亲眼看着朝夕相处的皇后、妃嫔自杀。他最疼爱的年仅16岁的长平公主向他求救,崇祯悲怆的大吼道:“为何生在帝王家?”,举剑刺死了自己的骨肉。此刻的紫禁城里,李自成起义军杀声震天。崇祯登上媒山,吊死在寿皇殿旁的槐树上,时年34岁。其年是农历甲申,按《明史》的断代,明亡于当年。</p><p>人们都把明王朝的最后希望寄托在袁崇焕一人的身上,把失败归结于崇祯皇帝,归结于李自成起义、满清入关。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虽然是总结李自成起义失败的原因,但都无一列外的把明朝亡国的原因简单的推在崇祯身上,连篇累牍充斥了“人治”的思想,把国家的成和败皆归于个人的成和败,以“有罪推定”的态度进入研究,先数落崇祯的不是,接着又数落李自成的不是,中间加入大量的“支蔓”,得出了故作惊人的“领袖论”。其立意,还未脱离“君君臣臣”的范筹。<br/>亡国不是崇祯的意愿。清代张廷玉主持编撰的《明史》中说道:“帝承神、熹之后,慨然有为。即位之初,沈机独断,刈除奸逆,天下想望治平。惜乎大势已倾,积习难挽。在廷则门户纠纷。疆埸则将骄卒惰。兵荒四告,流寇蔓延。遂至溃烂而莫可救,可谓不幸也已。然在位十有七年,不迩声色,忧劝惕励,殚心治理。临朝浩叹,慨然思得非常之材,而用匪其人,益以偾事。乃复信任宦官,布列要地,举措失当,制置乖方。祚讫运移,身罹祸变,岂非气数使然哉。迨至大命有归,妖氛尽扫,而帝得加谥建陵,典礼优厚。是则圣朝盛德,度越千古,亦可以知帝之蒙难而不辱其身,为亡国之义烈矣。”这段文字足以说明明亡的原因。李自成《登极诏》里面也说:“君非甚暗,孤立而炀灶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前人种下了亡国的“因”,崇祯承担了亡国的“果”。</p><p>李自成和多尔衮的确是推动崇祯朝历史变迁的直接力量,但是,不论历史上多儿衮和李自成是否出现,多有几个袁崇焕也挽不回千疮百孔、油尽灯枯的大明王朝。明朝覆灭五年后,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俄罗斯也在彼得大帝的带领下,大踏步的走上扩张的道路。而中国,只是简单的完成了一次王朝的更迭,并最终在列强的枪炮,沦为半殖民地。</p><p>大明实实在在是一位“历史美人”,资本主义的萌芽在东方率先破土而出。明朝的覆灭,是封建中国在文化、经济和军事上刻骨铭心的另一出霸王别姬。灭亡总是有众多复杂因素构成的,这篇文章,查证了很多史料,希望能通过多个角度,揭示出一个国家兴亡的客观规律。</p><p>一、【战乱战乱,越战越乱】[/center]</p><p>中国是战争多发之邦,从三皇五帝到清末,有记载的战事发生了3791次。每一次大的战争对社会、经济、文化、民生破坏之惨烈,罄竹难书。中国的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朝代像明朝一样,承载太多的战乱。在中国的军事史上,明朝以579次战事高居榜首,清代以427次战事居第二,战国以384次战事排在第三位。明朝的战事比清代多出152次。但在战争性质构成上,内忧多于外患。自公元1368年明太祖以来,湖南、广西、云南和贵州等地的“蛮夷起事”从未间断,四川等地土司持续以武力反抗明朝的统治,共计400余次。发展到公元1637年,李自成、张献忠起义更是让大明摇摇欲坠,终于在1644年覆灭;自公元1403年鞑靼扰边以来,大明与鞑靼的恩怨一直纠缠到公元1438年,历经了三朝统治者,耗时35载;自公元1370年起倭寇30余次侵扰大明海疆。明朝历任统治者,没有哪一人能回避战争这个课题。</p><p>[center]〖“蛮夷”乱〗:[/center]</p><p>从汉人蔑称边远地区少数民族为“蛮夷”这一点上来看,就不难理解明朝为什么会与少数民族之间有400多次战事。“起义”一词几乎贯穿明朝的历史。明朝对少数民族的政策有两大特色,一是实行民族压迫,“尽灭诸罗,代以流官”;二是以夷制夷。</p><p>查阅明朝的各地方志,尤其是云、贵、湖南和广西等地方历史资料,汉人对少数民族的压迫处处可见。洪武年初,明朝水西(今贵州大方县一带)置宣慰司,并于1373年下诏当时的水西土司霭翠统领当地各宣慰。霭翠死后,其妻奢香代袭土司,而都督马晔实行民族压迫,企图完全取消土司在当地的统治地位,便制造借口鞭挞奢香,激起罗罗人的强烈不满。这场危机最终在明朝廷的调解下得以化解,但是苗民的反抗从此一发而不可收。</p><p>1370年,大明的开国之君朱元璋建国才三年,湖广一带的慈利蛮便起事;明宣德元年(1426年)宣德六年(1431年),湘黔一带的苗族两次爆发起义,明朝动用军队12万众,耗时8年才平息起义;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二月,邛水和清水江苗民又因不满繁重的瑶役,首先起义。其后,苗民的起义如野火燎原一般,波及湘黔边界一带,苗民起义“西至贵州龙里,东至湖广沅州”,“平越被围半岁,巡按御史黄镐死守,粮尽掘草根食之”。各地苗族、仲家等民族的起义武装达20万人。明朝又再次征调16万军队,断断续续镇压了10年才平息。此后西南各地大大小小的少数民族起义、起事不断。直到1618年还可以看见“贵州苗民再起事”的记载,这也是明史里最后一次记载少数民族起义。此时,距李自成、张献忠起义不过17年。</p><p>“官有千军万马,我有千山万洞”,“诸葛亮有七纵七擒,我苗人有三紧三慢”。从1370年到1618年的248年之间,苗民就依靠千山万洞,不紧不慢的侵耗大明的肌体。这一弊病的根源,正是明朝自身。</p><p>少数民族并非无事生非之徒,曾在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作出贡献。嘉靖年间明朝除了以戚继光率官军抗倭以外,还征调广西、湘西的壮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组成狼兵到东南沿海参加抗倭斗争,仅仅这次参与抗倭斗争的少数民族土兵人数在13000人左右。一些女性少数民族首领表现出的英雄气概可以比拟史上的花木兰、佘太君。嘉靖三十三年,田州土官妇瓦氏接征调令后,因曾孙岑大禄年幼不能指挥军事,特请示广西都督府,以女官参将总兵身份率田州以及归顺、南丹、那地、东兰等州的士兵共6800多人,于次年三月来到浙江抗倭前线。瓦氏夫人慷慨陈词:“是行也,誓不与贼俱生!”以示报效祖国的忠忱。</p><p>投桃应该报李,但明朝报以少数民族的,则是鸟尽弓藏。顾炎武曾在其《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记载“西南戍守将臣不能宣布恩威,虐人肥已,至今诸夷苗民困窘怨怒”。明朝为实施屯军制度而霸占田土、驿站勒派夫马等,也是不断引起苗民反抗的一大原因。</p><p>[center]〖贼扰边〗:[/center]</p><p>明朝的战争史里,与沿海倭寇、边疆鞑靼的战事也是接连不断。也是在1370年的明洪武三年,倭寇侵入登、莱、浙、闽、滨海州县。这是明史里可以找的文字记载的确切年代。在1396年,朱棣攻鞑靼察察尔,从此与鞑靼结下了纠纷。而元军也时不时的骚扰边关。边关、海疆、西南等危机重重,一面要安内,一面要攘外。如霸王当年的四面楚歌。</p><p>从1370年倭寇首次侵扰沿海,到1616年台湾、福建军民抗倭,246年间,有记载可查的倭寇入侵多达35次。较为集中的是在明嘉靖年间,倭寇入侵17次之多,甚为频繁。除了倭寇,广东海寇、葡萄牙海寇乘火打劫。更为令人愤慨的是,日本遣往明朝的贡使居然参与倭寇的作乱。1523年,日本贡使曾经焚掠宁波,爆发了明击日本贡使之战。1593年,日本入侵朝鲜,引发了明军抗日援朝平壤、开城之战。1597、1598年明朝又分别在朝鲜的蔚山、泗州抗击日军。</p><p>鞑靼与北元同为明朝边疆的心腹大患。1391年,明朝建国已经23年,朱元璋还在为打击元朝的残存势力绞尽脑汁。到了1396年,明朝在湖广郴、桂诸蛮起事的情况下,朱棣悍然发兵攻鞑靼察察尔。1403年朱棣登基,号永乐,鞑靼为报当年之仇首先发难攻辽东,由此一发而不可收,80余次侵犯大明边界。巧合的是,鞑靼侵犯明边的高峰期正好也是在嘉靖年间,这时候的大明王朝,一方面对抗倭寇,一方面打击鞑靼,过渡的经济耗费又促使内乱的发生。到了1633年,明崇祯六年,明军在山西镇压农民起义军的同时,还要应对鞑靼河套部对宁夏的侵犯。</p><p>[center]〖“英雄”还是“流寇”〗:[/center]</p><p>明朝的灭亡不能回避农民起义这个话题。起义的理由再简单不过“没饭吃,日子没法过”。明代灾荒频繁,就水灾而言,平均一年四个月有一次,旱灾平均一年六个月一次。其他如蝗灾、疫灾、雹灾、霜雪、地震、饥歉等,亦屡屡发生。蝎子查到一个统计数:明朝的灾害有记录的有1011次。其中水灾196次、旱灾174次、蝗灾94次、雹灾112次,风灾97次,疫灾64次、地震1265次、霜雪16次、歉饥93次(注:出自《中国救荒史》)。灾荒促成大量流民的产生,流民抛家弃业使农业生产倒退,救灾乏术最终又激发了流民暴动。七分天灾,三分人祸,促成了大明的分崩离析。</p><p>实事求是的说,农民的起义是没有什么崇高理想的。陕西的农民起义因饥荒而起,灾情稍有缓解,起义的势头又弱了下去。李自成在灾情缓解的期间也被围剿的几乎全军覆没,仅剩18人,结果又是北方的旱灾、蝗灾促使李自成东山再起。而当时的张献忠,则是投降于熊文灿的麾下,接着又回复旧态的,更无理想与信念可言。在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中也明明白白的写道,农民军有了一点理想和信念,是从“杞县举人李岩入伙”开始的。郭沫若使用“入伙”这两个字,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他心里,李自成起义的历史意义也不过和“梁山水泊的好汉”一般。事实也是如此,李自成的短视并没有解脱民众的苦难,进了北京城更是劣迹斑斑:对明朝旧臣拷打追赃、大肆敛财;逼得吴三桂行如地痞流氓一般的争风吃醋,被好事文人墨客渲染成“冲冠一怒为红颜”。农民军已经从不藏白金、过城邑不得室处的那支军纪森严的队伍,变成了社会秩序的破坏力量,反过来促成了虎视眈眈的清兵大举入关。李自成也从一个“善攻”的统帅,变成一个“筹措不定”的庸人,与清兵一战“仓惶而去,仓惶而败,仓惶而返”(郭沫若语),最终因潼关失守而败亡。</p><p>有人把清兵入关、满族的统治视为中华文明发展倒退的根源,其实这个根源则是在汉人身上。你不内乱,别人怎么有机会?如果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李自成之流称不上“英雄”,只是一个社会秩序破坏者的头领。毛泽东领导下的红军和李自成的农民军有着本质上的区别,郭沫若写《甲申三百年祭》一文,以李自成的农民军警喻毛泽东领导下的军队,实则是风马牛不相及。</p><p>[center]二、【缺乏“酷吏”】[/center]</p><p>明朝是一个只有“酷律”,而没有“酷吏”的朝代,在统治手段上是一个失败。明洪武十八年,朱元璋开始从自己御笔批示处理的案例中,选择修编了《大诰》。这是部带重刑法令是《大明律》的律外之法,内容以严刑惩吏为重点,把“重典治乱”的思想发挥到了极端,采用酷刑,刑罚苛重。明朝初年,历经多年战乱之后,经济问题已经能够十分突出,但是官场上下,纲纪散乱、骄奢淫逸、贪污贿赂公行,直接造成了新建立的大明政权的统治危机。这是《大诰》的出台,的确有利益朱元璋提升皇权,树立自己的威严。但是朱元璋却不尊重自己亲手制定的法令,以自己的意志为法,任意严刑或宽纵。《御制大诰初编》记载了一则案例:福建道御史于敏,犯法遭刑,其妻击鼓以救,朱元璋“屈法赦之”,让其复任御史。不久于又胡作非为,罪当徒役,其妻复救,朱元璋又赦之,并命继续任前御史。不过一年,于又“大肆奸顽,交结朋党”,才被处死。前后两次赦免都是朱元璋之意,无异于带头破坏了法令。</p><p>同时,朱元璋只想依靠一己之力来实行统治,就注定了大明的统治危机四伏。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就把统治之道讲得很清楚:“夫以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受制于一人,虽有绝伦之力,高世之智,莫敢不奔走而服役者,岂非以礼为之纲纪!是故天子统三公,三公率诸侯......”(注:《资治通鉴》周纪一·威烈王)。而朱元璋却反其道而行之:废除丞相之制,同时,提高六部地位,并直接听命于皇帝,为达目的不惜杀掉开国功臣。洪武十八年,丞相徐达生背疽,忌吃蒸鹅,病重的时候,朱元璋故意赐以蒸鹅派人送去,徐达含泪吃下,不久死去;朱元璋首开设置皇家特务机关之风气,建立了锦衣卫,由皇帝直接指挥,秘密侦察臣民言行,并根据皇帝之旨意,直接从事逮捕和审判活动。后世的统治着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设置了东、西厂等“皇家特务机关”。</p><p>这些行为弄得大臣们无所适从,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也把大臣推到自己的对立面。废除丞相之后,由于缺乏帮手,朱元璋便空前忙碌,其事务之多堪称皇帝中之最。仅在洪武19年9月14日到21日,朱元璋就处理诸司奏章1660件,平均日处理200多件。这使他感到十分劳累,所以他说:“朕自即位以来,尝以勤励自勉,未旦即临朝,晡时而后还宫,夜卧不能安席。”这也是朱元璋不知道“识大体、弃细务”的结局。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摆不正自己的位子,强做自己能力所不及的事。</p><p>做皇帝的把本来该交给大臣完成的事做了,大臣就无所事事了。不用做事就不用思考,所以明朝历代的大臣中缺乏变法求新者。嘉靖年间张居正推行的“一条鞭法”,虽然可以看作一次变法,但涉及的范围仅仅只是在税制上。一条鞭法给明朝带来两大好处,但是也引发了弊端。好处一是增加国库收入,好处二是推动生产力,财政负担大部份的从农民身上转移到大地主身上。但是因为赋役制度过于简单及明后期国防问题,致使国家收入大减和支出庞大。到了后期,明朝在一条鞭法之上加派辽饷、练饷及剿饷等,又引发了民众的怨气。张居正死后两年,万历皇帝指责他:“罔上负恩,谋国不忠。”下旨削去他的官秩和谥号,查抄家产,甚至要“斫棺戮尸”,张居正十年呕心沥血推行的改革,至此基本上被一笔勾销。</p><p>三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创造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明史·郑和传》说:“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但是由于明朝建国初期,明太祖朱元璋在积极与周边国家建立睦邻友好关系的同时,又对私人海外贸易严加限制,实施“海禁”,明成祖即位后,仍然继续推行海禁政策,所以郑和下西洋没有打破“闭关锁国”的政策,仅仅是扩大明王朝的政治影响,提高明王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70年后,西方航海技术发展,便大张旗鼓的进行拓海行动。</p><p>袁崇焕只是保家之人,不是创业之人,要说起来他连自己都不能自保,只能作一个历史冤案,不值得大书特书。</p><p>除此之外,满朝上下,宫廷内外只有大名鼎鼎的各类宦官,不必在此一一细数。“臣皆亡国之臣”是对明朝吏制的最客观、最中肯评价。朱元璋想方设法的要巩固皇权,他万万想不到大明王朝中晚期更是皇权旁落,宦官们企图把持国家命运,纷纷以和皇帝抗争为荣,而士大夫大部分则是“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的清高之辈。</p><p>[center]三、【思想的倒退】[/center]</p><p>有人发出明朝思想界“灿若星河”的感叹,并说明朝是自秦、汉以后,中国历史上思想最活跃开放的一个朝代。但是蝎子还是毫不客气的说:麻木不仁、封闭自守、息事宁人、奴隶主义、满足贫困、空谈“精神文明”等等就是明朝整个思想界的状况。究竟明朝的思想是进步还是倒退,我们不妨来看看明朝所谓“思想巨人”的本质。</p><p>说明朝的思想发展,不能单独提明朝。宋明理学是个的完整体系。如果说儒学在孔子时代还有一些“经世致用”理念,那么发展到宋明理学则完全是“空谈心性”了。宋明理学的三大代表:张载、朱熹、王阳明分别是宋明理学奠基、成熟和瓦解时期的代表人物。《中庸》和《大学》则是宋明理学的根本经典。强调“修身”、“治平”“慎独”。在宋明理学这里,“内在修养”成了唯一的理论,追求外在事业功利则是错误的行为。因而曾子式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禁欲主义大肆横行。</p><p>宋明理学家的行为本身就违反了其提出的理论:小程积极参与党争,有洛党之称;朱熹也大谈政治,颇微注意时务;而王阳明本人也有赫赫的功绩。翻开这些人的著作如《朱子语录》,可以十分清楚的看见他们所讲的“学”、所授的“业”,主要是内省修身,而极少有经世致用的探讨和研究。王阳明更是提倡“用心来主宰一切”,明显成为一种宗教性的修养和体验。但正是这种表里不一,导致了后来的儒生“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逐渐脱离现实和实际事务。由于鄙弃事功,脱离现实,空谈心性,满足于心灵修养的所谓境界,结果一遇危难,便束手无策,只好以“一死”来表达平日的修养。中国在宋朝以后,道德要求压倒了一切,少问甚至不问行政才能和政绩如何,日益丧失本来就不高的行政效能,而这正是理学带来的后果。</p><p>春秋战国的商鞅、管仲等人在儒家的规范中属于“不仁之人”;汉代许多不符合儒学标准的“酷吏”英雄;唐代也有许多名臣贤相,如李沁、刘宴等,他们也都名重一时。这些人的成功并不是修身养性的结果,所以在理学家的眼中,他们不属于“异端”就是“霸道”。或多或少被贬斥。但在宋朝以后,也就没有秦、汉、唐时期的显赫功绩,连名相都少有。范仲淹昙花一现,王安石没有成功。明朝的张居正被儒家排斥,骂其为法家。这就是理学“崇礼仪、尊经术,欲复二帝三王”,以“修身、齐家”来指导“平天下”的后果。</p><p>宋明理学统治的数百年,书写了一部广大民众被荼毒的血泪史。“三纲五常”的观念在这一时期被重新树立并巩固。理学家无一列外的用等级森严、禁欲主义等等封建规范对人进行全面压制。翻阅刘宗周的《人类谱记》,理学家的愚昧、迂腐和残忍触目惊心。一句“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曾使多少妇女孤灯挑尽未能眠,如今各地都有贞节牌坊、烈女牌坊,无一不是扼杀妇女的罪证。在“五四运动”时期,连女子剪发、男女同校都是经过长期斗争得来的。记得有一篇《我的剪发经历》,记载了一个成都女子,因为自己剪发,其母亲大哭大闹,几乎要“辞别神灵,自杀去了”。</p><p>扣帽子也是宋明理学扼杀进步思想的一个主要手段,大凡有志于改革进步的人,被扣上一顶“名教罪人”的帽子。直到今天这个历时千年的幽灵还常常改头换面,在世还魂。“发乎情止乎礼”,使人的感情长期处于自我压抑状态,不能充分痛快的倾泻出来,似乎是民族性格的长处,但逆来顺受、“张公百忍”等等,则是地地道道的奴隶性</p><p>【后记】在化了大量时间考证了很多史实和数据,断断续续写了近两个月,这篇帖子马马虎虎可以拿出手了。我无意诋毁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和李自成等人。只是在提倡法制的时代,更应该探讨的是体制、实情上的原因。如果还是坚守陈旧的观念,以个人功过来论是非,则带来的还是保守不前。以史为鉴,前提是还原历史本来面目</p><p><strong>霸王别姬——大明悲歌</strong></p><p>元前202年,楚汉决战垓下。楚霸王项羽四面楚歌,陷入重围,慷慨悲歌数阙:“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美人和之:“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歌罢,虞姬拔剑自刎。虞姬用一个让人刻骨铭心的死,在历史上重彩浓墨的书写了一出悲剧。</p><p>公元1644年3月里一个寒风凛冽的清晨,大明王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遣散了三位皇子,并下诏要后宫妃嫔自裁以保清白。下诏后,他亲自巡视后宫,亲眼看着朝夕相处的皇后、妃嫔自杀。他最疼爱的年仅16岁的长平公主向他求救,崇祯悲怆的大吼道:“为何生在帝王家?”,举剑刺死了自己的骨肉。此刻的紫禁城里,李自成起义军杀声震天。崇祯登上媒山,吊死在寿皇殿旁的槐树上,时年34岁。其年是农历甲申,按《明史》的断代,明亡于当年。</p><p>人们都把明王朝的最后希望寄托在袁崇焕一人的身上,把失败归结于崇祯皇帝,归结于李自成起义、满清入关。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虽然是总结李自成起义失败的原因,但都无一列外的把明朝亡国的原因简单的推在崇祯身上,连篇累牍充斥了“人治”的思想,把国家的成和败皆归于个人的成和败,以“有罪推定”的态度进入研究,先数落崇祯的不是,接着又数落李自成的不是,中间加入大量的“支蔓”,得出了故作惊人的“领袖论”。其立意,还未脱离“君君臣臣”的范筹。<br/>亡国不是崇祯的意愿。清代张廷玉主持编撰的《明史》中说道:“帝承神、熹之后,慨然有为。即位之初,沈机独断,刈除奸逆,天下想望治平。惜乎大势已倾,积习难挽。在廷则门户纠纷。疆埸则将骄卒惰。兵荒四告,流寇蔓延。遂至溃烂而莫可救,可谓不幸也已。然在位十有七年,不迩声色,忧劝惕励,殚心治理。临朝浩叹,慨然思得非常之材,而用匪其人,益以偾事。乃复信任宦官,布列要地,举措失当,制置乖方。祚讫运移,身罹祸变,岂非气数使然哉。迨至大命有归,妖氛尽扫,而帝得加谥建陵,典礼优厚。是则圣朝盛德,度越千古,亦可以知帝之蒙难而不辱其身,为亡国之义烈矣。”这段文字足以说明明亡的原因。李自成《登极诏》里面也说:“君非甚暗,孤立而炀灶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前人种下了亡国的“因”,崇祯承担了亡国的“果”。</p><p>李自成和多尔衮的确是推动崇祯朝历史变迁的直接力量,但是,不论历史上多儿衮和李自成是否出现,多有几个袁崇焕也挽不回千疮百孔、油尽灯枯的大明王朝。明朝覆灭五年后,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俄罗斯也在彼得大帝的带领下,大踏步的走上扩张的道路。而中国,只是简单的完成了一次王朝的更迭,并最终在列强的枪炮,沦为半殖民地。</p><p>大明实实在在是一位“历史美人”,资本主义的萌芽在东方率先破土而出。明朝的覆灭,是封建中国在文化、经济和军事上刻骨铭心的另一出霸王别姬。灭亡总是有众多复杂因素构成的,这篇文章,查证了很多史料,希望能通过多个角度,揭示出一个国家兴亡的客观规律。</p><p>一、【战乱战乱,越战越乱】[/center]</p><p>中国是战争多发之邦,从三皇五帝到清末,有记载的战事发生了3791次。每一次大的战争对社会、经济、文化、民生破坏之惨烈,罄竹难书。中国的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朝代像明朝一样,承载太多的战乱。在中国的军事史上,明朝以579次战事高居榜首,清代以427次战事居第二,战国以384次战事排在第三位。明朝的战事比清代多出152次。但在战争性质构成上,内忧多于外患。自公元1368年明太祖以来,湖南、广西、云南和贵州等地的“蛮夷起事”从未间断,四川等地土司持续以武力反抗明朝的统治,共计400余次。发展到公元1637年,李自成、张献忠起义更是让大明摇摇欲坠,终于在1644年覆灭;自公元1403年鞑靼扰边以来,大明与鞑靼的恩怨一直纠缠到公元1438年,历经了三朝统治者,耗时35载;自公元1370年起倭寇30余次侵扰大明海疆。明朝历任统治者,没有哪一人能回避战争这个课题。</p><p>[center]〖“蛮夷”乱〗:[/center]</p><p>从汉人蔑称边远地区少数民族为“蛮夷”这一点上来看,就不难理解明朝为什么会与少数民族之间有400多次战事。“起义”一词几乎贯穿明朝的历史。明朝对少数民族的政策有两大特色,一是实行民族压迫,“尽灭诸罗,代以流官”;二是以夷制夷。</p><p>查阅明朝的各地方志,尤其是云、贵、湖南和广西等地方历史资料,汉人对少数民族的压迫处处可见。洪武年初,明朝水西(今贵州大方县一带)置宣慰司,并于1373年下诏当时的水西土司霭翠统领当地各宣慰。霭翠死后,其妻奢香代袭土司,而都督马晔实行民族压迫,企图完全取消土司在当地的统治地位,便制造借口鞭挞奢香,激起罗罗人的强烈不满。这场危机最终在明朝廷的调解下得以化解,但是苗民的反抗从此一发而不可收。</p><p>1370年,大明的开国之君朱元璋建国才三年,湖广一带的慈利蛮便起事;明宣德元年(1426年)宣德六年(1431年),湘黔一带的苗族两次爆发起义,明朝动用军队12万众,耗时8年才平息起义;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二月,邛水和清水江苗民又因不满繁重的瑶役,首先起义。其后,苗民的起义如野火燎原一般,波及湘黔边界一带,苗民起义“西至贵州龙里,东至湖广沅州”,“平越被围半岁,巡按御史黄镐死守,粮尽掘草根食之”。各地苗族、仲家等民族的起义武装达20万人。明朝又再次征调16万军队,断断续续镇压了10年才平息。此后西南各地大大小小的少数民族起义、起事不断。直到1618年还可以看见“贵州苗民再起事”的记载,这也是明史里最后一次记载少数民族起义。此时,距李自成、张献忠起义不过17年。</p><p>“官有千军万马,我有千山万洞”,“诸葛亮有七纵七擒,我苗人有三紧三慢”。从1370年到1618年的248年之间,苗民就依靠千山万洞,不紧不慢的侵耗大明的肌体。这一弊病的根源,正是明朝自身。</p><p>少数民族并非无事生非之徒,曾在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作出贡献。嘉靖年间明朝除了以戚继光率官军抗倭以外,还征调广西、湘西的壮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组成狼兵到东南沿海参加抗倭斗争,仅仅这次参与抗倭斗争的少数民族土兵人数在13000人左右。一些女性少数民族首领表现出的英雄气概可以比拟史上的花木兰、佘太君。嘉靖三十三年,田州土官妇瓦氏接征调令后,因曾孙岑大禄年幼不能指挥军事,特请示广西都督府,以女官参将总兵身份率田州以及归顺、南丹、那地、东兰等州的士兵共6800多人,于次年三月来到浙江抗倭前线。瓦氏夫人慷慨陈词:“是行也,誓不与贼俱生!”以示报效祖国的忠忱。</p><p>投桃应该报李,但明朝报以少数民族的,则是鸟尽弓藏。顾炎武曾在其《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记载“西南戍守将臣不能宣布恩威,虐人肥已,至今诸夷苗民困窘怨怒”。明朝为实施屯军制度而霸占田土、驿站勒派夫马等,也是不断引起苗民反抗的一大原因。</p><p>[center]〖贼扰边〗:[/center]</p><p>明朝的战争史里,与沿海倭寇、边疆鞑靼的战事也是接连不断。也是在1370年的明洪武三年,倭寇侵入登、莱、浙、闽、滨海州县。这是明史里可以找的文字记载的确切年代。在1396年,朱棣攻鞑靼察察尔,从此与鞑靼结下了纠纷。而元军也时不时的骚扰边关。边关、海疆、西南等危机重重,一面要安内,一面要攘外。如霸王当年的四面楚歌。</p><p>从1370年倭寇首次侵扰沿海,到1616年台湾、福建军民抗倭,246年间,有记载可查的倭寇入侵多达35次。较为集中的是在明嘉靖年间,倭寇入侵17次之多,甚为频繁。除了倭寇,广东海寇、葡萄牙海寇乘火打劫。更为令人愤慨的是,日本遣往明朝的贡使居然参与倭寇的作乱。1523年,日本贡使曾经焚掠宁波,爆发了明击日本贡使之战。1593年,日本入侵朝鲜,引发了明军抗日援朝平壤、开城之战。1597、1598年明朝又分别在朝鲜的蔚山、泗州抗击日军。</p><p>鞑靼与北元同为明朝边疆的心腹大患。1391年,明朝建国已经23年,朱元璋还在为打击元朝的残存势力绞尽脑汁。到了1396年,明朝在湖广郴、桂诸蛮起事的情况下,朱棣悍然发兵攻鞑靼察察尔。1403年朱棣登基,号永乐,鞑靼为报当年之仇首先发难攻辽东,由此一发而不可收,80余次侵犯大明边界。巧合的是,鞑靼侵犯明边的高峰期正好也是在嘉靖年间,这时候的大明王朝,一方面对抗倭寇,一方面打击鞑靼,过渡的经济耗费又促使内乱的发生。到了1633年,明崇祯六年,明军在山西镇压农民起义军的同时,还要应对鞑靼河套部对宁夏的侵犯。</p><p>[center]〖“英雄”还是“流寇”〗:[/center]</p><p>明朝的灭亡不能回避农民起义这个话题。起义的理由再简单不过“没饭吃,日子没法过”。明代灾荒频繁,就水灾而言,平均一年四个月有一次,旱灾平均一年六个月一次。其他如蝗灾、疫灾、雹灾、霜雪、地震、饥歉等,亦屡屡发生。蝎子查到一个统计数:明朝的灾害有记录的有1011次。其中水灾196次、旱灾174次、蝗灾94次、雹灾112次,风灾97次,疫灾64次、地震1265次、霜雪16次、歉饥93次(注:出自《中国救荒史》)。灾荒促成大量流民的产生,流民抛家弃业使农业生产倒退,救灾乏术最终又激发了流民暴动。七分天灾,三分人祸,促成了大明的分崩离析。</p><p>实事求是的说,农民的起义是没有什么崇高理想的。陕西的农民起义因饥荒而起,灾情稍有缓解,起义的势头又弱了下去。李自成在灾情缓解的期间也被围剿的几乎全军覆没,仅剩18人,结果又是北方的旱灾、蝗灾促使李自成东山再起。而当时的张献忠,则是投降于熊文灿的麾下,接着又回复旧态的,更无理想与信念可言。在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中也明明白白的写道,农民军有了一点理想和信念,是从“杞县举人李岩入伙”开始的。郭沫若使用“入伙”这两个字,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他心里,李自成起义的历史意义也不过和“梁山水泊的好汉”一般。事实也是如此,李自成的短视并没有解脱民众的苦难,进了北京城更是劣迹斑斑:对明朝旧臣拷打追赃、大肆敛财;逼得吴三桂行如地痞流氓一般的争风吃醋,被好事文人墨客渲染成“冲冠一怒为红颜”。农民军已经从不藏白金、过城邑不得室处的那支军纪森严的队伍,变成了社会秩序的破坏力量,反过来促成了虎视眈眈的清兵大举入关。李自成也从一个“善攻”的统帅,变成一个“筹措不定”的庸人,与清兵一战“仓惶而去,仓惶而败,仓惶而返”(郭沫若语),最终因潼关失守而败亡。</p><p>有人把清兵入关、满族的统治视为中华文明发展倒退的根源,其实这个根源则是在汉人身上。你不内乱,别人怎么有机会?如果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李自成之流称不上“英雄”,只是一个社会秩序破坏者的头领。毛泽东领导下的红军和李自成的农民军有着本质上的区别,郭沫若写《甲申三百年祭》一文,以李自成的农民军警喻毛泽东领导下的军队,实则是风马牛不相及。</p><p>[center]二、【缺乏“酷吏”】[/center]</p><p>明朝是一个只有“酷律”,而没有“酷吏”的朝代,在统治手段上是一个失败。明洪武十八年,朱元璋开始从自己御笔批示处理的案例中,选择修编了《大诰》。这是部带重刑法令是《大明律》的律外之法,内容以严刑惩吏为重点,把“重典治乱”的思想发挥到了极端,采用酷刑,刑罚苛重。明朝初年,历经多年战乱之后,经济问题已经能够十分突出,但是官场上下,纲纪散乱、骄奢淫逸、贪污贿赂公行,直接造成了新建立的大明政权的统治危机。这是《大诰》的出台,的确有利益朱元璋提升皇权,树立自己的威严。但是朱元璋却不尊重自己亲手制定的法令,以自己的意志为法,任意严刑或宽纵。《御制大诰初编》记载了一则案例:福建道御史于敏,犯法遭刑,其妻击鼓以救,朱元璋“屈法赦之”,让其复任御史。不久于又胡作非为,罪当徒役,其妻复救,朱元璋又赦之,并命继续任前御史。不过一年,于又“大肆奸顽,交结朋党”,才被处死。前后两次赦免都是朱元璋之意,无异于带头破坏了法令。</p><p>同时,朱元璋只想依靠一己之力来实行统治,就注定了大明的统治危机四伏。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就把统治之道讲得很清楚:“夫以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受制于一人,虽有绝伦之力,高世之智,莫敢不奔走而服役者,岂非以礼为之纲纪!是故天子统三公,三公率诸侯......”(注:《资治通鉴》周纪一·威烈王)。而朱元璋却反其道而行之:废除丞相之制,同时,提高六部地位,并直接听命于皇帝,为达目的不惜杀掉开国功臣。洪武十八年,丞相徐达生背疽,忌吃蒸鹅,病重的时候,朱元璋故意赐以蒸鹅派人送去,徐达含泪吃下,不久死去;朱元璋首开设置皇家特务机关之风气,建立了锦衣卫,由皇帝直接指挥,秘密侦察臣民言行,并根据皇帝之旨意,直接从事逮捕和审判活动。后世的统治着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设置了东、西厂等“皇家特务机关”。</p><p>这些行为弄得大臣们无所适从,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也把大臣推到自己的对立面。废除丞相之后,由于缺乏帮手,朱元璋便空前忙碌,其事务之多堪称皇帝中之最。仅在洪武19年9月14日到21日,朱元璋就处理诸司奏章1660件,平均日处理200多件。这使他感到十分劳累,所以他说:“朕自即位以来,尝以勤励自勉,未旦即临朝,晡时而后还宫,夜卧不能安席。”这也是朱元璋不知道“识大体、弃细务”的结局。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摆不正自己的位子,强做自己能力所不及的事。</p><p>做皇帝的把本来该交给大臣完成的事做了,大臣就无所事事了。不用做事就不用思考,所以明朝历代的大臣中缺乏变法求新者。嘉靖年间张居正推行的“一条鞭法”,虽然可以看作一次变法,但涉及的范围仅仅只是在税制上。一条鞭法给明朝带来两大好处,但是也引发了弊端。好处一是增加国库收入,好处二是推动生产力,财政负担大部份的从农民身上转移到大地主身上。但是因为赋役制度过于简单及明后期国防问题,致使国家收入大减和支出庞大。到了后期,明朝在一条鞭法之上加派辽饷、练饷及剿饷等,又引发了民众的怨气。张居正死后两年,万历皇帝指责他:“罔上负恩,谋国不忠。”下旨削去他的官秩和谥号,查抄家产,甚至要“斫棺戮尸”,张居正十年呕心沥血推行的改革,至此基本上被一笔勾销。</p><p>三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创造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明史·郑和传》说:“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但是由于明朝建国初期,明太祖朱元璋在积极与周边国家建立睦邻友好关系的同时,又对私人海外贸易严加限制,实施“海禁”,明成祖即位后,仍然继续推行海禁政策,所以郑和下西洋没有打破“闭关锁国”的政策,仅仅是扩大明王朝的政治影响,提高明王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70年后,西方航海技术发展,便大张旗鼓的进行拓海行动。</p><p>袁崇焕只是保家之人,不是创业之人,要说起来他连自己都不能自保,只能作一个历史冤案,不值得大书特书。</p><p>除此之外,满朝上下,宫廷内外只有大名鼎鼎的各类宦官,不必在此一一细数。“臣皆亡国之臣”是对明朝吏制的最客观、最中肯评价。朱元璋想方设法的要巩固皇权,他万万想不到大明王朝中晚期更是皇权旁落,宦官们企图把持国家命运,纷纷以和皇帝抗争为荣,而士大夫大部分则是“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的清高之辈。</p><p>[center]三、【思想的倒退】[/center]</p><p>有人发出明朝思想界“灿若星河”的感叹,并说明朝是自秦、汉以后,中国历史上思想最活跃开放的一个朝代。但是蝎子还是毫不客气的说:麻木不仁、封闭自守、息事宁人、奴隶主义、满足贫困、空谈“精神文明”等等就是明朝整个思想界的状况。究竟明朝的思想是进步还是倒退,我们不妨来看看明朝所谓“思想巨人”的本质。</p><p>说明朝的思想发展,不能单独提明朝。宋明理学是个的完整体系。如果说儒学在孔子时代还有一些“经世致用”理念,那么发展到宋明理学则完全是“空谈心性”了。宋明理学的三大代表:张载、朱熹、王阳明分别是宋明理学奠基、成熟和瓦解时期的代表人物。《中庸》和《大学》则是宋明理学的根本经典。强调“修身”、“治平”“慎独”。在宋明理学这里,“内在修养”成了唯一的理论,追求外在事业功利则是错误的行为。因而曾子式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禁欲主义大肆横行。</p><p>宋明理学家的行为本身就违反了其提出的理论:小程积极参与党争,有洛党之称;朱熹也大谈政治,颇微注意时务;而王阳明本人也有赫赫的功绩。翻开这些人的著作如《朱子语录》,可以十分清楚的看见他们所讲的“学”、所授的“业”,主要是内省修身,而极少有经世致用的探讨和研究。王阳明更是提倡“用心来主宰一切”,明显成为一种宗教性的修养和体验。但正是这种表里不一,导致了后来的儒生“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逐渐脱离现实和实际事务。由于鄙弃事功,脱离现实,空谈心性,满足于心灵修养的所谓境界,结果一遇危难,便束手无策,只好以“一死”来表达平日的修养。中国在宋朝以后,道德要求压倒了一切,少问甚至不问行政才能和政绩如何,日益丧失本来就不高的行政效能,而这正是理学带来的后果。</p><p>春秋战国的商鞅、管仲等人在儒家的规范中属于“不仁之人”;汉代许多不符合儒学标准的“酷吏”英雄;唐代也有许多名臣贤相,如李沁、刘宴等,他们也都名重一时。这些人的成功并不是修身养性的结果,所以在理学家的眼中,他们不属于“异端”就是“霸道”。或多或少被贬斥。但在宋朝以后,也就没有秦、汉、唐时期的显赫功绩,连名相都少有。范仲淹昙花一现,王安石没有成功。明朝的张居正被儒家排斥,骂其为法家。这就是理学“崇礼仪、尊经术,欲复二帝三王”,以“修身、齐家”来指导“平天下”的后果。</p><p>宋明理学统治的数百年,书写了一部广大民众被荼毒的血泪史。“三纲五常”的观念在这一时期被重新树立并巩固。理学家无一列外的用等级森严、禁欲主义等等封建规范对人进行全面压制。翻阅刘宗周的《人类谱记》,理学家的愚昧、迂腐和残忍触目惊心。一句“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曾使多少妇女孤灯挑尽未能眠,如今各地都有贞节牌坊、烈女牌坊,无一不是扼杀妇女的罪证。在“五四运动”时期,连女子剪发、男女同校都是经过长期斗争得来的。记得有一篇《我的剪发经历》,记载了一个成都女子,因为自己剪发,其母亲大哭大闹,几乎要“辞别神灵,自杀去了”。</p><p>扣帽子也是宋明理学扼杀进步思想的一个主要手段,大凡有志于改革进步的人,被扣上一顶“名教罪人”的帽子。直到今天这个历时千年的幽灵还常常改头换面,在世还魂。“发乎情止乎礼”,使人的感情长期处于自我压抑状态,不能充分痛快的倾泻出来,似乎是民族性格的长处,但逆来顺受、“张公百忍”等等,则是地地道道的奴隶性</p><p>【后记】在化了大量时间考证了很多史实和数据,断断续续写了近两个月,这篇帖子马马虎虎可以拿出手了。我无意诋毁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和李自成等人。只是在提倡法制的时代,更应该探讨的是体制、实情上的原因。如果还是坚守陈旧的观念,以个人功过来论是非,则带来的还是保守不前。以史为鉴,前提是还原历史本来面目</p>
I服了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