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辽东血战,大明悲歌,勿忘浑河边死战无一投降的浙军川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4 21:43:10
辽东血战,大明悲歌,勿忘浑河边死战无一投降的浙军川军

自萨尔浒之战后,明朝越发的萎靡。

这时,明辽东经略熊廷弼坚决反对朝廷大臣们提出的进剿方针,说:“辽左为京师肩背,欲得京师,则辽镇不可弃。河东, 辽之腹心也;开原,河东之根柢也。今开原破,清河弃,庆云掠,镇西围,铁岭数城人逃亡尽矣。独辽阳、沈阳为河东孤立,而昨杨镐奏沈阳民逃军亦逃,辽、沈何可守也?然不守辽、沈,必不能保辽镇,不复开原,必不能保辽、沈。前日之寇,东有朝鲜,北有北关,西南有辽,仅东北一道。使当事不急战,复清河、抚顺、守 宽奠,于柴河、靖安间悉宿重兵,犄角以渐蹙之,敌处穴中耳。自三路败,开原失,则朝鲜、北关皆阴顺之矣。开原城大而民众,敌攻开原,西虏即犯庆云,围镇 西,则为彼用已可知。如敌以数十万金饵虎墩诸部入犯昌、蓟、宣、大,以缀中国,不敢出京城一步,然后长驱入山海关,或海道取登、莱、天津,势所必致也。乞 敕廷议办兵饷,毋旁掣,毋中格。”也就是采用坚守渐逼之策,积极实行战略防御,

八月,他到达辽东都司治所辽阳上任,“斩阵逃裨将刘遇节、王捷、王文鼎以殉,设坛躬祭抚、清、开、铁死事将帅军 民,且谕北关、白、金必复意”。随之“兼程冒雪,遍阅形势,招流移,缮守具,简士马,肃军令,主固守不浪战,集兵十八万,于清河、抚顺、柴河、镇江等地,设置重兵,修筑堡垒,构成相互支援的防御体系。同时选拔精锐,组成训练骑兵小队,轮番出击,使敌疲于奔命。此外整顿步兵,积蓄力量。一年左右,明军复振!

1620年夏秋间,熊廷弼先后于抚顺等地击退金兵。致使努尔哈赤看到明军有备,“未敢深入”,故“按兵不攻者岁余”。

天命五年(1620年)七月,明神宗朱诩钧病亡,明光宗朱常洛继位一月后又死去,其子朱由校继位,年号天启。由于明朝皇帝在一年内三次更迭,导致明朝统治集团内部党争加剧。明思宗朱由校听信阉党谗言,认为熊廷弼在辽东只守不战涉嫌‘党争’,决定予以罢斥。另派不懂军事的袁应泰为辽东经略。

1621年,努尔哈赤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诸方面,做了充分准备之后,趁辽东统帅易人,军心涣散,边防紊乱且督师袁应泰不明军事之机,决定进攻沈阳、辽阳,发动了明金之间的第二次大决战。


高潮——沈阳、辽阳之战



努尔哈赤在战前作了充分准备,于是天命六年(1621年)二月十一日,亲率大军分八路进攻辽、沈门户奉集堡,从此拉开了辽沈之战的序幕。此时明总兵李 秉诚闻知后金兵来攻,率领三千骑出城迎战,见后金兵遂拔营回城。努尔哈赤率军驻跸高冈,离城北三里,得报不远处有明兵二百余人,他命右翼兵往攻,明军败 退,追至明兵屯聚之所,此处有明军二千余人,明副将朱万良,见后金兵势盛,不能相抗,不战而逃。奉集堡明朝驻有重兵,结果不敢对阵,闻风而溃,从而增强了 努尔哈赤攻打沈阳的信心和决心。

三月十日,努尔哈赤率领八旗大军,从萨尔浒誓师起程,并将梯楯营栅之战具悉载舟中,沿浑河水陆并进,攻打沈阳。十一日,后金兵夜行军渡过浑河西进, 被明军侦卒发现,点燃烽火报警。守卫沈阳的明朝总兵官贺世贤、尤世功得知后金兵来攻,立刻紧急动员,准备迎敌。十二日,努尔哈赤率军抵达沈阳,在城东七里 处的浑河北岸筑木城驻守,并遣精锐到河南侦察明军部防。

沈阳“城颇坚,城外浚壕,伐木为栅,埋伏火炮”。城外挖有与人身相等的陷阱十道,井底密插尖木桩,陷阱之后挖有四道大壕,尖桩密布,又树立大栅栏,沿内壕排列楯车,每车安放大炮二门小炮四门,两车之间又置大炮五门。奉集堡、虎皮驿亦皆开河建闸,修缮坚固,与沈阳成为犄角。

沈阳城内有贺世贤、尤世功二总兵官,各将兵万余,总兵官陈策、董仲揆引川浙兵一万余正自辽阳来援,守奉集堡总兵李秉诚、守武靖营总兵朱万良、姜弼亦领兵三万来援。按军队总数而言,明国稍占优势,兼之沈阳城坚濠宽堑深,枪炮众多,明军如果据城死守,是很难攻克的。

努尔哈赤知悉单凭硬攻,以弓矢对枪炮,以人力攻坚城,是难以奏效的,如战事拖延,陈策、李秉诚等四万余军队及其他援兵赶到之后,腹背受敌,局势便十分险恶了,遂临机应变,果断决定诱敌出城,发挥己军善于野战的长处,设下埋伏,乘机歼敌。

三月十二日,努尔哈赤先派数十名骑兵“隔壕侦探”,被总兵尤世功家丁追击,死四人。勇猛寡谋的总兵贺世贤“勇而轻,谓奴易与”,遂改变了原来“固守”的方针,“决意出战”。 第二日,努尔哈赤又遣少数老弱士卒挑战,贺世贤饮酒大醉,率家丁千余出城,夸下海口说,要“尽敌而反”。很快后金兵如从天降,“精骑四合”,当他知道中计遇伏,为时已晚,只好且战且却,至沈阳西门,身已中四矢,虽然挥铁鞭奋力抵御追兵,但身又中数箭,坠马被杀。尤世功引兵至西门,欲救贺世贤,遭到后金兵阻截,亦力战而死。与此同时,努尔哈赤亲自督兵攻城。“建州兵从 东北隅以新土填堑,城上连发炮,热,装药即喷,建州兵蜂拥过壕,急攻东门。”守城的明军得知主将贺世贤、尤世功皆已阵亡,失去组织作战的指挥 官,群龙无首,于是“汹汹逃窜”。此刻,城内蒙古饥民内应,打开城门,砍断桥绳,放下吊桥,后金兵越壕入城,迅速消灭城内明军,占领了沈阳城。

辽东经略袁应泰闻知后金大军进逼沈阳,便命总兵陈策、童仲揆等率领川、浙两军由辽阳北上增援,又遣总兵李秉诚、朱万良等率师从奉集堡北上支援。当陈策、童仲揆等行至浑河桥时,沈阳已经失守,遂传令回师,可是裨将周敦吉、秦邦屏等进战。

此时明军官兵求战心切,斗志高昂,陈策、童仲揆遂收回成命,接受请求,命周敦吉、秦邦屏等引川 兵渡河,在浑河桥北立营;他和童仲揆以及大将戚金、张明世等领浙兵驻扎桥南,把明军暂分为南北两营。但又为以后的失败留下隐患。

努尔哈赤攻占沈阳后亲统大军,乘势南下,可是行至周敦吉、秦邦屏阵前,见明军皆执丈五竹柄长枪、大刀、利剑、铠胄之外,冒以绵帽绵被,斗志旺盛。努尔哈赤见明营正在布阵,命右翼四旗兵进攻,明“诸将奋勇迎击,败白标兵,又败黄标兵,击斩落马者二三千人”。

努尔哈赤大惊,忙命后军支援。并把沈阳的大炮也用了上来。桥北明军虽浴血奋战,终因“饥疲无后继,遂被冲杀,吴文杰、周敦吉、秦邦屏皆战死。周世禄从西北逸出,邓起龙、袁见龙夺桥西奔,俱走入浙营”。但桥南诸营却不发援兵,以至坐失良机。

果然,努尔哈赤歼灭桥北明军后,立即挥兵渡河,进攻桥南的明军浙兵。明总兵陈策、童仲揆、张照世、戚金等将领沉着应战,积极布阵,要与后金兵决一死战。

努尔哈赤在准备发起总攻之前,突然发现一支明军北上,原乃明奉集堡守军总兵李秉诚等部,努尔哈赤遂采取围点打援的战术,将桥南的陈策部团团围困,同时命令皇太极率军迎战来自奉集堡的明军。

但明总兵李秉诚、武靖营总兵朱万良等将领,贪生怕死,畏敌如虎,虽然和陈策等同时受命援沈,由奉集堡至沈阳,只有从辽阳到沈阳一半路程,由于进军缓慢,却落在来自辽阳的陈策部的后面。他虽率领骑兵三万,却营于白塔铺,“既不能解沈阳之围、又不能救南兵之覆”。

当皇太极行军到达白塔铺时,见朱万良等三总兵则在统众布阵,没有设防,于是统兵进击,明军“俱执丈五长枪及铦锋大刀,身着盔甲,外披棉被,头戴棉盔,其厚如许,刀枪不入”。

但可气的是,如此部队却不带弓箭!足见此三总兵的指挥能力。这一役,皇太极将骑兵机动性发挥到及至,使后金兵“追四十里,沿途斩首三千余级,乃还”。

与此同时,努尔哈赤命左翼四旗进攻陈策的明军浙兵阵地,战斗非常激烈,后金兵将明军“围之数重”,明军“营中发火器,多杀伤,已而火药尽,短兵 接”,双方展开一场恶战,由于后金兵不断增援,明军则孤军奋战,陷入重围,此时后金兵“万矢环集,策、仲揆等犹挥刃冲突,各杀十余人乃死”,余众皆各自为 战,无一投降,直至最后浙兵全部阵亡。

是战,明军英勇抵抗,但由于战术上的失误以及李秉诚的愚弱,终于惨遭失败。而努尔哈赤虽然取胜,却损失了雅巴海、布哈、孙扎钦、巴彦、雅木布里、西尔泰、郎格、敦布达哈、 木布、禄汪格等九员战将。

努尔哈赤屯兵五日,论功行赏,三月十八日集诸贝勒、大臣定议,进军辽阳。三月十三日沈阳一失,辽阳危如累卵,城中“兵不满万”,又“身无介胄,器不精利”,辽东“战将劲兵”,一半损于沈阳之战,一半在各地应援。如果金兵于十四日飞驰进击,当天即可轻取辽阳。明经略袁应泰、巡按张铨利用努尔哈赤的迟延和失误,飞速征调援军,撤虎皮驿、奉集堡兵回辽阳,五天之内,凑集了十三万大军。

三月十九日午时,努尔哈赤率军进至辽阳城东南角,当天晚上,于城南七里安营扎寨。此时,论兵数,明倍于金。讲地形,明防守,得地利。辽阳城十分坚固,“城高厚壮,屹然雄峙”,城外挖濠三道,每道宽三丈、深二丈,濠外复筑大堤潴水,又引入太子河水,灌满护城深壕。辽阳有上万门大炮,其中七门,各重一千余、二千余、三千余斤,一发可毙敌数百,威力很大。倘若明军调度有方,则清军必逡巡而退。

努尔哈赤看到明军守备甚严,决定避免硬攻,力争智取。他首先严正宣布必战、死战的决心,声色俱厉地谕告众人说:“一步退时,我已死矣。你等须先杀我,后退去”,并立即“匹马独进”。这种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对八旗官兵发挥了强烈的影响,促使他们知难而进、转怯为勇。

努尔哈赤再次运用发挥所长制敌所短的正确战术,决定诱敌出城,引入伏中,以便合歼敌军,同时又派遣“细作”,混入城内,待机内应。三月十九日,他先差少数人马横渡太子河,诱骗敌人,明军果然中计了。

明经略袁应泰本来已和诸将议定,“畏敌多,主守”,现在看见后金兵马太少,“其骑可数”,遂因“见贼少而主战”,亲督侯世禄、李秉诚、梁仲善、姜弼、朱万良五总兵,率兵出城五里,在教场扎营。

但明兵忽守忽战,使得军心不定,努尔哈赤乘机指挥军队,“奋力冲杀”,“明兵大溃”,“军败多死”。三月二十日,努尔哈赤亲督士卒猛攻,鏖战多时,明兵又败。三月二十一日,努尔哈赤领军乘胜进击,原先派入的“奸细”从中内应,遂攻下辽阳,袁应泰自尽,张铨被俘,不屈而死。


后叙——广宁之战



天命七年正月十八日,努尔哈赤统领八旗劲旅,西征明朝辽东重镇广宁。为了挽救残局,明朝再次起用熊廷弼为兵部尚书兼左副都御史,驻山海关经略辽东军务,又用王化贞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广宁。熊廷弼仍坚持原来的作战方针。

王化贞却部置诸将沿三岔河设营,画地分守,企图利用辽人对后金的反抗﹑西部蒙古的援助和降将李永芳为内应,以不战取胜,对一切防守俱置不问。而熊廷弼认为“河窄难恃,堡小难容”,要求调集二十万兵马和充足的武器粮草加强防御。但是明朝内阁和兵部都支持王化贞的主张。其时广宁有兵十四万,熊廷弼仅有四千,徒具经略虚名。

虽然明在关外有军队二十万,两倍半于金军,而且火器众多。但,次年春,努尔哈赤见明军“经、抚不和”,战守不定。于二十日渡过辽河,包围西平堡,守将罗一贯城破被杀。镇武堡﹑闾阳驿兵皆溃,二十一日午时猛攻克城,并随即与十万明军鏖战于沙岭,斩杀辽东总兵刘渠、援辽总兵祁秉忠,大获全胜,明辽东巡抚王化贞弃广宁,踉跄而走,至大凌河遇熊廷弼,王化贞痛哭流涕,议守宁远及前屯。熊廷弼说:“已晚,惟护溃民入关可耳!”。现在再听熊廷弼之策又有何用!!!!竖子误国!

正月二十四日,努尔哈赤领军至广宁,明游击孙得功等率士民执旗张盖奏乐叩降,迎入城中,驻巡抚衙门。平阳、西兴、锦州、大凌河、右屯卫等四十余城官兵俱降。二月十七日,努尔哈赤命诸贝勒统兵留守广宁,将锦州、义州等处官民迁于河东,回归辽阳。。

广宁失守,京师大震。于是许多大臣上疏要求追究经抚二人的责任,于是明朝逮捕王化贞,罢免熊廷弼。时宦官魏忠贤把持朝政,于天启五年八月逮斩熊廷弼,传首九边,王化贞缓刑至崇祯五年(1632)处死。


评述:


此次战役,明朝若依照熊廷弼之策,必可保辽东无失,而后蚕食金境,左击右扰,使金军疲于奔命而无组织战略之闲暇。”

然明朝政廷紊乱,纲纪不明。党争过繁,以至熊廷弼易为袁应泰,导致军心紊乱,边境不修,军心涣散,而使金军有机可趁。破沈阳、袭辽阳,略地万里。

只此一战,使我华夏“辽河以东的宽甸、海州、耀州、盖州、镇江、熊岳、复州、汤站、武靖营、长宁、长静、三河、十方寺、永宁、镇夷、威远、孤山、甜水站、草河、奉集、平虏、蒲河、懿路、鞍山等七十余城官民“俱削发降”。”其过可谓大矣!

而后虽复用熊廷弼,然“经、抚不和”,战守不定。失机待援,钩心斗角。岂可胜于金廷哉?广宁之战,对明清意义十分重大,王在晋说:“东事一坏于清抚,再坏于开铁,三坏于辽沈,四坏于广宁。初坏为危局,再坏为败局,三坏为残局,至于四坏,则弃全辽而无局。退缩山海,再无可退。也就是明朝完全失去了对于辽东的统治权,直到袁崇涣复经营辽东。

其金军则何如?表为八旗,精锐奋进,不逞匹夫之勇,难有败军之忧。起兵以‘义’,攻明而明军溃退,捕识战机,不纵丝毫可趁之机。其攻城,则骄敌,疲敌,趁虚击敌,且暗潜间谍,谍报千里之明军动向,不入险地。佐以桀骜,辅以机动、骁勇。而明军多半不经训练,虽招募兵马13万又何能为哉?故沈阳、辽阳一战而败矣。
而广宁之战对金军作用更是非常:之前虽夺取沈阳,但毁于兵革,统治不是很稳定。然广宁一战,金朝不仅从河西掠夺大量人畜,以补充辽沈地区因战乱和逃亡而造成的劳力不足,从而得以发展生产,巩固新区的统治,并且突破了明军的辽河防线,为直逼京师扫清了道路。亦增强了努尔哈赤进关与明朝争夺天下的信心和决心。

让人扼腕悲叹的两万死战之军,记住这些捐躯的将领:陈策\周敦吉\秦邦屏\周世禄


沈阳之战,总兵贺世贤以下,尤世功等道吏、副将、参将、游击、千总、百总等共战死三十多人,兵卒除少数逃散外,一部分战死,大部分投降了后金。
  当沈阳城被围之时,经略袁应泰、巡按大臣张钧早已部署了各路援军,以沈阳为犄角。命川浙总兵童仲揆、陈策从黄山来增援。
  虎皮驿、武靖营总兵朱万良、姜弼率兵三万,也向沈阳方向增援。
  奉节堡李秉成也带领兵马正向沈阳集结。
  陈策带领兵马来到浑河桥南头,听说沈阳城已经失守,便想下令回师。
  这时种将周敦吉说道:
  “现在乘后金兵立脚未稳,可以打过去。”
  副总兵秦邦屏也说道:
  “咱们为救沈阳而来,不能前去一战,还让俺长途跋涉,干什么呢?”
  陈策等有感于众将领的报国之心,随即下令:将明军分为两大营,命令周敦吉、秦邦屏先渡浑河,在北岸安营扎寨,摆下阵势。
  且说后金国汗王努尔哈赤得知明朝援兵已到,急速派兵向正在渡河的明朝援兵猛扑过去。
  周敦吉等领兵刚刚登上浑河北岸,兵分两营,还未站稳脚跟,努尔哈赤派来的右翼兵马已经围了上来。与此同时,努尔哈赤又派一支兵截断了浑河桥通道,阻止河南童正揆、陈策等带领的部队过河。
  努尔哈赤以五万的兵力,围攻河北岸的明朝援军。初战时,后金仅以白旗士兵冲阵,认为明军全是弱卒,不经打的,往往是一经战阵便溃不成军。万没有想到,援军能奋力拼杀。
  原来,这支来自四川的明朝援军,特能战斗,他们拼杀顽强,行动矫健,两军交战不多时,白旗军没能顶住川军的冲杀,被迫败下阵来。
  努尔哈赤随即派黄旗军接着厮杀。只见川军已杀红了眼,主将周敦吉等,率先拼杀。
  副总兵秦邦屏向士兵们喊道:
  “奋力拼杀吧,咱们报效国家的时刻到了!”
  由于川兵的英勇顽强,黄旗兵又被杀退。汗王努尔哈赤也看得怵目惊心,遂派红旗军接着厮杀,并会合白旗、黄旗的士卒一起汇聚起来,将川军四面包围。
在此情况下,经过一阵厮杀,激战以后,两军相互杀伤相当,前后三进三退,八旗士兵死伤近三千来人。
  拼杀已久的川军,既没有援军,又饥饿疲劳,仍能坚持战斗,作风顽强,实为难能可贵。
  最后,努尔哈赤当机立断,派李永芳前去收买明朝军队里的炮手,把沈阳城上的大炮搬来,向川兵老营开炮,并派八旗铁骑从西翼夹击。
  这时,川军中周敦吉、秦邦屏等先后战死,只有周世禄等率领少数人,退到浑河南五里的浙营驻地。不久努尔哈赤亲自统帅军队,乘胜追击,迅速渡过浑河,将浙营兵也重重包围起来。
这浑河桥南之战,比桥北之战更加激烈。后金汗王努尔哈赤督兵猛攻,明军凭借火器的威力,顽强抵抗,奋力激战。
  后金的八旗士卒,在明军的炮火攻击下,纷纷落马,积尸相枕,仅坠下马的士卒就有三千多人。但是历来有进无退的八旗士卒,在强敌面前,从来不怯战,一直战到明军炮火用尽,无炮可发之时,两军短兵相接,展开肉搏拼杀。
  此时,明军中的将领陈策首先战死。童仲揆被迫杀出重围,派部将刘洪急驰辽阳请求发救兵。辽东血战,大明悲歌,勿忘浑河边死战无一投降的浙军川军

自萨尔浒之战后,明朝越发的萎靡。

这时,明辽东经略熊廷弼坚决反对朝廷大臣们提出的进剿方针,说:“辽左为京师肩背,欲得京师,则辽镇不可弃。河东, 辽之腹心也;开原,河东之根柢也。今开原破,清河弃,庆云掠,镇西围,铁岭数城人逃亡尽矣。独辽阳、沈阳为河东孤立,而昨杨镐奏沈阳民逃军亦逃,辽、沈何可守也?然不守辽、沈,必不能保辽镇,不复开原,必不能保辽、沈。前日之寇,东有朝鲜,北有北关,西南有辽,仅东北一道。使当事不急战,复清河、抚顺、守 宽奠,于柴河、靖安间悉宿重兵,犄角以渐蹙之,敌处穴中耳。自三路败,开原失,则朝鲜、北关皆阴顺之矣。开原城大而民众,敌攻开原,西虏即犯庆云,围镇 西,则为彼用已可知。如敌以数十万金饵虎墩诸部入犯昌、蓟、宣、大,以缀中国,不敢出京城一步,然后长驱入山海关,或海道取登、莱、天津,势所必致也。乞 敕廷议办兵饷,毋旁掣,毋中格。”也就是采用坚守渐逼之策,积极实行战略防御,

八月,他到达辽东都司治所辽阳上任,“斩阵逃裨将刘遇节、王捷、王文鼎以殉,设坛躬祭抚、清、开、铁死事将帅军 民,且谕北关、白、金必复意”。随之“兼程冒雪,遍阅形势,招流移,缮守具,简士马,肃军令,主固守不浪战,集兵十八万,于清河、抚顺、柴河、镇江等地,设置重兵,修筑堡垒,构成相互支援的防御体系。同时选拔精锐,组成训练骑兵小队,轮番出击,使敌疲于奔命。此外整顿步兵,积蓄力量。一年左右,明军复振!

1620年夏秋间,熊廷弼先后于抚顺等地击退金兵。致使努尔哈赤看到明军有备,“未敢深入”,故“按兵不攻者岁余”。

天命五年(1620年)七月,明神宗朱诩钧病亡,明光宗朱常洛继位一月后又死去,其子朱由校继位,年号天启。由于明朝皇帝在一年内三次更迭,导致明朝统治集团内部党争加剧。明思宗朱由校听信阉党谗言,认为熊廷弼在辽东只守不战涉嫌‘党争’,决定予以罢斥。另派不懂军事的袁应泰为辽东经略。

1621年,努尔哈赤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诸方面,做了充分准备之后,趁辽东统帅易人,军心涣散,边防紊乱且督师袁应泰不明军事之机,决定进攻沈阳、辽阳,发动了明金之间的第二次大决战。


高潮——沈阳、辽阳之战



努尔哈赤在战前作了充分准备,于是天命六年(1621年)二月十一日,亲率大军分八路进攻辽、沈门户奉集堡,从此拉开了辽沈之战的序幕。此时明总兵李 秉诚闻知后金兵来攻,率领三千骑出城迎战,见后金兵遂拔营回城。努尔哈赤率军驻跸高冈,离城北三里,得报不远处有明兵二百余人,他命右翼兵往攻,明军败 退,追至明兵屯聚之所,此处有明军二千余人,明副将朱万良,见后金兵势盛,不能相抗,不战而逃。奉集堡明朝驻有重兵,结果不敢对阵,闻风而溃,从而增强了 努尔哈赤攻打沈阳的信心和决心。

三月十日,努尔哈赤率领八旗大军,从萨尔浒誓师起程,并将梯楯营栅之战具悉载舟中,沿浑河水陆并进,攻打沈阳。十一日,后金兵夜行军渡过浑河西进, 被明军侦卒发现,点燃烽火报警。守卫沈阳的明朝总兵官贺世贤、尤世功得知后金兵来攻,立刻紧急动员,准备迎敌。十二日,努尔哈赤率军抵达沈阳,在城东七里 处的浑河北岸筑木城驻守,并遣精锐到河南侦察明军部防。

沈阳“城颇坚,城外浚壕,伐木为栅,埋伏火炮”。城外挖有与人身相等的陷阱十道,井底密插尖木桩,陷阱之后挖有四道大壕,尖桩密布,又树立大栅栏,沿内壕排列楯车,每车安放大炮二门小炮四门,两车之间又置大炮五门。奉集堡、虎皮驿亦皆开河建闸,修缮坚固,与沈阳成为犄角。

沈阳城内有贺世贤、尤世功二总兵官,各将兵万余,总兵官陈策、董仲揆引川浙兵一万余正自辽阳来援,守奉集堡总兵李秉诚、守武靖营总兵朱万良、姜弼亦领兵三万来援。按军队总数而言,明国稍占优势,兼之沈阳城坚濠宽堑深,枪炮众多,明军如果据城死守,是很难攻克的。

努尔哈赤知悉单凭硬攻,以弓矢对枪炮,以人力攻坚城,是难以奏效的,如战事拖延,陈策、李秉诚等四万余军队及其他援兵赶到之后,腹背受敌,局势便十分险恶了,遂临机应变,果断决定诱敌出城,发挥己军善于野战的长处,设下埋伏,乘机歼敌。

三月十二日,努尔哈赤先派数十名骑兵“隔壕侦探”,被总兵尤世功家丁追击,死四人。勇猛寡谋的总兵贺世贤“勇而轻,谓奴易与”,遂改变了原来“固守”的方针,“决意出战”。 第二日,努尔哈赤又遣少数老弱士卒挑战,贺世贤饮酒大醉,率家丁千余出城,夸下海口说,要“尽敌而反”。很快后金兵如从天降,“精骑四合”,当他知道中计遇伏,为时已晚,只好且战且却,至沈阳西门,身已中四矢,虽然挥铁鞭奋力抵御追兵,但身又中数箭,坠马被杀。尤世功引兵至西门,欲救贺世贤,遭到后金兵阻截,亦力战而死。与此同时,努尔哈赤亲自督兵攻城。“建州兵从 东北隅以新土填堑,城上连发炮,热,装药即喷,建州兵蜂拥过壕,急攻东门。”守城的明军得知主将贺世贤、尤世功皆已阵亡,失去组织作战的指挥 官,群龙无首,于是“汹汹逃窜”。此刻,城内蒙古饥民内应,打开城门,砍断桥绳,放下吊桥,后金兵越壕入城,迅速消灭城内明军,占领了沈阳城。

辽东经略袁应泰闻知后金大军进逼沈阳,便命总兵陈策、童仲揆等率领川、浙两军由辽阳北上增援,又遣总兵李秉诚、朱万良等率师从奉集堡北上支援。当陈策、童仲揆等行至浑河桥时,沈阳已经失守,遂传令回师,可是裨将周敦吉、秦邦屏等进战。

此时明军官兵求战心切,斗志高昂,陈策、童仲揆遂收回成命,接受请求,命周敦吉、秦邦屏等引川 兵渡河,在浑河桥北立营;他和童仲揆以及大将戚金、张明世等领浙兵驻扎桥南,把明军暂分为南北两营。但又为以后的失败留下隐患。

努尔哈赤攻占沈阳后亲统大军,乘势南下,可是行至周敦吉、秦邦屏阵前,见明军皆执丈五竹柄长枪、大刀、利剑、铠胄之外,冒以绵帽绵被,斗志旺盛。努尔哈赤见明营正在布阵,命右翼四旗兵进攻,明“诸将奋勇迎击,败白标兵,又败黄标兵,击斩落马者二三千人”。

努尔哈赤大惊,忙命后军支援。并把沈阳的大炮也用了上来。桥北明军虽浴血奋战,终因“饥疲无后继,遂被冲杀,吴文杰、周敦吉、秦邦屏皆战死。周世禄从西北逸出,邓起龙、袁见龙夺桥西奔,俱走入浙营”。但桥南诸营却不发援兵,以至坐失良机。

果然,努尔哈赤歼灭桥北明军后,立即挥兵渡河,进攻桥南的明军浙兵。明总兵陈策、童仲揆、张照世、戚金等将领沉着应战,积极布阵,要与后金兵决一死战。

努尔哈赤在准备发起总攻之前,突然发现一支明军北上,原乃明奉集堡守军总兵李秉诚等部,努尔哈赤遂采取围点打援的战术,将桥南的陈策部团团围困,同时命令皇太极率军迎战来自奉集堡的明军。

但明总兵李秉诚、武靖营总兵朱万良等将领,贪生怕死,畏敌如虎,虽然和陈策等同时受命援沈,由奉集堡至沈阳,只有从辽阳到沈阳一半路程,由于进军缓慢,却落在来自辽阳的陈策部的后面。他虽率领骑兵三万,却营于白塔铺,“既不能解沈阳之围、又不能救南兵之覆”。

当皇太极行军到达白塔铺时,见朱万良等三总兵则在统众布阵,没有设防,于是统兵进击,明军“俱执丈五长枪及铦锋大刀,身着盔甲,外披棉被,头戴棉盔,其厚如许,刀枪不入”。

但可气的是,如此部队却不带弓箭!足见此三总兵的指挥能力。这一役,皇太极将骑兵机动性发挥到及至,使后金兵“追四十里,沿途斩首三千余级,乃还”。

与此同时,努尔哈赤命左翼四旗进攻陈策的明军浙兵阵地,战斗非常激烈,后金兵将明军“围之数重”,明军“营中发火器,多杀伤,已而火药尽,短兵 接”,双方展开一场恶战,由于后金兵不断增援,明军则孤军奋战,陷入重围,此时后金兵“万矢环集,策、仲揆等犹挥刃冲突,各杀十余人乃死”,余众皆各自为 战,无一投降,直至最后浙兵全部阵亡。

是战,明军英勇抵抗,但由于战术上的失误以及李秉诚的愚弱,终于惨遭失败。而努尔哈赤虽然取胜,却损失了雅巴海、布哈、孙扎钦、巴彦、雅木布里、西尔泰、郎格、敦布达哈、 木布、禄汪格等九员战将。

努尔哈赤屯兵五日,论功行赏,三月十八日集诸贝勒、大臣定议,进军辽阳。三月十三日沈阳一失,辽阳危如累卵,城中“兵不满万”,又“身无介胄,器不精利”,辽东“战将劲兵”,一半损于沈阳之战,一半在各地应援。如果金兵于十四日飞驰进击,当天即可轻取辽阳。明经略袁应泰、巡按张铨利用努尔哈赤的迟延和失误,飞速征调援军,撤虎皮驿、奉集堡兵回辽阳,五天之内,凑集了十三万大军。

三月十九日午时,努尔哈赤率军进至辽阳城东南角,当天晚上,于城南七里安营扎寨。此时,论兵数,明倍于金。讲地形,明防守,得地利。辽阳城十分坚固,“城高厚壮,屹然雄峙”,城外挖濠三道,每道宽三丈、深二丈,濠外复筑大堤潴水,又引入太子河水,灌满护城深壕。辽阳有上万门大炮,其中七门,各重一千余、二千余、三千余斤,一发可毙敌数百,威力很大。倘若明军调度有方,则清军必逡巡而退。

努尔哈赤看到明军守备甚严,决定避免硬攻,力争智取。他首先严正宣布必战、死战的决心,声色俱厉地谕告众人说:“一步退时,我已死矣。你等须先杀我,后退去”,并立即“匹马独进”。这种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对八旗官兵发挥了强烈的影响,促使他们知难而进、转怯为勇。

努尔哈赤再次运用发挥所长制敌所短的正确战术,决定诱敌出城,引入伏中,以便合歼敌军,同时又派遣“细作”,混入城内,待机内应。三月十九日,他先差少数人马横渡太子河,诱骗敌人,明军果然中计了。

明经略袁应泰本来已和诸将议定,“畏敌多,主守”,现在看见后金兵马太少,“其骑可数”,遂因“见贼少而主战”,亲督侯世禄、李秉诚、梁仲善、姜弼、朱万良五总兵,率兵出城五里,在教场扎营。

但明兵忽守忽战,使得军心不定,努尔哈赤乘机指挥军队,“奋力冲杀”,“明兵大溃”,“军败多死”。三月二十日,努尔哈赤亲督士卒猛攻,鏖战多时,明兵又败。三月二十一日,努尔哈赤领军乘胜进击,原先派入的“奸细”从中内应,遂攻下辽阳,袁应泰自尽,张铨被俘,不屈而死。


后叙——广宁之战



天命七年正月十八日,努尔哈赤统领八旗劲旅,西征明朝辽东重镇广宁。为了挽救残局,明朝再次起用熊廷弼为兵部尚书兼左副都御史,驻山海关经略辽东军务,又用王化贞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广宁。熊廷弼仍坚持原来的作战方针。

王化贞却部置诸将沿三岔河设营,画地分守,企图利用辽人对后金的反抗﹑西部蒙古的援助和降将李永芳为内应,以不战取胜,对一切防守俱置不问。而熊廷弼认为“河窄难恃,堡小难容”,要求调集二十万兵马和充足的武器粮草加强防御。但是明朝内阁和兵部都支持王化贞的主张。其时广宁有兵十四万,熊廷弼仅有四千,徒具经略虚名。

虽然明在关外有军队二十万,两倍半于金军,而且火器众多。但,次年春,努尔哈赤见明军“经、抚不和”,战守不定。于二十日渡过辽河,包围西平堡,守将罗一贯城破被杀。镇武堡﹑闾阳驿兵皆溃,二十一日午时猛攻克城,并随即与十万明军鏖战于沙岭,斩杀辽东总兵刘渠、援辽总兵祁秉忠,大获全胜,明辽东巡抚王化贞弃广宁,踉跄而走,至大凌河遇熊廷弼,王化贞痛哭流涕,议守宁远及前屯。熊廷弼说:“已晚,惟护溃民入关可耳!”。现在再听熊廷弼之策又有何用!!!!竖子误国!

正月二十四日,努尔哈赤领军至广宁,明游击孙得功等率士民执旗张盖奏乐叩降,迎入城中,驻巡抚衙门。平阳、西兴、锦州、大凌河、右屯卫等四十余城官兵俱降。二月十七日,努尔哈赤命诸贝勒统兵留守广宁,将锦州、义州等处官民迁于河东,回归辽阳。。

广宁失守,京师大震。于是许多大臣上疏要求追究经抚二人的责任,于是明朝逮捕王化贞,罢免熊廷弼。时宦官魏忠贤把持朝政,于天启五年八月逮斩熊廷弼,传首九边,王化贞缓刑至崇祯五年(1632)处死。


评述:


此次战役,明朝若依照熊廷弼之策,必可保辽东无失,而后蚕食金境,左击右扰,使金军疲于奔命而无组织战略之闲暇。”

然明朝政廷紊乱,纲纪不明。党争过繁,以至熊廷弼易为袁应泰,导致军心紊乱,边境不修,军心涣散,而使金军有机可趁。破沈阳、袭辽阳,略地万里。

只此一战,使我华夏“辽河以东的宽甸、海州、耀州、盖州、镇江、熊岳、复州、汤站、武靖营、长宁、长静、三河、十方寺、永宁、镇夷、威远、孤山、甜水站、草河、奉集、平虏、蒲河、懿路、鞍山等七十余城官民“俱削发降”。”其过可谓大矣!

而后虽复用熊廷弼,然“经、抚不和”,战守不定。失机待援,钩心斗角。岂可胜于金廷哉?广宁之战,对明清意义十分重大,王在晋说:“东事一坏于清抚,再坏于开铁,三坏于辽沈,四坏于广宁。初坏为危局,再坏为败局,三坏为残局,至于四坏,则弃全辽而无局。退缩山海,再无可退。也就是明朝完全失去了对于辽东的统治权,直到袁崇涣复经营辽东。

其金军则何如?表为八旗,精锐奋进,不逞匹夫之勇,难有败军之忧。起兵以‘义’,攻明而明军溃退,捕识战机,不纵丝毫可趁之机。其攻城,则骄敌,疲敌,趁虚击敌,且暗潜间谍,谍报千里之明军动向,不入险地。佐以桀骜,辅以机动、骁勇。而明军多半不经训练,虽招募兵马13万又何能为哉?故沈阳、辽阳一战而败矣。
而广宁之战对金军作用更是非常:之前虽夺取沈阳,但毁于兵革,统治不是很稳定。然广宁一战,金朝不仅从河西掠夺大量人畜,以补充辽沈地区因战乱和逃亡而造成的劳力不足,从而得以发展生产,巩固新区的统治,并且突破了明军的辽河防线,为直逼京师扫清了道路。亦增强了努尔哈赤进关与明朝争夺天下的信心和决心。

让人扼腕悲叹的两万死战之军,记住这些捐躯的将领:陈策\周敦吉\秦邦屏\周世禄


沈阳之战,总兵贺世贤以下,尤世功等道吏、副将、参将、游击、千总、百总等共战死三十多人,兵卒除少数逃散外,一部分战死,大部分投降了后金。
  当沈阳城被围之时,经略袁应泰、巡按大臣张钧早已部署了各路援军,以沈阳为犄角。命川浙总兵童仲揆、陈策从黄山来增援。
  虎皮驿、武靖营总兵朱万良、姜弼率兵三万,也向沈阳方向增援。
  奉节堡李秉成也带领兵马正向沈阳集结。
  陈策带领兵马来到浑河桥南头,听说沈阳城已经失守,便想下令回师。
  这时种将周敦吉说道:
  “现在乘后金兵立脚未稳,可以打过去。”
  副总兵秦邦屏也说道:
  “咱们为救沈阳而来,不能前去一战,还让俺长途跋涉,干什么呢?”
  陈策等有感于众将领的报国之心,随即下令:将明军分为两大营,命令周敦吉、秦邦屏先渡浑河,在北岸安营扎寨,摆下阵势。
  且说后金国汗王努尔哈赤得知明朝援兵已到,急速派兵向正在渡河的明朝援兵猛扑过去。
  周敦吉等领兵刚刚登上浑河北岸,兵分两营,还未站稳脚跟,努尔哈赤派来的右翼兵马已经围了上来。与此同时,努尔哈赤又派一支兵截断了浑河桥通道,阻止河南童正揆、陈策等带领的部队过河。
  努尔哈赤以五万的兵力,围攻河北岸的明朝援军。初战时,后金仅以白旗士兵冲阵,认为明军全是弱卒,不经打的,往往是一经战阵便溃不成军。万没有想到,援军能奋力拼杀。
  原来,这支来自四川的明朝援军,特能战斗,他们拼杀顽强,行动矫健,两军交战不多时,白旗军没能顶住川军的冲杀,被迫败下阵来。
  努尔哈赤随即派黄旗军接着厮杀。只见川军已杀红了眼,主将周敦吉等,率先拼杀。
  副总兵秦邦屏向士兵们喊道:
  “奋力拼杀吧,咱们报效国家的时刻到了!”
  由于川兵的英勇顽强,黄旗兵又被杀退。汗王努尔哈赤也看得怵目惊心,遂派红旗军接着厮杀,并会合白旗、黄旗的士卒一起汇聚起来,将川军四面包围。
在此情况下,经过一阵厮杀,激战以后,两军相互杀伤相当,前后三进三退,八旗士兵死伤近三千来人。
  拼杀已久的川军,既没有援军,又饥饿疲劳,仍能坚持战斗,作风顽强,实为难能可贵。
  最后,努尔哈赤当机立断,派李永芳前去收买明朝军队里的炮手,把沈阳城上的大炮搬来,向川兵老营开炮,并派八旗铁骑从西翼夹击。
  这时,川军中周敦吉、秦邦屏等先后战死,只有周世禄等率领少数人,退到浑河南五里的浙营驻地。不久努尔哈赤亲自统帅军队,乘胜追击,迅速渡过浑河,将浙营兵也重重包围起来。
这浑河桥南之战,比桥北之战更加激烈。后金汗王努尔哈赤督兵猛攻,明军凭借火器的威力,顽强抵抗,奋力激战。
  后金的八旗士卒,在明军的炮火攻击下,纷纷落马,积尸相枕,仅坠下马的士卒就有三千多人。但是历来有进无退的八旗士卒,在强敌面前,从来不怯战,一直战到明军炮火用尽,无炮可发之时,两军短兵相接,展开肉搏拼杀。
  此时,明军中的将领陈策首先战死。童仲揆被迫杀出重围,派部将刘洪急驰辽阳请求发救兵。
虽然输了,总比内战内行、外战外行;蜀中江南人士还是有点骨气的,不然也不需要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了,可怜的这点骨气也被屠戮尽净了。明代士子的铁骨傲气虽然有点道学,也总比清代的奴颜卑膝强
好象还没有发完,请楼主继续.
明代士子的铁骨傲气虽然有点道学,也总比清代的奴颜卑膝强:handshake
不好意思,就找到那么多了@!
俺得到的资料上也说“白杆兵”是被炮打败滴~
可惜此文不全~
万分感谢自由如风君~
:handshake :handshake
:victory:
可能那边也没写完,先转一段评价:"自奴酋发难,我兵望风先逃,未闻有 婴其锋者.独此战,以万余人当虏数万,杀数千人.虽力屈而死,至今凛凛有生气!"
原帖由 巡阅使 于 2007-5-27 21:01 发表
可能那边也没写完,先转一段评价:"自奴酋发难,我兵望风先逃,未闻有 婴其锋者.独此战,以万余人当虏数万,杀数千人.虽力屈而死,至今凛凛有生气!"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春秋左传

木华黎见成吉思汗
汗曰:“我二人可食牛百头。”
木华黎笑曰:“非一日食也。”
二人遂为知己。


战略上的一大于战术上的一百。


............
还有好多,就不多写了~
:L :L ;funk
顶一下!!!我的祖先---四川冉土司曾率土兵到辽东
顶,忠勇的将士!
向在平叛战斗中浴血奋战的大明将士致敬!
唉,无语了,大概是天助清吧